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三試題

高三語文暑假練習試卷

本文已影響 2.09W人 

  【高三語文暑假練習試卷】

高三語文暑假練習試卷

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26分。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8題。

材料一

①中國的書法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它是具體的造型藝術,通過點畫的組合而構成千變萬化的圖象,表現出人們對於平衡和倚側、協調和矛盾、統一與變化、整齊與錯落、疏散與緊密等種種形態美學的認識;它又是抽象的表意藝術,僅憑着線條的流動而展現作者的情感心緒與品格修養。它是實用的,每個文明社會的成員都依靠它交流思想、傳遞感情;它又是超實用的,歷來論書者往往強調書家淡泊無爲的心態和超乎名利的品格。

②書法不同於其他藝術,如果把書法與繪畫相比較,繪畫直接取法於自然和生活,它通過圖象來再現真實,繪畫的重要原則是逼真,在此基礎上纔能有抒情寫意。而書法的象形意義已不再是模仿和再現文字意義所代表的物象,而是指書法創作中表現了自然之物所具有的美感,如人們從飛鳥出林、驚蛇入草、驚沙孤蓬和夏雲奇峯以及公主與擔夫爭路、公孫大娘的舞蹈之中悟通了書法;相反,人們在書法作品中也看到了各種自然形態的美感,起自魏晉之間的書勢贊與後人大量以各種自然景觀比喻書法的詩文作品就是最好的證明。因而書法的魅力不在表現真實的物象,而是圖象所造成的美感以及由此而體現的韻味意趣,故它比繪畫更具有含蓄深蘊之美,更直接地展現作者的心靈氣質與審美情趣。

③如果把書法與詩文創作相比較,則詩文的媒介手段取自文字的意義,而書法則主要憑藉文字的形態,文學創作的構思依賴於語言意義的組合,故文學創作純爲一種思想的推進過程,它主要出於人的心理活動而無所依傍。書法則通過筆墨表現心志,它藉助於固定的筆法和字形,在其中變幻出千姿百態的圖象和體現繁複紛呈的個性與心態,它是有依傍而又超越依傍的,因而書法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技巧的熟練,故前人論書十分強調“心手合一”。如果我們以客觀物象作爲一極,以人的思想作爲另一極,則與之相契合的藝術是繪畫和文學,而在此兩極之中便是書法。因而書法是圖象與意義的結合,它既不須如繪畫那樣直接模仿自然物象,也不須像文學創作那樣冥思苦想。文人畫興起以後,畫家便注意到吸收書法的筆墨情趣,表現了繪畫向書法的靠攏;書法家也強調胸次涵養及書法作品的書卷氣,則證明了文學對書法的影響。因爲書法成爲中國藝術中一種特殊的形式,它既有類似於造型藝術的形態之美,也要求具備文學修養與類似於文學創作的激情。

(取材於《中國書法理論史》)

1.根據材料一,下列對“中國書法”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點畫組合成的圖象能表現出人們對形態美的認識。

B.書法線條的流動可以展現出作者的情感與修養。

C.書法的超實用性是指藝術家藉助它表達淡泊情懷。

D.書法有類似造型藝術的形態美和文學創作的情思。

2.根據材料一的②③段,下列內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繪畫以逼真爲重要原則,通過圖象來抒情寫意。

B.書法的魅力在於圖象美,也在於含蓄深蘊的情趣美。

C.在詩文創作中,作者藉助文字形態來推進思想進程。

D.書法創作強調胸次涵養,這與詩文創作比較相似。

3. 下列對材料一中加點的'詞語,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千變萬化:“化”的第三筆是“丿”(撇)

B.淡泊無爲:“泊”的讀音是“bó”

C.契合:“契”的讀音是“qì”

D.冥思苦想:“冥”也可以寫成“暝”

材料二

智永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重大歷史貢獻,除傳播《千字文》外,他還發“永字八法”之旨趣,以傳遺後世。

“永字八法”是以“永”字點畫寫法爲例,說明正楷點畫用筆和組織的方法。據說右軍以“永”字總括一切筆法,日書數十次以習運筆。《法書苑》雲:“王逸少工書十五年偏工‘永’字,以其八法之勢能通一切。”

智永之後,“永字八法”流傳甚廣,見載於史傳者更爲詳盡。元劉有定注鄭杓《衍極》雲:“隋僧智永,羲之七世孫也,頗能傳其學,又親受法於蕭子云。虞世南親見永師,故其法得傳於唐也。歐陽詢得於世南,褚遂良親師歐陽。歐陽詢傳陸柬之,柬之傳子彥遠,彥遠傳張旭。彥遠,張之舅也。”由此可見,“八法”之流傳有序,於後世書法發展功莫大焉。一如明解縉《暮雨雜述》雲:“學書之法,非口傳心授,不得其門。故自羲獻而後,世無善書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書學中興,至唐而盛。”

有人對“永字八法”頗持異議,認爲“永字八法”不足以成爲筆法的楷範。我們認爲 “永”字之所以可以成爲筆法楷範,是因爲它正好具備了漢字楷書的八種基本筆畫:側(點)、勒(橫)、努(豎)、趯(鉤)、策(挑)、掠(長撇)、啄(短撇)、磔(捺)。橫和豎相交而爲“折”,也是漢字楷書基本筆法之一,也包含在“永”字之中,只是前賢少有提及。有人認爲“永字八法”中無“戈”鉤、“心”鉤等筆畫,實則無論什麼鉤都包含在“永字八法”的“趯”法之中,只不過方向、曲直、長度等不同罷了。可以說,“永字八法”是前人對漢字楷書筆法的總結。

(取材於《百代書傑》)

4. “永字八法”流傳有序,請根據材料二,在橫線處填入相應的人名。(3分)

智永→虞世南→(①)↗(②)

↘陸柬之→(③)→張旭

5.有人認爲“永字八法”不足以成爲筆法楷範,作者反駁這種觀點的理由是什麼?(4分)

材料三

唐張敬玄《書則》有論:“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宋人蔡襄《論書》也雲:“古之善書者,必先楷法,漸而至於行草,亦不離乎楷正。”蘇軾說得更加清楚:“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爲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莊語,而輒放言,無是道也。”以及孫過庭所說的“圖真不悟,習草將迷”等論述都闡明瞭學習行草書應先從學習楷書開始的道理。

綜觀歷代行草書大家,都有紮實的楷書功底,有的甚至不亞於行草書,因爲歷史習慣於在一個書家身上聚焦一個高頻點而被行草盛名所掩蓋。“二王”、張旭、黃庭堅、趙孟頫、鮮于樞、王鐸、祝允明,包括近現代林散之、于右任等概莫如此,既是以綿邈堂皇的行草書名世,又有精微澄明的楷書展現。由此可見,從楷書入手纔是學習行草書的通衢大道。寫好了楷書不一定能寫得好行草書,但不寫好楷書就一定寫不好行草書,這庶幾就是規律。但有些人對此不以爲然,認爲投入那麼多時間、精力在楷書上不值得,甚至還說楷書就是行草書的羈絆,寫多了反而會影響行草書的發展,凡此種種,都是無稽之談,紕繆之說。史載唐代狂草書家張旭的楷書即比草書鳴世更早,且有時評:“唐人正書,無能出其右者。”此論雖有誇大其辭之嫌,但也足以證明他的楷書成就在當時的認可度和影響力。

每個人對書法傳統形態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但對書法本源的認識應該是一致的。趙孟頫說:“用筆千古不易。”學習楷書可以使初學者瞭解、掌握最基本的筆墨語言構成,正確認識和熟練運用正側、藏露、衄挫、輕重、疾澀、曲直、轉折等筆法和運鋒要則,培養規行矩步、嚴謹審慎的邏輯思維和起止有度、法正完滿的點畫功夫,鍛鍊良好的控筆能力。所以,楷書不僅能使我們掌握基本的字形結構,而且能使我們儲蓄豐富的用筆體驗。是初學者理想的入門書體,也是向行草書進發的濫觴。無論怎樣,學書之初從比較規正、端莊的楷書入手都應該是正道。

(取材於錢玉濤的相關文章)

6.下列是爲“材料三”擬的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學書法要從楷書起 B.楷書與行草之關係

C.行草書名家重視練楷書 D.書法本源之認識

7.材料三中加點的詞語或成語不能夠用括號裏的替換的一項是(2分)

A.羈絆(束縛) B.無稽之談(不經之談)

C.誇大其辭(閃爍其詞) D.濫觴(起源)

8.三則材料介紹中國書法側重點各有不同,請逐一說明,並結合材料談談何傳承中國書法。(6分)

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24分。

材料一

凡用兵之道,以計爲首。未戰之時,先料將之賢愚,敵之強弱,兵之衆寡,地之險易,糧之虛實。計料已審,然後出兵,無有不勝。法曰:“料敵制勝,計險厄遠近,上將之道也。”

漢末,劉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計於諸葛亮。亮曰:“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衆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爲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衆,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輔,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淝,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冑,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治;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衆出於秦川,百姓()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誠如是,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後果如其計。

(取材於劉基《計戰》)

材料二

到夏口,聞操已向荊州,晨夜兼道,比至南郡,而琮已降,備南走,肅徑迎之,與備會於當陽長阪。肅宣權旨,論天下事勢,致殷勤之意,且問備曰:“豫州今欲何至?”備曰:“與蒼梧太守吳巨有舊,欲往投之。”肅曰:“孫討虜聰明仁惠,敬賢禮士,江表英豪鹹歸附之,已據有六郡,兵精糧多,足以立事。今爲君計,莫若遣腹心自結於東,以共濟世業。而欲投吳巨,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爲人所並,豈足託乎!”備甚悅。肅又謂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避亂江東,爲孫權長史。備用肅計,進住鄂縣之樊口。

(取材於司馬光《資治通鑑赤壁之戰》)

9.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計料已審 審:審閱 B.則名微而衆寡 名:名望

C.此殆天所以資將軍 資:資助 D.內修政治: 修:治理

10.將文言虛詞依次填入文中括號內,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百姓()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

A.則 矣 B.其 哉

C.何 也 D.孰 乎

11. 材料二中“今爲君計”中的“計”,與下列成語中的“計”,意思相近的一項是(3分)

A.計窮力竭 B.不計名利 C.國計民生 D.計日程功

12.請把文中畫線句譯爲現代漢語。(4分)

①國險而民附,賢能爲之輔,此可以爲援而不可圖也。

②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爲人所並,豈足託乎!

13. 根據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相關信息,下列判斷錯誤的一項是(3分)

A.“先主”是作者對劉備的敬稱,因其時代有別,其人已逝,故稱“先”。

B.諸葛亮稱劉備“將軍”,因爲劉備手握重兵並且已經收復了荊益之地。

C.劉備做過豫州牧,古人敬稱中可以稱官職,因此魯肅稱劉備爲“豫州”。

D.“荊州”古稱江陵,是九州之一,位於長江中游兩岸,爲江漢平原腹地。

14. 劉備向諸葛亮問計,諸葛亮是怎樣闡述的?請分條概括。(5分)

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在劉基看來,用兵之道的根本在於作戰之前要擁有充足的糧草和兵力。

B.劉備曾三次向諸葛亮求計,諸葛亮對天下形勢進行了全面深刻地分析。

C.魯肅自稱諸葛瑾之友,目的是與諸葛亮拉近關係,從而取得他的信任。

D.在當陽長阪,魯肅與劉備會面,表達孫權希望聯合劉備共濟大業之意。

三、本大題共6小題,共22分。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6—21題。

贈將【1】

[宋]王質

問訊山東竇長卿,蒼蒼雲外且垂綸【2】。流水落花都莫問,等取,榆林【3】沙月靜邊塵。

江面不如杯麪闊,捲起,五湖煙浪【4】入清尊。醉倒投牀君且睡,卻怕,挑燈看劍忽傷神。

註釋:【1】已從官場歸隱的王質聽說好友竇將軍意欲歸隱,寫此詞相贈。

【2】垂綸:指隱居或退隱。

【3】榆林:在陝西北部,地臨沙漠,北宋時防禦西夏的邊防重鎮。

【4】五湖煙浪:指范蠡載西施泛舟五湖的故事。

16.本詞的詞牌名是(1分)

A.如夢令 B. 定風波 C.菩薩蠻 D.浣溪沙

17.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讀“蒼蒼雲外且垂綸”一句,我們彷彿看見一個在茫茫雲天之外安靜垂釣的閒人。

B.“榆林沙月靜邊塵”中飽含作者對友人的希望:希望他能夠在邊防重鎮建立戰功。

C.“江面”一句中,江面”與“杯麪”指出世、入世,“不如”表達作者對二者的取捨。

D.“挑燈看劍”一句,表現了作者的軍旅生活十分單調,夜不能寐時,常常撫劍遣愁。

18. “五湖煙浪入清尊”一句運用了范蠡西施五湖泛舟的典故,準確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下列各句中,沒有運用相同寫作手法的兩句是(4分)

A.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B. 千里澄江似練,翠峯如簇。(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懷古》)

C.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王勃《滕王閣序》)

D.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李商隱《錦瑟》)

E.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19. 有人評價此詞“以理遣情,展開內心情與理之矛盾”。請結合詩句,對此加以簡析。(6分)

20.讀完本詞後,將此對聯補充完整。(2分)

上聯: 一首《贈將》,頗顯詞人勸勉之意。

下聯: 。

21. 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6分)

古詩詞中,詞人常常借“酒”抒懷。李清照在《聲聲慢》中,用“ ① ,② 、晚來風急” 感嘆淡酒無味,難敵冷風浸骨;范仲淹在《蘇幕遮》中“③ ,④ ”借酒遣相思,反而更增其相思之苦;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 ,“⑤ ,⑥ ”的詩句,更抒發詞人年華已逝,壯志未酬的感傷!

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8分。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2—25題。

細雨探花瑤

不管雨裏的山路多溼滑,不管不斷有人說“你別把馮先生扯倒”,老後還是緊抓着我的手往山上拉,恨不得一下子把我拉到山頂,拉進那個花團錦簇的瑤鄉。這個瑤鄉有個可以入詩的名字:花瑤。

花瑤,得名於這個古老的瑤族分支對衣裝美的崇尚。然而,隆回縣政府爲花瑤正式定名卻是上世紀末的事。這和老後不無關係。

老後是人們對他的暱稱。他本名叫劉啓後。一位從攝影家跨越到民間文化保護領域的殉道者。我之所以用“殉道者”,不用“志願者”這個詞兒,是因爲志願多是一時一事,殉道則要付出終生。爲了不讓被聲光化電包圍着的現代社會忘掉這個深藏在大山深處的原生態的部落,二十多年來,他從幾百裏以外的長沙奔波到這裏,來回已經二百多次,有九個春節是在瑤寨裏度過的,家裏存摺的錢早叫他折騰光了。也許世人並不知道老後何許人,但居住在這虎形山上的六千多花瑤人卻都識得這個揹着相機、又矮又壯、滿頭花髮的漢族漢子,而且沒人把他當做外鄉人。花瑤人還知道他們的“鳴哇山歌”和“桃花刺繡”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老後是有功之臣,他多年收集到的大量的花瑤民歌和桃花圖案派上了大用場!記得前年,老後跑到天津來找我,提着沉甸甸一書包照片。當時他從包裏掏出照片的感覺極是奇異,好像忽然一團團火熱而美麗的精靈往外竄。原來照片上全是花瑤。那種閃爍在山野與田間的紅黃相間火辣辣的圓帽與繽紛而搶眼的衣衫,還有種種奇風異俗,都是在別的地方絕見不到的。我還注意到一種神祕的“女兒箱”的照片。女兒箱是花瑤婦女收藏自己當年陪嫁的花裙的箱子,花裙則是花瑤女子做姑娘時精心繡制的,針針傾注對愛情燦爛的嚮往,件件華美無比。它通常祕不示人,只會給自己的人瞧。看來,老後早已是花瑤人真正的知己了。

老後問我:“我拉你是不是太用力了?”

我笑道:“其實我比你心還急呢。你來了多少次,我可是頭一次來呵。”

這時,音樂聲與歌聲隨着霏霏細雨,忽然從天而降。擡頭望去,面前屏障似的山坡上,參天的古樹下,站滿了頭戴火紅和金黃相間的圓帽、身穿五彩花裙的花瑤女子。那種異樣又神奇的感覺,真像九天仙女忽然在這裏下凡了。跟着是山歌、攔門酒,又硬又香的臘肉,混在一大片笑臉中間,熱烘烘衝了上來。一時,完全忘了灑在頭上臉上的細雨。而此刻老後已經不在前邊拉我,而是跑到我身後邊推我,他不替我擋酒擋肉,反倒幫着那些花瑤女子拿酒灌我。好像他是瑤家人。

在村口,一個頭纏花格布頭布的老人倚樹而立,這棵樹至少得三個人手拉手才能抱過來。樹幹雄勁挺直,樹冠如巨傘,樹皮經雨一澆,黑亮似鋼。站在樹前的老人顯然是在迎候我們。他在抽菸,可是雨水已經淋溼了夾在他脣縫間的半棵菸捲,菸頭熄了火。我忙掏出一支菸敬他。老後對我說:“這老爺子是老村長。大鍊鋼鐵時,上邊要到這兒來伐古樹。老村長就召集全寨山民,每棵樹前站一個人。老村長喊道:‘要砍樹就先砍我!’這樣,成百上千年的古樹便被保了下來。”

古樹往往是和古村或古廟一起成長的。它是這些古村寨年齡尊貴的象徵。如今這些拔地百尺的大樹,益發蔥蘢和雄勁,好似守護着瑤鄉,而這位屹立在樹前的老村長不正是這些古樹和古寨的守護神嗎?我忙掏出打火機,給老人點燃。老人用手擋住火,表示不敢接受。我笑着對他說:“您是我和老後的‘師傅’呀!”

他似乎聽不大懂我的話。

老後用當地的話說給他聽。他笑了,接受我的“點菸”。

待入村中,漸漸天晚,該吃瑤家飯了。花瑤姑娘又來唱着歌勸酒勸吃了。她們的歌真是太好聽了。聽了這麼好聽的歌,不叫你喝酒你自己也會喝。千百年來,這些歡樂的歌就是酒的精魂。再看屋裏屋外的花瑤姑娘們,全在開心地笑,沒人不笑。

所有人都是參與者,沒有旁觀者,這便是民俗的本質。

老後更是這歡樂的激情的參與者。他又唱歌又喝酒又吃肉。唱歌的聲音山響;姑娘們用筷子給他夾的一塊塊肉都像桃兒那麼大,他從不拒絕;一時他酒興高漲,就差跳到桌上去了。

然而,真正的高潮還是在飯後。天黑下來,小雨住了。在古樹下邊那塊空地——實際是山間一塊高高的平臺上,燃起篝火,載歌載舞,這便是花瑤對來客表達熱情的古老的儀式了。

親耳聽到了他們來自遠古的鳴哇山歌了,親眼瞧見他們鳥飛蝶舞般的咚咚舞、“桃花裙”和“米酒甜”了,還有那天籟般的八音鑼鼓。只有在這大山空闊的深谷裏,在迴盪着竹林氣息的溼漉漉的山裏,在山民有血有肉的生活中,才領略到他們文化真正的“原生態”。其他都是一種商業表演和文化做秀。人們在秋收後跳起慶豐收的舞蹈時,心中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和驅邪的願望是舞蹈的靈魂;如果把這些搬到大都市的舞臺上,原發的舞蹈靈魂沒了,一切的動作和表情都不過是做“豐收秀”而已,都只是自己在模仿自己。

今天有兩撥人也是第一次來到花瑤的寨子裏。他們不是客人,而是隆回一帶草根的“文化人”。一撥人是幾個來演“七江炭花舞”的老人。他們不過把吊在竹杆端頭的一個鐵籃子裏裝滿火炭,便舞得火龍翻飛,漫天神奇。這種來自漁獵文明的舞蹈,天下罕見,也只有在隆回才能見到。還有一撥人,多穿絳紅衣袍,神情各異,氣度不凡。他們是梅山教的巫師,都是老後結交的好友。幾天前老後用手機發了短信,說我要來。他們平日人在各地,此時一聚,竟有五十餘人。諸師公沒有施法,演示那種神靈顯現而匪夷莫思的巫術,只表演一些武術和硬軟氣功,就已顯出個個身手不凡,稱得上民間的奇人或異人。

花瑤的篝火晚會在深夜中結束。

在我的興高采烈中,老後卻說:“最遺憾的是您還沒看到花瑤的婚俗,見識他們‘打泥巴’,用泥巴把媒公從頭到腳打成泥人。那種風俗太刺激了,別的任何地方也沒有。”

我笑道:“我沒看見什麼,你誇什麼。”

老後說:“我是想叫你看呀。”

我說:“我當然知道。你還想讓天下的人都來見識見識花瑤!”

這話叫周圍的人大笑。笑聲中自然有對老後的讚美。

如果每一種遺產都有一個“老後”這樣的人守着它多好!

(取材於馮驥才的同名散文)

2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分)

A.作者在開篇用“花團錦簇”形容瑤鄉,一方面因爲瑤鄉服飾色彩絢麗,另一方面因爲它的風俗奇異。

B.文中 “鳥飛蝶舞般的咚咚舞”一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形象生動地表現了花瑤舞蹈的輕盈和美麗。

C.文中對“七江炭花舞”的描寫,既表現了花瑤鄉舞者的高超技藝,也表現了遠古時期漁獵文明的神奇。

D.文章按照時間順序,實寫了花瑤的各種民俗文化,寫得有聲有色,讓讀者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花瑤特色。

E.作者認爲保護並發展民俗文化不應做旁觀者,在文章結尾發出感慨,引發讀者對文化遺產現狀的思考。

23.文中寫老村長帶領全寨山民保護古樹一事有何作用?(4分)

24.文中作者對老後有不同的稱呼,如“殉道者”、“知己”、“瑤家人”等,從這些稱呼中可以看出老後是怎樣的人?(6分)

25.作者親臨花瑤,領略了那裏的原生態。請根據文章內容,談談花瑤文化的“原生態”體現在哪些方面。(4分)

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

26.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50字左右。

①爲將昌平區建成綠色模範城市,請寫一段話,向區政府獻計獻策。要求條理清楚,可操作性強。

②高三某班將召開“爲青春喝彩”主題班會,請你寫一個發言。要求感情真摯,可寫詩歌。

③北京市中學生戲劇節將上演《茶館》《哈姆雷特》《竇娥冤》《鴻門宴》,請任選一個劇目寫劇情簡介。

27.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文。不少於700字。自定文體(詩歌除外)。

①《細雨探花瑤》引發了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思考,對此你有怎樣的見聞和看法。寫一篇文章。

②請以“悔”爲題目,寫一篇文章。

[高三語文暑假練習試卷]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