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李煜《虞美人》說課稿+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21W人 

  李煜《虞美人》說課稿

  一、說教材

李煜《虞美人》說課稿+教學設計

《虞美人》這首詩選自蘇教版高中語文課本第四冊“詞別是一家”板塊。根據教學大綱的目標要求,中學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和一定的審美能力,提高文化品位,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發展健全個性,形成健全人格。

根據教學大綱中高中語文教學應“讓學生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這一要求,確立了本課的知識目標:1、瞭解詩人李煜及其重要作品2、挖掘和把握詩歌的主要意象。根據新課標中要重視培養髮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一要求,確立了本課的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根據大綱教學目的中要培養學生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新課標中要求的審美體驗和價值觀統一這一維度,確立了本課的德育目標: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詩歌鑑賞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如何在反覆吟誦中通過聯想和想象把枯燥的、抽象的語言文字還原成立體的、生動的畫面從而把握隱藏在文本背後的詩人的內在情思。據此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重點:景、境、情的關係。

根據新課標和大綱中“要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新的學習方式”這一要求,確立了本課的教學難點:準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說教法

這課的教學,就教而言,主要採取如下方法:

1、吟誦法。其根據詩詩歌講究韻律和節奏,通過教師和多媒體音像資料反覆的聲情並茂的吟誦,能使學生感受古典詩歌的格律美、音韻美。同時通過反覆吟誦,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他們的聯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的情境。

2、講析法和點撥法。具體到詩歌《虞美人》的鑑賞中,由於作者李煜反差巨大的人生經歷,因而前後期情感特點不同,這一點要點撥到位。

3、討論法。語文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針對文本這個平臺平等對話和心靈溝通的過程。語文課應該成爲他們發表個人見解的舞臺。只有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參與討論,平等對話,纔能有助於培養和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和靈感,纔有利於關注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三、說學法

本課,學生可以採取以下方法進行學習:

1、朗讀和默讀相結合的方法。詩歌貴在吟誦,通過反覆的朗讀,學生可以集中注意力,而針對高二的學生已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可進行默讀,通過潛心把玩,發揮自己的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體會和把握詩歌的深層意蘊。

2、粗讀和精讀相結合的方法。陶淵明在《五柳先生傳》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其實就是採取粗讀的方法,整體感知。但《虞美人》這首詩意蘊極深,但語言極淺,還應通過仔細揣摩、深入探究即精讀才能更好地走入文本、跳出文本。

 四、說教學過程

教學目標

1、 抓關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 理解本文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和跌宕起伏的筆法。

教學設想

這首詞語言比較直白,感情比較激越,讓學生根據課下的註釋理解課文的內容的基礎上,抓住隔句相承和三度對比的手法,在理清本文思路的基礎上背誦本文。

本文的藝術表現手法主要是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和起伏跌宕的手法,我們要重點賞析。本文通篇採用問答,以問起,以答結,以高亢快速的調子,刻繪了詞人悲憤相續的心理活動。我們要調動我們的情感積累去仔細領會。

教學時數

一課

教學步驟

一、 導入課文。

學生聽徐小鳳的《虞美人》歌曲,以此引入。

二、 關於李煜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後主。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被囚禁在一座小樓裏,被封爲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後主於七月七日他的生日那天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祖聞之大怒,命秦王趙廷美賜牽機藥將他毒死。可以說此詞是他的絕命詞。前人吊李後主詩云:“作個才子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的確,作爲一個“好聲色,不恤國事”的亡國之君沒什麼好說的,可是作爲一代詞人,他給後代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文字,千古傳誦。這首《虞美人》就是其中最爲人們所熟知的一篇。

三、 理清思路,指導學生背誦。

隔句相承,三度對比的特點,進行誦讀。

“何時了”“又東風”“應猶在”是一脈相承,專說宇宙永恆不變;“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顏改”也是一脈相承,專說人生之短暫無常。

頭二句以春花秋月之無休無盡和人世間多少“往事”之短暫無常對比;“小樓昨夜又東風”的永恆和“故國不堪回首”的變化無常相對比;“雕欄玉砌應猶在”和“朱顏改”相對比。

問 答 對

何時了 又東風 應猶在 (永恆有常)

知多少 不堪回首 朱顏改 (短暫難測)

幾多愁 江水 不言之言 (永恆和短暫達到統一)

四、 具體研習重要的文句

1、 提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爲什麼希望它結束呢?

明確: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着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裏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束纔好。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麼呢?

明確:“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後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爲所欲爲的自由感等等。

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運用了什麼樣的藝術表現手法?請同學們舉幾個這方面的事例。

明確:運用比喻將抽象的感情具體化。顯示出愁思就象那春水一樣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捨晝夜,長流不斷,無窮無盡。無怪王國維評價說:“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李白的“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李煜的“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

李煜的“自是人生長恨水常東。”

李白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等等。

五、 發揮想象,試譯這首詩,儘量把悲憤悽楚的感情表現出來。

春花開落秋月圓缺年年歲歲,

往往復復到何時纔算完呢?

人生短暫,轉眼多少往事成空。

小樓昨夜又東風,

不忍回首啊,月下故國在我手中毀滅,

宮中亭臺樓閣也許還在吧,

只是流連於那的人容貌已改,

人生就意味着無盡的悲愁,

若問你的愁苦有多少,

我知道,恰如一江春水不分晝夜,滾滾東流。

六、 總結全詩。

這首《虞美人》充滿了悲恨激楚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一個處在刀俎之上的的亡國之君,竟敢如此大膽地抒發亡國之恨,是史所罕見的。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說的出於“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吧,以致他爲此付出了生命。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這首詞就是這樣的不朽之作。

  李煜《虞美人》教學設計

  一、教材簡析

《虞美人》是高二語文選修教材《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詩歌部分”第三單元中的一首詩。單元教學重點是在反覆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深入品味詩詞的優美意境和情感世界,還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自主領會詩詞意旨的能力。本篇課文要以誦讀爲重點,引導學生體會詞人的'故國之思、亡國之痛。

 二、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因聲求氣,吟詠詩韻,品味意境。

2、情感目標:領會詞中所寫出的那種通向宇宙人生的普遍悲劇情感。

 三、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在瞭解背景,反覆誦讀的基礎上體會詞人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的自主鑑賞能力。

 四、教學方法

朗讀法,設疑法,多媒體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結合課件,整個過程都要穿插朗讀)

(一)引題,介紹作者、詞牌和創作背景

1、引題:“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作君王。”

2、介紹作者

(1)“絕代才人”

李煜聰穎過人,博通衆藝,工書、善畫,通曉音律,尤工於詞。現存詞44首。

其詞大體以南唐滅亡爲界,分爲前後兩期,前期詞以描寫宮廷逸樂生活爲主,風格香豔纏綿;後期詞則多追憶往事,傷懷故國,風格沉鬱蒼涼。

語言自然精練,境界開闊,詞風疏朗,在詞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的確,作爲“好聲色而不恤國政”的亡國之君,李後主確實可悲可嘆,但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驚天地泣鬼神的血淚詩章又確實難尋其右……

(2)“薄命君王”

李煜(937—978),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宋建隆二年(961)六月李璟去世,李煜嗣位於金陵,在位十五年,史稱南唐後主。在位時,政事不修,縱情享樂。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宋軍長驅直入,圍攻金陵,李煜被迫肉袒出降,隨即送解到汴京,受封違命侯,過了三年囚犯般的日子,卒於978年。

3、虞美人

唐教坊曲,初詠項羽的寵姬虞姬而得名。

在四面楚歌中,項羽悲歌慷慨,虞姬拔劍自刎。後來虞姬血染之地,長出一種鮮紅的花,後人爲了紀念她,便把這種花叫做“虞美人”。

一無名氏根據項羽和虞姬的悲劇故事寫了一首《虞美人》,詞牌名便源於此。因李煜填此詞的名句,又名“一江春水”,此外又名“玉壺冰”等。

4、創作背景

雖封違命侯,實爲階下囚。978年7月7日,是李煜的生日,有感於身世,作《虞美人》,命樂妓在寓所演唱,宋太宗聽聞後極爲震怒,賜酒將他毒死。所以說,這首詞是他的絕命詞。

(二)因聲求氣

1、初步理解意思,把握感情基調。

2、讀準字音,把握節奏,找出韻腳。

3、注意語速,注意語氣,注意抑揚。

(三)吟詠詩韻

1、“春花秋月”本來是美好的事物,詞人爲什麼追問它“何時了”?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具體指什麼?詞人到底在懷念什麼?

3、在“小樓昨夜又東風”中,“又”字表現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4、“雕欄玉砌應猶在”反映出作者怎樣的心理活動?

5、“朱顏”的含義是什麼?

在前六句中,哪個字可以作爲它們的“詞眼”?“改”字。

本詞中,“改變”的是什麼,“未改”的又是什麼呢?

永恆的“春花秋月” 今非昔比的“往事”

年年到來的“東風” 不堪回首的“故國” 三次對比,隔句相承

應猶在的“雕欄玉砌” 已改的“朱顏”

小結:不變的是“外物” 鉅變的是“人事”

6、“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感?你認爲它好在哪裏?

抒發了詩人既深且重、難以遏制的愁緒。

①以“春水”喻愁,既巧妙地呼應了“春花”“東風”等點明季節的詞語,又把抽象的愁緒形象化了。

②以“水”喻愁,形容愁思之多、之深,有深度,有力度。

③本句寫的是一種鬱結已久的愁緒,用向東奔流的一江春水來作比喻,就具有了一種奔放恣肆的氣勢,愁緒是沉着的情感,而作爲喻體的春水又是飛動的,形成了既鬱結又奔放,既沉着又飛動的詞風。

(四)探討:今天的讀者並無李煜那樣的遭遇,爲何也能被他的詞感動?

所有具有深悲劇痛的人都怕回憶過去的美好歲月,都可能因愁苦不堪而容顏憔悴……儘管他們與李煜的愁思未必相同,但都可能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悲愁心態。《虞美人》正是真實形象地寫出了人類共通的感受,從而撼人心魄,傳誦千古。

(五)進一步因聲求氣,吟詠詩韻

這首詞的整體感情基調是無限悲哀傷感。在基本成誦、初步感知內容和把握情感的基礎上進一步指導誦讀,體會感情,品味意境。

(六)教唱詩歌后面附錄的《幾多愁(虞美人)》這首歌。注意曲調和歌詞的有機融合。

六、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題第三大題:這首詞和李煜同時所作另一首《浪淘沙》各抒發了怎樣的個人情感?又分別說出了哪些人生共通的體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