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六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則》教案大綱

本文已影響 2.89W人 

教學簡說:

六年級語文上冊《論語十則》教案

“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餘讀孔氏書,想見其人。”誰有這樣偉大的人格魅力,讓司馬遷這樣的大歷史學家心嚮往之。古史亦有:半部《論語》而治天下!雖曰誇張,然實則確也!《論語》作爲中華古典文獻鉅著之一,蘊含着厚重的傳統文化精髓,其中所體現的孔子思想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同時對幾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影響深遠。《論語》作爲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在歷史上一直是蒙童教育的必讀典籍。全書二十篇,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即古人所云:微言大義。今天,我們重讀《論語》(亦或初讀),就是以心嚮往之的探究精神去品味厚重精髓中的微言大義,將經典古籍化爲今用,吸收前人思想精華中有益於自己品德修養的精神食糧。

《論語》裏有許多句子發展成爲成語、名言、警句,其數量之多,流傳之廣,在中國的典籍中可謂獨佔鰲頭!所選十則,各有所側重,或談學習態度與方法,或談思想品德修養,亦或直切孔子之核心思想“仁”。教讀這些,要謹記三要:其一,激發文言興趣,自主探究學習;其二,注重生成發散,完善知識積累;其三,創造“反芻”條件,沉澱鍛塑人格。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激趣熱身

任務:蒐集主題資料,並進行分類整理

活動:主題預設------走近儒家傳統文化(結合北師大版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十課《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走近孔子(高中語文教材第一冊主題活動:《孔子世家》---司馬遷、《孔子:第一位教師》---馮友蘭、《孔孟》---黃仁宇、《四書五經的假面目》---南懷瑾、《孔子家語》---王肅、《儒學對人生價值的追求》---餘翔林等)、走近《論語》(《論語》相關簡介及評論)

學情預估:

傳統文化知識的蒐集與整理長期以來是語文學習的“禁區”,學生相對來說比較陌生,同時又略顯有點難度,因此,平時我在閱讀教學和綜合實踐活動課上比較注意讓學生蒐集、分類並進行整理這方面的知識,依此作爲文言學習的知識儲備。與“走進儒家傳統文化”相比,“走進孔子”“走進《論語》”相對來說比較容易搜索與分析。

說明:

資料的蒐集與整理是本節課學深學透的基礎,同時隨閱讀量的增加,疑點會呈波浪式出現,有些問題不解自知,而更多的疑點則會呈現一派“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情景。我們正是抓住這點點滴滴的疑,從而展開探究。

二、文本導讀質疑

任務:依話題爲導向,結合文本交流彙報資料,從而使資源共享達到最優化,依此激趣導課

活動:話題預設-----“遨遊儒家傳統文化”、“感悟傳統經典”“我心中的孔子”“我與孔子的心靈對白”“走進《論語》”……依小組爲單位,依據蒐集資料的實際選擇言之有物的話題,結合文本具體信息完成初讀學習的生疑、質疑,進而爲下一步的悟疑、解疑作下鋪墊!

學情預估:

初一的學生交流自己查找的資料,可能不很主動,最重要的是交流要切中主題,這需要教師既要點燃學生自我展示的熱情,又要進行方向性極強的指導。

說明:

關注文本,注重文本的生成與創新是文言學習的主旨所在,依據資料生疑、質疑,進而圍繞文本展開討論,走進文本,深入探究。(重點參讀南懷瑾《四書五經的假面目》)

三、探究研讀賞析

任務:圈點文言重點字詞,訓練句讀,分類商譯文本內涵

活動:1、抄讀文本,刪除標點,訓練句讀,自主探究

2、圈點字詞,商譯(商討、翻譯)文本,分類整理

3、交流異議,反覆誦讀

4、《論語》成語、格言、警句集錦

學情預估:

學生可能對文言文中的通假、句式、詞義的演變以及文言文常識性問題的解決產生障礙,諸如“說”同“悅”;“知”同“智”;“女”同“汝”以及“三省”、“三人行”中“三”的用法等,這些我們需要引導學生藉助工具書進行正確詮釋!同時,在進行句讀訓練時,注重語法,商譯文本時,也要符合現代漢語語法。

說明:

句讀訓練是文言學習的最基本能力,通過訓練可以增加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爲商譯與誦讀做好了鋪墊。而商譯與誦讀的過程則是對文本的深層次的探究研讀。由文本歸納總結成語、格言以及名言警句便是活學活用文言文的標誌,更容易拉近學生與文言文的距離。

四、交流感悟,強化體驗,自省篤行(實踐)

任務:沉浸文言經典體驗感悟實踐

活動:1、誦讀感受,體驗經典

2、交流感悟,結合所蒐集資料,整體感悟孔子思想及《論語》

3、歸納大家的想法,進行類的昇華

4、參照文本,強化自我體驗,實踐真知

學情預估:關注學生的是實際情感體驗,給學生搭建一個自我展示的舞臺,內化文本知識,拓展學生視野,關注學生的知識構建和人文素養。交流這個環節是最具開放性的,學生依據《〈論語〉十則》的文本信息,加之補充讀物和所蒐集資料,從而學生會更有可言之的話題,因此,“放之有度”的教學在這裏更能體現語文學科的民主與開放,也更具有人文關懷,因爲我們始終在關注着學生。

說明:

歸納是對共性的提煉,學生可能會發現都是氣勢很大的東西,類的昇華能提高學習效率。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訓練思維,進行情感與價值觀的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的三個維度的規定值得我們仔細琢磨。

情趣盎然品文言

------《〈論語〉十則》教學設計反思

長期以來,文言文教學囿於“精華”二字,文言文作爲課程內容,似乎已被反覆固化,精確性、示範性的特徵被反覆強調,因此文言文的教學一味強調知識接受,只注重將語法、文法講深講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權威意識”尤其突出,依賴教參的統一要求是教學活動變得極爲機械,教師死輸硬灌,學生生吞活剝、囫圇吞棗,整個過程忽視了學習主體,師生獨特的體驗無法融入整個教學的動態活動中,使整個教學喪失了主體的獨立性與創造性,最終文言文教學被簡單化的處理成了文言文誦記過程,並越來越呈現爲單一化、模式化的過程,使得學生對文言文產生了厭煩、畏懼、排斥心理。

《〈論語〉十則》作爲傳統文言教學名篇,知識點、考點以及文言文常識性問題是極其好把握的,但是,我沒有按照常規的教學思路去教授,而是暫且“拋開”教學目標來與同學們談論起了厚重卻又富有情趣的中華傳統文化,同時也涉及到很多頗富哲理的歷史典故,同學們在這無拘無束自由暢談的課堂氣氛中表現的異常活躍與興奮,自然這一切都是在我的“陰謀”之中的,因爲這一節課我的目的就是希望激起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撥開他們心中一直以來存在的學習文言文的陰霾,告別他們一直恐懼的“之乎者也”的“古文”時代,同時我也沒有忘記這節課應該達到的教學目的。於是,我和同學們在探討影響中國人思想的宗教和學派時,便將他們的注意力慢慢的遷移到了儒家學派,當然這一切都是在學生文化積累沉澱的基礎上進行的,先前的一段時間我和他們一直蒐集和積累古典文化方面的知識,當然更偏重於儒家學派的知識積累,所以學生們談起來可謂“頭頭是道”,有的紛紛講解孔子的思想及其奇聞軼事,有的講“四書五經”,有的講到古代的典章制度,有的還講到一些古代社會的文化常識和社會人情風貌┅┅我感覺這時時機已經到了,便直接切入我們的主題,讓學生們來自主學習《論語》中的這十則,學生因爲有了剛纔的你一言我一語,所以學習起來就更有了勁頭。但是接下來一系列的問題又來了:何以爲“仁”?仁的具體內涵是什麼?“恕”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呢?儒家“賢人”的標準又是什麼呢?孔子的弟子有哪些呢?他們又有哪些思想主張呢?┅┅一系列的問題如雨後春筍般從學生們的腦瓜中涌了出來,誠然隱藏在古詩文中的微言大義,也在學生們的激烈討論與研究學習中得以深入透徹的理解,很明顯這其中有他們思想的痕跡,儘管有些想法顯得那樣稚嫩,但這確實是他們自己的所得,這一點一直是我所企求達到的效果。於是,我也很興奮的加入到他們的合作探究學習之中,儘可能多的給他們提供資料,引導他們擴充知識面,加深對文本的深層次的理解。一節課在我與學生們的交流探討中很快就結束了,但是學生的學習熱情絲毫沒有減退,當然這其中充滿的更多的則是疑惑與企盼得到挖掘的衝動,於是,我便安排了這一節課的課外作業:圍繞本課內容蒐集相關知識,深層次的'理解領悟其中的微言大義;蒐集更多的《論語》資料依此解決你心中的疑惑;寫寫你學習後的點滴感悟。

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之中,我不禁又對文言文教學多了一些思考:(一)調動經驗,縮小差距。文言文、現代文是一脈相承的,許多的語詞、語句、語義是相同的,學生生活中就大量存在耳熟能詳的成語、名言警句,學生積累的知識經驗、已有的學習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學習的重要基礎,這些與學生生活、學習息息相關的經驗因素一旦得到尊重並被充分調動,文言文與學生的距離就會大大消除。同時,還應加強學科間的整合,從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尤其是歷史與政治學科,讓學生在自己熟知的“歷史背景中”採用合理的思維方式作出研討。

(二)調動情感,關注體驗。語文學習是以認知基礎上的體驗、感悟、薰陶爲主體的。然而在現實中,我們卻每每發現學生與文言文文本之間缺乏對話,學生“活生生的體驗”及“自我的精神體驗”得不到重視和尊重,屬於學生自己的、自由的體驗被冷漠無趣的所謂翻譯所代替,學生學習的詩文似乎是與己無關,與情趣、精美無關的一堆符號。因此,調動經驗之後,還需對學生的情感體驗予以充分的關注,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與想象,讓生活幫助他們來理解文本,促使他們的趣味、感情融入教學之中。讓學生以感知爲基礎,以吟誦品味爲感情投入和個性理解爲切入點,最終達到學生與文本,與作者的“心靈溝通”。

(三)提高能力,激活課堂。語文能力是人的心理文化結構表現於語言層面的品位、格局和發展的傾向,其核心是語感,語感的獲得說到底則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形成。我們應該關注文言文的文本特點,憑藉“註釋”、“文言空白”,憑藉工具書來培養學生的文言思維能力,通過誦讀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加入了學生知識與生活經驗,融入了學生情感體驗的文言文閱讀就是融入學生主體和個性見解的過程。,這從而從一個更高的層面和更廣闊的視角去把握文言文。通過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小組間的交流與探討等多種途徑,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經歷“自由的言說”,自主的表達自己觀點的過程。海德格爾曾說:“語言就是人的生命活動,”語言本身具有提高人類修養、使人精神高尚的人文價值,加之文言文作爲我國文化遺產,蘊含着大量的精神財富,我們何不在這片深邃的海洋中積極探索,在古文的世界中盡情沐浴人文素養之光!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