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設計(有反思)

本文已影響 1.48W人 

 一、教學目標: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案設計(有反思)

 1.知識與能力: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初步瞭解文章大意,初淺瞭解孟子及其思想。

(2)結合註釋,藉助工具書能自己釋義、翻譯這篇文言文。

(3)辨析疑難字詞,疏通疑難句意,積累文言詞彙,如一詞多義,虛詞的作用及通假字現象,“郭、池、委、去、固、域、兵革、親戚”等字詞的含義。

  2.過程與方法:

(1)掌握議論文的基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得出結論”,理解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方法。

(2)反覆練習誦讀,在讀中積累文言詞彙,在讀中品味文言韻味,在讀中感知內容要點,在讀中領悟文章內蘊,在讀中鑑賞語言的精闢,在讀中質疑探疑解疑,在讀中走近孟子。

(3)鼓勵學生對課文內容要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並通過合作交流,共同探討,解決疑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人和”的含義,並從中受到教益。

(2)感悟孟子超人的智慧。

(3)通過思讀、悟讀,讓學生開拓視野,陶冶情操。

二、教學重點:

1、掌握重要字詞的含義,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掌握文章的論述特點

2、理清論證思路,把握說理方法

 三、教學難點:

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基本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運用所學議論文知識分析文章。

 四、教學方法:

預習法,誦讀法,討論法,講讀法,體驗法,說學法

(以讀爲核心,討論點撥,師生互動)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在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成語吧!這個成語是比喻違反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急於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同學們知道這是哪個成語嗎?對,是拔苗助長,那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個成語出自哪本書?這個成語出自《孟子》一書。其實,有很多我們常見的成語,如成仁取義,出爾反爾,始作俑者等等都來自這本書,那這又是怎樣的一本書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的一篇關於“仁政”思想的文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看看孟子的“魅力”何在。

 (二)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

(1)解釋題目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題目的意思:

“道”即“王道”,得道:施行“仁政”,助:幫助,失道:不施行仁政,也就是違背道義

請一位同學來翻譯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學生翻譯)

師:這位同學翻譯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2)作者簡介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著有《孟子》一書。孟子是繼孔子以後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合稱“孔孟”,並有“亞聖”之稱。

《孟子》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記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張、哲學主張及個人修養。孟子最早提出了“民貴君輕”、“與民同樂”的思想,他反對不義的戰爭,主張施行“仁政”。

 (三)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疏通文意

(1)在學習課文之前,請全體同學先有感情地大聲地來朗讀一下課文,初步體會文章的大意,讀的時候請同學們拿起你們手中的筆,把你們不會讀的字詞畫出來,待會我們一起解決,好,現在由老師來開個頭,“天時不如地利”預備讀,(學生朗讀)。

師:同學們讀得都很好,但是,有兩個字,我發現有很多同學都讀錯了,請同學們看到課文的第三句“夫fú環而攻之”, 夫在這裏讀fú,而不是讀fū,再看到課文倒數的第三句,親戚qī畔之,這個字讀qī不是qì。(板書:夫fú,戚qī)

好,這是老師從同學們剛纔的朗讀中所發現的問題,同學們還有什麼字詞的讀音是你們不會的,有的話就提出來,我們一起解決。

沒有的話,老師就要考考你們了,同學們看到課文的第四句,是“米慄(lì)非不多也”,還是“米粟(sù)非不多”,對是“米粟(sù)非不多也”。再看下一句是“什麼民不以封疆之界”對,是“域”讀yù,(板書:粟sù、域yù),

師:看來同學們的預習工作做得還是很到位的,但是,要朗讀好一篇文章,除了讀音準確還是不夠的,我們還有注意一下文章的節奏,現在就由老師來給同學們示範一下,同學們聽的時候要注意一下老師朗讀時的重音、停頓和節奏。(老師範讀)

(2)好,現在請全體同學跟着老師剛纔的提示,再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一下課文。

 (四)精讀品味

同學們讀得都很好,現在,讓我們開始進入文章的學習:

(1)首先,請同學們看一下第一句“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板書: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時”是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地利”是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不如”是比不上。 “人和”是指作戰中的人心所向

這句話很短,請個同學來給我們翻譯一下(學生翻譯)

師:這位同學翻譯得非常好。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士兵的人心所向、內部團結。

好,我們已經知道了這句話的意思了,那這句話主要講了什麼呢?(學生回答)

師:對,這句話主要是“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之間的比較,那哪個更爲重要呢?

對,“人和”比較重要。那又爲什麼呢?我們接下去看。

(2)“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這句話,同學們有那個字詞是不會翻譯的嗎?沒有的話,老師就來考一下你們了:

“三裏之城”的“三裏”是什麼意思呢?對,三裏是周圍,方圓的意思;城,是指內城,郭,是個古今異詞,古義:外城,今義:姓氏;那“環而攻之而不勝”的“環”又是什麼意思呢,對,“環”名詞作狀語,是圍的意思。第一個而,表順接;第二個錶轉折,是“卻”的意思。

(板書:郭,古義:外城,今義:姓氏;環:圍;而,表順接,錶轉折)

好,現在請一個同學來翻譯一下這句話(學生翻譯)

師:翻譯得很好。三裏的內城,七裏的外城,包圍着攻打它卻不能取勝

我們接下去看,請一位同學給我們朗讀一下這句話:“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學生朗讀)

師:朗讀得很好。“夫”是文言發語詞,可以不譯。“環”我們上句已經說了,是包圍的意思。“而”表修飾,那麼“必”又是什麼意思呢?對,“必”是一定的意思。(板書:“夫”,文言發語詞)

好,請一個同學給我們翻譯這句話(學生翻譯)

師:很好。這句話的意思是:包圍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現在老師想請一個同學來給我們讀一下這一句話和前面的一句(三裏之城……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學生朗讀),老師還想請一個同學給我們翻譯這兩句話的意思(學生翻譯)

師:很好:看來同學們都很認真地聽課。這兩句話的意思是說:三裏的內城,七裏的外城,包圍着攻打它卻不能取勝。包圍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這樣卻不能取勝,這是因爲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條件比不上有利於作戰的地理形勢。

那這兩句話又講了些什麼呢?(學生自由發言)

師:大家講得都很有道理。“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是“天時不如地利”,從進攻一方的失利說明“天時不如地利”。 有 “天時”者也不能勝,旨在說明“地利”重於“天時”。

(板書:進攻-失利-天時不如地利)

(3)我們再接下去看,首先,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這句話,“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學生朗讀)

“城”是城牆的意思,那麼“池”是什麼意思呢?對,“池”是指護城河。池在這裏是古今異義詞,今指水塘;“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兵器。革,灰甲;堅利,是指堅固鋒利。 米粟,是指糧食。那“委而去之”的“委”是什麼意思呢?對,委是放棄的意思,那麼“去”,又怎麼解釋呢,對,去是指離開,去也是古今異義詞,今義:往,到。

(板書:古今:池:指護城河,今指水塘。去:離開,今指往,到。委:放棄,)

好,還是請一位同學給我們翻譯一下這句話(學生翻譯)

師:翻譯得很好,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城牆不是不高,護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裝備不是不精良,糧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棄城而逃走,這是因爲對作戰有利的地理形勢比不上作戰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團結。

這句話主要說了什麼呢?(學生回答)

師:對,“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堅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卻棄城而逃,因爲“地利”亦難比“人和”。 從防禦一方的失利說明“地利不如人和”。

(板書:防禦-失利-地利不如人和)

同學們看看這句話有什麼特點呢?對,是雙重否定句,同學們想一下,爲什麼用雙重否定句呢,用它有什麼作用呢?(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答得都很有道理,雙重否定句意思最肯定。充分鋪寫防守一方所具備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條件,然後陡然一轉,說出失敗的結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結論有了更強的說服力。

(4)好,請一位同學給我們讀完後面的幾句話,“故曰: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最後”,

師:讀得很好,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故是所以的意思,域,本來是名詞,但是,在這裏卻用作動詞,這是詞類的一種活用,域在這裏是使動用法,使……居住,定居。(所謂使動用法,是指謂語動詞具有“使之怎麼樣”的意思)。以是憑,靠的意思。 固國,鞏固國防,固,也是使動用法,使……鞏固。 威,也是使動用法,可以翻譯爲震攝。兵革之利,武器的強大。

請一個同學來翻譯一下這句話(學生翻譯)

師:翻譯得很好。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

我們接下去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寡助之至”的“之”是動詞,到的意思。“至”是指極點;親戚,是古今異詞,古義:內親外戚 親戚畔之,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畔,是通假字,通“叛”,背叛。(“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順,歸順,服從。

(板書:之:到。至:極點;親戚,古義:內親外戚 親戚畔之,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係的家庭或它的成員。畔:通“叛”,背叛。)

請一個同學給我們翻譯一下這句話(學生翻譯)

師:翻譯得很好。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

我們再看下一句,“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以是用,拿的意思;所是指歸附的力量;第二個所指的是衆叛親離者。君子是指對統治者和有才德之人的通稱 必是一定的意思。(板書:以:用,拿)

好,還是找一個同學來翻譯一下(學生翻譯)

師:很好,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好,老師想找一個同學來朗讀一下文章的最後三句話,朗讀完後,老師還想找一個同學給我們翻譯一下。(學生朗讀,學生翻譯)

師:看來同學們都有認真地在聽課。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所以說:使百姓定居下來,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鞏固國防不能靠山河的險要,威懾天下不能靠武器裝備的強大。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幫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幫助他的人少到了極點,兄弟骨肉都會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了極點,天下人都歸順他。憑藉天下人都歸順他的條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君子不戰則已,戰就一定能勝利.

這幾句話我們理解大意,那他們又都說了些什麼呢?(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回答得都很好,這幾句話,進一步深入說明“得道”即“得人和”則“戰必勝”。

(5)課文的大意我們已經分析完了,現在,請全體同學們再有感情地大聲地一起來朗讀這篇課文,加深對課文的瞭解。

 (五)討論交流

有句話說得好“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好,現在,請同學們各自帶着問題有感情地朗讀一下這篇課文。

1、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文章是如何逐層展開論證的?(學生同桌之間討論交流)

明確:中心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文章開篇提出論點,指出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由此逐層展開,用概括性的戰例加以證明,分別就天時與地利地利與人和作比較,指出天時 地利 人和三因素在戰爭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後由戰爭中的“人和”推出治國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結論,闡明瞭“人和”的實質,即“多助”“天下順之”;最後把“多助””與“寡助”進行對比,自然導出“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2、本篇在論證方面的特點是什麼?

本篇論證的主要特點是採取“總——分——總”的論證結構。先提出中心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後再分別設例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最後再從道理上論證中心論點。

3、本篇主要是談戰爭呢,還是談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談政治,是借戰爭談政治。孟子借談戰爭的取勝條件以闡明他的政治主張,他主張國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這樣才能“多助”,衆人才會歸順,而“天下順之”,“戰必勝矣”,國家才能治理好。

4、現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義,請結合你的生活,談談對“道”的理解。

(1)以國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國家間和平共處、互不侵犯;

(2)以國家內部而言,“道”指愛民,爲老百姓着想;

(3)以個人而言,“道”指與人爲善,仁義道德

 (六)總結

文章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指明“人和”是克敵制勝的首要條件。然後擺事實、講道理逐層深入地進行論證。“人和”,就是文中的“多助”和“天下順之”,即人民的支持和擁護,這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的思想,同時也向我們提出了團結協作精神的重要性。

 (七)佈置作業

1.背誦全文。

2.整理課堂內容,寫一篇讀後感

 (八)板書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

論點: 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進攻:天時不如地利 戰爭事例

論證:

防禦:地利不如人和

結論: 得道多助——天下順之 治國道理

失道寡助——天下叛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教學反思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一篇文質兼美的經典之作,鑑於是誦讀欣賞篇目,在設計教案時,注重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味,在讀中感悟;在備課中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同時,以誦讀爲主線,採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採取誦讀、點撥、討論、質疑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整節課的教學實施過程由幾個板塊內容構成:第一板塊“整體感知,誦讀訓練”;第二板塊“深入文本,品讀賞析”,具體又分合作探究、疑難字詞釋義,探究文章主旨、賞析論證藝術,吟哦諷誦、積累經典;第三板塊“古爲今用,拓展遷移”,設計一道開放性思考題談談“和”的新意,力爭讓學生學會從歷史發展的角度和運用現代觀念的角度來理解和評價文章內容,注重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培養學生主動閱讀文言經典的興趣;增強學生對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吸取民族智慧;豐富學生傳統文化積累,積澱傳統文化底蘊,應當成爲所有教師在教授經典文言文時的終極追求。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