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說課稿

《我與地壇》說課稿

本文已影響 2.07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我與地壇》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我與地壇》說課稿
  《我與地壇》說課稿1

  一、說教材、學情:

1、關於教材:

《我與地壇》(節選)選自高中語文蘇教版必修二第一個大專題“珍愛生命”下的第一個子專題“精神支柱”,它隸屬“文本研讀”的範疇,是高一年級的學生步入高一下半學期之後要學習的第一篇課文。蘇教版高中語文必須教材打破以往以文體爲依據組合單元教學的體式,着重凸顯文本中的精神價值對學生的影響,就《我與地壇》而言,它要求學生在整體把握“珍愛生命”這個大主題的基礎上,品味散文的語言,賞析散文的藝術表現手法。

課文節選了史鐵生創作的散文《我與地壇》的前兩節,第一節寫地壇,寫自己在遭遇人生變故後在地壇中對生命的思考和感悟,其中的景色描寫直搗作者對生死的解讀;第二節寫母親,寫自己在地壇中對母親的追思與痛悔,作者用“我”與母親之間的細節及議論性語言放大了悲傷的力量,直擊學生的內心深處;而連接一、二兩節的則是藏在“我”與地壇背後的一隻眼睛,那就是母親的眼睛。

2、關於學生:

十五、六歲的學生正值青春最美的季節,關於生活和命運、苦難和坎坷、生和死,他們尚且處於一種似懂非懂自以爲懂其實又不甚懂得的狀態;而在初中階段,他們已經學習過有關生命話題的文章,也積累了散文閱讀的一般知識和能力,基本能夠熟練地掌握“借景抒情,融情於景”的散文寫作特點,而關鍵在於“景爲什麼能夠成爲情的依憑所在?”,即就是說,學生在解讀《我與地壇》時,可能會對地壇爲什麼能給予作者生命的啓示這裏形成閱讀障礙,由此導致學習難點,也因此也形成了我的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我會視情況而定,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通過這堂課得到或多或少的感動與感悟。

  二、說教學目標:

1、教學目標:根據教材和學情的分析,我由淺入深的設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尤其加深對多音字的記憶;

(2)課文第一節,品味景物描寫的語言特點以及景物背後蘊含的情感脈絡。

(3)課文第二節,體會作者對母親態度的變化,並在變化中感受作者與母親之間濃烈而複雜的愛。

2、教學重點:由於課文一、二兩節在語言特色和情感表達上各具特色,所以:

(1)第一節,重在析景——通過對景色的賞析,讓學生明白地壇能夠給作者帶來生命啓示的原因。

(2)第二節,重在內省——通過文本中母親的“眼睛”讀懂母親的苦難與偉大,並從作者與母親的故事中走出來,去反窺自己,對母親對生活內省於心。

  三、說教學過程:

在明確了教學目標之後,我安排了兩課時來完成《我與地壇》的講解。第一課時,以地壇中景色描寫爲線索;第二節,以母親的“看”爲線索。下面我將重點談一談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及實施過程。

我想通過“角色扮演”和“誦讀涵詠”的方法,讓學生在有聲的情感中身臨其境的去觀賞地壇中的景色,並從自身出發設身處地去理解作者對生命和生存的感悟。我具體設計了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導入:

首先,我用多媒體投射兩張史鐵生的照片,讓學生去看,去觀察照片中的時間、環境和史鐵生的姿態與表情。

之後,角色扮演——我是記者,學生們都是史鐵生,一部分學生是照片1中的史鐵生,另一部分學生是照片2中的史鐵生。然後開始模擬採訪,我會提出問題:“請問您此時的心情是什麼,您希望二十年後您的生活是怎樣的?”

——我希望通過這樣一種類似遊戲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打破上課之處的沉悶與緊張;並且讓學生從一開始就可以以自己的視角去靠近史鐵生的人生,對作者的遭遇和承受,去假想去體會。如此不僅可以直接拉近他們與作者和文本的距離,而且很直觀的激發了學生對作者人生經歷的同情與好奇,直逼生死的主題;同時,也在不同程度上隱喻了他們自身的幸運與幸福。

最後,由我總結,介紹作者生平,交代史鐵生在遭遇不幸的前後,在生活和思想上的變化,同時提出疑問:是誰讓這個終年與輪椅爲伴,與疾病廝守的人笑得如此燦爛?或許我們可以從《我與地壇》中找到答案。由此走入第二個教學環節。

2、研讀課文,探尋作者的心路歷程。

這是第一課時中最爲重要的一個環節,我分四步走:

(1)一讀全文,奠基調,點重點。

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一、二兩節,標自然段、留意生字詞、並簡單概括一二節的主要內容。——整體感知課文的語言(平實而舒緩)和情感基調(壓抑悲慟)。

之後,我會和學生一起通字詞,特別強調多音字“剝、捋、雋、熨”。

再由學生自己概括課文兩節的主要內容(一:我與地壇;二:我與母親),我再簡單的點出:在我與地壇的後面有一隻眼睛,那是母親的眼睛。

這一步是爲了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認知,初步去感受課文平實而舒緩的語言所營造出的那種壓抑又略帶悲痛和希望的情感基調。

(2)二讀部分,賞景色,抓線索。

由學生自己自由的讀第一部分,可以默讀也可以朗讀,思考:我與地壇的關係。——讓學生帶着這個問題走進第一節,意在引導學生去關注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和宿命。

之後,全班齊讀第一段第一句話“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緊接着我再讀這句話,我會重讀“好”、“小說”、“都”、“實際”,意在強調地壇對“我”的重要性,讓學生馬上關注作者對地壇的描寫。

接着由學生分組討論:我和地壇的緣分表現在哪?——通過這個所謂的“緣分”很自然的引出後面對地壇景色的描寫;同時在他們的討論中我能夠了解學生對這個緣分的理解,或許會有新的想法和認識的生成。

(3)三讀景色,尋變化,悟緣分。

這一步就是析景,是第二個環節中最爲重要的一步。

首先,找同學有感情的大聲讀第三段,並說說第三段爲我們描寫了一個怎樣的地壇。我會點出,在“剝蝕、淡褪、坍圮、散落”背後的“愈見蒼幽”和“茂盛”,意在引導學生意識到,與廢棄荒蕪同在的還有那“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

之後,再找同學讀第三段,沉澱我與地壇相遇之初的情感,明確:家與地壇的近,讓這個曾經無比輝煌而此時荒蕪冷落的園子,迎來了一個在最狂妄的年齡上殘了雙腿的年輕人,可謂惺惺相惜。

同樣道理,先找同學讀第五段中的景色描寫,我再讀一遍,爭取讀出一種輕快地節奏。再讓學生回答:這個時候,地壇是怎樣的,我又是怎樣的?

——學生對第三段的景色和情感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以此爲基礎,我希望能夠讓他們自己去悟我與地壇的相識之緣——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地壇“荒蕪但並不衰敗”,自己去體會景色中飽含的生命跡象,聆聽生命競相生長而發出的聲響。我再點出,第五段,作者實際是放大了對微小生物的描寫,用地壇中不常被人關注,但依舊鮮活的生命,去感化和鼓勵自己,讓自己努力做到殘疾但不頹廢。

最後一景兒——第七段六個譬如,我先讀,讓學生們閉上眼睛,放空一切,去聽去想,聽過之後說說自己的感覺。之後,我點出:“默坐”、“呆想”之後,耳邊的嘈雜、紛亂的思緒儘可拋諸腦後,所有的風雨所有的跋涉,即便艱辛甚至痛苦,也都是一種強大的釋放,是生命重歸零度的返璞。

再讓全班齊讀,用齊讀的力度帶起學生們內心的悸動和震撼,讓學生儘可能多的去感受那種來自生命中苦痛的力量,捕捉風雨中若有若無的彩虹。

(4)四讀全景,析語言,沉思想。

再把第一節從頭到尾讀一遍,出聲的讀,將地壇中三處景色描寫串起來,我會提醒學生,讓他們注意第七段第一句話“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以此明確,作者用大量筆墨寫地壇中的景色,實則是在寫自己那時那刻無處釋放的感情,借我在地壇中的所觀來訴說我在逆境中的所想,對生、死的感悟也就自然的流於其間。

最後,反問學生,作者何以在地壇中重拾活的信念,重燃生的希望?——這個問題是在迴應初讀第一節的那個思考“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是什麼?”,在瞭解了景色和思想的`變化之後,沿着作者在地壇中走過的路,去找作者的心路。此時,學生已經可以自己概括出我與地壇之間的緣分——距離的相近和精神的趨同,給我與地壇的相遇、相識、相知增添了一種緣分和宿命的味道。

走到這兒,文本研讀這個環節就進行的差不多了,對於地壇中景色的變化及其中所飽含的作者的心路歷程,學生已經能夠了然於心了。在此基礎上,就要讓他們從文本中走出來,低頭看自己。也就是我的第三個教學環節:

3、總結文本,反觀自己,昇華情感。

再次投射史鐵生的兩張照片,讓學生注意照片下面的小字,帶着學生回到上課之處的那場採訪中,提出最有一個問題:如果不再是扮演,而是真的,你們願意做史鐵生嗎?

我希望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沉澱這一節課所講過的,關於文本的語言,關於地壇的景色,關於作者的感悟等等,繼而再一次引發一種深度的,關於疾病與苦難,關於生命與生存的思考和討論,由學生們各抒己見,我也會說出自己的想法。

通過第一課時,我想告訴他們:當我們抱怨生活不如張三李四的時候,要想到,就命運而言修道公平;當我們因各種無法逃避的事端而遭受苦難的時候,要明白,正是苦難增加了生命的厚度,賦予生命悲壯凝重的色彩;當我們心中的苦悶與痛楚無處安放的時候,要看到,愛我們的人正默默地陪在我們身邊,爲我們遮擋窗外更大的風雨。

最後一個環節,佈置作業:

4、作業:你在地壇中無意的碰到了史鐵生,你想對他說?

這個作業可大可小,意在發散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們在課下繼續沉澱,繼續讀,深化他們對課文第一節的理解,並且能夠自由的說自由的寫。下面是我的板書:

從作者靠近地壇,與它相遇;到走進地壇,與它相識,深入地壇也深入自己,這一待就是十五年;再到走過地壇,走過自己人生的起起浮浮,與它相知。這其實是與文本研讀中的景色分析相對應,直觀的體現了作者借地壇景色變化而抒發的情感變化。

我的說課結束了,謝謝大家。

  《我與地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我與地壇》是蘇教版必修二的第一篇課文,原文是史鐵生所寫,共分7個部分,近13000字,是作者對過去十幾年的回憶和自省,它不是一篇通常意義上的寫景狀物的文章,而是融合了作者由於身體的殘疾而對人生產生的獨特感悟。本文節選前兩部分,第一部分寫自己在地壇對生命的思考以及獲得的人生感悟。第二部分寫母親,以及自己讀懂母愛後追悔莫及的心情。

本文所在的專題名稱是“珍愛生命”,因此,我認爲編者節選兩部分的目的就在於讓學生通過學習課文懂得如何珍愛生命。

  二、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本文的特點,我的教學目標確立如下:

1、熟讀課文,落實基礎知識,包括重要的字音字形詞義等。

2、瞭解作者的心路歷程,對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3、培養學生運用優美或平淡的語言表達自己感情的能力。

重點:目標2——體悟作者對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難點:理解“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

品味評價沉靜、抒情的語言特色。

  三、說教法: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我校爲打造高效課堂提出的“三段五環節”等具體要求,我準備採用採用創設情境導入法、以有價值的問題爲引領法,在完成“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時”,採用課下自讀課文、討論交流的方法。

完成“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時,採用“讀”“議”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相關語句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處境,進行換位的思考,通過與同學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情景法、訓練法等相結合。

  四、說學法:

高一年級的同學,雖然在初中階段的基礎上,對整體把握文章、欣賞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結合作者的實際生活、深入作者心靈真正理解文本、比較深入的說出文章語言的美等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弱,自學方法是簡單的雛鳥吞食的方法,對老師的依賴性強,思考問題缺乏一定的深度,滿足與膚淺的認識,爲此,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法的指導:

1、用設疑促思的方法,引導學生由題目入手,帶着“內容如何體現題目”的問題去閱讀文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養成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2、通過抓關鍵語段,分析“我”與地壇、母親的關係,體會作者“對生命、對生活、對母愛”的感悟,養成抓中心段、中心句來體會文章所傳達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閱讀方法。

3、通過聯繫生活閱歷來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聯繫生活來學語文,養成“在語文中學生活,在生活中用語文”的學習習慣。

  五、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

美國盲人教育家海倫凱勒曾寫過一篇文章——《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表達了一名盲人對光明的嚮往和對生命的熱愛。然而,這位殘疾人對健康的追求是很難以實現的,但是做爲正常健康人的我們,有一天成爲殘疾人的可能性不小。同學們能不能設想一下,(當然這個現象這希望大家永遠也不會發生)如果有一天,就在你們如此青春歡暢的時候,突然失去了一條腿或者一隻手,會恐懼害怕嗎?你們會怎麼想,怎麼做呢?

在我們現實中確實生活中,確實有着這樣不幸的人。史鐵生就是這樣,在他二十一歲的花季年華里,他實然因爲雙腿癱瘓而截肢,後來又引發了患腎病並發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人生實造此難,他又是如何面對的呢?下面讓我們學習他的《我與地壇》來感悟他對人生的態度吧。(板書課題,課件展示)

設計依據:我們的學生絕大多數都是健康的,因此,他們很難理解一個殘疾人的心理,有的學生甚至對殘疾人抱有歧視鄙夷的態度,我之所以這樣設計課文的導入是爲了拉近作者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對殘疾人的心理有一個的初步的體會。

二、檢查課前預習

1,學生說出對作者的瞭解

2,檢查本文的重要字詞

3,題目是“我與地壇”,那麼節選的這兩都是寫“我與地壇”嗎?(整體感知)

三、進入課文(問題引領)

1、我爲什麼要去地壇?(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可以想象,作者不僅在身體上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他內心的痛苦也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特別是在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的時候,到那裏去爲了“逃避一個世界到另一個世界”,)

2、作者在第二段說他與地壇很有“緣分”,你認爲“緣分”表現在哪裏?(用課文中的句子回答)

3、地壇有什麼特點,從中得到什麼啓示?

作者從當初一味地想死到最後想通了“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是地壇的荒蕪但並不荒廢給了他的啓示。

地壇:荒蕪——不荒廢(充滿着生機)

我:殘疾——不殘廢

由此,作者剩下的問題就是想着怎樣活了。

4、同學們現在回憶一下,我們熟悉的人物中,有沒有和史鐵生的命運相似的人,請將其故事大致講述一下。並總結他們有什麼共同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補充說明:人物例如張海迪,霍金,貝多芬,海倫,桑蘭等。有必要的話,可以講一下張海迪的《輪椅間的對話》。

設計理由:

任何人想突然面對苦難時,都難免一時消沉,但可貴的是有人能從絕望中掙扎起來,重新面對生活,甚至活出了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像史鐵生他們。現在的學生生活優越沒有經歷過挫折和磨難,對苦難的理解相對較少,適當的例子,會使他們從這些人物身上受到啓發,在面對人生的風雨時,能從容淡定。

史鐵生之所以能最終走出困境,不僅因爲有母愛的默默支撐,還有地壇給作者提供了一個安靜的沉思的環境,可以使其慢慢療傷。而我們現代人在快節奏的喧囂生活中,心靈疲憊至極,恰恰需要像史鐵生一樣尋一個幽靜的環境給自己一個自省反思的機會。而且,生命唯有思考纔會豐富多彩纔會有滋有味。課文第二部分轉入寫對母愛的感悟,瀏覽第二部分回答以下問題

1、兒子殘疾以後,母親是如何想和做的呢?找出對母親心理和動作描寫的句段。

在她猝然去世之後,作者設想母親的心理: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裏出了什麼事,這苦難也只好我來承擔。

這是他唯一的兒子,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只要兒子能活也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兒子得有一條走向自己的幸福的路。

……最者後來明白了母親的用心,對母親的評價是: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2、音樂閻維文的《母親》(多媒體播放或師生配樂唱)

3、作者對母親的描寫屬於細節描寫,這些描寫有什麼作用?能不能舉例說明。

授課說明:這是本課時重點,可以找幾位學生回答,並討論總結答案。

關於第三個問題的設計:細節描寫可以使人物更真實更生動更具有感染力。

在講解細節描寫時,可以將《母親》的歌詞展示出來,請學生欣賞其中的細節描寫。

你入學的新書包有人給你拿你雨中的花折傘有人給你打你愛吃的(那)三鮮餡有人(他)給你包你委屈的淚花有人給你擦啊,這個人就是娘啊,這個人就是媽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啊,不管你走多遠無論你在幹啥到什麼時候也離不開——咱的媽。

你身在(那)他鄉住有人在牽掛你回到(那)家裏邊有人沏熱茶你躺在(那)病牀上有人(他)掉眼淚你露出(那)笑容時有人樂開花啊,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

4、拓展:時間太過匆匆,我們平時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想到母親對自己的關心,更難以想到如何去報答母親。往往當我們想起的時候,她們已經不在了,留下了“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趁着我們還有時間去回報的時候,想一想自己的母親有哪些讓們感動的地方。(運用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寫一篇有關“我與母親”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設計意圖]建構主義理論認爲,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積極地建構其知識

與技能。既深化學生在課堂上獲取的精神體驗,達到思想教育的目的,又訓練學生運用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進行寫作。

課堂小結: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史鐵生在不幸面前選擇的是堅強活下來,爲了他的母親,也更了自己。作爲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們,更沒有理由不善待生命,珍愛生命。最後讓我們一起朗誦汪國真的《熱愛生命》來結束今天的學習吧。(幻燈片放映)

五、作業

1、閱讀史鐵生的小說《命若琴絃》

2、寫一篇有關“我與母親”的六百字左右的抒情小文。

  《我與地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課文地位

《我與地壇》是全日制普通高中第一冊第二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高中第一冊的重點是在初中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學習我國現當代文章、外國文章、中外文學作品和我國古代散文,着重培養學生理解文章的能力、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和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一單元裏已經學習了詩歌的鑑賞方法,第二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鑑賞散文。《我與地壇》之前的兩篇課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樓閣》都是寫景抒情散文的名篇,學生在學習時也初步懂得了散文鑑賞的基本方法:通過解讀語言文字來感受作品中呈現的物象,進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並且儘可能瞭解作者自身的方方面面,瞭解創作的時代背景更深層次地把握作者蘊涵在文章中的情感。除此之外,要注意學生的個性感受,鼓勵學生真正走進作者的境界中,與作者同歡喜,共憂患,理解作者,感受作者的情懷。

《我與地壇》是一篇寫景與敘事相結合的散,作者將自己的獨特感受融進對古園的景物描寫之中,這種描寫很有作者的個性、人格的印記,在景物描寫中抒寫人生感懷和人生思考,;作者的語言無論是敘事寫人還是繪景狀物,無論是描摹心態還是抒發感悟,其表現力都是很強的,語言的運用在平緩沉毅中見機智。因而學習本課,除了進一步落實並掌握鑑賞散文的方法外,還要引導學生走進作者的內心,去思考、去探討作者在文中觸景生情,對生死問題的深沉思考與明智選擇和對母愛的感懷、對親情感受。此外,本文也有他思想教育價值:可以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對待生與死的問題,如何對待自己的生身父母,如何提高心理素質,着意培養堅忍不拔的一意志品質,克服脆弱,增強心理承受能力,避免過激舉動,預防發生意外等等。

2、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進而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2)將古園的景物描寫作者的特殊的生活挫折結合,把握作者蘊涵在文章中的情感。

(3)品味評價沉靜、抒情的語言特色。

(4)引導學生關注生命、關愛親人、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

教學難點:

(1)理解“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

(2)品味評價沉靜、抒情的語言特色。

  二、說教法:

根據本文的特點和大綱對自讀課的要求,準備採用自學、討論、探究等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爭做學習的主人。具體措施如下:

1、完成“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時”,採用自讀課文、討論交流的方法,由題目“我與地壇”,文章第一部分寫我的不幸遭遇及我對“死”及“活”的思考,第二部分寫了“母親”,對全文進行整體的思考:文章是怎樣將“我、地壇、母親”三者聯繫在一起的?這三者之間有什麼內在的聯繫?指導學生養成抓住關鍵的人或物,獲取相關信息來整體把握文章內容的習慣,並在和同學的討論交流中培養自己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

2、完成“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時,採用“讀”“議”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反覆朗讀相關語句的基礎上,結合作者的處境,進行換位的思考,通過與同學交流碰撞,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3、完成“把握作者蘊涵在文章中的情感”和“品味評價沉靜、抒情的語言特色。”時採用探究式,讓學生找出自己最爲欣賞的一兩出語言,讀一讀,並說一說它美點,並模仿着寫出一兩個句來。寓思維訓練於聽、說、讀、寫之中,提高閱讀分析鑑賞能力,把個人鑽研與小組討論結合起來,互相補充,羣策羣力,使知識轉化爲能力。

4、完成“引導學生關注生命、關愛親人、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這一情意目標時,聯繫中外名人:貝多芬、孫濱、司馬遷、張海迪等人的事蹟來思考生命和人生及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聯繫書寫母親的詩孟郊的《遊子吟》等,以及當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愛你》《懂你》等來感受母愛的偉大,親情的可貴。

  三、說學法

高一年級的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基礎上,對整體把握文章、欣賞文章已有所理解,但閱讀獲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結合作者的實際生活、深入作者心靈真正理解文本、比較深入的說出文章語言的美等方面還是有所欠缺。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的自學能力較弱,自學方法是簡單的雛鳥吞食的方法,對老師的依賴性強,沒有掌握自學的方法,容易厭倦,思考問題缺乏一定的深度,滿足與膚淺的認識,爲此,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學法的指導:

1、用設疑促思的方法,引導學生由題目入手,帶着“內容如何體現題目”的問題去閱讀文章,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養成邊讀書邊思考問題的好習慣。

2、通過抓關鍵語段,分析“我”與地壇、母親的關係,體會作者“對生命、對生活、對母愛”的感悟,養成抓中心段、中心句來體會文章所傳達的作者的思想情感的閱讀方法。

3、讀書養成摘抄的優美語句的習慣,並通過反覆朗讀,從抑揚頓挫、修辭、句式、表達的感情、所寄託的寓意、遣詞造句的準確形象生動等用所掌握的賞析語言的方法去品味的語言。在此基礎上進行模仿(即仿寫句子),養成“學以致用”的好習慣。

3、通過聯繫生活閱歷來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注意聯繫生活來學語文,養成“在語文中學生活,在生活中用語文”的學習習慣。

  四、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命運叵測,人生道路上,不幸有時會從天而降。面對不幸,有人一死了之,有人奮發圖強,但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段內心的掙扎。今天,我們就來感受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史鐵生在他21歲時響應號召赴陝西務農,因積勞到殘而下肢癱瘓後的一段心路歷程。

(二)整體把握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文章後,就文章內容提出一個問題,用一個問題將題目及兩部分內容聯繫起來。

學生讀完課文後發言討論,既要說出自擬的題目,又要結合課文內容說出擬題的根據,老師進行總結。問題範例:文章寫了我與地壇的什麼關係?文章是怎樣將“我、地壇、母親”三者聯繫在一起的?

(三)探討“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理解作者對生死和親情的感悟。

1、學生研讀第一部分,探討“我”與地壇的關係。(注意結合具體語句進行探討,即注意文本的解讀)

討論後明確:

(1)、“我”殘廢之初,悲痛欲絕,感到前途的暗淡渺茫,以至於一次次在死亡的邊緣徘徊,偶然地來到這個荒蕪冷落的古園,古園映照着“我”的生活,感受出“我”內心的苦痛,理解“我”迷茫的心情,可以說地壇的“荒蕪冷落得如一片野地”的景物特點與“我”的苦痛、迷茫的心境相似。因而在“我”可以在地壇躲避殘酷的現實生活,可以在地壇那裏療傷。

(2)、地壇的“荒蕪但不衰敗”,的特點,使“我”從中受到生命的啓示:園中的小昆蟲蜂兒、螞蟻、瓢蟲、蟬,他們雖身處逆境,但並不頹廢、消極,他們都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生命的喜悅;還有那“祭壇石門的落日,寂靜的光輝被映照得燦爛” 、“雨燕的高歌”、“冬天雪地上小孩子的腳印”等生機勃勃的景象爲世界增添了一份活力和亮色,正是這“荒蕪但不衰敗”,的園子,引發了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並從中獲得啓示:人生就是一種不可捉摸的命運的造就,包括生命中最不堪的殘酷與傷痛也都是不能選擇的必然,人對於超越個體生命的外在力量所設定的事實顯然沒有任何改變的餘地。但生命的真諦在於把握自我,因而“我”選擇用積極的人生觀戰勝了消極頹廢的思想,並走了文學創作的道路,堅定地邁上了新的人生道路。

(3)、“我”深愛着地壇,因爲地壇與我的緣分,還因爲地壇的荒蕪與我的心境相似,更因爲“我”在地壇時,地壇的富有生機的景物引發了“我” 對生命、生活的思考, 並中從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諦。

2、 研究第二部分,理解母親給予了“我”什麼?

(1)、母親給予了“我”生命,但她除了千千萬萬的母親那樣關愛自己的子女之外,面對殘疾的兒子,她還要堅強的意志和驚人的毅力去承受巨大的壓力,以行動感染薰陶殘疾的兒子 :“她知道我心裏的苦悶,知道不該阻止我出去走走,知道我要是老呆在家了結果會更遭,但她有擔心我一個人在那荒僻的園子裏整天都想些什麼。”“母親知道有些事不宜問,便猶猶豫豫地想問而終於不敢問”“她情願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呢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者,兒子得有一條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於能找到。——這樣一個母親,註定是活得最苦的母親。” “她思來想去最後準是對自己說:反正我不能不讓他出去,未來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如果他真的要在那園子裏出了什麼事,這哭難也只好由我來承擔。”

(2)、母親給我的是無私奉獻和毫不張揚的愛 :“曾經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裏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裏,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裏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有急迫”

(3)、母親使“我”獲得了人生啓示:母親苦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爲兒子承受一切苦難,爲兒子獻出一切,堅定地活下去。也就是說,母親的活法、母親對待苦難的態度,母親給予兒子的愛,讓“我”明白了面對苦難應該怎樣活下去,讓“我”體會到親情的可貴,使我在母親去世後“設想母親的心理、寫小說回報母親、整日懷念母親 、痛恨自己的倔強羞澀”。所以“母親”是我亦即作者史鐵生生命的航標。

3、“地壇”與“母親”有什麼聯繫?地壇和母親給予“我”的有什麼異同?

討論後明確:“現在我纔想到,當年我總是獨自跑到地壇去,曾經給母親出了一個怎樣的難題”,“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有過母親的腳印”——處處的腳印,也就是處處的關愛與牽掛.暗示出“我”的成長處處都離不開母親的啓發,就如同地壇給予“我”的生命的啓示一樣,在我的心中,母親已經和地壇融爲了一體,和作者的堅韌果毅的生命融爲一體。

相同點:都在我面對人生不幸、在最最困難、最最低落時給予我慰藉,給予我幫助,並啓迪着我勇敢地面對生活。

不同之處是:地壇的一草一木及其他的景物描寫觸發我的感覺,讓我感悟生命;給予我生命的啓迪,而母親同給我的更多的關注,承受別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痛,卻又堅定地活下去,她的苦難的命運、堅韌的意志和毫不張揚的愛,爲兒子承受一切苦難,爲兒子獻出一切,她的對待苦難的態度,她的活法,給予我生活和生命的啓迪.從這個意義上講,母親用她的生命來啓迪我,這是與地壇所不同的。所以作者說:我愛地壇,更深愛我的母親。

(四)品味語言。

要求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語句,並通過反覆朗讀,從抑揚頓挫、修辭、句式、表達的感情、所寄託的寓意、遣詞造句的準確形象生動等角度去品味語言,並模仿着自己創作一句來。(小組合作完成)

(五)引導學生關注生命、關愛親人、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

1、聯繫貝多芬、海倫凱勒、司馬遷、張海迪等人的例子來談談關注生命,冷靜對待挫折、增強心理承受能力等問題。

2、聯繫書寫母親的詩如孟郊的《遊子吟》等以及當今的一些通俗流行歌:《真的愛你》《懂你》等來感受母愛的偉大,親情的可貴。

(六)播放歌曲《真的愛你》及鋼琴曲《命運交響曲》結束本節課,在美妙動人、振奮人心的音樂聲中,激發學生再次感受親情的可貴,並樹立“扼住命運的喉嚨”、與命運抗掙的生活態度,奏響命運的樂章。

  五、說板書:

板書設計主要體現教學的重難點:理解“我”與地壇、母親的關係:

我 與 地 壇

史鐵生

深愛地壇 深愛母親

感悟生命 感受親情

說課方案的自我評價:

本課的設計主要抓住了題目所涉及的內容要素:“我”、“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作爲深入文本、探究文本的突破口,深入理解作者的心靈世界,體味他與地壇和母親的情感,理解他從地壇的景物描寫中、從母親的平凡和瑣屑的實踐中感悟生命、感悟親情,完成此環節之後,下面的語言品味及情知教育則水到渠成,可以說起到了“牽一而發動全身”的作用。但是,由於多方面的因素,本說課稿諸多方面不盡人意:如對課堂中學生會出現的問題沒有預先設想;板書的設計欠藝術性和高度概括性等。懇請指正。

  《我與地壇》說課稿4

  一、地位與作用:

《我與地壇》是高中語文教材第二冊第十一課,也就是第三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從教材體例的系統上來說,從第一冊的“整體感知”、“理清思路”、“概括要點”到第二冊的“篩選信息”、“研究探討”、“分析評價”,是將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作爲訓練要點,其目的性更突出,也更能適應新世紀的素質教育的要求。從這個方面上來說,《我與地壇》正處在這個訓練體系的較高層級上。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有了兩篇文章對“分析評價”這一訓練點進行了鋪墊,那麼在這一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需要注意的是,越是到了更高的能力層級,它所要求的綜合語文能力更加突出,而不僅僅是一個訓練點這麼簡單。

  二、教學目標:

1、理解本文獨到的人生感情及作者對生命的認識。

2、抓住文中的關鍵句,揣摩語言。

(設計依據:通過對本文的學習,不但要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也要讓學生在情感心智上得到啓示。)

  三、教學重點:

理解地壇和母親在作者頑強求索中的作用,解開“我(作者)”、地壇、母親三者的關係。

  四、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作爲殘疾人對生命的感悟及對“生與死”的思考。

(設計依據:課文的第一部分更注重“生命”的意義,而第二部分更注重“情感”的意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對“情感”的理解和思考又回答了對“生命”的疑惑而母親的“活法”,就解答了自己應該怎樣活、怎樣面對命運、怎樣面對苦難的問題。這是文章的精髓,也是課文理解上的難點。)

  五、文章特點與關鍵:

《我與地壇》是新教材的新課文,本篇課文超過7000字,是本學年度最長的一篇課文之一;教材同時將其確定爲“自讀”課文,在課時的安排上和文章的長度構成了一對矛盾。它所講述的是有關生命本身的問題:人該怎樣來看待生命中的苦難。作爲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普遍存在着心理疲勞週期較短的現象;而課文說的是一個相對“沉重”甚至“沉悶”的話題。怎樣在45分鐘裏將學生的注意力儘量吸引到課文本身上來,完成對7000字的文章的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

  六、教學方法:

通過提問—啓發—討論—評價的步驟學習課文。

(設計依據:作爲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鑑於本篇課文所涉及的特殊的“情感”意義,如果能讓學生自己領悟,自己體會到,完成感情的自我昇華,很顯然比教師直接將所謂的“經驗”“教訓”告訴給他們要來得深刻得多。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扣一環的問題,是將學生領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採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後通過討論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七、教學方式:

(使用依據:本文是通過學生默讀、誦讀去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通過討論加深對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因此在本節課中利用明膠片和投影儀將幾個需要討論的問題顯示出來,並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去思考。)

  八、課時安排:

1課時

  九、指導學習:

課前自學與課堂討論相結合。

(設計依據:根據本文篇幅較長的特點,課前預習,自學是必須的。自學指導的要求是通過作者直接的語言去理解文章。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去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內容,發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十、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

挫折對於每個人來說幾乎是必將經歷的。有些人面對命運中的挫折望而卻步,使成功從手中流逝;有些人卻能夠勇敢面對,昂首前行。這些人最終成爲生活的強者,爲人們所尊敬,例如:司馬遷、張海迪、貝多芬等人。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作者史鐵生在其“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失去了雙腿。他歷經磨難,經過一番苦苦的掙扎最終成爲了一個著名的作家。

史鐵生有這樣一句話用來解釋他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

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着,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藉助這些躊躇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着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大向。”

到底他的這些文字是怎樣體現出他的靈魂,讓我們一起進入課文,進入作者的內心,去獲得我們自己的體會。

(設計依據:通過作者自己對名字的解釋,可以深切的感受到作者在特殊經歷下的特殊情感,使學生感受更爲真切。)

2、讀準下列字詞:

宿( )命坍圮( )( )玉砌( )雕欄亙( )古不變撅( )

捋( )蟬蛻( )窸窸窣窣( )( )嘈( )雜熨( )帖猝( )然倔強( )( )雋( )永恪( )守焦灼( )

(設計依據: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一些基礎知識。)

3、思考問題:

第一部分:

①文中哪幾小節是對地壇景物的描寫?作者爲什麼要描寫地壇的景物(作用)?

②作者是怎樣理解地壇的意圖?(用文中的話)

③比較3、5兩段的景物描寫,有無發生什麼變化?如果有,這種變化意味着什麼?(請位同學朗讀課文第5節,其他同學思考)

④在地壇,作者思考了哪些問題?地壇又爲作者解決了哪些問題?

第二部分:

①第二部分哪幾小節是對母親的描寫?

②作者通過哪些場景去描寫自己的母親?反映了母親怎樣的心境?

③通過作者對母親的描寫,我們體會一下,作者的思想發生了哪些變化?(討論)

4、重點研討,總結評價

①通過這堂課的分析理解,請同學們概括一下母親的做法給了作者一個怎樣的啓示?(思考)

②文中有段“設想”非常耐人尋味,可以說這是作者思想上的一次跨越,如果沒有這樣一個“設想”,作者是無法得到這樣的啓示的。就讓我們通過這個“設想”共同去體會“母親的偉大”。

③課文最後寫道:“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從全文看,此處的“車轍”“腳印”是可以有象徵意義的。那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它到底象徵了什麼?

(五)作業:有人說寫作是“本於內心的鬱積,發乎情性的自然”,這堂課的作業就是以《地壇給我的啓示》爲題寫一篇類似讀後感的文章,不計長短,關鍵要發自於你們的內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