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我若爲王》導學案

本文已影響 2.71W人 

  【高一《我若爲王》導學案】

高一《我若爲王》導學案

一、導入,介紹作者: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我們知道,他的雜文,是“匕首”,是“投槍”,刺向黑暗的社會現實。今天,我們介紹另一位作家,有人稱他的雜文是“有力的響箭,常常射中敵人的鼻樑”。他就是中國現代雜文史上繼魯迅、瞿秋白之後,在雜文創作上成績卓著、影響很大的戰鬥雜文大家——聶紺弩。(注意讀音、寫法)

《詩經》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譯文:普天之下,皆是王土,四海之內,皆是王臣。 就是整個天下都是君主的,所有的人民都是君主的子民。

君王的權力至高無上,同學們,如果讓你當王,那會是怎樣一番情形呢?大家設想過沒有?聶紺弩就這樣設想過,可是結果如何呢?請看《我若爲王》。

  二、析題:

問:你們認爲標題中最重要的一個字應該是什麼?

明確:“若”。可以看出,本文在構思上是採用了一種“虛擬幻想式”的方法。

整體感悟,問:作者採用這種“虛擬幻想式”的方法,假想自已是王,你感覺是爲了表達一種什麼樣的思想呢?(這一步可讓學生自由發言,一般都能大致把握本文思想,但教師可不做定論。)

分析文思:

(一)問:你能理清本文的脈絡嗎?(請注意語言上的標誌)

語言上的標誌:1節“我若爲王,這世界會成爲一種怎樣的光景?” 2-5節首“我若爲王” 6節的“我將恍然大悟” 引題 “我若爲王”

明確:第一層(1),由一部電影爲引,假設“我若爲王”。假 ↓ ↓

第二層(2-5)設想“我若爲王”後的種種情形。 設 假設 幻想成王

第三層(6-10)在上文假想基礎上的感悟。 論 ↓ ↓

證 結論 剷除奴種、改造世界

(二)思考:請同學們進一步閱讀2-5節,看一看,作者主要寫了“我若爲王”之後的哪些情景,這些情景有什麼共同點?

明確:作者虛擬自已若爲王,則妻就是“王后”,兒子就是“太子或者王子”,女兒就是“公主”,親眷都是“皇親國戚”,而我則是“萬歲”。

奴才:     妻子——————王后

趨炎附勢  兒子——————太子、王子 —————尊貴

阿諛奉承  女兒——————公主   —————

親眷——————皇親國戚

/

原因——(我)爲王

|

我的每句話都成爲“聖旨”

俯首帖耳   盡力實現王的願望

惟命是從     不指摘王的過失、罪行

卑躬屈膝    低頭、鞠躬、匍匐 ——行爲————(單調、寂寞、孤獨

巧言令色       諂媚、乞求、快樂——表情 ————    |

低微、柔婉、畏葸——聲音       奴才的首領)(後講)

欺軟怕硬      也曾是昂首闊步、耀武揚威

心懷叵測       也會把王趕下王位

結合語句分析:(5段)

1.我將看不見一個人的臉,所看見的只是他們的頭頂或帽盔。

看不見一個人的臉,因爲大臣見國王的時候,必須低頭;在上朝朝見國王的時候,也必須匍匐在地,不準仰視“王”,只有國王說“恕你無罪”時,大臣纔敢擡頭視君。所以王將看不見一個人的臉。這句中的“頭頂”是指伏地請罪的臣下摘去帽子的腦袋;帽指代文臣,盔指代武將。

2.或者所能夠看見的都是諂媚的,乞求的。

一旦“王”恕其無罪時,這些文臣武將才敢擡起頭來見君,但是哪張臉敢對王露出“抗顏”呢?這些文臣武將只能順國王之意,說王愛聽的話,王不對,也得諂諛“吾皇聖明”。“伴君如伴虎”,哪個文臣武將敢捋虎鬚被虎吃掉呢?真正有硬骨的海瑞進諫時,不也扶 (即擡着棺材,以備王賜死)入覲嗎?就這樣,海瑞也不能不頌“吾皇聖明”。“乞求”,未必大臣們都向王乞求金銀財寶高官厚祿,就是諫國王改正一種錯誤,臣也不敢不“乞求”王改。所以,能見國王的臉是諂媚的臉,“乞求”的臉。

3.快樂的時候不敢笑,不快樂的時候不敢不笑,悲慼的時候不敢哭,不悲慼的時候不敢不哭。

大臣在王的面前,不能有個人的感情表現,一切惟王之情緒是從。王悲傷的時候,你縱使快樂也得去與王一起悲傷;你死了爹孃而悲傷的時候,如果王要舉行盛大慶典,你不能哭,還得笑,喜氣洋洋。總之,在王面前,臣下不能將個人感情隨意宣泄表達,因爲臣下是王的奴才。樂不敢樂,悲不敢悲,人性遭到摧殘,這是真正意義上的人性異化:由人異化爲奴才。

找出文章描寫奴性的內容,朗讀並且用成語提煉概括。

第5節:惟命是從、俯首帖耳、卑躬屈膝、巧言令色、欺軟怕硬……

一個奴性十足的典例:易牙烹子媚主

共同點①:不管“我”多麼無能,不管“我”的妻子兒女親眷多麼無恥、無能、醜陋,都將是“萬歲” “王后” “太子或者王子” “公主” “皇親國戚”,而且都將被捧着,被頌揚着。

共同點②:所有的人都對“我”、對“我”的妻子兒女及親眷們低頭,鞠躬,匍匐,他們諂媚,乞求,他們不敢發出真正的聲音,他們的全部的語言就是對我及我的家人們的稱頌。

“王”多好啊!那麼大的“權”。真是讓人羨慕,令人憧憬!作者是不是這樣一種心理?他對“王”和“爲王”持什麼態度?

課文中找答案,找作者明確表示對“王”態度、情感的句子。

明確:第1段:“王是什麼東西呢?難道我腦中還有如此封建的殘物嗎?”

(讓學生改稱陳述句比較一下效果,然後讀出反問句的語氣和作者的感情來)

第7段:“我將引爲生平的最大的恥辱,最大的悲哀。”

——鄙視,厭憎。從中我們看出,作者對皇權是否定的。

(四)作者爲什麼是這種態度,這種感情?(瀏覽6段,在文中找答案)

第6段:“我將恍然大悟:我生活在這些奴才們中間,連我所敬畏的尊長和師友也無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不也不過是一個奴才的首領。”

強調雙重否定句的作用、恍然大悟的深刻含義(並不是每個奴才都能自省,並走向自覺的——鐵屋子的吶喊)、奴才的首領是“王”的本質。

(五)朗讀6——7段,分析其中蘊含的思想。(主題)

問1:“我將恍然大悟:我生活在這些奴才們中間,連我所敬畏的尊長和師友也無一不是奴才,而我自己不也不過是一個奴才的首領。”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思想感情?

明確:作者在這裏巧妙地批判了皇權意識和奴才思想,表達了作者對王者的蔑視嘲諷和對奴才的憎恨與鄙視。

問2:文中“我是民國國民”“民國國民的思想和生活習慣”是什麼?而“我”的思想和生活習慣是否和他們一樣?

明確:這句中的“民國”是指解放前的“中華民國”,此文寫在舊中國時期。“民國國民的思想和生活習慣”就是媽顏和媚骨,就是奴性。而我雖是民國國民,但我憎恨與人爲奴,我有着自己鮮明的`思想和個性。

問3:“我以爲世界之所以還大有待於改進者,全因爲有這些奴才的緣故。生活在奴才們中間,作奴才們的首領,我將引爲生平的最大的恥辱,最大的悲哀。”

這句中的“世界”,應該指的是國民黨統治下的“世界”,“大有待於改進者,全因爲有這些奴才的緣故”,這就是說,蔣介石的文臣武將不過都是一些奴才,這些奴才捧着蔣介石,把那個舊“世界”弄得不像樣子;“大有待於改進”,是要改進到沒有奴才的“世界”。然後作者又借“我”這假想中的“王”影射蔣介石,他不過是一個“奴才們的首領”。那是蔣介石最大的恥辱、最大的悲哀。

據載,抗戰時期,在重慶,國民黨治下的一部分奴才曾給蔣介石獻過“九鼎”。當時蔣介石“大怒”,質問奴才們:“這是幹什麼,拿我當皇帝了嗎?”當時有人評論,蔣介石不願承認自己是皇帝,但在他的奴才們的眼裏,他已經是皇帝(或“王”)了。在那個“世界”裏,蔣介石實際上就是他的奴才們眼中的“王”——奴才們的頭兒!所以作者說,他這個奴才頭兒是最大的恥辱,最大的悲哀。

問4:“我將變成一個暴君,或者反而正是明君:我將把我的臣民一齊殺死,……不準一個奴種留在人間。”

怎麼理解這“暴君”與“明君”的統一呢?“暴”,指殺盡“奴才”;“明”,指掃除一切奴種,不給人間留下一個,叫奴種斷子絕孫,自己也不再當奴才頭兒。這“暴”中寓着“明”,“明”才需要“暴”。

這句中的“我”與上一句(第5句)中的“我”不是一回事,而是“假定又假定”“若爲王”的“我”。這個“我”表達了作者的理想:“改進”“世界”,必須把奴才消滅乾淨,反過來說,消滅盡了奴種,包括奴才的頭兒,才能“改進”“世界”。

上文寫到,作者對王權和奴才這一對孿生子表示深深的憎惡和憤慨:“生活在奴才們中間,作奴才們的首領,我將引爲生平的最大的恥辱,最大的悲哀。”作者在這裏又翻出一層意思,認爲奴才比王權更可怕,它是王權思想賴以存在的溫牀,因而“不留一個奴種在人間”,斬釘截鐵地表示剷除一切奴種的強烈願望。

(六)誦讀8段,問:“我若爲王,將終於不能爲王,卻也真的爲古今中外最大的王了”,這句話前後有矛盾嗎?

明確:不矛盾。我若爲王,將剷除一切奴種,那樣“我將沒有一個臣民”,當然也就“將終不能爲王”。但我捍衛了人的尊嚴與獨立思想,維持了自己鮮明的個性,我將是一個更加鮮明而獨立的完人。這纔是真正的“王”,也就是說是“古今中外最大的王”。這句話充分體現了作者對人類的尊嚴和獨立思想的崇尚和追求。

不爲王,纔是最大的王,含着這樣一個歷史辯證法:不爲王,世上沒有任何奴種,自己和他人的人性會完全復歸。人,再也沒有奴性,有的是真的人性,每個人都能得到最充分的人的生活,這纔是最大的“王”:可以盡情發展自己的人性。

(七)真的人們:即沒有奴性、人性自由發展的人們。

(八)主題:作者通過對“我若爲王”的種種情形的虛擬設想,批判了皇權意識和奴才思想,尤對皇權的基礎——奴才,表示了強烈的憤慨,呼喚要剷除一切奴種。表達了對人類尊嚴和獨立思想的崇尚和追求。

五、拓展延伸:見教案P63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