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語文師說教案範文

本文已影響 1.1W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師說教案範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一語文師說教案範文

高一語文師說教案範文1

教學目標

1、古爲今用,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2、掌握積累“師、傳、從、道、惑、受、賤、孰、貽、聖、愚、羣、足、攻、經”等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瞭解“也、則、於、乎、所以”這些文言虛詞;

3、掌握文中出現的通假、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的字、詞,掌握文中出現的特殊句式如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句等;

4、瞭解文中所採用的論證結構,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5、瞭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瞭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的地位。

教學重點

1、理解《師說》中關於從師學習的論述,抓住對比手法分析課文,體會作者主張的進步性和侷限性;

2、背誦全文,掌握文中的語法知識;

3、認清本文的層次結構,同時培養閱讀語感。

教學方法

誦讀發、導讀法

佈置預習:

1、熟讀課文,掌握生字的讀音;

2、初步理解課文;

3、參考註釋翻譯課文,不會譯的用紅筆把原句抄上。

教學過程

一課

這一堂課着重掌握課文重點字詞句,背誦課文

一、導入課文

1、 同學們,你們覺得教師應該受尊敬嗎?

說明:從中的“臭 老 九”到今天“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地位一天天升高,可是在教師倍受尊敬的同時,也有很多人認爲,隨着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教師已經越來越職業化,跟一般的職業沒什麼兩樣,因此不需要特別尊敬。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的先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精彩的論說,雖然針對的情況不一樣,但有些道理是千古不變的,尊師重教的風氣是永遠不會過時的。

二、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陽人,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後人稱之爲韓昌黎、韓文公,著有《昌黎先生文集》。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了“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三、寫作背景

本文是韓愈借給學生李蟠贈文的機會,抨擊那些自恃門第高貴的士大夫們“恥學於師”的惡劣風氣,結果文章使他困窘不堪,社會上的人對他指指點點,並且添油加醋地污衊韓愈。韓愈也因此落得個瘋子的名聲。結果住在長安,常常連飯都沒煮熟,就被趕走了。所以說有的時候維護真理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

四、解題

“師說”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後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剛纔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爲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分析課文

(一)、讀準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讀音:

(二)、疏通文意

1、請同學翻譯課文,遇到重點字詞句或譯錯的地方插進去講

(三)、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⑴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①、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⑵作動詞,有三種情況。(名詞作動詞)

①、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係)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②、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係)

③、做“以……爲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⑴、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①、指代人或事物 擇師而教之

②、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係,相當於“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⑵、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①、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 古之學者

②、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③、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④、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後,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⑶、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①、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②、作助詞表示定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

③、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⑴、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①、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②、復指,作主語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③、作兼語 餘嘉其能行古道(他)

④、作定語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他們的)

⑵、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①、表猜測 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大概)

②、表感嘆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多麼)

(四)、學習古今異義

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求學的人 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 古:句子停頓的地方 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 古:小的方面學習 今:專門的一個求學階段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特殊的指示代詞,相當於“用來……的”

今:表因果關係的連詞。

吾從而師之 古:是兩個詞,從:跟隨;而:而且

今:連詞,表結果、目的等。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無論 今:常用義爲“沒有”。

今之衆人 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常指許多人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不一定 今:用不着,不需要

(五)、詞類活用

1、名詞作動詞

(“師”作動詞的三種情況,前面已講。)

2、意動用法

①、吾從而師之 名詞 以……爲師

②、漁人甚異之 形容詞 以……爲奇異

③、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 名詞 以……爲師

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動詞 以相師爲恥

3、形容詞作名詞

①、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惑”放在動詞“解”後面作賓語,意爲疑惑的問題。

②、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聖”和“愚”處於主語的位置上,意爲聖人、愚人。

③、小學而大遺 小的問題,大的問題

(六)、通假字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受”通“授”

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

(七)、特殊句式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兩句均爲判斷句

2、不拘於時 “於”表被動,被動句

3、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由“之”作標誌的賓語前置句

4、而恥學於師;不拘於時,學於餘;師不必賢於弟子 三句均爲介詞結構後置句

5、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庸……乎”表反問,意爲“難道……嗎?”

六、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做課後練習二、三;

3、思考課後練習一。

第二課時

這堂課重點分析課文論證結構、思想內容及語言特色。

一、抽查背誦情況;

二、分析課文論證結構

(一)、分析第一段

1.本段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它是什麼?

答:古之學者必有師。

2、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爲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爲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範圍,成爲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爲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係的連詞“如果”講。後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這裏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爲師的進步思想。

3.本段採用了什麼論證方法?論述了哪些內容?

答:道理論證;總論教師作用;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二)、分析第二段

1.本段論述的分論點是什麼?

答: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2.本段論述針對的是什麼現象?

答:主要批判當時“恥學於師”的社會陋習。

3、說說這一段與第一段是怎樣聯繫的?

這段以第一段爲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風氣;通過鍼砭時弊,又從反面論證第一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4、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衆人”與“古之聖人”作對比,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爲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並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後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併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並請學生填寫下表:

對象 從師的態度 結果 論述中心

1 “今之衆人” “恥學於師” “愚益愚”

通過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

“古之聖人” “從師而問” “聖益聖”

2 於其子 擇師而教之 小學

於其身 恥師 大遺

3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智不及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曰師曰弟子……羣聚而笑之

(三)、分析第三段

1.本段提出的分論點是什麼?

答:聖人無常師。

2、第三段與第一段關係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一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於郯子,訪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問禮於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闢性。最後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予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四)、分析第四段

1、作者爲什麼稱讚李蟠?

作者讚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鍼砭時弊,又通過讚揚李蟠倡導從師。“古文”指先秦散文。

2、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

同時“不拘於時”照應第二段,“能行古道”照應第三段。

二、分析課文語言特色

1、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亦遠也,而恥學於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三、分析課文思想內容

1、韓愈在文中所提的觀點是不是都是進步的?我們該借鑑哪些?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爲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後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體現出韓愈思想的侷限性和時代意義。

四、佈置作業:1、思考練習四

五、板書設計

段 意 論 點

一、總論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 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二、批判當時士大夫恥於從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三、用具體事實進一步闡明誰可爲師的道理 分論點:聖人無常師

四、說明寫本文的原因 結論:向後學號召

1.不拘於時;2.能行古道。照應以上兩個分點

高一語文師說教案範文2

教學目標:

1.誦讀課文,把握文章論證思路,能分析出作者是如何圍繞“古之學者必有師”展開論證的。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並體會其作用。

3.積累文言知識,能根據例句說出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學者”“無”“衆人”“不必”;掌握賓語前置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被動句“不拘於時”,“乎(於)+名詞(名詞短語)”構成的介詞結構作狀語後置的規律。

4.思考本文對我們寫作任務驅動作文的借鑑意義。

教學過程

一、寫作背景

《師說》是韓愈的一篇著名論文。據方成珪《昌黎先生詩文年譜》考證,此文作於唐德宗貞元十八年(802),這一年,韓愈35歲,任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一個“從七品”的學官,職位不高,但是他在文壇上早已有了名望,他所倡導的“古文運動”也已經開展,他是這個運動公認的領袖。這篇文章是針對門第觀念影響下“恥學於師”的壞風氣寫的。門第觀念源於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自魏文帝曹丕實行九品中正制後,形成了以士族爲代表的門閥制度,重門第之分,嚴士庶之別,士族的子弟,憑高貴的門第可以做官,他們不需要學習,也看不起老師,他們尊“家法”而鄙從師。到唐代,九品中正制廢除了,改以官爵的高下爲區分門第的標準。這對擇師也有很大的影響,在當時士大夫階層中,就普遍存在着從師“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的心理。韓愈反對這種錯誤的觀念,提出以“道”爲師,“道”在即師在,這是有進步意義的。

與韓愈同時代的柳宗元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以看出《師說》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的鬥爭精神。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爲名的文風改革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二、解題:

關於“說”。“說”,古代議論、說明一類的文章的總稱,是古代散文中的一種文體。它與“論”無大異,所以後來統稱說理辨析之文爲論說文。“說”屬於議論文的範疇。可以先敘後議,也可以夾敘夾議,一般爲陳述自己對某種事物的見解。“說”與“論”相比要隨便些。像《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都屬“說”一類文章。“說”,古義爲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都可以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師說》意思是解說關於“從師”的道理。中學階段出現的這種體裁的文章有:《愛蓮說》、《馬說》等。

三、文意讀解

1.通讀全文,把握大意。

第一段: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字詞句:

學者:古今異義詞,求學的人,治學的人。如《遊褒禪山記》“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判斷句;所以,用來……的,……的憑藉;受,通“授”,傳授。

生乎吾前:乎,於,介詞;狀語後置句。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狀語後置句;也,助詞,用於句中,表舒緩語氣。

吾從(之)而師之:省略句;而,連詞,表順承;師,名詞意動,以……爲師,把……當做老師。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庸,豈,哪;狀語後置句。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是故,即“故是”,因此;無,古今異義詞,無論;之,用於定語和中心語之間的助詞;所存,所字結構,相當於名詞性短語。

譯文:

古代求學的人一定有老師。老師,是用來傳授道理,講授學業,解答疑難問題的。人不是一生下來就懂得知識和道理的,誰能沒有疑惑?有疑惑卻不求老師指教,那成爲疑難的問題,終究不能解決。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識和道理本來就比我早,我跟從他並以他爲師;在我之後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知識和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從他學習並以他爲師。我學習的是道,哪裏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齡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因此,無論地位顯貴或是低下,無論年長年少,道所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所存在的地方。

內容分析:

第一句:“古之學者必有師。”

韓愈爲什麼說“古之學者必有師”?

在他看來,“學者”從師是天經地義的,“古之學者”尤其如此;反觀“今之學者”,是不是更應向古人看齊,發揚“從師”之風呢?這一句是全文中心論點。

等二句:“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運用頂針的修辭,且從內容上也是緊承第一句,“有師”做什麼呢?傳其道受其業解己之惑。如此則可見“從師”意義之重大,“從師”之不可或缺。

韓愈對魏晉以來直到唐代社會上形成的以從師爲恥的風氣是深爲不滿的。他勇敢地站出來指出教師具有“傳道受業解惑”的重要作用,把“傳道”放在第一位。“傳道”是什麼意思?就是發揚光大以儒家經典爲核心的正統思想。韓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他明確區分出自己所說的道,非老子之道,非佛家之道,而是儒家之道,即“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歷代奉爲圭臬。韓愈是以傳這個“道”爲己任的'。因此,對道的理解是解讀《師說》的一把鑰匙。“受業”也是受儒學之業;“解惑”是指解答學者在學習儒學的過程中遇到的疑惑。三者的內涵與外延都沒有超出儒家範疇,因此韓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這就嚴格區分了兩者的不同,實際上是點明瞭論題的核心。

第三、四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此兩句從一般人的認知過程強調“從師”之必要,易於理解和接受。

第五、六句:“生乎吾前, 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這兩句則強調“聞道”之重要,只要可“聞道”,不論對方身份年齡,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蓋當時有一些固執而自以爲是的老傢伙。

第七句:“是故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 道之所存, 師之所存也。”

第一段最後一句是對前2句的總結,提出擇師的原則、標準,也是爲下文的論證蓄勢。

小結:

文章開篇即點明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一如《勸學》“君子曰:學不可以已”,或者如《六國論》的開頭“六國破滅,非兵不利 ,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韓愈明確論點之後,對論點從兩個方面進行了完善:其一,爲何要“從師”,因爲人生下來都有疑惑,所以要“從師”“傳道受業解惑”;其二,如何“從師”,即確定從師的標準。第二、三段都是圍繞着首段進一步論證,使論點自足而圓滿。

第二段: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dòu)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fǒu)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yú)。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yú)!

字詞句: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名作動,從師;師道,從師的風尚。

猶且從師而問焉:焉,代詞,他。

今之衆人:衆人,古今異義詞,普通人。

其下聖人也亦遠矣:下,名作動,低於。

而恥學於師:而,連詞,卻,錶轉折;恥,形容詞意動,以……爲恥;狀語後置句。

聖人之所以爲聖:所以,……的原因。

其皆出於此乎:語氣詞,表推測語氣,大概。

則恥師焉:則,卻,如“欲速則不達”。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賓語前置句,“之”,賓語前置的標誌助詞。

士大夫之族:之,這;族,類。

彼與彼年相若:相若,相像,差不多。

君子不齒:齒,名作動;不齒,不屑一提。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竟。如《桃花源記》“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譯文:

唉!從師求學的傳統已經失傳很久了,想要人們沒有疑惑很難吶!古代的聖人,他們超出一般人很遠了,尚且跟從老師向老師請教學問道理;現在的一般人,他們跟聖人相比相差很遠了,卻以向老師學習爲羞恥。所以聖人就更加聖明,愚人就更加愚昧。聖人能成爲聖人的原因,愚人能成爲愚人的原因,大概就是出於這個緣故吧?愛自己的孩子,選擇老師來教他。(但是)對於他自己,卻以跟從老師學習爲可恥,糊塗啊!那些教他讀書,學習句子的停頓的老師,不是我所說的傳授道理、解答疑難問題的老師。不知道斷句要問老師,有疑惑不能解決卻不願問老師,小的方面(句讀)要學習,大的方面(解惑)卻丟棄,我沒見到他聰明在哪。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不以互相學習爲恥。士大夫這類人中,說起老師、弟子的時候,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問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們就說:"那個人與某人年齡相近,修養和學業也差不多,(怎麼能稱他爲老師呢?)以地位低的人爲師,足以感到羞愧,稱官位高的人爲師就近於諂媚。"啊!從師學習的風尚不再恢復,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醫、樂師及各種工匠,是士大夫們所看不起的,現在他們的見識反而比不上這些人了。難道值得奇怪嗎?

內容分析: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不傳”則“無惑”“難”,意即大聲疾呼“復”“師道”以“解惑”,這也是對首段一、二句進一步補足。以下從三個方面來運用對比的手法予以說明。

第一組對比:

“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古之聖人”---“出人”“遠”---“從師而問”---“聖益聖”

“今之衆人”---“下聖人”“遠”---“恥學於師”---“愚益愚”

“從師”與不“從師”的區別兩相比照之下自然大相徑庭,而“古之聖人”尚且“從師而問”,“古之學者”自不待言了,當然是“必有師”了,“今之衆人”又怎麼能不“復”“師道”不“從師”呢?而不從師,“道”當然無以“傳”,“惑”自然無以“解”了,“愚益愚”自成爲“必然”了。

第二組對比: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因“愛其子”而“擇師而教”,“於其身”“而恥學於師”,糊塗。爲什麼呢?自己明白“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卻又做出相反的作派,這何談以“身正”來教育孩子?這不是葉公好龍“自欺欺人”嗎?況且,其爲子擇師的標準“授之書而習其句讀”實在令人不敢恭維。於是,作者改弦易轍地在上一個對比的基礎上提出了擇師的標準應該是“傳其道解其惑者”,照應了第一段“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觀點。

第三組對比: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羣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士大夫之族”----“師道”“不復”---“其智乃反不能及”

第三層對比揭示了一種更“可怪”的情況,扣住了本段的中心句“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同時,“士大夫之族”不“從師”的原因,“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對於此,作者在第一段早已闡明觀點了“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的擇師標準。

這樣,從內容上看,本段作者首先提出“師道”“不傳”“久”,古之“師道”盛行,呼應首段“古之學者必有師”;今人不“從師”,故“無惑難”,呼應首段“傳道受業解惑”。

上面三組對比則論證了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對“今之”“士大夫”不“復”“師道”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可見,第二段是對第一段的申足,是在第一段的基礎上的深入論證,從而進一步論證出“古之學者必有師”,今之“士大夫”更應“復”“師道”更應“從師”。

本文的對比極具現實性、針對性、層次性。宋代學者黃震在《黃氏日鈔》中寫道:“前起後收,中排三節,皆以輕重相形:初以聖與愚相形,聖且從師,況愚乎?次以子與身相形,子且擇師,況身乎?末以巫醫、樂師、百工與士大夫相形,巫、樂、百工且從師,況士大夫乎?”黃震用了“輕重相形”四個字,精妙至極!孰爲“輕重”?何謂“相形”?聖、身、士大夫爲“重”,愚、子、巫樂百工爲“輕”。“相形”就是對比。以輕襯重,輕重對比,從而說明重者從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段: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tán)子、萇(cháng)弘、師襄(xiāng)、老聃(dān)。郯(tán)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字詞句:

聖人無常師:常,固定的,一定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不必,古今異義詞,不一定。

師不必賢於弟子:狀語後置句

譯文:

聖人沒有固定的老師,。孔子曾經以郯子、萇弘、師襄、老聃爲師。郯子這一類人,他們的道德才能(當然)不如孔子。孔子說:"多人同行,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師。"因此學生不一定不如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弟子有賢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後,學問和技藝上各有各的研究,只是像這樣罷了。

內容分析:

第三段作者以具體的事例和經典名言的道理論證“古之學者必有師”以及“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擇師標準,依然是對第一段的回扣和補足,再次申明中心。

第四段: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zhuàn)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yí)之。

字詞句:

好古文:好,喜歡。

不拘於時:於,被;被動句。如《赤壁賦》“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

學於餘:狀語後置句。

餘嘉其能行古道:嘉,讚許,嘉獎。

作《師說》以貽(yí)之:貽,贈送。

譯文:

李氏的兒子李蟠,年紀十七歲,愛好古文,六藝的經文和傳文都普遍學習了,不受世俗的限制,向我學習。我讚許他能履行古人從師學習的風尚,寫了這篇《師說》來送給他。

內容分析:

尾段寫李蟠“不拘於時”,贊其獨抗流俗“復”“師道”的勇氣,繼而贊其“能行古道”,亦即能“從師”“傳道受業解惑也”,呼應了首段,同時交代了寫作的緣由。

四、總結本文對我們寫作任務驅動作文的借鑑之處。

1.鍼砭時弊,提出觀點。從這個角度說,本文是一篇時文,具有極強現實性和針對性。文章開宗明義,點明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振聾發聵,極具震撼了。這告訴我們寫文章要針對弊端,觀點要旗幟鮮明。

2.層層推進,環環相扣。文章開門見山地亮明觀點之後,立即以下定義的方式給老師下了一定經典的定義,接着論述從師的必要以及擇師的標準。第二段的三層對比更是具有極強的說服力,第一層“出人遠”的“古之聖人”尚且從師而問焉,“今之衆人”自不待言,“從師”尤其必要;作者怕“聖人”的標準太高,拿老子與老子對待兒子的態度對比,闡明擇師的準則;第三層對比兼有強調從師的必要性和擇師的標準兩個方面,緊扣當時現實。第三段以孔子的事例及名言再次論證從師的標準,回扣第一段;最後一段交代 寫作緣由,鼓勵李蟠以及像他一樣的“能行古道”的“衆人”勇於“從師”。

3.注重對象,突出交際。從文末可知,本文是贈送給李蟠的,有明確的交際對象;同時從第二段也可以看出,本文又不只是寫給李蟠的額,作者是針對歷史形成的積弊,借題發揮,一吐胸中塊壘。

高一語文師說教案範文3

教學目標:

1.瞭解韓愈關於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

2.學習借鑑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積累文言知識,掌握實詞“傳、師、從”,虛詞“以、也、則、於、乎、所以”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區別古今異義詞語。

4.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瞭解文章的整體思路。

2.學習本文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

導學流程:

一、瞭解感知

寫作背景

魏晉以來,門第制度十分嚴格,分爲高門和寒門,門第觀念嚴重破壞了從師學習的風氣。到唐代,魏晉以來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有沿襲,關於韓愈寫此文的背景,從柳宗元的《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一段可見一斑。柳宗元說:“由魏晉以下,人益不事師。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譁笑之,以爲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爲師。世果羣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爲言辭。愈以是得狂名。居長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東,如是者數矣。”由此可見韓愈敢於反抗流俗,倡言師道,勇氣可貴,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1.注音:

愚()句讀()諛()經傳()

郯()萇()聃()蟠()巫()

2.用課文原句回答下列問題。

①老師的職能是什麼?

②擇師的標準是什麼?

③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行得出了什麼結論?

二、深入學習

1、找通假字,並解釋。

(1)傳道受業解惑

(2)或不焉,或師焉

2.一詞多義

之: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郯子之徒

③吾從而師之

④句讀之不知

⑤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⑥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其:

①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②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

③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④聖人之所以爲聖……其皆出於此乎

⑤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⑥其可怪也歟

師:

①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十年春,齊師伐我

③吾師道也

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於:

①恥學於師

②其皆出於此乎?

③於其身也

④師不必賢於

⑤不拘於時

道:

①聞道有先後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不足爲外人道也

④得道者多助

⑤會天大雨,道不通

3、古今異義

⒈古之學者必有師⒉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古:古:

今:今:

⒊吾從而師之⒋吾從而師之

古:古:

今:今:

⒌小學而大遺⒍今之衆人

古:古:

今:今:

4、詞類活用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吾從而師之:

3.吾師道也:

4.其下聖人也亦遠矣:

5.是故聖益聖,愚益愚:

6.則恥師焉:

7.小學而大遺:

8.不恥相師

10.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5、特殊句式

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2)恥學於師。

3)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4)師不必賢於。

5)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6)不拘於時

理解分析

第一段:

①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古之學者必有師。”

②教師的職責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③從理論上闡明從師學習的必要性。

“惑而不從師,其爲惑也,終不解矣。”

④擇師的標準。

“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凡先聞道者我就可以拜他爲師。

⑤從師的原則。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第2段。

①“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在結構上起什麼作用?

明確:承上啓下。

②“師道”指什麼?

明確:“師道”是從師原則和風尚,指上文中所講的“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③從師的風尚不再流傳,是因爲士大夫之族“恥學於師”,爲了批評“恥學於師”的人,作者從哪三個方面進行了對比論證?

明確:

a.古之聖人

今之衆人

結論:“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爲聖,愚人之所以爲愚,其皆出於此乎?”

b.愛其子

於其身也

結論:“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c.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士大夫之族

結論:“師道之不復,可知興。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第3段

①本段引用孔子言行,闡述了什麼觀點?

明確:“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

②總結:“聖人無常師”語出《論語?子論》,包含着廣泛學習的意思。要想得到廣泛的知識,就要向許多內行人學習,在這方面,孔子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韓愈從“聖人無常師”出發,針對當時社會現實,提出了“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的觀點,很有意義。

第4段。

①作者用哪些話明確表示了他的立場?

明確:“不拘於時”,表示他反對“恥學於師”的壞風尚。

“能行古道”,表示他贊成以道爲師的從師風尚。

②“古道”中的“道”指什麼?

明確:儒家道德。

③本段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說明了寫作緣由。

本文寫作特點

1.語言上,多用整句,對句,便議論更生動,說理更深刻。

例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後……”,“古之聖人”,“今之衆人”等。

2.論證上有破有立。

例如:第1段,教師職責,擇師標準。(立)

第2段,師道不傳的原因。(破)

第3段,推知“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論斷。(立)

3.對比論證。

三、遷移運用

1、讀與論師道有關的文章。

2、古今中國文化尊師名言:

(1)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

(2)國將興,心貴師而重傅。——《荀子.大略》

(3)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4)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

(5)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6)一日爲師,終身爲父。----關漢卿

(7)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8)尊師則不論其貴賤貧富矣。——《呂氏春秋.勸學》

(9)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道尊。-----歐陽

(10)明師之恩,誠爲過於天地,重於父母多矣。——晉.葛洪《勤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