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通用10篇)

本文已影響 2.26W人 

身爲一名人民教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課堂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通用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通用10篇)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

本節課的學習,利用兩課時學完,重點側重了兩種語文能力的培養:一是朗讀能力,二是說話寫話能力。下邊詳細闡述:

一、朗讀能力的培養

朗讀,是學習語文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徑,這篇課文的語言很有特色,最突出的就語句有描述型的,也有對話型的。

1、描述性段落的朗讀指導。

如第一自然段。課始,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後,出示謎底小蝌蚪的圖片,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寫板書,再引導孩子看着板書看着圖片說成一段話。

然後再請孩子讀第一自然段,發現作者是怎樣描寫小蝌蚪的,思考作者的觀察點和自己觀察點的不同,作者的表達與自己的表達有何不同。這個環節就在潛移默化的對孩子進行也就是進行對比閱讀的訓練。在對比後,再次對課文第一段進行欣賞性閱讀,這時有個別讀,小組讀,老師範讀,通過不同形式的閱讀,逐漸達到會背誦。第一段的學習順利完成。

2、對話的朗讀指導

對話朗讀的指導更多的通過分角色表演讀的方式來完成。課文中小蝌蚪和鯉魚阿姨、烏龜先生的兩次對話,我分別和孩子們進行了分角色的朗讀,在角色的扮演中,在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中,使朗讀的訓練得到了提升:例如:小蝌蚪與鯉魚阿姨的對話:我直接就請孩子們來扮演角色,我讀旁白,然後師生共同評價角色扮演讀的優點和不足。比如,兩次對話中旁白中動詞的運用,“迎上去”和“追過去”,不同的動詞表達不同的心情,體現不同的情景,我引導孩子體會“迎”“追”的不同。

追字的感受相對容易,迎的難度就大了,迎字孩子僅僅感受到了小蝌蚪的禮貌和客氣,沒人能理解到他們的方位是怎樣的。我就和坐在前排的李祖庭來表演“迎”。我扮演小蝌蚪,祖庭扮演鯉魚阿姨。“鯉魚阿姨在教小鯉魚吃食物。”我故意站在“鯉魚阿姨”的後邊問孩子們:“小朋友們,我是小蝌蚪,我應該在鯉魚阿姨的什麼地方遊啊?”孩子們思考一下,說:“在鯉魚阿姨的前面。”我馬上游過去,停在鯉魚阿姨的前面,並熱情的游到阿姨的跟前問她:“鯉魚阿姨,我們的媽媽在哪裏?”我用表演的方法告訴孩子們,迎,是小蝌蚪主動積極的游過去,表現出了他們急切想找到媽媽的心情。就這樣,在表演中理解,在理解中感悟,在感悟後分角色朗讀。幾次的體驗後,孩子們的朗讀越來越好。

二、說話寫話

課堂上,關於說話的練習無處不在。每篇課文我都做到一課一得,精心的尋找語用點,一般是根據文字表達到額特點來設計,以據此來拓展孩子的思維,豐富孩子的積累,鞏固孩子的表達。再有就是文中的看圖說話,比如這篇課文:課始,以猜謎語的方式導入後,出示謎底小蝌蚪的圖片,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根據學生的回答寫板書,再引導孩子看着板書看着圖片說成一段話。本節課就是這樣,在學習第一段“小蝌蚪”和“青蛙”的外貌描寫之外,我就引導孩子嘗試着描寫“小金魚”之類的小動物,進行簡單的外貌描寫。課件顯示小動物金魚,引導觀察,進行仿寫。

訓練完後,佈置作業,再次進行仿寫,小白兔或者小烏龜,或者小鴨子等等自己熟悉的小動物的外形。講讀和寫、說和寫緊密的結合起來,使訓練真正的做到紮實有效。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2

《小蝌蚪找媽媽》課文以小蝌蚪找媽媽爲線索介紹了青蛙的生長過程。我用了兩課時來完成教學任務,第一課時以識字爲主,我想低年級孩子掌握的字有限,要他們學懂課文內容很難,於是,先學會生字,理解字詞的意思,然後再學習課文也許要容易些。識字是關鍵,學文是重點。

在字詞教學時,我提前佈置了預習,課堂上孩子們大膽的走上講臺自己講生字,詞語。效果較好。

在學習課文時,我具體用瞭如下方法:

1、我先給學生放了一段小蝌蚪找媽媽的視頻,再結合課文內容知道小蝌蚪的樣子。在學文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的幫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特徵,並讓學生一步步地說青蛙的特徵,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我注意了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的事實,我在引導孩子們學習了第一二自然段後,引導他們小結出學習方法,然後讓他們自主學習,學習中,讓他們小組合作完成,這樣又培養了他們團結協作的能力。

3、我在ppt中準備了五幅畫,分別爲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大青蛙。通過學生看圖引導學生說出小蝌蚪的變化過程,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4、爲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等三個詞語及所處句子的意思。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想象、表達能力。我讓孩子們來表演“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

相信孩子,把課堂還給孩子,讓四十分鐘的課堂成爲孩子們展示自己的舞臺吧!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3

《小蝌蚪找媽媽》一課有兩條線索,一條是明線,講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遇到鯉魚阿姨就迎上去問,看到烏龜像它們的媽媽就追上去喊,最後看到大青蛙才游過去叫媽媽。同時在找的過程中,它的身體發生一系列的變化,這是第二條暗線。先長出兩條後腿,再長出兩條前腿,最後尾巴變短不見了,變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學就圍繞着這兩條主線展開了。

從課題入手,首先出示小蝌蚪有趣的圖片,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問小蝌蚪的媽媽會是誰呢?它是怎麼找的?結果怎樣?在學文過程中,使學生了解到,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媽媽的幫助,小蝌蚪一步步知道了自己媽媽的特徵,並讓學生一步步地說青蛙的特徵,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在初學文本時,當學生通過第一次瀏覽課文知道青蛙就是小蝌蚪的媽媽後,我出示青蛙圖片,讓其觀察兩者外形差別。學生紛紛說兩者不像,於是我拋出問題:小蝌蚪要變成青蛙要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換言之,小蝌蚪在找媽媽過程中要發生哪些變化?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

如此明暗線結合,通過多種途徑使學生對文本瞭解得到了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達到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4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看圖學文,因其內容生動、有趣而深受學生的喜愛。在課堂中我力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尋人啓事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對某件事所表現出來的喜愛的情緒。課堂中,學生對課文的興趣有無,直接影響着課的質量。上課伊始,我神祕地告訴學生,剛纔在學校看到了一張尋人啓事,想看看嗎?在同學們詫異聲中,教師用幻燈打出《尋人啓事》,把學生的吸引到課堂中來。

二、看視頻,整體感知課文

視頻出示這一課的動畫,全文配文字,利用課件,將本課中的圖與文對照起來展示給學生,學生讀起來興味盎然,一些不理解的生字就可以藉助圖來理解,如“迎”和“追”字,圖上鯉魚和蝌蚪面對面,這就是迎上去,烏龜和蝌蚪是一個在前一個在後,這就是追過去。對文中這兩個生字學生更好的理解。看動畫,也能讓學生整體感知課文。

1、讀——分層朗讀,讀出感情

要注重學生的讀,在讀課文中,讓他們帶有表情的讀。例如:看到鯉魚阿姨時,急切的心情;看到烏龜時,高興的心情等等,要求他們讀自然段時,加入這些表情。

2、貼——據文貼畫,貼中取樂

教師準備好五幅畫,分別爲小蝌蚪、長了兩條前腿的蝌蚪、長了前腿和後腿的蝌蚪、尾巴變短的青蛙、小青蛙。在講課文的過程中,我貼出對應的圖片。這樣學生掌握小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時就輕鬆自如,毫不吃力。

3、說——以對話爲主,進行朗讀訓練

這篇課文,有許多的對話,讓學生通過表演,來經行對話練習。多鼓勵他們說,加上表演,能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更有表情地說。

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節課也有許多遺憾。比如:學生讀懂了課文,但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方法不夠多樣,在分析課文不夠深入,創新性不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堅持把讀的權利留給學生;把問的權利交給學生;把講的機會讓給學生。

總之,只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爲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在閱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一定會喜歡閱讀,喜歡語文的。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5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課文情節生動有趣,以對話爲主,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材料。我根據學校研究的課題,進行嘗試有效性的提問,我設計了幾個問題。

根據低年級孩子特有的年齡特點及他們愛思考,樂於探索新鮮事物的特點。我在讀課文前首先給他們一個有趣的問題或者是讓他們自己讀題質疑。讓他們在讀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如教學本課時,出示課題,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問學生看了題目有什麼感想。孩子們爭先恐後表白之後,我順其自然以"是啊!小蝌蚪爲什麼要找媽媽?他們是怎麼找的?他們找到媽媽了嗎?你們提出的問題能不能在課文裏找到答案呢?我們趕緊來讀讀課文吧!”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起來了。以興趣爲前提,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去預習,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再輔助提一些讀書的具體要求,收到的效果非常明顯。孩子們通過自已的朗讀找到了問題的答案,都會興奮不已,這種自我激勵的效用是無限的。在獲得成功發現的同時,孩子們往往又會發現新的問題,培養了他們的探索與創新精神。

總之,教師只有在新的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憑藉教材的優勢,創造性地進行教學,才能爲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文基礎。相信,只要我們在閱讀教學中用心去引導,孩子們一定會喜歡閱讀,喜歡語文的。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6

在幼兒的心中,媽媽是最最重要的人,而小蝌蚪卻不在媽媽身邊。它們遊啊遊,到處去找自己的媽媽。很多幼兒都聽過《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也都很喜歡這個故事。語言交流《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是會按順序講故事,能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動物特徵,培養幼兒理解、想象、記憶和表達潛力。

這一課分爲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重在理解動物間的對話和故事情節,學會動物間的對話,個性是描述青蛙特徵的詞句。我先安排幼兒聽故事磁帶,然後教師逐幅出示教學掛圖,幫忙幼兒回憶故事資料。然後教師先逐幅完整地講述故事,並引導幼兒學說故事中動物間的對話。老師講完,再請幼兒嘗試自己講,個性要說出青蛙特徵的話。這一課時,爲下一課時幼兒表演打下了基礎。

在第二課時,先結合教學掛圖,一齊回憶故事資料。再請幼兒傾聽教師完整地講述故事,鼓勵幼兒說出動物間的對話。最後才讓幼兒戴上頭飾表演。由於前面有了充足的準備,所以幼兒纔有話可說,動作表演自如,進行得很流暢。從這次教學中,我深刻體會到,幼兒的主角表演是否能流暢,主要在於幼兒對故事的理解,對語言的學習,這樣語言交流課才能紮實地訓練幼兒語言。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7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充滿兒童情趣的科學童話,巧妙之處在於將大自然中的一些知識蘊含在一個生動的小故事中。通過寫小蝌蚪在鯉魚阿姨和烏龜的幫助下找到自己的媽媽的奇妙過程,自然活潑地展現了小蝌蚪發育成青蛙的變化過程,以及生活習性,蘊含了遇事能主動探索的道理。

瞭解教材、文本才能夠深入地把握文本的重難點,更好的找到切入點。由於學生前期做了大量的預習工作,在正式上課中字詞類的學習孩子們比較容易掌握,不足之處在於一部分同學不能夠沉下心來把所學的字一筆一劃工工整整地寫好。難點在於看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感受小蝌蚪遇事主動探索的精神,增強閱讀科學童話的興趣。

根據授課中出現的問題,我也一直在反思,終究還是說的太多,沒有真正的將課堂還給學生。例如:在書寫教學的過程中,多多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記字形,通過討論交流相互分享。例如:可以用加一加識記“披”、熟字換偏旁識記“孩”、形聲字識記“肚”、看圖識記等,擴展識記、書寫漢字的方法,讓孩子們有據可依、有律可循。

針對一些易錯的筆順、關鍵筆畫以及偏旁部首的筆畫變化,點到爲止,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敘述、書寫、感知、掌握,從而達到學以致用。例如:跳字的筆順就比較多,尤其右半部分的筆順是教學中的重點,引導學生書空的同時還要下筆寫一寫,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只有自己親身感知的才印象深刻。對於低段孩子來說,現在書寫不在於速度、在於態度,想要提高孩子書寫的興趣,一是給予學生髮現、發言的機會,還要給予孩子展示書寫的平臺、及時有效的評價機制等。

爲了突破孩子們能深入地瞭解小蝌蚪生長變化的過程,以及看圖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這些難點。前期在預習的過程中鼓勵孩子我手畫我知,從交過來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來孩子們對於文本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雖然個別孩子理解上會有些偏差,但是正好以此爲切入點,在學習小蝌蚪的生長變化的過程中,孩子們以本爲主、以畫爲輔,相互探索交流、糾正、學習。對於低段孩子來說,繪畫是他們感知文本、理解文本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整節課下來有遺憾也有收穫,預設讓課堂有序,生成讓課堂精彩。作爲新教師,我深知自己在教學方面還有許多不足,未來還需潛心學習、常常反思、垂直深耕!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8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文章寫了一羣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助媽媽一起捉害蟲的事。教材既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又蘊含了從小能獨立生活、遇事主動探索的道理。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因此,在導入新課時,我從學生喜歡的小蝌蚪入手,通過有趣的動畫演示,激發學生對小蝌蚪的喜愛之情,然後讓學生根據自己在生活中的觀察以及課外知識說一說對小蝌蚪的瞭解,同學們個個興趣盎然,爭先恐後說着自己對小蝌蚪的瞭解。緊接着,我又展示青蛙的圖片,讓學生觀察小蝌蚪和小青蛙的不同,學生觀察仔細,能抓住特點說出它們的不同之處,緊接着導入新課——小蝌蚪找媽媽。本文動詞的使用比較有特點,在教學中,我抓住“迎上去,追上去,游過去”三個表示不同動作的詞,首先讓學生上臺來做做動作,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來感受對這三個詞語的理解,尤其是當有的學生表演不到位時,我讓他找一位自己喜歡的朋友上來再演示動作,然後兩個人一起表演,學生能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理解詞語,而且不容易忘記,最後再讓學生表演讀,增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瞭解小蝌蚪的禮貌和急切的心情。

不過在表演的過程中,由於過於注重學生的參與度,我讓更多的學生上臺參與到表演讀中,這部分教學時間有些超出,因此,在後面提煉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中的變化的順序時反而略顯時間不夠,雖然學生也能說出小蝌蚪的變化,但個別學生說的不夠精準,這也是需要今後需要有效調控課堂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9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年級下冊最後一篇課文,是篇脫離拼音的的看圖學文,是一篇搞笑的童話故事,一羣天真活潑的小蝌蚪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不知不覺變成了小青蛙,並幫忙媽媽一齊捉害蟲,呈現了青蛙生長過程的科學知識。

由於本班學生是農村孩子,對蝌蚪並不陌生。教學本課我直接導入,問:你們誰見過蝌蚪,在哪裏見過,長成什麼樣貌學生爭先恐後的回答,觸發他們的生活實踐,激起他們學習課文的興趣。導入後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每副圖,猜猜從圖中你明白了什麼

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根本,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課文以對話爲主,我以朗讀爲主。本課文沒有注音,學生朗讀有必須難度,我以教師範讀形式初讀課文,讓學生整體感知資料。設計問題:小蝌蚪有什麼特徵它們是怎樣找到媽媽的小蝌蚪找媽媽分別遇到了誰它們的媽媽是誰有什麼特徵在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發生了哪些變化讓學生圍繞問題圖文對照展開多種形式朗讀。如:自由讀、指名分段讀、男女生讀、小組內分主角朗讀等。並要求學生拿起手中的筆找找、劃劃做記號,養成讀書留下記號的好習慣。學生在讀中瞭解資料梗概,獲得整體感知,提高了讀的質量。課文第二、三小節寫的是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我先指名讀這兩小節,讓學生思考小蝌蚪先碰到了誰,又碰到了誰,在這個過程中小蝌蚪有了哪些變化,理清了文章脈絡。然後指導學生朗讀,重點指導小蝌蚪與鯉魚、烏龜之間的對話,體會小蝌蚪找媽媽時的心急。最後,我讓學生分主角朗讀並表演,進一步體會。朗讀不僅僅促進了學生對課文資料的理解,也使學生的情感在讀中得到昇華。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透過朗讀自主學習,同桌或小組內共同完成老師設計的問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小蝌蚪找媽媽教學反思10

《小蝌蚪找媽媽》是一篇童話故事。本文講的是幾隻天真活潑的小蝌蚪是怎樣四處尋找媽媽的,它們在尋找媽媽的過程中,逐漸瞭解了媽媽的樣子和特點。同時,它們也在不知不覺中,身體也發生了緩慢的變化,最後變成了小青蛙,和媽媽一起去田間害蟲。

一、教學效果

教學本課,我緊緊圍繞小蝌蚪的成長變化這一線索,緊抓識字、讀書的重點,把朗讀和看圖及隨課文識字結合起來,讓孩子學會動腦,學會講述故事梗概,同時把積極思考、努力發現結合起來,從不同角度帶領學生們走進了一個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動物世界。並且,我注意不同學生的原有水平,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根據他們的個別差異進行有重點、針對性的指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成功之處

1.感知領悟,創設情境。

在引導學生感悟故事內容時,我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有機的整合,獨具匠心地採取有效措施,避開了學生早已熟悉的“怎樣找媽媽”的內容,引導學生先與小蝌蚪和青蛙交朋友,瞭解蝌蚪的樣子,感知青蛙的樣子,知道蝌蚪與青蛙的巨大不同——本來是截然不同的兩種小動物啊!再通過科普知識介紹,感悟“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這樣孩子們始終饒有興趣地與文本對話,找變化點,讓學生在閱讀思考、表演解說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達到了鍛鍊思維、發展語言的目的,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們細心觀察的好習慣。另外,我準備了動畫資料,結合動畫,從朗讀入手,有利於提高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帶動讀的慾望和參與的動力。

2.花樣識字,加深記憶。

結合低年級孩子的特點,在自主朗讀識字中,我採用多種識字方法引導學生識字,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深化了學生的記憶基礎,增加了記憶的深度。如:“肚”字,用加一加的方法,使原本枯燥的識字變得簡單容易。“眼睛”乃心靈的窗戶,“目”字旁與眼睛息息相關,體現了生字的音、形、義的結合。在此我還以“識字大王”的評比激發了學生熱愛讀書的興趣,收到了不錯的效果。

三、不足之處

課堂永遠都有遺憾,在朗讀的時候,有些孩子情緒不高,沒有激情,感情不到位。在進行語言拓展訓練的時候,好多同學不能積極地發言,猶豫不決,似乎缺乏勇氣和膽量。另外,從孩子們對於問題的理解上,可以看出深度不夠,因此斷定積累不夠,也就是閱讀量不夠,課外知識知道的少,膚淺,表面化。可以在教學中,讓學生介紹鯉魚和烏龜的特徵,進行拓展,進行說話訓練,口頭編故事——小鯉魚找媽媽,小烏龜找媽媽。

四、改進方法

針對第一課時的教學情況,在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中,我打算讓學生介紹鯉魚和烏龜的特徵,進行拓展,進行說話訓練,口頭編故事——小鯉魚找媽媽,小烏龜找媽媽。在講述的過程中指導學生按照先後順序講述,並且把鯉魚和烏龜的具體特徵講述清楚,免得它們找不到媽媽。當然這個環節離不開孩子們平時的敏銳的觀察力,在口語表達方面也是較大的挑戰。

所以,在今後的課堂上,我認爲要鼓勵孩子多說,敢於表述自己的見解,能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在一個問題上,有自己的獨立立場。有遺憾就會有思考,有思考就會有進步。我會在不斷的反思中,使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向着更高的標準邁進,改變學生上課被動和機械訓練的弊端。只有不斷地,永不停歇的努力,纔能有更多、更大的進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