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論語》十則教學教案

本文已影響 9.94K人 

通過學習《論語》十則,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論語》十則教學教案

  課題:

《論語》十則

  課時計劃:

三課時

  教學目標:

① 掌握“罔、殆、矣、誨、弘、凋”等字音、字形。

② 理解課文思想內容,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能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③ 積累《論語》中成語、格言、警句。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掌握重點字詞的讀音解釋,積累文言知識。

2、 理解課文蘊含的深層哲理,並懂得聯繫實際,指導自己言行,學以致用

教學方法:誦讀法,評點啓發式,分類整理歸納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孔子的生平經歷以及和弟子間小故事等等。(也可展示圖片)

半步《論語》治天下引題

學習以及做人處事的格言

百家講壇中於丹的《論語》心得

兩小兒辯日(小學)

有人說:若中國人不知道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論語》,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國人。

同學們,你們對孔子和《論語》還有哪些瞭解呢?

詢問大家對孔子和《論語》有多少了解。

二. 介紹孔子、《論語》相關知識

孔子,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人,享年73歲。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人,也是名列於世界十大歷史名人之首的我國古代思想家。

北宋政治家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此書在中國古代社會所發揮的作用與影響之大。

此外,圍繞孔子這一中心,《論語》還成功地刻畫了一些孔門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魯莽,顏回的溫雅賢良,子貢的聰穎善辯,曾皙的瀟灑脫俗等等,都稱得上個性鮮明,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論語 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成書於戰國初期,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是我國古代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記錄孔子主要弟子及其再傳弟子關於孔子言行的一部書。南宋時,朱熹把它和《大學》《中庸》《孟子》合爲“四書”,後來成爲封建時代讀書人的必讀書。

現存《論語》20篇,492章。這些篇章分別是:

學而第一 爲政第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公冶長第五 雍也第六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子罕第九 鄉黨第十 先進第十一 顏淵第十二 子路第十三 憲問第十四 衛靈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陽貨第十七 微子第十八 子張第十九 堯曰第二十

三.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參考註釋或利用工具書,注音(請學生注音)

1、論( )語

2、不亦說( )乎

3、人不知而不慍( )

4、三省( )吾身

5、傳( )不習乎

6、學而不思則罔( )

7、思而不學則殆( )

8、誨( )女( )知之乎

9、是知( )也

10、弘毅( )

11、然後知松柏之後凋( )也

12、其恕( )乎

二、劃停頓

是一部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

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3.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4.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6.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9.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0.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三.講解字詞,並翻譯句子(詳見PPT)

課文中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都提及,一個個解釋完再通譯,其間可請學生起來回答,增加互動性。

概括每一則的蘊含,即究竟講的是求知態度,學習方法還是修身做人。

中間可增加一些趣味性故事,如孔子弟子的。(視情況而定)

四.知識梳理:

(1)重點字詞

文言代詞

吾——人稱代詞“我”

女(汝)——人稱代詞“你”

通假字

說——悅

女——汝

知——智

古今異義

不亦君子乎

古義:道德上有修養的人。

今義:對人的敬稱。

可以爲師矣

古義:可以憑藉。

今義:表示許可。

是知也

古義:這

今義:表肯定判斷。

吾日三省吾身

古義:泛指多次。

今義:數詞。

一詞多義

知 人不知而不慍

溫故而知新

是知也

詞類活用

(1)溫故而知新 (形容詞作名詞,“故”指舊知識,“新”指新知識)

(2)傳不習乎 ( 動詞做名詞,傳授的知識 )

(2)文中出現成語:

溫故知新

見賢思齊

任重道遠

死而後已

三人行,必有我師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3)總結含義

求知態度: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學習方法: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修身做人: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爲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學習探究:

要求學生分別從課文中找出最喜歡的一則,聯繫自己的經歷談談喜歡原因是什麼,以及有怎樣的啓發。

  課堂檢測:

1、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1)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2)人不知而不慍

(3)傳不習乎 (4)溫故而知新

2、翻譯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

(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誨汝知之乎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

課後作業:

1、背誦、默寫《論語》十則。

2、掌握重點字詞,如通假字、多音字以及古今異義字詞等。

3、熟讀後課文後,找出文中成語或者名言警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