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熱門】幼兒園教案合集七篇

本文已影響 1.11W人 

作爲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熱門】幼兒園教案合集七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感知紙落下的不同現象,發現同樣大小的紙改變形狀後下落的速度不一樣。

2.能大膽表述自己觀察的現象,體驗探索與發現的樂趣。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各樣的紙條若干(如:報紙,蠟光紙,卡紙,鉛畫紙,宣紙,廣告紙等)

2.大小材質相同顏色不同的兩張卡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感知並瞭解紙下落的不同樣子

1.幼兒自由選一張紙玩一玩。

出示各種各樣的紙。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很多紙,你自己選一張紙,拿在手裏舉高再放手,看看它落下來時是怎麼樣的。

2.幼兒自由玩紙操作。

3.集中交流:說說你的紙是怎麼落下來的,請幼兒表達並演示。

甲:我的紙是慢慢飄下來的,那你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乙:我的紙是翻滾着落下來,你也來學一學它的樣子。

丙:我的紙是很快“嗖”的落下來的。

3.小結:原來不同的紙落下來有很多不同的樣子,有的是慢慢地飄下來的,有的是翻滾着落下來的,有的是很快的“嗖”的一下落下來的。

二、感知不同材質的紙下落的不同速度

1.剛纔是自己拿紙玩一玩的,現在老師請你去找一個與你不同的這張紙的小朋友一起玩玩,看看你們這兩張紙它們落下來時,要求跟同伴要相同高度同時放手,你又會發現什麼。

2.幼兒找一個手持不同材質紙張的同伴共同玩紙。

3.集中交流紙落下來的速度,你和好朋友玩紙時發現它們落下來有什麼不一樣?(它們誰先落地,誰後落地?)

4.小結:原來不同的紙落下來速度不一樣,像卡紙、鉛畫紙厚一點的紙下落的時候速度快,像蠟光紙、宣紙這些薄一點的紙下落的速度就會慢一點。

三、感知紙改變形狀後下落的不同速度

(教師提供顏色不同大小材質一樣的兩張紙)

1.教師交代材料:

這裏老師幫小朋友準備了兩張相同材料的紙,一張是紅色的,一張是紫色的。請小朋友拿着紅色的紙想辦法變一變它的樣子,再跟紫色的紙比一比它們落下的速度會不會一樣呢?要求兩張紙同樣的高度同時放手落下,觀察它們的速度。

2.幼兒操作探索:

幼兒取紅色的紙進行操作,再跟紫色的紙進行比較。

3.集中交流:

(1)你把紅色的紙變成了什麼?它是怎麼落下來的?

甲:我把紅色紙變了紙球,它是直直的很快落下來了,而紫色的紙是慢慢的落下來的。

乙:我把紅色紙變了飛機,它也是很快落下來的,而紫色的紙是慢慢落下來的。

(2)現在兩張紙下落的速度一樣嗎?

小結:原來我們動動手,把相同材料的兩張紙變變形狀,它們下落的速度也會不一樣。

四、延伸活動

教師出示“丫”字形的紙片,幼兒猜測它又會怎麼落下來的,老師在區角里給你們也準備很多“丫”字形的紙片,你們也去試一試,看看會有新的發現嗎?

反思:

在整個活動中,我把發展幼兒的探索精神,創造思維放到了首位。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作用。活動延伸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慾,給幼兒提供了繼續探索的方向。

幼兒園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詩歌《吹泡泡》篇幅短小,共四句,詩中意境優美,有一定的韻味,適合中班上學期教學。爲了讓孩子更好地走入這個活動,也爲了取得好的互動效應,我在班內區域中投放了玩“吹泡泡”的遊戲材料,班中孩子對這個遊戲非常感興趣,自由活動或吃過午飯後,他們幾個人一組興致勃勃地玩着,一邊吹一邊交流着自己的的發現:“我的泡泡多大呀!”“我的泡泡是彩色的”“我的泡泡是小魚吐的泡泡”中班的孩子,已經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詞語,在此基礎上,他們願意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對事物的理解、發現、想象,基於此,我把《吹泡泡》納入了活動課程。

二、活動目標:

1、感知、理解詩歌優美、抒情的語言,能在學唸的基礎上,大膽進行彷遍、想象。

2、懂得自然界中許多事物存在着相互關係。

三、活動準備:

1、孩子已有吹泡泡的經驗 。

2、詩歌圖片幾幅。

3、優美的音樂磁帶。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起興趣

1、小朋友,上次我們玩了吹泡泡的遊戲,你們都吹出了泡泡,好玩嗎?

2、有一個小朋友看見我們這麼好玩,她也想玩了,她是誰呀?(看圖片)

3、這個小妹妹一邊玩,一邊還在說着“吹泡泡”的詩歌呢,聽聽小妹妹是怎麼說的。

(二)、傾聽,感知理解詩歌內容

1、師朗讀詩歌一到二遍

2、小妹妹說了什麼?

3、師根據幼兒說的隨即貼上圖片

4、我們能不能跟着小妹妹一起說一說詩歌

5、爲什麼星星是月亮吹的泡泡?(雨點、小魚、果子)

(三)、彷編詩歌

1、小妹妹還要吹很多泡泡,看看我們中三班的小朋友會不會用“誰是誰吹的泡泡”幫小妹妹說一說。

2、小朋友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

3、幼兒彷編,根據孩子彷編的詩句,幼兒互相學習,

(四)、延伸活動

把我們剛纔編的詩歌畫出來,貼到圖上去,讓全班小朋友看看說說。

幼兒園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毛線與生活的關係。

2、感知毛線柔軟的特性及其多樣性,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意將毛線變形,充分發掘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不同顏色、長短、粗細的毛線若干。

2、錄音機,輕音樂錄音。

3、即時貼(供幼兒作造型的底版)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 激發幼兒的好奇心:“這塊大布下藏着有趣的祕密,請小朋友們猜一猜,這裏面是什麼?”

2、 小朋友用小手摸一摸、用小腳踩一踩,有什麼感覺?

3、 玩一玩,你發現了什麼?

二、變魔術。

1、“毛線寶寶可調皮了,它們爬呀爬呀爬到我的頭上來了,你們看,它們變成了什麼?”“它們又爬呀爬,爬到我的腰裏,這會兒它們又變成了什麼?

2、聽音樂幼兒隨意想象造型。

3、“看,調皮的毛線寶寶又爬到了藍色的底版上,變成了什麼?我們也來試一試。”

4、幼兒用毛線在底版上作毛線畫。

5、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毛線造型。

三、送禮物。

1、“毛線寶寶今天真高興,它們還給我們準備了許多禮物。” “這些禮物都是什麼材料作成的?毛線寶寶還可以作成什麼?”

2、老師小結。

四、音樂遊戲:

繞毛線。

五、活動結束。

《毛線變變變》說課本活動首先根據小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準備了直觀形象的毛線,讓幼兒猜猜、摸摸、看看、玩玩的形式感知毛線柔軟的特性及發現其多樣性(色彩豐富、有的長、有的短、有的粗、有的細)。因爲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寓教育內容於遊戲之中能讓孩子們在玩中獲取經驗,學得輕鬆,體現幼兒是學習的主體這一教育理念。接着,爲了進一步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在愉快的音樂聲中教師和幼兒玩“變魔術”的遊戲,讓幼兒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意變出各種物體,不僅滿足幼兒好動的特點,想象力、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最後,爲了不減幼兒的`興致,進一步拓展幼兒的經驗,用送禮物的形式,爲幼兒展現了許多的毛線編織物,加深幼兒瞭解毛線與生活的關係。本活動以“玩”字貫穿整個過程,主要體現“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之中”這一《綱要》精神。

幼兒園教案 篇4

設計意圖:隨着主題活動“我喜歡”的主題開始,在最近我們班的小朋友的交往不是很廣泛,只僅限於個別要好的小朋友進行來往,因此預設這次活動,通過好朋友這首歌,讓幼兒瞭解歌曲的內容,感受愉快的旋律節奏。並且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幫助, 激發幼兒與同伴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情感。

活動目標:

1、通過觀看圖片,瞭解歌曲內容,願意有感情的學唱歌曲

2、激發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的情感。觀察重點:熟悉歌曲節奏,體驗愉快的情緒

活動流程:導入——欣賞討論——欣賞歌曲——嘗試表現

活動準備:1、日常活動中,幼兒有互相幫助做好事的經驗2、幻燈片、歌曲錄音

活動過程:

一、 導入

1、 今天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了什麼遊戲?

2、 你喜歡你的好朋友嗎?爲什麼?

二、 欣賞討論

1、 你覺得他們是好朋友嗎?

2、 你從哪裏看出來他們是好朋友?

3、 他們在幹什麼?

小結:好朋友之間要互相幫助,你幫我來梳梳頭,我幫你來梳梳頭。

4、 你和好朋友會怎樣互相幫忙?

指導:幼兒自由討論,請幼兒和他好朋友分別說說在一起是怎樣互相幫助的。

5、 讓我們一起聽聽歌曲的好朋友是怎樣互相幫助的

6、 教師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7、 你聽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樣互相幫忙的。

8、 請幼兒跟着音樂一邊做動作一邊輕聲跟唱歌曲。

三.嘗試表現老師把這件事編成一首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好嗎?

1、 請你們找個好朋友邊做動作邊有表情的演唱。

2、 幼兒之間再換一個好朋友一起有表情的演唱。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畫西瓜、給西瓜塗色、剪貼等操作活動,引導幼兒體驗美工活動的樂趣,感受西瓜豐收的喜悅之情。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小肌肉羣的靈敏性。

3、幫助幼兒瞭解西瓜豐富的營養,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好處,是人們夏季喜歡吃的一種水果。

4、鼓勵幼兒喜歡吃各種水果,吃水果時要洗乾淨,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各種品種的(有籽西瓜、無籽西瓜、黃瓤西瓜、紅瓤西瓜等)西瓜若干。

2、繪畫、塗色、剪貼西瓜的材料若干。

3、活動前引導幼兒洗淨手。

活動過程:

1、吃西瓜,感知西瓜的特徵。

(!)引導幼兒通過看、摸、嘗等方法感知西瓜的外形、顏色、味道等。

(2)鼓勵幼兒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發現。

(3)討論西瓜的用途,教育幼兒多吃水果,吃水果時應西乾淨,果皮不能亂丟。

2、西瓜豐收了。

(1)畫(剪貼)西瓜。

在引導幼兒觀察認識西瓜的基礎上,畫(剪貼)出形形色色的西瓜(整個的、切開的、有籽的、無籽的、自己想種出的西瓜等)。

(2)豐收的西瓜展。

幼兒將作品貼到作品欄裏,佈置豐收的西瓜展。

活動反思:通過吃西瓜、畫西瓜、給西瓜塗色、剪貼西瓜等操作

活動,發展了幼兒的觀察力和小肌肉的靈敏性,幫助幼兒瞭解西瓜有豐富的營養,對人的身體健康友好處,鼓勵幼兒喜歡各種水果,吃水果時要洗乾淨,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萌發對月相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2、欣賞故事,能通過談話、觀看圖片瞭解月亮形狀變化的過程。

3、通過了解故事內容,知道“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活動準備:

1、兔媽媽、小兔子頭飾各1個。

2、紙製大餅1塊,單月日曆1張。

3、畫有月亮變化的圖案1套。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引發幼兒興趣。

(1)教師出示小兔子頭飾,引導幼兒與兔媽媽、小兔子相互問好。

(2)教師:兔公公家蓋房子,兔媽媽要去幫忙,小兔子只能在家等媽媽,它會怎麼等媽媽呢?(鼓勵幼兒很據自己的想法大膽講述)

2、 教師講述故事,幼兒欣賞,初步瞭解“半個月”的時間概念。

(1)教師完整講述故事,並提問:兔媽媽要多久纔會回家呢?你們知道半個月是多久嗎?

(2)教師出示日曆,引導幼兒數日曆,瞭解半個月時間有多長。

(3)教師提問:除了用數數的辦法,兔媽媽還告訴小兔一個什麼好辦法呢?

3、教師再次講述故事,幼兒進一步欣賞、理解故事內容。

(1)教師藉助教具“大餅”,邊演示邊講述故事,幼兒認真欣賞。

(2)提問:兔媽媽走後頭幾天,小兔看到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它是怎麼吃大餅的呢?(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月亮圖片)

(3)教師提問:七八天過去了,月亮變成了什麼樣子?小兔把圓圓的大餅吃掉了多少?(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月亮圖片)

(4)提問:又有幾天過去了,天空的月亮只剩下了什麼?小兔手中的餅也變成了什麼?(教師根據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月亮圖片)

(5)教師提問:最後一天晚上發生了什麼事?小兔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月亮變化的圖片,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1)幼兒觀察月亮變化的圖片,引導幼兒根據所出示的月相圖片順序進行講述。

(2)教師小結半個月時間裏月亮變化的過程。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幼兒觀察每晚的月亮,並將自己看見的月亮形狀畫下來。

幼兒園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幾種常見電池的規格名稱及簡單功能。

2、通過安裝電池的活動,瞭解一些

3、電池和安裝電池的基本常識。、知道電池3、給人們生活帶來的益處和害,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培養幼兒的動手及發現能力,並嘗試講述自己的試驗過程。

二、活動準備:

1、3、5、7號電池若干;電動玩具人手一個;分類筐4個;字卡:1號、3號、5號、7號;電池安裝記錄表;自制課件。

三、活動過程:

一、瞭解電池的外形及簡單的功能。

1、請幼兒觀察桌面上的電池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2、有什麼一樣的地方?找出電池上的正、負極標記。

3、小結電池的外形特徵及簡單功能。

二、通過分類、排序,認識電池的不同規格。

1、請幼兒把不同大小的電池分類。(1號、3號、5號、7號共四類)

2、請幼兒用這四種規格的電池排隊。(從高到矮或從矮到高)

3、看課件,認識不同規格電池的名稱。

4、遊戲"送電池回家":把四種規格的電池送到對應名稱的筐裏。

三、學習安裝電池的方法。

1、請幼兒觀察地上的玩具,發現了什麼?(沒有安裝電池)引導幼兒發現電池盒上也有正、負極標記。

2、請幼兒嘗試爲玩具安裝電池,介紹記錄表的使用方法,提醒幼兒注意:

(1)應該安裝多少個電池?

(2)應該選擇什麼規格的電池?

(3)放電池的方向應該是怎樣的?

3、幼兒動手操作,並完成記錄表。

4、檢查安裝結果,提出問題:爲什麼有的玩具裝了電池能動,有的不能?用圖卡展示一個不能動的玩具的電池安裝方法,大家討論問題出在哪裏?

5、小結:電池上的"+"對着電池盒裏的"+",電池上的"-"對着電池盒裏的"-","+"對"+","-"對"-"。

6、請失敗的幼兒重新安裝一次,成功的幼兒利用記錄表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是怎樣爲玩具安裝電池的。

四、瞭解電池與人們生活的關係。

1、小結電池的益處。

2、介紹電池的害處。

3、展示電池回收筒,號召幼兒回收廢舊電池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