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八年級教案

《藤野先生》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

本文已影響 2.21W人 

  教材分析:

《藤野先生》語文八年級下冊教案

魯迅的作品《藤野先生》是一篇回憶性散文,文章以自然、流暢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真摯懷念,讚揚了藤野先生質樸隨和、正直熱情、治學嚴謹而又毫無狹隘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文章篇幅很長,卻脈絡分明,材料很多,但井然有序。作爲一篇敘述性散文,它的寫作特色頗有咀嚼一番的必要。

  教學目標:

1. 學習根據表達的需要選擇和組織材料,學習抓住人物特徵,通過具體事例來刻畫人物性格的方法。

2. 體會、理解文章含義豐富的語言,掌握文章敘事線索。

3. 體會作者對老師的崇敬之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尊心。

  教學重點、難點:

1. 明確文章的線索,探討文章的主題。

2. 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歸納其性格特徵。

3. 聯繫材料,領會作者棄醫從文的情感因素,體會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與民族自尊心。

  教學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導入新課:

讓學生說說在成長過程中,對自己影響最大的人,並闡述理由。(有老師、 父母、朋友、還有偶爾相識的陌生人) 再讓學生說說在成長中,哪件事最讓你難忘?

由學生的回答導入文章。魯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講述了他與先生的交往。魯迅先生懷念藤野先生的原因與我們剛纔所講的原因是不是一樣呢?帶着這個問題,我們來看課文

  一、明確學習目標

1.複習已學過的魯迅作品及相關知識。

2.簡介寫作背景。

3.排除字詞障礙。

4.初讀全文。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5.分析文章第一部分

  二、自主預習

1. 複習有關《朝花夕拾》的知識。讓學生說出已經學過的兩篇課文的名稱。然後說說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及《藤野先生》三者之間的先後順序。

順序:是《阿與<山海經>》《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作品是按照作者成長的經歷來排列的,《朝花夕拾》是一本回憶散文集。

2.寫作背景:

(1)魯迅留學日本情況

本文記敘的是作者1902年赴日本留學時的生活片段,當時的中國由於受到帝國主義列強的侵略,已經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其中就有日本對中國的侵略。

1902年4月魯迅去日本留學,入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積極參加反清愛國活動,在《自題小像》一詩中發出“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

1904年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兩年後棄醫從文,想從改變國民精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

1926年10月12日寫此文於廈門大學。

3.生字: yīng fēi màn jiàn wǎn jì

櫻 緋 爛 熳 鑑 宛 髻

yì yàn lú huì yù gěng yì yang dùn cu

驛 咽 蘆 薈 芋 梗 抑 揚 頓 挫 pōu jī xùn nì lu jié

剖 畸 遜 匿 漏 詰

qī yǎo huì piē wù tng jí

悽 杳 誨 瞥 深 惡 痛 疾

4.解詞:

油光可鑑 標緻 精通時事

抑揚頓挫 掌故 模胡

落第不遜 匿名 詰責

託辭 悽然 杳

正人君子 深惡痛疾

  三、展示交流

引導學生帶着問題速讀課文 :

1. 速讀課文,思考問題:

(1) 文章以什麼爲線索?寫了哪些事情?

(2) 文章重點寫了發生在哪裏的事情?此外還寫了什麼地方的事情?你能說出文章中的地點變化嗎?

明確:

(1) 文章以作者在日本仙台求學的經歷爲線索,寫了作者在日本求學的一段經歷,即寫了離開東京,去仙台學醫時藤野先生的關心,匿名信事件,幻燈片事件即離開仙台等一系列事情。

(2)重點寫了發生在仙台的事情,此外還寫到了東經等地的事情。文章中的地點變化:東京——仙台——中國。

2. 理清文章層次結構

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是文章的敘事線索,以次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劃分文章的結構層次。

第一部分(1-3):在東京的所見及去仙台求醫的緣由。

第二部分(4-35):在仙台學醫,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及棄醫從文的經過。

第三部分(36-38):回國後對藤野先生的思念。

  四、合作探究

精讀文章第一部分

(1) 這部分文字所描寫的對象是什麼?

(2) 作者對所描寫的對象是一種什麼樣的態度?你能夠通過具體的語句來分析嗎?

明確:

所描寫的對象是“清國留學生”速成班的其他成員。對他們是一種厭惡之情,這是從他們逛公園,賞櫻花,梳辮子,學跳舞等事情中可以看出。這也許也是魯迅爲什麼要離開繁華的東京的原因所在。

(3) 一些段落在語言上有何特點?

明確:

比喻、反語的巧妙使用,使文章語言幽默,風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這樣描寫“清國留學生”:“但花下……實在標緻極了”。

這段文字在準確地形容與細緻的描寫的基礎上,作者還把“清國留學生”的精神風貌刻畫出來了,本來是擔當着救國重任的留學生,到東京之後,則不思進取,反而追逐時髦,將頭髮弄得油光可鑑,尤其可悲的是,始終不忘記那條象徵落後和恥辱的大辮子,反而將其弄得十分醒目,令人噁心。文章用比喻和反語誇張,將諷刺之情巧妙地流露在字裏行間。

  五、課堂小結

這也是作者要離開東京的原因。同時,這部分通過對東京的失望,對“清國留學生”的厭惡,反映了作者的愛國思想,也間接的反映了藤野先生可尊敬、可懷念的原因,而這種辛酸與隱痛,正是他憂國憂民的反映。

  六、點評拓展

文章雖在前三個自然段未寫藤野先生,但他爲藤野先生的出場埋下了伏筆,學習寫作散文方法——形散而神不散。

  七、檢測訓練

自我測試:

1. 給加點的字注音。

緋紅( ) 宛如( ) 驛站( ) 解 剖( ) 油光可鑑( )

畸形( ) 不遜( ) 匿名( ) 杳無消息( ) 深惡痛疾( )

詰責( ) 悽然( ) 教誨( ) 瞥 見( ) 抑揚頓挫( )

2、解釋加點的字。(6分)

油光可鑑 ( ) 好意難卻( )

杳無消息 ( ) 深惡痛疾( )

毫不介意 ( ) 出言不遜( )

  第二課時

  一、明確學習目標

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1.文中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的哪幾件事呢?說說藤野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呢?

2.作者初見藤野先生時,藤野先生是什麼樣子的?

3.思考, 第24-31段這一部分寫了那幾件事?從中可以反映出作者何種思想感情?請用文章中的語言說明。

  二、自主預習

1.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感悟人物性格。

2.體會魯迅文筆特點。

  三、展示交流

(1) 文章的主題是記敘在仙台求學及與藤野先生交往的經歷,那主要記敘了與藤野先生的哪幾件事呢?說說藤野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呢?

明確:

文中主要寫了修改訂正講義、訂正解剖圖、關心我的解剖實習、問中國女人裹腳等四件事。表現了藤野先生對我的關心、嚴格要求以及對學術的孜孜不倦的求實精神。

(2)作者初見藤野先生時,藤野先生是什麼樣子的?

明確:

黑瘦的先生,八字須,戴着眼鏡,夾着一疊大大小小的書,通過肖像描寫,寫了他的穿着,穿插了他穿衣服的掌故,表現了藤野先生是一個不注重穿着的人,生活樸素、簡單。

  四、合作探究

(1) 朗讀第24-31段,思考,這一部分寫了那幾件事?從中可以反映

出作者何種思想感情?請用文章中的語言說明。

明確:

寫了兩件事,即匿名信事件,幻燈片事件。

魯迅先生對自己到仙台學醫的動機,在《吶喊》自序中寫到“我的夢很美滿,預備卒業回來,救治象我父親似的被誤的病人的疾苦,戰爭時候便去當軍醫,一面有促進了國人對維新的信仰。”可見他是懷着救國救民的思想選擇了醫學這一職業的。可是,當在學醫的過程中,看到了槍斃中國人的影片後,而且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魯迅受到了極大的刺激,於是促進了魯迅棄醫從文的思想產生。他覺得,“醫學並非一件要緊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是做毫無意義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爲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素,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於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爲當然要首推文藝,於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

看電影受刺激,固然是魯迅先生“棄醫從文”的直接原因,但不能理解爲偶然因素,如果我們分析當時的社會狀況,魯迅先生的思想轉變還有起深刻的社會原因,這就是當時的社會潮流。早在弘文學院學習時,他就常和許壽裳等探討如何改變“國民性”問題,考慮如何提高國民素質,期間還受到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的影響。

(2) 我想現在肯定有些同學會有想法,本文題目是藤野先生,爲何寫這幾件事?

明確:

寫日本愛國青年尋釁滋事是給藤野先生做反面襯托。寫課堂上看電影事件是作者告別藤野先生的直接原因。總之,這些材料都與突出藤野先生正直熱忱、沒有民族偏見的品質有密切關係。同時還表現了作者那份強烈的愛國熱情。

  五、課堂小結

本文記敘的是作者1902年赴日本留學時的生活片段。讚揚了日本學者藤野先生正直、無私、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質,追述了自己爲國爲民而棄醫從文的思想變化。

  六、點評拓展

在學習藤野先生精神品質的同時,感悟作者思想變化的根源,從實際生活入手讓學生談談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自己的志向和抱負。

  七、檢測訓練

課內語段閱讀:

①中國是弱國,所以中國人當然是低能兒,分數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 力了:也無怪他們疑惑。

②但我接着便有參觀槍斃中國人的命運了。

③第二年添教黴菌學,細菌的形狀是全用電影來顯示的,一段落已完而還沒有到下課的時候,便影幾 片時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戰勝俄國的情形。

④但偏有中國人夾在裏邊:給俄國人 做偵探,被日本軍捕獲,要槍斃了,圍着看的也是一羣中國人;在講堂裏的還有一個我。

⑤“萬歲!”他們都拍掌歡呼起來。

⑥這種歡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這一聲卻特別聽得刺耳。

⑦此後回到中國來,我看見那些閒看槍斃犯人的人們,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彩,——嗚呼, 無法可想!

⑧但在那時那地,我的意見卻變化了。

1.本段文字出自 ,本文選自 ,作者

2.第①句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表達了“我” 的思想感情。

3.第⑤句中的“他們”指代的是

4.第⑥句中的“這一聲”指的是 。“特別聽得刺耳”的原因是

5.第⑦句中劃線句子運用了 的修辭手法,表現了閒看者 的精神狀態。

6、結尾一句“我的意見卻變化了”具體指的 ,表現了作者強烈的 。

  第三課時

  一、明確學習目標

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爲什麼作者還要說自己回國以後的一些感想呢?

2.畫出我對藤野先生思念的句子我影響之大的句子以及表現我實踐自己棄醫從文的句子。

3.文章以回憶藤野先生爲主,爲什麼還花大量的筆墨來寫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二、自主預習

快速閱讀第三部分,把握作者感情。

  三、展示交流

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1.到35段,已經完成了對藤野先生的回憶,爲什麼作者還要說自己回國以後的一些感想呢?

明確:

此部分一方面表現了藤野先生對我的影響之大,另一方面表現我在實踐

自己棄醫從文的誓言。

2 朗讀這一部分,畫出我對藤野先生思念的句子我影響之大的句子以及表現我實踐自己棄醫從文的句子。

  四、合作探究

1.結合課後練習一,文章以回憶藤野先生爲主,爲什麼還花大量的筆墨來寫我在日本的遭遇和思考呢?

討論明確:

從整篇文章的結構來看,是圍繞藤野先生這個中心來組織材料的,雖說也貫穿着作者的愛國注意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線,後者是暗線。寫對東京學習環境的厭惡,離開東京到仙台,是寫與藤野先生結識的前因,接下來寫仙台的學習生活,基本上與藤野先生有關,而且作者着力正面描述與藤野先生的交往。寫匿名信的尋釁和看電影所受到的刺激,這些事或是與藤野先生有直接關係,或是襯托出藤野先生的公正、真誠、在那種環境下的難能可貴。 所以,這樣一位沒有民族偏見的老師,也是魯迅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所在,來讚揚藤野先生的高貴品格。 從這點看,我們教材傾向於第一種觀點。

  五、課堂小結

課文以作者與藤野先生的交往爲明線,以魯迅思想感情的變化爲暗線組織材料,體現了藤野先生崇高的精神和魯迅深切的愛國感情。文章語言精練,幽默而又犀利,抓住了人物的特徵,生動而又傳神,我們在寫作時可以好好借鑑,用我們的筆記住我們最懷念的人。

  六、點評拓展

學習本文抓住主要特徵和事蹟來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的寫作方法,寫一篇短文。(要求:選自己熟悉的人來寫,寫前要認真觀察,並能作出進一步的接觸和深入瞭解。)

  七、檢測訓練

閱讀並回答問題。

①但不知怎地,我總還時時記起他,在我所認爲我師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給我鼓勵的一個。②有時我常常想:他的對於我的熱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誨,小而言之,是爲中國,就是希望中國有新的醫學;大而言之,是爲學術,就是希望新的醫學傳到中國去。③他的性格,在我的眼裏和心裏是偉大的,雖然他的姓名並不爲許多人所知道。

(1)“小而言之”的意思是 。

(2)這段文字運用的表達方式是 。

(3)這段文字共3句話,第①句表現了 ,第②句表現了 ,第③句表現了 。

(4)這段文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