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我與地壇》優秀教案(共3課時)

本文已影響 2.39W人 

[教學目的]

《我與地壇》優秀教案(共3課時)

通過學生自讀和老師指導,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且一定程度上能有所分析評價,借鑑吸收。

1、理解、體味史鐵生對生命以及其苦難的感悟。

2、學會感受母愛、理解母愛。

3、理解地壇描寫與抒情的關係。品味作者沉靜、綿密、抒情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方法]

1、理清文章思路和結構。

2、作者傳達怎樣的復雜感受。

3、反覆誦讀文章、討論與指導相結合。

[教材分析]

《我與地壇》是新教材的新課文,它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這問題的提出首先是由於作者自身經歷中的殘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這種並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個體的頭上,使他的命運頓時與他人判然有別,而他對這命運的承受也只能由他獨自來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作者對生命的沉思首先是屬於他個人的心境內容。課文的第二部分則是有關永恆的“母愛”的話題,作者在無盡的追思中表達了自己對母親的懷念;另一方面,寫母親,實際是寫作者對母親的“理解”,寫作者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作者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着思考的深入,隨着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閱歷的廣泛,隨着年齡的增加,作者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彷彿生來就是爲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着命運的重壓。從側重點上來說,課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義,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對“生命”的疑惑——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文章就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渾然一體。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課文理解上的難點。

從以上的角度考慮,對本文的教學目的設計上,側重點在於對這樣的“感悟”的理解上,在於通過這樣的一次學習,學生受到的不光有語文能力上的訓練,在情感上,在心智上,還可以得到更多的啓示。

從單純的教學角度來看:本篇課文超過7000字,是本學年度最長的一篇課文之一;教材同時將其確定爲“自讀”課文,在課時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長度構成了一對矛盾;另外一個不利因素是,作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勞週期較短的現象;而課文說的是一個相對“沉重”甚至“沉悶”的話題。怎樣在40分鐘裏將學生的注意力儘量吸引到課文本身上來,完成對7000字的文章的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

作爲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鑑於本篇課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義,如果能讓學生自己領悟,自己體會到,完成感情的自我昇華,很顯然比教師直接將所謂的“經驗”“教訓”告訴給他們要來得深刻得多。教師要怎樣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呢?——問題,不停的,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是將學生領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內容及步驟]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

課前聽音樂。說出音樂名和作曲者?

簡介貝多芬:

貝多芬,28歲開始耳朵有病,聽力逐漸衰退,到32歲基本上已喪失聽力。《命運》交響曲是在他完全喪失聽力的情況下創作的,面對不幸,貝多芬“扼住命運的喉嚨”,譜下了音樂史上光輝的樂章,也奏響了人生的最強音。歷史上象貝多芬這樣勇敢抗爭不公平的人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也是這樣的一位勇敢的和命運抗爭的典型例子。他曾這樣解釋他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着,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躊躇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着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大向”,到底他的這些文字是怎樣的體現出他的靈魂,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進入作者的內心,去獲得我們自己的體會。

 二、作者簡介

史鐵生,1951年生於北京。1967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附中初中。1969年去陝西延安插隊。21歲時,因腿疾回北京住進醫院,那一天是他的生日,從此他再沒站起來。他在做了7年臨時工之後,轉向寫作。1983年他發表《我的遙遠的清平灣》,一舉成名。加入中國作協。代表作有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務虛筆記》、散文《合歡樹》、《我與地壇》等。其中《務虛筆記》、《我與地壇》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他的作品一類是對知青生活的回憶和反思,另一類是對殘疾人命運的描摹。《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和《奶奶的星星》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三、檢查預習

(一)給加點字注音:

剝蝕( ) 柏樹(  )   恍惚(  )   雋永(  )

猝然(  )   坍圮(  )   恪守(  )   雋秀(  )

(二)給加點字注音,並釋詞:

熨帖:     意蘊: 宿命:       恪守:

亙古不變: 窸窸窣窣:

  四、聽課文錄音

  五、速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體悟作者感情,概括前後兩部分要點。

明確:第一部分,寫古園風景、我的思緒。第二部分,寫對母親的追思,對母親生命的理解。

六、作業

1、 熟記生字詞

2、 熟讀課文

 第 二 課 時

  一、整體感悟

思考:

1、 課文的題目是“我與地壇”,可課文除了寫自己,寫地壇之外,還寫到了什麼?(母親)

2、 課文中第一處同時出現這三個要素的句子是……?

第二部分第一段:“現在我纔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

3、 抽象概括貫穿全文的思路是什麼?

明確:全文的總體思路是:追尋,解答。前半部分是追尋,後半部分是解答。

提醒學生注意第一部分中這樣幾句話,“我一連幾小時……我爲什麼要出生。”“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這卻不是……去窺看自己的心魂。”這實際是史鐵生在園中15年,全部所思所想的總體線索。也就是說,這就是史鐵生的“追尋”的“問題”,共三個:

第一個,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吧,是不是就一死了之算了?也就是說,我該不該去死?

第二個,我爲什麼要出生?

第三個,我應該怎樣活?這是作者追思的“心魂”。、

關於第三個問題。當作者對前兩個問題“想了好幾年”後終於想明白了,終於感悟到“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感悟到“一個人,出生了,這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問題,而只是上帝交給他的一個事實”的時候,實際已經找到答案了,已經對那“生”與“死”這兩個問題釋然了,解答了。最關鍵的問題是怎樣活下去?——爲了什麼活下去?以什麼樣的精神狀態活下去?怎樣面對冷酷、殘忍、不公平的命運。

這個問題是貫穿全文的核心問題。如果師生找準了這個關鍵的核心問題,那麼,就等於找到了一把解讀這篇佳作的“鑰匙”。可以說,如何面對命運是本篇追思的核心。

  二、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閱讀第一部分回答

1、 作者來到古園,說:這古園彷彿就是爲了等我,而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

爲什麼這麼說?(我對古園的深情,古園對我的意義)

2、“這時候想必我是該來了”――“這時候”指什麼時候?爲什麼此時纔是我該來的時候?(地壇褪去昔日的榮耀,盡顯滄桑時,一下子失魂落魄的我來了,與它相憐相惜)

3、“我一下子理解了它的意圖”,這“意圖”指什麼?

明確:生命的暗示

4、“理解了地壇的意圖”的作者眼中的地壇有什麼樣的特點?

明確:荒蕪並不衰敗。“蜂兒、蟬蛻、螞蟻、瓢蟲、露水”全都是弱小的意象,課都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然的法則生存着,這顯然也給了作者以啓示,爲了逃避來到這園子的作者是真真實實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動的。

5、課文中象這樣蘊涵着對生命理解的景物描寫還有什麼地方?如何理解?

明確:六個譬如。

肆意雕琢 不能改變

身體殘疾 精神不變

6、在園子中有了這麼多深刻感受的作者最終理解了生命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了,作者在園中思考了哪些問題,得出了什麼結論?

明確:1、爲什麼生;2、怎樣活。地壇幫他解決了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則不是由他一個人完成得,他精神跋涉得每一步,都有人伴他而行,文章第二部分寫的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他的母親。在品析第二部分之前請同學概括

7、爲什麼要“獨自”去?地壇可以給予作者一個什麼樣的環境使作者要獨自去?用課文的原文回答。

明確:“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並看見自己的身影。”

8、作者要想看見自己的身影,而且還是“總是”去?用原文的回答。(“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9、他到底怎麼了?他在什麼時候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想要逃避?用原文的回答。(“在最狂妄的年齡上忽然殘廢了雙腿,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擴展]如果同學們自己遇上了這樣的問題,會有怎樣的心情,會怎樣做呢?

10、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地壇”可以讓作者看見自己的身影呢?找出文中描寫地壇的部分。(略)

11、這樣的一個地壇給予了作者怎樣的“啓示”?用原文回答。(生是一個不可辯駁的問題,而死也不是一件急於求成的事。)

12、爲什麼地壇可以給作者這樣的啓示?分別用原文和[擴展]自己的話結合前面的景物描寫回答。(“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地壇中的卑微的草木昆蟲,他們並不在意自己的棲息地的荒蕪,都在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着,並且因爲他們的存在倒時地壇不再衰敗。正是這些原本不引人注意的現象讓作者發現了原來不曾想過的樸素的道理。)

13、 讀“剩下的……”一部分內容,體會作者寫出的園子帶給我的不盡的味道。

(這是以景寫味,感悟到的生命的意味、生存的意味,則在後文充分加以表現)

(二)閱讀課文景物描寫部分,討論:景物描寫的作用

景物描寫,第一,有襯托作者心境的作用;第二,爲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寂、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第三,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世界本身也是生命)的解讀。請看這一段:“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所以我常常要到那園子裏去。”這不是寫出一種永恆嗎?

(三)小結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寫地壇,從自己與古園的緣分寫到古園本身,寫到自己在這裏的思考以及從思考中得到的對生命的感悟。

作者講述在殘疾之初,自己悲痛欲絕的心情,渺茫暗淡的前途,以至於一次又一次在死亡惡毒邊緣徘徊,然後偶然走進了那個與自己同樣荒蕪的園子。這座古園映照了作者內心的苦痛,理解作者迷茫的心情,也使作者從中受到生命的啓示。石門中的落日,寂靜卻安詳;高歌的雨燕,蒼涼卻又張揚着生命的多姿多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似乎講述着青春的童話。還有那些小昆蟲,那滿園子的草木,雖然生長在這落寞的原子裏,卻有着頑強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說:“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正是這不衰敗的原子,成了作者生命的一部分,引發他對生命的思考。

他思考了什麼?第一,我的身體 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是不是 就此一死了之?第一,我的身體殘疾了,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此結束了?是不是就此一死了之?第二,我爲什麼要出生?第三,我應該怎樣生活?對前兩個問題,在這靜靜的原子裏,作者“一連幾個小時專心致志地想”,“想了好幾年”,最後終於想明白了,於是對生與死的問題也就釋然了。接下來,最關鍵的幾怎樣活下去,以一種什麼樣的狀態活下去。在這個問題上,原子裏的生命給了他啓示,他從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積極進取的人生觀戰勝了消極頹廢的思想,促使他走上了文學的道路,堅定地邁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這部分描寫細緻,感受深刻,寫得深沉而令人新碎,執着而引發人對生命的尊重與熱愛。

  三、作業

找到全本《我與地壇》,通讀全篇。抄寫第三部分的一段文字(已刪節,見下),背誦,並在寫作中仿寫。

“如果以一天中的時間來對應四季,當然春天是早晨,夏天是中午,秋天是黃昏,冬天是夜晚。如果以樂器來對應四季,我想春天應該是小號,夏天是定音鼓,秋天是大提琴,冬天是圓號和長笛。要是以這園子裏的聲響來對應四季呢?那麼,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着的鴿子的哨音,夏天是冗長的蟬歌和楊樹葉子嘩啦啦地對蟬歌的取笑,秋天是古殿檐頭的風鈴響,冬天是啄木鳥隨意而空曠的啄木聲。以園中的景物對應四季,春天是一徑時而蒼白時而黑潤的小路,時而明朗時而陰晦的天上搖盪着串串楊花;夏天是一條條耀眼而灼人的石凳,或陰涼而爬滿了青苔的石階,階下有果皮,階上有半張被坐皺的報紙;秋天是一座青銅的大鐘,在園子的西北角上曾丟棄着一座很大的銅鐘,銅鐘與這園子一般年紀,渾身掛滿綠鏽,文字已不清晰;冬天,是林中空地上幾隻羽毛蓬鬆的老麻雀。以心緒對應四季呢?晴天是臥病的季節,否則人們不易發覺春天的殘忍與渴望;夏天,情人們應該在這個季節裏失戀,不然就似乎對不起愛情;秋天是從外面買一棵盆花回家的時候,把花擱在闊別了的家中,並且打開窗戶把陽光也放進屋裏,慢慢回憶慢慢整理一些發過黴的東西;冬天伴着火爐和書,一遍遍堅定不死的決心,寫一些並不發出的信。還可以用藝術形式對應四季,這樣春天就是一幅畫,夏天是一部長篇小說,秋天是一首短歌或詩,冬天是一羣雕塑。以夢呢?以夢對應四季呢?春天是樹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細雨,秋天是細雨中的土地,冬天是乾淨的土地上的一隻孤零的菸斗。的,看似沉寂、荒涼、蕭瑟,卻內涵着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包孕着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讓作者感受到時間的永恆魅力,時間的永恆和歷史的滄桑襯托出個人遭際的微不足道,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從反面使一個不幸的人得到解脫。知道了自己的最終歸宿,作者說: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既然誰也擺脫不了一死,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義,可是,一切的消極頹廢不是同樣也失去了意義嗎?上帝留給我們的,只有好好的活着。”

  第 三 課 時

  一、 複習上節課內容

  二、 閱讀課文第二部分,體驗母愛。

(一)讀第二部分3、6、7段,概括母親的愛的特點?

母愛深沉而不張揚,平凡得讓人熟視無睹。有誰能象史鐵生那樣用心體味母愛呢?更多的時候,母愛都是從我們身邊默默地流走,熟視無睹的我們甚至不知道她的存在。我們沒有發現她,她當然毫無怨言,可是,對於我們來說,沒有體驗到母愛應該是多麼大的不幸呀!我們丟失了比金子還珍貴的東西。

(二) 分組概括母親的形象

明確:2、3、8段。善解人意、疼愛、理解、體諒、寬容、痛苦、擔憂、驚恐、默默承受、堅忍、——

(三)思考討論

1、在(二)1段中,作者說“給母親出了一個難題”,你能具體說一下嗎?你曾無意中甚至說因爲自己的所謂個性,所謂逆反心理故意竟給母親出過難題嗎?“難題”是哪些?體會其中的意味。用課文的原文回答。

明確:她知道……她知道……她知道……她又擔心……她只是不知道……母親的善解人意,母親對兒子的疼愛、理解、體諒、寬容。對比以及後面的內容則表現母親在苦難面前的沉重、無助和默默支撐的忍耐.

2、母親是怎樣面對這樣的“難題”的?用原文回答。(“這苦難只好我來承擔”)

3、從母親對待“難題”的態度,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用課文的原詞組合回答。(一位疼愛兒子,而且能夠理解兒子的母親,是一位註定活得最苦的母親,是一位意志堅忍的母親)

4、這樣的一位母親給作者留下了什麼?用課文原文回答。(“母親生前沒給我留下過什麼雋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誨,只是在她去世之後,她艱難的命運,堅忍的意志和不張揚的愛,隨光陰流轉,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鮮明深刻。”)

5、再回頭看看前面的那個“遺留”的問題,誰能給出他的答案?(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給了作者生存的啓示:要堅強的承受苦難,要堅忍的活下去。這正是回答作者“怎麼活?”的疑問的答案。)

6、文章是如何來寫母親的形象的?爲什麼這樣寫?文中幾次出現“現在我纔想到”、“許多年以後我才漸漸聽出”之類的話,表現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並不是直接表現,而是通過自己心靈的對話,自問自思從我理解母親對我的愛展開。反覆寫表明對母親的深深的歉意,自己痛徹心肺的悔恨與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文章更加動人。也更自然。

7、 讀“有一回……”一段,體會其中的意味。

(以我的“設想”,描摹母親在痛苦、擔憂、驚恐、不安,默默承擔着苦難。我的設想與我的自責,表現了對母愛的深切理解!此段中,作者讀懂了母愛,而讀者,也讀懂了作者)

8、作者與作家朋友談到學寫作的最初動機時,認爲朋友的想法過於 簡單天真了,聯繫作者發表第一篇小說後的想法,體會作者的情感。

明確:通過對比突出母愛的偉大,突出了母親苦難的命運,也加深了作者痛楚、自咎、思念的情感。誦讀第五段。這些蒼涼的文字來自心靈深處,沒有經歷過痛苦的人是寫不出這樣凝重蒼涼的文字的,也永遠感受不到在那蒼茫的底色下汩汩滾動的熱流。

9、作者讀懂了母愛,理解了母親的痛苦,也理解了母親的命運,體會到了強烈的愛與痛交織的情感,母親的命運給了作者什麼啓發?

明確:母親的愛、母親的意志、母親的命運、母親的苦難,讓我明白了生存的意義,生存的價值,也讓我在逆境中更堅強。

10、母親伴隨了作者對生命思考,在最後一段有一句形象的表述,請集體朗讀。

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11、[拓展]在這些“想到”的內容中,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的最後一句:“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有過母親的腳印”。我們怎麼來理解這些“腳印”“車轍”“我”“地壇”以及“母親”的關係?

明確:處處的腳印,也就是處處的關愛與牽掛。暗示出我的成長處處都離不開母親的啓發,就如同是地壇給予作者的生命的啓示一樣,在作者的心裏,母親已經和地壇融爲了一體,和作者的堅忍果毅的生命融爲了一體。

12、第二部分寫母親是爲什麼?

明確:非常概括地說,寫母親,實際是寫“我”(史鐵生)對母親的“理解”,寫史鐵生對母親對待生命、對待命運的態度的“理解”。開始,史鐵生是不理解母親的,逐漸地,隨着思考的深入,隨着精神追尋的深入。精神閱歷的廣泛,隨着年齡的增加,史鐵生終於理解了母親,讀懂了母親。母親完全是在苦難的折磨中度完了她自己的生命。看來,命運的造就也就決定了角色的分配和承擔的方式,有些人彷彿生來就是爲了承受苦難,在苦難中默默地忍受着命運的重壓。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就是‘“活法”的答案之一。

  三、小結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寫母親。他愛地壇,更愛自己的母親,尤其體會到母親的痛苦與無盡的關愛以後。

開始,尊重是不理解母親的,只是時時刻刻在想着自己不幸的命運;等到他真正讀懂母親,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是要加倍的“以後,母親卻已經永遠地離開了他。於是就有了執着對母親重新認識,以及對母愛的更加細心的體察。

執着表達的對母親的愛是深重而沉痛的。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因爲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忽然截癱的兒子,儘管她情願截癱的自己,可事實是無法改變的。於是她只默默地承受,用無私的母愛包容着餓兒子的一切,她只好一天天地熬,慢慢地等,等待兒子走出陰影。但是她終於沒等到。兒子成功之日,多麼渴望和母親一起分享。兒子第一次這樣爲母親想,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於是,他又搖着輪椅來到這古園,他反覆地想,爲什麼母親不再等兩年?他埋怨上帝的不公;他反覆想着同一件事:母親已經不在了,就像他當初反覆思考生命與死亡一樣。這時候,母親的苦難與偉大才在他心中“滲透得深徹”,而母親那艱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在他的印象中“愈加鮮明而深刻”,從而使他對母愛有了更深的體會,對生活、對未來有了更深的思考。

 四、拓展

(一) 閱讀史鐵生《秋天的懷念》(文章見《考之韻》),進一步解讀母親。

(二) 在讀完這篇文章後,同學們對“苦難”及“人生”又有什麼新的感悟呢?我們到底是爲什麼而活?怎樣的活?

(三) 聽歌曲(滿文軍《懂你》)進一步體會母愛。

 五、作業

週末回家觀察父母的言行舉止,用心靈解讀父母的愛。模仿史鐵生的語言與風格,注重展示內心世界,注重抒情和議論,把父愛或母愛用心靈記下來。

 附:板書設計

地壇荒蕪、古舊、沉寂

一、寫“我”與地 地壇坦蕩、新鮮、頑強

壇非同尋常的關係 地壇給我啓迪、慰藉、生命

母親對兒子的關懷

二、寫“我”對母 兒子對母愛的感悟

親的追憶和眷念 “我‘對生命的深刻理解

“我‘母親的深深懷念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