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3.82W人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通用10篇)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教學方法】

教師講授;學生自主探究;多媒體輔助。

【課時分配】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

一、導入並解題

初中時我們學過一篇課文叫《馬說》,《馬說》實際上是“說馬”,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說老師”,說“從師風尚”的文章,叫《師說》。

“說”是一種文體,偏重於議論,可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

二、作家作品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郎”。死後諡“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於《昌黎先生集》。

韓愈和柳宗元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質樸,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優秀散文傳統、倡導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爲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於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於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四、初讀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看書下注釋,,初步理解文章含義,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標記。

2.教師板書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讀(du) 諛(yú) 經傳(zhuàn)

郯(tán) 萇(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請學生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並注意斷句,聲調等。

五、分析課文第1段

(一)朗讀:齊讀;單讀。

(二)學生根據註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爲三層,學生分A、B、C三組,每組一層。然後每組推舉代表,向大家翻譯課文。

(三)總結本段的語法文言文知識: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異義

學者:古-求學的人;今-在學問上有較高造詣的人。

無:古-無論;今-沒有。

衆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詞多義

之:

①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從而師之

④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⑤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所以:

①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② 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

③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③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④ 其皆出於此乎

也:

①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② 吾師道也

③ 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師:

②③④⑤⑥⑦

(2)理解分析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爲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學生當堂背誦第1自然段。

六、佈置作業

1.背誦第1段。

2.課後練習二、三、四。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四。

2.補充講解

(1)通假字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②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虛詞

①之:

古之學者:之,助詞,的。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之,助詞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之,取獨

句讀之不知:之,倒裝標誌

作《師說》以貽之:之,代詞

②其:

其爲惑也:其,代詞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人稱代詞

其可怪也歟:其,副詞,表推測

於其身也:其,人稱代詞

(3)詞類活用

①恥學於師 (形→意動)

②吾從而師之 (動→意動)

③句式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倒裝)

二、分析課文

1.第2段。

(1)請學生朗讀

(2)分析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明確:承上啓下。

②“師道”指什麼?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爲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爲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聖人

今之衆人

結論:“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b.愛其子

於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結論: “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3)背誦

2.第3段

(1)學生朗讀。

(2)分析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②總結:“聖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聖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的觀點,很有意義。

(3)背誦。

3.第4段。

(1)分析: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爲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麼?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2)背誦。

三、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論斷。(立)

3.對比論證。

四、佈置作業

背誦全文。

附:板書設計

師 說

一、解題:說,一種文體。

二、韓愈及本文寫作背景

三、分析

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論據:

“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

“愛其子”與“於其身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

四、寫作特點

1.有破有立 2.對比論證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背景及文體

2、疏通文章,理清思路

課時:3

第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二、檢查作業(背誦《滕王閣序》)

三、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作者簡介: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祖籍河北昌黎),與柳宗元倡導“古文運動”。又稱“韓吏部”(晚年擔任吏部侍郎)又稱“韓文公”(諡號“文”)。

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3、 寫作背景:

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一文中足可看出:“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飲不暇熟,有挈挈而動,如是這數矣。”

4、 文體:“說”,議論文的一種,可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如初中《馬說》、《捕蛇者說》。

5、 學生通讀課文,解決以下幾個問題。

① 注意以下部分字的讀音。

句讀 諛 經傳 郯 萇弘 蟠 貽 巫

②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③ 全文中的四個段落,各從那些方面來闡述觀點?

第一段:正面闡述從師的重要性。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

第三段: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四段:說明寫作的緣起。

6、 小結全文。

四、 作業:

1、 背誦第一段。

2、 思考(或略作書面整理)練習一中的1~~3小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 解析論證過程、論證方法。

2、 掌握字詞、疏通全文。

內容步驟

一、 檢查上堂作業:

1、 背誦第一段。

2、 結合練習一導入新課。

二、 內容結構:

第一段:正面闡述 ①老師的職責

②爲什麼從師

③ 以什麼人爲師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階層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

古之聖人——從師 聖益聖

今之衆人——不從師 愚益愚

愛其子——擇師 惑矣,未明也

於其身——恥師

巫醫樂師百公之人——不恥相師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士大夫之族——恥相師 其可怪也歟?

第三段:以聖人孔子從師的例子,再論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段;本文的寫作緣由。

論證方法:

⑴對比論證(1、2段)(讓學生找出來,討論確定)

⑵例證法:(3段)孔子師郯子……

⑶引證法:(3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朗讀理清文章思路,掌握對比論證方法。

2、背誦全文

3、培養學生尊敬師長、虛心求教的美德。

【教學設想】

1、安排一課時教學。

2、早自習預習文章,疏通字義。

3、在教學過程中,注重朗讀環節,指導學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礎上,理清思路。

4、利用搶答競賽的形式,讓學生體會作者的思路,逐段背誦,直至背下全文。

【教學方法】

誦讀法、問答法、點撥法。

【教具準備】

課件、記分牌。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課前播放《長大後我就成了你》音樂全屏展示。)

同學們,上課前給你們播放的歌曲好聽嗎?宋祖英深情的唱道: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成爲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你們知道我國的教師節是哪一天嗎?

爲什麼我國要設立這個節日,這又說明了什麼呢?

大家說的很對。當今社會尊師重教已經巍然成風,但在魏晉以後門閥制度仍有沿襲的唐代卻不是這樣的,當時的情況如何呢?現在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唐代散文家韓愈的千古佳作《師說》,從中去找尋答案吧。

二、解題、出示教學目標

1、解題:

“說”,古代散文中的一種,屬議論文範圍,“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通常這類文體我們可以理解爲“解說關於的道理”,“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2、教學目標:

反覆朗讀、理清思路、背誦全文。

三、朗讀欣賞與指導

1、讓學生在配樂朗讀中初步感知全文。

2、提出要求:聽清字音、節奏。

四、研讀課文,把握文章思路

1、把全班分爲三個大組,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競賽,宣佈比賽規則,每組派一位同學負責記分。

2、理清第一段思路:

(請一位同學朗讀第一段。)

提問:找出本段中哪些句子交代了:人爲什麼要從師?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

老師的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一段從師的必要:孰能無惑;

擇師的標準: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小結:這一段從正面論述了從師之道,首先指出“古之學者必有師”,然後依次說明了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全班同學齊讀第一段。)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一段。)

3、理清第二段思路:

提問: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三組對比,抨擊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人,請同學們找出相關句子。

明確:

故之聖人──今之衆人

二段 愛其子──與其身

百工之人──士大夫族

找三位同學,師生合作共同朗讀第二段,進一步明確三組對比的內容。(根據學生朗讀情況稍加點評。)

分組背誦三組對比。

4、理清第三段思路:

(全班男生齊讀第三段。)

提問:在“從師”這一問題上,孔子怎麼做的,又是怎麼說的?作出了什麼論斷?

明確:

孔子的行爲

三段──結論

孔子的言論

(請同學按照思路背誦第三段。)

5、理清第四段思路:

(全班女生齊讀第四段。)

提問:這一段交代了什麼?作者提到了哪些原因?

明確:

四段──交代緣起:好古文不拘於時

五、小結

這篇課文四段都圍繞“從師”這個問題展開。第一段正面論述從師之道,說明老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第二段運用了三組對比,批判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風氣。第三段運用孔子的言行,進一步從正面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段交代了寫作緣起。

六、齊背全文

1、請同學根據板書背誦全文。

2、播放畫面,配上音樂,師生共同背誦全文。

七、總結

1、統計各組最後得分,宣佈比賽結果。

2、佈置課外練習。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的主要論點,正確理解從師學習的道理。

2.理清本文的論述思路。

3.瞭解正反對比在文中的運用。

二、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本文的中心論點及文章的結構。掌握古今異義、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現象。

難點:準確概括文章的中心論點,掌握其論證說理的特點,對比手法的運用。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陽(今河南孟縣)人。因爲先輩世居昌黎(今河北省昌黎縣),所以後人稱“韓昌黎”。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積極提倡古文(和當時流行駢文相對立,以儒家思想爲基本內容、取法先秦及秦漢文體的散文)運動(是一場在復古的旗號下進行的既繼續傳統又有所革新、有所創造的文學運動,這場運動的領導者提出的文學主張是“文道合一”“文以載道”),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二)寫作背景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隋唐以來,由於佛教、道教的衝擊,儒家的社會地位與影響受到削弱,因而儒家的師道觀念也淡化,人們以從師爲恥。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狂名。”韓愈倡言師道,勇爲人師。《師說》是中國古代第一篇集中論述教師問題的著作。

(三)識體:

許多文言文從標題中的某一個詞就可以判斷文章的體裁,如《小石潭記》中的“記”、《出師表》中的“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傳”、《馬說》、《捕蛇者說》、《愛蓮說》、《黃生借書說》、《少年中國說》、本文的“說”。“說”——是一種有敘有議,以議爲主的文體,議論文體。“師說”——即“說師”,動賓倒置的現象多見於書籍、文章標題,如《實踐論》、《黃生借書說》。解釋爲“說說(議論)有關老師的問題”。

(四)分段朗讀,解釋重點詞句

(五)逐層分析《師說》的論證方法

1.分析第一段:開門見山,提出中心

①老師的職責

②爲什麼從師

③以什麼人爲師。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於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爲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爲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爲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爲師。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這裏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二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繫的?

這段以第一段爲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鍼砭時弊,又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對比論證: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比——縱比

其子擇師與其身恥學於師比——自比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之族比——橫比

a.縱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

今之衆人: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b.自比: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橫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羣聚而笑之。

作者的觀點:師道之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通過三比,批判了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的錯誤言行,從反面論證了“學必有師”。這是對當時盛行的門第觀念的有力批判、公開挑戰。

3、分析第三段:

第三段與第一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四段:

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二段,“能行古道”照應第三段。

引用典型事例運用對比方法,正反論證,突出中心意思

這篇說理文引用典型事例,運用對比方法,從正面肯定從師的好處,從反面批判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反覆論證,以突出中心意思。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作者在第一段裏,先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這一論點,並加以論證。第二段裏又提出“師道之不傳也久矣”這一論點,並分三層,引用典型事例,運用對比方法,從批判當時不重視從師的不良風尚,論證了中心論點。第三段裏又提出“聖人無常師”這一論點,引用了孔子的事例和言論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結論,進一步論證了中心論點。最後簡短地讚揚了李蟠不拘於時的作法,以表明自己重視從師的態度。文筆簡潔流利,結構嚴謹,把從師的道理和師的作用在於傳道受業解惑等方面,論述得很精當透徹,富有啓發性,令人信服。

本文裏有些精煉的含意深刻的語句,常被後人運用。例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聖人無常師”,“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等等。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作“以……爲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麼

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爲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爲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爲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以……爲恥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1.複習所學,翻譯課文,熟記重點字詞;

2.瞭解韓愈及其寫作背景;

3.欣賞韓愈文章的說理藝術,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欣賞韓愈文章的說理藝術,學習本文的論證方法。

三、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使用討論法、講解法。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

1.檢查學生對重點字詞的理解。

2.請學生快速翻譯課文,發現學生仍沒有掌握的地方,加以強調。

(二)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看課下注釋有關韓愈的介紹,強調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

2.介紹韓愈提倡的古文運動,並點明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爲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以文明道。爲學習新課,談論“傳道”、“師道”做鋪墊。《師說》裏的“道”指的是儒家思想,“業”指的是儒家經典。

(三)學習新課

1.解題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說”是古代以記敘、議論或說明等方式來闡述事理的文體,大多是陳述作者對某個問題的見解,有點類似於現代的雜文。

初中學過周敦頤的《愛蓮說》和韓愈的《馬說》。

師說,就是談一談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2.介紹寫《師說》的社會背景,讓學生更加了解韓愈及其生活的時代

古代教育史表明"唐朝尤其是前期"學校教育長足發展"甚至早於西方一千多年設立了實科學校,“被譽爲達到了世界上和中國空前的昌盛程度”。安史之亂後官學教育雖有些衰落,但經學、文學大家的私人教學和鄉村私學反而有較大發展,韓愈就曾從獨孤及、樑肅等學者遊學,李翱、李漢、皇甫湜、孟郊,張籍等則均師從過韓愈。韓愈的好友柳宗元遭貶柳州,“衡湘以南爲進士者,皆以子厚爲師”。可見,當時並不存在一種普遍厭學、“恥師”風氣。《師說》也承認童子“擇師而教之”,“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師說》所謂“恥學於師”究竟針對何人?

在韓愈的時代,雖然仍有魏晉南北朝以來的“士族高門”、“公卿大夫”一類用法,但在韓文中的“士大夫”除了與官位相聯繫外,卻更多地與科舉進士背景相關聯。中唐以來,由於科舉取士弊端叢生、得舉者趨利忘道、攀附權貴。我們由此可以判定韓愈所謂“恥學於師”者就是指那些有進士背景的當朝權貴及其子弟。

衆所周知自魏晉南北朝以來,儒學的獨尊權威地位屢受佛道衝擊。唐王朝爲擴大統治基礎,整合重構意識形態,佛道地位交替提升,儒家道統不斷削弱。唐代官學雖也設有儒家經典課程,但由於“科舉主司褒貶,實在詩賦,務求巧麗”,遂出現“末學之馳騁,儒道之不舉”的“取士之失”致使“生徒不以經學爲意”。如此一來,儒學經師地位自然每況愈下。

此外魏晉時期,士族階層壟斷了政治和經濟大權,形成了門閥制度。上層士族子弟憑藉其高貴門第就能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到了韓愈所處的時代,這種風氣依然存在。韓愈當時任國子監四門博士,對這種風氣深惡痛絕,於是寫作此文予以抨擊。

韓愈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習其句讀”的啓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授業解惑”的人。

3.思考並回答三個問題

(1)這篇課文主要在說什麼?

第一段是文章的主旨段,首先提出“古之學者必有師”,開門見山指出這篇文章要說的內容——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接着韓愈按照“是什麼”、“爲什麼”、“怎麼做”的思維框架對這篇文章要說的內容進行更加細緻的描述。

讓學生從第一段找到“是什麼”、“爲什麼”、“怎麼做”的原句,“是什麼”即“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爲什麼”即“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怎麼做”的結論是“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爲了得到這一結論,韓愈在之前還進行了說明,即“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師說;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最後師生一起歸納概括每一部分說的是什麼,之後得出下列總結。

是什麼:“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的定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爲什麼:去惑必從師老師的必要性

怎麼做:凡有道者皆吾師也從師的標準

(2)又是怎麼說的?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文章的第二、三段,在整體上是正反論證相結合,第二段使用的論證方法是對比論證,第三段使用的論證方法是舉例論證。

文章第二段從反面用對比論證的方法說明從師的重要性,開頭首先以“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的感嘆開頭,感嘆從師的風尚不流傳已經很久了,造成嚴重的後果——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接着以三個對比來描述現實社會出現的問題。第一個對比——“古”與“今”對比(“古之聖人”與“今之衆人”);第二個對比——“少”與“長”對比(“愛其子”與“於其身”)第三個對比,“賤”與“貴”對比(“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文章第三段從正面用舉例論證和引用論證的方法說明從師的標準,呼應自己第一段倡導的“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用孔子從師的事例證明“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正確性。

(3)在論證過程中,語言上有哪些特色?(這一教學步驟主要是讓學生對重點語句進行分析)。

A.對偶:“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形式整齊,增強了表現力。

B.頂針:“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C.語氣詞:文章的第二段中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加強感嘆;“其可怪也歟”中的“歟”語氣助詞,表示感嘆。這些語氣詞的使用,加強了語氣,起強調作用。

五、板書設計

師說

韓愈

議論文三段論:引論——本論——結論

引論(提出問題):古之天下必有師

本論(分析問題):師道不傳,嚴重後果三個對比

結論(解決問題):從師標準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識本文所論述的老師的職能、作用以及擇師標準等方面的觀點,進一步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2.掌握古漢語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學習本文正反對比,有破有立,反覆論證以加強說服力的寫法。

學習內容

一、背景及作者簡介

1.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唐文學家、哲學家。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南)人。自謂郡望昌黎,也稱韓昌黎。曾任監察御史、國子監博士、刑部付郎等職。因諫阻憲宗迎佛骨,貶爲潮州刺史,後官至吏部侍郎。卒諡文,世稱韓文公。政治上反對藩鎮割據,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來的駢偶文風,提倡散體,與柳宗元同爲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其散文在繼承先秦、兩漢古文的基礎上,加以創新和發展,氣勢雄健,舊時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昌黎先生集》。

2.寫作背景

這是韓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論說文。文章論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和原則,批判了當時社會上“恥學於師”的陋習,表現出非凡的勇氣和鬥爭精神。

中國古代的教育十分發達,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學。韓愈寫這篇文章時三十五歲,正在國子監任教。那麼,韓愈爲什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原來他所說的“師”,有其獨特含義。既不是指各級官府的學校老師,也不是指“授之書而習其句讀”的啓蒙老師,而是指社會上學有所成,能夠“傳道受業解惑”的人。韓愈既以這樣的人自我標榜,也以好爲人師而著稱。《新唐書》本傳說他“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

唐代仍在沿襲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貴族子弟都入弘文館、崇文館和國子學。他們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韓愈寫《師說》的社會背景,可以從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的一段話裏看出。柳宗元說:“由魏晉氏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果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作《師說》,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觀點,是難能可貴的。

實際上,可以把《師說》看作韓愈提倡“古文”的一個莊嚴宣言。六朝以來,駢文盛行,寫文章不重視思想內容,講求對偶聲韻和詞句華麗,儘管也產生了一些藝術成就很高的作品,卻導致了文學創作中浮靡之風的泛濫。這種風氣,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韓愈不是第一個提倡“古文”的人,卻是一個集大成者。他無論在文學理論還是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成了“古代運動”的興起、發展,並身體力行,培養了大批有志於古文創作的年輕人。

3.“說”這種文體

“說”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範圍,可以先敘後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爲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二、字詞解釋

1.通假字

(1)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2)生乎吾前 “乎”通“於”

(3)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2.詞句解釋

古之學者必有師:古代的求學的人必定有老師。學者:求學的人。 這裏所說的“古之學者”,不僅指古代作學生的青少年,也包括古時有志於學問的成年人。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我(是向他)學習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還是比我晚呢?夫:發語詞,無實義。庸:豈,哪。知:管,過問。“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作“知”的賓語,這個賓語是個帶“之”字的主謂結構,“之”的作用在於取消這個主謂結構的獨立性。年:生年。於:比。“於吾”作“生”的補語,可提至謂語“先後生”前理解,即“於吾先後生”,比我早生還是晚生。

聖益聖,愚益愚:聖人更加聖明,愚人更加愚昧。第一個“聖”“愚”是名詞,第二個“聖”“愚”是形容詞。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有人倒去從師,不能解決疑難問題,有人卻不從師。之:結構助詞,用作賓語提前的標誌,“句讀之不知”即“不知句讀”,“惑之不解”即“不解惑”。或:有人,無定指代詞。不,通“否”。這幾個分句運用了“合敘”手法實際上應當分開解釋,即“句讀之不知,或師焉,惑之不解,或不焉”。

好古文:喜歡古文。古文,指先秦兩漢言之有物的散文,與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相對。韓愈、柳宗元大力倡導古文運動,不但用自己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

3.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意動用法,以……爲師

(2)而恥學於師 恥,形容詞意動用法,以……爲恥

(3)則恥師焉 同上

(4)不恥相師 同上

4.多義詞

(1)師

古之學者必有師 老師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指有專門技藝的人

吾師道也 學習

或師焉,或否焉 從師

吾從而師之 以……爲師

十年春,齊師伐我 軍隊

(2)傳

傳以示美人及左右 傳遞,讀 下同。 朔氣傳金 傳送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傳授

此世所以不傳也 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闡述儒家經義的文字,讀zhuàn,下同 《張衡傳》 記載個人事蹟的文字,傳記 舍相如廣成傳舍 傳舍,招待賓客的館舍

(3)道

會天大雨,道不通 道路

伐無道,誅暴秦 道義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道理 策之不以其道 法則

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學問、修養

何可勝道也哉 講,說

道芷陽間行 取道

(4)受

項王則受璧,置之座上 接受

故木受繩則直 經受 恐前後受其敵 遭受

(5)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通“授”,傳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疑惑,疑難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糊塗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疑難問題

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惑矣 迷亂,迷惑 以非當世,惑亂黔首 矇蔽,欺騙

(6)賤

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爲之下 地位卑下,卑賤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地位卑下,卑賤 心憂炭賤願天寒 物價低,便宜 是故明君貴五穀而賤金石 輕視,貶低

又迫賤事 謙稱自己

(7)聖

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 聰明賢哲

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有智慧的人,或特指具有最高封建道德的人,即聖人

聖君治國 聖明、賢能

誠宜開張聖聽 君王

三、結構分析

《師說》是一篇有着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有着卓越見解的議論文。在本篇議論文中,作者運用流利暢達的筆觸,通過反覆論辯,申明瞭爲師的性質與作用;從師的重要意義與正確途徑,批評了當時普遍存在的不重師道的不良習俗;推動了樂於從師善於學習的社會風氣。

第一段,正面闡述教師的作用、從師的必要和擇師的標準。本段分爲三個層次。

第一層(第1句),闡述教師的作用。作者用六個字概括了教師的三個作用:“傳道”、“受業”、“解惑”。

第二層(第2、3句),闡述從師的必要。作者從反面指出,“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說明有惑必須從師。

第三層(第4—6句),闡述擇師的標準,第6句是本段的結論,也是全文的中心論點,概括地提出了擇師的標準。

第二段,運用對比的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本段分爲四個層次。 第一層(第1、2句),慨嘆師道不傳,指出師道不傳的危害。這一層承接上文從師的標準,並領起下文對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的批判。

第二層(第3—5句),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與“今之衆人”恥學於師對比,指出“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的原因。

第三層(第6—8句),把習句讀從師與惑而不從師的現象對比,批評“今之衆人”“小學而大遺”的不明智的作法。

第四層(第9—13句),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譏笑相師對比,批評士大夫之族恥於從師的惡習。

第三段,以孔子從師的範例,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和“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道理。

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別從反面和正面闡明瞭“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中心論點。

第四段,說明作《師說》的原因。繼第三段引“古之聖人”孔子從師的範例之後,以李蟠作爲當時後生晚輩從師求學的範例,對李蟠是勉勵,對當時求學的人是號召。

內容詳解

第一段,提出全文的中心論點。

本文的中心論點在開篇的第一句話中就帶出,“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更增加了立論的力度。接着,對“師”的職責提出了獨到的見解:“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這簡短的概括,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在傳道、受業、解惑三者當中,傳道是核心。所謂“道”,就是儒家的思想。在佛、老盛行的唐代,韓愈倡導“古文運動”,主張“文以明道”,表現出反映社會現實的積極進取精神。如果說“傳道”是目的,那麼“受業”就是手段。“業”是指儒家的經典,是“道”的載體。在“受業”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產生疑問,所以老師具體的任務就是“解惑”,而韓愈也正是從這方面申述了從師學習的必要性:“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這一有力的論辯,解決了“從師”的問題,已不容置疑。然後,將討論的焦點引到擇師的態度和標準上來,推出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一觀點直接指向了士大夫階層的門第觀念,具有在學問面前人人平等的民主精神和辯證思想。

第二段,批判“士大夫之族”的“恥學於師”。

如前所述,本文有複雜的寫作背景,並不是一時的即興之作。經過前面一段的理性陳述,涌動在作者心中的“不平之氣”終於一吐爲快。第二段以感嘆發端,攜着批判的鋒芒,如暴風聚雨,滌盪乾坤,令人耳目一新。“師道”唯其失傳“久矣”,則今日扭轉世風更難。作者運用了三組對比,將論述的重點轉移到批判現實中來。先以“古之聖人”比照“今之衆人”,得出了“聖益聖,愚益愚”的結論;再以擇師教子和自身“恥師焉”作對比,得出了“小學而大遺”的結論;最後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學習態度進行對比,揭示了尊卑貴賤和智力高下成反比的奇怪現象,發人深思。

第三段,援引聖人從師的態度,進一步闡述師道、師生關係。

第一段的開頭語氣又歸於和緩、理智、在平易中道出“聖人無常師”的事實。雖然論述文字很少,但十分有力。無論是舉實事,還是引言談,都能令人心服。最後,作者以“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專業有專攻”作結,既是對前面有關從師學習態度的申述,也是對師生關係、師道關係的新的概括。這一思想表現了一種動態觀,用相對的、發展的眼光看待師生關係,將老師和學生之間那條人爲的固定的界限取消了,並對自古以來“師道尊嚴”的傳統提出了挑戰。這種閃光的思想,被後世許多教育家引申發揮,對教育理論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是在當時,卻遭到士大夫階層的鄙視和痛恨,也不爲一般人所理解。

第四段,說明寫作緣起。

從表面上看,《師說》是爲了鼓勵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學“古文”而作的,也許還包含了一點自鳴得意的意思(因爲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實際上這只不過是觸動韓愈發表議論的一個契機,或者乾脆說是一個藉口。全文論證嚴密,說理透闢,是一篇深思熟慮的作品,它的意義遠遠超出了一對師生之間的往來贈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重點、難點解析

1.“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師說”就是論述從師學習的道理。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明確:本文的中心論點是“學者必有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圍繞這個中心,文章首先從正面立論,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接着,慨嘆師道不傳已久,聯繫當時的社會實際,以衆人的“恥學於師”反襯從師學習的重要。在第三段中,又運用了孔子的典型事例,進一步說明從師的必要和以能者爲師的道理。最後一段,說明寫本文的緣由,這本屬於附記性質,但作者讚揚李蟠“不拘於時學於餘”。“能行古道(行從師之道)”,又一次強調了他的觀點。

2.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學習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明確:關於老師的職能:“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把教師的職責從“授之書而習其句讀”,擴大到“傳道受業解惑”,這在當時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並意味着不僅“童子”要從師學習,所有志於學問的成年人都要從師學習。

關於從師學習的必要:“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感也,終不解矣。”——否定“生而知之”,明確“學而後知”,嚴正批駁了上層“士大夫之族 ”宣揚的血統論和先驗論,具有積極意義。

關於擇師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鍼砭了當時上層社會只看門弟高低,不重真才實學的惡劣風氣,提出了全新的擇師觀念。

3.閱讀“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其可怪也歟!”一段文字,討論下列問題:

(1)本段有哪幾個對比?每個對比中,正確的態度與錯誤的態度各是什麼?由於採取錯誤態度,帶來什麼嚴重後果?

(2)幾個對比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它們在段落中的先後順序能否調換?爲什麼?

(3)每個對比之後,作者都抒發了自己的感慨,有關句子的語調相同嗎?有什麼意義?

明確:

(1)本段有三個對比,第一個是古之聖人“從師而問”與今之衆人“恥學於師”的對比,致使“聖益聖,愚益愚”;

第二個是“愛其子,擇師而教之”與“於其身,則恥師焉”的對比,致使“小學而大遺”,“未見其明”;第三個是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對從師者“羣聚而笑之”的對比,致使“其智乃反不能及”。

(2)幾個對比之間有縱比、本身自相矛盾的事實相比、橫比的關係,先後順序不能調換,因爲本段段首句是“嗟呼!師道之不傳也久矣1欲人之無惑也難矣1”三個對比的順序與之相應。

(3)語調不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這是疑問語調:“……小學而大疑,吾未見其明也。”這是陳述語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這是感嘆語調,語調富於變化,不僅文氣很順,而且也增強了文章論辯的邏輯力量。

五、論證方法

1.下定義、作結論

中國古代散文,尤其是唐以前,不以議論見長。能言善辯如孟子、荀子,也總是在他們議論文章中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來幫助說理。相比之下,韓愈這篇論說文卻在邏輯思維方面大大超過了前人。這表現在概念明晰、論證嚴密上。如文章一開頭就斷言,“古之學者必有師”,並下定義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接着從這個定義出發,由“解惑”說到“從師”。經過一番推論,又得出“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這其間層層銜接,一氣貫通,毫無冗餘之處,具有強大的說服力。

2.對比論證

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爲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係。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如,“古之聖人”才智高,尚且從師學習;“今之衆人”才智低,反而“恥學於師”。通過對比,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從師學習的違背常理,則作者主張從師學習的觀點不言自明。

3.引用論證

引用是論說文中常用的論證方法,這在現在的學術論文中也是最常見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地說“古之聖人”更加切實可信。有了孔子這樣一個強大的支持者,更增強了說服力。而在短短的幾行字中,述事引言簡潔明快,表現出作者非凡的語言功力。

六、語言特色

1.排比對偶句

韓愈的散文以氣勢充沛、筆力雄放著稱,這體現在多用排比和對偶句式上。他的這種風格,在本文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這種句式的運用,形式整齊,氣勢飛動,增強了表現力。

2.連珠句

連珠,又稱頂珠、蟬聯,民間俗稱爲“咬字”,即用上一句的結尾字,作下句的開頭,首尾相連,“歷歷如貫珠”。本文這樣的句式很多,如開頭的幾句:“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這種句式的運用,加強了句子之間的連接,使論述環環相扣,嚴密緊湊。

3.豐富的語氣表達

豐富的語氣表達,可以增強文章的生動性,本文在這方面是相當成功的。如用“嗟乎”“嗚呼”這樣的語氣詞語加強感嘆,用“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這樣的摹狀語句有聲有色地描繪“士大夫之族”的神態,用“如是而已”這樣的限止語句表示結論的無可置疑。文章的第二段,一連用了三組對比揭示“恥學於師”的不明智,得出的結論是一樣的,但語氣卻各不相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是疑問語氣;“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是判斷語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是感嘆語氣。這種錯綜變化的語句,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同步習題

射說

元好問

晉侯觴客於柳溪,命其子婿馳射。婿佳少年也,跨躡柳行中,勝氣軒然舞於顏間,萬首聚觀,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樂作,一射而矢墮,再而貫馬耳之左。馬負痛而軼,人與弓矢俱墜。左右奔救,雖支體不廢,而內若有損焉。

晉侯不樂,謝客,客有自下座進者,曰:“射,技也,而有道焉,不得於心而至焉者無有也。何謂得之於心?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爲一,的雖蝨之微,將若車輪焉①,求爲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則不然,身一,馬一,弓矢一,而的又爲一,身不暇騎,騎不暇彀②,彀不暇的,以是求中於奔駛之下,其不碎首折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③非有得於射也,顧嘗學焉。敢請外廄之下駟,以卒賢主人之歡,何如?”晉侯不許,顧謂所私曰:“一馬百金,一放足百里,銜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罷酒。 元子聞之曰:天下事可見矣!爲之者無所知,知之者無以爲,一以之敗,一以之廢,是可嘆也。作《射悅》。

注:①蝨、車輪:紀昌學射,懸蝨日日望,當視蝨如車輪,射技便大進。

②彀:拉弓。③走:自稱謙詞。

1.寫出下列句中加線詞的含義。

晉侯觴客於柳溪( ) 再而貫馬耳之左( )

而的又爲一( ) 以卒賢主人之歡( )

2.比較下列兩組句子中的加線詞,選出判斷正確的一項( )

①顧嘗學焉 / 顧謂所私曰 ②不得於心而至焉者無有也 / 將若車輪焉

A.①用法意思相同,②不同 B.①用法意思不同,②相同

C.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D.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3.把下列句子譯成現代漢語。

(1)何謂得之於心?

(2)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4.“說”常常有所敘、有所議。從本文看,所敘的事情是(用自己的話回答)

二、閱讀語段,回答問題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剛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5.“嗟乎”一詞表示的語氣是( )

A.感慨 B.嘆息 C.悲哀 D.憤慨

6.下列各句中劃橫線的詞與“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中的“恥”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A.且庸人尚羞之,況於將相乎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C.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D.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7.在下列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

例: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B.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C.李氏子蟠……不拘於時 D.古之人不餘欺也

8.“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

A.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並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B.那些教孩子的老師,只教給孩子書本並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C.對那些只教給孩子書本並幫助他們學習其中的文句,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我是無所謂的。

D.那些教孩子的老師,交給孩子書本並幫助他們朗讀其中的文句,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釋疑難問題的老師。

9.對這段文字分析不當的一項是( )

A.該段句式變化多,整句和散句相結合,奇偶互見;字裏行間飽含感情,讀來感心動耳。

B.作者連用三個對比,尖銳地批判了“今之衆人”“土大夫”“君子”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

C.三個對比,結語語氣一句比一句重,第一個對比的結語是疑問語氣,第二個對比的結語是肯定、責備的語氣,第三個對比的'結語是帶有諷刺意味的語氣,表達的感情更強烈。

D.這一段批判反面現象的目的僅在闡明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答案解析

1.觴:以酒款待 再:第二次 的:箭靶 卒:成全、完成

2.D

3.(1)什麼叫做在心裏獲得它(射箭之道)?

(2)他不摔破頭、摔斷身肢就很幸運了,(還)期望什麼射中呢!

4.晉侯子婿馳射失敗,客分析原因並願用自己的騎射證明則“有道”,但遭拒絕爲之者無所知,知之者無以爲,一以之敗,一以之廢

5.A 6.C 7.D 8.B 9.D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2、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能力訓練目標:

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三、德育教育目標:

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設想

一、本文是鍼砭時弊的作品,因而教師應對寫作緣由作簡單介紹,可用柳宗元當時說的話來說明。同時本單元有兩篇“說”文體的課文,因而就要聯繫初中學過的課文,歸納“說”的文體知識。

二、明確本文的教學重點:第二段用三種人進行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三、教給學習方法。除有關字詞句的學法外,把本文與《捕蛇者說》作比較,教給比較閱讀方法。

四、引導學生注意文言實詞的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等現象。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一、本文的教學目的;二、作者介紹、解題;三、有關詞的讀音、單音詞和雙音詞、古今異義、重點文言虛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四、分段;五、意動用法。

教學過程

一、討論本文的教學目的。

二、預習檢查。

三、導入新課。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爲恥。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界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將其原文介紹給學生)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師說》。(板書題目)

四、作者介紹.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四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三十五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爲師,世界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五、解題.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與“論”相比,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爲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蟋,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六、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藉助提示、註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dòu——讀書dú或不焉fǒu——不能bù

經傳zhuàn——傳道chuán聃dān——冉rǎn

2.找出課文中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句讀百工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三種情況

A.作“老師”講古之學者必有師

B.作“專門技藝人”講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C.作“姓”講孔子師郯子……師襄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A.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B.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C.作“以……爲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A.指代人或事物擇師而教之

B.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A.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B.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C.表示賓語前置句讀之不知

D.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A.作代詞,指代自己君將哀而生之乎

B.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蚓無爪牙之利

C.作動詞,“到”、“往”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三種情況

A.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B.復指,作主語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C.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②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A.表猜測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B.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欽(多麼)

七、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賓+爲+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以……爲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以……爲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形容詞以相師爲恥

八、佈置作業。

1.結合註釋理解詞句,讀懂課文。

2.書面作業:“練習”二——四題。

3.預習思考題:

(1)本文是怎樣論述中心論點的?

(2)在第二段中作者怎樣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繼續研習課文。

1、討論分析、理解課文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討論後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這句開門見山,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

②分析第一段: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中心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討論後明確:第一層:提出中心論點;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分析第二段

A.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繫的?

討論後明確: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鍼砭時弊,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論點。

B.這一段的分論點是什麼?

討論後明確:第一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C.爲了論證分論點,爲了抨擊“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討論後明確:

a.縱比

古之聖人:從師而問

今之衆人: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聖益聖,愚益愚,其皆出於此乎?

b.自比

對其子:擇師而教

對其身:恥學於師

作者的議論: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橫比

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羣聚而笑之

作者的觀點:師道這不復,可知矣。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④分析第三段

A.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作出了什麼論斷?

討論後明確: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聖人無常師”的論點,最後作教師備註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的結論。

B.本段的分論點?所用的論證方法?

討論後明確:聖人無常師。舉例論證。

⑤分析第四段

提問:a.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b.這段文字的作用是什麼?

討論後明確:a.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b.說明寫作本文的原因。

2.欣賞品味

問題:本文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討論後明確:

(1)整句散句結合: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結語一句比一句重。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二、課堂訓練。

背誦全文

三、佈置作業。

寫一篇《師說》讀後感,題目自擬,字數不限。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瞭解文章寫作背景及大意,積累常用文言實詞、虛詞及句式。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討論,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學習作者議論文中運用正反對比寫作的方法。

(二)難點

理解文章的現實意義,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小組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四、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利用寫作背景導入,利於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用意:古代的選官制度各個朝代均有不同,從世襲、察舉再到九品中正制,逐漸形成了以門第取仕的形式,門閥士族逐漸壟斷政權,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甚至到了尊“家法”而鄙從師的程度。對於這種“學風日下”的形勢,在唐德宗年貞元十八年,韓愈批判了這種風氣,提出了從“道”而學的觀點,那麼他到底說了些什麼,又是如何去說的?讓我們走進今天的課堂一探究竟。

(二)整體感知

1、瞭解作者,大屏幕出示韓愈生平介紹。

明確: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蘇軾稱他爲“文起八代之衰”,明朝人將他列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著有《昌黎先生集》。

2、誦讀課文,結合課下注釋瞭解各段大意,明確中心論點。

明確:(1)老師結合課下注釋爲學生疏通文意,指出常考實詞(如吾從而師之:意動用法,以……爲師)、虛詞(如句讀之不知:結構助詞,表示賓語前置的標誌)、特殊文言句式(如“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爲判斷句)等。

(2)本文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三)深入研讀

1、默讀文章第一段,說一說作者認爲老師的職能是什麼?是怎樣論述的?明確:老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說出學習無長幼尊卑貴賤之分,點明道是擇師的唯一標準,一反時俗,從正面論述了師和道的關係。

2、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第二段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是從哪些方面論證師道的“存”與“不存”的?明確: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從三個方面進行論證:

(1)把“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的從師而問和不恥學師對比,指出聖人和愚者的區別是是否尊師重道。

(2)把爲孩子擇師而自己不學習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錯誤觀點。

(3)把巫醫樂師百工等人和士族門閥對比,批判輕視師道的風氣。

3、賞析文章第三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試就這一觀點談談自己的認識。

明確:作者引用孔子的例子說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不能自足自滿而要勤學好問。作者的觀點在當時有進步意義。

4、說一說最後一段的作者用意

明確:引用李蟠從師好學的事例,再次批判不恥從師的社會風氣。

(四)拓展延伸

1、文章多處運用對比的寫作手法,說一說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態度。

明確:作者運用對比從多個方面說明了從師的重要性,呼籲當時的人們要培養勤學好問、尊師重道的良好習慣,這對現如今社會也是有很大的意義的。

2、對比手法是寫作的重要表現手法之一,談一談它的好處以及以後如何去運用。明確:本題較活,學生言之有理即可。(五)小結作業

課下小練筆:結合課上所學知識,寫一篇以“師道”爲主題的議論文。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文言文的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接受起來較難,因此在課前應當先讓學生進行預習,對文章的知識有大致的瞭解。文章第二自然段是教學重點,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去分析文本,瞭解作者意圖和寫作手法的運用。本文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因此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

2.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3、領會課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掌握重要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全文。

【教學重難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積累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

3課時

一、導入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從師的風尚,但是唐朝時候,人們卻以從師爲恥。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界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可用投影形式將其原文介紹給學生)韓愈倡言師道,觸犯流俗、勇氣可貴。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著名的文章《師說》。

二、基礎知識認知

1,、韓愈及古文運動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現在河南盂縣)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二十五歲中進士,曾任監察御史、刑部侍郎、潮州(現在廣東潮州)刺史、國子博士、兵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職。他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被後人編爲《昌黎先生集》。

“古文運動”是唐代文學史上的一次文學革新運動。它是針對六朝以來氾濫的浮靡文風而發起的。韓愈和柳宗元是這場運動的主將。他們主張文章要像先秦兩漢散文那樣言之有物,

要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驪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對那些“言之有物”的古文也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經過這次古文運動,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爲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爲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爲師,世間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爲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闢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2.解題

說,是古代論說文的一種,是申說事理的文章,有的偏重敘事,如《捕蛇者說》,有的說明中抒情,如《愛蓮說》,有的偏重說理,如《師說》。“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本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

三、放課文錄音或教師範讀

四、學生集體朗讀課文,糾正字詞的錯誤讀音

句讀(dòu)或不(fǒu)焉經傳(zhuàn)從(cóng)師

老聃(dān)蟠(pān)萇(cháng)弘近諛(yú)

冉(rǎn)潘(pān)無長(zhǎng)無少須臾(yú)

五,解析全文

(一)學習第一部分

古之學者(求學的人)必有師。師者,所以(用來……的)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表順承,就)知之(道理)者,孰能無惑?惑而(錶轉折,卻)不從(跟從)師,其(那些)爲(成爲)惑也,終(始終)不解矣。生乎(相當於“於”,在)吾前,其(他們)聞道也(舒緩語氣)固(本來)先乎吾,吾從而(跟從(他)並且)師(以……爲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以……爲師)道(道理)也,夫庸知(哪用知道)其年之後生於吾乎?是故(因此、所以)無(無論)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存在的地方),師之所存(存在的地方)也。

【參考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求老師指教,那成爲疑難的問題,終究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識和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並以他爲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識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並以他爲師。我學習道理,哪裏管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不分地位顯貴或是低下,不論年長年少,道理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存在的地方。

【研讀文本】

1、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論點?

明確:“古之學者必有師”。託古言事,乃針對當時士大夫以從師爲恥而說的,更增加力度。

2、作者是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明確::①指出教師的任務(前兩句);②說明解惑和“師道”的必要性(中間三句);③指出擇師的標準——“道”在即師在(最後一句)。

3、爲什麼要從師?選擇老師的標準是什麼?

明確: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

選擇老師的標準很多,主要是對自己有幫助的,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強。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專門研究,如此而已。

【小結】文章在第一自然段中就提出了“古之學者必有師”的論點,爲同時代的讀書人樹立一個典範。緊接着又提出“傳道、授業、解惑”,對老師的職責、任務加以說明。最後有一“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觀點,打破了傳統社會中以貴者爲師、以長者爲師的封閉觀念。

(二)學習第二部分

嗟乎!師道(從師求學的道理)之(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他們)出(超出)人也遠矣,猶且(尚且)從師而問焉(他們);今之衆人(一般人),其下(低於,名作動)聖人也亦遠矣,而(卻)恥(以……爲恥)學於師。是故聖(聖人)益(更加)聖(聖明),愚(愚人)益愚(愚昧)。聖人之所以(……的原因)爲聖(聖人),愚人之所以爲愚,其(表猜測,大概)皆出於此乎?

愛其(自己)子,擇師而教之;於(對)其身也,則(卻)恥(以……爲恥)師焉(語氣詞),惑(糊塗)矣!彼(那些)童子(兒童)之師,授之書而(並且)習其句讀(文字的誦讀)者,非吾所謂(所說的)傳其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有的人)師焉,或不(通“否”)焉;小學(小的方面學習)而大遺,吾未見其明(明智)也。

巫醫樂師百工之(這些)人,不恥(以……爲恥)相師(互相學習)。士大夫之族(類),曰師曰弟子云(說)者,則(就)羣聚而笑之。問之,則(就)曰:“彼(他)與彼年相若(相似)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阿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不屑一顧),今其智乃(竟然)反(反而)不能及,其(表感嘆語氣)可怪也歟!

【參考譯文】

唉!從師學習的風尚已經失傳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過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習爲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之所以能成爲聖人,愚人之所以成爲愚人,大概就是這個原因的吧?

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爲可恥,這是糊塗的!那些兒童的老師,教他讀書,學習書中的文句,並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道斷句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句讀)要學習,大的方面(解惑)卻丟棄,我沒見到他聰明在哪。

醫生,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爲恥。士大夫這類人中,說起老師、弟子的時候,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麼能稱他爲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爲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爲師就近於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風尚不能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所看不起的,現在他們的見識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這也真是奇怪啊!

【研讀文本】

1、說說這一部分與第一部分是怎麼聯繫的。

明確:第一部分正面闡明瞭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部分以第一部分爲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了第一部分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部分運用了怎樣的論證方法?

明確:這部分運用了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對比一:“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對比二:“爲子擇師”——“其身則恥師”(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對比三:“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小結】這部分,作者分別以“古之聖人——今之聖人”、“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三組對照組,揭露一般社會士人的矛盾現象。在一正一反的例證當中,是文章充滿了力量的美感。

(三)學習第三部分

聖人無常(固定)師。孔子師(以……爲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這些人),其賢不及(比不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一定)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學問技藝)有專攻(專門研究),如是(像這樣)而已(罷了)。

【參考譯文】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爲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道德才能(當然)不如孔子。孔子說:"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賢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這樣罷了。

【研讀文本】

這部分與第一部分關係怎樣?

明確:這一部分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部分中的論點。這部分先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接着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四)學習第四部分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愛好)古文,六藝(《詩》《書》《禮》《易》《春秋》《樂》)經傳(經文和傳記)皆通習(普遍學習)之,不拘(拘束)於時(時風),學於餘。餘嘉(讚賞)其能行古道(古人從師之道),作《師說》以(用來)貽(贈送)之。

【參考譯文】

李氏的兒子李蟠,年紀十七歲,愛好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不受時代風氣的影響,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履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寫了這篇《師說》來送給他。

【研讀文本】

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明確: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

【小結】最後一部分,作者交代了寫作此文的動機和目的,看來和通篇主旨並無關聯之處,但卻使文章落到實點,使通篇議論有個收束,讓文氣前後貫串,一氣呵成。另外,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

六、積累相關文言知識

高一語文課文《師說》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 認識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2. 理解本文運用的論證方法:對比論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

3. 體會韓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解題

1. 由《馬說》導入

2. “說”,古代一種議論文體。

二、韓愈與古文運動

1. 駢體文

起源於漢魏,盛行於南北朝。講求對偶和聲律,使用很多典故,堆砌詞藻,意少詞多,在表達思想內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

2.古文運動

指唐代中期以來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對駢文爲特點的文體改革運動。“古文”這一概念由韓愈最先提出。他把六朝以來講求聲律及詞藻、排偶的駢文視爲俗下文字,認爲自己的散文繼承了兩漢文章的傳統,所以稱“古文”。韓愈提倡古文,目的在於恢復古代的儒學道統,將改革文風與復興儒學變爲相輔相成的運動。在提倡古文時,進一步強調要文以載道。

3.唐宋八大散文家

唐代:韓愈,柳宗元

宋代:歐陽修,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

三、研讀課文

(一)第一段

1. 疏通文意

2.第一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論述了從師的重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3.作者從哪兩個方面來論述從師的重要性?你覺得老師重要嗎?

從教師的職能作用來正面論述:“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從不從師的危害說明從師的重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4.作者認爲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道之有無:“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二)第二段

1. 疏通文意

2. 這一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批判不重師道的錯誤態度和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3. 本段分爲幾層?運用了什麼論證方法?

三層,對比論證。

把古之聖人“從師而問”和今之衆人“恥學於師”相對比,指出是否尊師重道是聖愚分野的關鍵所在。

把爲子擇師而自己卻不從師作對比,指出“小學而大遺”的謬誤。

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與士大夫之族“羣聚而笑之”作對比,批判當時社會上輕視師道的風氣。

(三)第三、四段

1. 疏通文意

2. 第三段主要寫什麼內容?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以孔子爲例,指出古代聖人重視師道的事蹟,進一步闡明從師的必要性和以能者爲師的道理。(舉例論證,引用論證)

3. 第四段主要寫什麼內容?

讚揚李蟠“不拘於時”,“能行古道”,說明寫作本文的緣由。

四、體會韓愈散文雄健明快、汪洋恣意的特色

1. 運用排偶句式(結構相同或相似的句式),有助於增加文章的氣勢,而且有一種音節的美,在語氣上也很自然流暢。

2. 語氣語調婉轉多變,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

“嗟乎”,“嗚呼”(語氣詞加強感嘆)

“其皆出於此乎”(疑問語氣)

“吾未見其明也”(判斷語氣)

“其可怪也歟”(感嘆語氣)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