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語文《元日》教學設計(精選6篇)

本文已影響 3.73W人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爲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麼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元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元日》教學設計(精選6篇)

語文《元日》教學設計 篇1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基於閱讀: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能聯繫上下文,藉助字典和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感的作用,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

2.教材分析

《元日》是人教2011課標版(部編)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第9課中的一首古詩,這首詩是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寫的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了新年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態度。

3.學情分析

(1)基於識字寫字:三年級的學生有一定的識字能力,能使用硬筆書寫正楷字,需要進一步做到規範、端正、整潔,養成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2)基於閱讀: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能複述敘事性作品的大意,能聯繫上下文,藉助字典和詞典理解詞語的意義,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表達情感的作用,積累課文中優美詞語、精彩句段,以及在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語言材料,背誦優秀詩文。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瞭解詩句主要意思。

3.通過朗讀感受詩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詩人的感情。

評價任務

1.通過多種讀書形式,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檢測目標一的達成。

2.聯繫上下文理解詞意,能自讀感悟把握詩歌主要內容,檢測目標二的達成。

3.抓住重點詞語,品讀詩中意境,體會作者的情感,檢測目標三的達成。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學活動評價要點環節一

理解題目

認識作者

3分鐘

1.揭示課題,板書課題,圍繞課題提出問題。

2.理解“元”日的意思。

3.朗讀題目。

4.認識作者。

瞭解題目含義,並能讀出所表達的含義。

認識作者。

環節二

“讀”古詩

3分30秒活動一(2分鐘)

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完成目標一)能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評價任務一)活動二(1分鐘30秒)

2.讀出古詩的節奏韻律。

(完成目標一)(評價任務一)

環節三

“解”古詩

19分鐘活動一(1分鐘30秒)

思考:再讀古詩,詩中向我們描繪了古人過新年時的哪幾幅畫面?並交流。

(完成目標三)通過讀詩,能抓住重點字詞,把握詩中主要內容。

(評價任務二)活動二(3分鐘30秒)

1.交流第一個畫面:爆竹聲中一歲除。(板書:放爆竹)

2.認識爆竹由來。

3.體會放爆竹時的情景,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完成目標一、二、三)

(評價任務一、二)活動三(3分鐘30秒)

1.交流第二個畫面:春風送暖入屠蘇。(板書:飲屠蘇)

2.認識屠蘇酒由來。

3.體會家家團聚和屠蘇酒時的情景,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完成目標一、二、三)活動四(3分鐘30秒)

1.交流第三個畫面:千門萬戶曈曈日,(板書:迎紅日)

2.出示圖片:觀察圖片理解曈曈日。

3.想象所有人迎紅日時的情景,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完成目標一、二、三)活動五(2分鐘30秒)

1.交流第四個畫面:總把新桃換舊符。(板書:換桃符)

2.出示圖片:觀察圖片理解桃符。

3.想象家家戶戶換桃符時的情景,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完成目標一、二、三)活動六(4分鐘30秒)

1.帶着理解,想象着畫面多種形式朗讀全詩。(指生讀、師範讀、齊讀)

(完成目標一、二、三)環節四

“背”古詩

1分鐘30秒根據板書提示,想象着畫面,背誦古詩。

(完成目標一)

(評價任務一、二)

環節五

“品”古詩

9分鐘30秒活動一(4分鐘30秒)

1.思考:詩中的哪個字最能體現大家的感受?

2.交流,並提出疑問。

(完成目標三)

(評價任務三)活動二(3分鐘)

解決問題:“暖意”何處來?

抓住詩中關鍵詞句和主要內容,體會過年時的處處暖意。

(完成目標三)活動三(2分鐘)

解決問題:誰“暖”誰?

1.瞭解王安石變法。

2.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完成目標三)

環節六

總結昇華

閱讀拓展

5分鐘30秒1.回顧學古詩的四個步驟:讀、解、背、品。

2.拓展閱讀《除夜作》,對比過年詩,體會不同的作者所表達的情感也是不同的。

3.推薦閱讀:《除夜》《歲月》,用讀、解、背、品的方法學習其他有關節日習俗的詩歌。

(完成目標三)1.回顧學古詩的方法。

2.對比同樣類型的詩歌,所表達的不同的情感。

3.推薦課外閱讀。

語文《元日》教學設計 篇2

一、教材簡析:

《元日》,作者是宋代詩人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北宋傑出的政治家、文學家。“元”的本意爲頭,後引申爲“開始”。春節是農曆歲首,故稱“元日”。《元日》就是一首吟詠農曆元日即春節的絕句。雖然只是四句小詩,但是涉及春節期間放爆竹、貼門神和飲屠蘇酒以避鬼驅邪等民俗文化,溫情並茂,立意清新,描繪了一派除舊佈新、歡樂喜慶的迎春景象,寫出了人們對吉祥美滿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同時,詩歌也體現了王安石作爲政治家除舊佈新的改革精神。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水乳相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二、目標預設: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屠,屠,符。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默寫課文。

3、瞭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4、查字典,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瞭解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背誦古詩,並能弄懂詩句意思。

2、難點:瞭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景象,感受詩中表達的全民族歡度佳節、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同時體會王安石作爲政治家除舊佈新的改革精神。

四、設計理念:

1、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把小學生的好奇轉化爲求知的慾望,力求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抱有新鮮感、探究欲。

2、重視誦讀,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學習。有效地培養和鍛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必須讓學生充分地讀,有效地讀。

3、開放學法,引導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學習古詩,可以讓學生在讀、說、畫、寫、議、評等多種學法中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學習。

五、設計思路:

教學思路大致是這樣的:激趣導入初讀感知品讀感悟讀背體會。

六、教學過程:

1、課件出示一組春聯和過年喜慶的畫面,師提問:同學們,課件上的畫面我們在什麼樣的日子才能見到呢?

生答:春節。

2、春節是我國最熱鬧、最盛大、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正如西方聖誕節一樣。大家回想一下,我國的春節都有哪些特有的風俗習慣呢?

學生自由述說。

教師交流總結:放爆竹、貼春聯、貼“福”字,貼窗花、拜大年,領壓歲錢,吃水餃,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等等這些都是春節富有特色的風俗。這些都是我們現代的人過春節所具有的風俗,那麼宋代的春節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呢?同學們想知道嗎?

3、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王安石的古詩《元日》,學完以後我們就能知道答案了,板書課題。

4、大家看到課題《元日》,腦子裏會產生哪些想法呢?可能會有同學會問:“元日”到底是什麼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嗎。

學生相互交流。

教師總結:“元日”並非現在的一般所說的“元旦”,而是農曆正月初一,就是春節。現在“元旦”、“新年”一般會指公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號。而“元日”是農曆歲首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說的“春節”。

語文《元日》教學設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讀準"爆,屠,曈,符"的字音,認清字形,正確,流暢,有感情地朗讀本詩,並能背誦。

2、通過討論及合作交流,學會"屠蘇,曈曈日,桃符"等生詞,理解詩意,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3、通過關於春節民俗資料和詩歌背景資料的補充閱讀,體會本詩所描寫的場景和所表達的感情,引導學生喜愛我國的民俗文化。

二、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並能體會詩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準備:

1、學生蒐集相關資料瞭解春節民俗,蒐集春聯。

2、教師製作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解題。

1、課前循環播放過年的相關樂曲及圖片。

2、非常高興今天能和我們四(1)班同學一起學習《元日》這首古詩。來,齊讀課題。

3、同學們,剛纔課前你們聽到的歌曲,看到的.圖片十分喜慶,一般是在什麼時候聽到,見到(過年)提到過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詞,[出示:新年]平時我們所說的"新年"一般有兩個時間,你知道分別是指什麼時候嗎[出示:元旦:陽曆1月1日;元日: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這裏的"元"是什麼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陽曆的第一天,春節就是農曆的第一天。

4、現在你知道課題什麼意思了吧(板書:農曆正月初一,即春節)《元日》這首詩給我們描繪的就是人們歡度春節的情景。你們喜不喜歡過春節啊,讓我們一起歡快地再讀一次課題。

(二)檢查預習,讀準古詩。

1、這首詩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寫的(板書:[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詩人。

2、課前同學們都做了預習,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預習效果,誰能接受我的第一個挑戰[出示:挑戰一]。指名讀詩(2人),相機正音。

3、老師發現,剛纔兩位選手很了不起,尤其這幾個生詞讀得特別準確[出示:爆竹,屠蘇,曈曈日,桃符],誰再來教教大家。指名1人讀其他跟讀。會讀還要會寫,我們再來記一記這幾個生字的字形:三個生字結構都不一樣,一起說說知道"爆"字爲什麼是"火"字旁註意可別寫錯。在書上描紅(p132),提醒寫字姿勢。

4、讓我們把生字帶進古詩,一起挑戰第一關(齊讀古詩)。

(三)交流學習,理解詩意。

1、通過學習,我們已經能把古詩讀正確讀流暢了。接下來我要發出第二關挑戰[出示:挑戰二]。

2、引導學法:同學們,我們只有讀懂了詞語的意思才能理解詩句的意思。看一看,這首詩裏你有哪些詞語不明白的[出示全詩,相機點擊詞語]

3、平時遇到不理解的詞語你是怎樣解決的(指名說)是的,我們一般有三個途徑解決:[出示:(1)聯繫上下文猜測;(2)查找資料(字典,詞典,辭海,網絡等);(3)聯繫生活實際理解或請教別人。]

4、現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詞方法來理解這些詞語嗎[出示詩歌]

集體交流。[相機出示"屠蘇","曈曈日","桃符"的解釋]

5、理解了重點詞意,現在就請你準備迎接挑戰,說說詩句的意思。你可以獨立思考,也可以跟前後左右同學一起討論。

6、交流理解詩意:[出示全詩]

(1)第一句:

a、誰來挑戰第一句(在此起彼伏的爆竹聲中,一年又過去了。)

b、指導朗讀: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來到了,人們都在"噼裏啪啦"放鞭炮,給你什麼感受(板書:熱鬧,喜慶)指讀(2人),男女分別讀。

(2)第二句

a、誰來挑戰第二句(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人們喝了屠蘇酒感到很溫暖。)

b、組織交流:理解"入"。這"溫暖"僅僅指的是人們身體上的溫暖(心裏還充滿了希望。)

c、指導朗讀:誰能讀出這溫暖的,充滿希望的感受指讀(2人)小組讀。

(3)第三句

a、誰來挑戰第三句(千家萬戶都照進了溫暖而光亮的太陽。)

b、指導朗讀:太陽給人溫暖,光明與希望,能讀出這種感覺嗎指讀(2人),齊讀。

(4)第四句

a、誰來完成最後的挑戰(每年春節時人們總要用新春聯換掉舊春聯。)你知道春節貼春聯有什麼含意嗎(辭舊迎新,表達祝福)強調理解"總"。

b、說到春聯,課前老師請大家回去蒐集幾副,誰帶大家欣賞一下指名說。

老師這裏也有幾副,我們一起欣賞[出示春聯]

(5)小結:一副副春聯表達了人們新年時的美好祝願。《元日》這首詩更讓我們感受到了新春佳節的熱鬧,喜慶,誰能完成更大的挑戰,連起來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體悟詩情,賞讀背誦。

1、師引:俗語常說"詩中有畫"[出示:詩中有畫],詩中,你從哪裏可以感受到春節那熱鬧,喜慶的場面放爆竹,喝屠蘇酒,貼春聯,這都是春節時的習俗,你還知道哪些春節習俗你最喜歡的是什麼給大家介紹一下。

2、一聲聲爆竹,一杯杯美酒,一張張春聯,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還有那嶄新的壓歲錢……同學們根據詩文,又結合自己的生活充分感受到了春節那歡樂的情景。其實,不僅"詩中有畫",詩中還有"話"呢。[出示:詩中有話]

詩人王安石寫這首詩不僅僅是描寫新年新氣象,他還有更深刻的用意。[出示:寫作背景]

3、引導朗讀:可以說,《元日》這首詩是王安石這位胸懷遠大的宰相對國家和人民最爲美好的祝福。[出示全詩,教師配樂朗讀]

你能把詩人的這份美好祝福讀出來嗎自由練讀,指讀,齊讀[配樂]。

4、理解了詩意,我們和詩人共同感受到了春節的熱鬧與歡快,讓我們一起背下這首喜慶的詩吧。請大家接受挑戰。[出示:挑戰三]

5、指名背,會背的齊背。

(五)鞏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師:三關挑戰下來,我們四(1)班的同學們真是了不起,但老師還想考考大家,請接招。

2、課堂練習:出示:挑戰四。

3、小結: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元日》這首古詩。學習時我們是按照這樣的方法來學的[出示:學習古詩基本方法]。這也是今後我們學習古詩可以採用的方法,使我們可以更多更好地閱讀古詩,進行有效的積累和運用。

(七)佈置作業。

1、背誦並默寫《元日》;

2、積累辭舊迎新的詩句和對聯

語文《元日》教學設計 篇4

教材分析:

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首句“爆竹聲中一歲除”,在陣陣鞭炮聲中送走舊歲,迎來新年。起句緊扣題目,渲染春節熱鬧歡樂的氣氛。次句“春風送暖入屠蘇”,描寫人們迎着和煦的春風,開懷暢飲屠蘇酒。第三句“千門萬戶曈曈日”,寫旭日的光輝普照千家萬戶。用“曈曈”表現日出時光輝燦爛的景象,象徵無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佈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種繪有神像、掛在門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舊桃符,換上新桃符。“新桃換舊符”與首句爆竹送舊歲緊密呼應,形象地表現了萬象更新的景象。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詩人。他的不少描景繪物詩都寓有強烈的政治內容。本詩就是通過新年元旦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緒。全詩文筆輕快,色調明朗,眼前景與心中情交融,確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詩。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認真書寫全詩。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

3、查字典,初步瞭解詩句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問題,瞭解學習古詩的一般方法,嘗試“講誦寫吟”古詩。

4、瞭解詩句所描繪的歡天喜地、熱熱鬧鬧的節日景象,感受詩人王安石作爲政治家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

設計理念:

1、激發興趣,引導學生小組合作探究。

2、重視誦讀,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3、開放學法,引導學生講誦寫吟古詩。

教學過程:

一、解詩題

1、開門見山,出示詩題——“元日”。

誰來猜猜“元日”是什麼意思?

學生猜測。(如果有學生說對了,問一問他是怎麼知道的?相機表揚課前預習充分的同學。注意與“元旦”區別開。)

查字詞典,共同理解:“元”的本意爲“頭”,後引申爲“開始”,“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2、聯繫生活,說一說現在春節時有哪些風俗習慣?

學生回憶、敘述。

3、教師小結學習古詩的方法,板書——解詩題。

我們學習一首古詩,首先要理解它的題目是什麼意思,這樣就能知道這首詩大概寫了哪方面的內容。

過渡:下面咱們就來讀一讀這首詩,看看宋代的人在春節時都幹些什麼呢?

(本環節設計意圖:通過猜詩題意思讓學生區分元日與元旦,問題來自學生,解決於學生,印象深刻。回憶生活中春節的習俗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滲透了民俗文化的教育,營造了一種氛圍,爲下面解讀詩文做了鋪墊。教師的小結很好地提煉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授人以漁。對於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學習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

二、誦詩文

1、出示全詩,學生自讀。

2、檢查自讀效果。

①請個別學生讀全詩,其他學生糾正讀錯的字音。(師相機教學“爆、屠、符”三個生字)

②共同探討如何停頓。(如:爆竹聲中∕一歲除)

③齊讀一遍,然後同桌互讀,師生對讀。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讀準、讀通、讀順)

3、教師小結學習古詩的方法,板書——誦詩文。

古詩讀起來抑揚頓挫,琅琅上口,誦讀古詩是古詩學習的重要部分。如果我們能夠深入理解詩的含義,那我們就能誦讀得更傳神。

(本環節設計意圖:古詩的誦讀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這個環節讓學生大量地讀,採用多種形式讀,在讀的過程中解決生字的教學,教師要把握好教育契機,巧妙地穿插。教師的小結仍然是一種授之以漁。)

三、明詩意

1、齊讀古詩。

2、小組合作學習,共同探討詩意。

3、全班交流,提出疑問: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

其他組可以解答,大家都解答不出,教師可以運用查字詞典、看圖片、補充閱讀資料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如看圖理解“曈曈日”、補充資料理解“屠蘇”等等。)

4、小組再次合作,連起來說一說整首詩的意思。

5、每組派代表說詩意,比一比哪個組說得既正確又有文采。

6、全班整合,取長補短,共同明晰整首詩的意思。

7、教師小結學習古詩的方法,板書——明詩意。

理解詩句的內容,弄明白整首詩的意思,也是古詩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古詩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感悟詩句所表達的情感。

(本環節設計意圖:詩意的理解採用小組合作探究的形式,孩子自己能理解的老師不說,孩子能幫助孩子的,讓孩子自己解決,相信孩子有這個能力。大家都有疑問的,教師要教給孩子解決的方法,如看圖理解,補充資料理解等等,而不是直接告訴他們答案,教方法不教答案。對於整首詩的意思述說教師要求有文采,這是非常重要的,死板的翻譯就失去了語文的味道,古詩意蘊深遠,翻譯成白話文也應該文質兼美。長期堅持,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在這樣的翻譯過程中,學生會感受到經典文化的魅力所在。教師的小結過渡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爲下面體會詩情做鋪墊。)

四、悟詩情

1、集體誦讀全詩。

2、談一談:詩人是怎樣來表現春節的熱鬧歡樂、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的?選擇了哪些富有節日特色的風俗、景物來表現的?

學生討論交流。(抓住放爆竹、喝屠蘇酒、貼對聯等動人場景)

3、詩人描寫這些景物想表達什麼呢?

學生議一議。

讓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王安石的資料,再談一談。

4、教師補充介紹此詩的寫作背景資料,和學生共同探討,這首詩不僅寫出了歡樂喜慶的迎春景象,更表現了詩人王安石作爲政治家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抱負。

5、再讀全詩,體會情感。

6、教師小結學習古詩的方法,板書——悟詩情。

我手寫我心,詩人在詩中總是寄託了自己的真實情感,每一首詩的背後都有一個動人的故事,我們在學習古詩的時候一定要能走進詩人的內心世界。

(本環節設計意圖:在所有環節中,教師時刻不忘讓學生誦讀,通過學生一遍遍的誦讀,逐漸走入詩人的內心。正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引導學生抓住詩中關鍵的場景進行理解,通過補充背景資料幫助學生把握人物思想,昇華詩情。教師的小結在教給學生學習古詩的方法的同時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寫作教育,強調寫作時的真情流露。學生帶着對詩人內心世界的感悟,吟誦古詩,自然能讀出這首詩的味道。)

五、課堂延伸與作業

1、採用多種形式吟誦《元日》。

2、在《習字冊》上認真書寫《元日》1遍。

3、你來吟我來喝:吟誦春聯。

4、動筆寫一寫《元日》這首詩所表現的春節歡樂場景。

(本環節設計意圖:強調對古詩的吟誦、書寫,讀好書、寫好字。前一課剛剛學了春聯,所以設計了一個吟誦春聯的環節,既是對詩的內容的一種延伸,也是對中華經典文化的一種推崇。最後的寫訓練的不僅是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是學生對詩文解讀的一種檢測。)

(整節課以學習方法的指導爲主線,以講、誦、寫、吟古詩爲實踐,讓學生學會解詩題、誦詩文、明詩意、悟詩情,教給學生語文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提升語文素養。)

語文《元日》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元日》這首詩。

2.過程與方法:學會3個生字,感悟詩中重點的詞義,瞭解詩句主要意思。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想象中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情感,初步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

瞭解詩句的主要意思。

教學難點:

讓學生初略體會詩人通過這首詩所寄託的自己執政變法、除舊佈新、強國富民的報復和樂觀自信的情感。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課前我們讀了北宋詩人王安石寫的古詩《元日》。(板題,齊讀課題。)

二、解題

老師想請教大家對“元日”這個題目的理解!

師:元在字典中的解釋有:

開始的,第一。(2)爲首。(3)主要、根本。(4)元素。(5)構成一個整體的。(6)貨幣單位。(指名讀)你認爲在這裏是哪種解釋?

聲:“元日”就是一年的開始,也就是春節。

師補充:古人認爲元日是一年的開始,一個季節的開始,一個月的開始,所以又叫這一天爲“三元”。

三、初讀古詩。

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國人過年已經有四千年的歷史了,在距今1000年左右的宋朝,人們是怎樣過年的?誰願意給大家讀一遍這首詩。(提醒:注意讀音和節奏。)

指名讀,師生評議。

四、品讀古詩

1.學習古詩不僅要讀好,還要讀懂。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讓我們各自再來讀一讀這首詩,一邊讀一邊藉助註釋想一想:這首詩的主要意思是什麼?

2.誰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而主要意思?你是怎樣讀懂這首詩的?

(師講解釋古詩的方法。同時輔以課件。)

3.利用這種方法再說說整首詩的意思,相信人人都能行!

4.作者在詩中集中展現了宋代人過年時特有的民俗民情,也選擇了哪些富有節日特點的事物來描寫的?

(1)爆竹。

除夕夜的爆竹聲,哪一刻最響?爲什麼?

那一刻,新舊更替,人們放爆竹就是爲了辭舊迎新啊!怎麼能不快樂呢?

誰再來讀這句,讓我們感受到這份快樂。

(2)屠蘇

過渡:在爆竹聲中人們迎來了新的一年,心情多麼高興啊!他們取出了冰窖中的屠蘇酒。

知道什麼是屠蘇酒嗎?

這可不是一般的酒,它可是除夕之夜,人們將最新鮮的屠蘇草浸入酒中,大年初一大早全家人歡聚一堂,迎着和煦的春風,品這新年的第一口酒。

他們可能會說些什麼呢?

(生髮揮想象說話)

年輕人想到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一股暖流涌向心頭,不禁吟到——(引讀)

老年人想到來年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一股暖流涌向心頭,不禁吟到——(引讀)

孩子們想到來年學習進步,成長快樂,一股暖流涌向心頭,不禁吟到——(引讀)

看,春風不僅把溫暖的氣息送入屠蘇酒中,更將這暖暖的春意送進了人們的心田!(板:暖)

(3)曈曈日

過渡:詩人沐浴着柔和的春風,藉着馨香的酒意,喜氣洋洋的走出家門,他看到了什麼?

曈曈日普照千家萬戶,多麼喜慶,多麼吉祥!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評:你讀得真好,彷彿讓人看到了千家萬戶被這溫暖的霞光照耀。

評:你得不錯,但這霞光還不夠燦爛,不夠溫暖,能再讀一次嗎?

(4)新桃,舊符

除了放爆竹,飲屠蘇,詩人還向我們展示了換桃符這幅情境,誰來讀這句話?(指名讀)在詩人眼裏換去的僅僅是舊的桃符嗎?他的筆下僅僅是一副節日風俗圖嗎?此時他已度過了人生的第四十九個元日,每一次都是這樣,爲什麼偏偏在這一年寫下《元日》呢?有時候我們瞭解了作者和寫作背景後對詩的理解會更加深入。

語文《元日》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運用多種識字渠道,認字與識字。在不同的語境中識字,誦讀古詩。

2、過程與方法:通過引導學生自學,學習古詩,提出疑問。指導學生查找資料,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調動查找資料的興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朗讀課文,通過各種方式的以讀悟情。瞭解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過年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能夠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瞭解詩句所蘊含的情感。

課前難點:

運用工具書獨立完成預習。

課前準備:

對聯積累,能夠誦讀對聯。

教學過程:

一、談春節激趣入課題:

1.出示一組春聯和過年的畫面

2.學生們,還記得去年的春節嗎?

3.回憶春節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詩題: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書:“解詩題”。

5.初步瞭解作者,指導學生吸收有價值的資料。

二、初讀感知,檢查預習。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生字遊戲――師:課文上說,過年的時候放鞭炮,這鞭炮,用了什麼詞?

預設:爆竹。

師:對啊,大家寫上這個詞,想象它怎麼就是鞭炮呢?

預設:在竹子裏安裝火藥,爆炸,出花,出響。

師:沒錯!那,這“爆”字該怎麼寫呢?

火藥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聲旁,兩個熟字合起來,很好記。

師:同座互相用剛纔這樣的方法學習其他的生字新詞。

爆屠童換符

3.學生讀生字。

三、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句,抓住關鍵字詞理解詩意:

“歲”就是“年”,“除”就是“過去”,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聲中一年過去了”。

2.學生用這種方法理解下面的語句。

3.交流討論,相機出示課件。

指導“屠蘇”,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你們明白嗎?有疑問嗎?師告知:張老師第一次讀到這首詩的時候也和你們一樣產生了疑問,想知道我是怎麼解決的嗎?(查《辭海》,上網查“屠蘇酒”的資料)師出示:屠蘇:①草名(闊葉草)②屠蘇酒③茅屋(查於《辭海》)“曈曈日”:出示圖片引導理解。

“桃符”:講故事,理解詞義。

4.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板書:“讀詩文,解詩意”。

四、精讀古詩、領悟詩情、想象意境。

1.學生再讀課文,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學生體會“熱鬧,快樂”之情。追問“從哪裏體會回到的”。

3.重點指導“千門萬戶”,激發學生想象,從內心中體會快樂之情。

4.播放課件,古代過年的鏡頭,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快樂。

5.通過朗讀表現這種快樂,教師範讀,指導學生讀詩文。

五、指導書寫:

新:注意左半部的下半部是“小”上有一橫。

換:注意右半部的下半部不是“央”。

六、趣味作業,拓展延伸。

採訪爺爺奶奶等長輩,瞭解他們小的時候是怎樣過年的,與自己相比有哪些不同,寫成採訪日記。

七、板書設計:

元日

(宋)王安石

送舊迎新爆竹聲中一歲除,元旦:公曆一月一日

煥然一新春風送暖入屠蘇。元日:農曆正月初一

言行相符千門萬戶曈曈日。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