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李廣射虎》課文教學反思範文

本文已影響 1.85W人 

李廣的事蹟從西漢時期流傳到唐朝了,又從唐朝流傳到現代了,這足以看出李廣很英勇,箭法非常高超。接下來小編整理了《李廣射虎》課文教學反思範文,歡迎大家閱讀。

《李廣射虎》課文教學反思範文

  《李廣射虎》課文教學反思範文1

《李廣射虎》採用“文包詩”的形式,通過講述李廣將軍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進石頭中的故事,表現了李廣將軍的力大無窮與神勇無比。

教學時我以詩爲主,文詩對照,循文悟詩,緊緊圍繞李廣將軍神勇無比、力大無窮的特點來展開具體的教學。讓學生尋找哪些詞語和句子,能表現出李廣的“神勇無比”,雖沒有多媒體,但在學生獨自品味、交流分享、想象體驗,學生對李廣的“神勇無比”也有了深刻的認識。

在學習的方法上,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學生自主選擇表達的機會,可讀,可講,可演……讓學生有更多展示才華的機會,如教學第三自然段時,引導學生畫出射虎的一系列動作:拈、搭、運、拉。指名同學邊做動作邊讀,通過自身動情的表演,讓他們體會到了李廣將軍的神勇,在這個基礎上把李將軍射虎的情節具體化,形象化,生動化了。

像文包詩這樣的課文,我非常喜歡,因爲我的孩子們喜歡。我的孩子們喜歡這類課文,是因爲這類課文所寫之事往往淺顯易懂,文中所包的詩也往往是他們似曾相識或早已熟背的,特別能夠引發他們的興趣點,更重要的是文中所描述的情景能夠幫助孩子們自己讀懂古詩,這讓他們很有成就感。

本文的中心詞是“神勇無比”,我讓學生找到“李廣是西漢時期一位神勇無比的將領”這一句中心句,再請學生圍繞“神勇無比”,從書上圈圈畫畫,尋找哪些詞語和句子,能表現出李廣的“神勇無比”。學生找到了李廣的一系列動作,於是我引導學生表演射虎的一系列動作:拈、搭、運、拉。指名同學邊做動作邊讀,我與其他學生及時指導。通過自身動情的表演,讓他們體會到了李廣將軍的神勇,在這個基礎上讀好李廣射虎的動作。讓學生能更好地體會李廣將軍的神勇無比。

由此可見,適當的表演仍是低、中年級學生重要的學習方法之一。

  《李廣射虎》課文教學反思範文2

本文采用“文包詩”的形式,通過講述李廣將軍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拈弓搭箭,把白羽箭深深射進石頭中的故事,表現了李廣將軍的力大無窮與神勇無比。課文創設了古詩所描繪的情境,描述了有關“飛將軍”的神奇故事,爲學生深入淺出地瞭解古詩的意思,提供了有益的幫助。

“文包詩”的教學,自己一直認爲應是以詩爲主,文詩對照,循文悟詩,相得益彰。

這一設計,我個人還存在着許多不足:

1、時間調控不夠適當。課堂中,對文中語句的品評時間花費多了,導致文詩對照理解的時間少了。老師的語言似乎嚕唆了一點。

2、教學中,實踐活動充分了,但學生的自主學習尚要強化。當孩子處於憤悱之際,應充分給予讀書時間,引導其深入思考,不必急於告訴。

3、當孩子對文本的解讀不夠準確時,教師應隨機啓發、引導,及時予於糾正,並捕捉這一生成點,使其成爲課堂的亮點。

總之,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只有在教學中不斷探究、摸索。才能使自己不斷進步。

  《李廣射虎》課文教學反思範文3

李廣射虎的故事的這樣的:“西漢武帝時期,名將李廣,號稱飛將軍。李廣善射,且臂力過人。李廣領兵出征匈奴時,夜晚巡營,見一老虎,拔箭射擊隊之,箭穿虎背。天明後再到現場去看,原來是一塊石頭。再射石不能入。”這一故事告訴我們,李廣的臂力其實是可以射穿石頭的。但當李廣已經知道那是石頭,不是老虎於是他先有了不可射穿的心理(失敗心理),用力自然小了,所以射不穿石頭。如果我們在“救治大西北”這一件事上,先有了失敗心理,未曾進行已經認爲不可能,就不會成功了。

也許這位經濟學家的認識與本文格格不入。但我們應該認識整個李廣射虎的完整故事,因爲這會讓學生知道這篇課文後會有着更多的思考。

這篇課文是從唐盧綸的詩開始的。盧綸寫這《塞下曲》是六首,這是六首之二。爲什麼要選李廣,其實整體閱讀盧綸的詩,賞析這幾首詩,你會發現盧綸寫這些詩也有着極複雜的心理。也許這與本課無關。這一課主要是讓學生理解這首詩,因爲這首詩寫的是李廣。李將軍是中國歷史上可寫之人,寫他的形式多樣化。今年春節前央視播放的電視連續劇《漢武大帝》中也有許多集講述着李廣,並且有專門一集拍攝了《李廣射虎》,雖然電視劇與史書上的記載有些出入,但多個朝代、不同人不同形式書寫這個人,說明李廣有可寫之處。而用詩的形式寫李廣,應該是最獨特的,因爲古詩的字少而簡潔,字字都是“金”,課文後面幾段的解釋足以證明這一點。看看這二十個字,平白如話,古詩與現代文的對比閱讀,可以感受到古詩的魅力,以及現代文的價值所在。

所以對於文包詩的體裁,在教學中我們除了把課文負載的基本完成後,也可以嘗試着習作訓練。因爲這樣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能力。古文就放在那裏,後面文字既是解讀古詩的,也是一篇現代文,把古詩與現代文放在一起比較,其實可以喚醒學生更好地寫起來。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也能夠感受這種比較是有意義的。

本文前面,整體引述了李廣射虎的故事,這篇文章沒有寫完,也就是說古詩寫李廣並沒有寫完,古詩給予人的思考很多,我們可以進一步沿着這篇文章思考下去,寫下去,這樣教學也其實也重視了文與史的整合。如果在教學中,還能夠爲學生提供完整的盧綸的塞下曲剩下的那幾首詩,引導他們以這篇文章的樣子,寫一寫,相信同學們也會感興趣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