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15篇

本文已影響 1.1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15篇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1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歸納重點實詞的詞義、詞類活用和句式。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

教法設想

設計一條明確的朗讀思路,以讀代講,以讀代解,以讀代譯。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唐朝名臣魏徵曰:“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於口”,又“利於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

二、引導學生有目的地朗讀課文

(一)初讀課文,讀準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

字音。學生通過初讀,篩選出自己讀不準或不會讀的字,藉助工具書查明後再讀一遍。易讀錯的字有:

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guān)窺(kuī)鏡

期(jī)年朝(cháo)於齊間(jiàn)進

(二)再讀課文,讀清句讀。

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註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在此基礎上讀出語句的停頓。可讓一學生讀,讓其他學生聽他哪些句子讀錯了,然後一起糾正。

如:

1、鄒忌/修八尺/有餘(×)鄒忌/修/八尺有餘(√)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

4、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三、三讀課文,品味賞析。

學習文言文不能僅停留於淺層次的字、詞、句的理解上,還要進一步品味語言的感情、韻味,分析人物形象,賞析行文技巧,領悟所含哲理。

本文可通過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品味賞析:

1、鄒忌是由一件家庭瑣事聯想到國家政事的。這件家庭瑣事是什麼?

明確:鄒忌向他的妻、妾與客提出自己與徐公誰美的問題。

2、由於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異,其妻、妾、客回答問題時的語氣有差別。有何不同?請從原文中找出並說明其感情色彩。

明確: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讚美,口氣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討好,口氣有點勉強。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禮貌、尊重,口氣有點客氣。(可讓三位同學分角色表演。)

3、面對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讚美,鄒忌的態度如何?

明確:面對讚美,鄒忌並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可見鄒忌很有自知之明。

4、鄒忌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後,並未單刀直入向威王進諫,而是以“閨房小事”談自己的體會,然後以類比的方式委婉進諫。正如《古文觀止》編者評價:“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詳勘,正欲於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諂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

5、諷諫的結果如何?

明確:齊威王接受了諫言,發佈政令,廣開言路,懸賞納諫。始而“門庭若市”,繼爾“時時而間進”,最後“無可進者”,終於“戰勝於朝廷”。

四、歸納整理:

(一)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朝,名詞作狀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聞,動詞使動用法)

(二)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國君旁邊的近臣)

3、鄒忌諷齊王納諫。(委婉勸說)

4、能謗譏於市朝(公開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賓語前置)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介詞結構後置句)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後置)

4、王之蔽甚矣(被動句)

(四)實詞見課後練習。

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聯想

妻私我→宮婦左右私王

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四境之內有求於王

語文的常見教學方法

(一)朗讀

1. 朗讀的概念

朗讀就是朗聲讀書,即運用普通話把書面語言清晰、響亮、富有感情地讀出來,變文字視覺形象爲聽覺形象。朗讀是一項口頭語言藝術,需要創造性地還原語氣,使無聲的書面語言變成活生生的有聲的'口頭語言。

2. 朗讀的功能

(1) 有助於小學生感知和積累語言知識。

(2) 有助於提高小學生吸收和運用語言的能力。

(3) 有助於小學生習得和積澱語感。

(4) 朗讀訓練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

3. 朗讀訓練的基本要求

朗讀要求語音和語調的規範化。語音包括讀音正確、停頓恰當、音質自然、音量適中;語調包括高低適度、強弱適中、快慢適宜。具體要求有:用標準的普通話朗讀,語言流暢、感情充沛、節奏鮮明等。

4. 朗讀訓練的常用方式

(1) 教師範讀。示範勝過講解,這是最好的指導方式。

(2) 學生單讀。帶有考查性或學生示範性,這是最好的訓練方式。

(3) 學生齊讀。適用於詩歌等音韻感和節奏感較強的作品。

(4) 學生分角色讀。適用於戲劇等人物個性鮮明的作品。

在引導學生正確朗讀的同時,還要注意糾正那些不正確的朗讀方法,如唱讀、唸經式讀、演戲式讀等。朗讀訓練應突出停頓、重音、語調、節奏等四個方面。

(二)背誦

1. 背誦的功能

(1) 可以積累知識。

(2) 不僅可以陶情冶志,還能提高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

(3) 可以提高記憶力。

(4) 背誦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5) 背誦還能激活學生思維,開發智力。

2. 指導背誦的方法

(1)大聲誦讀

這是指導背誦的最基本方法,就是把理解和誦讀結合起來。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聲誦讀,每篇連續誦讀五遍以上,隨着誦讀遍數的增加會逐漸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這個方法,尤其對於那些背誦準確度不高的學生而言,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

(2) 抓住關鍵詞語

所謂關鍵詞語,一是指需要背誦的文句、語段的領頭字詞;二是緊緊抓住容易聯想背誦內容支撐點的關鍵性動詞。

(3) 利用課文畫面

如果文章畫面感強,以畫面形象來輔助記憶是一種良好的方法,這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依此背誦,不僅有利於對詩文意思的理解,也有助於記憶。

(4) 遵循寫作順序

文章的寫作順序主要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按照寫作順序來梳理文章的思路,尋找利於背誦的策略也是常見的背誦方法。

(5) 整、分、聯背誦法

是指整體背誦法、分段背誦法與聯合背誦法,這幾種方法各有不同的特點、用途,並有一定的聯繫。一般而言,整、分、聯背誦法要求學生先對課文進行整體閱讀,然後對每個語段進行分別背誦,將每個段落背熟記牢,然後再將所有的段落聯合起來進行記憶。對於較長篇幅的古詩文背誦篇目,這種方法是切實、有效而便捷的。

(6) 限時強制記憶

這是強制記憶法之一,要求在規定的某個時間段內完成對某些內容的快速記憶。用這種方法配合適當的檢查就會強化背誦的效果。

(三)聽寫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聽寫是檢查學生知識,鞏固記憶的一種有效手段,具有以下功能:

1. 能而向全體學生,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主體作用。聽寫時人人蔘與、相互之間無干擾的公平競爭性語文實踐,

能保護每個學生的自尊心,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每個學生的學習興趣, 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發揮。

2. 能培養學生的語感。語感就是在視聽覺下不假思索地從感知語言文字到立刻理解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義的能力。聽寫訓練一方面要憑藉語音感知喚起對相應字詞的識記,另一方面又需迅速地將音、義轉化成形、義並作出輸出反應。這樣,在訓練中可以不斷強化學生的語感。

3. 聽寫能發展學生的智力。有效的聽寫訓練,必須以學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耳、腦、手並用的協調運轉能力爲基礎。即聽即寫的聽寫比之抄寫、默寫有更嚴格的智力品質要求。它可以培養並促進學生快捷的反應力,有助於學生注意力、記憶力等智力品質的開發與提高。

4. 聽寫能全面檢驗全體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教學效率。

(四)默寫

背熟文章之後,便是保證記憶的正確率,所以一定要重視默寫。把背誦與默寫結合起來,根據知識遺忘的特點,把背誦記憶性內容進行分散識記、反覆記憶,使所背的內容在頭腦中得以保持、鞏固下來;同時又改變了只背不寫的做法,不僅避免寫錯別字,也提高了學習效率。

語文教學方法有哪些

(一)閱讀法(朗讀、默讀、背誦)

(二)講授法(講述、講解、講評、講演、複述、講讀、講練、說書法);

(三)對話法(問答、談話、討論、辯論)

(四)實踐法(觀察、調查、訪談、參觀、實驗、考察、考證、遊戲、交往、旅遊、實習、見習、練習、作業等)

(五)電教法(照相機、幻燈機、投影機、錄音機、廣播、電視、電影、錄相機、語音實驗實、電腦、網絡、多媒體)

(六)研究法(問題—解決式;課題—探究式;實驗—論證式)

(七)自學法(自學—輔導式)(盧仲衡、魏書生)

(八)其他教育教學(此文來自)的方法舉隅:

1、語感教學法(洪鎮濤、王尚文)

2、思路教學法

3、情感教學法(於漪)

4、案例教學法(根舍因、克拉夫基)

5、點撥教學法(蔡澄清)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工具,讀準字音。

2、結合註釋、積累,明確文言重點字詞含義,疏通文意。

3、質疑討論,明確人物形象,體會鄒忌諷諫的藝術。

4、背誦全文,培養文言語感。

教學重點

1、結合註釋,掌握部分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及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理解全文內容。

2、背誦全文,培養文言語感。

教學難點

質疑討論,熟悉人物形象,欣賞鄒忌諷諫的藝術。

教學方法

誦讀、討論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設計

二課時

板書

鄒忌諷齊王納諫

比喻勸說

妻——私宮婦

妾——畏朝廷之臣矇蔽之深

客——求四境之內

三令·三進戰勝於朝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離罷春秋激烈的戰場,我們走入了戰國的風雲。今天,我們將跟隨鄒忌,一同在《戰國策》中去感受君臣間的一段軼事。

二、結合工具,明確字音。

1、生結合註釋、字典,掃清生字障礙。

2、師生交流疑難字詞。

3、師出示投影,明確重點字詞

(投影)

形貌昳麗朝服衣冠入朝見威王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皆朝於秦

4、齊讀課文,讀準字音。

5、師糾正誤音。

三、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1、梳理第一小節

①生結合註釋,梳理第一小節、

②生質疑,師生討論共同解決疑難字詞、

③師明確第一節重點字詞﹑語句、

(投影)

鄒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昳麗朝服衣冠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徐公何能及君徐公來,孰視之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2、梳理二小節

由自己個人的生活小事悟出其中的道理,這與諷齊王納諫有什麼關係呢?

①生結合註釋,梳理第二小節、

②生質疑,師生討論共同解決疑難字詞、

③師明確重點字詞﹑語句、

(投影)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皆以美於徐公今齊地方千里王之蔽甚矣

3、梳理第三小節

①生結合註釋,梳理第三小節、

②生質疑,師生討論共同解決疑難字詞、

③師明確第一節重點字詞﹑語句、

(投影)

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

門庭若市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

皆朝於齊戰勝於朝廷

四、結合板書,背誦全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課通過學習,我們疏通了文意,瞭解了一段歷史佳話。今天,讓我們在練習中首先重溫一下有關內容。

(投影)

詞類活用:

吾妻之美我者

聞寡人之耳者

朝服衣冠

臣之妻私臣

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詞語歸類:

旦日,客從外來

明日,徐公來,孰視之

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

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文言句式: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忌不自信(否定句賓語前置)

皆朝於齊(介詞短語後置)

王之蔽甚矣(被動句)

二、質疑討論,明確形象內涵。

1、結合標題“鄒忌諷諫齊王納諫”,全文大致可以分爲幾部分?

2、文中鄒忌、齊王分別是怎樣的形象?

討論明確:

鄒忌:善思、善諫一代忠臣。

善思。生活的有心人,善於從生活的點滴中提煉出治國的道理,可見,此人胸有大志,心繫國家。

善諫。勸諫別人講究技巧,不直切主題,而巧設情景,從個人生活小事說起,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由近及遠,委婉地讓齊王接受他的意見。同時,他的善諫還體現在他針對不同的勸諫對象採用不同的方式。他了解齊王,瞭解他的修明政治的宏偉志向,瞭解他喜隱語的'特點,所以,勸諫中採用意含而不露的方式表達,做到了良藥蜜口利於病,忠言順耳利於聽。

齊王:善聽、善做的明君。

善聽。鄒忌的勸諫,聽出弦外之音,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並迅速採取行動從善如流。

善做。聽後,一“諾”的表白,立即三賞的表現。

3、文中如何塑造鄒忌這一形象的?

討論明確:

鄒忌。敘事中塑造人物,對話中刻畫人物。

齊讀第一小節。

三、聯繫現實,明確形象意義。

學習了本文,在鄒忌的諷諫,齊王的納諫,最終齊國的盛世中,你得到了怎樣的啓示?

討論明確:

領導者應從善如流、善於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不做“召公諫厲王弭謗”的厲王;羣衆,提意見應講究方式方法。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

教學思路:

本課的教學思路基本上可分爲“閱讀期待”—“閱讀理解”—“閱讀反思”三大步驟,其中“閱讀理解”是主體。閱讀理解又大致可分爲三個層面:字面上的理解是淺層次的,內容上的理解是深層次的,人物個性化語言的理解則帶有欣賞意味。

教學設計

1、文本分析:

《鄒忌諷齊王納諫》是古代歷史名著《戰國策》中的名篇,文字易懂,語句流暢,人物生動,故事性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教育意義,便於課堂上反覆誦讀,宜於在爲人處事、交際修養等方面啓迪學生心智,適合初中文言文教學。

2、學情分析:初中是學生學習、積累文言字詞的黃金時期。兒童在小學階段初步形成了現代書面語的語感,初中則應加強文言文的語料積累,培養文言文的語感,因此初中文言文教學應將語言解讀、語料積累放在首位。

3、課標參照:關於文言文閱讀的階段目標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對於閱讀教學有這樣的建議:“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拓展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

一、教學目標:

⑴ 培養學生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

⑵ 引導學生探究課文的思想內涵,欣賞鄒忌諷諫齊王的語言藝術。

⑶ 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豐厚,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分析:教學目標爲遞進式的三個教學層面。“培養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是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基本任務,體現了“三維”教學目標中的“知識與能力”維度;“探究課文的思想內涵,欣賞鄒忌諷諫齊王的語言藝術”是對文本作深層次的解讀,體現了由表及裏的學習過程和對語言方法的學習;“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豐厚,從中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是由文本拓展出更開闊的文化視野,使學生從感情上親近中國傳統文化,熱愛自己的母語,體現了語文教學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追求。目標⑶可能顯得有些虛泛,但這正體現了語文潛移默化、薰陶感染作用的特點,在教學中提供更多的背景資料,聯繫生活現實,使這一目標虛中有實。)

二、教法、學法

1、通過反覆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2、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把握人物性格,深入理解故事的思想內涵。

3、通過研讀體味、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

三、教學步驟

1、導入:講故事,引入文章背景。

“我國古代有一位國君,只知道吃喝玩樂,不理朝政,不管朝中大臣如何勸說,他依然我行我素,國家也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有一天,來了一位琴師,聽說國君愛聽音樂,特趕來助興。國君非常高興,馬上召見了他。可這位琴師,調試好了琴絃,兩手撫在琴上,就是不開始彈,而是向國君講了一大通彈琴的道理。國君一聽琴師懂得這麼多,更想聽他彈奏一首曲子了。琴師卻慢吞吞地說:‘我一時半會沒彈,您就急成這樣,大王,您是治理國家的,國家在您手中就好像琴在我手中,您撫着國家這張大琴,幾年來沒有彈奏一曲,難道人們就不着急嗎?’國君恍然大悟。於是拜琴師爲相,勤於治國,終於使國家強盛起來。

同學們,你們知道故事中的人物是誰嗎?他們就是戰國時期齊國的國君和丞相——齊威王和鄒忌!你們都想知道和你們生活在同一片熱土上的兩千多年前的古人的生活情景吧?好,那麼今天讓我們一起上溯到兩千多年前的戰國,去領略發生在他們之間的另一個精彩故事吧!”

(分析:導語吻合初中學生喜歡瞭解歷史的心理,並且暗釦課文的比喻說理藝術,還附帶介紹了課文的時代背景。目前的閱讀教學有“理念先入”的傾向,往往在學生閱讀文本之前,通過預習題、教學目標展示、課文導入語等預讀環節,對文章的內容做過多的暗示,削弱了學生親身閱讀的實踐力度,限制了學生自主閱讀的思維空間,這樣不利於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課文的導入語主要目的在於製造閱讀期待,激發閱讀興趣,但又要保護學生初讀文本的個性化閱讀的第一印象。)

2、讀準字音,讀清句讀,把握文意。

⑴ 學生結合課文註釋,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把不理解的字詞畫記下來,並嘗試用一兩句話概括故事大意。

⑵ 提名朗讀,學生評價,互相正音。

⑶ 正音練習(多媒體課件)。

⑷ 小組合作學習,質疑問難。

⑸ 句讀辨析(多媒體課件)。

⑹ 疑難句子解讀(多媒體課件)。

⑺ 齊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清句讀)。

3、讀出思想感情,探究人物性格。

⑴ 分角色朗讀(小組合作,探討人物性格及人物對話的語氣)。

⑵ 給連環畫(根據課文內容製作)配音(多媒體課件)。

⑶ 自由評議。

4、讀出智慧,欣賞鄒忌的說理藝術。

⑴ 課堂討論:

鄒忌的規勸藝術妙在哪裏? 他爲什麼要用設喻說理的方法來規勸齊王?總結鄒忌說理特點,設喻說理的好處。

⑵ 梳理文章結構。

⑶ 閱讀反思:解題並引導學生聯繫現實生活談收穫。提問:學了這篇課文之後你有什麼收穫?

(分析:藉助“分角色朗讀”來探究人物的思想感情,最後“談收穫”,更順理成章,符合認知邏輯;學生討論收穫將會從思想內容和說理藝術兩個方面展開,思維的空間更大,對文本的利用更充分。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反思自我,聯繫生活實際。)

5、課後作業:背誦全文。

(分析:本設計的語文學習活動大致有:聽故事瞭解背景、參照註釋讀課文、概括文章大意、推薦朗讀並評議、正音練習、同伴互助質疑問難、句讀辨析、特殊文言句式翻譯、齊讀課文、小組討論揣摩人物語氣、分角色朗讀、給連環畫配音、討論設喻說理、歸納文章結構、談收穫等,其中朗讀是主打項目,貫穿始終。“讀”是手段,通過“讀”理解文意,藉助“讀”展開探究,在“讀”中提高閱讀質量。設計活動還要充分利用學生資源,組織合作學習,使同伴互助,相互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4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昳(yì)麗朝(zhāo)服衣冠(guān)窺(kuī)鏡期(jī)年

朝(cháo)於齊間(jiàn)進

2、再讀課文,理解詞句:

⑴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鄒忌諷齊王納諫

(諷:用委婉的語言暗示、勸告或指責。諫:臣子向國君提出的意見。)

能謗譏於市朝

(公開指出。謗,公開地指責,沒有貶義;譏,微言諷刺。注意區別:誹,背地裏議論、嘀咕)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指責)

上書諫寡人者(信函,亦泛指文書、文件。這裏指奏章)

期年之後(期,一週年叫期年;一整月叫期月)

⑵詞類活用:

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服,名詞作動詞)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面,名詞作狀語)

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⑶一詞多義:

修:

①乃重修岳陽樓(興建,建造)

②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整治)

③鄒忌修八尺有餘(長,高)

朝:

①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朝拜

②於是入朝見威王《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朝廷

③朝服衣冠《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早晨(zhāo)

孰:

①我與城北徐公孰美代詞,誰

②孰視之,自以爲不如同“熟”,仔細。

誠:

①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的確)

②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確實、的確

⑷古今異義:

今齊地方千里(古義,土地方圓;今義,地點。)

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古義,國君旁邊的近臣;今義,方位名詞。)

明日,徐公來。(古義,第二天;今義,今天的下一天。)

1、《戰國策》的資料:

《戰國策》由於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後定名爲《戰國策》。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爲深遠。

2、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於進諫和善辯著稱。

3、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瞭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5

一、教學目的

1、重點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的詞義並作歸納,如朝、孰、誠、方、善、間等。

2、掌握文中出現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並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理清文章思路,識記文章情節、內容。

二、重難點

1、重點字詞、句式

2、夯實考點,藉助書後習題優質處理知識。

三、教學步驟

(一)導入

《戰國策》反映了戰國時期策士謀臣的言論和謀略。在古代社會,如何利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得到君主的重用是一門藝術。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鄒忌勸諫精彩場面。

(二)回顧文意,梳理知識

1、首先請同學速度課文,回顧一下本篇文章圍繞這對君臣寫了哪些內容。

這篇課文生動地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使齊王廣開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

2、鄒忌是如何想到要向齊王進諫的?

由與徐公比美一事悟出的道理。

3、鄒忌是如何與徐公比美的?問了哪些人?回答如何?鄒忌自己怎樣認爲的?

翻譯句子(組一):

A鄒忌修八尺有餘,形貌昳麗。

B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C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

D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

E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F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分別向妻、妾、客提出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問題。都肯定了鄒忌比徐公美,直到他親眼見到徐公,才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

4、三人回答有和不同,鄒忌從中悟出了怎樣的道理?

人的回答,雖然都是讚揚,但語氣明顯不同。妻的回答多了君美甚三個字,表示了妻子的偏愛之情,用的是反問句,表示一種十分肯定、不用懷疑的口氣。妾的回答少了君美甚三個字,但仍然用反問句,表現了她低微的地位和畏怯、順從的心理。客人的回答不僅少了君美甚三個字,而且不用強烈的反問語氣,只是平淡地肯定鄒忌美於徐公,只表示一種應酬、逢迎的態度。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這一段的內容。

寫鄒忌與徐公比美,不因妻、妾、客的讚美而自喜,而是從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

6、鄒忌悟出了這個道理就知道了自己受到了矇蔽,怎樣進諫給當時歌舞昇平、疏於朝政的齊王呢?接下來請大家和我一同來回顧第二段的內容。

7、鄒忌的進諫分爲幾個步驟?鄒忌對秦王說什麼道理?

翻譯句子(組二)

A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B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分兩個步驟。諷諫的內容分爲兩層。第一層,先以切身經歷設喻,指出妻、妾、客的三種回答各有不同的原因,就是私臣畏臣有求於臣。第二層,拿齊王的地位和自己做比較,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這些都與鄒忌的處境相同。在這裏,鄒忌把家事、國事進行類比,最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結論。這種比喻的說理方法,非常貼切,盡情盡理,收到良好的.效果。

想說明王之弊甚矣。這種以自身經歷來勸說別人的方法可以理解爲一種暗喻。即可理解爲運用了比喻論證。第二部分,寫鄒忌以切身經歷設喻,諷諫齊王除蔽納諫。

8、進諫得到採納了嗎?是怎樣實行的?

翻譯句子(組三)

A王曰:善。B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議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C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D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E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F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先寫齊王納諫的態度和決心。將賞賜分爲三個等級,也寫出了鄒忌諷諫的階段性成功。

然後分國內國外兩個方面寫出納諫後取得的巨大成效,概括出齊王納諫的深遠意義。第三部分(第3、4段),寫齊王納諫及其結果。

9、縱觀全文,用自己的話說說鄒忌是怎樣成功地說服齊王的;他的勸說方式對我們今天的人際交往有什麼啓示。

委婉勸說的優點在於充分尊重被勸說者,使之受到啓發、明白道理,從而愉快地接受意見。今天的人際交往中仍然可以借鑑這種做法。用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小事來講道理,現身說法,明白具體,說理深刻,委婉動聽,使人易於接受。

(三)人物賞析

複習過本篇文章同學們認爲鄒忌和齊王格式什麼樣的人?

鄒忌有自知之明的人,是一個進諫中講求技巧的臣子;關心國事,具有遠見卓識;實事求是;足智多謀,嫺於辭令,深諳君王心理齊王上算一個明君,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

四、習題

(一)(12分)

鄒忌修八尺有餘,而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窺鏡,謂其妻曰: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忌不自信,而復問其妾曰:吾孰與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問之:吾孰與徐公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窺鏡而自視,又弗如遠甚。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1、解釋下列加點字2分)

A、形貌B、衣冠,C、窺D、弗如遠甚

2、下面句子中與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句式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徐公何能及君也B、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C、暮寢而思之D、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3、下面句子中美字的用法不同於其他三句的是(2分)

A、吾孰與徐公美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妾之美我者,畏我也D、皆以美於徐公

4、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5分)

王曰:善。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1、指出下面句子中加點詞活用的方法,並寫出其意思。(2分)

(1)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2)聞寡人之耳者

2、下面各組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組是()(2分)

A、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B、羣臣進諫臣之妻私臣

C、乃下令令初下D、門庭若市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3、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古今意義差別最大的是()(2分)

A、門庭若市B、猶不失下曹從事C、畢禮而歸之D、忌不自信

4、下面句子中的之跟聞寡人之耳者中的之意義完全相同的是()(2分)

A、吾妻之美我者B、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D、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5、下列句子中的者跟上書諫寡人者中的者意義完全相同的是()(2分)

A、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B、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C、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D、雖欲言,無可進者

6、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

(1)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令初下,羣臣進諫,門庭若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鄒忌諷齊王納諫》的故事,向人們揭示了一個什麼道理?(3分)

(三)13分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

(1)謂其妻曰()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2)於是入朝見威王()皆朝於齊()

(3)皆以美於徐公()必以情()

(4)時時而間進()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2、指出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2分)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3、判斷下面各句子屬於什麼句式,並翻譯句子。(3分)

(1)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古義、今義。(4分)

(1)明日,徐公來,孰視之,自以爲不如古義今義

(2)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古義今義

(3)宮婦左右莫不私王古義今義

(4)能謗譏於市朝古義今義

五、板書

鄒忌諷齊王納諫

(比美徐公)(諷諫)(行動)(結果)

妻私宮婦左右上等國內

妾畏朝廷之臣中等國外

客有求四境之內下等

受蔽受蔽(甚矣)

六、附明

(一)詞類活用:

1、朝服衣冠 (朝,名詞作狀語)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形容詞意動用法)

3、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名詞作狀語)

4、聞寡人之耳者 (聞,動詞使動用法)

(二)古今異義

1、今齊地方千里 (土地方圓)

2、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國君旁邊的近臣)

3、鄒忌諷齊王納諫。 (委婉勸說)

4、能謗譏於市朝 (公開指出)

(三)句式

1、忌不自信 (賓語前置)

2、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介詞結構後置句)

3、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判斷句,兼介詞結構後置)

4、王之蔽甚矣 (被動句)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2.通過體會文言語句的語氣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體會鄒忌的諷刺藝術。

教學重點:

1.以小喻大的設喻方法。

2.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3.討論除蔽、兼聽在當時和現在的意義。

教學難點:

1.以小喻大的設喻方法。

2.常用文言實詞、虛詞的意義及典型的文言句式

課型:新授課

教學方法:閱讀、點撥、討論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聽一個小故事。古時候有個秀才和朋友們一起去一位官員家做客,吃飯的時候卻惟獨忘了給秀才盛飯,這時秀才說:-------,主人馬上給他盛上了。請問秀才說了什麼?(同學們討論)

由此可見,在一些場合中,說話是要講藝術的。那麼如何規勸一個有錯誤的人,並讓他認識、欣然改正就有難度了,更何況那人是高高在上的王,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鄒忌是如何做到的。(板書課題:鄒忌諷齊王納諫〈〈戰國策〉〉)

二、瞭解本文涉及的兩個人物

鼓勵學生講解

明確: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於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借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後,大爲讚賞,封他爲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於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後,淳于髡對他的僕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爲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爲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後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後,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引導學生朗讀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自己不會讀、讀不準的字和讀不通的地方。

易讀錯的字有:昳麗 朝服衣冠 窺鏡 期年 朝於齊 間進

2、教師範讀正音,學生聽讀注音,劃出節奏。

3、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課文,

4、全班齊讀課文。

四翻譯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同桌合作,翻譯課文。

(注意一些重要實詞、虛詞的翻譯,可結合課後探究練習第三、第四題)

2、全班交流、釋疑

3、在通譯課文的基礎上,反覆誦讀課文,爭取能當堂把最後三小節背出來。

誦讀指導:

教師從讀音、語氣、句讀三個角度進行指導,讓學生根據課文下的註解,理解字義、詞義、句意。

明確:第一段記敘十分生動,讀時應注意表現人物的情態,要儘量讀出三問三答的不同語氣。第二段是鄒忌諷諫齊威王的話,頗能表現鄒忌的個性特色,讀時應注意以略帶詼諧的方式說出嚴肅的內容。既要讀出諷諫的委婉,又要讀出臣對君的忠誠。第三段記敘納諫的舉措及結果,要讀得層次分明。重讀“面刺寡人之過”“上書”“謗譏於市朝”“門庭若市”“時時而間進”“無可進者”“皆朝於齊”等詞語。

五、精讀課文,分析內涵

研讀第一段

1.文章中首先出場的是哪些人物?(板書:鄒忌、妻、妾、客)

2.鄒忌想知道自己與徐公誰美,就分別向妻、妾、客提問,由四位同學分角色朗讀對話,並揣摩三問三答過程中各人的心態。

點撥:

鄒忌問妻——親切自然妻的回答——由衷喜愛(私語氣重)

鄒忌問妾——居高臨下妾的回答——模仿敷衍(畏語氣稍輕)

鄒忌問客——急於瞭解情況客的回答——應酬奉承(求語氣更輕)

3.討論總結:鄒忌見到徐公後自認爲不如徐公美,這說明鄒忌並沒有被矇蔽,而是冷靜地分析了其中的原因。(板書:私畏求)

4.學生自由朗讀第一段,並根據情節試背誦。

研讀第二段

1.自讀課文,思考:寫鄒忌家中閨房瑣事的目的是什麼?

點撥:爲了向齊威王設喻諷諫,把妻、妾、客與宮婦、朝臣、四境之內進行類比得出結論:王之蔽甚矣(板書)

提示:設喻——用一種富有機智和幽默情趣、並寄寓深刻哲理的虛構故事來闡明某種道理,用一種道理來說明另外一種道理,設喻貴在用事理打比方。本文就是用家事說國事,兩件事在道理上的相同之處就是“受矇蔽”。運用設喻的方法來闡明齊威王受矇蔽的道理,由抽象變具體、由深奧變淺顯、由逆耳變順耳,使齊威王易於接受。

2.學生齊讀一二段,邊體會設喻的手法邊試着背誦。

研讀第三段

1.齊讀課文,然後思考:前面我們提到臣子向君王進諫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那麼齊威王對鄒忌進諫的態度是怎樣的呢?

學生自讀後,點撥:“王曰:‘善’。”齊威王不但給予了積極的評價,還隨之頒佈了一系列命令,來鼓勵進諫。

2.在自讀有關法令之後,由學生討論總結:齊威王是怎樣一位君王?鄒忌是怎樣一位臣子?

明確:臣子進諫帝王是批龍鱗、逆聖聽,儘管鄒忌進諫藝術高超,但是必須有善於納諫的君王纔可以。(板書:納諫明君善諫良臣)

六、總結概括

1.分組再讀課文,能夠背誦的同學要求背誦。

2.學生討論學習完本文之後的感受。(從鄒忌和齊威王兩個方面去考慮)

七、佈置作業

1.整理文言知識卡片;

2.熟讀、背誦全文;

3.寫一篇讀後感。

八、<成型板書>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美甚)妻——私——宮婦

(何及)妾——畏——朝臣王之蔽甚矣

(不若)客——求——四境

鄒忌齊威王

戰勝於朝廷

善諫良臣納諫明君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7

[教材與學情]

1、本篇課文註釋比較詳細,學生藉助註釋可以理解文意,但文言句式多變,學生通順翻譯有一定難度。

2、本文記事寫人說理章法典範,技巧高妙,值得學習。

[教學目標]

1、學習文言文學習的方法、步驟;

2、掌握翻譯的要領和方法,能準確翻譯全文;

3、學習工於對話、巧於設喻、精於對比、善於鋪墊和側面表現的手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策略]

建構問題,以練促讀

[教學過程和方法]

一、瞭解學生文言文學習的常用方法

二、指導辨體析題

1、出示課題,投影填空

《戰國策》又稱《 》。“策”通“冊”,意思是 ,《戰國策》原爲戰國末期和秦漢間人所纂集,後經西漢末年 編訂成書。全書 篇,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的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情況和社會面貌,其體例爲 。全書共十二策,本文選自《戰國策· 》,記載的是策士謀臣 的策略和言論。《戰國策》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可見本文是一篇 作品。

2、分析題目①“諷”——鄒忌諷齊王;②“納”——齊王納諫。

三、指導問題推想:

根據①——A鄒忌諷齊王的起因是什麼?B鄒忌是怎麼樣諷齊王的?C鄒忌諷齊王的結果怎麼樣?(自然過渡到對②的推想,並且點明題目中兩個意義的關係)

根據②——D齊王怎麼樣納諫?E納諫後的效果如何?

四、指導檢驗問題推想並閱讀分析

A對應語段第一節

⑴自讀註釋和課文,複述大意

⑵訓練一、試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修八尺( )形貌( )朝服衣冠( )

孰與城北徐公美( )徐公何能及君也( )明日( )

孰視之( )暮寢(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⑶訓練二、試將下列短句的特點找出來,並加以翻譯

忌不自信( )

城北徐公者,齊國之美麗者也( )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客從外來,與坐談( )

⑷歸納:鄒忌比美 妻 私

妾 畏

客 求

討論“妻、妾、客”三人的答話中所體現的'感情異同:愛,感嘆句,熾熱;怕,反問句,敷衍;有求,陳述句,平淡。落腳點是:工於對話,精於對比。

B對應語段第二節

⑴自讀註釋和課文,複述大意

⑵訓練三、試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地方( )宮婦左右( )

⑶訓練四、找出下列句子的特點,並翻譯

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 )

王之蔽甚矣( )

⑷歸納:相似比喻,類推成理(見A⑷框圖)

C對應語段第三節

⑴自讀註釋和課文,複述大意

⑵訓練五、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

面刺( )謗譏( )聞寡人之耳( )

門庭( )時時而間進( )期年( )

雖欲言( )

⑶訓練六、找出下列句子的特點,並翻譯

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

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 )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

⑷歸納:齊王納諫

方式 結果

面刺 上賞 門庭若市

書諫 中賞 無可進者

謗譏 下賞 戰勝於朝廷

落腳點在:善於側面描寫

五、指導歸納總結

1、齊讀課文

2、同桌互譯,聽者記下翻譯錯誤的地方,交流

3、延伸閱讀[附](課內外機動)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要求全體同學積累重要文言實詞,基礎較好同學要求能夠翻譯詞類活用、特殊句;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討論和小老師的“教”來疏通文言詞意;通過學生的各種閱讀練習,要求全體同學能夠正確朗讀;基礎較好同學掌握誦讀要領,讀出文言特點及韻味,逐步形成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4、重難點分析:

在文言學習上,已經有了初中學習的基礎,因此學習本文存在的知識方面的障礙不大,但是結合中職學生特點和單元要求,我們確定文言誦讀爲本課時的重點和難點。通過對文言實詞的學習和各種朗誦突出重點,同時對文言實詞的學習也是對難點的突破。

二、教學策略分析:

綜合上述各項因素,爲了儘量落實“爲了每位學生的有效發展”這一教育理念,真正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課前提供學案,佈置學生預習,鼓勵學生在教師提供材料基礎上自行通過課文註解、翻閱有關資料等方法,對課文重要實詞進行初步的學習,掃除生字障礙,要求達到基本會讀。

2、任務驅動教學法

第一教學模塊: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分組學習,組長充當小教師的角色,按照學案步驟,進行小組內討論教學。如有學習疑惑,讓先學會的學生教學習困難生,根據學習金字塔理論,這種“學後教”針對教的同學事後記憶率高達90%以上,大大增強施教同學的學習效益,也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規律。教師將在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揚教學民主,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尊重學生,以學生爲主體施教。

3、朗讀法

第二教學模塊:用以讀帶講的方式,既是讓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同時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修正學生對知識把握的偏頗之處,以及啓發學生對文本的正確理解。通過朗讀(小組內體驗式朗讀、指明朗讀,師生點評指導朗讀,錄音示範朗讀、分角色朗讀),即讓學生展示第一學習模塊的.成果,同時加深大家對課文的理解。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故而本課時的學生學法重點着重放在討論、合作、學生教、朗讀體驗上。

三、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學生對照《鄒忌諷齊王納諫》導學案(詳見附件)事先預習

正式鈴聲響後,我以任務驅動法導入新課,通過幻燈片明確了本課時學習目的:

a、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積累重要文言實詞;

b、通過學生閱讀訓練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自主合作探究階段

簡單的導入新課後,就直接進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階段:分小組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導學案。

按照我們課前的分組,全班同學分爲6個學習小組,先由各組組長帶領大家共同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導學案,解決其中問題1——6。

此時他們的討論,或坐、或站。結果,學習情況因各組組長和具體搭配成員不同而呈現差異:有的小組成員水平差異不大,他們就能積極開展討論,甚至出現爭論;而課代表那組因爲小組內成員語文成績普遍較差,結果就出現組長在教大家做題目的現象。這時候的我只是巡視各小組學習,時而指導他們開展討論,充其量是個“劇務”“導演”,有時純粹就是個“觀衆”。

在這一階段,因爲考慮學習進度的問題,我曾在12分鐘、15分鐘兩次想打斷學生的學習,結果都因大部分同學的反對而只能任其繼續。

(二)、互助“釋疑”階段

眼看着時間過半,亦有部分小組漸漸地停了下來,於是我讓大家進入“釋疑”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當小組的力量確實無法解決問題時,向其他小組尋求幫助,或教師組織大家討論,必要時給予適當的點撥。

在這一環節,爲了激發各小組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提問質量,我們引入比賽機制,設立“最佳學習提問獎”和“最佳釋疑獎”,分別獎給提最有價值問題的小組和回答問題最完美的小組。

這一過程讓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激發學生質疑、辨疑的意識,而我還是始終抱着學生能解決的教師決不多說,學生不能解決的,教師要引導、啓發學生說。

最終我們共用了8分鐘來解決大家學習中的困難。

(三)、“檢測”反饋階段

結束了釋疑階段,我大聲說:“大家還有什麼問題,”當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大聲回答說“沒有”時,我們共同進入了這節課的第三階段“檢測”階段。

爲了瞭解大家學習掌握情況,我課前圍繞導學案出了一份《學案學習檢測》來檢查學習效果,同時爲了提高教學效率,藉助多媒體幻燈機顯示。

這一檢測結果真如我所期望的,遠遠好於平時我教文言文時,逐字逐句地解釋翻譯時的效果。除了個別虛詞還有部分學生還是無法掌握外,課文內的重要實詞絕大部分同學都能脫離課文註釋來解答。此時,一節課已經過去了35分鐘。

第二學習模塊:

1、自由朗讀:

學生大聲自由朗讀,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準句讀,讀通讀順課文。之後每位成員在小組內體驗式朗讀一個自然段,大家互評。

2、指名朗讀:

這樣可以讓教師瞭解到學生把握文章的程度,同時指名朗讀相關段落也是探討答案、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朗讀的要求必須得到真正的落實,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通過教師和其他同學予以糾正,做到共同提高。

教師針對學生在閱讀中出現的語音、重音、停頓、節奏、語調等方面的問題給以糾正。

教師指明第一位學生讀完第一段,發現該同學誤讀“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一句,想當然地讀成“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斷句出現偏差,這時我以讀帶講,以講促讀。此時下課的鈴聲想起。

於是我佈置了這節課中沒有完成的朗讀任務——熟讀課文,以及預設的作業

——改編本文爲課本劇,下一課時進行表演展示。

很顯然,這節課的教學計劃沒有全部完成,按照我的教學設想,接下來還有聽錄音示範朗讀和分角色朗讀兩個環節。

板書:(在檢測中體現)

鄒忌諷齊王納諫

美(蔽)

畏求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9

一、說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及課文特點

本單元編寫了《燭之武退秦師》、《勾踐滅吳》、《觸龍說趙太后》、《鄒忌諷齊王納諫》、《秋水》等古典散文的名篇。這些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精僻而富有特色,故事情節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能很好地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培養語文應用能力,審美能力與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展。

《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記敘了鄒忌諷齊王納諫,通過自已比美這件日常小事設喻,使齊王廣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鄒忌以自己與徐公比美這件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設喻,由已及君,以小見大,由家事到國事,道理由淺入深,具有極強的說服力,明確鄒忌勸說藝術,及齊王納諫而使得國勢強盛的意義,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有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要從一箇中心出發,爲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圍繞一個範疇,學生的語文素養,”結合本單元持點,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確定爲:

知識目標:

①掌據文中的重點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②瞭解《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能力目標

①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高藉助語境推斷方言實詞的意義的能力。

②培養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分析力和較高的語言素養。

方法目標

學習敘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的藝術手法,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①體會“諷諫”的妙處,認識除敝的歷史意義和今天借鑑的現實意義。

(三)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總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特殊名式現象。把握文字詳略處理,諷喻說理的特點。

(四)教學難點

體會鄒忌進諫的`技巧

二、說教法

依據新課程理念,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節課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實施教學。

(一)、朗讀法

用以讀帶講的方式,使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課文,理解課文。並學習課文的語言藝術。

(二)、討論點撥法

從不同角度設疑,巧設疑,啓發學生思考,讓學生髮揮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解決疑問,把握課文內涵。

(三)、情景激勵法、比較法、分析法、詮釋法、循序漸進法

針對重、難點,把課文分爲三部分,逐個層次分析,使學生把握重點,突破難點。

三、說學法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方式,就是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體驗。因此在課堂上讓學生充分發揮主使作用,激發學生質疑、辨疑的意識,學生學法重點應放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上,而整體把握課文時,可採用朗讀法,圈點勾畫法,討論法,問答法,分析法,比較、仿寫法等。

四、說教學設想

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並嘗試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學習。

本課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學生自主活動。讓學生自主閱讀課文,遇有不通的地方,提出疑問,在小組內交流討論、合作探究,或查找資料、請教老師,以完成學習、能力目標。

第二課時:師生交流探討。在課堂中,將課文的方法目標、能力目標及課文的重難點有機地結合起來,通過“引用典故,解題導入”、“理解內容,探究寫法”、“分析人物,拓展延伸”三個步驟展開教學,分別從內容、結構、寫法、思想意義等方面給予分析,在活動中逐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下面是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引用典故,複習導入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可曾瞭解“一鳴驚人”這個成語的故事呢?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爲淫樂,不理故事結果“百官荒廢,諸候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幕”。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

齊威王聽後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今天我們將要繼續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的諷是指用含蓄的話暗示或勸告。

(設計意圖:引用“一鳴驚人”的成語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破題導入,請同學們解題,老師補充,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概念。對題目的這個“兼語短語”的破解,讓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產生“豁然開朗”之感)

第二步:自主研習,整體感知

(一)學生朗讀課文,用圈點勾畫法找出文中採用奇特的“三疊式結構”手法來表達文中主要內容的關鍵語句。(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納諫的三賞;納賞後齊國的三變。)

在內容上前後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在句式上整散結合,錯落有致,讀來琅琅上口。

(二)課文中的“比”

①類比、喻比(如:以“家事”比“國事”,私,畏,求)

②詳比、略比(如:“鄒忌進諫”寫得詳;“臣民進諫”寫得略)

③側比、正比(如:“三問三答”側面比;“四國朝齊”是暗比)

(設計說明:“一字經緯式”的教學方法,加深對課文理解由點及面,力圖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教學效果)

第三步:分析人物,互助探究,拓展遷移

①結合課文,分析鄒忌人物形象,並讓學生思考,鄒忌是如何向齊王納諫。

②分析齊王這一人物形象。齊王納諫效果怎樣?臣民怎麼進諫?

③總結,補充相關資料對比分析人物形象。

④請同學們談所瞭解到的歷史上的“進諫”故事。

⑤結合現實生活,談談應該怎樣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接受別人的意思。

(這一環節的設計:通過分析人物形象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開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並在拓展遷移中達到本課要達到的能力及方法目標。在互動中進往創作探究性學習。)

(三)贈記名言,師生共勉

“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

“以史爲鏡,可以知興亡”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現實談自己的體會,引起他們對生活的思考,在幫助學生認識“納諫除弊”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基礎上,引用名言以加以共勉)

(四)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①小結知識要點

②背誦課文

③課外閱讀《觸龍說趙太后》比校觸龍與鄒忌的講話藝術

(設計意圖:小結,是讓學生強化及複習課文內容,強化對重難點的消化,背誦課文是讓學生在背誦過程中學習本文寫作技巧和提高模仿能力。知識結構環環相接,通過比較,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辨析能力。)

六、板書設計

私:偏愛讚揚

三問

三答

畏:卑微畏怯

三賞

三變

有求:逢迎敷衍

三比①類比,喻比(以“家事”比“國事”)

②詳比、略比(“鄒忌進諫”寫得詳,“臣民進諫”寫得略)

③側比、正比(如“鄒忌比美”明比,“四國朝齊”是暗比)

1.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高藉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2.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一)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昳yì窺kuī間進jiàn期年jī

謗譏bàngjī朝服衣冠zhāo皆朝於齊cháo

(二)再讀課文,讀準句讀,理解文意。

(顯示文言文朗讀的注意事項)

(三)疏通文意,理清結構

小組合作,藉助書下注釋,疏通全文並理清全文的結構。(圖文共賞)

①鄒忌比美

②威王受蔽

③威王除蔽:三令三變

④除蔽結果:四國朝齊戰勝於朝廷

(四)三讀課文,鑑賞品味

1、學生再次誦讀文章,思考本文的結構之美。

小組探究:這篇文章篇幅短小,妙趣橫生,採用了一種奇特的結構樣式,你如何評析這種結構之美?

────鄒忌三問,妻、妾、客的三答;鄒忌解蔽的三思;入朝見威王的三比;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納賞後齊國的三變。

2、這種層疊排比的結構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師生明確:前後呼應,上下關照,層層推進,句式整散錯落有致,讀來琅琅上口。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10

一、導入:

唐朝名臣魏徵說過:“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於口”,又“利於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今天我們來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

教學目標

1.結合註釋,利用積累的文言知識,疏通文意;

2.學習齊威王虛心聽取意見與鄒忌善於思考、敢於進諫的可貴品質;

3.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通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疏通文意;

2.以問題探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3.領悟文中蘊含的道理;

4.文言字詞的理解、積累。

課前預習

藉助工具書與註釋,掃清認讀障礙,粗通文意。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內容

一、整體感知

1.朗讀全文(檢查以下讀音是否正確)

昳間

2.文意疏通

A.以學習小組爲單位,結合註釋疏通文意(約8分鐘後請三位同學代表小組分別將前三段譯爲現代漢語,不對的地方請其他同學指出、糾正)

B.教師整體梳理文意,如同學對文中的字句還有不理解的'地方請舉手提問,全班同學共同探討解決。(梳理文意時強調以下字詞)

3.將全文再朗讀一遍,要求學生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一講本文的故事情節。(兩分鐘準備)抽2—3名學生講述,檢查學生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板書

4.指導學生在把握文章脈絡的前提下,分句、分段朗讀,直至基本成誦。(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

二、品味探究

1.鄒忌爲什麼要向齊王進諫?

明確:鄒忌是在比美中,在妻、妾、客的對話中,在當面與徐公比較,在暮寢而思之後,感受到自己受了矇蔽。因此推己及人,立刻想到國君一定也多受矇蔽,由此進諫。

2.突出了鄒忌什麼性格特點?

明確:實事求是,善於思考,勤於政事。

3.鄒忌進諫成功的原因在哪裏?

明確:鄒忌能進諫成功有兩個關鍵:一在於他說話的藝術與技巧上,他巧妙地將自己的妻,妾,客人與威王的宮婦,羣臣,鄰國進行類比,輕而易舉地讓齊王明白確實受了矇蔽,二是納諫者齊王有謙厚開闊的胸襟,重賢而又明理。

4.這突出了鄒忌的什麼特點?突出了齊王什麼性格?

明確:鄒忌──善於言辭。從自己的生活出發,以類比推理,得出結論。語言委婉,易於讓人接受。齊威王──重賢明理。

5.鄒忌進諫的結果怎樣?

明確:齊王採納了建議。下令面刺、上書、謗譏於市朝分別受上、中、下賞。進諫的人數由門庭若市—時時間進—無可進者。最後其他幾個國家皆朝於齊,乃至於戰勝於朝廷。

小結:鄒忌:善於思考,實事求是,能推己及人,忠君愛國。齊威王: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鼓勵天下人評說自己的是非,這種開闊的胸襟在天子唯我獨尊的朝代實屬難能可貴。

三、拓展遷移

1.學習本文在今天有什麼現實意義?(可從鄒忌與齊王二人的品德修養和鄒忌的語言藝術兩個方面來談,也可從其他方面來談。)

自己獨立思考後再全班交流。

2.你還知道哪些通過說話的技巧而取得成功的故事?

3.古今中外類似齊威王這樣善於納諫的人還有誰?你能講給大家聽一聽嗎?(學生思考後舉手講述,教師給以鼓勵)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瞭解《戰國策》這部國別體史書的基本情況及其在中國文學和史學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3、提高藉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解五個詞語在課文中的意思諷諫美(我)私朝。

2、掌握二個通假字有孰。

3、歸納實詞和虛詞的義項。

實詞:修朝。

虛詞:孰。

4、熟悉三個古今異義的詞語:明日。

5、解釋四個文句,注意其句式特點。

A、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B、忌不自信。

C、旦日,客從外來,與坐談。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教學難點

1、反覆誦讀中對文章的寫作特色和勸諫技巧的領悟

2、本文記述了鄒忌以自己的生活感受爲喻,諷勸齊王納諫除蔽的故事。如何較全面、正確地認識鄒忌這個人物形象。

教學設想

可以在多媒體教室利用課件組織教學。

教學課時:第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檢測,感知新課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諫朝服期年窺鏡昳麗間進孰視之。

2、我國曆史上有敢於直言進諫的'賢臣和從諫如流的明君,但有更多的諫難、納諫更難的事例,請你舉出這樣的正面例子和反面例子各一個。

(學生在檢測本上完成之後,同桌交換,老師一邊指明同學來回答,一邊指導同學來批閱。)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由講檢測題導入新課。導語如:有個同學剛纔提到了魏徵,很好。唐太宗李世民曾把唐朝名臣魏徵批評他的一篇奏章寫在屏風上,當作“鏡子”,隨時對照。他總結自己“照鏡子”的體會說:“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我們可以說,唐太宗李世民是一個很會“照鏡子”的人。魏徵正是唐太宗的一面鏡子,他敢觸龍顏,一針見血地指出皇帝的過失;唐太宗納諫如流,及時改正自己地錯誤。聖君、賢臣,使唐王朝的政治穩定,國泰民安。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於口”,又“利於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而這位以雄辯著稱的謀臣的諷諫之法更是令人叫絕。今天,我們就欣賞選自《戰國策》的歷史散文《鄒忌諷齊王納諫》。

三、自學自悟,彰顯個性

1、解題

(1)“諷”是什麼意思?

(2)“諫”是什麼意思?

(3)題目是一個什麼句式?

(標題“鄒忌諷齊王納諫”巧妙地用一個兼語句式點明瞭文章內容地兩個方面:鄒忌諷齊王,齊王納諫。)

(4)題目涉及的兩個人物,誰能介紹一下?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於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籍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後,大爲讚賞,封他爲齊相。而當時的謀士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了關於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後,淳于髡對他的僕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爲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爲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王聽後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後,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2、介紹有關《戰國策》與戰國的資料

《戰國策》原名《國事》《短長》《事語》《長書》等,由於書中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所以傳到西漢末時,由劉向整理校正後定名爲《戰國策》,至於這部書的作者,已不可考。

《戰國策》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公元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公元前216年)共245年的歷史。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西周一篇,東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

戰國時代,七雄並立,兼併戰爭比春秋時代更爲頻繁激烈,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臣策士爲自己出謀劃策,於是作爲“士”的這一階層人物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爲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鬥爭策略,爲某些統治集團服務,並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複雜的鬥爭形勢遊說諸侯採納。《戰國策》就是着重記述這些策士們的言行的。

《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於諷諫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於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戰國策》不愧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影響極爲深遠。

四、交流互動,展示風姿

1、指明生分角色朗讀第一段

朗讀指導: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準節奏,讀出感情。第一段記敘十分生動,朗讀時應注意表現人物的情態,要儘量讀出三問三答的不同語氣。

2、小組合作探究,疏通第一段文意。

方法:先讀一個句子,然後解釋這個句子裏的重點字詞的意思,最後把這個句子翻譯出來。

3、以小組爲單位展開競賽,交流學習成果,老師點撥。

五、教師點撥,引領達標

學完了第一段,我們來探究第一段是由哪幾個“三”組合而成的?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12

教學目的

1、重點掌握本課中出現的文言實詞的詞義並作歸納,如“朝孰、誠、方、善、間”等。

2、掌握文中出現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詞,並能辨析和掌握文言特殊句式。

3、領會課文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

4、瞭解《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教學重點

1、重點字詞、句式。

2、《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3、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

教學設想

可在教師指導下,以討論、串講、表演、做練習等方式,引導同學自池,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老師的講授既要講清楚重難點,分析好思想內涵,又不能佔用太多時間,應以練爲主。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步驟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由三位同學上臺表演,一位演忠臣、一位演奸臣,一位演皇帝,忠臣向皇帝進諫,要他多聽從民意,廣開言路,不要受小人矇蔽,豈料奸臣在皇帝旁邊挑撥離間,龍顏大怒,奸臣將忠臣推出去斬。由這小品導入古代臣子進諫若直接言明自己的意見(即“直諫”)會很危險,臣子進諫最好是諷諫,由此引出題目,並解釋“諷”及課題的意思。

二、點出《鄒忘諷齊王納諫》一課選自《戰國策》,用幻燈片打出該學的知識。

《戰國策》:又稱《國策》,原爲戰國未期和秦漢間人怕編纂,後經西漢未年劉向編訂成書,全書共33篇,反映了戰國時期策士謀臣的言論和謀略,其體列爲國別體,全書共12策,《鄒忌諷齊王納諫》是一篇歷史散文。

三、轉入對文段的學習。

學習一、二段的'字詞和句式(重點字詞用幻燈片打出)

①孰:通“熟”,仔細。

私:偏愛。

朝服衣冠:zháo:朝見。

②詞類活用:

A名作狀:朝服衣冠,,暮寢而思之。

B名作動:朝服衣冠:穿戴。

C形容詞意動用法:美我者:以……爲美。

③古今異義詞:

尺:古;約合現在的23.1釐米。

今:約33.3釐米。

窺:古:照。

今:偷偷地看。

寢:古:躺而不睡。

今:睡覺。

地方:古:土地方圓。

今:地點、處所。

④句式: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孰:誰,哪個

孰與:相當於“與……孰”,“……與……相比,誰更”

2、判斷句: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

4、否定句賓語前置:忌,不自信

5、被動句:王之蔽甚矣

6、省略句:與坐談

四、先讓同學翻譯第二段,再請同學分別扮演鄒忌、妻、妾、客、徐公以及請一位同學做旁白通過這種活潑生動的形式即串講了課文,又讓同學領會了課文內容。

五、課堂分析

師:(1)大家觀看錶演時有無發現妻、妾、客大意都相同?

生:——有,都說鄒忌美於徐公。

師:(2)大意同,但妻、妾、客在表述及語氣上有何細微不同,可否找出?

生:——妻:熱情地讚美鄒忌,愛戀之情溢於言表。

妾:比妻稍爲冷淡點,回答有些勉強,說話較拘謹

客:用陳述句,語氣更平淡。

師:(3)爲何妻、妾、客都誇鄒忌好看?

生:——妻→私

妾→畏

客→有求

師:(4)好,他們都是說鄒忌美於起徐公,那麼由文段看,實際上是誰更美呢?

生:——徐公。

師:(5)既然是徐公美,那麼妻、妾、客的回答便是與事實不相符合了,那麼也就是說,鄒忌被怎麼樣了呢?

師:(6)好,那麼回過頭來看看,第一段講什麼?

生:——鄒忌比美的事。

師:(7)好,大家看看,第一段與全文篇幅已近一半,那麼爲什麼要花這麼大力氣來寫鄒忌比美的事呢?鄒忌比美的事與我們所要講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有何關係呢?(引導大家看板書及第二段)。大家看,鄒忌之妻私他,妾畏他,客有求於他,那麼齊王是否也有同樣的情況呢?——有,宮婦左右私齊王,朝廷之臣畏齊王,四境之內有求於齊王。

師:(8)好,那麼鄒忌之妻因事私他,妾畏他,客有求於他而受蔽,現在齊王的情況亦與鄒忘相同,那麼他是否也應該受蔽呢?

生:是並且受蔽更甚。

那鄒忌分析出齊王受蔽這結論時,是先說鄒忘的情況與齊王的一樣,而鄒忌因“私、畏有求”而受蔽,所以齊王也應因此而受蔽。

師:(9)好,那麼象鄒忌,這種推理方法就叫類比推理。(用幻燈機打出)類比推理:根據兩個同類事物某種屬性的相同,推出它們的其它屬性也可能相同的推理。

師:(10)鄒忌說到齊王受蔽這裏就打住了,那麼他是否只整指出齊王受蔽這事實呢?

生:——不是,他是想說齊王須納諫。

師:(11)好,那麼在家看齊王最後有沒有接受鄒忌的意見呢?

生:——有

師:(12)好,那麼要向國君說明須納諫這個道理是比較抽象又不容易使國君接受的,正如剛纔上課前的小品中的忠臣進諫,忠臣向國君說明要廣開言路,不然會被奸臣矇蔽,可是呢被奸臣反咬他一口,說他是想說國君是昏君,激怒了皇上,最後被殺。可是對比之下,鄒忌就顯得很高明瞭。他用比美這件很具體的生活小事來說明了齊王肥肉納諫這個抽象的道理,使齊王愉快的接受了他的意見,象這種用具體的事實說明抽象的道理,變深奧爲淺顯,變複雜爲簡明,變逆耳爲順耳,委婉而有較強的說服力的說理方法就叫做“設喻說理”。(打出幻燈片,讓學生明白什麼叫“設喻說理”。)

六、朗讀前兩段。

第二課時

一、以提問課後思考題的形式複習上一節課的內容。(也可以先朗讀全文)

二、轉入對文段的學習。

學習三、四段的字詞和句式(重點字詞用幻燈片打出)

面刺:當面指責

謗譏:古今異義詞古:指責,勸諫,中性詞;今:誹謗,譏諷,貶義詞

聞寡人之耳者:使……聽到,使動用法。

時時而間進:間或斷斷續續地

其年:滿一年。

朝於齊:朝見

介賓後置句:戰勝於朝廷。

三、讓同學串講這兩段,指出他們翻譯得不好的地方。

四、課堂分析

師:齊威王聽了鄒忌的話後採取了什麼措施?收到什麼效果?(得後思考題)

生:“羣臣史民……受下賞”。“羣臣進諫……皆朝於齊”

師:由此可見鄒忌諷諫效果奇佳,那麼,鄒忌爲什麼可以進諫成功?

引導學生從進諫者,鄒忌及納諫者齊威王兩方面去思考,爲了幫助理解,可插入淳于諫齊威王的小故事以說明齊王是勇於接受別人的意思,從諫如流的。在說明鄒忌這方面的成功時,着重說明是比關關事他親身所經歷的以及生活小事這兩點,綜合以上得出結論:(寫在幻燈片上)。

爲何成功:

鄒忌(進諫者):用自己親身經歷的生活小事來講道理,現身說法,明白具體,說理深刻,委婉動聽,使人易於接受。

齊威王(納諫者):開明,有作爲的君主,從諫如流,聞過則喜,勇於改革。

五、鄒忌形象分析(簡單提上一下)——寫於幻燈片上。

鄒忌:①關心國事,具有遠見卓識

②實事求是

③足智多謀,嫺於辭令,深諳君王心理

六、解決未完成的課後題。

七、體現多練原則,讓學生當堂完成有關課文文段的閱讀理解訓練並評講。

八、朗讀全文。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掌握文中重點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瞭解賓語前置的句式特點。

⑵瞭解《戰國策》。

⑶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提高藉助語境推斷文言實詞意義的能力。

⑷欣賞鄒忌的諷諫藝術,理解諷喻說理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⑴學生預習,教師重點講解,輔導課堂討論。

⑵朗讀法、問答法、討論法、點撥法。

⑶以問題研究的方式分析人物形象。

2、情感、態度價值觀

⑴體會古代志士爲了國家利益勇於諷刺的思想,理解古代明君勇於納諫的大度胸懷。

⑵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領悟課文的現實意義。

【教學重點】

理讀課文,總結一詞多義、古今異義和詞類活用現象。

【教學難點】

反覆誦讀,體會鄒忌進諫的技巧。

【教學方法】

1、用以讀帶講的方式,使學生在自讀、齊讀、默讀等各種形式的朗讀中感知課文,理解課文。

2、討論點撥法教學過程中,從不同角度多設疑,巧設疑,啓發學生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見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資料助讀;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譯讀課文,疏通文意,理清思路。背誦課文。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人貴在自知。”齊國的謀臣鄒忌就是這樣一位賢人。他是一位美男子,但與徐公相比卻還不及,妻子偏愛他,妾怕他,客人有求於他,都說他比徐公美。鄒忌由此聯想到什麼?他是如何做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來尋找答案。

二、資料助讀

1、《戰國策》:

《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的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最初有《國策》《國事》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爲《戰國策》。全書共33篇。主要記載的是戰國時策士們的言論和行動。

戰國時代七雄並立,兼併戰爭比春秋時代更爲頻繁激烈,各諸侯王紛紛招攬謀臣策士爲自己出謀劃策,於是“士”這一階層活躍起來,有的主張連橫,有的主張合縱,所以,史稱這些人爲策士或縱橫家,他們提出一定的政治主張或鬥爭策略,爲某些統治集團服務,並且往往利用當時錯綜複雜的鬥爭形勢遊說諸侯。《戰國策》就是着重記述這些策士們的言行的。

《戰國策》語言活潑流暢,粗中有細,刻畫人物栩栩如生,如善於諷涑的謀臣鄒忌,任性頑固的貴族老婦人趙太后,追逐功名富貴的策士蘇秦。另外,還特別善於運用一些諷喻性的小故事作比,如“畫蛇添足”“狐假虎威”“南轅北轍”等。《戰國策》不愧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它對後世史學和後世文學的影響極爲深遠。

2、鄒忌:

鄒忌,齊國的謀臣,歷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於進諫和善辯著稱。據史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就藉談論彈琴,闡述治國安民之道,齊威王聽後,大爲讚賞,封他爲齊相。而當時的淳于髡不服,就用隱語向鄒忌提出了關於修身、處世、安民、用賢、治國五個難題,鄒忌都能對答如流。辯論結束後,淳于髡對他的僕人說,看來這個人破格重用的日子不會遠了。時過一年,威王果然封鄒忌爲成侯。鄒忌不僅是一個能言善辯的雄辯家,而且是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

3、齊威王:

齊威王,是一個很有作爲的君王,據史載,他繼位之初,好爲淫樂,不理政事,結果“百官荒廢,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齊威王愛隱語,謀士淳于髡乃以隱語進諫曰:“國中有大鳥,止於王庭,三年不飛不鳴,王知此鳥何也?”齊威工聽後頓悟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從此後,齊威王勵精圖治,修明政治,齊國大治。

三、朗讀課文,疏通文句,把握文意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教師播放示範朗讀錄音,學生邊聽邊在生字、多音字、通假字下作記號。聽畢,藉助註釋、詞典自行理解。

2、譯讀課文,理解文意:

學生自瀆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句。如有疑難問題,同桌之間討論解決。教師巡視,答疑解惑。

教師檢查學生自讀情況。

多媒體顯示:

1、讀準字音:

⑴帙麗朝服衣冠窺鏡

⑵期年朝於齊間進

2、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⑶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⑷聞寡人之耳者

⑸今齊地方千里

⑹宮婦左右莫不私王

⑺鄒忌諷齊王納諫

⑻能謗譏於市朝

3、翻譯下列句子:

⑴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⑵忌不自信。

⑶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⑷王之蔽甚矣。

學生逐題完成,並全班交流。

明確:

1、讀準字音:

⑴ yì zhāo guān kuī

⑵ jī cháo jiàn

2、解釋下列加粗的詞語:

⑴朝:名詞作狀語,在早晨。

⑵美:以……爲美,形容詞用作動詞。

⑶面:當面,名詞作狀語。

⑷聞:使……聞。

⑸地方:土地方圓。

⑹左右:國君旁邊的近臣。

⑺諷:委婉勸說。

⑻謗譏:公開指責。

3、翻譯下列句子:

⑴我同城北徐公比,哪個更美?(把握“……孰與……”的句式)

⑵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把握賓語前置)

⑶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在朝廷上戰勝敵國。

⑷大王您受矇蔽很深啦!

四、思讀課文,理清思路,背誦課文

1、研習第一自然段:

誦讀指導:此段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寫起,三問三答,非常精彩,他們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愛戀之情、其妾畏懼拘謹之情、其客的阿諛奉承之情都要讀出來。

“我孰與城北徐公美?”“吾孰與徐公美?”“我與徐公孰美?”三個問句,一問其妻,二問其妾,三問其客。要讀出鄒忌窺鏡後的自得又不自信。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妻之答,要讀出融融的愛戀之情;“徐公何能及君也君妾之答,要讀出怯怯的拘謹之意;“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客之答,要讀出阿諛奉承之情。

“暮寢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此句則是鄒忌通過“孰視”“窺視”終於發現自己遠遠不如徐公而引起的深思,他的自言自語道出了妻、妾、客阿諛自己的原因。要讀得深沉、懇切,並注意其節奏感。

(指名一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教師指導後,學生齊讀。)

提問:鄒忌諷齊王的.起因是什麼?

明確:與徐公比美。

提問:如何與徐公比美的呢?

明確:通過鄒忌的三問,即問妻、問妾、問客,及妻、妾、客的三答。

提問:妻、妾、客三答後,鄒忌“暮寢而思之”,“之”指代什麼?鄒忌由此又想到了什麼呢?

板書:思

(可組織學生四人爲一組展開討論。教師深入其中加以指導,最後師生達成共識。)

明確:“暮寢而思之”的“之”指代上文的“三問”“三答”,尤其是“三答”。鄒忌在三問三答之後,經過“孰視”“窺視”,知道自己明明不如徐公美,而妻、妾、客偏偏說比徐公美。這是引起他思考的原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於我也。”這是鄒忌經過一番思考得出的結論。至此他豁然頓悟,認識到凡是對自己有偏私、有畏懼、有所求的人,在自己面前只會說些獻媚討好的假話。這比美悟出的道理爲鄒忌諷諫齊王埋下了伏筆。

板書:私畏求妻妾客

2、研習第二自然段:

(學生齊讀。)

誦讀指導:本段是鄒忌用現身說法、親身體驗諷勸齊王。讀來要娓娓動聽,如與人細語敘家常。

“於是入朝見威王”句要用中速較緩慢地讀出。

“臣誠知不如徐公美”句重音要放在“誠”字上面。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有求於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一一對應,兩兩相比。三比之中,道理自然而出。節奏感很強,讀時要注意,並且要讀出懇切、至誠之意。

“今齊/地/方千里”中的“地”當作“土地”講,“方”是“方圓”之意,因此在“今齊”與“地”之後都要略作停頓。

(教師領讀,學生齊讀。)

提問:在本段中,鄒忌是如何諷涑齊王的?

明確:以家事喻國事的辦法。

學生(補充):以“臣之妻私臣”與“宮婦左右莫不私王”相比;以“臣之妾畏臣”與“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相比;以“臣之客欲有求於臣”與“四境之內莫不有求於王”相比,勸說齊王除蔽納諫。最後懇切指出“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板書:

私宮婦

畏朝廷之臣

求四境之內

教師:同學們分析得非常好。鄒忌緊扣“私”“畏”“求”三個方面以親身體驗諷勸齊王,鄒忌諷諫的效果如何呢?讓我們繼續學習文章的三、四自然段。

3、學習第三、四自然段:(教師範讀後作誦讀指導)

誦讀指導:

“善”要讀出齊威王正的心悅誠服,音調要適當拉長。

“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謗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則是齊威王鼓勵納諫的三賞。要用中速讀出真誠、懇切之意。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句中的“此所渭”後要略作停頓。

(學生齊讀,教師加以指導。)

提問:鄒忌諷諫的效果如何?他是怎樣取得這樣的效果的?

明確:王曰:“善”則是對鄒忌一席話的肯定和讚賞。由於鄒忌由小及大。由近及遠,由此及彼,由家事到國事,用自己的切身體驗去規勸齊王;設喻巧妙,推認自然。入情入理,態度誠懇,所以齊王正欣然接受了他的意見。

板書:

小大

家事國事

提問:齊王是怎樣納諫的?臣民是麼怎樣進諫的?齊王納諫的結果如何?

明確:

⑴齊王下令按進諫的方式,分三等懸賞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上書諫寡人者,受中賞;能滂譏於市朝,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如此不計較提意見的方式和態度,這在封建社會是罕見的,也正是鄒忌敢於進諫的原因。

⑵臣民進諫分三個階段,發生了三次變化,“令初下,羣臣進涑,門庭若市;數月之後,時時而聞之;期牛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這三變生動地反映了這一重大舉措的正確性。

⑶結果是“燕、趙、韓、魏聞之,皆朝於齊。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板書:三賞三變

(指名一朗讀基礎好的同學讀三、四自然段,齊瀆課文。)

4、多媒體顯示背誦思路,學生齊背課文。

五、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鄒忌諷諫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3、課外閱瀆《觸龍說趙太后》,比較觸龍與鄒忌的講話藝術。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14

一.導入新課

看過《封神榜》的肯定知道,在殷商時代,有一位大臣比干因進諫國君而被紂王剖心致死,像這樣悲慘的結局足以使諫臣望而卻步。但是,各朝各代仍有不少智勇雙全的忠臣義士,爲了國家的前途而勇於進諫,在那伴君如伴虎的時代遊刃有餘的生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位傑出的人物鄒忌,看看他是如何諷諫齊威王納諫除蔽,修明政治的。

請大家把課本翻到《鄒忌諷齊王納諫》(着重號內容板書)

二.相關知識介紹

1.解題 參照註釋⑴明確:鄒忌是齊國人名。諷:是諷諫的意思,即用暗示、比喻之類方法委婉地規勸。納是接受、採納。諫是臣子向國君提建議。全題合起來就是鄒忌委婉地規勸齊王採納臣民的意見。

2.《戰國策》初三學習《唐雎不辱使命》時作過簡介。可參照預習提示內容。

注意:這是一部國別體史書,與前面學的《史紀》(紀傳體)、《資治通鑑》(編年體)不同。

三.教師範讀課文

四.學生齊讀全文後自己理解其內容

五.課文重點內容講解

教師串講一段,請兩名學生串講兩段,在此過程中將重點字、詞、句隨時講解並板書。

1.實詞

zhāo 早晨(名詞)私人,自己(代詞)

朝cháo 朝廷(名詞)私私下,偷偷的(形容詞)

cháo 朝見(動詞)偏愛(動詞)

身長,長(形容詞)古義是兩個詞:土地方圓

修修建(動詞)地方

整治(動詞)今義是一個名詞

2.虛詞:莫:無定代詞,指人。譯爲“沒有誰”。弗:fú,否定副詞,譯爲“不”。

3.詞類活用

A.形容詞意動用法 吾妻之美我者(“以……爲美”“認爲……美”)

B.形容詞作動詞 私我也(“偏愛”)

C.名詞作狀語 面刺(當面)

D.使動用法 聞寡人之耳者(使……聽到)

4.句式

A.固定句式 (1)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2)吾與城北徐公孰美?

這兩句都是比較相關兩項得失高下的選擇句,是文言文的固定句式。其中(1)句中疑問代詞“孰”由於受強調而被提前,是(2)句的倒裝句。

B.賓語前置 忌不自信(在否定句中,代詞作動詞賓語,前置)

C.狀語後置(介詞短語後置)

欲有求[於我]也(欲[於我]有求)皆以美[于徐公](皆以[于徐公]美)

能灣譏[於市朝](能[於市朝]謗譏)皆朝[於齊](皆[於齊]朝)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此所謂[於朝廷]勝)

D.判斷句

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者也。判斷句

(補)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者,……也。式標誌

E.省略句 (鄒忌)與(客人)坐談

(學生結合講解再默讀全文)

六.課文難點內容分析

緊扣題目,理解課文。首選設問文章開始沒有直接寫鄒忌諷勸齊王,而寫了什麼內容?寫的是由一件家庭瑣事引起的聯想,然後圍繞這件家事展開提問:

1.這件家事是什麼?

――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與徐公比美的問題。

2.由於感情不同,鄒忌向他的妻、妾、客提出問題時的口氣有所不同,注意揣摩各自的語氣所含的感情色彩。

問妻:我孰與徐公美?(親暱)問妾:吾孰與徐公美?(嚴肅)

問客:吾與徐公孰美?(平淡)

3.由於鄒忌的妻、妾、客各自的身份與心理不同,所以回答問題時語氣感情色彩有明顯差異。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熱情地讚揚)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地位低微,拘謹,害怕)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逢迎應酬)

4.面對妻妾與客的讚美,鄒忌態度如何?得出什麼結論?

――他並未得意忘形,很有自知之明。(從“忌不自信”……內容可知)。

他思之的結果是妻私我,妾畏我,客有求於我也。

5.反覆思考,分析鄒忌“入朝見威王”是如何“諷”齊王的?

――鄒忌入朝後,並未單刀直入向齊王進諫,而是將比美這件生活小事講給齊王聽,談自己體會,然後同國家大事進行類比,將妻、妾、客與齊王的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類比,推理委婉地進諫,得出一個結論:“蔽甚”。(這裏由生活瑣事推及國家大事採用了設喻手法。)

6.諷諫結果如何?

――最後齊王納諫。文中寫到齊王納諫決心之大,行“三賞”朝廷內外出現了“三變”,使得“四國朝齊”。

(板書着重號內容):

鄒忌——妻————妾————客

私————畏————求諷

齊王——宮婦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內蔽甚設喻(委婉)

三賞————廣開言路

納三變————政治修明諫

四國朝齊——國家強盛

七.學習借鑑

1.設喻手法 在今後生活學習中可借鑑,需注意的是設喻要精妙,比喻要切當。

2.詳略處理 寫作時借鑑,注意該詳的地方定要潑墨如水,該略的地方要惜墨如金。

3.通過對話表現情節發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文中的三問三答

4.思想內容借鑑 文中的“納諫除蔽”這種見解在當時有積極意義,雖然鄒忌諷諫與齊王納諫都是爲鞏固封建統治,但在客觀上有利於人民,有利於社會進步。今天,我們爲實現“四化”有借鑑意義,同時也應虛心聽取他人意見,培養多謀善斷能力。

八.總結全文

九.作業設計(略)

共2頁: 上一頁12下一頁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育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文言實、虛詞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領會課文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

3、瞭解《戰國策》的有關知識。

二、能力訓練目標

1、培養學生快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組織語言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知識創新能力和多種學科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認識納諫除弊在今天的借鑑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課文中的文言實、虛詞和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2、領會課文設喻說理和類比推理的方法。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內容]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唐朝名臣魏徵說過:“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歷代君主要成就一番霸業,身邊沒有幾位敢進諫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勸諫能否奏效,一要看君王的是否賢明,二要看諫者是否注意了進諫的藝術,使“良藥”既“爽於口”,又“利於病”。戰國時齊威王非常幸運遇到了這樣一位賢臣--鄒忌。今天我們來學習《鄒忌諷齊王納諫》。

二、解題:

鄒忌是齊國的謀臣,以敢於進諫和善於辯論著稱。據史載,有一次鄒忌聽齊威王彈琴,他借談琴來說明治國安民的道理:彈琴要音調諧和纔算善於彈琴;治國也和彈琴一樣,能安撫百姓纔算是善於治國。威王聽後,大爲讚賞,於是封他爲齊相。

《戰國策》的基本內容着重記載了策士謀臣的策略和言論,保存了不少縱橫家的著作和言論。

《戰國策》的文章特點是長於說事,無論個人陳述或雙方辯論,都喜歡誇張渲染。就歷史散文的明白流暢來說,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書中說事常常運用巧妙生動的比喻,通過許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說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說服力和鼓動性。

三、學生對照註釋,自讀課文。

一讀:疏通文意,瞭解大意。教師補充註釋:

1、鄒忌修八尺有餘

句中的“尺”爲齊尺,相當於19. 7釐米。“八尺有餘”,若按八尺半計算,鄒忌身高166. 5釐米,約合五市尺。

2、“窺鏡”的“窺”,本義是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偷看,又引申爲觀察、偵察。“窺”,必然是仔細的。“窺鏡”,不是一般的“對着鏡子看”或“照鏡子”,而是對鏡端相的意思。

3、我孰與城北徐公美?

——我與城北徐公相比,誰更漂亮?

“孰與”:與……比,誰……。“美”:漂亮,形容詞。但“吾妻之美我者”的“美”是形容詞的意動用法,意爲“以……爲美”。

4、“孰”:古爲“熟”的本字。本文的“孰視之”的“孰”,即用其本義的引申義,是“精審”,“孰視”是“定睛細看”。

5、“旦日”:課本註釋爲“明天”,不妥。據《辭源》“旦日”條,“一天明時,即平旦。”課文中的“旦日”是緊承上文“朝”而言的,只能解釋爲“白天”,或“天明後”,而不能釋爲“明天”。

6、齊地方千里:“方”,古代稱面積的用語,“方千里”就是“縱橫各千里”。據考證,齊國當時的面積爲116500平方公里,約佔現在山東省面積(150000平方公里)的五分之四。

7、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

“刺”:指責。能當面指責寡人的過錯的,給予上等獎賞。

8、數月之後,時時而間進;期年之後,雖欲言,無可進者。

——幾個月以後,隔一段時間偶有進諫;一年以後,即使想再提,也沒有可提的了。

“雖”:即使。“言”:說,批評,建議。“進”:進諫。“者”:相當於“……的”。

二讀:劃分段落,歸納段意,理清思路。

教師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小結:

第一段:鄒忌與徐公比美,發覺受矇蔽。(提出問題)

第二段:鄒忌以自己受蔽的事諷喻齊主。(分析問題)

第三段:齊王納諫除弊,內政修明。

第四段:燕、趙、韓、魏都來朝見齊王。(解決問題)

三、佈置作業。

有哪些疑難問題(包括內容和寫作技巧方面)?準備下一堂討論。

教後記:

第二課時

一、討論問題(最好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來討論)。

1、爲什麼說鄒忌進諫的方法很巧妙?鄒忌爲什麼不“直諫”而要“諷喻”?

2、本文的題目是《鄒忌諷齊王納諫》,而作者卻用佔全文二分之一的篇幅去寫鄒忌和徐公比美,這是不是詳略不當?

3、本文的人物對話有何不同?

二、課堂自測(20分鐘)。

1、解釋下面加點的字詞。

①鄒忌修八尺有餘(身長) ②形貌昳麗(光豔)

③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 ④臣之妻私臣(偏愛)

⑤臣誠知不如徐公美(確實) ⑥王之蔽甚矣(受矇蔽)

⑦時時而間進(間或)

2、辨析加點詞的意義和詞性。

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誰,代詞)

孰視之(仔細地,副詞)

唯大王與羣臣孰計議之(周詳地,副詞)

3、“於”作介詞用,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解釋:A.到 B.向 C.對 D.比 E.跟 F.在。

給下面加點的“於”選擇正確的解釋。

①客之美我者,有求於(C)我也。

②……皆以美於(D)徐公

③皆朝於(A)齊

④此所謂戰勝於(F)朝廷

⑤曹操比於(E)袁紹,則名微而衆寡。

4、“於”和“是”連用,有:A.於是B.在這事上。給下面的加點詞選擇恰當的解釋。

①於是(A)入朝見威王。

②吾父死於是(B)。

5、比較下面兩個疑問句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哪一個句子與現代漢語的詞序相同?

①吾孰與徐公美?②吾與徐公孰美?

這兩個句子都有表比較的疑問代詞“孰”(誰、哪個、什麼),都有連接相比較事物的連詞“與”,兩個句子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同。第②句符合現代漢語的詞序。

6、對話的個性化是本文的寫作特點之一。在回答鄒忌提出的“我孰與城北徐公美”的問題時,妻、妾、客人的回答有何不同?試結合他們的不同身份扼要回答。

附:板書設計

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國策》

鄒忌 齊威王

妻→→→→→→私←←←←←←←宮婦左右

| |

妾→→→→→→畏←←←←←←←朝廷之臣

| |

客→→→→→→有求←←←←←←國境之內

鄒忌諷齊王納諫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認識齊威王納諫除蔽的積極意義;

2.瞭解諷諫(諷喻)的方法;

3.學習對話技巧和詳略安排;

4.掌握文學常識和文言知識。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型設計

自學輔導法

教學過程

一、自學定向

俗話說:"伴君如伴虎"。給領導提意見,古往今來,都要冒很大的風險。歷史上偏偏就有人不但屢次給領導提了意見,而且屢次被領導賞識,建議得以實施,又產生了奇效,其人其事也在歷史上傳爲美談。鄒忌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是戰國時齊國的謀臣,曾萬事恆公、威王、宣王三朝,多謀善諫。一次,威王彈琴,鄒忌進門就說琴彈得好。威王認爲他未仔細聽,是在說謊。鄒忌說,琴聲寬和像君主,清廉像章宰輔,舒緩像政令,諧調暢適像四時。威王聽了,知道他在說治理國家的道理,極爲讚賞,就拜他爲相。課文所講的`是在這之後的另一個故事。(板書課題)

二、自讀查疑

1.運用工具書,默讀課文,疏通文意;

2.齊讀課文,然後複述大意,概括文章思想;

3.完成課後練習一、二。

三、討論釋疑:

1.齊讀段一:"比美"離題否?有何作用?

《古文觀止》有評語:"鄒忌將己之美、徐公之美,細細勘察,正欲於此參出微理。千古臣謅君蔽,興亡關頭,從閨房小語破之,快哉。"評得好。

2.段一中的"三問三答"寫法上有何變化?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了人物間的什麼關係)?

提示:內容都是說鄒忌的美,語言只有一兩個字變化,卻反映了對話人物間的關係親疏遠近的不同。

(板書:妻→私:偏愛讚揚

妾→畏:卑微喂怯

客→有求:逢迎敷衍)

3、(齊讀段二)私事、國事有何相通?何以能以喻諷諫?

4.(齊讀段三、四)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出威王確實受了矇蔽?(諷諫是在比美中偶有所悟而爲之的嗎?何以見得?)

延伸遷移

(齊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王之蔽甚矣"一句,爲何點到了卻不深說?提示:善揣摩國君的心理。對於聰明有爲的國君,不要說多餘的話。

2.一"善"、一"朝",省略了哪些內容?提示:哪些意見,如何來朝。

3.這個故事於今有何積極意義?提示:自知之明、直言勸諫、發揚民主、傾聽民聲等等。

4.如何看待《戰國策》?

提示:由於《佔國策》主要是記載戰國時代策士們的言行的,某些地方便誇大了策士的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