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精選21篇)

本文已影響 2.04W人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精選21篇)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學會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思考,深入體會老牛表現出的偉大的母愛。

2.有感情朗讀課文,明確讀法,能抓住重點詞句,揣摩語言,從內容中體會思想。

重點難點:

感悟老牛偉大的母愛;根據課文特點,揣摩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描寫,來表達深深的母愛的寫法。

教學準備:

幻燈片課件、伴奏音樂。

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母愛》。(板書課題,齊讀。)

回憶一下這篇課文寫了一個什麼故事?(生答)

故事發生在怎樣的環境中?打開書看課文的第一自然段,讀一讀。(自己讀)

你有什麼感受?(彙報)從哪看出來的?(生答)

師:幾斤水對我們來說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當時的環境中,卻是非常珍貴的,水真是太重要了。

二、學習第二、三、四自然段

在這種環境下,我們認識了一位母親,他是誰?(老牛)它是位什麼樣的母親?讀二、三、四自然段,思考這個問題。(生讀書)

師根據學生回答彙報並板書:慈愛、倔強

(一)第二自然段

師:現在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拿出筆圈一圈,劃一劃哪些詞句體現了老牛的這種倔強呢?(先讀書再彙報)隨機出示:

(1)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雙方僵持着。

(2)人和牛就這樣對峙着。性急的司機反覆按響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動不動。

師:僵持和對峙什麼意思?這兩個詞又有什麼區別呢?

(對峙與僵持都能體現當時的緊張氣氛。但對峙的程度更深一些。)

誰能夠把這種僵持、倔強的緊張場面讀出來呢?(讀句子)

生讀(評價:你覺得他讀的怎麼樣?)(師:邊讀邊感受老牛此時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執着)---同桌讀----再指生讀。

(二)第三自然段

師:這麼倔強的一頭老牛接下來會做什麼呢?大聲讀第三自然段,哪些詞句進一步體現了老牛的倔強呢?(先交流再彙報)

適時出示:(大家看這句話)誰來讀一讀?

後來牛的主人來了,(惱怒地)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牛被打得(哀哀)叫喚,但是還是不肯讓開。它(淒厲)的叫聲,和着沙漠中(陰冷)的風,顯得分外悲壯。

出示:去掉括號裏的這幾個詞,再看一下。

後來牛的主人來了,( )揚起長鞭,( )抽打( )老牛。老牛被打得( )叫喚,但是還是不肯讓開。它( )的叫聲,和着沙漠中( )的風,顯得分外悲壯。

師:讀一讀?(生讀)與剛纔的句子相比,它有什麼不同?爲什麼?(生答)(引導學生認識到:句子這樣寫更加具體生動,在我們以後寫作文的時候也要學會這樣用詞。使自己的文章有聲有色。)

師:這幾個詞把這個老牛拼死索水的場面渲染得分外悲壯,非常悽婉。想象這樣一幅畫面,練習朗讀這段話。(生練讀,指生讀)出示原文片斷:

後來牛的主人來了,(惱怒地)揚起長鞭,(狠狠地)抽打(瘦骨嶙峋的.)老牛。老牛被打得(哀哀)叫喚,但是還是不肯讓開。它(淒厲)的叫聲,和着沙漠中(陰冷)的風,顯得分外悲壯。

師:看到這悲壯的場面,司機和小戰士爲什麼都哭了?(生答)

小結:在場的人們被深深地感動了,他們多麼希望這寶貴的半盆水能夠緩解老牛的極度乾渴,然而,這時卻發生了一件出人意料的事。

(三)默讀第四自然段

默讀第四自然段。讀過之後,你要說說,你烈最真實的感受是什麼?(生讀書,彙報)

師適時指導,(書上是怎麼說的?)並解決如下問題:老牛爲什麼流淚,小牛又爲什麼流淚?

師:看到這一幕,我相信那位曾經呵斥驅趕過老牛的司機,那位忍不住潸然淚下的小戰士,還有那位忍痛鞭打老牛的牛主人,一定心潮澎湃,思緒起伏,下面就請你們,從中選一個角色,聯繫課文,說一說:此時此刻他們會想些什麼?

現在,這你怎麼看待老牛的“倔強”呢?(生彙報)

師:老牛與車對峙的倔強,老牛以死抗爭的壯舉,都緣於對小牛的慈愛啊!讓我們帶着這份暖暖的溫情輕聲齊讀這個自然段。(配樂齊讀)

三、回讀全文

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去感受這世界上最偉大的母愛吧!(朗讀全文)

四、總結、作業

師:這就是母親,這就是母愛! (板書)希望我們都能感動於母愛,對所有的母親都能懷着深深的敬意。讓我們共同獻給母親一首詩。

出示:

師:母愛如山,它沉浸於萬物之中,充盈於天地之間。關於母愛的故事很多,課後大家要多讀多看。(佈置作業:可以全部完成或任選其一完成。)

出示:

1.收集有關母愛的故事、格言、詩歌,辦一期小報。

2.小戰士把水給了老牛,他回到部隊怎麼向首長交代呢?想象一下當時的情景,寫一段話。

最後,希望大家都成爲懂得愛,會愛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

這節課我着力體現的是:使課堂教學更有實效。

這篇課文的重點難點是:感悟老牛偉大的母愛;根據課文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具體描寫,來表達深深的母愛的寫法。

爲此,我認真閱讀原文,自己先體會文章主旨,揣摩課文特點。在教學設計中我引導學生逐步學會通過對字詞的理解,進而感悟句子的含義,從而整理出整段的主旨,體會作者的寫法。我希望學生學會的是方法,不只是課文內容。

但在教學過程中,我覺得自己處理預設預生成的教學機智不足,仍有些牽制的痕跡。

“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在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教學,教師的“教”從根本上是爲學生的“學”服務的,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真正達到實效。這將是我今後的努力方向。也希望大家提出寶貴意見幫助我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2

一、單元教學目標:

1、能帶着美好的情懷、豐富的想象和聯想,用優美的聲調抑揚頓挫地朗讀課文,蘇教版語文七年級(上)第四單元教學設計。

2、能品賞散文精彩生動的語言,加以點評與積累,神遊優美深遠的詩化意境。

3、能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說出自己的情感體驗,力求走進作家的心靈世界。

4、能培養細緻觀察的能力,學會抓住景物特徵狀物抒情的寫法。

5、能以“多彩四季”爲背景,確定各種主題並展開相應的探究活動。

6、能積極參與說話活動,使語言具有針對性,有吸引力,打動別人。

二、單元課時安排:共13課時

單元整體學習 1課時

《春》 2課時

《三峽》 1課時

《濟南的冬天》 2課時

《夏》 1課時

寫作 3課時

口語交際 1課時

專題交流或語文活動 1課時

單元專題小結 1課時

三、教學設計:

本單元所選的課文都是描寫大自然的。色彩斑斕的.大自然,給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悅。這些作品不但描繪了迷人的景色,而且蘊涵着作者真摯而又濃烈的情感。色彩明麗、詩意盎然的《春》就是一曲“春”的頌歌;《濟南的冬天》,山美,水美,樹美,雪美……一切都充滿了詩情畫意;《三峽》篇幅雖短,卻充溢着對大自然的歎服和讚美之情;《夏》用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讚美作者心目中黃金的夏季。《古代詩歌四首》都是寫景抒情的佳作,精美的景物描寫、獨特的思想感情,讓我們與詩人同喜共悲。

學習這個單元要指導學生欣賞美的景物,體會美的情感,品味美的語言;培養他們發現美、欣賞美、表現美的能力,以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學生爲主體,嘗試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本單元的詩文文質兼美,是絕佳的朗讀材料,要在朗讀中體味感情。

本單元的寫作目標是要求學生帶着對大自然的愛與敬畏,走近大自然,去觀察,去感受,把觀察到的景物和內心的感受寫出來,具體、生動,就會是一篇感染人的好文章。

四、教學過程

第1課時確定本單元的學習內容

第一塊:明確單元專題含義: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後反思

1、導語:明確任務聽講

2、佈置活動:讓學生閱讀單元提示閱讀、做好批註。教後反思

3、佈置活動:談談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爲什麼?準備3—5分鐘,然後口頭作文,注意要說出真實而獨特的感受,若能情景交融就更好。討論,結合閱讀提示,談談自己對四季的理解。

第二塊:瞭解單元大概內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後反思

1、導入:讓學生瀏覽目錄、課文(還可以延伸到發展性評價手冊)明確任務

2、巡視、指導瀏覽目錄、課文

3、佈置討論:本單元的內容結合你的興趣、愛好及你的理解確定一個專題內容作爲本單元的探究問題。(如探究中外文學作品“春夏秋冬”所蘊涵的生活哲理等等)討論、組建學習小組

第三塊:確定單元活動方案: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後反思

佈置學生商定單元的活動主題及計劃(活動要有廣泛性和趣味性要結合單元專題,如從四季中選取感興趣的專題,收集各方面的材料,編制一期 “春意常在”、“冬日浪漫”、“秋日私語”等爲主題的壁報或網頁、組織一次散文朗誦會等。)討論、交流

第四塊:學習評價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後反思

出示評價內容:

1、你對大自然有自己獨特的情感體驗嗎?

2、你有自己的專題嗎?

3、本節課你發言了嗎?(組內或班上)

4、你能品味散文中優美、詩化的語言並做了一定的摘抄嗎?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3

一、 單元教材解讀

本單元主要是三篇記人的文章:第11課《永遠的白衣戰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記敘了護士長葉欣面對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從死神手裏把患者一個一個地奪回來,自己卻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犧牲的動人事蹟。第12課《“番茄太陽”》以“我”的見聞爲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敘述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好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裏行間飽含着對盲童的喜愛之情。明明雖然看不見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麗可愛,聰明機靈,有一顆善良的心,懂得關愛別人,她就是一個“番茄太陽”,掛在了“我”的心裏,讓“我”感受到了溫暖。第13課《第一次抱母親》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牀單時,才發現母親的身體很輕,不由得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着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裏難過也很愧疚。於是,像小時候母親抱自己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裏,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裏流出了淚水。課文重點記敘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簡潔生動地描寫了“我”抱母親時的情景,表達了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第14課《我不是最弱小的》講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二、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 學會寫文中的生字,認識綠線內的字,並理解有生字

組成的詞語。

3. 能夠理解課文內容,通過閱讀課文了解人物形象。

4. 體會“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

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

5.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6.教育學生向薩沙一家人學習,自覺保護弱小者。

7.學習運用幾個詞語寫一段描述雨景的話。

三、教學用具:實物、圖片、投影、多媒體課件等。

四、教法:讀悟結合 啓發式 情境式 創設情境 調動情感經驗 自由表達

五、學法:小組合作學習,自主 合作 探究

11 永遠的白衣戰士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繫上下文理解“嫺熟”、“疲憊”、“身先士卒”、“聲色俱厲”等詞語。

3.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捨己爲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養成教育訓練點:培養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習慣。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 讀着“永遠的白衣戰士”這個課題,就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們關於“非典”時期那人人自危的種種記憶。可能因爲大家當時還小,沒有太多的記憶,現在我們看一些當時的.照片,瞭解一下那個非常的時刻。(出示畫面)那麼誰知道“非典”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嗎?它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學生交流資料)

非典型肺炎:是以變異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主要以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爲主的,臨牀主要表現爲肺炎(如發熱、乾咳、呼吸氣促)的呼吸道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根據這種流行病的特徵將其命名爲“重症(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英文縮寫爲“SARS”(讀作“沙斯”或“薩斯”)。

2.引出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

3.圍繞課題,說說你想了解什麼?

二、自學課文

1.先把課後生字表中的生字讀兩遍,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3.讀後在文中將帶有生字的詞語畫出來,讀一讀,認清字形。

4.思考課文寫的什麼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朗讀,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糾正讀錯的字句。

(2)引導學生欣賞別人的朗讀,學習借鑑,取長補短。

3.默讀課文,思考和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什麼人?什麼事?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說說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特別注意。

3.教師範寫:“咳”、“測”、“器”。

4.學生在語文書上描紅。

五、佈置作業

1.在習字冊上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認讀詞語

非典型肺炎 傳染 疾病 戰場 硝煙 戰爭 “非典”

身先士卒 晝夜拼搏 永不疲倦 斬釘截鐵 心甘情願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上以上一些詞語。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2——7自然段。

1、創設情境,導入文本

是啊,2003年,非典肆虐!人們都陷入極度恐慌之中。這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就在這場抗擊非典的戰爭中,有一位護士長“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自己卻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在廣州殯儀館人們爲她送別的時候“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爲什麼人們對她如此懷念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讀一讀她感人的事蹟。

1.教師深情地誦讀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學要求,佈置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護士長葉欣的英雄事蹟?找出來讀一讀。

(2)邊讀邊想:這幾段課文分別描寫的是什麼內容?用一兩句話概括下來,寫在各個段落後邊。

(3)自己選一兩個段落認真讀一讀,用“——”畫出直接描寫葉欣的行動或語言的句子,再想一想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到了什麼?(也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

3.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巡視瞭解情況。

4.組織學生交流。

(1)說說各自概括的重點段的內容。

(2)談談選讀有關段落的體會。

注意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憊”、“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通過理解這些詞語,加深對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據學生交流過程中所選擇的段落,適時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交流,使學生受到崇高精神的薰陶和偉大人格的感染。

5.指導學生說話。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

高風險:爲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必須將堵塞其間的大量濃血痰排除出來,而這又是最具傳染性的。一個“非典”重症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

體會到“非典”這種疾病的傳染性強、死亡率高。

高效率: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樑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葉欣迅速趕來,嫺熟地將病牀搖高,讓患者呈半坐臥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強心藥,監測心率、血壓、呼吸……兩小時過去了,患者終於脫離了危險。

從葉欣一連串嫺熟的護理動作中可見她工作的高效率。

高強度: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着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着,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

勞累了一上午,水沒喝一口。

高強度的工作使葉欣疲憊不堪,纔會被病魔擊倒。

(4)運用這些語句,自己組織語言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着“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可以圍繞“一箇中心”說一段話。

感悟人物形象

面對高風險的工作,她有沒有害怕?(板書:臨危不懼、身先士卒)她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同事的呢?

(1)指名讀,出示: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裏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儘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協商的餘地。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願!

(2)從葉欣這麼斬釘截鐵的話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

對同事的關心、捨身忘死的精神。(板書:捨身忘死)

(3)指導朗讀。

多種形式,指導讀好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裏危險,讓我來吧!”

6.學習1、8、9三個自然段。

(1)指名學生朗讀。

(2)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麼?又是怎樣描寫護士長葉欣的?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

(3)齊讀這三個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深化課題

1.爲什麼說葉欣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課題可不可以改爲“永遠的白衣天使”?

2.小組討論。

3.交流。

四、課外延伸

1.收集介紹全國人民抗擊“非典”情況的資料,搞一次展示活動。

2.收集葉欣生平事蹟的資料,補充閱讀。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教學重、難點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課前準備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有關母雞的趣事(農村的學生可通過實地觀察瞭解,城市的學生可通過閱讀、上網、請教他人、利用音像資料等方法進行7解)。

教學過程

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整理的關於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在熱愛生活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麼,老舍眼裏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雞》

自讀自悟

1、師生共同制定讀閱讀目標。

a、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b.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流利。

c、理清文章條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d.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隻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文章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不同之處:《貓》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終是喜愛的情感,而本文體現的'是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註。

彙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a.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如:“我一向討厭母雞。”“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b、作者分別通過哪些事例具體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如:隨處亂叫 欺軟怕硬 發狂炫耀 負責 慈愛 勇敢 辛苦)

c、聯繫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d.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爲“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爲什麼?

2、全班交流。

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分辨褒貶,積累語言

1、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所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採蜜本”上。

反覆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後,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後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5

一、教材分析:

第四組教材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共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花鐘》講對植物的有趣觀察和發現;《蜜蜂》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玩出了名堂》講在玩耍中對物品的觀察與發現,一篇略讀課文《找駱駝》,一個語文園地(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寬帶網),內容豐富多彩,並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於動手,纔能有所發現的意識。

這組教材都很好地體現了以專題組織內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指導思想。比如,專題是“細心觀察”,在教材導語中提示了本專題,又提示學生留心觀察,在《花鐘》後又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後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口語交際”讓學生說說最近觀察了什麼,有哪些新的發現。“習作” 則讓學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農諺。而“寬帶網”則引導學生去搜集和閱讀更多的觀察與發現的故事。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拓展、交流。從中可以看出各種活動之間是相互聯繫,密切配合的.。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怒”、“暮”等31個生字,會寫、會用“豔”、“內”等

41個生字。

2、理解本單元的新詞,着重掌握本單元課後《詞語表》中的56個詞語。

3、學寫觀察日記,繼續培養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生字新詞,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難點:讓學生理解觀察的意義,並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四、課時安排

12——14課時,其中:《花鐘》3課時,《蜜蜂》3課時,《玩出了名堂》2課時,《找駱駝》2課時,《語文園地》3——4課時。

五、教學建議

根據教材的這些優勢,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編輯意圖,加強整合的意識,使各部分的教學相互關連,緊密配合,突出整體性、綜合性,立足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滲透人文內涵。

首先要圍繞單元主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

要以讀爲本,讓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讀中感受與欣賞,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慾望。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盧老師就是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同時,我們還應該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一是在閱讀賞析中積累優美的詞語和精彩的片斷,這在教材的課後練習中就十分注重引導。如第14課《蜜蜂》的摘抄訓練:“我要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還有11課《秋天的雨》和13課《花鐘》的朗讀背誦訓練:“我要多讀讀課文,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這裏我們也要注意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係。二是倡導積累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都是這方面的引導。老師們一旦加強了這樣的一種意識,就會發現很多引導機會,《花鐘》課後讓學生填一填表達鮮花開放的不同說法,我們就可以提議蒐集描寫花兒開放的優美詞句,等等。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將靜態的圖畫展現成有聲有色的電影。

2、當堂完成習作【一片段】(照片描寫)。

3、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激起學生對和平的關注和嚮往。

教學重點:

觀察畫面,合理想象,描寫照片

教學難點:

將畫面由靜到動,將畫面內容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聲圖導入 醞釀情感

同學們,《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一箇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戰爭與和平而展開的。首先,老師想跟大家一起來欣賞一組跟戰爭有關的畫面。(播放近年來局部戰爭戰後傷亡的圖片,配以背景音樂)問:看到這些,你想說什麼?(播放師對戰爭的感慨)

從學生的回答引出“兒童”:是啊,戰爭給兒童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回顧中國的歷史,侵略者的鐵蹄曾使這片神州大地蒙羞,使得多少中國百姓骨肉分離,流離失所,使得多少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憐的孤兒。

二、觀察想象 變靜爲動

1、出示圖,初步感知(構成分析):請大家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張照片上。你看到什麼? (圍繞主要人物,思考人物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發生了什麼事?)

2、再看照片講述照片背景(原因分析)

①這張照片的上的場景爲什麼會發生?照片中的孩子在這兒之前會在哪裏,做些什麼,看到什麼……

②根據學生的'發言,師穿插講述:這是1937年8月28日,記者在上海南火車站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當時,日本侵略軍先後調集了幾十萬大軍進攻上海,同時出動上百架飛機反覆對上海進行毀滅性轟炸。當天下午兩點鐘,日機瘋狂轟炸上海南火車站。上海原有南北兩個車站,北站處於戰區,交通完全斷絕,南站就成了陸路交通的唯一出口。當時上海及其附近的難民蜂擁而至,爭相出逃,一時間南站擁擠不堪。

3、繼續觀察照片,引導細緻分析(過程分析):

①在瞭解了照片背景之後,我們再來看看,周圍的環境怎麼樣?照片中的孩子外貌是怎樣的?神態、動作、衣着、動作、神態、語言、心理呢?他可能在想什麼?喊什麼?

4、看來,看圖作文,不僅僅只是羅列畫面的事物,我們還得將看到的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順序經過我們的語言加工,運用我們的想象,將靜態的畫面展現成一段有聲有色的電影,寫成令人身臨其境的文章,那纔是看圖作文。

5、其實,我們還可以對照片未來的圖景進行想像。(結果分析)畫面上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情況?這個孩子命運如何?等等

7、文章題目:畫家畫龍,有一筆很關鍵,那就是畫眼睛,這就是畫龍點睛。作文的點睛之筆就是在於題目。根據我們剛纔探討的內容,我們能給它起一個什麼樣的題目呢?

6、自主寫作 推薦點評

①同學們通過想象之後,畫面就變得生動起來啦。下面就請大家拿起筆,把自己置身於上海火車南站,按一定的順序寫寫這個孩子吧。

②學生互評,推薦佳作,師生點評。

三、總結方法

讓我們再次回憶剛剛學到的寫看圖作文的方法吧。我們以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對畫面進行構成、原因、過程、結果的分析,並在觀察過程中加入合理的推測、想象,最終把圖畫展現成一段有聲有色的電影,這就是看圖作文。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瞭解事情的經過,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品讀句子,體會牛的倔強、悲壯、慈愛,體會母愛的偉大。

3、總結全文,拓展延伸,啓發學生愛自己的父母。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瞭解母牛攔路索水的原因,體會強烈的母愛。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欣賞《遊子吟》,導入新課。

1、欣賞課件――動畫《遊子吟》。

2、師導:這是一首大家熟悉的詩,短短的幾行詩,母愛的平凡、偉大、無私表達得淋漓盡致。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將再次展現母愛的偉大。

二、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

(1)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卡片,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

(2)指導學生認讀生字,並強調生字的注意點。

讀音:“漱”和“剎”是捲舌音,“和”和“剎”是多音字。

字形:“挪”的筆畫比較多,要注意將筆畫適當收緊,“哀”的中間是“口”,不能寫成“中”。

(3)出示生字新詞,集體開火車讀一讀。

(4)再讀新詞,讀中鞏固生字的認讀。

2、指名分段讀課文,其他評議。

三、提綱導路,學生自學。

引導學生從下面幾個問題去感知課文內容:

1、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2、這個故事發生在什麼地方?那裏環境怎樣?

3、這頭老牛爲什麼如此倔強?

4、把你讀文後的感受寫下來。

四、整體感知,體會環境的惡劣。

1、指名反饋:課文圍繞母愛寫了一件什麼事?

2、教師和指名反饋:這個故事在什麼地方?

3、課件出示地區嚴重缺水圖,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4、教師指導學生相機理解:極度缺水,珍貴的水

師介紹:這兒是我國西部的青海省,非常缺水。那的人在乾旱年不得不背井離鄉逃水荒;許多地方爲爭搶飲用水而經常發生糾紛和械鬥,強壯的勞動力不得不留在家裏擔水拉水,而不能外出務工,目的僅僅是爲了日常的基本吃水。除了人之外,那裏還有300多萬頭牲畜需要喝水。

在最缺水的時候,部隊就要擔負起周圍老百姓的用水任務,水是從56公里外拉來的,每日限定兩趟。送水,對戰士來說,這是一項重要任務。如果在運水的過程中,出現了丟失水的問題,就是違反紀律,就要被處分。

乾旱的時候,水只能用來救命,救人的生命,救牲畜的命。水是維持生命的。

5、指導學生讀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出水的珍貴。(“每人每天”、“只有幾斤”“全部依賴”“從很遠”)

6、全班再讀這些句子,突出沙漠環境的惡劣以及人們用水的珍貴。

五、課堂小結,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簡要概括課文內容,引入課文的學習。

二、學習2到4自然段。

1、其實,每一段向我們描述了關於老牛的一個畫面,請你默讀3個自然段,從每一個自然段中分別找出一個詞概括描寫老牛畫面的特點。

2、我們一起走進這三個畫面。

(1)讀“倔強”。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認爲能表現老牛“倔強”的詞句。課件出示句子:

“老牛立在車前,任憑司機怎麼喝斥驅趕,它就是不肯挪動半步。五分鐘過去了,十分鐘過去了,雙方仍然僵持着。”“人和牛就這樣對峙着,性急的司機反覆按響喇叭,可老牛仍然一動不動。”

指導讀。要突出:任憑、就是、半步、反覆、仍然,“五分鐘過去了”讀得稍慢

(2)讀“悲壯”。在雙方相持不下的時候,牛的主人來了。他惱怒地舉起鞭子,抽打老牛。老牛怎麼樣呢?

課件出示句子:“牛被打得哀哀叫喚,但還是不肯讓開。它淒厲的叫聲,和着沙漠着陰冷的風,顯得分外悲壯。”

指名讀。讀這兩句時,你彷彿看到了什麼?它如果能說話,會說什麼?

老師的眼前浮現的是這樣一個畫面:

鞭子越抽越急,像雨點般的狠狠抽在這個瘦骨嶙峋的老牛身上,牛皮筋擰成的長鞭在空中“颼颼”地作響,直打得老牛皮開肉綻,幾乎支撐不住脆弱的身體了,可它只是“哀哀”地慘叫,還是不肯離開半步。它渾身傷痕,鼻子也被主人用力拉的鮮血直流。但擡起的眼睛裏卻沒有一絲的怨恨,還是那副可憐的眼神。它身上的鮮血“滴答”“滴答”地流了下來,染紅了腳下的沙土,連鞭子也被血染紅了。那老牛還是“哞哞”地哀求着,淒涼的叫聲和着沙漠陰冷的寒風“嗚嗚”作響。那叫聲,傳送得越來越遠,越來越悽慘,在曠野中顯得是那樣的悲壯。這哪裏是在哞叫,分明是用生命在乞求啊,乞求的僅僅是一盆水!一盆水呵!我們聽得很清楚,它叫出的聲音竟然像人在說話:“……水……水呵……”

想象這一畫面,再讀這兩句。

師小結:司機和送水的戰士都哭了,送水的戰士取了半盆水給老牛。明明知道這寶貴的水是要救命的水,明明知道給出了水就要被處分,送水的戰士還是給了老牛半盆水。送水的.戰士是怎樣想的?

(爲了這點水,老牛可以連命都不要。從哪裏可以看出?老牛肯定是非常需要水了。再不給它水,它可能會被打死的。)

小結:他被老牛感動了。被老牛的拚命爭水感動了,被老牛的悲慘情形打動了。看着這樣的情形,誰又能受得了呢?

(3)讀“慈愛”。

師: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老牛的這樣拚着自己的命要來的水並不是要給自己喝,而是給它的孩子喝的。

出示句子齊讀:

“老牛慈愛地看着小牛貪婪地喝完水,伸出舌頭舔舔小牛的眼睛,小牛也舔舔老牛的眼睛,靜默中,人們看到了母子眼中的淚水。”

讀到這裏,再回過頭想想老牛的倔強和被打時悲壯的場面,你明白了什麼?

(明白了老牛拚命要水,不是爲了自己而是爲了孩子。“倔強”表現的是愛,冒着被打死的危險也是爲了愛。)

師小結:原來,老牛與車對峙的倔強,老牛的以死抗爭的壯舉,都來源於對小牛的慈愛啊!想一想:老牛爲什麼流淚,小牛又爲什麼流淚?

(水之難得的痛苦,能給水給孩子的高興。看到老牛遍體鱗傷的痛苦,能喝到水的高興。)

三、總結。通過這樣一個故事,你想到了什麼?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母愛的故事嗎?說說:你的媽媽是怎樣愛你的?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8

學習目標

1、會認“乖”等7個生字,會寫“憑”等13個字,正確讀寫“性格、任憑、貪玩、盡職、稿紙、梅花、跌倒、開闢、抓癢、撞疼、屏息凝視、變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培養喜愛小動物的感情和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瞭解大花貓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時候的可愛,學習真實、具體的表達方法,感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課前準備

1、貓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課件(或錄像、圖片);貓叫聲錄音帶。

2、學生收集有關貓的圖[文資料,張貼到教室的相關欄版上,辦一期“貓趣”展。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1、師生交流。

a.導語:觀看了同學們精心佈置的“貓趣”展版,老師對貓的瞭解和喜愛都更進了一步,這小生靈真是有趣、可愛!參觀了“貓趣”展,你最想說什麼?

b、師生各抒己見,談“趣”激情。

2、揭示課題,簡介老舍。

整體惑知

1、自由練讀課文,達到正確、流利。(可自讀,可同桌一起讀)

2、反饋生字詞預習情況。

自由發言,就容易讀錯或寫錯的生字詞互相提個醒。

3、教師範讀課文,學生聽後交流:老舍先生筆下的貓給了你怎樣的第一印象?

4、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用什麼方法能迅速抓住課文大意,理清課文條理?

5、展示交流,理清脈絡“方法”有三:

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點句,連起來讀一讀。

b.設計填空題,如:

課文共有( )個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寫大花貓( );第( )自然段寫滿月的小貓( )。

c、設計板書,如:

老實 貪玩 盡職

(大花貓)性格古怪 高興時…… 不高興時……

膽小 勇猛

(滿月的小貓)淘氣可愛

剖析“古怪”,賞“貓”悟“情”

1、自讀課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簡要概括出貓性格古怪的幾個方面,然後全班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每人以貓的一個性格特點爲例,把文中具體描寫這一特點的語句讀給同伴聽。

3、深入研讀,品詞析句,體會情感。

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歡這一隻“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的花貓嗎?你是通過哪些描寫來體會的?

b.範例引路。

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引導賞析:抓住“屏息凝視”“一連”“非……不可”邊讀邊想象,並結合相關課件演示,體會作者對這隻“盡職”的貓的欣賞、喜愛之感。

c、全班交流。

找出體會最深的句子,藉助朗讀、比較、品賞關鍵詞語等方法,體驗作者滲透於字裏行間的愛意。如:

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麼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三自然段。

積累運用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小組合作學習:

用“任憑……也”“非……不可”“無論……也”“……可是……”分別說句子,比比誰說得準確、說得多。

3、擴詞練習

貪( ) 性( ) 高( ) 採( )

貧( ) 姓( ) 稿( ) 踩( )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9

展示積累

選擇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誦給同桌聽。

賞讀“可愛”,晶“情”動“情”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從哪些方面感受到“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又是從哪些描寫體會到作者對小貓的喜愛之情的.?

2、同桌討論、全班交流。

a、觀察插圖,體會小花貓的可愛。

b.將課前收集的有關老舍先生酷愛花草的資料與他“放任”小花貓淘氣的描寫進行對比, 以加深感受。

c、聯繫語境理解“開闢…‘生氣勃勃”。

3、有感情地朗讀第四自然段,把喜歡的部分背誦下來。

總體梳理,迴歸全文

1、小組討論:老舍先生筆下這隻既古怪又可愛的花貓,爲什麼能在我們的腦海裏留下難以抹去的印象?

2、各組代表發言,師生共同梳理:

(觀察細緻入微、描寫真實具體、將貓視爲朋友、字裏行間處處留情)

3、朗讀全文,加深體會。

自主選擇,積累詞彙

1、用喜歡的符號圈劃出自己最欣賞的詞語、句子,有感情地多讀幾遍,再摘抄在“採蜜本”上。

2、同桌互相交流。

閱讀鏈接,拓展延伸

1、讀一讀課後“閱讀鏈接”中的兩段話,想一想:同樣是關於貓的描寫,這兩段話與老舍先生的《貓》一文,在觀察與表達的角度上分別有什麼不同?

(提示:第二段話與課文《貓》相似,側重於用擬人的手法側面描寫貓的生活習性,並於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第一段話則從正面直接描寫貓的外形特點。)

2、小組交流。

3、課後留心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幫它拍攝一張相片或畫一張畫像,然後爲相片或畫像配一段旁白。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教會學生誦讀,讓學生在吟詠之中加深理解,熟讀成誦。

(2)引導學生從形象入手,體會詩的意境,領會詩所表達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詩歌產生的歷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教材分析

誦讀欣賞中選擇了三首唐詩,都是與景色與關,詩人通過對景色的描寫,來抒發個人的情懷,表達各自的豪情壯志。

教學設想

通過多讀來領會詩歌的意境,通過對意象的把握來理解詩歌感情。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望嶽》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五嶽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詞、短語或語句來描繪你印象中的泰山呢?(出示視頻及圖片,請同學們自由發言。簡單點評後轉入杜甫的《望嶽》)

二、板書課題,指名簡介作者。

我們學過很多杜甫的詩篇,下面我首先請一位同學將杜甫介紹一下。屏幕展示:字,子美;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人稱詩聖;其詩被喻爲“詩史”;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齊名,世稱“李杜”。其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三、品讀詩歌

(一)朗讀詩歌

1、配樂詩朗誦《望嶽》(出示視頻和音頻材料)。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奏。

2、全體學生配樂齊讀。(古箏曲)

3、學生推薦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4、教師範讀,學生輕吟。

(二)解題

問:詩題叫《望嶽》,可見作者並未登上泰山,詩中句句都是寫“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爲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岱宗”兩句是遠望;“造化”兩句是近望;“蕩胸”兩句是細望;“會當”兩句是極望。)詩人由遠望到近望,由細望到想象將來登嶽遠望之景,全詩以“望”字貫穿全詩,“望”字成了全詩的線索。在望嶽的過程中表現了作者驚歎、讚美、陶醉、豪邁之情。

(三)逐句理解詩歌

“岱宗”兩句。問:“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麼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麼不同?(加“夫”則驚奇、讚歎之情更明明,也更強烈。)泰山之北爲故齊地,之南爲故魯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無論從北或是從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詩人這樣寫有什麼用意?(形容泰山極高極遠。)

“造化”兩句。問:“神秀”,指英靈之氣,這是古人的說法。試聯繫前面一句說說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遠,是天地間英靈之氣聚集的結果。)“陰陽”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呢?(據註釋作答,再補充說明:山前爲陽,日光先臨,故易曉;山後爲陰,日光不到,故易昏。)這是形容泰山高與天齊。

“蕩胸”兩句。大意已見註釋。問:這兩句寫詩人望嶽所見,試作具體描述(泰山中天門以上時有云團浮現,或高或低,故謂之“層雲”;鳥亦時常出沒于山谷間,須睜大眼細望才能見。)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嚮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兩句。

“會當”兩句。絕頂,極頂,指玉皇頂。問:詩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卻能“一覽(全都看到)衆山小”,這說明了什麼?(這是詩人神遊玉皇頂之所見,故謂之虛景。)

(四)再次品讀詩歌,理解景色的特點,感悟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1、在理解詩歌意思的基礎上再次朗讀詩歌

學生在配樂下自由朗讀詩歌,同桌之間相互交流,看誰讀的最有詩意。

2、作者爲什麼產生如此的情感呢?他驚歎什麼,又讚美什麼?爲什麼這麼說?

因景而生情,這是客觀因素;有沒有作者的主觀因素在裏面呢?當時詩人二十幾歲,這也是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裏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詩中哪兩句最能體現?這兩句詩中還蘊含了一番哲理,即:只要不怕困難,敢於攀登高峯,就能俯視萬物。

四、總結。

杜甫一生極爲坎坷,特別是在安史之亂髮生以後,他四方飄泊,居無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後三年裏竟至以舟爲家,他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寫於這動盪不安的生活之中。讀過這首詩後,你對杜甫有怎樣的認識?能找到他取得如此偉大成就的原因麼?

學生自由發言。

第二課時《錢塘湖春行》

一、導入。

錢塘湖即杭州西湖,是我國最著名的風景區之一。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篇多得難以統計。如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等。這首詩以即景寓情見長,寫詩人騎馬瀏覽中所見到的西湖早春風光,使人覺得生意盎然,如親見一般,真不愧爲名篇。

二、感受詩歌

詩人是騎馬遊西湖,所以詩裏提到了“遊蹤”,但詩裏寫遊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着作細緻交代的,要仔細想想纔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後說說詩人的遊蹤。(從孤山的北面到湖東的`白堤)

問: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問:“湖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春水初生,湖面水位上升,與堤平。)爲什麼說“雲腳低”?(“雲腳”,指下垂的雲,水位上升,湖面上的雲自然顯得低了,這是早春景象。)講:杜甫有句雲“日腳下平地”,形容太陽落山;李賀有句雲“露腳斜飛溼寒兔”,形容露水下落之狀。腳,有下垂義。

問:“幾處早鶯”有什麼含義?(鶯不多;如多,當爲“處處”。)爲什麼“爭暖樹”。(餘寒猶在,鳥兒也想曬太陽。)鶯不多,燕子多不多呢?(“誰家”猶言某家,“銜新泥”者,始築巢也,可見也不多。)鶯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鶯燕不多,故爲早春。這兩句專寫鳥兒。

問:第五、六句寫了什麼?(花草)爲什麼說“亂花迷眼?(詩人在馬上觀花,時間長了,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跟詩題有關嗎?(暗切題中“行”字)寫淺草有什麼用意?(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沒蹄”,也是暗切題中“行”字。)

問:最後兩句是怎麼結住全詩的?(用抒情方式)作者在全詩中流露出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詩中哪一個詞最能概括這種感情?(“最愛”)

師歸納:前六句景中有情,後兩句情中有景。全詩情景交融。

三、總結。

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一個“行”字上,“行”字寫得好,才能見出騎馬遊春的樂趣。但西湖面積太大,行程太長,所以詩人只截取其中一段來寫——從孤山寺的北面寫起,至白沙堤止。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陰裏”寫白沙堤之景,這樣,讀這首詩,我們自然就有了隨着詩人飽覽西湖早春景色的感覺。

第三課時《登飛來峯》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看過黃山上的飛來山嗎?……你們覺得奇怪不奇怪?山上爲什麼會有如此的一座山呢?今天我們來看王安石是怎麼看的?

二、朗讀《登飛來峯》

1、教師範讀,學生輕吟。

2、全體學生齊讀並背誦。

三、在教師的點撥下品味全詩。重點品味蘊含在詩中的哲理。

1、本詩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點撥要點:

首句點明瞭地點,第二句緊承首句而來。通過具體的描寫,進一步突出飛來山上“千尋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鋪墊,在此基礎上,詩人自然地寫出三四句:不怕浮雲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爲身在最高的層次。這兩句是全詩的精華,蘊含着深刻的哲理。

2、本詩是一首哲理詩,其中的哲理是如何揭示出來的?

點撥:①哲理是從具體的情境中自然提煉出來的。

②哲理是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加以表達的。即哲理的詩化,詩化的哲理。

③由學生談談對這兩句蘊含深刻的詩的理解。

四、質疑活動

1、《登飛來峯》前兩句,後兩句的側重點各是什麼?

2、“不畏浮雲遮望眼”中的“浮雲”在古代詩歌中常被用來比喻讒佞之類的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王安石此時還沒有受到什麼挫折或打擊,應該說他的心境是積極的,但他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呢?

3、詩人借登飛來峯觀賞景色,闡明瞭一個怎麼樣的哲學道理?同時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要點提示: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會被浮雲遮住視線,可以看得清、看得遠;深層含義,有成就大事業的胸懷,才能不畏懼讒佞小人或其他消極事物)

五、討論活動,邊討論邊板書

①②描寫景物——充滿生機

③④抒發情懷——躊躇滿志

六、小結: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作於王安石29歲時。這是他出世以來,初顯才能,胸懷抱負的時期,表達了詩人躊躇滿志的情懷。全詩將寫景與抒懷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突出了詩的主題。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1

一、激趣導入,看故事:

1、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條繁華的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掛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自幼失明”,經過的人沒看見他似的走開了。

有一天,一位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別的吧。”說完,他便隨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捨。

大家想想:詩人到底寫了什麼呢?如果是你,你會改寫爲什麼?

出示答案“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她”後請同學們談談在語言上有什麼的特點。

2、講解同學們的作文在敘述方面的問題:

無話可說、辭不達意,語言平淡。

這三點幾乎是通病,一篇作文,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湊夠了字數,讀起來卻讓人覺得像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孔子說得好:“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缺少了靚麗的語言包裝,再深刻的立意,再豐富的內容,也會顯得黯然失色。

好作品既是寫出來的,也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最後才完成文學鉅著《紅樓夢》;魯迅創作散文《藤野先生》,先後改動90多處才最終定稿。

那麼作爲學生來講,在作文時如何修改潤色才能讓自己的語言生動形象,“美”起來呢?

二、展示學習目標

1.瞭解讓作文的語言“美”起來的方法。

2.能運用所學的方法改寫句子或文章片斷,並運用到寫作中去。

三、比較下面的句子,哪一句對景物的描寫更貼切更傳神?

A.月光如流水一般,照在這一片葉子花上。青霧升起在荷塘裏。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

A.每個晚上,山下亮起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燈光。

B.每個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

思考:B句用什麼方法使語言富於表現力

明確:精心選用詞語,使用修飾語

原句:傍晚,我打着傘走在路上,突然一位同學跑來說:“我倆擠擠吧。” (只有簡單的主幹,不具體,如何加以擴大,使語句生動起來?)

改句(加上修飾成分後):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傍晚,我一個人打着傘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從身後竄上來一位同學,一下子用手搭住我的肩膀說:‘雨真大我倆擠擠吧。’” (這樣風雨交加的景象和借傘者的懇切詼諧情態躍然紙上)

板書方法一:妙用詞語、添加修飾語

在繪景狀物寫人敘事時,精心挑選最富有表現力的字眼做修飾語,能把意思表達得更準確、鮮明、生動我也試試:

1、有個小珠子落在地上。

有個小珠子從桌子上滾了下來,在地上叮叮噹噹地跳着。

2、描寫起得晚,快要遲到的情景。

天哪,要遲到了!我馬上起牀,穿好衣服,洗了臉就去學校了。

3、天呀,要遲到了,我開被子,下牀來,過衣服,上鞋子,幾步進洗手間,出牙刷,上牙膏,在口中胡亂了幾下,然後下毛巾,在臉上了幾把,起外套,出宿舍。

天呀,要遲到了。我掀開被子,從牀上爬起來,拿過衣服,穿上鞋子,幾步跑進洗手間,找出牙刷,擠上牙膏,胡亂刷了幾下,然後拿起毛巾,在臉上洗了幾下,穿上外套,跑出宿舍。

天哪,要遲到了!我踢開被子,從牀上跳下來,慌慌張張地拽過衣服,套上鞋子,幾步躥進衛生間,急急忙忙抽出牙刷,塗上牙膏,在嘴裏胡亂地戳了幾下,然後扯下毛巾,在臉上抹了兩把,飛快地鑽出宿舍,往教室跑去。

再品讀美句,看出美在哪裏?

1、一張小小的紅葉兒,聽了狡猾的西風勸告,私下離開母枝出來玩耍,走到半路上,風兒偷偷地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裏。

2 、溪水是怎樣的開心呵,她將那可憐的迷路的小紅葉,推推擠擠地送到一個旋渦裏,使他滴滴溜溜地打圓轉兒;那葉向前不得,向後不能,急得幾乎哭出來;水笑嘻嘻的將手一鬆,他才一溜煙地逃走了。

3、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裏的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思考:以上語句啓示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使描寫生動形象?

明確:運用修辭手法(擬人、比喻、排比)

板書方法二:巧用修辭添魅力

比較一下:同一意思,兩種表達,哪個的語言更“美”?

1. A.她長得很瘦。

B.她瘦得如秋天的田野上一顆孤零零的高梁。

2. A.天黑了。

B.白日害羞地依偎進山的懷抱。

3. A.媽媽給了我一切

B.如果我是一艘小船,媽媽就是溫馨的港灣,讓我幸福停靠;如果我是一粒種子,媽媽就是那一方熱土,讓我茁壯成長;如果我是一片白雲,媽媽就是那蔚藍的天空,讓我馳騁翱翔。

我也試試

1、太陽升起來了。

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來了。或:太陽公公在地平線上露出了笑臉。

2、這眼神,讓我感到溫暖。

改爲:這眼神,猶如冬日裏送來的一縷陽光,讓我從頭到腳都感到暖洋洋的。

比較句子:

1、原文:我們只有樹立遠大的志向,才能成就一番宏偉的事業。

改文:我們只有抱着“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情壯志,才能成就一番宏偉的事業。

2、原文:我喜歡靜謐的感覺,更向往悠閒的意境。

改文:我喜歡“人跡板橋霜”的靜謐,更向往“採菊東籬下”的悠閒。

思考:改文比原文好在哪裏?

明確:引用詩句

板書方法三:巧用詩句增文彩

我們也試試:

1、原文:感謝小草教給我堅強,感謝落花教給我奉獻。

改文:“ ”,感謝小草教給我堅強;“ ”,感謝落花教給我奉獻。

改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感謝小草教給我堅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感謝落花教給我奉獻。

2、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比如廬山瀑布,泰山絕頂,還有那長江三峽,以及那秀麗江南。

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愛那“ ”的廬山瀑布,我愛那“ ”的泰山絕頂,還有那“ ”的長江三峽,以及那“ ”的秀麗江南。

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愛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我愛那“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的泰山絕頂,還有那“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長江三峽,以及那“日出江花紅勝火”的秀麗江南。

巧用佳句(引用詩句)的注意事項:

首先,引用的佳句語意要符合自己的表達需要;其次,必須要將佳句和自己的語言自然、規範的銜接在一起,組合後的語句要通順、流暢。

四、小結:

使作文語言美起來的方法:

1.妙用詞語、添加修飾語(形容詞、動詞、擬聲詞、新詞、仿詞)。

2、巧用修辭添魅力(比喻、擬人、誇張、排比)。

3.巧用詩句增文彩。

精彩文段欣賞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五、練習:

下面請大家欣賞風景畫,嘗試用所學技法的任意一個,用一句最美的語言描繪你所看到畫面。

展示三幅圖片

六、作業:

《那一刻,我很難忘》不少於600字。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2

學習目標

1、認識“頸、厲”等8個生字。會寫“頸、鄭”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厲聲、京劇、倘若、侍候、脾氣、供養、鄰近”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4、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準備白鵝掛圖或白鵝活動情景VCD,“淨角出場’VCD。

2、收集有關“鵝”的故事和古詩。

第一課

導入揭題

1、出示白鵝活動資料(VCD或圖):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動物朋友,仔細看看它是誰?你喜歡它嗎?

2、你熟悉鵝嗎?看到鵝你會想到些什麼?

a、出示駱賓王的《鵝》,齊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b.王羲之寫“鵝”的故事。

過渡:七歲的駱賓王寫鵝,妙趣橫生,大師豐子愷筆下的鵝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們想知道嗎?

初讀感知

1、出示導讀:

a.自由讀文,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b.你喜歡大師豐子愷筆下的鵝嗎?爲什麼?請在相關文字旁寫上喜歡鵝的原因。

c、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請在相關文字邊上打上“?”。

2、學生自由讀文,完成“導讀”要求。

3、檢查生字詞。(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讀錯的字)

4、交流。(可以用說理由、感情朗讀、表演等形式)

a、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部分。

b.小結:同學們談得真好,讀出了自己的喜愛之情,把作者筆下的這隻白鵝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c、全班齊讀課文一遍。

5、質疑。

a、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梳理、板書。

b、選取有價值的問題作爲教學的重點。如: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白鵝有哪些特點?作者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

細讀解疑

1、自由讀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四人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可採用以下三步,幫助學生理解過渡句的作用。)

a.出示第二自然段,討論:鵝的高傲表現在哪裏?

b.理解“更”的'用法。(承上啓下,突出“下”o)

c、讀寫結合訓練。

題目《我的爸爸》

內容:a、在生活上,爸爸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照顧我。

b.在學習上,爸爸對我的要求十分嚴格。

要求:請根據本篇作文的兩個重點內容,給這篇作文寫一個起“承上啓下”作用的過渡段。

4、小結。

a、承上啓下。

b.點明鵝的特點。

c、告訴我們白鵝的高傲表現在“姿態;叫聲、步態、吃相”四個方面。

總結

我們班的同學學習的本領真強,通過自己讀書、討論,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我們不僅簡單瞭解了豐子愷筆下具有高傲特點的白鵝,而且學習了“承上啓下”的寫法,這種過渡方式使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在今後的作文中希望同學們能加以應用。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⑴學會複韻母ie、ue和特殊韻母er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⑵學會整體認讀音節ye、yue。

⑶學習聲母與複韻母ie、ue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

⑸培養觀察和表達的興趣和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ieueer的音、形、書寫;

2、ye、yue兩個整體認讀音節的音形。

教學難點:

兩個整體認讀音節與兩個複韻母的字形區別。

養成教學訓練點:

培養學生看圖學拼音的能力。

課前準備:

字母卡片、音節詞卡片、生字卡片、詞語卡片及教學掛圖。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⑴大屏幕出示“拼音王國”的動態畫面。(學生學過的聲母、韻母都包含其中)

談話激趣:在拼音王國裏,我們已經認識了許多拼音朋友。這兒有幾位老朋友可想念大家了!來,跟它們打打招呼。(聲母b、p、m、f、d、t、n、l、j、q、x、y、w和複韻母ai、ei、ui、ao、ou、iu從畫面中一躍而出,排成兩排)全班齊讀。

⑵導入:今天,老朋友們還要介紹我們認識其他的新朋友呢!

二、學習複韻母ie和整體認讀音節ye

⑴學習ie和ye的讀音和四聲。

a、藉助圖畫讀準音。

出示圖畫(椰子樹),學生觀察後交流;圖上畫着什麼?你知道哪些跟椰子有關的東西?(如椰汁、椰樹、椰子糖)

學生試讀圖下的ie、ye。

交流:你是怎麼知道ie、ye的讀音的?(藉助圖畫,或是跟哥哥姐姐學的)。教師適時告訴學生:ie是複韻母,ye是整體認讀音節,它們的讀音相同。

教師示範讀,學生一邊聽一邊仔細觀察老師的口型。

學生模仿,交流發音方法,教師加以梳理、總結。

同桌互讀互檢,教師巡視、指導。

b、藉助語言積累鞏固ie、ye的讀音:我們平時說話,什麼時候會說到ye(ie)這個音?同桌互說,全班交流。

c、學習ie、ye的四聲。

小老師按四聲順序領讀。

打亂順序開火車讀。

⑵學習拼音。

a、談話激趣:小朋友,你們知道ie的聲母朋友有哪些嗎?我們趕緊讓它們見見面吧!出示聲母b、p、m、d、t、n、l、j、q、x。(展示課件)

b、學習上述聲母與ie相拼的音節。

複習兩拼音的方法。

出示相關音節(帶調),學生練習拼讀。個人輕聲拼讀,同桌互相拼讀,指名拼讀,小老師領讀。

藉助音節發展語言:從剛纔拼讀的音節中自選一個來說詞語或句子。小組內互相說,指名說。

⑶指導書寫ei、ye。

a、識記字形:ie和ye在字形上有什麼不同?你想用什麼方法把它們記牢?

b、指導書寫。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三、學習複韻母ue和整體認讀音節yue

⑴學習ue和yue的讀音和四聲。(教學方法、步驟與ie、ye的`教學相同)

提示:教師範讀ue後,要引導學生將ue的發音特點(尤其是口型)與ie作比較,然後讓學生模仿、練讀。

比較ue和ie在字形上的區別和聯繫之前,先複習v上兩點省略規則。

⑵學習拼音。

a、學生看課本,試着拼讀n、l、j、q、x與ue相拼的音節。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情況,個別指導。

b、展示相關課件,指名拼讀,教師相機指導。

c、出示帶調音節nue、lue、jue、jue、jue、que、que、que、xue、xue、xue、xue,學生開火車讀,全班齊讀。

d、藉助音節發展語言:從上述音節中自選音節說詞語或句子。

⑶指導書寫ue、yue。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鞏固練習

引導學生自編兒歌或順口溜記牢ie、ue和ye、yue。(例如:“月兒圓,樹葉綠,大家一起吃月餅。”)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⑴師生問答,複習ie、ue、ye、yue。如教師問:“誰是整體認讀音節ye、ye、ye?”

持卡的學生迅速舉起卡片回答:“我是整體認讀音節ye、ye、ye。”

⑵交流課前自編的兒歌或順口溜。

⑶開火車用音節說詞語和音節詞和詞語說句子:bie、die、ye、ye、yue、nue、lue、que、jue、xue、you、

二、學習特殊韻母er

⑴學習er的讀音。

a、學生觀察圖畫(耳朵),試着發音。教師巡視,瞭解學生情況。

b、交流發音體會:小朋友在試讀時遇到什麼困難?

c、教師範讀,告訴學生這是一個特殊韻母。學生模仿、練讀。

d、師生合作,小結髮音方法。

e、學生練習。(邊讀邊配以手勢)同桌互讀,教師巡視、指導。

⑵學習er的發音。

a、按順序開火車讀,打亂順序指名讀,全班齊讀,。

b、用er、er、er分別說詞語或句子,比比誰說得多。

⑶指導書寫er。

學生試寫一遍;師生評議;教師範寫;學生練寫。

教學反思:

在教學上,我也強調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是主人,所以,我還是安排了個別讀、開火車讀、同桌互讀等多種學生活動的方式,提高參與的密度和效率。但在我的遊戲設計環節上,忽略了可能還有很多孩子並沒會拼讀。這樣,那些還沒讀好的孩子可能就失去了一個拼讀的機會,我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注意的,這樣,也避免出現“差生”的情況。

認一認4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認識16個漢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能夠根據圖畫,初步瞭解這些字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理解“東、西、南、北”四個主要方向。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複習

1、複習前面“認一認”中學過的10個生字。

多種形式讀

二、學習16個漢字

1、認讀生字中學習過的紅色音節

小黑板出示:

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齊讀

2、小黑板出示本課16個生字

請同學們說一說有哪些字是已經認識的。教師相機表揚能夠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學生。

(1)師範讀

(2)學生結合插圖識記字形

(3)檢查讀

3、運用遊戲鞏固。

(1)第一組詞語(做遊戲識字)

過渡:小朋友們讀得這麼好,下面老師請大家玩個送字遊戲,根據老師的動作,找一個字送給我。

a、教師走出教室

指名說,領着大家讀

b、老師出去後進來

學生齊說入,齊讀

c、老師打開燈

指名說:開開火車讀

d、關上燈

指名讀

e、練習用開關說話

我們還可以說開關什麼?

(2)第二組詞語(運用動作識字)

a、運用動作識字

看老師做動作找字,和可以說字請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

b、多種形式讀

(3)第三組詞語(運用兒歌識字)

過渡:小朋友們學得這麼認真,做得這麼端正,老師獎勵你們一首兒歌:早晨起牀,面對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邊是北,右面是南。(爲下文做鋪墊)

a、小朋友們,你知道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嗎?

用手指着東的方向讀東

b、到了傍晚,太陽從哪邊落下?

老師走到西面,學生用手指着西讀。

c、根據兒歌內容讀南、北

南邊同學、北邊同學拿着南北讀

d、學生比賽讀

(4)第四組詞語(聯繫生活實際識字)

a、指名前後兩人說說誰在前,誰在後,生拿卡片讀

b、練習說話:我的前面是誰?後面是誰?

c、我們回答問題舉哪隻手?寫字呢?

d、生舉卡片讀,多種形式讀

4、打亂順序檢查讀

齊讀、開火車讀、指名讀

三、寫音節

過渡:你們真的和16個漢字交上了朋友,現在自己選三個音節來寫一寫,比一比誰寫的漂亮。

1、師生同做寫字操

2、寫音節

3、評價。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4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瞭解作者筆下動物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與前篇課文的描寫方法作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4、讀記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與前篇課文的描寫方法作些比較,學習作者的觀察與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課文插圖(或製作課件)。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2)(或多媒體課件)。

2、觀察、說話:這是一隻什麼樣的白鵝?

3、導人新課: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隻白公鵝的?兩位作家的描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檢查預習,初讀課文

1、同桌或4人小組互教互查生字詞的讀音,要求借助拼音讀準確。

2、指名分段試讀課文,注意正音,要求讀準,讀通順。

對比閱讀,領悟方法

1、設計表格(或課件),引導對比閱讀。

a、先出示(點擊)1日課內容,再讀新課,劃出重點詞句,進行對比閱讀和交流。

白鵝 白公鵝

姿態

叫聲

步態

吃相

玩相

b.從表中你發現什麼?(相同點、不同點)

2、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同樣是寫“步態”,兩段的相同點是什麼?不同點是什麼?(同:傲慢、派頭;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後追趕的步態。)

3、抓重點段,進行對比閱讀。

a、豐子愷怎樣寫鵝的.吃相?(食料簡單、吃法有板有眼,需要侍候)

b.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戲水、搶佔地盤、主宰一切)

c.討論:兩位作者爲什麼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麼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品讀詞句,體會感情

1、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詞、句,讀一讀。

2、兩位作者對白鵝有什麼樣的感情?

作業

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5

【內容分析】

《化石吟》所在的這一單元的幾篇文章都與科學密切相關,內容豐富多彩。閱讀這些文章,可以豐富我們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

新課標在這一單元中要求: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練習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化石吟》寫的是化石在科學研究中的作用:科學家通過它,能給我們展示出億萬年前地球上的奇異畫面。化石功不可沒,科學真是神奇,科學家更是偉大。

學習這一課時,爲了準確理解課文內容,有必要聯繫生物學的內容,就文中涉和的如魚類的進化、鳥類的進化、兩棲類的進化、被子植物、恐龍、猛獁等內容。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講解過多,不能上成生物課。

課文是一首科學詩,以詩歌的形式,傳達科學的內容。兼具科學與文學之美。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根據上述教材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徵,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理解、積累“奇幻、蔥蘢、幽雅、海枯石爛、日轉星移”等詞語。

⑵瞭解化石展現的億萬年前奇幻的生物世界。

2、能力目標:

⑴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的節奏韻律之美和前後照應的結構特點。

⑵學習快速閱讀、篩選、概括要點的閱讀方法。

3、德育目標:

認識到科學的美,培養對生物世界的興趣和對科學的熱情。

教學重點:反覆誦讀,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和節奏韻律之美。

教學難點:聯繫生物學的相關知識,激活聯想想像思維,深入理解詩歌內容。

【關於教法】

爲此我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1、朗讀法:詩歌節奏鮮明,聲調和諧,富有韻律美,同時運用擬人手法,以第二人稱“你”稱謂化石,親切自然,字裏行間流露出讚歎之情。非誦讀不能體會其美。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感受情感之美和音樂美。

2、聯想想像法:億萬年前地球上神奇的'景象,化石作了一一的記錄,科學家據此復原了古生物的形象,要求學生根據詩歌所提供的素材描繪出想象中的遠古世界,並以優美的語言,有條理的思維描畫一翻,這對於鍛練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3、討論點撥法:教學中充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體,自主的探究詩歌的內容和首尾呼應的結構美。

【學法指導】

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的雙邊活動,遵循“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質疑爲主線”的教學思路進行學法的指導,採用了主體思維法、小組討論法。

在指導過程中,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然後根據一系列緊扣教學的問題,使學生自主地考慮、分析、討論,從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感知到理解,從感性到理性,從學會到會學,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提高了能力。

【教學設想】

預計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投影展示字詞,完成知識目標一,展示古生物圖片,完成知識目標二。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律美,認識詩歌前後照應的結構特點。聯想想象,描畫化石所出現出來的奇幻圖畫。

第二課時: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探究詩歌的內容。

查找資料,寫一篇介紹恐龍的短文,提倡用詩歌的形式。

下面我就以第一課時爲例,說一下具體的課堂實施。

【教學程序】

一、提前安排好預習

1、劃出自身認爲不認識或不理解的詞,會讀會寫。

2、熟悉課文。

二、精心設計導語

同學們,每當走進自然博物館,或看到介紹古生物的畫冊,面對復原的古生物時,思緒總會把我們帶進曾留下生命輝煌的遠古洪荒世界。冰冷的化石卻是昨是生命信息的演繹,敘說着億萬年前那奇幻的神話,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首讚頌化石的抒情詩──《化石吟》。

三、投影儀展示準備的字詞,完成知識目標一,檢查掌握情況

投影電腦中的關於古生物的圖片,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四、詩歌朗讀

教師範讀詩歌,學生注意領會。然後指學生朗讀。

(注意維護學生的熱情,多發現朗讀時的優點,給予鼓勵。至於他們的缺乏,課外私下推薦。)

提出問題:找出詩中哪兩節結構相近?它們在內容上,在全文的結構中起什麼作用?

五、分組討論

詩中提到的古生物,可以說包括了海、陸、空全方位立體的古代生物世界,假如我們通過時光機器,分成幾個探險小組,漫遊到了那個世界,你看到的應該會是一幅怎樣奇麗的畫面,下面我們分組討論,看哪一組想象合理,奇異,描繪的優美動人。(採用分組討論,提出要求:各組推舉一名代表,集中表達本組意見,只要有出色的地方,帶頭鼓掌,爲他們的表示。)

六、總結

科學家研究保管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的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詩人張鋒以一首科學詩《化石吟》,飽含感情的讚頌了會講話的奇異的化石,引領我們去漫遊那遠古洪荒、滄海桑田。遐思之餘,我想,如何儘可能地去維護地球上接近滅絕的珍稀動物,而不是讓後世的人們在博物館中去慨嘆、遐思,這更多的需要全人類珍愛我們生活着的這個星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爲了秀水藍天、花紅草綠。

【板書設計】

化石吟

科學詩

首尾圓合1~2節:問句引發想像

收放自如3~6節:主體具體抒寫遐思內容

7節:迴應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6

教材分析

《我多想去看看》這篇課文是一首詩歌,用第一人稱,通過“我”和媽媽的對話,講自己非常想到遙遠的北京城,去看xx廣場的升旗儀式。課文中的“我”是一個山村的孩子。茫茫的大山隔阻了“我”的視線,卻隔不斷“我”對山外世界的嚮往。詩歌感情真摯、語言樸實,字字句句浸透着作者的情、流動着作者的情。

學情分析

學生對首都北京有一種天然的嚮往之情,教學中要點燃這種激情,引導學生想象首都北京,在朗誦中感受北京。由於大部分學生沒有去過北京,在適當的時機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欣賞北京的風光,向學生講一講北京的風光,爲情感的激發創造條件。

教學理念

1、從“封閉”走向“開放”。語文課程要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化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預設教學目標

1、複習生字,會寫“廣、升”2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熱愛北京、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北京的風景圖,課件,升旗儀式錄像片等。

預設教學過程

一、複習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1課,齊讀課題《我多想去看看》。

1、複習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還記得這些朋友的名字嗎?自由叫叫他們的名字。

出示三個笑臉,猜猜每個笑臉後面藏着哪個字。要求講清是第幾排第幾個什麼字。

2、複習詞語:多想、告訴、小路、不能、北京城、xx、廣場、升旗

指名讀、帶讀──齊讀。

二、學習一、二兩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自己讀懂了什麼。

2、你讀懂了什麼?

3、根據學生回答隨機出示句子:

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xx,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觀。

女孩子一起讀一讀。你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嗎?根據學生回答:

⑴理解“遙遠”

誰知道這個詞的意思?

是呀,北京城離大山很遠很遠,從大山那邊坐火車要很長時間才能到達北京,北京城實在太遙遠了。

出示詞語:(遙遠)我們一起把這個詞讀一讀。

⑵山裏的孩子即使沿着彎彎的小路走出了大山,坐火車去北京還要很長時間。

出示句子:媽媽告訴我,沿着彎彎的小路,就能走出大山。

指名讀──齊讀。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⑶理解“壯觀”

出示詞語,讀詞語。

北京雖然非常遙遠,但它作爲我國的首都,是全國各族人民都很嚮往的地方,特別是xx廣場上的升旗儀式非常壯觀。我們一起去參加這個升旗儀式吧!

播放錄象:升旗儀式

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是呀!看到這麼壯觀的升旗儀式,聽到嘹亮的國歌聲,你還想到了什麼?xx廣場上的升旗儀式和我們學校的升旗儀式比有什麼不一樣?

F、每天早晨,當xx廣場上五星紅旗與太陽一同升起的時候,工人、農民、學生都注視着紅旗,向我們的國旗致敬,廣場上人是那麼多,解放軍是那麼威武,這場面是多麼壯觀呀!你能用朗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嗎?

出示句子:遙遠的北京城,有一座xx,廣場上升旗儀式非常壯

先自己讀一讀。

指名讀。

男女生比賽讀。

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三、學習第三句

過渡:從你們的朗讀中老師聽出來了,我們小朋友和這位山裏的孩子一樣是多麼渴望能親眼看看xx廣場上那壯觀的升旗儀式啊!

1、指名多生說,你想去看看嗎?

2、我們小朋友都想去看看嗎?讓我們一起將自己的願望說出來吧。出示課題齊讀:我多想去看看。

3、如果我們小朋友真到了北京,除了去看xx廣場上的升旗儀式,你還想去看什麼?

4、北京值得去看的地方確實很多,老師收集了一些北京的圖片,我們來欣賞一下。

課件逐一出示圖片,配以教師的講解:

xx、xx廣場、萬里長城、故宮、天壇、香山公園、北海公園、中央電視臺

5、看到這兒,你是不是更想到北京去看看了?

能用朗讀將自己的心願表達出來嗎?

出示句子:我多想去看看,我多想去看看。

⑴先和同桌相互讀讀這句話,比一比誰更能把心裏的渴望讀出來。

⑵指名讀

⑶想讀的'站起來讀

⑷我們一起將自己的願望說出來吧。齊讀。

四、配樂誦讀全文

多麼強烈的渴望啊!讓我們拿起書,把全文深情地讀一讀。

五、總結

過渡:我們用聲情並茂的朗讀表達出了對首都北京的熱愛與嚮往,又欣賞了許多美麗的圖片此時你想對北京說些什麼?

1、出示句式:北京,我想對你說。

自由說──指名說。

2、是呀,北京你真美啊。我們愛北京。

出示句子: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

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

我們愛北京。

我們愛五星紅旗。

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3、北京作爲我國的首都風景如畫,每年都吸引着數千萬國內外的遊客。2008年,北京將舉辦夏季奧運會,到時北京將再次成爲全世界的焦點,讓我們共同期盼,共同等待。讓我們再一次道出我們的心聲:

出示課題,讀題:

⑴讓我們男孩子從心底裏大聲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⑵女孩子甜甜地對北京說一聲──我多想去看看

⑶我們一起懷着對北京的無限熱愛,無限嚮往,一齊說。

六、寫字

指導書寫“廣、升”。

教後反思

本課教學我以“情”貫穿全文,以“情”爲導線,引領學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體做法是:

一、通過多媒體的展現,激發學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對xx的升旗儀式也許是陌生的(我們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

我利用了多媒體的優勢,在學生面前展現了xx廣場升旗的雄偉壯觀場面,讓孩子置身其中,讓他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從而激起他們的熱愛國旗的感情。如:當我播放錄象“升國旗”時,學生們便情不自禁地起立,唱起了國歌。那種氣氛,儼然自己也在其中。後來,當我問他們看完後有什麼想法,有的孩子說,我真的很想去看看北京,有的說我長大也要當升旗手等等。

二、通過多種形式的品讀,領悟文中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每個孩子的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環境不同,所以每個孩子的語言表達,情感體驗多有不同。品讀時,我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後指導學生討論、理解,再指導朗讀,最後再以多種形式的讀,如:齊讀,賽讀,同桌讀,配樂讀等來領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過課題的循環呼應,釋放學生的情感

如果說這節課只停留在讓學生讀讀課文,談談感受的話,學生的情感就難於釋放出來,因而,課堂中我讓學生通過課一開始讀課題,課中讀課題,課結束再讀課題,一次又一次使學生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難點 :說明文的說明語言

教學用具 :幻燈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新課 :( 3` )

由現代生活中的圖案說起,引起學生對說明對象的仔細觀察的.興趣。

二、創設教學情境 :( 7` )

1 .先請學生對語文書封頁進行欣賞、觀察,然後小組討論;

2 .提問學生,語文書封頁象徵含義及圖案構成;

3 .學生評議;

4 .教師統一意見,給予評析。

三、展示一枚郵票,巡迴演示,分組討論 :( 5` )

1 .認真觀察,弄清畫面的構成,注意其中每一處細節,抓住其特徵,弄懂它的象徵含義。

2 .注意安排說明順序,或自上而下,或從左到右,或由外到內。

3 .注意說明文結構,分清主次,重點突出主體部分。

4 .說明語言有主動與平實之分。

四、各小組成員暢所欲言,教師巡視 ( 10` )

五、教師抽籤提問,其他學生評析 ( 4` )

六、教師歸納 ( 3` )

七、學生動手列出寫作提綱 ( 8` )

八、教師展示一、二 提綱欣賞 ( 3` )

九、教師總結 ( 2` )

十、佈置課後作 業:

要求學生完成一篇 500 字左右的說明文。

參考題目有:

1 .說明某種商標的圖案。

2 .說明某一本課本封面的圖案。

3 .說明一張你喜歡的郵票上的圖案。

寫作指導:

1 .仔細觀察圖案,弄懂其象徵含義;

2 .注間綜合運用多種說明方法;

3 .安排好說明順序。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38個、詞語49個。

3、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背誦、積累優美的語言。

4、培養學生對自然界、對科學的興趣和認真觀察的習慣,啓發學生在觀察中有所發現,有所收穫,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背誦、積累優美的語言。

2、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習慣和能力,學習寫觀察日記。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積累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

2、組織語文實踐活動,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3、指導學生寫觀察日記。

教學方法:

一、加強口語交際與習作的整合

1、話題提供習作的素材。

2、說得有序、清楚是寫得連貫、生動的前提。

二:加強小練筆

1、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練筆資源。引導學生寫寫觀察日記

2、有效利用生活中的練筆機宜引導學生走進生活

3、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給他們一些美好的感覺。

13花鐘

一、教學要求。

1.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豔、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甦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能用欣賞的語氣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3.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二、教學重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三、教學難點:學習作者用不同的句式表達同一個意思。

四、教學方法:閱讀法,發現法

五、教學準備。

1、教師演示文稿。

2、學生課前觀察的一天花兒開放時間的資料。

六、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導入。

1、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說說自己觀察了哪些花,它們在什麼時間開放?

比一比,看誰蒐集的信息多。(可以得到觀察小能手的稱號)(板書:花)

2、教師播放課件:欣賞一些美麗的花。問:你知道這些花的名字嗎?它們是在什麼時間開

放的呢?(學生可以猜測。)有一位植物學家,他的做法真絕妙呀!連老師心裏都癢癢的,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請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二、熟讀課文,初步釋疑。

1、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怎樣纔算把課文讀熟練?(遇到意思不明確的詞,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交流自己讀的過程。

3、請學生讀1、2兩段。

4、評議。

5、餘下一段同桌讀。(幫助夥伴糾正錯誤)

6、現在知道那位植物學家做了什麼嗎?(補充課題:鍾)

7、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討論、交流)你喜歡用什麼樣的心情讀一讀這課題呢?

(自由讀課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表揚。

8、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些什麼?(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你認爲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

三、探究課文,感情朗讀。

(根據學生的興趣讀懂課文。)

如:學生選擇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2、誰想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學生朗讀)

師:你讀出了自己的感情,老師都被你感動了。你爲什麼會如此鍾情於這一段呢?

(說體會,談感想)

3、用課件出示兩段話,學生朗讀進行比較。(一段是原文;一段是教師改編,描寫花兒開放的句式單調、乾巴。)爲什麼你喜歡原文?(說理由)

4、師生合作朗讀本段課文。

5、交流自己的收穫。

6、帶着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再美美地朗讀這段課文。

7、背誦喜歡部分,與同學交流。

8、課件出示課後第三題。

小結:大自然實在奇妙,這些美麗的花兒爲什麼不在一個時間開放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同學們,你們想去探究一下嗎?要知原因,下節課再見。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認讀,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1)教師範寫,學生學寫。

(2)學生自己寫,師生評議。

(3)學生練寫,反饋結果。

五、課堂練習。

(1)課件出示練習題。

(2)抄寫19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相互檢查。

二、展開想象,推測原因。

1、爲什麼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

2、學生自由推測。

三、研讀課文,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交流。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學生朗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等有什麼關係。

5、小組交流,說說其他植物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昆蟲活動的關係。

7、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拓展能力。

1、朗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植物學家絕妙的做法。

2、繼續觀察蒐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然後把這些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他人。(形式多樣:如編科學小報、做資料卡、寫觀察日記等)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19

一、教學三維目標

分析評價課文的觀點。

從課文內容和寫法上獲得一些啓示。

瞭解咬文嚼字的基本方法和作用。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分析評價課文的觀點。

教學難點:寫作技巧(將簡單的內容表現得搖曳多姿)。

三、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評價討論法。

四、教學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介紹作者:

朱光潛,現代美學家,文藝理論家。筆名孟石、孟實,安徽桐城人。1916年考入武昌高等師範學校中文系,次年進入香港大學,主攻教育學;1922年畢業後,在上海中國公學和浙江上虞春暉中學任教;1925年入英國愛丁堡大學學習;1929年畢業,轉入倫敦大學,以論文《悲劇心理學》獲文學博士學位;1933年回國。回國前的主要代表作《文藝心理學》《詩論》,開華人美學研究的先鋒。

解放後,他一直是北大教授。其所著《西方美學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論述西方美學歷史的著作,迄今無人敢代他的地位,無作品敢代替此書。他早年就讀愛丁堡大學時寫的《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民國時期出版業的一大景觀。x中,他蹲在牛棚裏翻譯了百萬言的黑格爾的《美學》。

朱光潛腳踏着中西文化,穿越20世紀,與苦難中奮鬥的中國一同走過從前。他的一生是一部淺近而深奧的大書。我們對他的理解,只限於現在閱讀的《咬文嚼字》,相信通過今天的閱讀,同學們一定回收益匪淺。

二.解題:

“咬文嚼字”的“嚼”是斟酌的意思,這個成語的含義是:①形容過分推敲字句。②形容掉書袋或買弄才學。③謂不重視實質,只在某些字句上糾纏,或強詞奪理。題目的含義則是:對文學作品的語言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態度,只有這樣,才能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三.分析課文:

(一)分析第一層(1、2段):更替文字意味不同。

用“這”和“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有什麼區別?有什麼啓示?

明確:①“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語氣堅決。

②六個“你這……”。——感情強烈。 →啓示:思想感情不同

③“你是個好小子。”——表假定語氣。

④“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爲“你這革命家的風度”。→啓示:結構不同,不合邏輯

→啓示:連郭沫若用好一個字也頗費周折,說明用好語言文字很不簡單,一定要細細品味,要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態度。

作者列舉改字不當之例,常常用怎樣的寫作方式?作用何在?

明確:對比;正誤比較分析,使之更有說服力。

所句舉例子的共同點是什麼?給我們怎樣的啓示?

明確:例子來源於名家名篇。啓示:要注意資料的積累、梳理。本文的材料豐富,無論是記憶中的,還是資料中的,都得有資料。如文中的《紅樓夢》、《水滸》、《屈原》、《史記》等。積累知識的方式:筆記、卡片、索引等。

(二)分析第二層(3、4段):說明文字一增一減意味不同。

爲什麼我們在咬文嚼字時,非這樣錙銖必較不可?

明確:文字上的推敲,就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修改後的句子爲什麼不好?給你怎樣的啓示?

明確:①原文“草中石,以爲虎”並非“見草中有虎”。②原文“視之,石也”有發現錯誤而驚訝之意。③原文“終不能復入石矣”有失望而放棄得很斬截之意。總之,說明文字一增一減,這表面形式的變化,就引起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變化。

啓示:我們咬文嚼字也要有思路,或由表及裏,或由此及彼,這樣品味才能到位。

由此例改文得到怎樣的啓示?

明確:修改作文是推敲字是否恰當地表情達意。

(三)分析第三層(5段):不同的字眼不同的意境。

用“推”或用“敲”各自不同的意境是什麼?

明確:推——步月歸寺——冷寂場合

敲——月夜訪友——熱鬧場合

世人與錢鍾書就“推敲”的用法是否一致?你從中得到怎樣的啓示?

明確:世人認爲“敲”字好,有動作、形象,有聲音。

錢鍾書不迷信,不盲從,獨抒新見。他認爲哪一種境界是詩人當時所要說的而且與全詩調和的就用哪一個字。

啓示:品味語言要獨立思考,只要言之成理(合情合理)就行。

與前面例比較,此事例從什麼角度要求咬文嚼字?

明確:從文字表達的意境。總之反覆強調: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強調語言是跟着思想感情走的',更動了文字就同時更動了思想意境。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四.總結:第一部分舉三個例子說明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關係。

第二課時

一.複習第一部分的寫作特點:

即舉事例,講道理。不舉例子,道理是空的;例子不典型,道理也不到位;例子解說不好,道理也講不好;例子不充分,道理也不充分。本文例多,又分析精闢,令人心悅誠服。

例子是具體的,具體的例子可以給人以豐富的啓發。

二.分析第二部分:講文字聯想意義的使用,有正負兩面。

文字聯想意義的運用有兩種情況,請各用一個成語概括。

正面:點石成金。負面:陳詞濫調。

什麼叫直指的意義?什麼叫聯想的意義?各有什麼特點?各用什麼修辭格?(略)

科學的文字與文學的文字的區別是什麼?(略)

合情合理的想象,“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兩句詩,回答問題:

①詩中人物所處的環境是(夜晚,月影朦朧,山間泉水旁)

②詩中人物所進行的活動是(品茶,賞月)

③詩中表達的是詩人(獨處清淨,安享自然,怡然自樂)的情趣。

④這兩句詩運用了(比喻,對偶)的修辭。

“聯想起於習慣,習慣老是歡喜走熟路”一句可否變換分句順序?爲什麼?

不行。前句與“聯想”銜接,後句與“熟路”銜接。換後,就不銜接連貫了。

作者舉從前做詩文的人的例子,其意圖何在?

表明他們的套語濫調根本與文藝無緣。

產生“套板反應”的弊端表現在哪些方面?

①作者無創作動機。②讀者無新鮮真切的情趣。

作者認爲人們爲什麼容易產生“套板反應”?怎樣才能克服“套板反應”?

①套板較省力(人生來有惰性);②遇事往深一層想。

最後一段文字中有哪些值得你吸收的東西?

運用文字應有謹嚴的精神。必須勤奮。推陳出新,時時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相吻合,你纔會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

三.歸納總結:

全文的線索是什麼?

文字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係。

寫作目的:讓讀者明白①咬文嚼字的目標(逐漸達到藝術的完美)②咬文嚼字的要求(求思想感情和語言的精練的吻合)③咬文嚼字的方法:以謹嚴的態度,刻苦自勵,留心玩索,推陳出新。

四.造句:活用詞語,推陳出新的句子。

初來乍到→初學乍練。

五.作業:課後練習。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20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掌握本課生字、生詞,瞭解長城的概貌、構造、歷史等,《長城》教學設計。

2.智能目標:

①指導學生圖文對照,學習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的觀察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良好的觀察習慣。

②讀懂課文,理解每段話的意思及段與段之間的聯繫。

3.情感目標:通過讀文討論,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人,觀察插圖,瞭解圖意

1.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在月球上用肉眼看地球,能看見的建築物只有一座,那就是我國的長城。(板書課題)

2.觀察長城彩圖,瞭解圖意,學會觀察方法(幻燈片打出與課本一樣的兩幅彩圖)。

(1)師:這兩幅圖都有長城,我們應該先觀察哪一幅?爲什麼?

(2)看遠景圖時應重點觀察什麼?(抓住觀察重點:長城)你覺得長城看上去有何特點?(長、大、彎)再看近景圖:你能看出長城有何特點?(高大、堅固)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全文,說說剛纔兩幅彩圖分別與文中哪些段落相對應。(第一幅與第一自然段,第二幅與第二自然段。)

2.生討論:課文三、四自然段爲何沒有圖片與之對應?(不是作者所見之景,無法畫出。)

後兩節分別寫了什麼?(作者的聯想和長城的地位。)

3.試給課文四個自然段分別加一個小標題。

三、圖文對照,讀懂課文

1.第三次看遠景圖。

(1)遠看長城是什麼樣子?(像一條長龍)

把長城比喻成長龍,突出了長城什麼特點?(長、大、彎)

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個比喻把靜態的長城寫活了)

(2)列出數字“一萬三千里”對說明長城的長有何好處?(表達更準確、讓人更信服)

2、第三次看近景圖。

(1)此景是作者在何處(觀察點)看到的?

(2)作者分別介紹了構成城牆的哪些部分?各部分的作用是什麼?

(3)根據文意和蒐集的資料展開想像。說說古人怎樣利用城臺、垛口、嘹望口、射口傳遞信息、進行防守和打擊敵人?

3、披文入情,學第三自然段。

(1)假如你登上了長城,看到高大堅固的城牆綿延起伏,摸着巨大的'條石,踩上平整的方磚,領略巧妙的設計,你會想起什麼?

(討論後歸結到:修長城的古代勞動人民。)

(2)默讀第三自然段,想想古代勞動人民修長城的艱難有哪些?

文中又說長城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智慧體現在哪裏?

(精心設計使之易守難攻,開鑿搬運巨大條石的方法等。)

4.齊讀第三自然段。

爲什麼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奇蹟”?

四、總結全文,迴歸整體

1.第四次看兩幅彩圖,結合下列提示語複述長城遠景、近景。

長龍崇山峻嶺蜿蜒盤旋條石城磚垛嘹望射城臺

2.老師總結談話。

五、延伸性作業

長城到底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了什麼?是苦難?是安寧?是驕傲?是屈辱?還是其他什麼呢?請大家課外閱讀有關長城的書籍,蒐集資料,以《長城爲中華民族帶來了什麼》爲題寫一篇辯論稿,準備參加下一次的語文活動課--辯論會。

簡評

教學目標體現了認知、智能和情意的多元統一,挖掘了《長城》課文的科學和人文內涵。教學過程的五個環節嚴謹細密,條貫統序,易於操作,貫徹了自主、合作、探究的閱讀理念。特別是圖文對照,相得益彰,落實了由遠到近,由面到點的觀察能力訓練,對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的“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是個典型的示範。

語文第四單元優秀教學設計 篇21

一、教學要求

1.練習寫好帶有“折文旁”和“反文旁”的字。

2.連近義詞,學習補充句子,朗讀背誦成語,積累語言,並能靈活運用。

3.通過學做名人卡,瞭解名人的典型事蹟,學習名人的優秀品質,培養綜合實踐能力。

二、重點難點

1.寫好漢字,積累語言,並能做到靈活運用。

2.將句子補充完整,使其更加具體、生動。

三、教學準備

1.教學課件。

2.收集名人事蹟。

四、教學過程

(一)萬花筒

1.我會寫。

(1)出示兩組漢字,讀一讀,仔細觀察,說說這兩組字的區別。(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比較)

偏旁:第一組都是“折文旁”,第二組都是“反文旁”。

結構:第一組都是上下結構,第二組都是左右結構。

(2)觀察他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書寫時要注意些什麼?

(分別指學生說,教師歸納,順口溜幫助識記)

(3)教師示範書寫。

(教師一邊示範一邊講解:第一組字中的“復、夏”要區分,“復”的中間是個“曰”字,“夏”的中間是個“目”字,寫“折文旁”時,“橫撇”與“捺”之間拉開一點更美觀。第二組“反文旁”的字,基本上以豎中線爲界,“牛”字和“正”字的末筆改“提”)

(4)學生書寫。

(教師巡視,提醒學生書寫時坐姿要端正,每個字要寫勻稱,寫美觀,寫正確,並相機進行個別輔導,發現寫得好的及時給予表揚)

(5)同桌互相評議,在你認爲寫得好的字旁邊貼上一面小紅旗。

2.我能連。

(1)出示詞語,自由讀一讀,說說對這些詞語的理解。

(2)觀察範例,理解題意。

(“毀滅—消滅”是一組意思相近的詞語,這道題目就是要我們將近義詞有線連起來)

(3)學生自由地連線。

(4)品讀五對近義詞,全班交流,說一說每對近義詞的細微差別。

3.我能填。

(1)播放多媒體課件,依次出示三個句子:

爸爸叉魚去了。

能幹的爸爸叉魚去了。

能幹的爸爸又潛入水底叉魚去了。

(2)讀一讀,比一比,你有什麼發現?

(三個句子,後一個比前一個更生動、更具體)

(3)好句欣賞。(播放課件)

窮孩子凱利不得不挨家挨戶推銷產品。

頂着烈焰的火箭,託舉着飛船拔地而起,直插藍天。

狡猾的狐狸在樹林裏垂頭喪氣地轉來轉去。

(4)你能將下面的兩個句子補充完整,使句子生動、具體嗎?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全班交流評議。

(5)鼓勵學生讀好句,並在平時習作中要學會將句子寫生動、寫具體。

(二)百寶箱

1.出示三組詞語,讀一讀,比一比,找規律,說說成語的意思。

(教師歸納:這些詞語都是對人物表情和心情的描寫)

第一組成語都以“眉”字開頭,這是對人物表情的描寫。第二組成語都以“心”字開頭,“心平氣和”指心情不急躁,態度溫和;“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及其舒暢、愉快;“心曠神怡”指心境開闊,精神愉悅。第三組成語都以“笑”字開頭,形容滿臉笑容,十分高興。

2.你還能說出用“眉”、“心”、“笑”這三個字開頭的成語嗎?

(小組合作,邊說邊記,看哪組記得最多。如:眉清目秀、眉目如畫、眉目傳情、心悅誠服、心不在焉、心服口服、心馳神往、笑逐顏開、笑裏藏刀……)

3.成語接龍。

(用開火車的形式分組進行比賽,比一比哪列火車開得快、跑得遠)

4.你能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成語說一句話嗎?

(學生彙報,教師及時給予肯定及表揚)

(三)大舞臺

1.彙報交流蒐集的名人事蹟。

2.你瞭解到的名人有哪些呢?

(學生彙報,教師板書學生彙報的名人名字)

3.這麼多的.名人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請說說你喜歡他的理由。

4.播放課件,教師展示蒐集到的名人簡介及其典型事蹟。

(小結:這些名人的故事非常感人,他們的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5.做名人卡,向名人學習。

(1)出示名人卡片範例,仔細觀察卡片內容應包括哪些方面。

(2)學生動手製作名人卡。

(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及愛好進行大膽的創新設計,並美化名人卡)

6.交流分享,展示名人卡。

(師生共同評議,選出優秀作品加以推廣)

7.舉辦“名人展覽”。

(此活動可放在班上舉辦,邀請低年級的小朋友來參觀,也可以放在校園內舉辦,讓更多的人來參觀,瞭解名人,向名人學習)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