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

本文已影響 1.93W人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必修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

教學目的及要求:

1、訓練學生藉助註釋自己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本課訓練重點中9個詞語的意義和4個詞的義項。

3、理解召公諫辭的明白透徹、深入淺出的特點,體會《國語》質樸平實的語言特色。

4、使學生了解“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民本思想的重要意義。

 教學重點及難點:

1、召公諫辭的分析

2、兩處比喻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數:兩課時

 課前預習:

1、 藉助註釋,閱讀課文,弄清課文大意;

2、 熟讀課文,背誦召公的諫辭。

3、 劃出不理解的字詞。

第一課時

序:背誦上一課

一、簡介《國語》

《國語》的作者是誰,歷來沒有定論,相傳它和《左傳》都是出於左丘明之手。一般的看法是,《國語》的成書有一個過程,最初是左丘明傳誦,然後是時人傳習,最後經列國之瞽史改編。潤色而成,時代大約在戰國初年。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史,共二十一卷,分《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八部分,記敘由西周穆王二年起到東周貞定五十六年共538年各國內政外交等事件,全書似乎是編輯各國舊存的史料而成,採擇有多有少,以《周語》的記載最祥備,其餘各國所記,都是側重在某幾個人物和事件上,由於《國語》在內容上比較接近《左傳》,又具有同樣的史料價值,所以《國語》又有《春秋外傳》之稱。

《國語》的文字質樸簡練,文學成就雖不及《左傳》,但也是先秦時期一部重要的散文著作。

二、齊讀課文兩遍,正字正音。

三、請同學默讀第一段,讀後質疑。

師點拔 “謗”“堪”“以”“道路以目”

四、齊讀第二段。師生共同討論。

1、 請三位同學分別口譯三層意思。

2、 請其他同學糾正。

3、 師點拔“障壅訣導”;講解“瞽、史、師、螋、朦”

(師箴:教參與課本對“師”的解釋不同)

辯析“親戚”一詞古今的異義

五、齊讀最後一段,注意“流”字一詞多義

六、佈置作業:

完成課後練習一和練習二

 第二課時

一、分析第一段

1、請找出描寫厲王的詞,分析厲王的性格特徵

“虐、怒、殺”暴虐兇殘、殘忍昏庸

2、正由於厲王的行動,導致國人怎樣?從文中找出原句。

謗王——道路以目

3、由此可見國家處於什麼形勢之中?

朝政混亂,君民尖銳對立

4、“國人莫敢言,國人真的沉默無語,俯首聽命了嗎?”

沒有,而是即將“在沉默中爆發”,人民在沉默中孕育着反抗,這是高壓下的沉默,是火山噴發前的死寂。

二、分析第二段

1、“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可見召公性格的又一什麼特點?

昏庸愚蠢,一副蠢人說蠢話的自鳴得意樣

2、給召公的勸諫之辭分層,看說了幾層意思?

第一層:召公用概括性語句否定了厲王的弭謗措施

第二層:具體論述怎樣對待民“謗”(怎樣“宣之使言”)

第三層:從正反兩方面論述,“民謗”直接關係到國富民強的道理。

3、此段話中,兩處運用比喻,請同學們分析這兩段比喻的本體、喻體各是什麼?

第一處比喻,以江河堵塞必將氾濫成災,比喻防民之口國家必將成災。以“川”喻“民之口”。

第二處比喻,以“土有山川”和“原隰衍沃”來比喻“口之宣言”。“山川”“原隰衍沃”生產出人民賴以生存的“財用”“衣食”,可見“山川”“原隰衍沃”之重要,那麼民之“口”能說出國家政事的善敗好壞,推行人民認爲好的,防範人民認爲壞的,纔是豐富財用衣食的關鍵,這是國家生死存亡,治亂興衰的大事。

4、這兩處比喻,分別從什麼角度說明問題?

第一個比喻說明民“謗”不能消極被動地“防”。

第二個比喻說明“民”謗不但不能消極地“防”,還須積極主動地“宣”。

前一層從消極方面打比方,後一層是從積極方面進行比喻,看似兩喻並列,實則後一喻乃是前一喻的深入。

三、利用《簡筆與繁筆》中學過的知識分析文章最後一段具有什麼特點?

(問題:“道路以目”中的“道路”和“目”是什麼詞)

言簡意賅,只有三句話。一句說厲王,一句說國人,末一句說明厲王和國人之間的矛盾終於爆發,這中間有多少事情都被作者略去,只把事實的結避告訴了讀者,文章簡勁到無以復加,而讀來卻餘味無窮。

最後一段用語極爲精煉,與第二段的反覆闡述相映襯,形成筆法上的鮮明對比。

1、 邏輯嚴密,說服力強。

2、 比喻生動形象;

3、 詳略得當。

板書設計

召公諫厲王弭謗

厲王:虐、怒、殺、喜

國人:謗——道路以目

召公: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民謗不可防)

怎樣“宣之使言”

民謗必宣敬聽

不聽流王於彘

首先分析“謗”是個古今異義詞。今意指無中生有,毀壞別人名譽,古義是實有其事,公開批評指責。(與之相應,“誹”指實有其是但在背後的小聲嘀咕,誣是現在的“謗”意)(板書“謗”)

其次引發思考,如果一個“賢明的君主聽到謗,該如何對待呢?而本文厲王是如何對待謗呢?(板書:厲王弭謗,穿插分析厲王)”

再次,對於厲王弭謗這件事,召公怎麼做了?諫(板書召公諫)

通過三個問題,補全標題,同時熟悉了文章的大概內容。

學生質疑

道路以目,“目”和“道路”分別做什麼成分?

“瞽獻曲……親戚補察”文意斷斷續續,不連貫,此外“親戚”古今年內異義如何區分?

第13、14課講完,發現文言文的教學把學生誤導了,由於課堂上摳得太細,語法現象過於關注,術語出現頻率高。導致學生養成逐字逐句條分縷析的習慣,下課後問題不斷,不出在對文意的理解上,而出在“而”“之”等詞的詞性、用法、術語的糾纏上。完全陷入舊講法的誤區,教師一古腦講,學生被動地聽。聽完後術語,詞性暈頭轉向。

應突破這種填壓式教育,以誦讀爲主,大膽地放開手腳,讓學生去理解,讓學生去琢磨。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2

目的要求

1、學習文中一些實詞、虛詞,掌握幾種常見的文言句式。

2、理解課文在材料的選取,剪裁和組織方面的特點。

3、瞭解信陵君禮賢下士的謙虛作風和急人之困的義勇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積累重要實詞、虛詞與句式。

2、瞭解信陵君禮賢下士的謙虛作風和急人之困的義勇精神。

教學設想

本文屬於自讀課文,在教師指導下,學生對照註釋理解文意。

課時安排:

二教時。

教學過程和內容

第一課時

一、介紹時代背景。

戰國時代,出現了一個特殊的階層,即“士”的階層,這是個知識分子階層。這些人走公室,跑私門,不獰不獵,不農不商,靠知識餬口於四方。他們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或有高強的武藝,能文能武,又懂政治,懂經濟,懂軍事,懂外交,爲各國統治者效勞。他們在戰國時代起着異乎尋常的作用,他們可以左右各國的政策,處理各國的外交,指揮各國的軍隊,如著名的縱橫家蘇秦與張儀兩人幾乎操縱着戰國時代各國的外交關係。這些士人投奔到權貴的門下,以謀生活,故稱爲門客,或食客。各國貴族都大量收養門客。其中收養門客名聲最大的是四君,即魏國的信陵君無忌,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楚國的春申君黃歇,他們都收養幾千門客,對內維護自己的勢力以對付政敵,對外與敵國作政治、軍事上的鬥手。

二、解說文題,並指導學生了解原文大意。

1、學生朗讀課文,劃出有疑難之處。

2、教師讀課文。

三、集中學習1—4節

1、學生對照註釋看課文,並將註釋下的注音、部分疑難詞語的註釋寫到原文中。

2、師生共同疏通,積累、掌握重點詞句。

3、落實具體文言語段翻譯。

第二課時

一、集中學習5—12節

1、學生對照註釋看課文,並將註釋下的注音、部分疑難詞語的註釋寫到原文中。

2、師生共同疏通,積累、掌握重點詞句。

3、落實具體文言語段翻譯。

二、難句解析

①勝所以自附爲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爲能急人之困。“所以……者”是固定句式,“……的原因”。“以”,“因爲”的意思。全句譯作:(我)趙勝自動地攀附貴國結爲姻親的原因,(是)因爲(我認爲)公子有高尚的德行,能夠急人之難。

②見侯生,具告所以欲死秦軍狀。

“具”通“俱”,“告”後省略“之”,代侯生。“所以”表示“……的原因”。“秦軍”前省略“於(跟,同)”。全句譯作:見到侯生,把(自己)打算同秦軍拼命的(這種)情況的原因都告訴了(侯生)。

③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所以……者”是“用來……的”意思。全句譯作:我對待侯生的禮節夠周到的了。

④以是知公子恨之復返也。

“恨”字有“遺憾”是不及物動詞,後面不能帶賓語。句中帶了賓語“之(我)”可以解釋爲“不滿意”。“恨之”就是“對我很不滿意”。“以是”是“因此”的意思。

⑤自王以下,欲求報其父仇,莫能得。“求”字的賓語應該是“人”如姬想找到一個能幫她報父仇的人,但一直沒能找到。因此可以理解爲“欲求極其父仇(之人)。”⑥請數公子行日,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向剄,以送公子。“行日”,行程日期。“以”後省“公子”。全句譯作:讓我計算公子的行程日期,在你到達晉鄙軍的日子,(我將)面朝北自刎,用(我的行動)報答公子。

三、分析課文內容:

全文共12個自然段,可分爲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紹信陵君的身份和“仁而下士”的品德。第二部分(3~4),詳寫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行動。其一爲信陵君與侯贏的交往過程。其二爲信陵君與朱亥的交往過程。第三部分(5~12段),具體敘寫“竊符救趙”的故事。故事發生(5~6段)秦兵圍邯鄲,魏王畏秦不敢求趙。趙請救於魏,公子欲助而不能。故事發展(7~8段)信陵君四見侯生

①信陵君私約車騎,欲死秦軍,行過夷門,見侯生。

②信陵君見侯見生無一言半辭送他,心中疑惑,退回復見侯生。

③信陵君得虎符後,出發之前再見侯生。

④侯生推薦朱亥隨信陵君同行,信陵君再次出發,過謝侯生。故事高潮(9段)破秦救趙故事結局(10~11段)信陵君得勝歸來,侯生北鄉自剄。故事尾聲(12段)信陵君留趙不歸。

第一部分對信陵君的概括介紹突出的是他“仁而下士”的品質起到籠罩全篇的作用。第二部分是具體描寫他如何“仁而下士”,第三部分是他“仁而下士”所獲得的成果。

第二部分,在結構上是後面“竊符救趙”故事的鋪墊。正因爲信陵君“仁而下士”纔得到了侯生與朱亥的幫助,使他得以卻秦救趙,建功立業。

文中三個主要人物性格特點都很鮮明。

信陵君:仁而下士,有義勇精神。侯贏:窮而志堅,有超人的才智與忠心。朱亥:有骨氣,有義勇精神。

關於侯贏在信陵君到達晉鄙軍之日北向自刎一事,可以從當時的社會背景去理解。戰國時,士人交往的一條重要準則是“士爲知已者死”,信陵君能“仁而下士”,且“待侯生者備矣”侯生就會成爲“爲知己者死”的士。文中朱亥說:“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就是當時這一道德觀念的反映。第二,可以看作是侯生爲激勵信陵君,堅定他的意志而爲。因爲當初侯生一講出“奪晉鄙軍”的計策,信陵君就哭了。晉鄙是爲國領兵在外的大將,下決心殺了他是要有大決心支持的。侯生可能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堅定信陵君的奪軍信心。第三,侯生爲信陵君出此計,客觀上救了趙國,也保住了魏國,但畢竟是欺君之舉。欺君是不忠的。爲了保住聲譽,只有一死。

四、分析課文寫作上的特點:

1、對材料的處理上,精心安排詳略。所有的材料都是爲表現人物的主要特徵而設的。爲突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點,詳細地記敘了他禮遇侯生的種種表現,特別是自迎侯生一節,尤爲詳細。這裏寫得越詳細,我們就越能理解後面侯生甘冒死罪爲信陵君獻上“竊符”“矯殺晉鄙”的計策。與朱亥的交往寫得略,身爲公子的信陵君“數清”一個屠夫,本身就是“能下士”的表現,和“自迎侯生”的表現具有相同的作用,所以作略寫處理,僅僅留下一個“公子怪之”的小懸念。在“竊符救趙”這一主要事件中,侯生獻策是詳寫,因爲這不僅是救趙成功的關鍵,而且能表現人物的特點,又能反映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效果。而領兵進擊秦軍的軍事行動則一筆帶過,因爲與主題關係不大。

2、通過人物之間的關係表現人物的性格。寫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特點時,除了直接寫他的言行外,還通過其他的人物作側面烘托。如“市人皆觀公子執轡”,“從騎皆竊罵侯生”。市人對侯生的傲慢態度難以忍受,就從側面烘托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真誠和難能可貴。

五、積累重要實詞、虛詞與句式。

1、字詞解析

①注音釋義

士無賢不肖(xiào才能低的)

侯生攝敝衣冠(bì破舊的)

公子往,數請之(shuò多次地)

公子姊爲趙惠文王……(zǐ姐姐)

冠蓋相屬(zhǔ連續)

賓客辯士說王萬端(shu勸說)

公子自度終不能得之於王(duó揣測,估計)約車騎百餘乘(shèng量詞)

今有難(nàn危難)

侯生乃屏人間語(bǐng使人退避。jiàn祕密地,悄悄地)椎殺晉鄙(chuí動詞,用鐵椎打)

矯殺晉鄙(jiǎo動詞,假託……命令)公子遂將晉鄙軍。勒兵……(jiàng統帥。lē文中作“檢閱”講)嚄唶宿將(sùjiàng有經驗,有威勢的老將。)北鄉自剄(jǐng用刀割脖子)

②通假字

直上載公子上坐(“坐”能“座”)

俾倪(通“睥睨”,斜着眼睛看。)以至晉鄙軍之日北鄉自剄(“鄉”通“向”)公子與侯生決(“決”通“訣”)

③詞性活用

a、名詞作動詞

仁而下士(謙遜地對待)

留軍壁鄴(營壘──駐紮)

如姬資之三年(資財──出資懸賞)朱亥袖四十斤鐵椎(衣袖──袖裏藏着)

b、形容詞作動詞

不敢以其高貴驕士(驕傲──傲慢地對待)臣修身潔行數十年(清潔──使……高潔,使動用法)公子從車騎,虛左(使……空着,使動用法)爲能急人之困(着急──能急救患,爲……着急爲動用法)公子怪之(奇怪──感到奇怪意動用法)

c、動詞的使動用法

公子從車騎(讓……跟從着)

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使……站立着)侯生乃屏人間語(讓……退避)

d、名詞作狀語

北救趙而西卻秦(向北,向西)

皆謙而禮交之(禮貌──以禮)

④一詞多義

故:終不以監門困故而受公子財(緣故)故久立與其客語(故意)

今公子故過之(特意)

朱亥故不復謝(有意)

世莫能知,故隱屠問耳(所以)

引:

公子引車入市(帶領)

公子引侯生坐上坐(延請)

復引車追問侯生(退回)

爲公子先引(引路)

就:

乃謝客就車(上,登上)

贏欲就公子之名(成就)

金就礪則利(接近,靠近《勸學》)

使歸就戮於秦(接受《殽之戰》)

下:

禮賢下士(謙遜地對待)

旦暮且下(攻下,打下)

聞寡人之耳者,受下賞(低等的《鄒忌諷齊王納諫》)每薄暮,下管鍵(使用《獄中雜記》)劉琦合江夏戰士亦不下萬人(少於《赤壁之戰》)

辭:

辭決而行(辭別)

無一言半辭送我(言語)

如姬之慾爲公子死,無所辭(推辭)近日奉辭伐罪(命令《赤壁之戰》)

臣等不肖,請辭去(辭退《廉頗藺相如列傳》)

存:

公子親數存之(問候)

卻秦存趙(保存)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存在)

此誠危機存亡之秋也(生存《出師表》)

⑤古今異義

以公子爲長者(古:有德行的人。今:年長的人)勝所以自附爲婚姻(古:姻親。今:因結婚而產生的夫妻關係)

2、句式解析

a、省略句

欲以(之)觀公子(省介詞賓語“之”代“直上載公子坐,不讓”的作法)遍贊(於)賓客(省介詞)

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之)俱(省介詞賓語“之”代信陵君)可使(之)擊之(省賓語,“之”代朱亥)

b、倒裝句

請救於魏(介賓短語後置)

何功之有(“之”字是動賓倒置的標誌,等於說“有何功”)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主謂倒置,等於說“公子能急人之困安在”)(“安在”是動賓倒置,等於說“在安(在哪兒)”)

c、判斷句

贏乃夷門抱關者也

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王異母弟也

d、被動句

贏聞如姬父爲人所??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3

第一課時

一、簡介作者和背景。

1、賈誼,西漢人,是著名的政論家、文學家。十八歲能誦詩書,善作文,在郡中很有名。河南太守吳公愛其才,召置門下。後吳公做廷尉,向漢文帝推薦,賈誼二十多歲時做了博士,不久破格提升爲太中大夫,後遭大臣周勃、灌嬰等陷害,貶爲長沙王太傅。後又做樑王太傅,樑王墮馬而死,賈誼自認爲是自己失職,最後抑鬱而死。

2、賈誼生活的西漢初期,由於經過五百多年的戰爭破壞,社會經濟凋敝,人口減少,所以賈誼認爲推行“仁政”可以“安民”,他曾多次上疏,評論時政,《過秦論》就是爲宣傳這種主張寫的。《過秦論》有上中下三篇,這裏選的是上篇。魯迅曾稱讚本義爲“西漢鴻文”。

二、朗讀課文,分析把握文章內容。

1、板書課題,解釋“過”:指出……的過失,動詞。解釋“論”明確文體爲議論文。

2、檢查預習,請學生朗讀課文。

正音:崤(yáo)膏腴(yú)逡(qūn)鏃(zú)系(jì)頸黔(qián)首牖(yǒu)氓(méng)隸隳(huī)鞭笞(chī)

3、在此基礎上教師範讀。特別注意將文中的停頓、句中的停頓讀清楚,把本文多處的駢偶句式的特點讀出來。

三、讓同學齊讀本文後,講讀第1自然段。

1、教師強調:

固:堅固的地勢,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席:像席子一樣地,名詞作狀語,包、囊:用法同上。

是:這,指示代詞。

衡:通“橫”(通假字)

2、學生翻譯:略

3、請學生概括本段意思,並做簡要分析。

教師強調:這一段主要寫秦的強大是從秦孝公開始的。文章先敘秦國的地理優勢和秦孝公的野心,次敘商鞅輔佐下秦國取得的成果。

4、請學生按板書思路背誦。並檢查或抽查背誦情況。

四、講析第2段。學生朗讀後:

1、教師強調以下詞句:

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愛,吝惜。

以致天下之士:致,招納。

追亡逐北:亡,逃跑的軍隊;北,潰敗的軍隊。

因遺策:因,沿襲。

因利乘便:因,趁着。

開關延敵:延,引。

延及孝文王、莊襄王:延,延續。

2、請學生簡述本段大意。

3、教師提問:

九國諸侯的強大都是哪些地方表現出來的?這些內容在文中起到什麼作用?

教師在學生回答後強調:

首先寫出了諸侯們買通天下之士,採用了合縱策略締結了盟約;其次寫出文臣武將,人才濟濟,各有所長;最後寫九國之師軍隊強大,而最後的結果是“從散約敗,爭割地而賂秦”,“伏屍百萬,流血漂櫓”。這樣就反襯出秦國的強大,同時也含蓄地指出了秦國之所以強大的原因是“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符合社會時代的發展,是一種“仁政”,這種“仁政”得到秦國後代君王的繼承,所以到了勢力如此強大的地步,又間接地爲中心論點的提出做了準備。

4、學生朗讀第2段。

5、作業。

(1)複習本課所學內容。

(2)完成書後練習第一題。

(3)預習第3、4、5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作業情況。

二、學生朗讀第3段,教師強調。

1、奮六世之餘烈:烈,功業。

卻匈奴七百餘里:卻,使……退卻。

以愚黔首:愚,使……愚昧。

以弱天下之民:弱,使……衰弱。

聚之咸陽:省略介詞“於”,應爲“聚之於咸陽”。信臣精卒:信,誠信、可靠。

以爲固:省略句,省略賓語應爲“以之爲固”。

2、讓學生簡述本段大意,然後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明確本段寫作的順序,爲背誦打基礎。

教師提問:

(1)作者先用哪些話揭露秦始皇政策的實質?

強調:“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2)哪幾句寫他的對外政策?

強調:“南取百越之地,以爲桂林、象郡”和“乃使蒙恬北築長城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

(3)哪幾句是寫他的對內政策?

強調:“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爲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爲城,因河爲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爲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讓學生根據板書練習背誦。檢查背誦。

三、學生朗讀第3段,教師強調:

1、甕牖繩樞:“甕”、“繩”,名詞活用作動詞,“甕”用破甕做……“繩”用繩子系……

躡足行伍之間,倔起阡陌之中,……兩句中“足”和“起”後均省略介詞“於”,爲省略句。

天下雲集響應;“雲”、“響”均爲名詞作狀語,分別譯爲“像雲一樣”,“像回聲一樣”。

2、指出本段中的通假字(見書下注釋)。

3、教師提問,學生在本段中找出相應的句子。

問(1)陳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出身如何?才能如何?兵力如何?武器如何?

學生回答:

出身: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才能:不及中人;

兵力:率疲弊之卒,將數百之衆。

武器:斬木爲兵

問(2)作者寫陳涉起義突出了什麼特點?

出身:缺乏號召力

才能:缺乏指揮作戰的能力

兵力:弱少

武器:低劣不堪一擊

問(3)作者寫陳涉,突出了陳涉的出身卑微、才能平庸,兵力弱少,武器低劣,如此之人,如此之衆竟然一呼百應,彷彿不費吹灰之力就“亡秦族矣”目的是爲了什麼?

強大的九國之師聯合攻秦,結果是一敗塗地;弱小的陳涉之師卻能“亡秦族”。作者通過這些內容。表現出了秦始皇由攻轉守變化的關鍵;仁義不施。失去了仁義,使民心喪盡,失去仁義,就變得不堪一擊,由此可以明確看出了本段已經爲文章最後提出的“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提供了充足而又必要的準備。

4、讓學生熟讀本段,根據以上板書的順序,在課上背誦此段。然後集體背誦。

5、作業:

(1)鞏固背誦第3、4兩段。

(2)預習第5段;找出本文對比的內容,體會本文論證的特點。

第三課時

一、檢查作業情況。

找兩位學生分別背誦第2、3兩段。

二、學習第5段。

學生朗讀。教師強調:

1、崤函之固:固,形容詞活用作名詞,險固的地勢。

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度”“洯”,對文,都是度量的意思;“比”“量”對文,都是比較的意思。兩句話譯爲:度量一下長短大小,比較一下權勢和力量。

序八州而朝同列:“序”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有序;“朝”名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百有餘年矣:“有”通“又”。

致萬乘之勢:“致”達到。

2、讓學生簡述本段大意,分析本段層次。

3、教師提問,學生回答:

(1)作者論述秦王朝的滅亡,原因有哪些?本段內容與全文有什麼關係?

強調:“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是秦滅亡的主要原因。作者在本段中從領袖的地位,指揮作戰的能力,部隊的素質和武器裝備四方面同九國之師和陳涉對比,結果是後者遠不如前者,卻“功業相反”這就很自然地推出了本文的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從全文結構上看,本段的第二層照應了全篇,歸納出了中心論點;“然秦以區區之地,致萬乘之勢,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餘年矣”照應本文第1、2段;“然後以六合爲家,崤函爲宮”,照應本文第3段;“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爲天下笑”照應本文第4段;最後照應上文“成敗異變,功業相反也”水到渠成地點明中心論點:“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根據本段層次,背誦。

三、請學生朗讀全文,然後討論:本文是怎樣使用對比的論證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討論後,學生髮言。

教師強調:

使用兩方面的對比:縱向對比和橫向對比。

縱向對比爲秦國和秦朝的對比:秦國由弱到強,原因是“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這些政策符合社會發展,是“仁義之施”逐漸強大是必然結果。秦王朝由強到弱,原因是“廢先王之道”不施行仁義,逐漸衰弱直至滅亡也是必然結果,這就強有力地證明了中心論點。

橫向對比:首先拿秦國與六國進行對比,反襯出秦國的強大,含蓄地指出秦國曆代君王“因遺策”施行仁政,勢力才如此強大,爲論點的提出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其次拿秦朝與陳涉對比,突出了雙方的尊卑、才能、軍隊、武器的懸殊,而弱小的陳涉竟能一呼百應,共起滅秦,原因正在於秦朝的“仁義不施”。最後拿陳涉與“六國之師”對比,前者勢單力薄卻起事之易,一舉滅秦;後者勢力雄厚卻攻秦之難,自取滅亡,突出了陳涉的弱小以及敗案的“輕鬆”,實際上還是爲了證明中心論點。由此看來,幾種對比,縱橫交織,無疑增加了強大的論證力量,最後“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瞭。

四、教師帶領同學總結本文的語言特色。

1、首先讓同學找出本文的對偶句和排比句。

如(1)“席捲天下,包舉守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

(2)“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

(3)“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

2、教師簡析。

以上第(1)句雖然“席捲”、“包舉”、“囊括、“併吞”都有“併吞”之意;“宇內”、“四海”、“八荒”。都有“天下”之意。但沒有重複感,卻突出地表現出了秦的虎狼之心。

以上第(3)句三句話均爲一個意思,但句句有力,強調了秦始皇的暴虐之行。

以上句子從結構上起到了強化作用,顯得語勢強烈,鏗鏘有力。

另外還有些句子駢散結合,非常靈活,變化多端,句式豐富多彩。

五、朗讀全文。

六、作業:

1、總結本文的通假字和古今異義詞。

2、完成書後練習三。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4

一、導入新課

1、提起戰爭,同學們想到了哪些詞語?

想到了痛苦、災難、血腥……還有血肉橫飛、槍林彈雨、烈火硝煙……

“戰爭”給我們的印象是總苦痛的。

2、今天,我們學習小說《荷花澱》,(板書荷花澱)也與戰爭有關。課前同學們預習了課文,那同學們也用一個詞來概括自己讀後的感受,好嗎?

你感受到的是清新,有的同學說是恬靜,還有的同學說是自然,還有和諧。

本文與戰爭有關,但同學們卻感受卻是美好的,同學們,你們知道嗎,《荷花澱》真的被人們稱爲“戰爭小說的一曲純美的絕唱”。(板書美)

我們在這節課就來重點賞析文章在哪些方面帶給了我們“純美”的感受。

3、我們來看一下本文的學習目標,你來給大家讀一下吧。

二、研讀文本,品味純美

下面同學們在預習的基礎上再讀文本,把文本中能給你“美”的感受的地方找出來細品。五分鐘。

1、披文入情賞美景

好,哪一個同學先來說?

這位同學。

奧,前三個自然段環境描寫感覺特別美,能具體說一下嗎?

你看到了一幅圖畫,什麼畫面,月下女人編席圖。概括的非常好。

這位同學,你也想說?

你感受到了純美的意境。

把純美換一個詞?

清新明麗,一般而言,意境的營造離不開意象,那你能說一下作者選取了那些意象嗎?

對,有月亮、葦眉子、雲彩、薄霧,意象也是那麼唯美。

你喜歡這一部分,那你就給大家讀讀吧,其他同學可以試着想象畫面?

他讀的怎麼樣?

節奏感好,聲音很美。的確,我也感覺聲音與畫面很相配。

同學們,我把第一自然段在形式上做了一個小小改動,同學們看一看,讀一讀。

有什麼不一樣?

感覺像讀散文詩。評論家也這樣說,因爲孫犁小說散文詩般的語言、朦朧詩般的意境,還稱孫犁的小說是“詩體小說”。

2、沿波討源見真情

荷花澱不僅景美,人也美,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誰,水生嫂。

誰來結合文本分析一下水生嫂的形象?

好,最後排的這位同學,你來說。

勤勞美麗,從哪裏看出來的,從編席的描寫中看到的,

還有嗎?從大門沒有關,端飯看出體貼丈夫、溫柔多情。用詞十分準確。

誰來補充?

你從他們坐船找丈夫看到水生嫂惦念丈夫,遇見敵人看出她的勇敢,把船划進荷花澱中去,還表現出他們的智慧,很好,這不僅有水生嫂,還有其他女人,只是他們共同的品質。

剛纔我們抓住動作細節賞析人物形象之美,本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時還有一個突出的手法,不知你們發現了沒有?對,就是對話,也就是語言描寫。

我們來看這三句。

“你總是很積極的。”(投影)

從這句話,同學們讀出了什麼?

你讀出了嘲諷,嘲諷的話應該是這樣的吧“就你積極”,再讀一遍,換一個詞,有點埋怨,對,水生嫂埋怨什麼呢?(太危險了,不和家裏商量)除掉埋怨,我們還讀出了什麼,是肯定和誇讚,由此看出水生嫂的深明大義。

第二句,“你走,我不攔你。家裏怎麼辦?”

當時出版時句號被改爲逗號,孫犁先生不同意,你們看有什麼不同嗎?

對,句號強調的是我不攔你,更能突出水生嫂的深明大義,如果是逗號的話可能更強調家裏的困難了。你對標點理解的都這麼深刻,可見很會賞析文章。

第三句呢,妻子對丈夫的忠貞。

中國有句老話是寧爲玉碎,不爲瓦全。寧可站着死,對,不可跪着生!這就是我們中華兒女的本色。

同學們將分析整合一下,學總括水生嫂形象

溫柔體貼、勤勞淳樸、勇敢堅貞、深明大義、愛家愛國。

這不僅是水生嫂的品格,也是當時千千萬萬戰地農村婦女的品性,他們像荷花澱裏的荷花,有着純真的的性情,閃耀着純美的人性的光輝。

3、水到渠成識結構

環境、人物形象、故事情節構成了小說的三要素,我們來看情節,課前讓同學們擬小標題,找一個同學說一下。

好,中間這位同學,你來說。

能夠抓住主要場景,概括的很好,“送夫抗敵”“探夫遇敵”“助夫殺敵”,情節簡單,沒有驚心動魄,也沒有曲折離奇,水到渠成,自然成文。這也應是本文被稱爲純美絕唱的一個方面。

4、疑義相析探主題

同學們注意到沒有,故事的高潮部分也就是槍戰環節,三言兩語便被帶過,對此提出批判,還有人說,“抗日戰爭這麼嚴酷,有這麼恬靜優美的環境嗎?人們會這麼恬靜自得嗎?作家這麼寫是詩化戰爭,是違反現實的呢?”你們是怎樣看待這一問題的。

小組內討論一下。

一組先來說把。

你們認爲我們的祖國本就美好,人民本就純真,所以與現實相符。是支持孫犁先生這樣進行創作的。

三組來說。

這樣更能激發人民保家衛國的決心。江山如此多嬌,豈容外敵踐踏。

這就是作者的寫作目的。

在《孫犁文集》中有這麼一段話,齊讀一下,“看到真善美的極致,我寫了一些作品。看到邪惡的極致,我不願意寫。這些東西,我體驗很深,可以說是鏤心刻骨的,可是我不願意去寫這些東西。我也不願意回憶它。

孫犁就是這樣用他獨特的筆法,構建了一幅情景交融的美妙畫卷,表達了他對美麗的中華河山、中華兒女、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禮讚。

《荷花澱》是當之無愧的“戰爭小說的一首純美絕唱”。

孫犁的創作如荷花一樣根植於水鄉泥土,帶着自然的清新純樸,充滿詩情畫意,被稱之爲“荷花澱”派。

雖然荷花澱帶給了我們美的感受,但戰爭無疑是殘酷的。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定當珍惜這美好的生活。

三、佈置作業

還有一篇小說與《荷花澱》並稱現代詩化小說的雙璧,那就是茹誌鵑的《百合花》。課後請閱讀,並完成思考題。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5

目標:

1、瞭解——高中語文學習與初中語文學習的聯繫和區別

2、瞭解——學科的特點和高考的要求

3、瞭解——語文學習的習慣和老師的學習要求

4、明確——語文學習的意義和應有的態度

講授要點:

一、開場白和自我介紹

二、理解“語文”

1、語文——語言、文字

(1)聽(會聽課,聽懂別人的話,別人說話自己能夠專心聽)

(2)說(大膽說話,大聲說話,說得條理明白)

(3)讀(表情朗讀,理解閱讀)

(4)寫(會寫各種文體的文章,達到表達的目的)

2、初中語文和高中語文的聯繫與區別

高中語文學習需要初中語文學習的基礎;高中語文學習比初中語文學習要求更高:

(1)初中固定一塊教材,高中不固定教材,高中教材分爲固定部分叫“必修”,不固定部分叫“選修”,還有校本教材叫“自修”,共三塊構成;

(2)初中學習只要閱讀理解,會寫600字作文,高中是“閱讀賞析,表達與交流,會寫不少於800字或1000字的文章”;

(3)初中學的文體不完全系統,高中完全系統——小說與戲劇,詩歌與散文,新聞與傳記,語言文字應用,文化論著研讀;

(4)高中實行學分式學習。

三、語文學科的特點

1、最難學好,因爲主要靠自學,老師的作用小;

2、積累要求高,記憶的東西要求多,瞭解的東西要求多,要記性;

3、語言文字的領悟力難以形成,要悟性;

4、好作文難寫,要靈性;

5、個人成績會時高時低,進步緩慢,不能迅速達成;

6、高考三樁之一,成績160——200分。

四、學好語文需要好的學習習慣

語文學習的習慣你養成了嗎?

語文學科的特點是:知識信息量大,自修實踐性強。這就告訴我們:第一學好它不容易,第二依賴於學習者自身努力。語文考試在五個層級上考學生——識記,理解,分析綜合,表達運用,賞析評價。中考也好,高考也好,說到底,就是考學生的記性和悟性。而記性和悟性絕不能在短時間內速成,需要長時期的積累和良好習慣的養成。怕記怕背,懶於動手,是學語文的大忌。要學、會學、堅持學,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語文教學的方向,更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學生這個主體的一個根本性的要求。“一切皆從習慣開始”沒有良好的習慣,語文教學必無效率;沒有良好的習慣,何談記性、悟性的生成和發展?沒有良好的習慣,哪來知識的積累和技能的形成?

那麼,學好語文應該要有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一)放聲朗讀的習慣。這個習慣現在小學生還做得比較好,中學生就差多了,而且隨着年級的升高,習慣越差。高二、高三的學生你就很少聽到他們自覺地放聲朗讀了。有早讀課的地方,早讀聽到的基本是外語的朗讀,而語文的朗讀只在一種情況下出現,那就是有老師當面督促或是有課文背誦將要檢查時,這種朗讀帶有明顯的應付性。探其原因,主要是學生以爲考試不考有聲朗讀,不必費勁地發出聲音。

其實朗讀自有好處。古人說:“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這裏說的是文言文的學習,那麼現代文呢?現代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認爲朗讀可以“從字句中抓住聲音節奏,從聲音節奏中抓住作者的情趣”,他還說即使是自己寫的作文,也要拿出來讀,“才見出聲音是否響亮,節奏是否流暢”。這就是說現代文的學習仍離不開朗讀。朗讀與默看比,更容易讓人身心俱入,專注集中。避開學習這個功利層面,朗讀還能從美學的感受上產生心理的愉悅,體驗出語文學習的樂趣。

(二)預習新課的習慣。老師教新課前,學生一定要先預習,做到:1、能流暢地讀出課文;2、圍繞課後練習,做出基本思考;3、找出難懂的地方,準備質疑;4、可以根據課文查閱有關參考資料。有了預習,才能提高聽課效率,才能學得主動。

(三)記筆記的習慣。首先做好課堂筆記,老師講的要點,一時還弄不懂的問題答案都要先記下,這將有助於自己課後複習理解和總結積累。其次做好讀書的筆記,可以寫在書上(自己的書),也可以寫到筆記本上。可以是抄錄的詞語運用或美言警句,也可以是自己的賞析點評。俗話說得好“好頭腦子,不如懶筆頭子”,有時聽過、看過,卻不如“記過”。筆記可以長自己的記性。

(四)勤用工具書的習慣。《現代漢語辭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作爲中學生這兩本工具書應必備,條件好的還可以置辦一些其他的工具書。遇到陌生的或模糊的字詞,要勤查,不要想當然。例如高中語文課本《南州六月荔枝丹》一文中有一處:“荔枝殼表面有細小的塊狀裂片,好像龜甲,特稱龜裂片。”這裏“龜”是個易讀字,“龜裂片”一詞,結合實物,雖帶模糊,好像也能懂。如果放過去,錯讀產生了!查一下工具書就知道,這裏“龜”有兩個讀音,前讀“guī”後讀“jūn”,又認識了一個古地名“龜池”的讀音。俗話說“平時學習懶一懶,考試分數減一減”,你容易錯的,也是考試容易考的,爲什麼不勤用工具書呢?

(五)思考和說話的習慣。課堂上,有的同學懶於思考,怕回答問題,總是等老師最後“真情告白”。有的同學雖然對答案有所知,卻怕當衆說話。口語訓練本身就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內容。現代社會離不開交際,說話既可以訓練自己的表達能力,又可以訓練自己的思維能力。一個經常在公衆場合說話的人,其口頭表達能力一定優於那些公衆場合說話少的人,這也是“用進廢退”的道理。農村中學的學生多不愛講話,有的即使說話聲音也小,語文課常處於沉悶狀態,這是一定要改變的。

(六)課外閱讀的習慣。要學好語文,僅靠《語文》書遠遠不夠。像中學《語文教學大綱》就規定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比如規定一個高中生三年的閱讀總量不少於300萬字,並開列了課外閱讀的書目。高中語文教材還配備了《語文讀本》給學生課外閱讀。幾年下來,我們發現不少學校、不少同學並未好好利用,基本上是處於放任式、束之高擱式。可以說,缺少課外閱讀,很難形成語文的悟性。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6

一、導入

這個學期我們學xx的第一篇小說是海明威的《橋邊的老人》,從這篇小說中我們看到了戰爭的殘酷,也體會到了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和痛苦。無數像“橋邊的老人”一樣的無辜的人在戰爭中失去了精神的寄託和生存的信念,甚至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而那些經歷了戰爭又有幸能活下來的人,特別是那些在戰火中九死一生的戰士,在戰後他們的生存現狀如何?他們的精神狀態是否有人關注呢?讓我們走近伯爾,走進《在橋邊》。

二、作者簡介

“二戰”後德國最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是一位與軍國主義格格不入的作家,被譽爲“當代德國的歌德。”六年的軍旅生活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早期的作品是以這段經歷爲主要題材,着重反映戰爭帶給人類的災難。他的作品充滿灰暗、抑鬱的基調,瀰漫着下層人民同命運抗爭的痛苦,也滲透着歡樂的精神。

主要作品:中篇小說《火車正點》,長篇小說《亞當,你到過哪裏?》,短篇小說集《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一、整體感知

1、根據第一段文字,你能猜出故事發生的背景嗎?

明確:他們替我縫補了腿——戰爭之後(二戰之後)

2、“我”是誰?“我”爲什麼坐在橋邊?

明確:猜測——“我”是負傷的戰士或百姓。

他們給我一個“可以坐着的差使”,“要我數在一座新橋上走過的人”。

二、重點研讀[ks5u]

1、對於自己的生活現狀,“我”滿意嗎?爲什麼?請說出理由。

明確:不滿意。

這份工作單調、枯燥、乏味。(找出原文)

“我”雖然對現狀不滿,但爲了生存,又無力抗爭,“我”唯一能做的反抗就是故意數錯,“亂數”,使得數字不準確。第三段“我以此暗自高興……我就用五位數來表示我的慷慨。”充滿反諷和揶揄的筆調錶露了“我”對這種生活的不滿和反抗。

2、除了因爲工作單調、枯燥、乏味,還有其他原因使得作者對這份工作、對自己的生存現狀感到不滿的嗎?

明確:對“他們”的不滿。

3、“他們”是誰?“我”爲什麼對他們感到不滿?

明確:這是一羣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滿足於“我”送上的數字的官員,這是一個只關心數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會,第一段“他們以用數字來表明他們的精明能幹爲樂事,一些毫無意義的空洞的數目字使他們陶醉”;“他們喜歡這個未來完成式”他們醉心於數字上的增多,即便這些是虛假的數字,他們努力做些面子工程,企圖作出些“政績”,並不真正關心人的生存狀況。

4、“我”對自己的生存現狀不滿意,那麼,“我”想要怎樣的生活?找出相關語段。

明確:想要愛情。(心愛的姑娘)

5、當心愛的姑娘在橋上經過的時候,我有怎樣的心理感受?

明確:課文第三、四段:

“我那不知疲倦的心跳簡直就停止了突突的聲音”

“所有在這個時間走過的人,我一個也沒數。這兩分鐘是屬於我的,完全屬於我一個人的,我不讓他們侵佔去。”

“我的心又停止了跳動”“所有一切有幸在這幾分鐘內在我朦朧的眼睛前面一列列走過的人,都不會進入到統計中去而永垂不朽了”

“這很清楚,我愛她。但是她什麼也不知道,我也不願意讓她知道”

“我在愛她。這是很清楚的,我在愛她。”

6、師:作者一改前面的反諷語調,寫得如散文詩般,調子也比較歡快。

齊讀,感受 " 我 " 的歡樂。

7、小結:“我”是真的在愛着她了!在姑娘過橋的那個瞬間,如此美好而激動人心的幾分鐘成了主人公的全部幸福所在了。

三、齊讀課文,感受情節的“搖擺”。

1、在小說中,即使故事的開端和結局都很簡單,作家也不願意讓人物選擇捷徑一口氣跑到底的,而是要讓他千折百回,每一個地方都可能遇到難以逾越的困難,“疙疙瘩瘩”“吞吞吐吐”,最後才抵達勝利的彼岸,越是曲折,越是跌宕,小說越是精彩,這就是小說情節搖擺所產生的魅力。這篇小說也是如此,情節在短短的篇幅中幾經搖擺,“我”的內心情緒也隨之起起落落。

2、請同學們說說故事的發生、發展部分主人公的情緒有着怎樣的起伏?

明確:開端是主人公灰暗而毫無意義的生活現狀,隨着情節的發展,“我”愛上了過橋的姑娘,因了姑娘的出現,空洞的生活忽然有了亮色而心情愉悅,這是主人公第一次的情緒起伏。

3、 這也是情節的第一次搖擺,隨着情節的發展,主人公生活中唯一的那點幸福卻也並不能一帆風順。於是,就有了情節的第二次搖擺。請同學們根據情節的發展和高潮部分,說說情節的第二次搖擺作者是怎樣設計的?

明確:作者安排了主任統計員的出現。主任統計員要來檢查了,“我”的內心由之前的“愉悅和歡快”重又跌回了谷底,“我”內心充滿了緊張和矛盾。

4、 情節迅速過渡到了高潮部分。在高潮部分,“我”做出了怎樣的抉擇?

明確:表面上看,“我”爲了生計,壓抑住了自己對姑娘的感情,“因爲我必須數,不能目送她過去”,而在內心深處,仍然是真摯的愛情和精神世界的真正寄託壓倒了空洞無意義的職業——“我一輩子也不會把這樣漂亮的姑娘轉換到未來完成式中去”。

5、 情節運行到這裏,似乎要滑向悲劇的結局了。可偏偏峯迴路轉,情節再次出現了搖擺。請同學們閱讀故事的結局部分,說說情節的第三次搖擺。

明確:“我”居然被主任統計員認爲是“好人、很可靠”,幸運地逃過了檢查,將被調去數馬車,反而獲得了與姑娘進一步接觸的機會。

6、小結:正是因爲有了情節的一次次搖擺,有了主人公內心情緒的起起落落,才使得小說簡單又豐厚,搖曳而生姿。以上是我們通過情節這一元素走進了伯爾的《在橋邊》,感受了飽受戰爭創傷的小人物的那一點微不足道的悲歡。

四、主題探究

接下來請同學們談談你的閱讀感受:你覺得伯爾通過這個故事到底想告訴我們什麼?是愛情麼?是表現愛情的巨大力量麼?並請談談你的判斷理由。

明確:小說表面上,是在表現愛情對於一個無力掌握自己命運的小人物具有的強大的精神力量,深層的更在於表達對德國戰後,飽受戰爭創傷的小人物的精神狀態的關注,揭示了德國戰後重建中,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社會現實。因爲主人公的愛情,僅僅只是暗戀,他甚至並不打算告訴那姑娘,“她什麼也不知道,我也不願意讓她知道。” (插入問:主人公是把這次愛情作爲可以實現的現實追求來看待麼?)與其說是愛情,還不如說是主人公的一種精神寄託,是他在這樣的社會氛圍、這樣的個人境遇中,依然堅持的對美好希望、美好事物的一種守望吧。

小結1:這就是伯爾的小說,在極短的篇幅裏,在看似平靜的敘述裏,既有小人物同命運抗爭的痛苦,也滲透着理想主義的歡樂精神。通過情節的一次次搖擺,闡釋了深刻而複雜的主題,帶給人們無盡的思考。

或小結2:不僅在伯爾的小說中會出現這種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也有很多類似情況的發生。在紛繁複雜、追求利益的現代社會,人們太重視物質上的追求和滿足,而忽視了精神的充實和探索。很多人捨得給自己的父母花錢買很多高檔物品,卻捨不得每天陪父母聊聊天;很多父母整天忙於掙錢,卻沒時間陪自己的孩子好好談談心。在這個社會,很多人認爲物質上的滿足就是最大的幸福,給人物質上的幫助就是最大的幫助。孰不知,真正的幸福與物質無關,真正的幸福也絕不僅僅是物質上的滿足。相反有時失意時的一句鼓勵,痛苦時一個擁抱,沮喪時的一個眼神,落魄時及時伸出的一隻手,那纔是真正的幫助,真正的關愛,那才能讓別人感受到真正的幸福!

小說的結局極富戲劇性,多少有點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麼?爲什麼?

明確:既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因爲故事的發生部分,已作足了鋪墊。

b) 要來檢查的和認爲“我”是一個可靠的人的並給予我數馬車這一美差的都是“他們”。那麼“我”眼中的“他們”到底是怎樣一羣人呢?請同學們回顧相關的語句。

c) “他們”看到“我”送上的數字時的神態、心理的細節描寫有哪些?

明確:他們看到數字時的“臉上放出光彩、容光煥發、心滿意足、眼睛閃閃發亮、喜歡這個未來完成時…….”等細節。

d) 從中我們發現“他們”真正關心的是什麼?

明確:這些細節的充實,讓我們對主人公生存的空間有了深切的瞭解。這是一個只關心數字而完全忽略人的精神存在的社會,這更是一羣只知道盲目陶醉和滿足於“我”送上的數字的官員,其實這些數字根本都是“不準確的”,隨“我”的心情故意亂數的,“我”也“是一個不可靠的人”,這樣的一個社會氛圍,這樣的一種官僚主義作風,註定會有如此荒謬的結局。所以,這樣的結局又完全在情理之中。

e) 作者通過這個結局諷刺了怎樣的一個社會現實?

明確: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從始至終都沒有人給過主人公真正的精神關懷。儘管由數人換成了數馬車,但改變的僅僅是工種,他的處境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改變。他的精神需求也許永遠也不可能實現了,他作爲人的存在價值和生存意義,也許同樣被永遠地忽略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課文這樣的一句話“坐在馬路那一邊數汽車的礦工”,說明像主人公這樣的遭遇並非特例。這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德國戰後重建中,偏重物質而缺乏精神關懷的社會現實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7

一、教學目標

(一)理解課文中形象生動的比喻、豐富瑰麗的想象、大膽奇特的誇張等藝術特點及其對突出主題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賦的特點。學習本文描寫爲議論蓄勢、議論使描寫增加了深度的寫作特色。

(三)認識封建統治者驕奢淫逸、橫徵暴斂、不顧人民死活的罪惡。瞭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賦借古諷喻的目的。

二、難點、重點解析

(一)作者寫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分析:《阿房宮賦》作於唐敬宗寶曆元年,即公元825年,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啓》中說:“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唐敬宗李湛十六歲繼位,貪好聲色,大興土木,遊宴無度,不視朝政,求訪異人,希望獲得不死之靈藥,因此在位三年即爲宦官劉克明所殺。作者預感到唐玉朝的危險局勢,就借這篇賦,表面上寫秦因修建阿房宮,揮霍無度,貪色奢侈,勞民傷財,終至亡國,實則是借秦之故事諷唐之今事,規勸唐朝的當政者,要以古爲鑑,不能哀而不鑑,最終只能落得“後人復哀後人也”的結局。

(二)本文的結構層次是怎樣的?

分析:全文四段可分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由外到內,由樓閣建築到人物活動,鋪敘阿房宮建築宏偉、豪華,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第一自然段:鋪敘阿房宮建築宏偉、豪華。

一層(段首前12字)兩句偶句,交待建宮背後的巨大耗資。

二層(“覆壓”……“直走咸陽”)寫宮之宏偉規摸。

三層(“二川溶溶”……“不知西東”)渲染宮內的宏偉、豪華、奇麗、壯觀。

四層(“歌臺暖響”……“氣候不齊”)宮中人物活動。

第二自然段:鋪敘統治者生活的荒淫、奢靡。

一層(前6句)寫供玩樂的宮人來源。

二層(“明星熒熒”……“有不得見者三十六年”)極寫宮中生活荒淫、奢靡。

三層(餘下各句)從珠寶陳設寫荒淫,揭示搶掠行徑。

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議論分析,指出“秦愛紛奢”、不恤民力自然會導致滅亡的命運,規勸唐敬宗李湛勿蹈秦王朝之覆轍。

第三自然段:指出秦必亡之命運。

一層(“嗟乎”……“用之如泥沙”)斥秦統治者只圖私利不顧民情,橫徵暴斂,揮霍無度的罪行。

二層(“使負棟之柱”……“不敢言而敢怒”)痛斥始皇縱慾紛奢,以致衆叛親離。

三層(餘下各句)簡練概括地寫出了秦皇無道,導致了農民起義、宮殿被焚的後果,進而走上了自取滅亡的道路。

第四自然段:諷諫唐王李湛勿蹈秦皇覆轍。

一層(開頭到“誰得而族滅也”)引歷史教訓,指出六國和秦滅亡的原因。

二層(餘下各句)諷諫唐王朝勿悲劇重演。

(三)杜牧主張:“凡爲文以意爲主,以氣爲輔,以辭彩章句爲之兵衛。”他強調思想內容的重要性,認爲形式要爲內容服務。這篇課文寫了哪些內容?作者的用意是什麼?

分析:細讀全文,不難看出作者旨在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第一自然段鋪陳阿房宮的宏偉壯麗。第二自然段敘寫宮中美女之衆,珍寶之多。第三自然段夾敘夾議,點明:正是由於秦王朝的統治者驕奢淫逸,濫用民力,致使農民起義,一舉亡秦。第四自然段轉入議論,進一步指出:六國衰亡,秦朝覆滅,其根本原因都在於不能愛民。篇末4句言簡意賅,暗寓諷諫之意,含蓄地告誡後人,如不以歷史爲鑑,還會重蹈覆轍。

由此可見,總結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用以敬誡“後人”是全文主旨。聯繫杜牧自己在《上知己文章啓》中所說的“寶曆大起宮室,廣聲色,故作《阿房宮賦》”可以看出這“後人”指的應是當時最高統治者。

(四)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極力描寫阿房宮的?這樣描寫對錶達中心有什麼作用?

分析:課文從三個方面來描寫阿房宮:一是寫阿房宮建築之奇,二是寫阿房宮美女之衆,三是寫阿房宮珍寶之宮。寫建築,課文先展開廣闊而高峻之全貌,進而細繪宮中樓、廊、檐、長橋複道、歌臺舞殿之奇;寫美女,述其來歷,狀其梳洗,言其美貌,訴其哀怨,繪聲繪色,備加渲染;寫珍寶,既寫六國摽掠,倚疊如山,又寫秦人棄擲,視若瓦礫。這些描寫用墨如潑,淋漓興會,極盡鋪陳誇張之能事,充分體現了賦體的特色。然而鋪陳阿房官規模大、宮室多、美女衆、珍寶富並非作者作賦的目的。透過樓臺殿閣、脂粉金玉這一畫面,作者旨在說明秦統治者之奢侈腐化已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而爲維持這種奢侈生活所進行的橫徵暴斂,正是導致秦王朝覆亡的根本原因。《古文觀止》的篇末總評說:“前幅極寫阿房之瑰麗,不是羨慕其奢華,正以見驕橫斂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愛六國之人意在。”可見,文章前面所進行的動人描繪乃是爲後面的正義宏論張本,爲篇末歸結秦滅亡的歷史教訓、諷諭現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五)作者描寫阿房宮建築的宏偉壯麗,僅用了一百多字,卻給讀者以鮮明的印象。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描寫阿房宮的建築的?爲什麼會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

分析:這一部分作者用的是總寫和細寫相結合的寫法。

總寫部分,作者潑墨寫意,粗筆勾勒。“覆壓三百餘里”,言其佔地之廣,“隔離天日”,狀其樓閣之高;“驪山”兩句,寫其倚山傍水,氣勢非凡。

細寫部分,作者工筆重彩,精描細繪。先寫重摟疊閣、長廊高檐,不計其數;再以長橋如龍、複道似虹映襯宮宇之宏偉、摟閣之高大。上面所述,寫的還只是建築之外觀。接着,作者的筆觸,又深入建築內部。歌臺舞殿是互文的寫法,臺既可舞,殿亦可歌,意謂宮內處處皆是輕歌曼舞。“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則承“暖響”“冷袖”兩句,進一步從人們的主觀感受寫宮內歌舞盛況。這幾句,既是以歌舞之紛繁襯托宮殿之衆多,又爲下文美女充盈宮室預作鋪墊。

這一節中,作者由遠及近、由外及裏逐一介紹了阿房宮之奇觀。敘述中時有前後照應之妙筆。如寫樓閣“各抱地勢”就與前文“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這一廣闊背景相連。敘述中時有貼切生動之比喻,例“長橋臥波,複道行空”,用筆經濟,形象生動。敘述中也間有動態描寫,像寫“二川”,寫歌舞,狀聲摹形,引人入勝。再加上大量對偶排比句式的運用,致使文句音節鏗鏘,兼有音韻之美。因此,寥寥一百幾十個字,阿房宮之丰姿盛態就顯現於讀者眼前。

(六)在第二自然段中“明星熒熒”等四句話用了哪些修辭手法?這樣寫的好處在哪裏?

分析:“明星熒熒”,“開妝鏡也”,是倒置式的暗喻。“明星熒熒”是比喻句的喻體,“開妝鏡也”是本體。以璀璨晶亮的明星來比喻紛紛打開的妝鏡,既貼切又形象。將喻體置放在前,先予以人鮮明的畫面,令人驚奇,再出現本體,解釋原因,讀者印象更爲強烈。“綠雲擾擾,梳曉鬟也”,與上一句的表達方式相仿。第三句說丟棄脂水竟使渭流漲膩,用的是誇張手法,極言梳洗美女之多。第四句寫焚燒椒蘭竟至煙斜霧橫也是誇張,效用同第三句一樣。四句字數相等,句句押韻,加之新鮮的比喻,巧妙的誇張,讀來使人有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之感。作者正是藉助於開鏡、梳妝、棄脂水、焚椒蘭這些生活細節形象地寫出了宮中美女之多,宮室之廣。寫宮室,是承接上文;寫美女,則是開啓下文。所以,作者緊接着便是寫美女望幸。這一層都是寫美人,但是從美人的生活遭際也可以看到秦始皇的荒淫無度。漢代大賦不少作品鋪張揚厲,堆砌詞藻。杜牧則發揮了賦的長處,着意鋪陳誇張,但所有的鋪敘又都爲後文的議論張本,爲表現主題思想服務。從這一節對美人的描寫可見一斑。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8

〔教學目標〕

一、分析“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象徵意義。

二、通過對抒情主人公“我”“雨巷”等意象特點的分析,把握詩人的思想感情。

三、通過朗讀來體味詩歌的語言特點。

〔教學設想〕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詩歌描繪了一幅梅雨時節江南小巷的陰沉圖景,藉此構成了一個富有濃重象徵色彩的抒情意境。在此境地中,詩中描寫了抒情主人公“我”對“丁香一樣”的姑娘的追求,表現了詩人具有時代特點的心路歷程。在教學中可以有四個層次。第一層次:意象的解析。使學生緊扣文本,在捕捉、分析意象的特點後,瞭解到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雨巷中孤獨的ㄔ亍着的彷徨者。可以引導學生合理地補充情節,填補詩歌空白,使意象清晰。藉此來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第二層次:知人論詩、知世論詩。結合詩人的經歷,詩人的感受,我們可以瞭解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惶惑迷惘的心境。第三層次:象徵手法的運用。詩中的“我”“雨巷”“姑娘”是充滿了象徵意味的抒情形象。詩人把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暗喻爲悠長狹窄而寂寥的“雨巷”。詩中“丁香一樣”的姑娘就是美好理想的象徵。由此理解“我”在孤寂中對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與追求。第四層次: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反覆誦讀,體會本詩的語言特點。

〔教學難點、重點〕

一、把握詩人的思想情感。

二、體會本詩的象徵意義。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再別了康橋,現在,讓我們走進江南的雨巷,體驗詩人戴望舒獨自在雨巷彷徨的情景

二、第一層次的解讀,解讀文本。

(一)一讀《雨巷》,共同朗讀,體會:詩歌表現的是一種什麼樣的美?是如何表現的?(只思考)

(二)詩中都描繪了哪些意象(包括人物形象)?

明確:抒情主人公“我”;“丁香一樣”的姑娘;雨巷;雨;籬牆;油紙傘。

(在詩中,這些意象形式上各自獨立,但卻使我們覺得形象之間有着某種特殊關係,共同具有某些東西。)

(三)補充情節,分析意象。

1幣導題:

(1)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怎樣的場景?

(2)抒情主人公“我”有着怎樣的境遇?

(3)“丁香一樣”的姑娘有着怎樣的境遇?

(4)我的“希望”結局如何?一定是這樣的結局嗎?爲什麼?

(根據詩中的情節,學生很容易從字面上認爲這是一首愛情詩,這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2幣隕廈嫖侍饢線,引導學生分析詩中意象的特點。

(1)意象特點

①抒情主人公“我”:獨自、冷漠、悽清,又惆悵、希望。

②姑娘:哀怨又彷徨、冷漠、悽清,又惆悵、默默彳亍、悽婉、迷茫、消散。

③抒情主人公所處周圍的環境也值得關注:

A庇晗錚河瞥ぃ沒有盡頭)、寂寥(雨巷寂寥,人更寂寥)。

B庇橢繳。菏奔涫竊諛捍海在寂寥的雨下,憑添了一分冷漠、悽清氛圍。油紙傘本身就具有復古、懷舊、神祕、迷濛的特點,和雨巷很好地結合起來了,襯出撐一傘風雨,雨中彳亍的形象,給讀者以想象的空間。

C崩榍劍骸巴芹堋倍嗔思阜主齙無奈與感傷。

D庇輳喊曲。

(問題(2)問題(3)可以使學生結合文本挖掘抒情主人公“我”“姑娘”的意象特徵,並就此展開豐富的想象。問題(4)可以結合描寫環境的意象,雨巷--“悠長又寂寥”,籬牆--“頹圮”,油紙傘等展開合理的聯想和想象,讓學生說說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2)重點分析“丁香”意象,“丁香一樣”的姑娘的特點。

投影:

攤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鉤,依前春恨鎖重樓。

風裏落花誰是主,思悠悠。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回首碧波三楚暮,接天流。

代贈

李商隱

樓上黃昏慾望休,玉梯橫絕月如鉤;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丁香花開花在暮春時節,古人們對着丁香往往傷春,說丁香是愁品。丁香花白色或紫色,不以顏色豔麗、香氣濃烈著稱,但她溫柔恬靜,深沉多情;她的清香持久悠長,也就更能沁人心脾,她常常贏得潔身自好的詩人的青睞。總之,丁香是美麗、高潔、愁怨三位一體的象徵。丁香花雖美,但容易凋謝。雨中的丁香更是增添了許多的愁怨和悽美。

詩人用丁香比喻所愛所欣賞讚美的少女,把自己和丁香姑娘在思緒和感情上緊緊地聯繫了起來。

《雨巷》一開始就用“我希望逢着……”的句式,把與丁香姑娘相遇,作爲最大的懸念提了出來。以下就緊扣着姑娘、姑娘和“我”的相似,描寫、刻畫姑娘的行爲動作、外形神態,並探索着她的內心世界,表現了熱烈期待的態度。但以丁香爲象徵的姑娘也是容易消失離去的。這裏表現了主人公執著追求但又無法把握的孤苦心情。

三、第二層次的解讀--知人論詩、知世論詩。(可以作爲預習作業,讓學生查找作者的有關材料)

二讀《雨巷》。

(一)“我”爲什麼會產生這樣低調的情感呢?作者戴望舒是怎樣一個人呢?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縣(今杭州餘杭)人,中國現代著名詩人。1925年入上海震旦大學學習法文,開始受到法國象徵派的影響。1926年參加共青團。1928年後成爲水沫社和其後的《現代》雜誌的作者之一,創作現代派詩歌。1932年後留學法國、西班牙。1938年赴香港,主編副刊。1941年底香港淪陷,被日軍以抗日罪名下獄,在獄中保持了民族氣節,次年春被營救出獄。抗戰勝利後回上海教書。1949年春北上至解放區。1950年因病逝世。詩集有《我的記憶》《望舒草》《望舒詩稿》和《災難的歲月》。

早期詩歌多寫個人的孤寂心境,感傷氣息較重,因受西方象徵派的影響,意象朦朧、含蓄。

後期詩歌表現了熱愛祖國、憎恨侵略者的強烈感情和對美好未來的熱烈嚮往,詩風明朗、沉摯。

(二)《雨巷》產生於一個怎樣的時代呢?

《雨巷》產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黑暗的時代。反動派對革命者的血腥屠殺,造成了籠罩全國的白色恐怖。原來熱烈響應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從火的高潮墮入了夜的深淵。他們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們在痛苦中陷於彷徨迷惘,他們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現,在陰霾中盼望飄起絢麗的彩虹。《雨巷》就是一部分進步青年這種心境的反映。

戴望舒寫這首詩的時候只有二十一二歲。一年多以前,他與同學杜衡、施蟄存、劉吶鷗一起從事革命的文藝活動,並加入了共產主義青年團,用他的熱情的筆投入了黨的宣傳工作。1927年3月,還因宣傳革命而被反動當局逮捕拘留過。“四一二”政變後,他隱居江蘇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這個時代做中國人的苦惱”。(《〈望舒草〉序》)他這時候所寫的《雨巷》等詩中便自然貯滿了彷徨失望和感傷痛苦的情緒。這種彷徨感傷的情緒,不能籠統地說是純屬個人的哀嘆,而是現實的黑暗和理想的幻滅在詩人心中的投影。

四、第三層次的解讀--象徵手法的運用。

三讀《雨巷》。

(一)根據前面對意象的分析,進一步思考:“雨巷”又有何象徵意義?

詩歌刻畫了陰冷的綿綿細雨,刻畫了悠長寂寥的雨巷。在這裏,“雨巷”正是當時黑暗陰沉的社會現實的象徵。

(二)“丁香一樣”的姑娘有何象徵意義?

《雨巷》詩人刻畫了一個滿心哀怨惆悵彷徨、撐着油紙傘走過的姑娘。這“姑娘”正是詩人理想的象徵。這種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難以實現的。這種心態,正是大革命失敗後一部分有所追求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政治低壓下因找不到出路而陷於惶惑迷惘心境的真實反映。《雨巷》再現了當時一部分青年心靈深處的聲音。我們分明可以看到青年人在理想幻滅後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

五、第四層次的解讀--語言特點。

四讀《雨巷》。

思考:

1痹誒識林蟹治觥⑵肺妒歌語言的特點。

2弊⒁庵匾簟⑼6佟⒒調、語速,體會詩人情感。

舉例1:排比句式的運用

她/是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朗讀指導:

我們感覺到這首詩很低沉、傷感,充滿着憂愁和無奈。讀時語調應舒緩。抒情主人公在想象時,他一定是在仔細地觀察那丁香一樣的女子的清豔。“她/是有”這裏應有一個心理上的停頓;“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顏色”“芬芳”“憂愁”要重讀,並且反覆的地方要讀出變化,“丁香一樣的/顏色”要讀出驚異,“丁香一樣的/芬芳”在語氣上與上句構成遞進,“丁香一樣的/憂愁”要回落,讀得低沉。“在雨中/哀怨”中應有一個視覺上的停頓,“哀怨”要重讀。“哀怨/又/彷徨”句,“又”後停頓稍長,“彷徨”這個疊韻詞,韻母發音要到位,讀得深沉舒緩。“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上下句式連貫,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畫得非常嫵媚,但卻帶着淡淡的憂愁,表現詩人對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難以實現的惆悵。同時反覆吟詠也增強了詩歌的音樂美,營造了一種幽深空濛的意境,使閱讀時有起勢--強調--飛躍的遞進效果。從而使詩歌節奏顯得整齊和諧。

舉例2:末段和第一段構成反覆,朗讀處理上,要注意讀出區別。

(朗讀指導從略)

舉例3:詞的重疊運用

撐着油紙傘,獨自

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有時在同一行詩中,如“悠長、悠長”;有時在兩行詩的隔開處,如“哀怨,哀怨又彷徨”。詞的重疊形成了舒緩悠揚的節奏。《雨巷》在音節運用上的靈動富有生命力。

舉例4:押韻

(朗讀指導從略)

《雨巷》共七節,每節六行,每節押“ɑng”二到三次。如“雨巷”“悠長”“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詩行中反覆出現,形成了一種悠長的旋律,同詩人追求的幽深空濛的意境、悽婉徘徊的情調,很好地融合起來。

舉例5:用詞

(朗讀指導從略)

《雨巷》在用詞上,用了大量的帶有感情色彩的雙音詞,如“寂寥”“愁怨”“冷清”“太息”“悽婉”“頹圮”“憂愁”等,藉以表達詩人朦朧而又感傷的詩情。“彷徨”“芬芳”“惆悵”這些雙聲疊韻詞本身就代表着音韻和節奏,把它們巧妙地放在詩行中,形成了精巧優美、舒緩涌動而又迷濛空靈的意境。

六、本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閱讀欣賞了戴望舒的《雨巷》,瞭解了它是一首有象徵意義的抒情詩,寫了六個意象;理清了作者的思路,品味了詩歌的內容,把握了詩歌的特色;同學們聯繫時代背景,聯繫作者經歷來分析丁香姑娘形象,得到了美的享受。

七、作業。

試將《雨巷》改寫成一篇500字的抒情散文。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瞭解荊軻刺秦王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整體感知課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詞、句解釋,提高翻譯能力。

③學會從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描寫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與態度:正確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學會歷史而辯證地評價人物。

 重點難點:評價歷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

一、導入:詠 荊 軻

風蕭蕭兮易水寒,秦王縱橫平趙燕。

男兒有志紓國難,太子無奈求聖賢。

家國重任擎一身,樊首輿圖封兩函。

始皇倖存統四海,荊軻忠勇高雲天。

二、背景介紹:《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於公元前230年滅韓,又於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爲了結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爲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於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爲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爲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後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但事與願違,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大舉進攻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後遷居衛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後,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築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爲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託,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爲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爲上卿,精心奉侍……以後,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複習關於《戰國策》的知識:課文節選自《戰國策燕策》。《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爲《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東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着重記載了策土謀臣的策略和言論,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勇於鬥爭的行爲。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語言犀利流暢,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丈學價值。原書沒有標題,課文題目都是後加的。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①根據“思考和練習”一的提示,將課文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段:自“秦將王翦破趙”至“遂發”寫行刺準備;

第二段:自“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至“終已不顧”,寫易水訣別;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寫秦廷行刺。

②劃出疑難詞句。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一課時 

1、 聽錄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ù) 提(dǐ) 樊於(wū)期 夏無且(jū)

拜謁(yè) 濡(rú)縷 變徵(zhǐ) 淬(cuì)火 忤(wǔ)視

圖窮匕(bì) 見(xiàn) 八創(chuāng) 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學生自讀課文。

二、找學生讀,討論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難詞句。

三、翻譯下列句子。

微太子言,臣願得謁之

秦王必說見臣:說,同“悅”。說見:高興地接見。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窮:走投無路,猶如“追窮寇”之“窮”。古代缺少衣物錢財一般叫貧,不得志、無出路叫窮。困,困窘。樊將軍“父母宗族,皆爲戮沒”,“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可見“窮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爲。樊將軍因爲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爲自己的事情而傷害了長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爲戮沒

將奈何,爲之奈何?

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乃,語氣副詞,錶轉折。教:指教。全句意爲: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第三課時

教學時間:

一、 找學生讀,糾正讀音。

二、 討論“行刺準備”剩餘部分。

三、翻譯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這裏名詞作狀語,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爲,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來。

乃爲裝遣荊軻:於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僕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現在(是)拿着一把匕首進入兇險難測的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是因爲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第四課時

教學時間:

一、找學生讀“易水訣別”部分,糾正讀音。並討論“易水訣別”部分。

二、 找學生讀“秦廷行刺”部分,糾正讀音。並討論“秦廷行刺”部分。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0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虛詞;把握詞類活用;

2、體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3、感悟語言運用上駢散結合的妙處,能夠全文背誦;

4、學會懂得與自然、與他人、與文字等多種交流方式,釋放胸懷,提高自身修養。

重點難點】

1、理會課文景、情、理交融的特點。

2、瞭解作者在曠達的風貌之下寄寓的悲憤苦悶的複雜情感。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課前準備

1.正音

壬rén戌xū 屬zhǔ客 馮píng虛御風 愀qiǎo然

窈yǎo窕tiǎo 桂棹zhào 倚歌而和hè 旌旗jīng

舳zhú艫lú 橫槊shu 山川相繆liáo 釃shī酒

漁樵qiáo 江渚zhǔ 匏páo尊 蜉fú蝣

2.對照註釋,找出文中出現的通假字。

(1)舉匏樽以相屬(通“囑”,勸酒)

(2)山川相繆(通“繚”)

3.知識瞭解

學生參看《成才之路》“資料園地”

二、誦讀文章,整體感知

1、文章大致寫了什麼內容?

夜遊赤壁,抒發對人生的感慨。

2、全文的感情是如何變化的?文章可以分爲幾部分?

一、(1)月下泛舟樂

二、(2~3)弔古傷今悲

三、(4~5)闡述哲理樂

四、精讀1——2段,背誦、積累、感悟、體會。

三、研習文本

1、第一段

①自由誦讀第一段,本段中,哪些句子描繪了“七月既望”之夜赤壁的景色?這樣的景緻使泛舟者產生了怎樣的心理感受?

討論

明確:

寫景色的共三組偶句:“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斗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清風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曠神怡:“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②分組討論第一段所寫的內容,並能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畫面,並給第一段文字所描寫的畫面起個名字。

討論

明確:《赤壁夜遊圖》,蘇子泛舟赤壁之下,上面是一輪皓月,下面是萬頃碧水,月光如煙霧般籠罩江面,清風徐徐吹拂,一葉扁舟如一片葦葉,輕浮水面,任意左右東西。景象澄沏,又似朦朧,如夢境一般。作者彷彿覺得在浩蕩的太空中乘風飛行,毫無阻礙簡直就要遠離人世,悠悠忽忽升入仙界裏去了,令人陶醉其中,賞心悅目。

③小組研究背誦策略

指導層次理路。首句點題,“泛舟”“赤壁”四字是下文寫景、議論的依託。次寫泛舟所見景象,而以風、水、月爲主,爲下文“蘇子曰”一段張本;寫景用虛實相濟之法,先實後虛,虛景(即“浩浩乎”一句)伏下段“樂”字。

2、第二段

①第一段寫的是“樂”,第二段寫的是“悲”,那麼是什麼東西促使這一情感轉化的呢?

明確:客人悲涼的簫聲

②舷歌之後,賦中又寫了客吹洞簫之聲。課文是怎樣描寫簫聲的?渲染了一種怎樣的氣氛?

討論

明確:

寫簫聲:蘇軾藉助誇張、想象、比喻,哀怨,愛慕,哭泣,申訴,潛龍舞,嫠婦泣,六個比喻,把洞簫悲咽低迴的哀音表現得十分形象、真切。渲染簫聲的悲涼。

③從開篇處到第二段末,賦的情感發展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明確:簫聲起,悲意生。從開篇至此處,情緒變化正是由歡樂轉爲悲哀。

④本段對歌聲和簫聲的描寫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討論

明確:承上啓下。主客觸景生情,由歡樂轉爲悲哀,引起下文主客問答的議論。

⑤小組探討背誦策略。

指導:句法。這段開頭是散句,次用楚辭句法(與《九歌》中“桂棹兮蘭”“目眇眇兮愁予”等相似)。“客有……其聲嗚嗚然”也是散句,以下都是駢句。

層次理路。“樂”字承上。由“樂”而“歌”,歌詞暗寫蘇子胸襟,爲下文“蘇子曰”一段作烘托。以下寫簫聲,爲“客曰”一段作烘托,兼伏下文蘇子“問客”。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精讀3—5段,背誦、積累、感悟、體會。

1.第三段

①誦讀本段,客的這一段話很富於感染力,能真切地打動讀者,說一說爲什麼達到這種效果?

討論

明確:景:悲涼蒼茫

情:悲觀失望

理:人生短暫

語言:駢散結合,感染力強

②古往今來,許多文人面對宇宙和歷史時都感到短暫悲哀,你能舉出幾句這方面的詩句嗎?

A、曹操: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B、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C、許渾: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

D、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③這一段寫客人感慨人生短促無常的悲觀情緒。作者借主客問答的方式,撫今追昔,暢述對天地人生的感觸。客人從眼前的明月、江水、山川,想到曹操的詩。世間萬物,英雄豪傑,不過是過眼煙雲,隨着歲月的流逝而灰飛煙滅,風流雲散。想到自己貶謫黃州,青春虛度,不禁悲從中來。

④各組背誦,探討背誦策略。

指導:句法。首句及“客曰”中陳述句“順流而東也”和三個反問句是散句,其餘都是駢句。“方其”“況吾與子”是統領字,不計。

層次理路。蘇子問乃承上啓下語。“客曰”一段有兩層意思:前一層由三“問”組成,先因望月而問“孟德之詩”,次因望地而問“孟德之困於周郎”,最後合問“而今安在哉”──這是主要的一問,爲下文寫悲做鋪墊。後一層轉而說到自己,先着眼與曹公對比,突出自己的渺小,不禁悲從中來;後寫幻想不能實現,並以“託遺響於悲風”作結,呼應上文“何爲其然也”。

2、第四段

①蘇子對人生的積極樂觀是怎樣一步一步導出來的?

明確:水與月的特點→水與月的啓示→啓示後的做法。

②你怎樣理解“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

明確;逝者如斯——未嘗往

盈虛者如彼——未消長

——不變

一瞬——無盡

不要抱怨,讓人生變得充實有意義

③各組研究背誦策略。

指導要點

句法。以散句爲主,只有“惟江上之清風……用之不竭”這一段用駢句。

層次理路。先借眼前的水和月說明“變”和“不變”的道理,客知其“變”而不知其“不變”,因而生“哀”與“羨”;知其“不變”,則何哀何羨?後以“物各有主”反跌出明月與清風之無主,可以自娛,以“而吾與子”照應上文“況吾與子”。

3.第五段

本段主要寫什麼內容?這樣寫暗示什麼?

寫客人轉悲爲喜,主客開懷暢飲,興盡入睡。這個結尾意味深長,既照應了開頭超然欲仙的快樂,又是向政敵的一種暗示:我雖然遭受迫害,貶謫黃州,但我的日子過得並不錯,既不寂寞也無苦惱。這實際上是一種抗議。

指導要點

本段句句皆是承前作結,最後兩句意味雋永,主客“自在”之態躍然紙上。

二、全文鑑賞

1.課文是怎樣將情、景、理結合在一起的。

第三段通過“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兩個英雄人物,是寫景;再由他們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議論;引出曹操、周瑜,更見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感慨,是抒情。

再看全文,不論抒情還是議論,始終不離江上風光和赤壁故事。這就創造出一種情、景、理的融合,充滿詩情畫意而又含寓着人生哲理的藝術境界。第一段重在寫景,與作者超然曠達的心境相映成趣,也爲下文的抒情、議論奠定了基礎。第四段雖然重在說理,卻借追述歷史陳跡、感懷歷史人物而顯示人生與天地“變”與“不變”的哲理。

2.“以文爲賦”的體裁形式

本文既保留了傳統賦體那種詩的特質與情韻,同時又吸取了散文的筆調和手法,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等方面的束縛,更多的是散文的成分,使文章兼具詩歌的深致情韻,又有散文的透闢理意。散文的筆勢筆調,使全篇文情勃鬱頓挫,如“萬斛泉源”,噴薄而出。與賦的講究整齊對偶不同,它的抒寫更爲自由。如開頭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遊於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參差疏落之中卻有整飭之致;以下直至篇末,雖都押韻,但換韻較快,而且換韻處往往就是文義的一個段落,這就使本文特別宜於誦讀,極富聲韻之美,體現出韻文文學的長處。

3.優美形象,善於取譬的語言特色

如描寫簫聲的幽咽哀怨:“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將抽象而不易捉摸的聲、情,寫得具體可感,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

板書設計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1

教學目的:

1、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定義、解釋、分項、舉例等多種說明方法,以及說明與敘述等表達方式相結合介紹科學知識的寫法。

2、理解平實性說明文準確、周密、平實、簡潔的語言特點。

3、瞭解本文中先總說再分說的結構形式。

教學重點:

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定義、解釋、分項、舉例等多種說明方法,以及說明與敘述等表達方式相結合介紹科學知識的寫法。

教學難點:

理解平實性說明文準確、周密、平實、簡潔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遙感”,顧名思義,就是遙遠的感知。傳說中的“千里眼”、“順風耳”就具有這樣的能力。人類通過大量的實踐,發現地球上每一個物體都在不停地吸收、發射和反射信息和能量,其中有一種人類已經認識到的形式――電磁波,並且發現不同物體的電磁波特性是不同的。遙感就是根據這個原理來探測地表物體對電磁波的反射和其發射的電磁波,從而提取這些物體的信息,完成遠距離識別物體。

例如,大興安嶺森林火災發生的時候,由於着火的樹木溫度比沒有着火的樹木溫度高,它們在電磁波的熱紅外波段會輻射出比沒有着火的樹木更多的能量,這樣,當消防指揮官面對着熊熊烈火擔心不已的時候,如果這時候正好有一個載着熱紅外波段傳感器的衛星經過大興安嶺上空,傳感器拍攝到大興安嶺周圍方圓上萬平方公里的影像,因爲着火的森林在熱紅外波段比沒着火的森林輻射更多的電磁能量,在影像着火的森林就會顯示出比沒有着火的森林更亮的淺色調。當影像經過處理,交到消防指揮官手裏時,指揮官一看,圖像上發亮的範圍這麼大,而消防隊員只是集中在一個很小的地點上,說明火情逼人,必須馬上調遣更多的消防員到不同的地點參加滅火戰鬥。

二、課文分析:

本文是一篇介紹遙感技術的科技性說明文。它通俗的解釋了什麼是遙感技術,簡要的介紹了遙感技術的四個主要特點,具體的說明了遙感技術的廣泛應用,使人們獲得了駕馭自然的更大的自由。

三、閱讀課文,劃分課文層次:

課文共分三個部分,分別爲引言和兩個小標題所標明的部分。

1、第一部分(第1段):總說現代科技領域的新成就-遙感。

2、第二部分(第2-8段):說明遙感技術的特點。

第一層(2-3)說明遙感技術的性質,指出它能夠“實現對各種物體的探測和識別”。

第二層(4-8)說明遙感技術的特點。

第三層(9-13)說明說明遙感技術的應用及其效果。

這部分先概括說明遙感技術的應用範圍和作用。其應用範圍是“多方面的”,共有四十多個領域;其作用是能“及時地向國防和國民建設部門提供急需的圖件和數據,使人們更全面的認識一些自然界的規律,獲得駕馭自然的更大的自由。”

第二課時

一、概括本文的說明方法:

1、課文運用瞭解釋說明的方法。解釋說明又稱爲作解釋,也就是對事物作介紹、作解說。它主要用來說明事物的性質、特徵、形狀、構造、功能、成因等,也可以用來解說事物的概念。它能使抽象的概念、深奧的專業術語等變的淺顯易懂,通俗明白。

如課文在給“遙感”下定義後,緊接着用了一個長句來作解釋:“它藉助於專門的光學、電子學、、、從而揭示出所探測物體的性質和變化規律。”這個解釋深入淺出地對定義中所說的“從遙遠的地方去感覺”和物質的映像作了具體的說明。又如“遙感技術的特點”中的第3自然段也運用瞭解釋說明的方法,介紹了遙感技術的發展的年代、運用的範圍與作用,並概括說明了它的特點,爲下文具體、詳細地介紹做鋪墊。

2、課文還運用了比較說明的方法。比較說明是在介紹某種事物時,用與它有聯繫的事物加一對照的說明方法。有比較纔能有鑑別。比較說明可以突出事物的性質、特點,幫助人們準確地區別事物,更深刻地認識事物。課文在介紹遙感技術的探測原理時,把光學照相機與微波遙感器加以比較,突出了後者在天空被厚雲層覆蓋,或沒有光照的夜晚,仍可探測到地面的目標的特點;在介紹遙感技術“快”的特點時,把用地球資源衛星測量同用航空攝影測量與實地測量加以比較,突出了遙感技術“快”的特點和“不僅能及時反映現象,還可用來對比分析環境的動態變化”的優勢;在“區域分析”一段裏,把墨西哥及英、美等國利用遙感技術與實地勘察所用的時間和人力加以比較,充分說明了遙感技術的效率之高。

二、總結課文結構:

本文在結構上採取了“總-分”的寫法,即先總說,後分說。先總說,就是先揭示說明的主旨,點出說明對象;後分說,就是從各個不同方面介紹說明對象。從全文看,第一部分是總說,第二、三部分是分說;而在第二、三部分中,也分別採用了先總後分的寫法。

三、佈置作業:

完成練習冊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2

《荷塘月色》是一篇寫景散文,也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樸素、典雅、充滿詩意的語言將描寫荷塘與描寫月色巧妙地結合起來,突出優雅、朦朧、幽靜的物境之美,在寫景中抒發出淡淡的憂愁和淡淡的喜悅之情。學生是容易入景的,但入情即難,而且對語言和景物層次的精妙之處難以感悟,因此在教學時先詳細敘說文章寫作的時代形勢和作者的複雜心境,讓學生通過聯想產生歷史的想象,再緊扣作者情感的變化揣摩語言的運用和意境的美。

一、教學目標

1、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二、教學重點

1、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三、教學程序

課前:①學生查閱有關時代背景的資料;

②學生仔細閱讀文章,認真思考教師佈置的閱讀訓練題。

課堂:①分小組討論閱讀訓練題(一課時)

②以文章的寫作順序,結合閱讀訓練題(二課時)

課後:①整理課堂筆記

②限時做《創新思維訓練》中有關題目

③仿寫:仿照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博喻寫一段寫景的文字

四、教學過程及閱讀訓練資料

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頗不寧靜”的原因是什麼?析:1927年大革命失敗後,作者彷徨苦悶,希望在一個幽靜的環境中尋求解脫卻又無法解脫的心情)今晚在院子裏坐着乘涼,忽然想起日日走過的荷塘,在這滿月的光裏,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月亮漸漸地(如果省略了“漸漸”一詞,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析:“漸漸”寫出了時間流動和空間轉移的緩慢,與環境的寧靜和心境的頗不寧靜相適應,如果省略了,則不能描摹出時空變換的流動性,也不能體現出緩慢中的寧靜與寧靜中的頗不寧靜)升高了,牆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妻在屋裏拍着閏兒,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帶(若將“帶”字換成“掩”或“關”有何不同?析:“掩”—出門/轉身/拉掩,動作煩瑣,有一定的目的性;“關”—動作過程與“掩”相類似,目的性強,語言的感情色彩平淡蒼白,缺乏表現力;“帶”—輕輕地將門從背後掩上,動作輕柔隨意,保持環境的寧靜,也與心境相符)上門出去。

(1、在本自然段中,作者所處的環境是由哪幾個空間立體地構成的?析:院子、夜空、牆外、屋裏、門外)

(2、在本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了哪些疊詞?有何作用?析:日日、漸漸、迷迷糊糊、悄悄;本文使用的疊詞不僅傳神地描摹出眼前之景,同時也有一種韻律美。疊詞一般用輕聲的語調來讀,輕柔的語調與輕柔的情景相符,能渲染出一種雅而不俗的語言氛圍,而在語音的延長中,語意與情感也是綿綿不絕,令人回味的。)

沿着(爲什麼不用“通往”?析:“沿着”是圍繞,纔可見“荷塘四面”的景色,而“通往”則表示還走在往荷塘的路上,無以得見“荷塘四面”。)荷塘,是一條曲折的小煤屑路。這是一條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曲折、幽僻、寂寞”三種情景前後有何聯繫?析:曲折引出幽僻,幽僻引出寂寞。)荷塘四面,長着許多樹,蓊蓊鬱鬱的。路的一旁,是些楊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樹。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作者在描繪景物時用了哪些疊詞?析:蓊蓊鬱鬱、陰森森、淡淡;景物的色調是怎樣的?析:淡淡;流露了怎樣的心情?析:淡淡的哀愁。)路上只我一個人,揹着手踱着。(若換成“走”字,表達效果有何不同?析:“踱”:走路時不緊不慢,不慌不忙,慢條斯理,腳步井然有序,而心裏卻若有所思,若有所感,在幽閒、超然中,淡淡的哀愁在若隱若現。若換成“走”字,則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韻)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聯繫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樣的?現在的自己又是怎樣的?析:苦悶、彷徨、想逃避又難以超然;自由的人)到了別一世界裏。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羣居,也愛獨處。像今晚上,一個人在這蒼茫的月下,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可以不想,便覺是個自由的人。白天裏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說的話,現在都可不理。這是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妙處”和“受用”兩個詞,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變化?析:從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悅)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本自然段的最後一句在上下文的聯繫中有何作用?析:承上啓下的過渡句)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彌望”何解?析:充滿視野,滿眼,如“春色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亭亭”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它修飾的是“舞女”還是“裙”?析:與“高”相呼應,修飾“舞女”)的舞女的裙。(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葉子;喻體——亭亭的舞女的裙;舞女的裙與葉子自然舒展的形態相似。)層層的葉子中間,(“田田”與“層層”是對前面哪個詞的具體解釋?爲什麼?析:曲曲折折;“田田”描其連綿不絕,“層層”描其高低有序),零星地點綴(“點綴”與前面哪個詞相呼應?析:零星)着些白花,有嫋娜地開着的,有羞澀地打着朵兒的;(本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若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好不好?爲什麼?析:擬人;不能換用其它修辭手法,因爲擬人的運用可以迴應上面的“舞女”,荷莖象舞女,葉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顏,同樣千姿百態,楚楚動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裏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本句運用了比喻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麼?它們之間有何相似之處?析:本體——白花;喻體——一粒粒的明珠、碧天裏的星星、剛出浴的美人。1、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點綴着”的,與“一粒粒”的“明”珠相似;2、白花“點綴”在“層層的葉子中間”,在綠叢中隱約閃爍,與“碧天”裏的“星星”相似;3、荷花是“嫋娜”、“羞澀”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態與色澤都與剛出浴的美人相似)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此處運用了“通感”的寫景方法,試述什麼是“通感”?其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縷縷清香”與“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有何相似?這樣描寫有什麼作用?析:“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侷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爲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爲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啓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象和聯想。)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顫動”的原因是什麼?析:微風)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是肩並肩密密地挨着,這便宛然有了一道(爲什麼只有一道而不是幾道?析:一絲的顫動,象閃電般)凝碧的波痕。(波痕爲什麼是凝碧的?析:田田、層層、肩並肩、密密地挨着)葉子底下是脈脈(寫出的流水的什麼特點?析:無聲、含蓄)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見一些顏色;而葉子卻更見風致了。

(這一段所寫的景物的順序能不能調動?析:不能。因爲葉子出水很高,而且是田田的,目之所及肯定首先是葉子;因爲白花是點綴其間的,而且白而發亮,所以接着寫花是理所當然的;因爲花是零星的,所以微風過處有清香;因爲有微風,就有了波痕;因爲有了波痕,便看見了底下的流水;因爲有流水,所以葉子更見風致。作者的目光又回到葉子與花上,從而順理成章,從容不迫地引出下文對靜靜地瀉在葉子與花上的月光的描寫。景物出現的順序是有着極強的前後關聯的,極富層次感,絕不能調動)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若換用“淌”字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瀉”表明月上中天,月光自上而下,有更強的動感與立體感;“淌”雖也有往下流的意思,但一般是表示水、淚或汗等順着或依附着某物流下來,而月光是從空中照下的,並無依附任何事物。)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若換用“飄”在表達效果上有何不同?析:“浮”描寫出青霧與葉花既互相貼近互相映襯又若即若離的層次感和動感,又可描寫出青霧似動而靜、似靜而動的輕柔含蓄之態;“飄”雖與“薄薄”相呼應,但既“飄”便“散”、便“逸”,雖有輕柔之態而無含蓄靜諡之美,而且“霧”之所以“青”是因爲霧貼近田田、密密的葉子而成,飄高飄遠了,便無“青”的感覺。)起在荷塘裏。葉子和花彷彿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着輕紗的夢。(“牛乳”和“輕紗”的本體是什麼?夢的本體又是什麼?析:薄薄的青霧;葉子和花)雖然是滿月,天上卻有一層淡淡的雲,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爲這恰是到了好處——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別有風味的。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彎彎的楊柳的稀疏的倩影,卻又像是畫在荷葉上。(本句描寫了哪兩種樹影的哪些特點?“畫”字對錶現這些特點有何作用?析:灌木——參差的斑駁的黑影;楊柳——稀疏的倩影;“畫”說明樹影的錯落有致、濃淡和諧是恰到好處的,象是出自名畫家之手,也讓讀者更易聯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詩情畫意)塘中的月色並不均勻;但光與影有着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本句運用比喻和通感的修辭格,本體和喻體分別是什麼?它們之間的相似點是什麼?是從哪兩種感覺的互相轉移?析:本體——月色;喻體——名曲;相似點:和諧;是視覺與聽覺的互換。)

(評:這一段寫荷塘上的月色,有正面描寫,如流水,瀉;也有用景物進行反襯,如寫青霧、葉子和花、黑影、倩影等;寫出了光與影雖不均勻,卻和諧如名曲,光與影融爲一體,荷塘與月色融爲一體,心境與物景融爲一體,整個天地渾然一體,如夢似幻,如詩如畫,令作者與讀者如癡如醉,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悅。)

荷塘的四面,遠遠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樹,(“遠遠近近”、“高高低低”描寫出樹的哪些特點?析:連綿成片、高低錯落,層次分明)而楊柳最多。這些樹將一片荷塘重重圍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幾段空隙,像是特爲月光留下的。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但楊柳的丰姿,便在煙霧裏也辨得出。(在總體寫樹中又着重寫了楊柳的丰姿,這是一種怎樣的寫法?析:點面結合)樹梢上隱隱約約的是一帶遠山,只有些大意罷了。樹縫裏也漏着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裏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作者是怎樣由景寫到人的?作者的心景又有了什麼變化?析:由路燈光聯想到人的眼,由人的眼自然會聯想到人的心,一想到個人,熱鬧的蟬聲與蛙聲自然會驚擾了荷塘和作者內心的超然境界,作者終於發出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的慨嘆。作者的心緒又從淡淡的喜悅轉爲淡淡的哀愁。)

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作者爲什麼會“忽然想起採蓮的事情來了”

呢?析:“頗不寧靜”的心情在夢境般的荷塘岸邊沒有得到排遣,就想靠對古代採蓮盛況的嚮往和對故鄉的懷念來解脫。)採蓮是江南的舊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時爲盛;從詩歌裏可以約略知道。採蓮的是少年的女子,她們是蕩着小船,唱着豔歌去的。採蓮人不用說很多,還有看採蓮的人。那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一個風流的季節。梁元帝《採蓮賦》裏說得好:

於是妖童媛女,盪舟心許;鷁首徐回,兼傳羽杯;櫂將移而藻掛,船欲動而萍開。爾其纖腰束素,遷延顧步;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

可見當時嬉遊的光景了。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作者觸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聯想到江南採蓮的情景,作者說這是一個“熱鬧”和“風流”的季節,並引用梁元帝的《採蓮賦》描寫當時“嬉遊”的光景,作者有沒有被這種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沒有。“可惜現在我們早已無福消受了,”依然是“熱鬧是他們的,我什麼也沒有)

於是又記起《西洲曲》裏的句子:

採蓮南塘秋,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

(《西洲曲》本是用來描寫一個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卻借用來表達什麼感情?文章中的哪個句子可以表明?析:思鄉之情——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只不見一些流水的影

子,是不行的。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此時此刻的作者爲什麼會惦着江南呢?析:觸景生情,獨在異鄉爲異客,面對黑暗的現實苦悶彷徨,無所適從,欲超然又想掙扎,借思鄉排遣憂愁)——這樣想着,猛一擡頭,不覺已是自己的門前;輕輕地推門進去,什麼聲息也沒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作者從荷塘回到家裏,心緒如何?析:作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現實依舊,愁思依舊,心裏依舊不寧靜,剛纔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恍如一夢。)

1927年7月,北京清華園

《荷塘月色》板書設計

緣由:心情頗不寧靜(情感基調,下文不斷揭示和照應)

一、月夜出門目的:看月下荷塘

小路:曲折、幽僻、寂寞

總寫荷塘月色樹:蓊蓊鬱鬱

月光:淡淡(景物色調)

心情:淡淡的哀愁

二、漫步小路

感想一:象超出平常的自己

勾勒荷塘輪廓直抒胸臆感想二:覺是個自由的人(照應一)

感想三:受用無邊的荷香月色

心情:淡淡的喜悅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3

教學目標:

⒈、鑑賞性格化的人物語言,體味本色語言的特色風格。

⒉、充滿濃郁生活氣息的現實主義與想象奇特的浪漫主義相結合的表現手法。

⒊、認識封建社會吏治腐敗的黑暗現實和統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惡。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解題

⒈、元雜劇簡介

⒉、關漢卿簡介

元曲四大家:關漢卿 鄭光祖 白樸 馬致遠

⒊、《竇娥冤》劇情簡介

三、整體感知

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

⑴把你認爲疑難的問題找出來,討論交流。

⑵課文什麼地方最能打動你?

四、討論交流

⒈、討論交流疑難問題

⒉、自由發言:課文什麼地方最能打動你?

示例:

(一)強烈的反抗精神

⑴指天斥地

在《滾繡球》一曲中,她猛烈地指責天地鬼神不分好歹,怕硬欺軟,錯堪賢愚。竇娥對神權的大膽譴責,實質上是對封建統治的強烈控訴和根本否定。

⑵三樁誓願

臨刑時的三樁誓願,尤其是第三樁誓願,竇娥把鬥爭的鋒芒直指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這是竇娥對自己蒙冤受刑的強烈憤恨和堅決抗爭是她反抗性格的頂點。這裏,是全劇的高潮,也是竇娥形象塑造的最成功的一筆,主人公的反抗精神由此得到完美的體現。這樣,一個勤勞、正直、善良,但又有強烈反抗精神的古代年輕婦女的形象就豐滿、鮮明地站在我們面前了。

(二)淳樸善良的性格

訣別婆婆:走後街→說真相→立遺囑→勸婆婆

竇娥這善良、美好的心靈更突出了她的“冤”和“屈”之深,也就更深入地揭露了社會的黑暗和現實的殘酷。

⒊、談談關漢卿的語言風格

明確:

①曲詞,都不事雕琢,感情真切,精練優美,淺顯而見深邃。

②說白,凝練而又明白如話,聲氣口吻酷似其人。

③曲白配合相得益彰。

王國維評:“關漢卿一空倚傍,自鑄偉詞,而其言曲盡人情,字字本色,故當元人第一。”

五、探究閱讀

⒈、竇娥是被昏官屈判死罪的,她爲何在《滾繡球》一曲中指責天地鬼神,卻又在最後發下三大誓願,要感天動地來顯示冤情?

明確:竇娥對天地鬼神的嚴厲指斥和要感動天地,顯然是矛盾的。可見,竇娥訴冤過程中對天的懷疑和依賴是始終交織在一起的。這正反映了作家的歷史和階級的侷限,一方面,他通過竇娥指天斥地從根本上批判封建統治階級,表達自己變革現實的願望。另一方面,又不能從根本上提出救民於水火的辦法,只能靠天地動容來昭雪竇娥的冤案。

⒉、這三樁誓願的順序可以顛倒嗎?爲什麼?

明確:不可以,理由如下:

①“血濺白練”――是希望在場的人立刻了解她的冤情。並用“萇弘化碧”“望帝啼鵑”這兩個典故說明她死得冤枉、悲悽。

②“六月飛雪”――表明她的清白,並用“六月飛霜”這個典故表現她的冤情深重,足以動天。

③“亢旱三年”――不僅是爲了證明自己的冤屈,而是希望上天懲治邪惡。鬥爭的鋒芒直指貪贓枉法、草菅人命的昏官污吏。“東海孝婦”這一典故的運用,更加強化了她的鬥爭性。

這三樁誓願,一願比一願深刻,一願比一願強烈,層層深入,不可顛倒。

⒊、這三樁誓願有兩樁即時應驗,還有一樁在第四折中也得到驗證。現實中這本來不可能,作者爲什麼要這樣寫?

明確:在現實生活中,這三樁誓願均是無法實現的。而在作者筆下,竟然都得到驗證。正是作者浪漫主義的描寫,顯示了正義抗爭的強大力量,寄託了作者鮮明的愛憎,反映了人民伸張正義、懲治邪惡的願望。這也正是本劇最成功的一處,是全劇刻畫主人公形象最着力的一筆,是作品藝術性的集中體現,使悲劇氣氛更濃烈,人物形象更突出,故事情節更生動,主題思想更深刻。既洋溢着濃郁的生活氣息,又充滿着奇異的浪漫色彩,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六、主題探討

造成竇娥悲劇命運的原因是什麼?用文中的一句話回答。

明確:“官吏每無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難言。”→法制黑暗,官吏昏聵

七、課文總結

關漢卿是一位熟悉舞臺藝術的戲曲家,也是一位熟悉民間疾苦的藝術家,他用本色又當行的語言爲我們塑造了一位善良、勤勞而又敢於抗爭的女性形象,深刻地揭露了時代的黑暗、社會的腐敗,並且爲世界文學畫廊增添了一個永不磨滅的形象,《竇娥冤》的確不愧爲元曲之首。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4

教學目標:

1、理清思路,體會作者對生命以及苦難的感悟。

2、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領會地壇使“我”豁達地對待生死。

3、品味語言,理解文中景物描寫與作者對生命的思考之間的關係。

教學重難點:

1、作者傳達了怎樣複雜的情感。

2、作者對生命的思考。

教學方法:

以讀促悟、小組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人說,偉大的作品,可以將人的靈魂喚醒。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這樣一篇文章。這是作家史鐵生自傳性的散文,《我與地壇》。

我們來看一張史鐵生的照片。看着這張照片,你關注到什麼?(哪裏和我們不一樣?)

作者的殘疾是怎麼來的呢?史鐵生在21歲的時候,在他生日的那一天,上帝給了他一份特別的禮物,上帝奪去了他的雙腿。從那以後,他再也沒能站起來。

我們來做一個設想,如果讓你在21歲的時候,遭遇這樣的事情,你會怎麼樣?

生:……

是的,史鐵生也很我們同學一樣,在殘廢之初,他一度想去尋死。但是最終,他活了下來,甚至成爲了一位的作家。他寫了許多作品,知道有哪些嗎?看課下注釋①。他的代表作《我的遙遠的清平灣》《命若琴絃》。大家用波浪線劃一下。

那麼,一個殘廢的,一心求死的人,最後卻成了一個非常有名的作家,到底是什麼陪伴他度過了那段最艱難的歲月呢,我們來看課文。

二、文本研習

文章雖然題爲《我與地壇》,實際上有三個描寫對象,分別是我、地壇、母親。這三者彼此關聯,構成了文章的兩部分。第一部分寫的是我與地壇,第二部分寫的是我與母親。這節課我們先學習“我與地壇”這一部分。

1、現在,我們來做一個角色轉換。從現在開始,你不再是你,你就是史鐵生。在雙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你都經歷了哪些事情,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到文中找一找答案。

(①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着輪椅進入園中,它爲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

②雙腿殘廢後的最初幾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麼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它那兒去,僅爲着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

2、而就在你傷心絕望的時候,你無意中來到了一個地方,這個地方是(地壇)。從此以後,發生了什麼事?(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再沒長久地離開過,這說明地壇和你一定有什麼靈犀相通之處。

3、那麼地壇和作者有什麼相似之處呢?請你到課文中找一找。(板書)

(①我在好幾篇小說中都提到過一座廢棄的古園,實際就是地壇。許多年前旅遊業還沒有興起,園子荒蕪冷落得如同一片野地,很少被人記起。②四百多年裏,它剝蝕了古殿檐頭浮誇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硃紅,坍圮了一段段高牆,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

昔盛今衰,被人遺棄,同病相憐。

4、在作者眼中,地壇只是一座荒蕪廢棄的古園嗎?那它還有什麼別的特點?第五自然段中有句話概括了這個特點,請你找出來。(園子荒蕪但並不衰敗。)文章那個段落寫出了它的不衰敗?這些都屬於什麼描寫?(景物)

5、小組探究:第五自然段都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分別有什麼特點?

(園牆、小昆蟲、蜂兒、螞蟻、瓢蟲、蟬蛻、露水。逐一分析特點,是作者對於生命的感悟。)

(滿園子都是草木競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不息,所有的一切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動,所有的一切都在告訴作者,要好好活,生命來到這世界本身就是一種美麗。)

齊讀。

6、所以現在你知道作者爲什麼喜歡呆在地壇了嗎?

(同病相憐,給我生命的啓迪)

7、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你在地壇一呆就是(十五年)。無論什麼(季節),無論什麼(天氣),有時候呆一會兒就(回家),有時候就(呆到滿地上都亮起月光)。呆在地壇,你都做些什麼?(思考、發呆…)你還在思考着關於生和死的問題,最後事情終於弄明白了,你弄明白了什麼事?(自己讀。找一位學生讀。)

生是什麼?死是什麼?(一個人出生了就不再是一個可以辯論的事情,每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道理。生命來到這個世界就是一種美麗。)

死是一件不必急於求成的事情,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比喻(節日,假期,積極的人生態度。)既然如此,生和死的問題還需要你去考慮嗎?那還剩下什麼問題?(怎樣活。)對這個問題,作者是怎麼說的?

(不是在某一個瞬間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夠一次性解決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多久了)那這樣的事情,需要着急考慮嗎?不用着急,慢慢來就好。所以作者說,十五年了,我還是得到地壇中去,去默坐,去呆想。

十五年時間長嗎,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是有些東西總會在變化的。就像作者說的,十五年中,這古園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這個能理解嗎?這個就好像作者一樣,在社會上討生活的時候,總是遭遇各種不順心的事情。但是,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改變不了的?你覺得什麼東西是別人改變不了的?作者也舉了幾個例子,我們數一數有幾個,都是些什麼?我們一起來讀一讀。(Ppt出示徜徉在地壇,你能看到將每一個坎坷都映照得燦爛的落日,看到把蒼涼的歌聲灑滿天地的雨燕,看到雪地上讓人浮想聯翩的充滿稚氣的孩子的腳印,看到不因外物或喜或悲的古柏,不止風景,你時常還能聞到雨後草木和泥土灼烈而清純的氣味,聞到滿園落葉熨帖而微苦的味道。你的內心充滿了安寧與快樂。)這樣的安寧與快樂,是地壇帶給我的。

8、理解“味道”。(味道是最說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寫只能聞,要你身臨其境去聞才能明瞭。味道甚至是難於記憶的,只有你又聞到它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古園帶給我的這些正能量,這些美好的積極的感受,就好像味道一樣,是難於記憶的。我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或者遭遇挫折,負面的消極的情緒總會悄悄佔據內心,這時候,你就需要再次回到地壇,來重新汲取這些力量。所以作者說,我常常要到那園子裏去。

9、經歷了這些,作者還會絕望、失望、痛苦嗎?不,不頹廢。

三、總結

1、你覺得作者喜歡地壇嗎?結合上面所學的,你能講講作者喜歡地壇的理由嗎?

2、其實在當年,陪我走出困境的除了地壇,還有一個人,那個人就是作者的母親。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下課。

3、作業:小練筆,學習了這篇文章,你對生命有什麼感悟?(200字)

高一語文必修教案15

【教學目標】

一、分析詩歌中“黃鸝”這個意象的特點,體會詩人的感情。

二、學生通過對詩人其他詩作的比較閱讀,瞭解徐志摩詩的特點。

【教學設想】

徐志摩這個名字對於中學生來說,是有幾分神祕色彩的,可以通過留預習作業--“走近志摩”,讓學生走近詩人,蒐集徐志摩的資料,瞭解他的主要經歷。(上網、到圖書館查閱)從《黃鸝》入手,拓展閱讀,比較《雪花的快樂》《爲要尋一個明星》《闊的海》三首詩在意象、思想情感上的相同點。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閱讀《黃鸝》。

(一)簡述詩歌內容

詩歌寫一隻黃鸝鳥不知從哪裏飛來,掠上樹梢,默不作聲地佇立在那裏,華麗的羽毛在枝椏間閃爍,“豔異照亮了濃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於是招來了我們這些觀望的人(一個怎樣的羣體,可以想象),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樹下,期待着這隻美麗的鳥引吭高歌。可是它卻“一展翅”飛走了。

(二)分析意象

作者最初的創作意圖已經不十分清楚了,但也並非無跡可尋,我們在詩中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寶貴的啓示。

引導題:

1被起坑瀉翁氐悖

(1)“一掠顏色飛上了樹”中,“掠”“顏色”表現了黃鸝的什麼特點?

(2)“不作聲”能看出黃鸝什麼特點?

(3)如何看待詩人“豔異”的感受?

(4)兩次出現“春光”“火焰”“熱情”含義有何不同?本體、喻體有何不同?

2蹦憔醯謾盎起俊畢笳魘裁矗

(三)體會詩人的情感

引導題:

(1)“我們”是怎樣的一個羣體?“我們”在期待什麼?

(2)“怕驚了它”表現“我們”怎樣的心理?

(3)結尾中“它飛了,不見了,沒了”,詩人感受如何?

(4)這首詩言終意猶未盡,試談談詩人還有哪些未盡之意。

(四)討論

師生以上述問題爲引導,主要理解下面三個問題。

1被起坑瀉翁氐悖

抓住“掠”“顏色”“豔異”等詞語可以看出,黃鸝迅捷、惹眼,這是黃鸝在一瞬間給人的視覺感受,充滿靈性、給人帶來意外驚喜;“不作聲”又多了幾分神祕,引人嚮往;前一個“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比喻黃鸝,使人感受到它充滿生機、活力,熱烈、衝動、張揚,引人嚮往。

2蹦憔醯沒起肯笳魘裁矗

《黃鸝》是一首象徵詩,並不意味着我們就可以指出黃鸝形象具體的所指。詩中兩次出現的“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熱情”的比喻,也給我們重要的提示。因爲無論是春光、火焰,還是熱情,都寓指了一種美好的東西,而這種東西已經“不見了”。由此我們可以想到這是一種理想的破滅,韶光易逝,青春不回,愛情並非不朽,等等。

因此要想確定黃鸝形象具體的意指,還必須聯繫到徐志摩當時的思想狀況。

學生展示預習作業“走近志摩”的材料。

舉例:

徐志摩(1896-1931),現代詩人、散文家。1915年畢業於杭州一中,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國學習銀行學。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倫敦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

1921年開始創作新詩。1922年返國後在報刊上發表大量詩文。1923年,參與發起成立新月社,加入文學研究會。1924年與胡適、陳西瀅等創辦《現代評論》週刊,任北京大學教授。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訪華時任翻譯。1925年赴歐洲,遊歷蘇、德、意、法等國。1926年在北京主編《晨報》副刊《詩鐫》,與聞一多、朱湘等人開展新詩格律化運動,影響到新詩藝術的發展。同年移居上海,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教授。1927年參加創辦新月書店。次年《新月》月刊創刊後任主編,並出國遊歷英、美、日、印諸國。1930年任中華文化基金委員會委員,被選爲英國詩社社員。同年冬到北京大學與北京女子大學任教。1931年初,與陳夢家、方瑋德創辦《詩刊》季刊,被推選爲筆會中國分會理事。同年11月19日,由南京乘飛機到北平,因遇霧在濟南附近觸山,機墜身亡。著有詩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雲遊》,散文集《落葉》《巴黎的鱗爪》《自剖》《秋》,小說散文集《輪盤》,戲劇《卞昆岡》(與陸小曼合寫),日記《愛眉小札》《志摩日記》,譯著《曼殊斐爾小說集》等。他的作品已編爲《徐志摩文集》出版。徐詩字句清新,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神思飄逸,富於變化,並追求藝術形式的整飭、華美,具有鮮明的藝術個性,爲新月派的代表詩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亞於詩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飛》《我所知道的康橋》《翡冷翠山居閒話》等都是傳世的名篇。

我們知道,詩人剛回國時躊躇滿志,意氣風發。他聯合了一羣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準備在社會上“露棱角”。他將自己的高世之志稱爲“單純信仰”,胡適則洗練地將其概括爲“愛”“自由”“美”三個大字。正因了這“單純信仰”,他拒絕一切現實的東西,追求一種更完滿、更超脫的結局。

詩人在政治上則左右開弓,以至於有人認爲新月派是當時中國的第三種政治力量。然而在現實面前,任何這類的“單純信仰”都是要破滅的。世易時移,再加上家庭罹變,詩人逐漸變得消極而頹廢。

由是觀,黃鸝的形象正象徵他那遠去的“愛”“自由”“美”的理想。

3北硐至聳人什麼樣的情感?

應該注意到,在這首詩中詩人並沒有選擇“我”這一更爲強烈的主體抒情意象作爲主詞,而是採用了“我們”這種集體性的稱謂。黃鸝的象徵意義不只是對“我”而言的。作爲一羣觀望者,“我們”始終緘默無言(我們靜着望,/怕驚了它),流露出一種“流水落花春去也”的無奈情緒。徐志摩們也只能無奈地觀望,年青時的熱情被那隻遠去的黃鸝鳥帶得杳無蹤跡了。

二、印發材料,比較徐志摩詩作三首《雪花的快樂》《爲要尋一個明星》《闊的海》。

雪花的快樂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裏瀟灑,

我一定認清我的方向--

飛揚,飛揚,飛揚,

--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悽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悵--

飛揚,飛揚,飛揚,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裏娟娟的飛舞,

認明瞭那清幽的住處,

等着她來花園裏探望--

飛揚,飛揚,飛揚,

--啊,她身上有硃砂梅的清香!

那時我憑藉我的身輕,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貼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爲要尋一個明星

我騎着一匹拐腿的瞎馬,

向着黑夜裏加鞭;--

向着黑夜裏加鞭,

我跨着一匹拐腿的瞎馬!

我衝入這黑綿綿的昏夜,

爲要尋一顆明星;--

爲要尋一顆明星,

我衝入這黑茫茫的荒野。

累壞了,累壞了我胯下的牲口,

那明星還不出現;--

那明星還不出現,

累壞了,累壞了馬鞍上的身手。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荒野裏倒着一隻牲口,

黑夜裏躺着一具屍首。--

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

闊的海

闊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隻巨大的紙鷂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風;

我只要一分鐘

我只要一點光

我只要一條縫,

像一個小孩爬伏

在一間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邊不死的一條

縫,一點

光,一分

鍾。

(一)思考

1北冉先首詩意象的特點。

2碧柑剛餿首詩表達的感情有何相同之處。

(二)討論

1北冉先首詩意象的特點。

(1)《雪花的快樂》

“雪花”--“翩翩的在半空裏瀟灑”(歡快、無拘無束、輕鬆自由)

“認清我的方向”(目標明確)

“飛揚,飛揚,飛揚”(堅定執著、矢志不渝)

“她”--“有硃砂梅的清香”“柔波似的心胸”(理想的象徵)

(2)《爲要尋一個明星》

“明星”--理想、美、信仰或者愛情

“瞎馬”--追求理想過程中的憑藉物

“荒野”“昏夜”--黑暗的環境

騎手--詩人自比

(3)《闊的海》

“一條縫”“一點光”“一分鐘”--表現出詩人追求光明的可憐、卑微和頑強執著。

2碧柑剛餿首詩表達的感情有何相同之處。

(1)《雪花的快樂》

這首詩重複出現的“飛揚,飛揚,飛揚”織出一幅深邃的靈魂圖畫。雪花的旋轉、飛翔和最終歸宿完全吻合詩人優美靈魂的自由、堅定和執著。閱讀這首詩,體會詩人的情感,要關注到,這一切展開建築在“假如”之上。現實中他的靈魂也許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現實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

(2)《爲要尋一個明星》

“爲了尋一個明星”,這“明星”是什麼?意象的隱喻是不確定的。但你可以感受到它與尋求者之間的嚴峻關係,黑綿綿的昏夜是對明星的一種嚴絲密縫的遮蔽,而執著的騎手卻尋求它的敞亮,這中間隔着的是黑茫茫的荒野,騎手的胯下卻是匹拐腿的瞎馬。想往和可能之間的緊張關係就這樣構成了。至於這種意象,人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去“填充”好了:理想、美、信仰或者愛情。“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荒野裏倒着一隻牲口,黑夜裏躺着一具屍首。--這回天上透出了水晶似的光明!”在理想和希望有一點影子時,主人公已沒有機會看到。從中我們體會到詩人追求理想過程中美麗的掙扎。

(3)《闊的海》

徐志摩在他爲數並不算很多的詩文中多次描寫過“飛翔”,“飛翔、飛翔、飛翔”,然而,此刻,作者竟宣稱放棄所有這些壯觀和逍遙,宣稱無疑象徵自由的“闊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而只是奢望“一分鐘”的時間,“一點光”的明亮和“一線天”似“一條縫”的希望。一個“小孩”,當然是純真、新鮮的,生命剛開始,希望剛萌生,絕對應該擁有更多的光明,更美好的希望、更開闊的自由與更長遠的生命。而卻“在一間暗屋的窗前”“望着西天邊不死的一條縫,一點光,一分鐘”。這裏面,滿溢着詩人理想幻滅的幾許沉重和悲涼。詩中,一個天真浪漫的理想主義者的希望顯得如此的卑微、渺小而可憐。

從這三首詩中,我們可以看到,三首詩都是以浪漫主義的抒情筆調抒寫自我的“靈性”,都是在表現詩人對理想的追求,透示出了對理想追求而不得的苦惱。

三、本課小結。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