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通用12篇)

本文已影響 2.54W人 

作爲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通用12篇)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本文大氣磅礴的語言;

2、探尋安塞腰鼓所傳達的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

3、增強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

感受本文大氣磅礴的語言。

三、教學難點

探尋安塞腰鼓所傳達的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

四、備課資料

1、篇目:《<安塞腰鼓>課堂實錄》(授課老師:餘映潮)、《“互聯網+”時代,語文老師如何自處》(張中祥);

2、書目:《程少堂講語文》;

3、視頻:電影:《黃土地》(陳凱歌導演,張藝謀攝影)、全國賽課一等獎《安塞腰鼓》教學實錄(授課老師:黃守佳)

五、教學過程

1、導入(5分鐘)

上課!(學生起立)同學們好,請坐。今天是我們傳統節氣中的冬至日,還下着雨,大家冷嗎?(學生答冷)誰能跟大家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來分享一下這種冷的感覺?(請穿得多的同學回答)在這麼冷的天兒裏,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安塞腰鼓》,一起躁起來!

首先,請大家齊讀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1、感受本文大氣磅礴的語言;2、探尋安塞腰鼓所傳達的文化內涵和生命意識;3、增強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然後,我們把字詞簡單梳理一下。大家預習的過程中,有哪些地方的字音不會讀的,請舉手,我們一起解決。請大家把屏幕上的詞語每個讀兩遍,鞏固一下。

2、誦讀,感受鼓勢(10分鐘)

標題“安塞”是陝北黃土高原上的一個縣城,號稱中國腰鼓之鄉,而安塞腰鼓則是陝西最著名的文化品牌之一,號稱天下第一鼓。那麼,安塞腰鼓有何特點?請大家迅速瀏覽全文,找出文中最直接概括安塞腰鼓特點的一句話。

大家找得很準,文中最直接概括安塞腰鼓特點的一句話是: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這句話中,安塞腰鼓的特點是?(壯闊、豪放、火烈)要讀出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來,我們需要用怎樣的語調來讀?(高亢激昂)那麼,就讓我們一起用高亢激昂的語調把這句話讀出來: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重讀“壯闊、豪放、火烈”,再來一遍: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下面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感受一下這種壯闊、豪放、火烈的舞蹈。(播放電影《黃土地》片段)這個視頻中是怎樣表現出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的呢?(人多,動作幅度大,揚起塵土)

文中還有哪些地方表現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請大家找到,並且讀出來!(先自由讀,然後推薦讀)

安塞腰鼓是一種舞蹈,既然是舞蹈,就會有聲音,我們來看一看本文中哪個擬聲詞出現的頻率比較高?“隆隆”。這個擬聲詞反覆出現在哪幾個自然段?14、15、16。我們沒有安塞腰鼓,就把桌面當成安塞腰鼓,每讀到“隆隆”一詞的時候大家就一起捶一下桌面,讀到“隆隆隆隆”時就捶兩下,接下來我們邊讀第14、15、16三個自然段,邊捶出我們班的蓬勃朝氣吧。“百十個腰鼓”,開始!(學生邊讀邊捶)

看來大家捶得很帶勁,捶完之後如果要用文中一句簡短有力的話來表達你此時的感受,可以用哪句?“好一個安塞腰鼓!”看一下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4次。和“隆隆”一樣,作者在文中不厭其煩地反覆強調了“好一個安塞腰鼓”這個感嘆句,充分地表達了作者對安塞腰鼓怎樣的思想感情?(喜愛、讚美)

3、精讀,探尋鼓魂(10分鐘)

本文作者劉成章先生就是一個土生土長的陝北人,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之後,他創作了《安塞腰鼓》《黃土情》《壺口瀑布》等反覆讚頌陝北的篇章,我們之前還學過他的《讀碑》,有印象嗎?作者將自己對家鄉的滿腔熱愛都寫進了文章,然後感染到了千千萬萬的讀者。

那麼,安塞腰鼓除了有壯闊、豪放、火烈的外在特點,還有什麼內涵?這裏的內涵我們又可以從兩個方面來分析:

首先,安塞腰鼓反映了陝北怎樣的時代風貌?我們看課本下面註釋顯示本文寫於1986年。然後來看看作者本人對此的解讀:

關於《安塞腰鼓》(劉成章)

在寫《安塞腰鼓》之前,我已接連寫了好幾篇頗有影響的文章。這些文章不但使陝北驕傲地在新時期美的視野中踏出一方天地,而且都貫穿着一條紅線,那就是謳歌改革開放。那個時期,我滿腦子都是改革開放。因爲天地的巨大變化給我個人和國家都帶來了希望,我對改革開放充滿了熱情。

由此可見,安塞腰鼓反映了陝北怎樣的時代風貌?打破桎梏,改革開放。文中哪些句子能反映出這樣的時代風貌?8、9、10、11、12。時至今日,陝北不僅在經濟上成爲我國重要的石油、煤炭能源基地,而且在文化上向全國奉獻了信天游、《平凡的世界》等文化名牌,徹底改變了以前閉塞落後的面貌。

然後,安塞腰鼓反映了陝北人民怎樣的精神風貌?我們依然從文中找答案: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粱,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他們吃的是紅豆角角老南瓜,卻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下面請全班男生齊讀第18、19、20、21、22自然段,感受陝北人民強盛的生命力。

4、演說,弘揚楚韻(10分鐘)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傳承併發揚家鄉的地域文化,就是一方人來反哺一方水土了。不僅陝北,許多地方都在大力發揚自己的地域文化。比如2015年廣州市的中考語文作文題目就是“廣州風格”,引導學生思考的就是廣州本地的地域文化。那麼,我們湖北的地域文化又有些什麼特色?

下面我們欣賞四張圖片(熱乾麪、光谷廣場、黃鶴樓、劉醒龍和《天行者》),首先請大家從中任選一張圖片,寫一段演講稿,做一次演講,主題圍繞湖北或者武漢的地域文化展開。然後請以每四個人爲一組,迅速討論出一個較好的'演講方案,等會兒每個小組推舉一位代表,跟大家分享。

劉醒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我摘錄了百度百科的部分內容,希望能給大家一些素材。

情傾大別山

劉醒龍曾深情寫道:“我是在古城黃州的黃岡地委招待所出生的。剛滿一歲,父親就請了兩個挑夫,一位挑着我和姐姐,一位挑起我們全家的行李,一步一步走進大別山腹地,在一處名叫石頭嘴的小鎮上停留下來。關於我的貫籍,前些時,終於與團風和英山兩地的朋友一起達成共識:我的靈魂與血肉是團風給的,而思想與科智慧是在英山豐富的。”

我省的一些著名作家,其實不止劉醒龍,還有比如方方、池莉等,都在有意識地將家鄉的地域文化寫進自己的文章裏。而我近來也在整理湖北文學史,希望能在地域文化方面有所收穫。

那麼,在座的各位呢?今天給你們留一個不用上交的作業:在網上搜索“劉醒龍 大別山”“池莉 漢口”“方方 武漢”三人關於武漢的文學作品,至少閱讀她們每人的一篇文章。

5、演讀,沐浴文化(5分鐘)

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下面讓我們以演讀的方式來沐浴在一片文化的光輝中。我們班朗誦水平最高的哪位同學?請所有同學以激昂的語調齊讀第25、26、27三個自然段,每讀到一個“捶”字的時候,就捶一下桌子。然後請這位同學以舒緩的語調讀完本文最後三個自然段。

在座的同學們如果有像劉成章一樣,立志寫出家鄉地域文化的,歡迎與我交流,謝謝大家,下課!

六,板書設計

外:壯闊、豪放、火烈

安塞腰鼓 時代氣象

生命意識

地域文化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2

【導學目標】

1、識記、理解本課的生字詞。

2、瞭解本文氣勢恢宏、詞語簡潔有力、句式鏗鏘激越的特點。

3、感受本文所抒發的生命律動的激情。

4、體味理解語言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深意。

【課時計劃】

1課時

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

俗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它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進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

自學互研 生成基礎

步驟一 知識梳理 夯實基礎

1、讀準字音,記準字形

亢奮(kàng) 晦暗(huì) 羈絆(jī)

冗雜(rǒng)驀然(mò)戛然而止(jiá)

閉塞(sè)飛濺(jiàn)恬靜(tián)

燒灼(zhuó)驟雨(zhòu)震撼(hàn)

瞳仁(tóng)輻射(fú)

2、詞語解釋

亢奮:極度興奮。

晦暗:昏暗。這裏是迷惘、糊塗的意思。

羈絆:纏住不能脫身,束縛。羈,約束。

冗雜:繁雜。

驀然:突然,猛然。

歎爲觀止: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戛然而止:聲音突然中止。

3、作者簡介

劉成章,陝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現在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作品中《羊想雲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步驟二 整體感知 走進文本

課文錄音朗讀(多媒體播放),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並思考全文可分爲幾部分。

【交流點撥】文章按“鼓響前,鼓演中,鼓聲止”可分爲三個部分。第一部分(1~4段),第二部分(5~27段),第三部分(28-30段)。其中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的藝術魅力,且這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好一個安塞腰鼓”,這也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驟三 精讀課文 把握情感

請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第二部分,先找出第二部分第一個“好一個安塞腰鼓”前寫的好的地方,抽取學生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作者把“但是”和“看”獨立成段的`用意。

【交流點撥】作者把“但是”和“看”獨立成段,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畫面由靜到動的急轉。

2、品味“一捶起來就發狠了,沒命了,忘情了!”的作用。

【交流點撥】短句,用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

3、“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運用了哪些修辭,起到了什麼效果?

【交流點撥】排比和比喻,用層出不窮的美好的想象和聯想來描繪鼓聲,思想大開大合,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表達出了安塞腰鼓雄壯的場面,使人產生親臨其境之感。

步驟四 精讀課文 理解內涵

1、品味了文章的語言美,下面來感悟《安塞腰鼓》的精神內涵。

【交流點撥】用鏗鏘磅礴的語言、張揚激情的句式、瑰麗奇特的想象、急促爆裂的節奏、用一個個宛如棒槌的文字,在那天地之間,在那雄渾厚重的黃土高原上,爲我們鼓盪起了一場驚心動魄的安塞腰鼓。這鼓聲鼓景,表達了作者對安塞腰鼓的舞姿、沉重的鼓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讚美之情,歌頌了陝北人民的粗獷、豪邁情懷。

2、文章想要表達的主旨是什麼?(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交流點撥】①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②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③歌頌陽剛之美;④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

當堂演練 達成目標

步驟五 總結全文 拓展延伸

1、課堂小結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秀美的山河,悠久的文化,燦爛的文化,都令我們無比的自豪。黃土高原上有壯闊、豪放、火烈、雄渾、激盪、磅礴、衝破束縛、阻礙、痛快淋漓的安塞腰鼓,而江南有姿態各一、百船競渡、氣氛熱烈、爭先恐後的龍舟賽。這些形式各一的表演,鑄就了我們中華的燦爛文化。

2、拓展延伸

我們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令你想到這種不可阻擋的生命力量?

【交流點撥】划龍舟比賽、足球比賽、田徑比賽等。

【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表演前 安靜(以動襯靜)表演中 亢奮(鏗鏘有力)表演後 寂靜(呼應開頭)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3

學習目標

1.識記本文出現的重點字詞,瞭解安塞腰鼓。

2.學習本文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腰鼓表演的技藝,品味文章的語言。

3.學會欣賞舞蹈表演的藝術,感受舞蹈的美,體會安塞人的內在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師:源於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很多,哪位同學能夠說出自己知道的幾種?

生:畫畫、雕塑、武術

師:我們身邊的能列舉幾個嗎?

生:鬧元宵、踩高蹺、舞獅、秧歌

師:對,其實,還有一種威風鑼鼓表演,氣勢宏大、場面壯觀。今天我們學一篇同樣爲鼓的表演安塞腰鼓的文章,看看安塞人能舞出點什麼?

二、理解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就文章題目提出問題,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

三、整體把握課文。

1.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

教師把生詞分爲四類:注音、解釋、書寫、累積。啓發學生體會這樣分類的目的。指出整理、累積詞語的方法,什麼樣的詞語需要整理和累積(不認識的、重要的、有價值的)?如何累積(分類、書寫記憶、運用記憶)?

2.文章寫了什麼?

要求:默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開始部分,寫一羣后生神情沉穩而安靜地站着;緊接着寫他們開始捶、發狠、忘情、沒命地捶;這樣的行爲一直持續寫到了文章的什麼段落?文章最後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由此可見,文章寫了一次黃土高原人表演安塞腰鼓的文藝活動。由此,你認爲整篇文章的層次可以如何劃分?歸納一下各部分的大意。(教師預設:第一,表演前;第二,表演中;第三,表演後。)

(2)在文章中間的部分,同學們是否發現有一些句子反覆出現,在整體理解課文方面能給你什麼提示?根據這些提示,試着把這一部分劃分一下小的文章層次,總結一下層意。(教師預設:第一,寫安塞腰鼓的舞姿以及給人的聯想。第二,寫安塞腰鼓巨大的聲響給人的感受。第三,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第四,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對你欣賞舞蹈藝術有什麼啓示嗎?由此初步思考,作者寫安塞腰鼓,要表現什麼?從哪些語句、段落可以看得出來?試着讀一下。

四、重點研讀。

師:你認爲文章哪一句話、哪一段、哪幾段寫得比較好?好在什麼地方?說一說理由,讀一讀,體會一下;或者有什麼疑問、需要討論的問題,咱們一起討論一下。

1.文章寫表演前的情況,有什麼好處?

師提示:沒有一個靜止的開始,後面的忘情的動,好像就沒有參照系一樣。這裏的靜,是爲後面的動蓄勢。

分析:人物茂騰騰的後生;背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性格樸實;神情沉穩而安靜;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2.作者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先用排比寫: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然後用比喻寫後生的舞姿像強震擊起的石頭;然後用排比和比喻的方法寫鼓點像驟雨;流蘇像旋風;腳步像亂蛙;瞳仁像火花;風姿像鬥虎。

這樣寫的好處:比喻使描寫的對象更加生動具體,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語言氣勢,很好地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3.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怎麼理解?

寫出了陝北高原人的性格特點:粗獷、豪放、開放。表現: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要掙脫、衝破、撞開束縛、羈絆、閉塞,由晦暗追求明晰、光明、富裕生活的一種信心和勇氣。

4.如何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以及聲勢的不同凡響。

第一句寫響聲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回聲;第二句寫響聲撞擊在心裏,觀衆的心裏產生共鳴;第三句寫響聲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5.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安塞腰鼓給人豐富的想象力的?(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

6.爲什麼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覺,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人會感覺特別的寂靜。這裏是用靜來反襯剛纔的鬧。

7.如何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雞啼是天亮的象徵,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有這些安塞人的精神,他們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五、小結。

1.文章寫了一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動,作者想通過敘寫,表達作者對於生命中奔騰的力量的讚美;表達作者對黃土高原人特有的內在的精神品質進行讚美的思想情感。

2.在文章的寫法上,你有什麼啓發?(按照時間劃分來寫活動的方法;語言大多使用修辭方法,以增強語言表現力;善於抓住生活中美的東西;寫表演活動可以從舞姿、聲響、給人的想象、給人心靈的衝擊等方面着手。)

3.安塞人內在的東西給你什麼啓示?(人應該有追求,應該這樣痛快地生活和追求着。)

4.閱讀這樣的文章應該注意的問題:學會調動自己的感覺經驗,體會問題背後所蘊含的東西,從而達到理解語言文字的目的。

六、佈置作業(選其一)。

1.觀看千手觀音,寫一段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注意運用劉成章寫安塞腰鼓的手法,學習他的語言。(教師提供網址)

2.你知道我們家鄉獨有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嗎?試着蒐集、整理、交流一下,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寫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秧歌隊伍表演的情形。

第二部分網絡議課實錄

問題一:教學設計到教學實踐:加法還是減法

陳大偉(以下簡稱陳):讀完你的教學後記,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你對教學的理性追求。做事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幹什麼,這雖說是老生常談,但在實踐中我們卻常常迷惑和忘記。你對學生的理解基礎、達成理解可能的方式、理解什麼、學會描寫的方法,學會欣賞舞蹈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給人很多啓發。這種啓發是對認識教材和分析教材的思路的啓發,對我的幫助很大。你在反思中提到這節課,自己設計的內容過於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我很同意這樣的看法和觀點。課堂教學不能貪大求全,什麼東西都想做,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好。

任念國(以下簡稱任):非常同意你的觀點。追求大而全向來是教師經常犯的一種錯誤。但是自己感覺:老師備課時還必須要大而全,只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選擇最佳的、適時的切入點,以點代面,重點突破,從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陳:我同意備課要深、透、全,但關鍵是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要學會捨得,並充分認識到一節課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學中不是爲了展示自己對教材理解多麼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或許,現在教師要做的,不是怎麼去擴充,而是應該想想怎麼做減法。

陳:很多老師在做公開課時帶着沉重的包袱,想着得獎,想着聽課者的好評,卻失去了自我和真實。實際上,一節課就是一節課,三維目標需要在經常的教學活動中追求,不是一節課就能實現的。評課時,我們也不能求全責備,不能要求一節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都必須出現。

任: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如果不能把壓力很好地轉化爲動力,戰時的狀態不能很好地調整的話,這確實是一個授課教師一個用粉筆作戰的'戰士要打敗仗的很重要的原因。

陳:這是很難避免的壓力。我認爲,有更高層次和境界的教師在此時是心中只有學生,只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現狀進行教學。

問題二:單篇教學與主題單元如何有機聯繫

陳: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學簡記讀了兩遍,我認爲你的把握是對的:以時間爲線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進行,而在表演中,又從聲響、動作、想象等方面展開。

以時間爲線索是一方面,同時考慮到這是一個藝術欣賞的單元,還可以從舞臺藝術的角度具體展開,比如:

表演前:

(人物)一羣茂騰騰的後生。

(場景)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裳。

(動作神態)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

我覺得這是一個電影場景的寫法,也是戲劇開幕前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並在想象中期待那驚心動魄的一捶。

表演中:

鼓點像驟雨(聲);流蘇像旋風(物);腳步像亂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風姿像鬥虎(人的整體感覺)。

任:你的建議讓我很受啓發。從主題單元的角度來考慮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不失爲一種好的方法和策略。因爲自己對舞臺藝術瞭解不多,所以沒有去涉獵。陳老師所建議的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對於學生來說,文化藝術舞臺藝術的涉獵和儲備,可能對他一生都有好處。這個思路我會汲取的,謝謝!

陳:在我的聽課實踐中,我注意到很多老師很難把握一節課的要點,他們僅僅是就事論事,缺乏整體感和前後關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且也很難找到展開教學的思路。所以我與中小學教師交流時常常談到:我們要學會欣賞整個畫面,而不是僅僅陷入某一個局部。我注意到你在此處特別強調謝謝,我很高興,哪怕就這一個問題我們達成了共識,都是我們討論的成果。

問題三:如何認識和處理文章的特色

陳:我以爲這是一位舞蹈藝術行家的傑作。學習排比,是這節課的一個要點。通過這裏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排比不是重複,而是從不同角度展開(或者不斷深入地迫近,此處是從不同角度展開)。學生要學習觀察舞蹈藝術,需要從聲、形、動態、眼神、整體感覺等方面入手。

任:關於排比,你的觀點讓我很受啓發。學生的理解不夠深刻,可能就是緣於教師的考慮膚淺。自己平時的分析也只是站在考試的角度,讓學生體會一下:排比的使用有什麼具體意義,增強了什麼樣的語言氣勢(有什麼表達效果)而已。至於如何從哪些方面來增強語言氣勢、如何在實際運用中學會寫排比,還真的沒有深入探索過。我想這也許是自己今後應該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陳:另外,我在此受到的一點啓示是,比喻首先應該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上,學習比喻是學習聯想和想象。對於這個看法,是否有道理?不知道你怎麼看?

任:對於比喻的產生,首先是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之上的說法,我認爲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說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所以,先有聯想,然後才能產生自己認爲很貼切的比喻;至於想象,如果在此時有用武之地的話,換成比較好了!

陳:在這裏,比較是一種方式,我是從心理活動的角度來考慮的,你說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說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對我認識比喻有好處。但我在想,有沒有把比較熟知的東西想象成更美妙的大家不大熟悉的東西(這之中的心理活動可能是想象)?你能不能想到一個例子?

任:非要找一個例子的話,找張曉風的《行道樹》好了。

陳:另外,你很注意抓住詞、突破詞、強調詞,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但短句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短句怎樣利用,在運用中體會短句的作用,我覺得還需要討論或者引起重視。

任:對!自己在詞語、短句、鋪排句子組合的整體設計上,確實缺乏一個通盤的考慮,導致在語言的學習上缺乏整體性。

陳:在此,我更想向你請教:長句、短句表達的差異是什麼,在此課中怎樣處理更好。

任: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體會:(1)短句、長句、段落的交錯使用、融合,與安塞腰鼓鼓點的急促與舒緩,沉重與輕盈,整齊劃一的隊伍行動與個體的舒展表現相結合的現場描摹是一致的。(2)甚至可以用長句、短句、段落的重複交錯使用來完成對課文的整體梳理和把握。(3)可以放在文章的整體把握階段,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深入理解和體會,以求得對這種舞臺藝術的深入體會和領悟。(4)在對這種表達方式的仿寫和運用中加以體會。

陳:真好。我還體會,鼓點急促是用短句來突出、來表現的。我在想:關於詞的教學是集中好,還是具體到句段賞析時再分散處理好?

任:我覺得是分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要好一些,讓詞語成爲有家的詞語、成爲句子中、語言中活生生的詞語。實際上,我在詞語的設計上是想教給學生一種梳理的方法。但最後,還是少了這一環節。

問題四: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

陳:如你所說,對安塞腰鼓你不熟悉,學生也不熟悉。因此你在教後反思中所設想的一次視頻的播放的意義和價值似乎不能低估。如何用更好呢?我想把它作爲引起和展開教學的核心。我設想:是否可以先播放一段視頻,這樣安排教學流程:

(1)引導:看了這一段,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用幾個詞描述一下。

(2)啓發:我們來看一看某某作家的感受,他是怎樣描述這種感受的?

(3)體味:反覆詠讀、品味字、詞、句,體味短句、排比、比喻的用處。

(4)運用:現在我們再看一遍視頻,想一想,你對這段舞蹈有了哪些更深刻的印象。

(5)表達:想一想,面對這段舞蹈,你會寫些什麼?你將怎樣寫?

這樣的線索會不會簡單一些,會不會節約出一些時間來?

我沒有語文教學經驗,所以僅僅是一種設想,要請你思考和批評。

任:關於語言文字的理解,是先由具體的現實錄像般的視覺感受給大家一個印象,還是在學生自己感悟語言文字產生印象之後,再給學生一個具體的例子予以現身說法?我還是希望:先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本身,將視頻放在最後。原因很簡單: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學生先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是很重要的,一是任何事情必須先有自己的判斷,二是避免被先入爲主的感性材料所左右,泯滅創造的機會和可能,這更符合語言文字理解的習慣吧!

陳:你的意見很有道理。我也說說我這樣考慮的理由,它實際上涉及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的問題。我的考慮是:安塞腰鼓舞蹈藝術是源,這篇作品是流,先有安塞腰鼓這種藝術形式或者藝術活動,然後纔有這篇文章,我想的就是先回歸本源,而不是首先用文本約束。這樣的教學進程就是:直觀地迴歸藝術本身,自己先感受、體悟;然後用文章做參照,體會文章的特色與創造;再回到藝術,提升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和表達。這樣,學生將有更大的創造空間,一千個哈姆雷特更容易出現。我個人的感受是,音樂藝術、形象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比文學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更大,所以《易繫辭上》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當然,這種討論和實踐都可以繼續深入。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內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氣勢及高原後生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

3.理解比喻、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難點】

1.感受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氣勢及高原後生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

2.理解比喻、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兩課時

一課

一、啓發談話

1、師:1990年,在北京亞運會上,一場充滿民族風格的腰鼓表演,令無數人爲之傾倒,爲之魂牽夢繞。這就是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獷雄渾,動力十足,它是激盪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象徵。(看視頻)

2、今天,我們來學習《安塞腰鼓》,從文字中去領略它的風采和魅力。

(簡介作者及安塞腰鼓)

二、整體感知

1、(看課文朗讀視頻)初步感受安塞腰鼓的場面和氣勢。

2、談談你對安塞腰鼓的感受。(可用文中的詞語和句子)

三、理清脈絡

1、課文是按什麼順序寫的?(鼓響之前——腰鼓表演——鼓聲止息)

2、按上面的順序將課文分三段

第一段(1-4)第二段(5-17)第三段(18-20)

四、學習第一段鼓響之前

1、自由讀

2、討論:腰鼓表演開始前,你看到了什麼

背景一片高粱地

後生茂騰騰樸實沉穩而安靜

腰鼓呆呆地

這時給你的感覺怎樣?(靜)

3、開頭的靜態描寫有什麼好處?(爲後面的文章蓄勢,高粱地是邊沿的背景,“那噝溜溜的南風”是助陣的聲勢,那“沉穩而安靜”的表情顯示着表演者的成竹在胸,這些都爲後面熱鬧激烈的表演做好了鋪墊)

4、齊讀第一段

五、初學第二段

1、瀏覽第二段(5-17),有一句話在其中出現了多次,在文中找出來。(“好一個安塞腰鼓!”)

2、四句“好一個安塞腰鼓!”分別是說安塞腰鼓“好”在哪裏?

(討論後板書:場面、聲響、後生、舞姿)

3、劃分層次,小組分別讀一讀相關句段。

六、作業: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從中領悟中華兒女的英武精神。

2、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

【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發表對課文的見解即教學的重點。

【教學方法】

1、多媒體助學

2、誦讀導學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1、提問:看完這些畫面,你有什麼感受?(學生自由回答)

你知道安塞腰鼓是一種怎樣的藝術形式嗎?

2、交流查閱的有關資料;安塞腰鼓的資料。附資料: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衆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爲“中國腰鼓之鄉”。

今天我們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錶演片斷,聽全文朗讀(配樂,配畫面)。注意朗讀者有沒有讀錯的'地方。

2、思考問題:

⑴安塞腰鼓總體上給你什麼感受?它有什麼特點?

壯闊,豪放,火烈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安塞腰鼓。宣泄生命力量的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有熱烈的舞姿,有巨大的力量,有沉重的鼓聲,有深厚的土壤。

⑵這篇文章運用最多的修辭手法是什麼?你覺得有何效果?

排比,有句子內部詞語的排比,有句子的排比,有段落的排比。這些排比使文章氣勢恢弘,語氣連貫,節奏明快,感情強烈。

三、指導朗讀,引導學生有感情有節奏有氣勢的朗讀

1、過渡:安塞腰鼓是一曲生命與力量的禮讚,爲了表現生命偉大,粗獷,豪邁的力量,作者十分注意形式與內容的和諧。我們重點朗讀讀其中一個片斷,感受作者是怎樣造成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排山倒海的氣勢 ,來與所要歌頌的生命的力量相輔相承的。

2、以第五節來示範朗讀:

⑴播放範讀片斷(配樂,配畫面)。注意聽清朗讀者處理的語音輕重,語調的抑揚,語速的快慢。

你覺得他讀的怎樣?哪些語句讀的好?指導朗讀,讀準重音,讀出節奏,氣勢: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增強氣勢)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節奏感強,渲染動感形象)

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⑵小結:本文段使用排比,將安塞腰鼓的力與美推到極致。

⑶配合音樂,畫面齊聲朗讀。

⑷小結:作者利用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再現“安塞腰鼓”的恢弘氣勢,揭示了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現在請大家有感情地朗讀文章其他部分,讀出節奏,氣勢,品味精彩語句,說說自己對這些語句的理解。

四、學生品讀,體驗感悟

1、學生選擇自己認爲精彩的語段進行散讀並作點評。

2、小小組合作學習探究。

3、抽讀,結合語境談理解與感受。

五、總結文章主題

通過剛纔大家的品讀,你覺得本文除了讚美安塞腰鼓的壯闊,豪邁和火烈,還讚美了什麼?

六、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民間大型舞蹈形式(舞龍,舞獅,滾燈,扭秧歌等)

七、佈置作業

1、自由選擇文中某一精彩片段朗讀,背誦。

2、選你最喜歡的兩個句子抄下來,模仿它們的表達方式,再仿寫兩句。

3、解決課後學習建議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知識目標:體會運用修辭手法、短句和富有張力的詞語所構成的場面描寫。

3.能力目標:能夠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完成簡單有一定內涵的場面描寫。

教學手段

多媒體powerpoint工作環境暴風影音工作組件

教學步驟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黃土高坡》)進入上課時間。

一、導入

一曲激昂高亢的《黃土高坡》,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廣袤的黃土高原。這裏不是魯迅筆下的杏花春雨江南,這裏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裏也沒有吳儂軟語的咿咿呀呀;這裏只有奔騰的黃河,只有醬色的黃土,只有火紅的高粱,只有樸實、剽悍的西北漢子。

今天,就讓我們文化之旅的腳步隨着劉成章的生花妙筆踏上黃土高原,踏上這片曾孕育出橫掃六合的秦朝、大一統的漢朝、號稱“唐帝國”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鎮,去聆聽那從2000多年前的戰場傳來的鼓聲,去欣賞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安塞腰鼓。

二、教師板書課題

三、師:請大家把課本打到123頁,快速瀏覽文章,自己解決生字詞。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小聲讀一下。(過程2~3分鐘)

四、結束瀏覽

請看大屏幕,這裏有幾張安塞腰鼓表演圖片(3~4張),請大家看一下這與文中描述是否一致。(教師對圖片做簡單講解,圖片選用比較有張力、有氣勢的)

五、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本文記述了一個的過程,描述了一個的場面。注意,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請大家思考一下。

(明確:安塞腰鼓表演)

六、既然是過程,那麼當然就又先後,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爲主體,那麼就可以分爲三部分,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後。(板書設計見附錄)誰能用課本上一個字來概括表演前和表演後的氛圍特點?

(生:靜。)

師:那麼中間表演的過程可以用哪個字概括?

(生:動或鬧。)

那麼這篇文章的整體氣氛依次爲靜、動、靜。動靜結合,互爲襯托。仔細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開頭的“靜”和結尾的“靜”一樣嗎?誰可以在“靜”字前再加一個字,把這兩個“靜”區分一下?

(生:前爲安靜,後爲寂靜。)

誰能區分這兩個詞語的不同?

明確:

1.安靜一般形容有生物而保持安靜的狀態,寂靜一般用來形容環境的安靜。例句如:學生都在認真地寫作業,教室十分安靜。

2.我在田野中漫步,四周一片寂靜。

七、文章既然描寫了一個場面,那麼必然有構成這個場面的要素,想一想文章中構成場面的.東西有哪些?

(明確:茂騰騰的後生、繫着紅綢子的腰鼓、黃土高原、起伏的羣山、火紅的高粱。)

想象一下,這些東西聚合在一起給了你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諸如粗獷、豪放、狂野、大氣磅礴、活力等。)

八、那麼想一想,如果我們朗讀這篇文章的話,我們該怎麼讀它?

(明確:開頭和結尾應低沉一些,更深情一些,中間部分應激情澎湃,情緒激昂。)

九、那麼一會我給大家時間自由朗讀這篇文章,然後大家展示。朗讀之前我把個人的一個朗讀心得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幻燈片內容:四部朗讀法: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亂;4.穩,穩而有度。)

簡單解釋:大,就是讀的聲音要大,即使讀錯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讀出來,這樣別人纔可能給你指點。大而不喊,不要扯開喉嚨,要讓聽到的人知道你在讀課文。慢而有情,要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感情,是高亢還是低沉,是歡快還是悲傷等等。快而不亂,講究把文章讀熟。穩而有度實際上是前三點之後的總結,是一種效果。簡單的說,就是通過前三步的閱讀,根據自己對文章的體會,讀出的課文,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快得快,該慢的慢;該高亢的高亢,該低沉的低沉;該歡快的歡快,該悲傷的悲傷。

好了,下面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大聲自由朗讀。

十、學生片段朗讀展示,老師及同學點評。人數控制在3~4人,如沒有學生朗讀靜態段落,教師可進行提示。如有能力,教師可在學生朗讀後進行朗讀示範。

(至此用時不超過25分鐘。)

十一、播放《安塞腰鼓》視頻朗讀。(互聯網上有寒風朗誦並製作的本文配樂配表演朗誦,非常精彩,總長7分36秒,建議使用。)

十二、通過讀課文,看場面,聽朗誦,設想一下,假如你現在就是在現場的一名觀衆,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麼,或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來概括它?

(明確:文章第12自然段。個人總結的詞語有勁、自由等。)

教師提示:勁也好,自由也好,實際上都是生命的躍動。我認爲用生命去概括最好,安塞腰鼓詮釋了生命,激情與張揚,放縱與自由;生命的激情也支撐着安塞腰鼓,剛勁與活力。

十三、設想一下,假如你是表演隊中的一員,此時你會想些什麼?

(明確:什麼也沒想,只把它看成是一種激情的宣泄、生命的激盪,他不會在乎周圍有沒有觀衆,有沒有人關注,他在用“敲起來”和“跳起來”來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

十四、展示教師個人感悟(幻燈片形式)

一場安塞腰鼓,實際上就是人生的完整歷程,在起始的安靜中積蓄、孕育到人生輝煌時的揮灑與張揚,再到老去時的沉思與寧寂。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慢慢沉寂下來的是鼓聲,而久久震撼我們心田的是那近乎瘋狂的搏擊着的生命。“我們崇尚專注一生的事業,我們更讚賞自由奔放的靈魂”,那千年黃土孕育的奔流黃河滋潤的安塞腰鼓啊,你敲擊着生命之門,跳動着生命之舞,燃燒着生命之火。

當遠處那聲渺遠的雞啼響起,我感到有另一種生命在涌動。

十五、作業

1.對印象深刻的某個場面進行描寫,用上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150字左右。

2.朗讀文章,體會文章的修辭和句式特點。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2.品讀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3.體會作者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誦讀課文,品味優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方法:

情境導入法、誦讀教學法、小組合作交流法。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播放《安塞腰鼓》視頻+導入語)

古老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風沙滿地。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貧瘠落後的土地,然而在那裏卻產生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安塞腰鼓。今天,我們將走進黃土高原,走進安塞腰鼓,看看那羣“樸實”“沉穩”的陝北漢子,他們用安塞腰鼓向世人訴說了什麼?陝北作家劉成章又是怎麼來詮釋它的呢?我們一起走進《安塞腰鼓》。

2、簡介安塞腰鼓

3、預習檢測。

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師生合作演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

教師: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1至4段由男生讀,5至27段由老師讀,28至30段由女生讀。

1.朗讀指導:

1-4段:語速較慢,語調沉穩、有力。

5—27段:語速較快,語調高昂激越。

28—30段:語速較舒緩,語調輕柔。

2.速度課文,用“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注:可填寫詞語、短語、句子,可選用文中內容,也可以是自己的理解。)

參考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驚心動魄”“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等等。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渾激越的鼓點敲出的優美豪放的詩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熱情頌歌。作者通過一羣樸實得像紅高粱一樣的茂騰騰陝北後生在黃土高原上展現的壯闊、雄渾、激越、豪放的腰鼓場面的描寫,展現了中華民族古老淳樸的民間文藝風情,顯示了生命的活躍和強盛。抒發了中華民族掙脫了束縛與羈絆、閉塞與保守後的歡樂和痛快、思索和追求。文章語言如詩如畫,極富音樂美。在內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統一。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顯得鏗鏘激昂,同時還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間的排比,交錯出現,一個接一個,使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激情和氣勢。

2、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奏感的語言,並瞭解排比、反覆及短句的表達效果。

3、品味文章意蘊內涵,發表自己的見解。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文章對高原生命的熱烈讚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動和力量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過程與方法】

看錶演、聽錄音、讀課文,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合作學習。

【教學重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並發表自己的見解,是教學重點。

【教學設想】

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學生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採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教學設計】

l朗讀(設計說明:通過讀能感受到語言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動。)

l揣摩(設計說明:對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關鍵語句,應當仔細揣摩品味。)

l遷移練習(設計說明:模仿課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強文章氣勢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1、腰鼓的表演片段

2、課文朗讀錄音

學生:1、掌握生字詞

2、蒐集安塞腰鼓的有關知識及作者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導入,禮讚黃土高原

(投影:黃土高原畫面。附“這裏是空曠遼遠的黃土高原/四野八荒的塵埃/用五千年的歲月鑄造了它/秦皇漢武的戰車/商旅西出的駝峯/成吉思汗的鐵騎/和五千年的歲月一道踏實了它……),是啊,有人說,這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黃土高原是一條好漢,而激盪了它血液的安塞腰鼓正是它個性的噴發。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黃土高原之魂——安塞腰鼓!

(二)生命之節奏——感受安塞腰鼓

組織學生收看安塞腰鼓視頻片段,結合課文內容用以下句式說話:

提示:“好一個的安塞腰鼓!你看(聽)……”

1、教師邊放視頻片段邊結合課文內容進行點撥,突出以下幾點:

A、火烈的舞蹈場面。B、鼓聲的巨大力量。C、茂騰騰的`擊鼓後生。D、變幻的舞姿。

2、學生自由發言,各抒己見。教師給予適當的評價。

(三)生命之華美——欣賞課文美點

[一讀品語言]

1、師:當你置身於黃土高原,置身於雄壯的鼓樂隊,親耳聆聽這種澎湃的震撼,你的感覺如何呢?想不想把你感受最深的段落讀給大家?

①、尋找自己認爲寫得精彩的地方或感受最深的語段,請用“我喜歡句子,因爲”的句式進行評點。

教師提示:可以從用詞、句式、修辭等角度入手)

教師舉例:我喜歡“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句子,因爲反義詞用得好,在強烈的對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②學生間互相交流

③教師作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探究美源

小結:作者是如何讓文字與表演渾然一體,讀起來如此地激越豪放的?

鏗鏘的短句:營造了激越的氣氛。

排比、反覆的運用: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

虛實結合:引發讀者無盡的遐想。

以動襯靜:突出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二讀品氣勢]

1、範讀:針對課文的5~13自然段組織學生聽課文朗讀錄音,把握朗讀技巧。

2、仿讀:學生以小組爲單位進行朗讀訓練,或自讀,力求讀出韻律,讀出氣勢。

3、演讀:安排兩組,一人模仿秀,一組合作朗讀。其他同學進行評價。

4、齊讀課文的7段或9~13段

[三讀品內涵]

“好一個安塞腰鼓!”作者要讚美的絕不僅僅是安塞腰鼓的壯美!文中有很多句子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深廣內涵,把你能理解的結合課文中具體的段落或語句來談一談,不理解的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第3 / 4頁

在教師示範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思考後在組內討論交流,然後在班內自由發言。在討論發言中,應允許並鼓勵學生質疑,也要鼓勵其他學生就此展開討論,進行答疑。因爲這種質疑解疑的過程,實際上也正是對文章內涵逐步瞭解、不斷深入的過程。

(一)教師示範,“好一個黃土高原!”或“好一個黃土文化”(課文19~22自然段)

(二)學生合作探究,談自己的理解或提出自己的疑問,師生達成共識。

多媒體展示:

好一個蓬勃的生命力量!

好一個生命的舞蹈!

好一個充滿希望的原野!

好一個衝破束縛、阻礙強烈渴望!

好一個陽剛之美!

好一個反璞歸真的自然生活狀態!

好一個粗獷厚重的黃土文化!

好一個……

(四)、生命之暢想

1、聽一段二胡名曲《賽馬》,任選一題完成仿寫。

(1)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

(2)、發揮你的想象,把聽完樂曲後在你頭腦中浮現的畫面描述出來。(可以模仿第七自然段)

(五)生命之思索

1、師:黃土高原上那種原生態的,摒棄了世俗雜質的生命力量,正是我們民族性格的寫真。同學們,你們的人生之路還很長,你打算怎樣走過你的人生旅途呢?請把你的打算凝練成一句人生格言,寫下來好嗎?

2、學生擬寫格言,集體交流。

(六)生命之旗幟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習排比、比喻等修辭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關語句表達的深刻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情感目標:感受安塞腰鼓表現出的壯闊、豪放、火烈的情緒,能認識到高原人民豪邁奔放的生命激情裏蘊含着中華民族蓬勃向上的精神。

【教學輔助】

多媒體教學平臺。

【教學內容和過程】

課時1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播放歌曲《黃土高坡》,並配以相關圖片。

二、走進陝北,把握背景:

1、走近作者。

劉成章,1937年生,陝西省延安市人。1961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現任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已出版六種散文集,其中《羊想雲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劉成章“出道”很早:還在上高一時,他的一束新詩(共九首)就被選入了省青年作者的“詩選”之中──就這樣,他戴着“詩人”的桂冠而初涉文壇。以後他又由“詩人”變爲“詞人”,迷上了歌詞寫作;再後來他成了專業劇作者。他轉向寫“散文”乃是“新時期”以後的事,都到了1982年(此時他已滿45歲),正所謂“人到中年”了,他卻開始“中年變法”:從此“專寫散文”了!他這種自“詩”起步,而“歌詞”,而“戲劇”,最後落腳於“散文”的創作軌跡,鑄就和成全了他。“陝北生來陝北長,因爲你魂牽這地方”──就“寫陝北”來說,怕誰也寫不過劉成章了。他寫陝北,追求“土”(即民族化和地方色彩):有詩意的土,有靈性的土,向“信天游”靠攏。這就攫住了陝北的“魂”,也顯出了他散文的“精氣神兒”! (多媒體顯示)

2、走近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種獨特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獨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黃土地上的狂飈,展示出西北黃土高原農民樸素而豪放的性格,張揚出獨特的藝術個性。在中國的首都北京,在香港,在中國的各地展現風采,併爲世界矚目。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勁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着陝北高原民衆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安塞腰鼓表 演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磅礴的氣勢,精湛的表現力令人 陶醉,被稱爲“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縣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爲“中國腰鼓之鄉”。 (多媒體顯示,並欣賞安塞腰鼓片段)

三、整體感知(先聽課文錄音)。

(一)字音詞義

旋(xuàn)風 瞳(tóng)仁 恬( tián )靜 亢 (kàng)奮

晦(huì )暗 羈( jī )絆 燒灼( zhuó) 冗(rǒng )雜

驀(mò)然 戛(jiá)然而止 磅礴 (páng bó )

大徹大悟:徹底領悟。

驚心動魄:形容感染力極強,動人心絃。

歎爲觀止: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戛然而止:聲音突然中止。

(二)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找出文章的中心句,並用“ 的安塞腰鼓”對其進行評價。

(中心句:好一個安塞腰鼓 評價:粗獷豪放的安塞腰鼓;剽悍威武的安塞腰鼓;剛勁激昂的安塞腰鼓;氣勢磅礴的安塞腰鼓;鏗鏘有力的安塞腰鼓。)

2、文章分別從哪幾個角度來展示安塞腰鼓的藝術魅力?(多媒體顯示)

3、文中的安塞腰鼓經歷了哪三種變化?

4、通過這篇文章,作者是爲了寫安塞腰鼓,還是其它的什麼?試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18、19、21、22自然段。)

5、你覺得讀哪些句子的時候感情最強烈,爲什麼?(排比、反覆——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在文中,作者通過排比和反覆表現了“安塞腰鼓”氣吞河山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6、把握文章結構。

四、朗讀指導。

1-4自然段:語速較慢,語調沉穩有力,表現腰鼓表演前安靜中蓄積力量的特點。

5-27自然段:語速較快,語調高昂激越,表現腰鼓表演的歡快、火爆、熱烈的特點。

28—30自然段:舒緩,語調輕柔,表現腰鼓表演結束後場面寂靜的特點。

五、欣賞圖片及安塞腰鼓演出場面。

◎看了幾段場面,相信同學們都有許多感觸,請你談論一下,這幾段場面給你影響最深的是什麼?請用一些形容詞加以描述。(激動亢奮、驚心動魄、震撼都可以。這需要我們用心去體驗和感悟。)

六、小結。

七、佈置作業。課後練習一、二、三。

課時2

一、問題思考。

1、你認爲文章的主題是什麼?(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歌頌陽剛之美。)

2、黃土高原人的性格是怎樣的?(樸實、粗獷、開朗。)

3、安塞腰鼓的舞姿特點是什麼?請用幾個詞語概括。(壯闊、豪放、火熱。)

4、那段用的反義詞最多?找出來,並談談它們的作用。(冰冷——燥熱、恬靜——飛濺、睏倦——亢奮。形成鮮明對比,突出安塞腰鼓奇偉磅礴,雷霆萬鈞的能量。)

5、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安塞腰鼓的?{宏偉的場面(5—13)、雄壯的'響聲(14—17)、擊鼓的後生(18—22)、奇麗的舞姿(23—27)。}

二、合作探究學習。

A、當你朗讀第二部分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可否用文中的—個詞概括?(亢奮、驚心動魄、震憾都可。)

B、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C、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子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分別舉例說明這種寫法,對錶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麼作用。

D、“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覆出現了幾次,有何表達作用?

三、品味並說明下列語句的意義。

①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地寂靜。以致使人感到十分陌生了。 (人們已經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動所沸騰,當腰鼓“戛然而止”時,人們已經不習慣這樣寂靜、冷清的世界了。)

②請把第12、16、19、21、24自然段置於我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裏進行思考,並談談自己的理解。(我們的民族顯然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難,太多的束縛和挫折,但我們總能神奇般地重新崛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祖國、走進了一個令人振奮和自豪的新時代,只要我們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大膽創新,勇於開拓,我們就一定能夠再造輝煌。 )

③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那麼一股勁”要“掙脫”“衝破”“撞開”什麼?是什麼“束縛”“羈絆”“閉塞”了“那麼一股勁”?)

{“那麼一股勁”要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讓生命宣泄在天地間,讓人“遺落了一切冗雜”,“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爲人,生命之所以爲生命。}

④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着包裹着的軀體,那消化着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過着貧困生活的農民,哪裏來的那麼強大的力量?)

{也許很多人認爲,黃土地的農民已經被歲月的風霜、上地的貧瘠折磨得喪失了生氣。 其實不然,他們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經人工雕飾的、沒有半點污染的、不摻雜任何雜質的完完全全的生命。這是他們力量的源泉。}

⑤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兒,打不得這樣的腰鼓。(爲什麼“多水的江南”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她已經蝕消了生命的“元氣”。已經沒有承載這樣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這樣原始、粗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⑥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爲什麼聽到這樣的“雞啼”?)

{當鼓聲停止後,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後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也可認爲這是實寫)。}

四、本文大量使用了排比和反覆的修辭方法,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排比,是把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意思密切關聯的一組句子或詞語排列起來,以增強語勢,加深感情。例如“痛苦和歡樂,生活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這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反覆,是爲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在本文中,它常常是與排比結合起來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試從課文中找出一段單用排比的和一段綜合運用排比和反覆的文字,仔細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排比:

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個被強震不斷激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腳步;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黃土高原上,爆出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間隔反覆:感情最熾烈、音調最高亢

好一個安塞腰鼓!

好一個安塞腰鼓!

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

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比喻手法的運用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運用排比和比喻,用層出不窮的美好想像和聯想,來描繪鼓聲,思維大開大合。氣勢恢弘。)

2、“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碰撞”化無形爲有形。寫出了鼓聲的力度。“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運用比喻,寫出了沉重的鼓聲清楚地迴響在山崖之間,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強烈的鼓點。三個“隆隆”反覆出現,造成一種迴環音的效果)

3、“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衆的心上,觀衆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遺落”表現觀衆在這鼓點中不自覺地遺忘和放棄了一切繁雜的思緒,情不自禁地與之產生共鳴;運用比喻,形象傳神。)

◎總結語言特點:A、鏗鏘的短句。B、激昂的排比。C、疾猛的節奏。內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五、總結全文。

◎本文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讚美陝北高原人們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

六、結束新課,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相關內容。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基於以上分析,我從三個維度出發設計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與能力:讓學生掌握排比、反覆修辭及短句在中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通過朗讀並綜合運用其他語言品味的方法,讓學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教學過程

一、聽讀,整體感知

1.師範讀課文。生思考:這是一個___的安塞腰鼓(用課文中的詞語回答)

(教師聲情並茂的範讀讓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基調就有直接的感知,併爲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起了很好的榜樣作用,同時通過問題的思考,讓學生對內容有了一個初步的感知。用文中的詞語回答更是降低了學習的難度。)

二、美讀,賞析品味

1、通過聽讀,學生已經知道了這是個壯闊、豪放、火烈的腰鼓,師提問這篇應該用什麼樣的基調來朗讀?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總結是豪邁、激昂的基調。接着就請學生帶着這種基調,放聲、縱情地朗讀這篇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是怎樣來寫出這壯闊、豪放、火烈的腰鼓的?要求:運用圈點勾畫的方法。提示:可從修辭、句式、字詞、結構、寫法等考慮。

(這個環節我只設計了一個能牽動全文的的主問題,通過這個問題簡化教學頭緒,更好地幫助學生理清思路,避免傳統教學中的碎問碎答,一問到底的弊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重點引導學生品讀以下幾個句子: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改成“急促的鼓點像驟雨一樣;飛揚的流蘇像旋風一樣;蹦跳的腳步像亂蛙一樣;閃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樣;強健的風姿像鬥虎一樣。”效果有何不一樣?(原句是短句,使語言鏗鏘,節奏急促,氣勢強勁;原句喻體提前,起強調作用,突出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2.“……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黃土高原!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這幾個句子採用反覆的修辭,使形成迴環往復的氣勢,在結構上又是層次的分界點,能使脈絡清晰,同時推動情節和感情達到高潮。)

3.“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這句話採用排比的修辭使氣勢恢弘,雄渾有力,表現出安塞腰鼓氣吞山河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指導學生品讀這段話時可採用想象法,讓學生想象“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的情景,從而讓學生體會打腰鼓時的場景。

指導學生朗讀時可採用兩重讀,即把學生分成三大組,當第一組的同學讀到第一句話最後兩個字的時候第二組的同學開始讀第二句,當第二組的同學讀到第二句的末兩個字的時候第三組的同學開始讀第三句,這樣就能產生此起彼伏的效果,猶如一個個念頭在腦海浮現。

(在這一環節教學中我主要運用個別讀、齊讀、兩重讀、疊加讀等不同的朗讀方法,並綜合運用句式比較法、字詞替換法等讓學生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讓學生掌握排比、反覆、短句的運用使顯得氣勢非凡,從而使學生明白安塞腰鼓的內容與語言相一致。同時,也培養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良好習慣——圈點勾畫法。我在這裏只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真正體現了新課標中這一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只是課堂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個環節具有很強的不可預見性。)

三、默讀,探究主題

1.默讀後,請生回答作者借安塞腰鼓想要表達什麼?

(的主題可以多角度去理解,如: “歌頌陽剛之美”;“歌頌民族藝術”;“表現西北人想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願望”……)

2.那麼這篇對你有什麼啓示呢?

交流後師打出自己對此文的感悟:

人,活得要有一股勁!

這勁,是生命力,是上進心,是堅忍不拔的意志,是不屈不撓的精神!

學習上,要有一股猛勁;

事業上,要有一股牛勁!

有勁的生活,纔是最有希望的生活!

四、延伸課外,創意展示

一起來看新浪網上的一則消息:

“安塞腰鼓”將成註冊保護品牌。

聞名國內外的腰鼓之鄉安塞縣,近日向有關部門申報註冊“安塞腰鼓”的知識產權。

屆時,“安塞腰鼓”將成爲安塞縣新的經濟產業。安塞縣是全國有名的文化大縣,安塞腰鼓更是聞名天下。全縣有5萬多農民會打腰鼓,有2000多農民靠外出打腰鼓賺了錢,年創收入百萬餘元。爲了將這項民間產業做強,安塞縣政府投資將腰鼓這項藝術在國際互聯網上滾動宣傳,提高知名度。目前該縣已準備好有關材料,近日內將上北京申報註冊知識產權。

(看後)爲了提高安塞腰鼓的知名度,能成功註冊知識產權,請同學們爲“安塞腰鼓”擬一則廣告詞爲其做宣傳,如果你的創意被採納,我想,安塞縣文化局將會發給你請柬,特邀你親臨黃土高原,現場觀看安塞腰鼓的表演。要求運用排比、反覆等修辭。(先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再把本小組內最有實力的一則作品在全班交流。)

五.作業設計

1、收集有關描寫聲音的文字。

2、調查一下本地具有特色、具有文化內涵的民間藝術,寫一篇。(選做,體現作業的層次性。)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文章的激情與氣勢。背誦課文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反覆品讀課文,體會安塞腰鼓的特點,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與生命力。

3、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奏感的語言,瞭解比喻、排比及反覆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通過反覆品讀課文,體會安塞腰鼓的特點,感受安塞腰鼓的氣勢與生命力。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走進安塞腰鼓

1、60週年國慶大典上一場充滿民族風格的腰鼓表演,令無數人爲之傾倒,爲之喝彩,這就是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它粗獷、雄渾、動力十足,它是激盪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象徵。今天,我們來學習這篇課文,去領略它的風采和魅力吧。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一定有許多的猜想和疑問,說說看!

二、自主學習,感知安塞腰鼓

1、這篇課文圍繞安塞腰鼓寫了哪些內容?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民間藝術?同學們是不是很想讀課文了?打開課文,根據學案“自主預習”要求自學課文。(具體內容見學案“自主預習”部分)

2、學生自學預習課文,教師瞭解學生自學情況。

3、小組交流展示學生自學成果。

4、全班交流展示學生自學成果。

★交流課文的表達順序,教師相機板書:鼓響之前、腰鼓表演、鼓聲止息。

★分節朗讀課文,教師相機糾正字音與停頓,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的意思。(加點字的讀音:高粱、、驟、雨、棗、樹、戰慄、、陌、生、驀、然;相機理解詞語的意思:恬靜、威逼、渺遠、奇偉磅礴、元氣淋漓)

★再讀讀課文的第二部分內容,“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樣的句子出現幾次?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安塞腰鼓的?

★指導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方法是把段意連起來說,注意銜接與連貫)

★說說安塞腰鼓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壯闊、豪放、火烈、驚心動魄、奇偉磅礴等) 設計點評:學案中“自主預習”部分的設計,要求清楚,層次分明,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理解詞語,掃除閱讀的障礙;二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瞭解文章的重點段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三讀課文,整體感知安塞腰鼓的特點。圍繞這樣的要求自學課文,學生學有路子,學有層次,由淺入深,層層深入。給足學生自學的時間,併爲學生營造交流的機會,讓學生盡情地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在全班交流展示的時候,教師把握要點,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三、互動探究,品味安塞腰鼓

1、“好一個安塞腰鼓!”“好一個安塞腰鼓!”這樣的句子在文中反覆出現,這是作者對安塞腰鼓的由衷讚美,請細細品讀課文,體會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兒。 學法指導:讀課文5~17自然段,畫出描寫安塞腰鼓的句子,學會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品讀。小組交流,先讀讀自己印象最深的句子,再說說自己的體會。

2、學生研讀課文。

3、小組進行交流,老師走進小組瞭解學生學習情況。

四、交流展示,感悟安塞腰鼓

感受豪放火烈的場面

1、“這是一場多麼壯闊、多麼豪放、多麼火烈的舞蹈。”(這是一句總結句,寫出了舞蹈場面的壯闊、豪放、火烈)

2、品讀第六自然段。

◆“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你感受到了這羣后生擊鼓時的力度,這樣的力量纔有這般豪放的場面)

◆“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這哪裏是百十個後生,分明就是百十塊強而硬的石頭,就把後生們那種發狠、忘情、沒命寫得更具體了)

◆“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①作者把鼓點比作像驟雨一樣急促,非常具體,讓我們感覺到場面的壯闊、豪放、火烈。同學們見過驟雨嗎?聽到什麼?雨點急促有力,讀出這急促來,讀書就要像這樣,抓住關鍵詞聯繫生活實際,想象着讀。我們在打比方時往往是說“鼓點像驟雨一樣急促”,可作者爲什麼把“驟雨一樣”放在前面呢?(突出腰鼓特點,增加語勢)

②作者還用了排比的方法,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弘磅礴的氣勢。作者藉助比喻和短句式的排比,把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寫得具體、形象,別緻感人,使我們如臨其境。讀出這種氣勢。

③欣賞錄像:一起欣賞這氣勢磅礴的舞蹈場景,讀出這種氣勢。(齊讀第六節)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如果說第六節是對舞蹈場面的具體描寫,那第七節是寫的是作者感受。這腰鼓舞太熱烈奔放了,讓我們感覺到周圍的一切都受它感染,陽光活力四射,整個世界都極度地興奮。所以說這裏的飛濺並不是真的飛濺起來,而是被着火烈、豪放的腰鼓感染的。

△同學們再讀讀這一節,你還發現什麼了嗎?(幾組詞語對比着寫,冰冷對燥熱,恬靜對飛濺,睏倦對亢奮)又讓你感覺到了什麼?(更突出了安塞腰鼓的熱烈奔放)作者用這樣三組對比的詞語,讓我們感受到安塞腰鼓的雄渾、激越,激動人心。難怪作者會發出強烈的讚歎:好一個安塞腰鼓! 設計點評:緊扣課文的內容,讓學生找出有關語句,聯繫學生的生活經歷體驗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的場面。設計非常關注文章的語言表達,把語言表達與感悟理解緊密地結合起來,感悟後又回到文章的中心句,收放自如。

感受撼人心絃的鼓聲

1、文中第二次出現“好一個安塞腰鼓”又好在哪兒呢?(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白好在鼓聲的響亮)

2、這是怎樣的鼓聲呀?作者爲什麼爲鼓聲而讚歎?(鼓聲很大,整個山崖和觀衆的心都浸潤在這鼓聲裏,也都變成牛皮鼓面了,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

3、讀出這種震撼,隆隆的鼓聲感染了山崖,震撼了觀衆,就連你們的朗讀也與這鼓聲、山崖、觀衆的心融爲一體了,真不愧是“好一個安塞腰鼓!” 設計點評:閱讀不僅要讀懂文字表面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要讀懂文字的內蘊。在設計中,由表及裏、由淺入深不斷地追問,不斷地啓發,再加上預設跟進的語言,讓學生感受到這憾人心絃的鼓聲。

感受元氣淋漓的後生

1、豪放火烈的舞蹈場面,沉重響亮的鼓聲強烈震撼着我們,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2~14自然段,看看這一部分安塞腰鼓又好在哪兒?(好在這羣冒騰騰的後生們充滿活力,元氣淋漓)

2、“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着,急促地搏擊着,大起大落地搏擊着。”

☆鼓用敲擊就好,爲什麼要用搏擊?第一層次感受,後生們在用力量、用生命敲擊。請你讀出這種用生命敲擊的力量。

☆老師建議同學們再小聲讀讀這一節後面的幾個句子,你也許會對搏擊有新的感受?細細談談你是怎麼體會到的.?(後生們與惡劣的環境在搏擊,與艱苦的生活條件搏擊,與自己的命運搏擊。他們並沒有因爲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韌性和堅強是他們力量的源泉。從“居然”一詞,要體會出驚奇,震撼!)

3、播放黃土高原畫面,配上解說詞:這就是常年風沙肆虐,乾旱無雨的黃土高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爲人類無法生存土地的黃土高原,這羣土生土長的後生們就在這片黃土地上搏擊着腰鼓,每一個鼓點,每一個舞姿都在傾訴着他們的心聲。

4、句式訓練:每一個鼓點,都在傾訴: ; ,都在吶喊: ;都在

5、“它震撼着你,燒灼着你,威逼着你。”從這燒灼、威逼中你體會到什麼?你覺得這幾個詞語能調換位置嗎?(震撼、燒灼、威逼我們的不僅僅是舞蹈的場面、鼓聲,更是後生們搏擊的精神、頑強地與生命抗爭,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讀出你的感覺)怎能不讚嘆:好一個黃土高原,指讀板書“好一個安塞腰鼓!” 設計點評:應該說這部分的理解是教學的難點,抓住“搏擊”這個詞語進行玩味,聯繫後生們生存的環境,再加上播放黃土高原的畫面,讓學生感受到這搏擊的含義。在學生充分感悟的基礎上設計了一個語言訓練,讓學生傾訴與吶喊,把自己的感悟表達出來。

感受變幻莫測的舞姿

1、急促的鼓點傾訴着他們的心聲,飛揚的流蘇展現着他們的希望,變幻的舞姿也是一種語言,師引讀:每一個舞姿每一個舞姿每一個舞姿每一個舞姿

2、引讀完課本內容後,引導學生髮揮想象繼續說下去。確如作者所嘆: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3、體會反覆句的妙用:課文完全可以用一句“好一個安塞腰鼓”作總結,而這句話卻是反覆出現了四次,爲什麼要這樣寫呢?(着力強調,充分感嘆,從火烈的舞蹈場景到聲音的震撼,再到心靈的搏擊,層層深入,寫出了安塞腰鼓激盪人心的力量)

五、拓展延伸,昇華安塞腰鼓

1、同學們聽,(師範讀)“愈捶愈烈!痛苦和歡樂,現實和夢幻,擺脫和追求,都在舞姿和鼓點中交織!旋轉!凝聚!昇華!人成了茫茫一片,聲成了茫茫一片”

2、同學們讀讀,聯繫上文的內容看看你能讀出什麼?(他們努力擺脫的是沉重的負擔、貧困的生活追求富裕、美好的新生活三組對比的詞語寫出了這裏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只要生命還在,他們就不會停止搏擊)

3、師簡述背景:“安塞腰鼓”是西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現象,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有過秦、漢、唐的強盛,擁有雄睨世界的輝煌文明。後來,這凝重的土地,貧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而這片土地上的漢子們並沒有因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他們頑強地與命運搏擊着,20世紀80年代祖國改革開放,處處呈現出日新月異的景象,土生土長在這片土地上的劉成章先生爲之怦然心動,他以安塞腰鼓爲題,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4、看這每個詞語的後面都是感嘆號,標點符號可是會說話的,你是怎麼理解這四個感嘆號的?(四個感嘆號表達了強烈的情感,用在這遞進的詞語後面,情感層層遞升)

5、體會首尾的表達效果:課文寫到這兒應該是完整具體了,可文章的開頭結尾都寫了“靜態”的腰鼓,這樣寫有什麼好處呢?

《安塞腰鼓》優質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文章情感。

2、理解文中短句的運用及排比、反覆的作用。

3、感受生命的律動,感受中華民族的藝術奇葩。

教學重點:

理解排比、反覆的作用,精讀重點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領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

1、讓學生查閱有關安塞腰鼓的資料,瞭解其特有的文化內涵;查閱工具書,掌握生字詞。

2、教師將圖片資料或音像資料製作成多媒體課件。

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多媒體演示“安塞腰鼓”表演的畫面,學生欣賞。)

師:你喜歡這些畫面嗎?喜歡哪個方面?你此時內心洋溢着怎樣的感情?

(學生自由回答,同時交流查閱的“安塞腰鼓”的資料。).

俗語說:“一方山水養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風情。”產生於黃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粗獷、雄渾、動力十足。今天我們就一起跨越時空,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風采和魅力。

(奔放、動感的畫面,熱烈、鏗鏘的音樂,讓學生直觀、感性地感受到生命的激越,一下子就渲染烘托出激昂的課堂氛圍,點燃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或放錄音,學生聽讀,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調。

思考:你對這篇文章有什麼感受?這篇文章寫了哪些內容?作者要表達什麼感情?文中哪些話可體現?(學生暢所欲言,言之有理者應鼓舞。)

(讀是與文本接觸的'開始,通過聲情並茂的範讀或課文錄音,學生對課文的情感基調就有直接、真切的感知,能更好地進入課文情境。學生各抒已見,既可訓練自已的口語表達能力,又營造了自主輕鬆的課堂氛圍。)

2、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學生組內自主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後推薦代表,比賽朗讀。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這一環節就是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朗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有所感悟,享受到審美樂趣。同時,用比賽來培養他們的參與意識,讓他們成爲課堂的主角。)

四、精讀賞析,問題探究

師: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力量又帶動生命奔騰、昇華,我們用心去品味文章的語言,看作者是怎樣體現生命的律動的。

(提示:可以結合體會多種修辭手法去品味賞析。)

示例:第8自然段中“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

(這個句子運用排比句式,使語言氣勢充沛、節奏鮮明、感情強烈。)

學生根據範例分組品味語句,相互交流,教師參與指導。對共性的問題,全班討論,若有些問題學生未提出,教師又認爲重要的,可提出來與學生共同交流,達到教師引導、師生互動的效果。

共同研討句子:

1、“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運用排比和比喻,用層出不窮的美好想像和聯想,來描繪鼓聲,思維大開大合。氣勢恢弘。)

2、“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着酸棗樹的山崖上,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

(“碰撞”化無形爲有形。寫出了鼓聲的力度。“山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運用比喻,寫出了沉重的鼓聲清楚地迴響在山崖之間,似乎山崖也被敲出了強烈的鼓點。三個“隆隆”反覆出現,造成一種迴環音的效果。)

3、“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衆的心上,觀衆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遺落”表現觀衆在這鼓點中不自覺地遺忘和放棄了一切繁雜的思緒,情不自禁地與之產生共鳴;運用比喻,形象傳神。)

4、短句的運用:爲了傳達勃發的生命激情,作者使用了一連串短語,使文章語句鏗鏘,節奏像波浪一樣傾瀉而出,欲止不能。如“忘情了,沒命了”。找出自己喜愛的短句,感情朗讀。

(學貴有疑,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學生主動質疑,合作解疑,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的能力。學生在多角度、有創意的品味中,拓展思維的空間,加深了對文章內涵的理解和體驗,本文的教學重難點也得到很好的解決。)

五、寫作練習,遷移鞏固

學習課文,使用排比、反覆、比喻的修辭手法,運用短句,進行合理的想像,描寫一個令你難忘的場面,l00字左右。

(這一環節體現了反饋原理,學生在充分讀的基礎上,爲自主寫作提供了有利條件和自由空間。再次對教學重點進行鞏固,並有了新的突破,讓所學知識成爲自己能運用的果實。)

六、相關資料

1、劉成章,生於1937年,陝西延安市人,現任陝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中國散文學會常務理事。已出版六種散文集,其中《羊想雲彩》獲首屆魯迅文學獎。

2、安塞腰鼓起源於春秋以前,原有迎神驅邪之意,後來發展爲民間舞蹈,新年一過,冬閒的農民便以打腰鼓爲樂,逐漸成爲習俗,繼而發展成文藝表演。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