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語文版高一必修《鑄劍》教案

本文已影響 2.9W人 

通過《鑄劍》的教學,藉助媒體重現小說情節氛圍,學後,安排探究性寫作實踐。以下是爲大家分享的語文版高一必修《鑄劍》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語文版高一必修《鑄劍》教案

  一、教學設計思想

1.本單元主題是“成長如蛻”,關注成長中的心理與情感,目的是讓學生通過閱讀和鑑賞幾篇小說,理解其主題,把握其人物思想感情,學會鑑賞小說的基本方法。《鑄劍》篇幅雖長,但情節簡單,教學時重點分析少年眉間尺的性格變化。

2.傳授學習方法,誘導學生自我質疑解惑,積極激活學生思維。以文後“相關鏈接”爲實踐引導,啓發學生對作品主題進行多角度思考與解讀,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和習慣。要求學生評價文中人物,明確正在成長中的中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3.藉助媒體重現小說情節氛圍。學後,安排探究性寫作實踐。

4.安排兩課時。

  二、教學目的

1.理解人物在故事情節發展中展示出的性格。

2.學習描寫人物的方法。

3.理解人民反抗專制暴君的鬥爭精神。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

教學重點:

1.梳理情節,理解眉間尺在故事情節發展過程中性格的變化以及黑色人的性格特徵。

2.比較眉間尺和黑色人的性格。

教學難點:

黑色人身上“復仇”精神的理解。

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

本文最初發表於1927年4月25日、5月10日《莽原》半月刊,原題爲“眉間尺”。後收入小說集《故事新編》時改題爲“鑄劍”。在這篇小說中,魯迅沿用了中國古代有關眉間尺的故事框架,賦予了它鮮明的時代和個性特徵,使之成爲魯迅短篇小說中的傑作。

梳理小說情節。

(1)瞭解學生預習情況:學生簡述故事梗概。

(2)學生評價並補正。

(3)瀏覽課文,明確情節:

開端:戲鼠明仇,鑄劍丟頭。

發展:尋仇遇阻,復仇獻頭。

高潮、結局:智取王命,鼎中齧頭。

尾聲:三首俱葬,臣民祭頭。

過渡:由小說三要素知識轉入人物形象分析。

2.眉間尺形象分析(重點突破)

(1)思考:請從文中找出刻畫眉間尺性格的內容,並說說眉間尺有什麼性格?

(2)學生閱讀課文,同桌討論分析。

(3)學生各抒己見。

(4)明確:

①他優柔寡斷、怯懦脆弱。 (從他“與老鼠的戲鬥”可以看出。)

②他有強烈的復仇思想。(復仇熾烈)

(當他聽到“母親的埋怨”和“父親被殺”事實後,他“毛骨悚然”,“全身燒着猛火”、“毛髮閃火星,拳捏得格格響”。這是他性格的第一次重大轉變--決定復仇。)

③他涉世不深、經驗不足、能力有限。

(殺王行爲莽撞;乾癟臉糾纏,手足無措)

④他成長迅速,抉擇果敢。

(他正確地選擇黑色人幫他復仇,毅然交出自己的頭和劍。這是他性格的第二次轉變,表明他已經趨於成熟。)

3.黑色人形象分析

(1)學生從文中找出刻畫黑色人的內容,並說說表現了他的什麼性格?

(2)學生瀏覽課文,討論、分析、表述見解。

(3)根據學生表述情況,教師選擇性提問:

①黑色人幫眉間尺復仇的出發點是什麼?(難點突破)

②哪些內容可以看出黑色人富有鬥爭經驗?

③黑色人“殺王--自刎--直奔咬王--王死沉底”之行爲,表現了他什麼性格?

(4)明確:

①純粹“復仇”,不圖“回報”,體現出一種“原俠精神”。(鋤強扶弱)

②阻止眉間尺莽撞刺王;攜眉間尺的頭和劍進入王宮;要王近觀眉間尺的頭在鼎中游動,伺機殺王。(捨生取義)

③與敵鬥爭堅決、徹底。

4.眉間尺與黑色人性格比較(重點突破)

(1)學生表述意見。

(2)明確:眉間尺--涉世不深、怯懦脆弱,不知世道險惡和敵人殘忍。

黑色人--富有經驗、鬥爭堅決、徹底;鋤強扶弱,捨生取義。

7.小結:(略)

8.作業:

①情感、價值觀體現:你最欣賞文中哪個人物?爲什麼?文中主人公是誰?

②學以致用:聯繫自身,16歲的你能幹什麼?孝敬父母,獨立生活做到了嗎?如何處理同學間產生的矛盾?

③知識拓展:比較魯迅小說《藥》《阿Q正傳》中的“看客”形象與本文中第二、四節所寫的“看客”有哪些相同之處。

附《鑄劍》板書設計:

鑄劍

魯迅

鑄劍情節:丟頭--獻頭--齧頭--祭頭

人物形象:

眉間尺:優柔寡斷、復仇熾烈、能力有限、成長迅速

黑色人:鋤強扶弱、捨生取義、鬥爭徹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討論、分析文章主題。

2.分析、品味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步驟:

一、分析文章主題

1.思考:課文的“相關鏈接”(73頁)一、二,是著名文學評論家袁良駿、嚴家炎關於課文主題的針鋒相對的評論,鏈接的目的是啓發同學們對作品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解讀,培養髮散思維的習慣和能力。

請問:你同意哪一種?爲什麼?如果這兩種你都不認同,請談談你的看法。

2.學生閱讀“相關鏈接”材料。

3.學生自由發表看法。(除“鏈接一、二”觀點外,可能有學生認爲本文是神話或傳說,表現了人民反抗專制暴君的鬥爭精神)

4.主題小結:

鏈接一:《鑄劍》表達了作者強烈的“復仇”精神。從《鑄劍》的寫作背景角度立論。

鏈接二:《鑄劍》是一篇武俠小說,體現出一種原俠精神。從《鑄劍》中黑衣人的行爲表現角度立論。

同學們可各抒己見,因角度不同,結論可能不同,要求能自圓其說即可。

二、分析描寫人物的方法

1.思考:下面幾段話各自運用了什麼人物描寫方法?有何藝術效果?

①他看見他的母親坐在灰白色的月影中……忽然騰沸。

②眉間尺便舉手向肩頭抽取青色的劍,順手從後項窩向前一削,頭顱墜在地面的青苔上,一面將劍交給黑色人。

③(黑色人)黑鬚黑眼睛,瘦得如鐵。他並不言語……

④“……向鼎邊一摸,然而渾身一抖,立刻縮了回來,伸出兩個指頭,放在嘴邊吹過不住。”

⑤“幾個義民很忠憤,嚥着淚……”

2.學生答疑。

3.明確:

①心理描寫。表現眉間尺對母親的複雜心態,既有愧疚,又有爲父報仇的激動。

②動作描寫。表現眉間尺行爲果敢、壯烈,完全擺脫了優柔寡斷的性格。

③外貌、神情描寫。表現黑色人的堅毅、冷酷、嚴峻。

細節描寫募嵋恪⒗淇帷⒀暇?br>

④細節描寫。對老臣驚慌醜態的辛辣諷刺。

⑤強烈諷刺。揭露國民無聊、愚昧、麻木的劣根性,引起“療救者注意”。

4.學生對課文的其他人物描寫內容暢談看法。

5.小結:(略)

三、練習鞏固

1.魯迅在黑色人身上寄託了怎樣的人格思想?

2.探究性寫作實踐:以課文爲藍本編寫話劇,要求突出眉間尺的性格。

老栓也向那邊看,卻只見一堆人的後背;頸項都伸得很長,彷彿許多鴨,被無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靜了一會,似乎有點聲音,便又動搖起來,轟的一聲,都向後退;一直散到老栓立着的地方,幾乎將他擠倒了。

阿Q被擡上了一輛沒有蓬的車,幾個短衣人物也和他同坐在一處。這車立刻走動了,前面是一班揹着洋炮的兵們和團丁,兩旁是許多張着嘴的看客,後面怎樣,阿Q沒有見。但他突然覺到了:這豈不是去殺頭麼?他一急,兩眼發黑,耳朵裏〔口皇〕的一聲,似乎發昏了。然而他又沒有全發昏,有時雖然着急,有時卻也泰然;他意思之間,似乎覺得人生天地間,大約本來有時也未免要殺頭的。

……

他省悟了,這是繞到法場去的路,這一定是“嚓”的去殺頭。他惘惘的向左右看,全跟着馬蟻似的人,而在無意中,卻在路旁的人叢中發見了一個吳媽。

……

“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阿Q在百忙中,“無師自通”的說出半句從來不說的話。

“好!!!”從人叢裏,便發出豺狼的嗥叫一般的聲音來。

車子不住的前行,阿Q在喝采聲中,輪轉眼睛去看吳媽,似乎伊一向並沒有見他,卻只是出神的看着兵們背上的洋炮。

阿Q於是再看那些喝采的人們。

這剎那中,他的思想又彷彿旋風似的在腦裏一回旋了。四年之前,他曾在山腳下遇見一隻餓狼,永是不近不遠的跟定他,要吃他的肉。他那時嚇得幾乎要死,幸而手裏有一柄斫柴刀,才得仗這壯了膽,支持到未莊;可是永遠記得那狼眼睛,又兇又怯,閃閃的像兩顆鬼火,似乎遠遠的來穿透了他的皮肉。而這回他又看見從來沒有見過的更可怕的眼睛了,又鈍又鋒利,不但已經咀嚼了他的話,並且還要咀嚼他皮肉以外的東西,永是不近不遠的跟他走。

這些眼睛們似乎連成一氣,已經在那裏咬他的靈魂。

“救命,……”

……

至於輿論,在未莊是無異議,自然都說阿Q壞,被槍斃便是他的壞的證據:不壞又何至於被槍斃呢?而城裏的輿論卻不佳,他們多半不滿足,以爲槍斃並無殺頭這般好看;而且那是怎樣的一個可笑的死囚呵,遊了那麼久的街,竟沒有唱一句戲:他們白跟一趟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