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本文已影響 3.65W人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瞭解戴望舒及其詩歌創作。

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把握詩歌的感情線索。

3.感情背誦本詩。

能力目標

1.品味詩歌語言,深層體會變幻多姿的抒情風格。

2.理解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

3.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德育目標

體會詩人對苦難祖國的深切關注和真摯愛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感情誦讀,把握全詩的感情線索,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教學難點

1.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寄寓的詩人的情感。

2.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線索。

2.聯想想象欣賞法引領學生理解詩中藝術形象藴含的情感。

3.研討點撥法用於對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的分析,深層把握詩歌主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教學要點]

誦讀,整體把握全詩的思想感情。分析詩中的藝術形象寄寓的主觀情感。品味詩歌浯言,領會其藝術魅力。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提及戴望舒,我們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撐着油紙傘,“丁香一樣地結着愁怨的姑娘”,但盧溝橋頭的炮火點燃了民族鬱憤,以“雨巷詩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紙傘”,而在“獄中題壁”,並且“用我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放聲歌唱“永恆的中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戀歌——《我用殘損的手掌》。(板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投影:

戴望舒及《我用殘損的手掌》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人。1923年秋人上海大學中文系。1925年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做宣傳工作。1928年在上海與人合辦一線書店,出版《無軌列車》半月刊。被查封后改名水沫書店,出版《新文藝》月刊。1931年加入左聯。1932年自費赴法國,在里昂中華大學肄業。一年後到巴黎大學聽講,受法國象徵派詩人影響。1935年回國。次年創辦《新詩》月刊。還曾主編過《珠江日報》和《大眾日報》副刊。同時組織“文協”香港分會並任理事。1941年,日本佔領香港後被捕入獄,受傷致殘,表現了高尚的民族氣節。1949年回到內地在國際新聞局法文組從事翻譯。1950年因氣喘病去世。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年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我用殘損的手掌》作於1942年?月3日,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歌。

三、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1.學生默讀全詩。

2.教師感情誦讀,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提示:這首詩語言口語化,押韻靈活錯綜,讀起來有一種沉鬱頓挫的音樂感.很確切地表現了詩人的情懷。誦讀中要注意體會停頓和重音。

我/用殘損的手掌盡那邊,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

摸索/這廣大的土地: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

這一角/已變成灰燼,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陰暗,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只有那遼無、遠的一角/依然完整,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温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

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像/戀人的柔發,嬰孩子手中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我把全部的力量/運在於手掌

這長白山的雪峯/冷到徹骨,貼在上面,寄與/愛和一切希望,

這黃河的水夾泥沙/在指間滑出;因為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

江南的水田,你當年/新生的生的禾草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是那麼細,那麼軟……現在/只有蓬蒿;因為只有那裏/我們不像牲口一樣活,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螻蟻一樣死……那裏,永恆的/中國

3.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思考:(1)詩歌從內容上町分為兩部分。每部分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體會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祖國土地時的種種感覺,説説詩人內心深處情感的變化起伏。

學生誦讀體會後回答,教師適時點撥:

(1)第一部分表現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雖然自己的手掌已經“殘損”,卻仍然要摸索祖國“廣大的土地”.觸到的只是“血和灰”,從而感覺到祖國籠罩在苦難深重的“陰暗”之中。第二部分寫詩人的手終於摸到了“那遼遠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沒有為侵略者所蹂躪的解放區,詩人對這塊象徵着“永恆的中國”的土地,發出了深情讚美。

(2)詩人先是悽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消極的、冷色調的前半部分與積極的、暖色調的後半部分形成明顯對比,使作者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

4.學生集體朗讀,整體領悟詩意。

四、精彩賞析,理解藝術形象

1.學生配樂誦讀全詩.合作研討:

(1)詩中兩種不同的色調給讀者以強烈刺激。請畫出文中起標示作用的修飾語,體會其表達效果。

(2)這首詩描寫的對象很多,而讀起來卻不覺蕪雜,這是為什麼?

(3)詩歌兩部分的寫法各異,試作簡要分析。

四人學習小組研討、交流,教師明確:

(1)積極的、暖色調的詞語如:新生、遼遠、温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恆……

消極的、冷色調的詞語如: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詩人之所以這樣用這些詞語,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內心深處的愛與恨。

(2)全詩在想象中展開內容,在想象中,詩人的手掌撫過了廣大的國土。先是淪陷區的家鄉,繼而從祖國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終停留在解放區。對祖國大地上每一處特徵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觸覺作用(同時也有視覺、嗅覺、味覺等感覺器官的作用),如“微涼”“冷”“滑出”“細”“軟”“蘸”等等。這樣,就把較廣泛的描寫對象相對集中起來,使之貫穿在“手掌的感受”這一條線索上,因而讀起來不覺蕪雜。

另外,靈活的押韻方式,既體現了現代詩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詩有着相對協調一致的節奏。

(3)描寫淪陷區,從實處着筆,用一幅幅富有特徵的小畫綴連;描寫解放區,側重寫意,用摯愛和柔情撫摸,加之一連串親切温馨氣息的比喻,凸現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學生熟讀背誦全詩,深層領會詩中藝術形象的內涵。

3.拓展延伸。

詩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緒具有可感性。借鑑這種寫法.聯繫生活體驗,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話,抒寫自己的一種感情(如“思念”“悲傷”“歡欣”等)。

先在小組內交流、修改,然後請學生有感情誦讀自己所寫的優美語句,教師點評歸納。

五、課堂練習

閲讀聞一多的《發現》,回答問題。

發現

聞一多

我來了,我喊一聲,進着血淚,那是恐怖,是噩夢掛着懸崖,

“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愛!

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

鞭着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總問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我會見的是噩夢。哪裏是你?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裏!

注:罡(gāng)風:道家語,高空的風。又作“剛風”。

1.詩歌中的“發現”有什麼含義?詩人“發現”了什麼?

2.詩人説:“我會見的是噩夢,哪裏是你?”又説:“那是恐怖,是噩夢掛着懸崖。”據此説説這個意象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下面對詩句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我來了,我喊一聲,進着血淚/‘這不是我的中華,不對不對”——詩人懷着美好的希望自美國返回,但看到的卻不是理想中的祖國,因此“進着血淚”,痛心到了極點。

B.“我來了,因為我聽見你叫我/鞭着時間的罡風,擎一把火”——前一句表達了詩人聽到祖國召喚,要為建設祖國而奮鬥的感情,“時間的罡風”“火”都比喻返回祖國的急切心情。

C.“我追問青天,逼迫八面的風”——“追問”的內容是祖國為什麼會變得如此黑暗,“逼迫”表達詩人急於知道這原因的心情。

D.“嘔出一顆心來——在我心裏!”這句詩表達了詩人熱愛祖國和把祖國建設得美好的希望的赤膽忠心。

4.這首詩在形式上有哪些特點?“拳頭擂着大地的赤胸”一句為何要加括號?

參考答案:

1.揭示理想和現實的矛盾、中國的黑暗。

2.表達了詩人悲痛欲絕的感情。

3.B(“火”喻指詩人對祖國火一般的熱情)

4.每行11字,兩句一韻,句式整齊勻稱。這句話是“問”時表情動作,不加括號,容易被誤認為是“問”的內容。

六、課堂小結

同學們,在抗日戰爭中覺醒和振奮起來的戴望舒,“用殘損的手掌”摸索廣大的土地,是他在困苦抑鬱中愛國精神的昇華。恰是這一片丹心,撐托起了民族的脊樑。吟詠詩歌,我們在感念中生髮的是對祖國母親的一份深情、一份責任。“祖國在我心中”,讓我們在雄壯激昂的《國歌》聲中唱響心曲。(音樂起)

七、佈置作業

閲讀聞一多的《一句話》,寫一篇精彩的賞析文章。

一句話

聞一多

有一句話説出就是禍,這話叫我今天怎麼説?

有一句話能點得着火。你不信鐵樹開花也可,

別看五千年沒有説破,那麼有一句話你聽着:

你猜得透火山的緘默?等火山忍不住了緘默,

説不定是突然着了魔,不要發抖、伸舌頭、頓腳,

爆一聲:“我們的中國!”等到青天裏一個霹靂.

爆一聲:“我們的中國!”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理清詩歌思路,理解詩歌形象的內涵。

2、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品味語言。

3、深入體會詩人內心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研讀詩歌,品味語言。

2、感同身受地體會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導入

健全的雙腳總渴望踏在堅實的土地,康健的雙手總期盼握住永遠的幸福。

曾經有這麼一個詩人,寫了一首《斷指》,據説,這位斷指的革命者是詩人的友人,他為了不再為感情所累,全身心投入到解放事業當中去,當眾砍下一根手指,請友人在酒精瓶裏保存好以為見證,以志警醒。可是,十多年後,詩人被日軍逮捕用酷刑審訊,在獄中他想用殘損的手掌撫摸被日軍蹂躪的國土,身體被拘禁的他用不曾屈服的靈魂寫下了《我用殘損的手掌》,他是誰?“雨巷詩人”戴望舒讓我們來讀一讀在特殊的年代裏寫下的《我用殘損的手掌》,聽一聽,他唱出了什麼樣的心聲。

(板書課題)

二、聽讀,品意象

1、創設音樂情境,教師配樂範讀。

同學們,請先允許老師按照自己的理解朗讀這首詩,同學們要設身處地地傾聽詩人內心深處的聲音。

2。學生自由吟誦兩遍。

你們認為老師讀得好的地方就試着學一學,不好的地方就改一改,然後激情朗讀兩遍;讀後請你們告訴我: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詩人摸到了一片怎樣的土地?

預設:黑暗、殘損、被侵略軍蹂躪等。

三、想象,知情感

1、用殘損的手掌哪些事?可以找到相關句子來朗讀,重點讀出關鍵的動詞。

預設:他用手掌去摸索這廣大的土地、觸到、掠過,沾了,輕撫、運力量、貼在上面,寄愛和希望)

詩歌圍繞題目出現了兩次“用殘損的手掌”,可兩次的動詞不同,一處是摸索,一處是輕撫,你覺得兩處可以調換嗎?

通過學生的比較得出:摸索中的摸通常是在黑暗中進行探索,心中是很急切的,沉痛的,很衝破這黑暗,找到光明的出口,而輕撫則是輕輕的撫摸,是詩人在撫摸探索無限的江山之後,摸到了自己理想的地方,他對這塊土地特別的熱愛,於是他會將所有的力量運在手心,貼在這塊土地上面,通過這兩個詞語的比較明白詩人對這“遼遠的依然完整的一角”熾愛、傾注柔情、滿懷憧憬。

2、要求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後半部分詩歌,説説這“遼遠的一角”為什麼會吸引詩人的心?

預設:直接的有:完整、温暖、明朗、堅固、蓬勃

間接的有:“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以情侶關係與母子關係的比喻,把詩人對"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發得細緻動人。

那裏是太陽,是春。太陽和春"來比喻這一角欣欣向榮與勃勃生機。

教師板書關鍵詞

再問:詩人手掌先後撫摸到的地方是迥然不同的,你們能否幫以上的關鍵詞找到相反的詞語,説説先前摸索到的土地是怎樣的土地?

預設:温暖—冷、涼;明朗—陰暗、蓬勃—憔悴、堅固———化為灰燼、血和泥

3、想象,描寫畫面

詩人描寫“摸索”時手掌的感受,細膩而又真切,真的在想像中他描繪了冷冷的色調與灰灰的死寂,感受着淪陷區人民生活的苦難,傾吐着對祖國母親的赤誠。請閉上眼睛靜靜聆聽前半部分選擇你最能引起你聯想看到淪陷區的現狀的句子,描述想到的畫面與感受(感時花)

例:如“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一句我聯想到了:我把手伸進水中,河水冰涼冰涼。昔日那錦幛似的鮮花,在炮火中枝殘葉敗,那嫩柳枝發散出來的清香,被濃濃的血腥味籠罩。水中的荇藻啊,好似掛在我心頭的挽幛!

學生自由選擇其中的一個地方的景物通過想象加以描述。“長白山的雪峯冷到徹骨”:祖國的長白山上,雪峯兀立,寒氣徹骨,似一把把利劍,刺痛着我的心!因為我看到侵略者的鐵蹄正在我的祖國肆意踐踏!

“嶺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嶺南,這四季如春的地方,聞不到花香,聽不到鳥語,滿山都是荒涼、滿眼都是廢墟,聽到的只有百姓那愁苦的哀歎、那憤怒的呼喊。

“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南海上,一片死寂。荒涼的.漁村裏,只有殘留的破舊的漁網和白森森的魚骨;偶爾有人在村裏走動,他們面容憔悴、衣衫破舊。我恨!不是因為侵略者強佔了我們的國土,人民怎會是這般模樣?

4、齊讀,品精神

同學們,你們看到了日本鐵蹄蹂躪下的淪陷區人民像牲口一樣的活,像螻蟻一樣的死,詩人通過強烈的對比慷慨激昂的告訴我們,他想要怎樣做?

驅逐陰暗,帶來蘇生,不像牲口一樣的活,螻蟻一樣的死……希望,有永恆的中國!

你從這些詩句中你看到了詩人怎樣的一種形象?

預設:不屈不撓的堅強的意志和對祖國熾熱的愛,對美好的未來充滿這無限的憧憬。

引入資料:

啊!在這血染的島上,我是否要等到老?(《斷篇》)

如果生命的春天重到,/古舊的凝冰都嘩嘩地解凍……(((偶成》)

苦難的歲月不會再遲延,/解放的好日就快到……(((口號》)

是的,他不想自己如螻蟻苟且偷生所以他在酷刑殘害下也不供出一個文藝工作者,他在《獄中題壁》:如果我死在這裏,朋友啊,不要悲傷,我會永遠地生存在你們的心上。

在時代潮流的感召下,詩人戴望舒終於走出了惆悵的叢林和寂寥的雨巷,一次次充滿韌勁和豪情地歌唱。而且在同時代中也有這樣高亢的歌號召着每個愛國者的心。

5、拓展,知時代

配樂齊讀,端木蕻良在《土地的誓言》中發出錚錚誓言:

為了她,我願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墳前。而我將用我的淚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穢和恥辱。

蕭紅在《生死場》中宣誓道:

我是中國人,我要中國旗子,我不當亡國奴,生是中國人。死是中國鬼。

田間在《給戰鬥者》歌唱道:

我們要活着———在中國/我們要活着/———永遠不朽!

我們復仇的槍/不能扭斷/因為我們知道/這古老的民族/不能/屈辱地活着/也不能/屈辱地死去/我們一定要/高舉雙手/迎接———自由!

在朗讀中結束這堂課

6、作業佈置:推薦讀望舒的《雨巷》和《獄中題壁》

教學反思

一直以來現代詩歌教學是一個難點。比起現代文教學和古詩文教學困難了許多,特別是一些象徵意義的詩歌和朦朧詩,更是給教學帶來了困難。《我用殘損的手掌》是一首現代詩,是“雨巷詩人”戴望舒在日寇鐵窗下向苦難的祖國的抒懷之作。詩歌一方面描寫淪陷區的陰暗,另一方面抒寫解放區的明麗,發出讚美。詩人的情感由悽楚轉而熱切的期盼。其中詩歌的前半部分奠定了詩歌的情感基調,是學習的重點也是學生理解的難點,因此將重點問題重點分析。而後半部分,情感表達很清晰,學生很容易把握,由情入手,讓學生自己體驗也就可以明晰。這首詩運用象徵手法,意思比較抽象,初中學生理解比較困難,給教學帶來了困難。如何讓90後去理解戰爭年代作者選取的意象以及在意象中寄予的深層內涵詩人情感的變化更是難點,於是我採用了以下的教學設計。

1、以讀帶品。

以讀促品是本課的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通過幾遍不同方式的朗讀,促使學生抓住詩中形象,理解詩歌感情,領悟詩歌內涵,而且在授課的過程中採用不同的誦讀方式,比如開頭教師配樂朗誦詩讓學生初步進入詩歌的情感世界中,然後讓學生與文本親密的接觸是為了讓學生感知文本和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情感,然後再通過朗讀想象畫面,讓學生在仔細玩味詩歌語言的同時感知詩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在分析的過程中靈活讓學生個獨,齊讀,分句讀等,並且落實誦讀技巧,推動學生理解文本。

2、重視文本

文本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是課堂的中心。因此在教學中我把關注點應該始終放在文本上,要求學生從關鍵的詞語、句子中理解作者的情感。

(1)由於本詩的意象較多,學生的分析往往比較煩瑣。針對這樣的問題,我以“這是一片怎樣的土地”為問題的綱,將詩歌兩個小節不同的內同串聯再一起,帶動學生對作者情感之所以發生變化的理解,達到以線串點的效果。

譬如在詩歌的上半部分,我問了這樣的問題“詩人具體寫了哪些事物?這些事物特徵是什麼?通過這些事物,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這樣詩中的7個意象就可以串聯在一起,形成一個表意整體。

(2)在學生的分析中用問題推動其思維不斷向前,以期理解更深刻。對於重點意象重點分析,詩人簡略寫的也只做簡略的瞭解,做到重點突出,以點帶面。

比如"輕撫"和"撫摸"這兩個詞的區別,通過聯繫一二兩小節的不同就可以更深沉的分析出詩人情感的改變。再如想象畫面也是根據詩歌中對文字的理解聯繫事實去想象,關於航杭州的西湖、長白山等情景的描繪。

(3)以情動人

喜劇帶給人歡笑而悲劇往往讓人震撼。或許體會到悲愴之後心靈總會留下震撼,那這樣的效果應該也不會少過於歡笑留下的。這首詩的動人之處就在於情,因此教師先要動情之後才可以感染學生,師生一同走入詩歌的情境。再如背景切入是感染學生情感的關鍵。

在緊抓文本的前提下,學生更好的理解詩歌,要了解當時的背景。還是由“殘損”一詞的分析,我自然的引入了對詩人當時情況的介紹和中國社會大環境的介紹。但是,對於抗日戰爭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代所誕生的文學,學生很難產生共鳴,而文學的解讀要求的就是這樣一種共鳴的產生。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語言在這時候往往顯得蒼白,學生從乾枯的幾句背景介紹裏很難抽象出苦難,更難體驗到悲痛和作者發自靈魂深處的哀鳴。因此,改變背景的呈現方式對文本的解讀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更好的感染學生才能讓其體驗出詩歌更深層次的內藴。這一點,多媒體凸顯了它的優勢,一組戰爭中受苦受難後愛國詩人所寫的詩歌一句句在音樂的渲染下讓學生更能走進詩人的情感世界,同時也拓寬了學生的認識,讓一種悲愴的氛圍瀰漫在課堂,學生在情感上和作者達成共識。更能體驗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東西。

3、拓展於小處之中。

語文素養的不斷提高總在點滴之間,在具體的某個點之上,給予學生一兩點小的點撥,日積月累也是一種財富。

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缺陷,我個人而言,有一些拘謹,沒有完全放開,還應該可以更輕鬆、自然些。對某些環節的把握還可以更從容、嚴謹些。最後時間的利用也尚待完善。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3

【教學重點和難點

1、引導學生朗讀時把握詩人先是悽楚憂憤,轉而熱切盼望的感情變化,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2、理解殘損的手掌撫摸廣大土地這一想像在全詩中的線索作用及由此產生的豐富的想像。

【教學設想】

1、以誦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朗讀、品讀、析讀中把握詩歌的內涵。

2、適當介紹戴望舒寫作這首詩的背景(被捕獄中)。

3、指導學生找一找詩的線索、找一找冷色調和暖色調的詞語。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二、交流課前探究的作家、作品常識

三、自主、合作的探究課文

1、朗讀,整體感知:

學生生成問題預計:

⑴將這首詩分成二個部分,並説説各部分的主要意思。

⑵兩部分是如何構成鮮明的'對比?

⑶如何理解詩人有殘損的手掌撫摸廣大土地?

⑷舉例説明詩人在想像中充分融入多種感覺經驗有什麼好處?

⑸詩人用殘損的手牚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是按怎樣的順序展開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⑹根據自己的理解,説説你最喜歡的詩句的含義。

2、就自己最喜歡的詩句進行質疑探究(重在讀)。

3、有感情地朗誦(比賽)

四、拓展閲讀

戴望舒《獄中題壁》、聞一多《七子之歌》。

五、綜合創新、產生新疑

這首詩中,當詩人表達心中的愛和希望之情時往往用一些語積極的、暖色調的修飾詞語,當表達內心深處的恨與愁悵時多用消極的、冷色調的修飾詞語,從而將自己的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請你學習這種方法,聯繫自己的生活抒寫一種感情(如思念、歡喜等)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4

教材分析:

《我用殘損的手掌》這篇課文位於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二課,本單元題材上看都是現代詩,內容上看,多屬表達對祖國的愛。《我用殘損的手掌》是以“雨巷詩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在日寇鐵窗下向苦難祖國的抒懷之作。“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實,又是詩人堅貞不屈意志的寫照。詩歌一方面從實處着筆。描寫淪陷區陰暗.表現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另一方面抒寫解放區的明麗.側重於寫意,對象徵着“永恆的中國”的土地,發出深情讚美。在感情的哀怨與歡快上完美統一,抒情風格變幻多姿。

詩歌語言口語化,押韻靈活錯綜,有一種沉鬱頓挫的音樂感。教讀本文,要引導學生反覆誦讀,體會其音樂美。課文在想象中展開詩的內容,其思想感情的表達,主要通過形象的構成來實現。要引領學生把握詩中的藝術形象,體會詩人情感的變化。

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對詩歌中所包含的意象能有自己的理解,但由於思源的學生屬農村學生,基礎較差,缺乏系統的表達能力及其他同年級學生本該擁有的理解能力,再加上,由於年代相隔,學生並不能很深地感受到詩人對於侵略者切膚地痛和對解放區深切的愛,故而,對詩歌內容及詩歌寫法不宜做太多的分析,而應該將學生帶入情境,讓學生從朗讀中去體會詩歌情感。

教學方法:

教讀中,宜採用聯想想象欣賞法,引領學生把握意象的'含義和全詩的感情線索,培養學生解讀詩歌的能力。

教學目標:

1、理清這首詩的思路,通過對詩歌意象的把握,理解詩歌形象的內涵。

2、能夠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品味語言。

3、能深入體會詩人內心對淪陷區的悽楚憂憤及對解放區熱切期望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朗誦,體會詩人內心的情感。

教學難點:

能深入體會詩人內心對淪陷區的悽楚憂憤及對解放區熱切期望的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南京大屠殺紀念片,將學生帶入情境

二、聽讀,品意象

1、教師配樂深情範讀,配樂為小提琴曲《沉思》

2、教師指導,學生齊讀(要求學生前16行用沉重、低緩的語氣語調讀,後半部分用明朗、積極向上的語氣語調讀)

3、明確重音,個別句子指導朗讀

4、本詩中的情感線索是什麼?這裏分別出現了兩個動詞,找出來。

明確: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輕撫”

5、作者分別用殘損的手掌“摸索”了哪些地方,又“輕撫”了哪些地方?作者分別用了哪些詞語來形容這些地方?這些詞語分別有什麼特點?

6、這兩組詞語描寫的分別是什麼地方?兩組畫面分別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明確:淪陷區和解放區悽楚憂憤和熱切盼望

7、男生女生分別帶着不同情感朗誦(朗讀後正音)

三、品詞,知情感

將詩按情感變化分為前後兩節分別賞析,進行朗讀指導

1、指導前半部分

詩人將我的家鄉、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南海一幅幅畫面依次展現在我們眼前,這裏用了畫面連綴的手法,我們先看看作者是如何寫我的家鄉的。

這一片湖該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障,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這裏是否可將“該”和括號去掉?

明確:通過對“該”字的賞析和對回憶中家鄉的美好讓學生感受到現在家鄉早已面目全非,只是血和泥後作者的憤怒、悲傷,並激發學生朗讀時的感情。

緊接着帶着悲憤的感情朗讀前半部分。

2、指導第二部分

對解放區作者懷着希望和愛,所以在這裏他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

朗讀,説出作者在哪些句子或哪些詞語中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明確:1、在那上面,我用殘損的手掌輕撫,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戀人和母親是我們一生中最親近的兩個人,作者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將我與解放區的關係比作戀人與母子的關係,可見詩人對解放區深深的愛

2、因為只有那裏,是太陽,是春,將驅逐陰暗,帶來蘇生

在這個句子中,作者將解放區比作了太陽和春,而太陽和春則象徵了光明和希望,説明詩人對解放區的生活充滿信心和嚮往

3、簡介寫作背景

4、齊讀後半段

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設定就是一節朗誦指導課,希望通過朗誦讓學生體會詩歌情感,從學生最後的表現看,教學目標基本達成,算是一節較為成功的公開課。但是,在這節課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因為學生的基礎較差,我幾乎降低了所有理解及寫作手法上的難度,專門把重點放在了朗讀指導上,這樣,一方面是朗讀上成功了且保證了時間,另一方面,則是很多本該由學生去思考去講的東西變成了我直接的灌輸。這點需要再做思考。另外,因為緊張及不熟悉,在竄語部分,説的並不流暢,方知,一堂成功的課需要充足的準備,更需要個人素養的不斷提升。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5

【活動任務】

1.理清詩歌思路,理解詩歌形象的內涵;

2.有感情地誦讀詩歌,品味語言;

3.深入體會詩人內心的情感

【活動方案】

一、導入:

老師雖然是第一次來江城蕪湖,但是老師知道我們蕪湖不但是美麗的山水城市,還是有着光榮革命傳統的歷史古城其中小赭山上長眠着一位抗日名將,被周恩來稱讚為“黃埔之英,民族之雄”,他就是戴安瀾將軍當戴將軍帶領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叢林裏浴血奮戰,一位詩人正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用自己殘損的手掌,抒寫着獻給祖國母親的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這個和戴將軍同齡、同姓、同樣高貴而倔強的詩人——戴望舒(屏顯作者圖片)

二、吟誦:

1.音樂聲中範讀

2.自由吟誦兩遍給每行標序號;提出你的疑問

需要解決的疑問:

①詩人的手掌為什麼是“殘損”的?屏顯:

這首詩寫於抗日戰爭最艱苦的年代——1942年1938年,詩人戴望舒從淪陷區的上海來到香港,主編一家報紙的副刊,編髮了不少動員抗戰的詩歌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後,立即逮捕了幾乎全部的在港知名華人,包括戴望舒在內戴望舒活躍的抗戰姿態,很顯然引起了日軍的注意日本憲兵動用酷刑審訊戴望舒,試圖從他口中獲取文藝界抗日人士名單等資料,但他始終沒有屈服

戴望舒在獄中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慘烈的,這使他出獄後仍無法擺脱這場噩夢,兩年之後,他在《等待(二)》一詩中,還寫下了這樣刻骨銘心的句子:

在這陰濕,窒息的窄籠:

做白蝨的巢穴,做泔腳缸,

讓腳氣慢慢延伸到小腹上,

做柔道的呆對手,劍術的靶子,

從口鼻一起喝水,然後給踩肚子,

膝頭壓在尖釘上,磚頭墊在腳踵上,

聽鞭子在皮骨上舞,做飛機在樑上蕩……

“泔腳缸”,就是廢水桶、馬桶這首詩真實地記錄了詩人在獄中所受到的慘無人道的折磨可見,“殘損的手掌”,首先是寫實的

②“那遼遠的一角”“那上面”“那裏”指什麼地方?——根據詩句本身和寫作背景推斷指的是沒有被侵略軍蹂躪的解放區

三、對話:

1.第1、2行:

①“我用殘損的手掌/撫摸這廣大的土地”,老師讀得對不對?少了一層什麼意思?(比較:撫摸,用手輕輕摩擦摸索,在黑暗之中尋找一些東西索,是尋找的意思)(板書:摸索)

②詩人在尋找什麼呢?通覽全詩,畫一畫詩人摸索到的地方,想一想這些地方可以分為哪兩個不同的區域?(板書:淪陷區解放區)

由這裏再看“殘損的手掌”,僅僅是寫實的嗎?

2.第3-14行:

⑴讓我們隨着詩人一同去感受讀3—14行,你感覺詩人是懷着怎樣的心情摸索的?從哪個詞句可以感受出來?

三個品點:(①②③選其一)

①第11、12行:為了表達這種悲憤之情,詩人運用了對比手法你能讀出這種對比嗎?

②第13行:如果改用11、12行那樣用對比加以強調,怎麼改?“嶺南的'荔枝花/你當年漫山遍野、香氣四溢、蜂圍蝶陣、遊人如織……/現在卻寂寞地憔悴”這既是寫實,又是詩人內心情緒的反映,真是“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③第14行:南海本該是什麼樣子?“盡”“沒有漁船”,“苦”海水苦,詩人的內心更苦

④整合深化:明明詩人內心充滿了悲憤和愁苦,但是卻不直接説出來,而是寄託在一個個特徵性事物上,讓形象去説話用藝術的凝想代替狂暴的吼叫,戴望舒為中國新詩的發展開拓了新時期(相機板書:悲憤愁苦)

⑵看屏幕:看看上面的詩句漏掉了什麼?讀一讀,想一想:能不能漏掉?屏顯:

這一角變成灰燼,

那一角是血和泥;

這一片湖是我的家鄉,

春天,堤上繁花如錦幛,

嫩柳枝折斷有奇異的芬芳

我觸到荇藻和水的微涼;

①引導分析:“已、只、該、()”的作用

“已”字表明“這一角”早已經變成了灰燼,那是過去的而不是現在的事情“該”字強調“這一片湖”應該是我的家鄉,但是現在不是了,被侵略軍佔領了,表達了詩人無限的悲憤、惋惜之情“只”字強調“那一角”除了“血和泥”再也沒有其他東西了,可見侵略者對我們國土蹂躪之深括號,表明裏面的兩行詩寫的不是現實中的故鄉,而是回憶中的故鄉;回憶中的故鄉越美,就越能表達詩人對現實的悲憤之情

(屏顯正確句子)讀一讀,把詩人的情感讀出來!再來!

②不要説多情的詩人,誰又能擺脱對家鄉的牽掛?何況他的家鄉就是勝似天堂的杭州呢?詩中的“湖”指的就是杭州西湖,戴望舒小時候就生活在西湖邊在他的記憶裏,尤其是初春的西湖是世上最美的風景如此仙境般的家鄉,現在怎樣呢?讀——

③還有如錦幛的繁花嗎?還有芬芳奇異的嫩柳枝嗎?還有淡粧濃抹的美景嗎?還有悠揚的柳笛聲嗎?還有戴着柳條小帽的嬉戲嗎?……沒有了!沒有了!一切都沒有了!現在,讀——

④與戴望舒同時代的東北作家端木蕻良,流亡關內,拖着疲憊的身體還嘶啞地歌唱自己的家鄉屏顯:(音樂)

對於廣大的關東原野,我心裏懷着熾痛的熱愛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呼喚我的名字,我無時無刻不聽見她召喚我回去我有時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還是跳動的,我的心還在噴湧着熱血,因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濫着一種熱情——《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

讓我們也“懷着熾痛的熱愛”再讀這段文字!接着讀下去——屏顯:9—14行

⑤在這場民族的劫難中,我們江城蕪湖也沒有幸免請看大屏幕——

屏顯:

1937年12月10日,日軍在連續轟炸後佔領蕪湖為了鎮壓中國人民反抗,實行法西斯血腥統治,日軍曾多次製造駭人聽聞的大屠殺1938年2月,蕪湖市萬春圩(今鳩江區清水街道)曾經發生“血染三十里,一路萬家灰”的暴行日軍在蕪湖八年,

罪惡累累,罄竹難書……

請模仿課文寫一兩行詩,選擇一個特徵性事物,表達你摸索淪陷的蕪湖時的心情

(指定幾生聯讀)如果把同學們所寫的插入文中,該放在哪一行的後面?

3.第15—26行:

當詩人摸索到解放區的土地時,他的情感發生了什麼變化?從哪些詞、句或標點感受到了這種變化?(相機板書:温暖希望)當時有一首歌唱道:“解放區的天,是晴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是好喜歡……”

四個品點(①②③選一):

①第20行:“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這兩個句子一向被人稱道,為什麼?(把自己和解放區的關係比作了戀人和母子關係,它喚起了人生命中最親切的感動這兩個句子學生缺乏體驗:一個還未曾體驗,一個早已忘卻)

②第21行:“運”改成“用”行不行?(“運”不僅有“力”,更有“氣”,“情”這裏面有全部的力量,全部的希望,全部的憧憬,全部的崇敬,全部的愛戴,全部的嚮往和全部的委屈)

③第22行:“貼”改成“放”行不行?(“貼”更緊“貼”出了詩人對解放區的愛,“貼”出了一切希望,“貼”出了無限的温暖和幸福,“貼”出了詩人對祖國美好未來堅定的信念)

④第26行:末尾的歎號應該怎麼讀?(高亢疾呼;深情堅定)

想象一下,詩人點下這枚歎號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它是詩人緊握的鐵拳,是詩人剛毅的神情請你加一個動作朗讀(讀2326行)

詩人是在什麼環境下寫出這枚歎號的呢?(社會的大環境;自身的小環境)

小結:1942年,抗日戰爭處於相持階段,是中華民族最困難的時期,解放區也處於極端困難的境地,很多人都對中國的前途失去了信心,但是在侵略者陰暗的地牢裏,一個曾經多愁善感的詩人,用一雙殘損的手掌,竟然寫出這樣豪邁的文字,這是多麼可貴呀!(讀2126行)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6

【設計簡説】

愛祖國愛家鄉是語文學習中着眼於“人的發展”的一個永恆主題,本課也不例外。相信在詩歌閲讀的潛移默化中能夠如新的課程標準所要求的給學生“關於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戴望舒被稱為“雨巷詩人”,但是他似乎並不十分喜歡《雨巷》這首詩,在他早年的自選集中甚至沒有收錄《雨巷》一詩。讀一讀《我用殘損的手掌》可能就會明白其中的原因。

1942年,戴望舒因為在報紙上編髮宣傳抗戰的詩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還創作了《我用殘損的手掌》等詩歌。

這是一首優秀的詩作,不僅僅是它傳遞出的情感,也在於它豐富的意象,跳躍的節奏,優美的旋律。所以,學習這首詩,可以學習一般讀者閲讀詩歌的方法,即品味詩歌的意象、意境,把握詩歌的節奏、旋律等。

【教學目標】

①知識與能力:隨着詩人“無形的手掌掠過無限的江山”,詩中展現出一幅祖國山河破碎、災難深重的圖畫,可謂筆力縱橫,想像飛揚。學習本課要反覆朗讀課文,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欣賞凝練的詩歌語言。

②過程與方法:讀中品,品中讀。用反覆誦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品味富有想像和激情的詩歌語言,體會詩歌的情感和內涵。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詩中洋溢着一股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洪流,其中對侵略者的仇恨,對祖國大地苦難的哀痛,對解放區熱情的讚頌都溢於言表,深切動人,要引導學生體會並激發其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方式】

①做好相關鏈接。課前收集關於作者及本詩的相關資料,使學生對這位“雨巷詩人”及其詩作有一定了解。尤其要了解本詩的創作背景,這樣有助於學生領悟作品內涵,理解本詩抒發的情感並作出自己的評價。

②反覆誦讀詩歌。在誦讀中,隨着詩人“手掌”的移動整體把握詩歌的感情線索,體味詩人變化起伏的情感。在誦讀中,進一步明確詩人藉助哪些形象抒發情感,品味詩歌有表現力的語言,體味詩人奇異的想像和詩中強烈的對比。讀出情感,讀出韻味,直至背誦。

③開展合作交流。用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強化誦讀,品評語言。“讀”時可以輪流讀,可以分工讀。由於每個人對詩歌的理解可能不同,每讀一遍都可以讀出不同的感受和收穫。“品”時小組成員之間互相切磋,針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説出自己的體驗,在交流中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④做好課堂盤點。本課結束後每個同學要及時回溯檢索本課學習內容,盤點自己的學習收穫。想想自己在本課中收穫最大的是什麼,或者最想在本課中實現突破的是什麼。這種理性的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學習效率。

⑤佈置課外作業。在課堂盤點之後,根據學生自己的選擇佈置幾種不同的課外作業,將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針對不同的學習個體作不同的突破和拓展。

【教學過程】

一、從標題讀起

問題設計:看到這首詩的標題,你第一感覺是什麼?

(學情預估:學生可能會説到“殘害、痛苦”等內容。“殘損的手掌”既是寫出詩人遭受到的迫害,又表明了詩人不屈的意志,這個意象是值得好好玩味的。)

(説明:這個標題運用了詩歌的基本元素“意象”——“殘損的手掌”來傳遞作者的情感,整首詩又是圍繞“我”用殘損的手掌觸摸祖國的地圖觸摸祖國的河山展開的,標題取得很好。解讀標題是解讀全詩的基礎。)

二、朗讀,感受詩歌。

問題設計:朗讀這首詩歌,詩人抒發的是否就是大家所談到的'痛苦、悲傷等感情?

活動:自由朗讀這首詩,感受詩人抒發的情感。再請個別同學讀,交流感受。至少朗讀兩遍。

(學情預估:有些學生不一定能快速進入到詩人的情感世界中,教師可以相機點撥。此處另一個難點是這首詩歌前後兩部分的變化,前面一部分與標題中“殘損的手掌”一致,祖國是支離破碎的;到“只有那遼遠的一角依然完整”詩人的情緒開始不再低沉,變得明朗、積極。)

(説明:整體感悟始終是文學作品閲讀的起點,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它是表情的藝術。探討閲讀詩歌的方法,首先要引導學生有滋有味的朗讀,聲情並茂之中,就自然貼近作品貼近詩人了。)

三、整理意象,品味詩歌。

問題設計:

1、詩人寫到哪些景物?這些景物有什麼特徵?

2、詩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説説這首詩中的景物寄寓了作者的什麼樣的情感。

活動:學生邊讀邊劃,可以分小組分別完成前後部分,再在班級交流,互相補充。

(學情預估:整理景物只要圈劃仔細就可以了,難度不大。難理解的是作者對家鄉的記憶,相對前後幾行詩不一樣。這裏不着急解決,實際上這樣一來,詩歌內部的情感節奏就有更豐富的變化,這一點在第五個環節中可以再深入。)

(説明:一首詩的核心構成在於它的意象,大多數詩歌是由幾個意象組織成的意象羣落構成。教學的時候不一定要用“意象”這個概念,看各自教學的積累,已經習慣用了可以直接用概念,交流時用概念就比較明晰。也可以用“物象”這個概念,學生可能更容易接受一些。)

四、把握節奏,讀懂詩歌。

問題設計:

1、整首詩中前後的景物特徵一樣嗎?試着用曲線畫出詩人情緒的走勢圖

2、哪些詞語、句子朗讀起來很上口?(或者:這首詩歌中哪些地方讀起來有一種特別的抑揚頓挫、琅琅上口的感覺?)

3、押韻是格律詩的優勢,新詩相對就弱化了這一特點。這首詩在押韻上有什麼特色?(這首詩押韻靈活錯綜,讀起來有一種沉鬱頓挫的音樂感。有時是四行詩句押一個韻,有時是兩行押一個韻。這樣靈活的押韻方式,既體現了現代詩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詩有着相對協調一致的節奏。)

活動:第一個問題請學習小組共同完成,再畫在黑板上,條件好的學校可以用實物投影來交流。第2個問題較大,第3個問題指向明確,教師可以更具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開展討論、交流等學習活動。

(學情預估:這是整個學習活動最有難度的環節,節奏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尤其是詩歌內部節奏,“請學生用曲線畫出詩人情感走勢圖”這個辦法能幫助學生了解詩的內在節奏。相信這個環節也是學生學習熱情最高的一個活動。)

(説明:所謂“詩歌”就是“詩”與“歌”的聯姻,最早的詩是詩歌、音樂、舞蹈的綜合藝術,後來,詩雖然逐漸獨立成為一種文學樣式,但是,音樂的因素並沒有消失。新詩在音樂性上雖然不如古典詩詞,但是,不少詩人還是很講究詩的音樂性的。

詩歌的節奏體現在兩個反面:外在的音樂性,如音節與韻腳、對稱與整齊、押韻與平仄等;更主要的是內在的情緒情感的旋律。內在節奏是詩思詩情的秩序,它是詩的精髓所在。

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必將概念凸現出來,)

五、還原想象,把握特色。

問題設計:這些景物與作者生活的關係如何?作者的生活既是指作者創作這首詩時候的生活,也可以指作者以前的生活。

活動:聽配樂朗誦,靜心想像。交流自己的發現。

(學情預估:如果學生説到“這些景物是作者想象出來的”,這是極好的。如果説不到,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詩人創作這首詩時候的情景,將自己想象成詩人,或者嘗試還原是人創作詩的心理。)

(説明:這首詩超現實的想像是讓很多讀者欽佩的。引導學生還原、體驗,沉浸到詩人創造的情境中,觸摸、聆聽、凝視,或歎息,或欣慰,或希望,這是入到詩裏去的。)

六、總結髮現,歸納讀法。

問題設計:讀這樣一首詩,哪些東西一定要讀出來?

活動:隨意交流。

(學情預估:學生説的多數是細節,是感性的。教師可以將學生講到的景物、押韻等分門別類的板書出來,適當提升。)

(説明:學法的交流是很重要的,歸納這一環節在教學中非常重要。將這首詩作為學習閲讀新詩的例子,教師自己要明白,也要讓學生明白。)

【教學反思】

①以讀帶講。

以讀促品是本課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在這裏,通過幾遍層次和要求不同的朗讀促使學生抓住詩中形象,理解詩歌感情,領悟詩歌內涵,讀和品互為方法和結果。

②青春時代應該是詩的時代。

可是很多同學誤以為詩歌的凝練就意味着抽象,學着寫詩寫的空洞蒼白。還有的同學很少讀詩,甚至有的同學懼怕詩歌的學習。本課的重點放在領悟詩人藉助哪些具體形象抒發情感上,消除了這一部分同學的誤解,使他們在情感上又向詩歌走近了一步,也加深了對詩歌的認識,有利於課外的閲讀和練筆。

③課程標準説,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

“主人”要有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在某種意義上,得由老師來幫助完成。那麼“組織者和引導者”就要轉變觀念,以創新的精神和嶄新的姿態組織好教學工作。要尊重“主人”,尊重其個性差異,鼓勵他們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基於此,我在語文學習中大膽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和學習能力選擇學習內容和方式,兼顧了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效果很好,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他活動的舞台和空間,每個學生又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能力來選擇課外作業。事實上,我們完全不必擔心學生沒有掌握該掌握的內容。學生層次有不同,“一刀切”是得不償失的。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識記、理解本課生字詞;

2、能有感情的誦讀全詩,並能準確的背誦;

3、瞭解象徵手法在詩歌中的應用,理解象徵意義;

4、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變化,把握寄託詩人感情的具體形象;

5、通過聯想和想象,體驗情境,再造詩歌意象,進而理解詩歌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課前熟讀,收集資料,課堂上賞析、朗讀;

2、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質疑法、朗讀法、欣賞法,學習仿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詩人對苦難中的祖國無法言喻的感情,體會對解放區的深情嚮往,對祖國光明未來的盼望,培養學生堅強的性格,增強學生對現在生活的珍惜和對祖國未來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1、朗讀、體會詩歌藴涵的感情;

2、體會詩歌感情色彩的變化,把握寄託詩人情感的具體形象;

3、詩歌所表達的愛國主義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1、象徵手法的應用,理解象徵意義;

2、通過聯想和想象再造詩歌意象,進而理解詩歌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篩選有關資料及相關錄音或幻燈;學生收集有關作者及詩歌創作背景的資料,並能熟讀課文了解詩歌內容,解決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屈辱我們可以寬容,但絕不可忘卻。今天就讓我們走近一個高貴而倔強的靈魂,(屏顯作者圖片)去聽聽這個柔弱的中國文人,雖身陷囹圄卻又曾怎樣激情滿懷地歌唱——(板書標題、作者)

二、寫作背景,概括本文的主旨

1941年,日軍佔領香港後,立即逮捕了幾乎全部的在港知名華人,包括戴望舒在內。戴望舒活躍的抗戰姿態,很顯然引起了日軍的注意。日本憲兵動用酷刑審訊戴望舒,試圖從他口中獲取文藝界抗日人士名單等資料,但他始終沒有屈服。戴望舒在獄中的時間雖然很短,但所受的酷刑和折磨,是非常慘烈的,這使他出獄後仍無法擺脱這場噩夢。

於抗日戰爭的最艱苦年代。當時祖國半壁江山淪於敵手,民族處於危亡關頭。在詩中,作者面對現實,把個人的不幸同國家的命運融為一體,以深沉的思想、熾熱的感情,抒發了對災難深重的祖國的由衷關注和真誠的愛。同時,藉助於詩的想象,表達了對“遼遠一角”的解放區的嚮往。

三、朗讀詩歌,整體感知

1、聽錄音或教師範讀,學生聽,記錄停頓和重音。

2、教師總結後全班一起有感情的朗讀詩歌,教師點評然後再次朗讀(齊讀或個別學生範讀)。

四、問題研究:

1、詩中兩種不同的色調給讀者以強烈刺激。請畫出文中起標示作用的修飾語,體會其表

達效果。

2、這首詩描寫了哪些具體形象?作者藉此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3、這首詩描寫的對象很多,而讀起來卻不覺繁雜這是為什麼?

4、詩歌兩部分的`寫法各異,試作簡要分析。

明確:

1、a積極的、暖色調的詞語如:新生、遼遠、温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恆……

b消極的、冷色調的詞語如: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詩人之所以這樣用這些詞語,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內心深處的愛與恨。

2、荇藻和水、長白山的雪峯、黃河的水夾泥沙、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花、南海

3、全詩在想象中展開內容,在想象中,詩人的手掌撫過了廣大的國土。先是淪陷區的家鄉,繼而從祖國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終停留在解放區。對祖國大地上每一處特徵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觸覺作用(同時也有視覺、嗅覺、味覺等感覺器官的作用),如“微涼”“冷”“滑出”“細”“軟”

“蘸”等等。這樣,就把較廣泛的描寫對象相對集中起來,使之貫穿在“手掌的感受”這一條線索上,因而讀起來不覺蕪雜。

另外,靈活的押韻方式,既體現了現代詩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詩有着相對協調一致的節奏。

4、描寫淪陷區,從實處着筆,用一幅幅富有特徵的小畫綴連;描寫解放區,側重寫意,用摯愛和柔情撫摸,加之一連串親切温馨氣息的比喻,凸現和煦明媚的色彩。

五、鞏固拓展

1、找出詩中的比喻句,分別説明其含義。

(1)廣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廣大的土地”借喻整個中國。

(2)“繁花如錦障”是明喻,用“繁花錦障”來形容家鄉百花盛開的美好圖景。

(3)“那裏是太陽,是春”是暗喻,用“太陽和春天”來比喻解放區的欣欣向榮與勃勃生機。

(4)“無形的手掌”是隱喻,用來比喻詩人的思想、聯想、心理和情感。

(5)“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侶關係與母子關係的比喻,把詩人對“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發得細緻動人。

(6)“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繪出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新生活。

2、分別説明詩中運用暗示、烘托、對照手法的語句有何表達作用。

“嶺南的荔枝寂寞地憔悴”,暗示敵佔區人民的苦悶憂傷。

“我蘸着南海沒有漁船的苦水”,暗示那裏人民在侵略者的騷擾下無法安居樂業的痛苦處境。

全詩運用對照手法,淪陷區的今昔對比,淪陷區與解放區的對照,鮮明地表現出詩人的愛憎感情。

六、作業佈置

1、收集愛國詩四句

2、完成《一課一練》課外鞏固和拓展部分。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8

學習目標: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正確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以及表達情感的方法。

學習過程:

一、板題、示標。

同學們,提及戴望舒,我們自然想到的是彷徨在寂寥的雨巷,撐着油紙傘,“丁香一樣地接着愁怨的姑娘”,但盧溝橋的炮火點燃了民族鬱憤,以“雨巷詩人”之名行世的戴望舒也收起了彷徨“雨巷”中的“油紙傘”,而在“獄中題壁”,並且“用我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放聲歌唱“永恆的`中國”。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戀歌——《我用殘損的手掌》(板題)。

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投影顯示)。

二、資料助讀:

1942年,詩人戴望舒因為在報紙上編髮宣傳抗戰的詩歌,被日本憲兵逮捕。在獄中,他受盡折磨,但始終沒有屈服。《我用殘損的手掌》就作於

那個時候。這首詩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母親的歌

三、第一次“先學後教”(一讀詩歌,掃除生字詞)

1、師:下面先請同學們朗讀這首詩,比誰能讀準字音。你先讀,其餘同學認真聽,發現有讀錯的地方,請舉手幫助糾正。

(一人讀幾句,如有讀錯字音的,則説停,並引導學生更正,教師板書;如無,則罷。)2、齊讀字詞兩遍。

四、第二次“先學後教”(二讀詩歌,放錄音,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出示自學指導

請同學們邊聽錄音邊練習讀,3分鐘後比誰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指名學生朗讀。

3、討論:糾正朗讀中存在的問題

五、第三次“先學後教”(三讀詩歌,理解,背誦)

1、自學指導:

下面請同學們一邊小聲讀背這首詩,一邊思考課後一、二兩題,體會詩中表達的感情。6分鐘後比誰會背全詩,並能回答兩個思考題。

2、學生自學,教師巡視,瞭解學情。

六、檢查自學

背誦詩歌

1、指名背誦

師:會背的同學請舉手,比誰背的好,

(若舉手多,則檢查;若不多,則再給兩分鐘;生若背錯了,請其他同學

更正)

2、男生、女生比誰背的好

3、齊背這首詩

(二)思考與練習

1、小組交流:

師:同學們,大家已能熟背全詩了,通過自學能把課後練習一、二都正確回答出來的同學請舉手。有不會的,哪道題不會,那就請前後桌討論(可進一步弄懂某些詞語的含義)

2、全班交流

(1)師:誰來回答第1題?(喊多名學生回答)

板書:先是悽楚憂憤——熱切期盼

對解放區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板書:更好地表達詩人內心深處的愛與恨。

師:同學們,消極的、冷色調的前半部分與積,極的、暖色的後半部

分形成鮮明的對比,使作者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同學們在以後的寫

作中也可以運用對比的手法來表達情感。

七、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三

要求:1、寫片斷作文

2、300——500字

(2)師:誰來回答第2題?(喊多名學生回答)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9

【教學目標】

1、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線索。

2、引導學生理解詩中藝術形象藴含的情感。

3、通過對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表達效果的分析,深層把握詩歌的主題。

4、體會詩人對苦難祖國的深切關注和真摯愛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在藝術形象中藴含情感的手法。

【教法】

誦讀法、欣賞法、研討點撥法。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導語設計

抗日戰爭的炮火曾震動過許多中國人的心靈,在民族危亡的關頭,詩人戴望舒也走出了惆悵的叢林和寂寥的雨巷,把個人的不幸同國家命運融為一體,以深沉的思想,熾熱的感情,抒發了對災難深重的祖國的由衷關注和真誠的愛。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戀歌──《我用殘損的手掌》。

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愛國之心,為下文的學習奠定基礎。並藉此瞭解作者寫此文的時代背景。

二、朗讀

1、聽配樂錄音(或者教師範讀),要求學生注意朗讀的語調、節奏及情感。

2、朗讀指導。

語調:前半部分深沉,後半部分激昂。

感情:前半部分消極,冷色調;後半部分積極,暖色調。

3、分四組朗讀。讓學生點評。

4、指名讀詩。師生共同點評。

5、學生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學生聽讀,並注意朗讀的語調、節奏及情感。

在教師的指導下了解怎樣去朗讀。

每排學生為一組分別讀詩,餘生給予評價。

分別找兩生讀詩,師生共同點評。

生自由朗讀,體會字裏行間所包含的感情。

三、研讀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一找這首詩描寫了哪些具體形象?作者藉此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歸納點撥:

形象:“殘損的手掌”“廣大的土地”“長白山的雪峯”“黃河的水”“江南的水田”“嶺南的荔枝花”等。

感情:詩人以“殘損的手掌‘撫過祖國大地形象化思緒,在想象中再現了他的家鄉、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以及未曾親身體驗過的解放區的景象,以手掌的感覺展示了他內心情感的變化。詩人先是悽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

2、作者感情的變化,具體體現在詩中一些起修飾作用的詞語上,這些詞語有些是消極、冷色調的.,有些是積極、暖色調的,請同學們找出這些詞語,並説説詩人這樣寫有什麼表達效果。

點撥歸納:

積極暖色調詞;新生、遼遠、温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恆……

消極冷色調詞: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表達效果:通過對比更好地表達詩人內心深處的愛與憎。

生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四人一組合作,找到詩中有哪些具體形象,作者藉此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在師的點撥下,理解詩中具體形象中藴含的感情。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變化。

學生仔細讀詩,邊讀邊畫出起修飾作用的詞語,並區別哪些是冷色調,哪些是暖色調,進而分析這樣寫的表達效果。

在師的點撥下,生從語言運用的角度理解、欣賞這首詩。

四、品讀

這首詩中,很多句子寫得非常生動形象,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從中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句談談你的理解。

例:

1、“像戀人的柔發,嬰孩手中乳”。

這句是以情侶關係和母子關係比喻,把詩人對解放區的温柔感情抒發的細緻動人。

2、“不像牲口一樣活,螻蟻一樣死”。

這句詩很形象地描繪出能夠把握自己命運的人民的新生活。

3、“那裏是太陽,是春”。

這句詩用“太陽”和“春天”來比喻解放區的欣欣向榮與勃勃生機。

4、“摸索這廣大的土地”

這句詩用“廣大的土地”借指整個中國,用摸索中的想像把對敵人的恨和對中國人民的愛細膩地表現出來。

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詩,找一句你認為最生動形象的詩句,並作簡要分析。

在師的指導下,生理解運用恰當的修辭手法,可以使文章更生動、形象。

五、遷移

詩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緒具有可感性。借鑑這種寫法,聯繫你的生活體驗,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話,抒寫自己的一種感情。(如“思念”“悲傷”“歡欣”等。)

學生借鑑這首詩通過描寫具體事物來抒寫思想感情的寫法,寫片段作文。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10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詩中藝術形象藴含的情感,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2、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線索,深層把握詩歌的主題。

3、體會詩人對苦難祖國的深切關注和真摯愛戀,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誦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在藝術形象中藴含情感的手法。

教學方法:

誦讀法、欣賞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都處在十四五歲的花季年齡,這個年齡是詩的年齡,一段回憶、一種感動、一絲憂傷、一份甜蜜都是一首動人的小詩。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一首好詩,詩的名字叫《我用殘損的手掌》,作者戴望舒。(板書課題)

二、讀品悟

1、師配樂誦讀

明確讀詩要求: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把握作者的情感,理解詩中的物象。

學生練讀。

2、介紹社會背景、作者(學生介紹為主,教師適時補充。)

播放1942年抗日戰爭視頻。

3、學生自由朗讀,品悟詩句內容。

思考:①你怎樣理解“殘損的手掌”?詩人在想像中用殘損的手掌做了什麼?

引導學生結合背景,更深刻地理解詩句所包含的感情,並作朗讀指導。

②詩人“摸索”到了什麼?

長白山、黃河、江南、嶺南、南海……這廣大的土地就是我們的祖國。

摸索着被蹂躪、被踐踏的淪陷區,詩人飽含痛惜之情,引導學生詩出這種低沉和痛苦。男生齊讀1-16行

③詩人“輕撫”的“那遼遠的一角”指的是哪裏?寄託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温暖、明朗、堅固而蓬勃生春的解放區,寄託了作者的愛與希望。

朗讀指導:詩的後半部分,感情發生了變化,朗讀時也要讀出這種變化?

由低沉痛苦到高亢激昂。女生齊讀17-26行

4、學生質疑,大家共同釋疑。再齊讀詩歌。

三、拓展延伸:

欣賞戴望舒的《尋夢者》,請學生朗讀。

四、課堂小結:

正是因為詩人擁有一顆愛國、追尋、堅強、樂觀的心,詩中才會湧動着切膚的淪亡之痛和對解放區必勝的希望。正是這種力量,讓他一生都在追尋。如果我們衰老的時候,能有一個開出了花的`夢,有一個開出了嬌妍的花的夢,那我們的人生一定會是最幸福的、最無憾的了。

五、作業佈置

1、熟讀並背誦課文。

2、蒐集戴望舒的其他作品,如《雨巷》、《我的記憶》、《煩憂》等。

板書設計:

我用殘損的手掌

戴望舒

摸索輕撫

淪陷區愛追堅樂解放區

國尋強觀

心痛希望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11

教學目標

1.瞭解戴望舒及其詩歌創作。2.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把握詩歌的感情線索。3.感情背誦本詩。

能力目標

1.品味詩歌語言,深層體會變幻多姿的抒情風格。2.理解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

3.培養學生解讀詩歌意象的能力。

教學方法

1.誦讀法通過反覆誦讀感悟詩歌的感情線索。

2.聯想想象欣賞法引領學生理解詩中藝術形象藴含的情感。

3.研討點撥法用於對詩歌對比手法的運用及其表達效果的分析,深層把握詩歌主題。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一、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人。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早年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

《我用殘損的手掌》作於1942年?月3日,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的歌。

二、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1.學生默讀全詩。掌握下列字詞。

錦幛(zhàng)荇藻(xìngzǎo)蓬蒿(Pénghāo)憔悴(qiáo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螻蟻(lóuyī):“螻蛄和螞蟻,用來代表微小的生物,比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

2.教師感情誦讀,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提示:這首詩語言口語化,押韻靈活錯綜,讀起來有一種沉鬱頓挫的音樂感。很確切地表現了詩人的情懷。誦讀中要注意體會停頓和重音。

3.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詩意。

思考:(1)詩歌從內容上分為兩部分。每部分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2)體會詩人用”殘損的手掌“”摸索“祖國土地時的種種感覺,説説詩人內心深處情感的變化起伏。

學生誦讀體會後回答,教師適時點撥:

(1)第一部分表現對祖國命運的深切關注:雖然自己的手掌已經”殘損“,卻仍然要摸索祖國”廣大的土地“.觸到的只是”血和灰“,從而感覺到祖國籠罩在苦難深重的”陰暗“之中。第二部分寫詩人的手終於摸到了”那遼遠的一角“,即”依然完整“,沒有為侵略者所蹂躪的解放區,詩人對這塊象徵着”永恆的中國“的土地,發出了深情讚美。

(2)詩人先是悽楚憂憤,轉而熱切期盼,對解放區寄予了民族復興的希望。消極的、冷色調的前半部分與積極的、暖色調的後半部分形成明顯對比,使作者的感情傾向更加鮮明。

4.學生集體朗讀,整體領悟詩意。

四、精彩賞析,理解藝術形象

1.學生配樂誦讀全詩。合作研討:

(1)詩中兩種不同的色調給讀者以強烈刺激。請畫出文中起標示作用的修飾語,體會其表達效果。

(2)這首詩描寫的對象很多,而讀起來卻不覺蕪雜,這是為什麼?

(3)詩歌兩部分的寫法各異,試作簡要分析。

(1)積極的、暖色調的詞語如:新生、遼遠、温暖、明亮、堅固、蓬勃、永恆……

消極的、冷色調的詞語如:殘損、冷、徹骨、寂寞、憔悴、陰暗……

詩人之所以這樣用這些詞語,是為了更好地表達內心深處的愛與恨。

(2)全詩在想象中展開內容,在想象中,詩人的手掌撫過了廣大的國土。先是淪陷區的家鄉,繼而從祖國疆域的北部一直到最南端,最終停留在解放區。對祖國大地上每一處特徵性景物的.概括,作者突出的是”手掌“的觸覺作用(同時也有視覺、嗅覺、味覺等感覺器官的作用),因而讀起來不覺蕪雜。另外,靈活的押韻方式,既體現了現代詩形式的自由,又使全詩有着相對協調一致的節奏。

(3)描寫淪陷區,從實處着筆,用一幅幅富有特徵的小畫綴連;描寫解放區,側重寫意,用摯愛和柔情撫摸,加之一連串親切温馨氣息的比喻,凸現和煦明媚的色彩。

2.學生熟讀背誦全詩,深層領會詩中藝術形象的內涵。

3.拓展延伸。

詩人往往把情感寄寓在具體的形象上,使抽象的心緒具有可感性。借鑑這種寫法。聯繫生活體驗,寫幾句富有詩意的話,抒寫自己的一種感情(如”思念“”悲傷“”歡欣“等)。

先在小組內交流、修改,然後請學生有感情誦讀自己所寫的優美語句,教師點評歸納。

《我用殘損的手掌》教學設計 12

教材分析

本單元主題是愛國思鄉,本文正是在這個大環境下的經典篇目,是詩人在侵略者的鐵窗下獻給祖國母親的讚歌。詩人以虛擬和想象的手法,用“殘損的手掌”撫過祖國大地,在想象中再現了他的家鄉以及他沒有親身體驗過的解放區的景象,一“手掌”的感覺展示了他內心情感的變化。作者運用冷暖色調生動的表現出了自己對淪陷區和解放區的`的感情,這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題材,同時也是教給學生用意象去解讀詩歌典範例文。

學情分析

1、學生對詩歌的賞析還很稚嫩,要不斷灌輸賞析理論,讓學生結合學習世間理解詩歌創作及賞析的方法、策略,讓學生會學詩歌,從而克服畏難情緒,產生學習興趣。

2、作品時代感鮮明,與學生距離較遠。要創設好情境,闡述好背景,引領學生進入角色。

3、現階段學生認知水平、學習能力、習慣、方法、合作意識等都有待提高,將在教學過程設計中精心策劃,鍛鍊學生多方面能力,形成素養,積澱基礎。

4、針對現在學生愛國情感淡漠現狀,要充分教材作用,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樹立正確的“三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本課要反覆朗讀課文,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欣賞凝練的詩歌語言。

2、【過程與方法】讀中品,品中讀。用反覆誦讀的方式引導學生品味富有想象和激情的詩歌語言,體會詩歌的情感和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詩中洋溢着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其中對侵略者的仇恨,對祖國大地苦難者的哀痛,對解放區的熱情讚頌都溢於言表,深切動人,要引導學生體會並激發其愛國愛家鄉的情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能有情感、節奏正確的朗讀,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理解詩中的藝術形象,欣賞凝練的詩歌語言。

【教學難點】品味富有想象和激情的詩歌語言,體會詩歌的情感和內涵。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吟誦課文,整體感知。

1、大聲朗讀,處理字詞。

2、學生聽賞課文朗讀,感悟詩歌內容,把握情感。

3、簡介作家作品,介紹本文寫作背景。

三、研讀詩歌,分析內容

1、大家看題目《我用殘損的手掌》作為一個句子完整嗎?

2、問:他觸摸到哪些土地?請大家在詩中標註一下。

3、這些地方都沾染了什麼?

4、師:還觸到什麼地方?那一角又如何呢?

5、對比兩種心情,討論其產生的原因。

6、學生根據自己理解感情朗誦片段,比拼誰更富情感和感染力。

四、品讀詩句

1、下面我把大屏幕上的詩句改成這樣的詩行:

東北三省淪陷,

華北平原遭摧殘,江南、嶺南被侵佔,

就連南海也有了敵人的戰船。

這些詩句就是為了表達這些意思,請大家評價一下,老師改的怎麼樣,好壞要説出理由,請大家討論。

2、給予學生詩歌賞析的理論,讓學生理解詩歌特點,從而學會去賞析詩歌。

五、小結,佈置作業

1.背誦全詩。

2.做課後練習三。

猜你喜歡

熱點閲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