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合集15篇

本文已影響 1.97W人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合集15篇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

1、剖析教材;

2、教學目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3、教學程序;

4、教法及學法指導;

5、作業訓練;

6、板書設計;

7、說課小結。

一、教材簡析

《苦柚》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文。講的是一位小姑娘以低廉的價錢把柚子賣給一位老華僑,並如實地介紹了自己的柚子,還拒收老華僑的贈款,受到人們讚揚的事,反映了小姑娘誠實,善良的美好心靈。該課與《古井》、《峨眉道上》、《渡船》構成一個教學單元。根據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一邊讀一邊想,在學習本組課文時,要了解一邊讀一邊想是最基本的讀書方法;要知道讀一篇課文應該怎樣一邊讀,一邊想,把閱讀和思考結合起來,並逐步養成一邊讀一邊思考的良好習慣。由於本課內容多以對話形式表現,並注重人物外貌描寫,所以在教學本課時,要指導學生抓住人物語言中重點詞、句、段,聯繫全文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瞭解課文的內容,學習做人的道理。爲下篇課文《渡船》的學習打下基礎,掃清障礙。

二、教學目的及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語文教學,實際是小學語文基本功的同義詞。這個基本功包括知識也包括能力,而且是兩者的結合。基於這樣的認識,我確定的教學目標是:

1、學生字新詞,會用“讚歎、嶄新”造句。

2、體會人物外貌的描寫,瞭解小姑娘賣苦柚的經過,學習小姑娘誠實、善良、純潔的美好心靈。學會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讀懂課文。

3、依照課文,學寫對話,突出表現人物品質,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大綱明確指出,小學語文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思想性。上述四項教學目標,既注重了語文教學的工具性,又體現了語文教學的思想性。

教學重點:理解小姑娘賣苦柚的全過程,學習小姑娘誠實、善良、純潔的美好心靈。

教學難點:體會老華僑被小姑娘真誠所打動時說的兩句話的含義。那兩句話是老華僑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是對小姑娘誠實、善良、純潔心靈的讚歎,要正確地理解和體會這兩

句話的深刻含義,必須聯繫上下文,分析小姑娘言行並反覆地品味,才能領悟到,所以把老華僑說的這兩句話作爲本課的教學難點。

爲了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我採用精講多讀,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閱讀教學法,並輔以電化教學,通過個人讀、集體讀、輕聲讀、默讀、分角色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在品析訓練中激發學生情感,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三、教學過程

要在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科學地安排教學結構。我們講讀一篇課文,都要把握住教學重點,講讀時才能省時高效。一般說來,課文重點句、段(中心句、段)明顯的,可以用直奔中心的講讀方法進行教學,《苦柚》的重點句是明顯的,運用直奔中心的教學方法是合理而科學的,所以我講讀這篇課文時,一開課就直奔課文的重點部分--第5節至第25節。講讀了重點部分,然後比較粗略地講讀開頭第1節至第4節和結尾的第26、27節,這種直奔中心的教學方法,突出了重點,也容易突破難點,主次分明,結構完整,又節省了教學時間。具體課時安排如下:

第一課時:(1)初讀課文,直奔重點(第5節至第25節);再讀課文,思考文章的主要內容。

(2)解決思考練習1和3中(1)題,並且用“嶄新”造句。

第二課時:粗略講讀開頭的第1-4節和結尾的第26-27節,解決思考練習2和3中的(2)和(3)題,並用“讚歎”造句。

第三課時:複述課文,理清層次,把握結構,概括中心,總結寫作方法,佈置作業。

下面具體說說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

這一課時的教學,主要圍繞老華僑與小姑娘的對話,抓住關鍵的語句,巧設問題激發思維,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理解課文的中心以及人物的品質,然後再居高臨下地引導學生理解語言,品析語言,內化語言,形成語言的能力。

講讀時我緊緊抓住以下三點進行教學:

(一)以老華僑與小姑娘的對話爲主線;

(二)以讀代講貫穿始終;

(三)語言訓練貫穿其中。

關於主線,我抓住這樣幾個思考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究:

1、幻燈出示:一邊讀一邊思考,“苦柚能變甜嗎?”聽對話錄音,在課文中劃出重點詞和重點句。

2、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句子反映小姑娘誠實,善良?針對這個問題,我又設計這幾個小問題:

(1)小姑娘怎樣向老華僑介紹自己的柚子?

(2)小姑娘爲什麼勸告老華僑少買她的柚子?

(3)從上面對話部分小姑娘的語言中,你覺得小姑娘是怎樣一個人?

藉助這些問題,通過討論和分析,讓學生認識到小姑娘誠實、善良的美好心靈。接着指導學生帶着讚美的感情讀老華僑拉着小姑娘的手連聲說的那句話,體會老華僑的思想感情,使學生切身體會到人物的思想感情蘊藏在課文的字裏行間。

通過教學實踐,我覺得“以問促讀”是指導學生讀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熟讀精思的良好閱讀習慣的好辦法。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以理解詞句,分析語言爲中心,加強朗讀,引導學生進入情景的以讀代講教學方法,激發學生思維層層深入,使語言訓練步步到位,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四、教學設計與學法指導

大綱提出:“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那這個能力和習慣是如何培養的呢?當然要靠讀書訓練。所以大綱又指出“朗讀和默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而語言分析法和朗讀法是語文學科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這兩種教學方法,旨在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和聽說讀寫的訓練。在教學中,我充分運用這兩種方法,抓住人物對話時的神態,動作中的關鍵詞語,進行辨析句子,改換句式等形式的訓練,讓學生在品析中加深理解內容,提高語言能力。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朗讀法教學,加強讀的目的性,通過讀來加深對文章中心的理解和對人物美好心靈的感悟,這樣也避免步入串講串問,耗時低效的誤區。

葉聖陶先生說過“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要通過課文教學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教學本課,我指導學生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抓住重點詞句,聯繫全文,理解人物形象,學習做人道理。以讀爲主,以問促讀,貫穿全課時始終,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品讀,結合幻燈出示的遷移題,讓學生試說並理解課文主要內容。

五、課堂訓練與作業設計

語文課要藉助字、詞、句、段、篇,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這已是大家達成的共識。本課教學中,聽的訓練是--聽對話錄音,把握朗讀的基調,聽同學朗讀,聽清問題,聽出精彩之處。說的訓練是——在思考文章的主要內容時結合幻燈出示的遷移題,讓學生試說課文的主要內容等。讀的訓練是——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教學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後作業設計,寫的訓練——抄寫生字、新詞。解釋重點詞語“讚歎、嶄新、鄭重其事、意味深長”,並用“嶄新”造句。

六、 板書設計

板書不在多,貴在精要。精要的板書就是力求使靜態的文字和符號變成學生頭腦中積極而有效的思維活動。這就是“靜中有動”。我在板書設計時,抓住老華僑買柚子(也就是小姑娘賣柚子)這個重點,在教學中緊扣“買”和“賣”,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學完這部分內容後,學生再具體看板書,可以立刻在頭腦中形成生動,具體的圖示,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七、說課小結

我這樣的教學設計具有兩個特點:

1、握住教學重點進行教學。體現教學的目標性和實踐性。

2、把握住訓練重點進行訓練。有利於學生語言文字的全面訓練。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能結合上下文理解“山巔”“滋潤”“寄託”等詞語意思。

2、培養學生邊讀書、邊思考、邊想象的讀書習慣。

3、引導學生感受太陽公公博大無私的愛,體會太陽最愛小朋友,並能像太陽表達自己的感情

4、認識排比句和擬人句,能體會這樣寫得好處。

教學重點:

1、認識排比句和擬人句,能體會這樣寫得好處。

2、品讀課文,體會太陽最愛小朋友,並能像太陽表達自己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在孩子身上,寄託着人類的理解和希望”這句話的意思,感受作者借太陽的目光表達對孩子們的希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談話導入:孩子們,你們喜歡太陽嗎?爲什麼?

2、導入課題:

是呀,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讓我們滿懷心中的感激向太陽公公道一聲——太陽,你好!(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通順,讀正確,遇到生字時藉助拼音多讀幾次。

2、生自由初讀。

3、檢查生字詞認讀情況。

①(多媒體出示生詞)指名認讀生詞,教師相機正音,指導認清字形,同桌互讀檢查。

②齊讀生詞。

4、檢查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情況。

三、精讀課文:

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一讀,你從這段話中明白了什麼?(這是文章的總啓句,採用了擬人的手法去寫)

2、觀察一下,你從句式上明白了什麼?(這是一個排比句,句式整齊)

3、指導朗讀

4、那麼太陽究竟看見了什麼,聽說了什麼,又知道哪些事情呢?請同學們盡情發揮你們的想象說吧。

第二課時:

一、品讀吟誦,讀中感悟

(一)學習2——6自然段

1、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從西邊落下,他看見的東西最多,他聽說過的故事最多,他知道的事情也最多。他會看見什麼呢?(河流、大海、森林、人類、動物……)他又會聽到什麼呢?(河水嘩嘩流、小鳥在唱歌、小朋友在歡笑……)

過渡:他知道我們小朋友的哪些事情呢?他又爲小朋友們做了些什麼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一起來學習第2自然段。

2、導學第2自然段。

(1)指名讀。(板書:讀)

(2)孩子們,你彷彿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板書:思)

(3)交流感受。

(4)你能把你的感受批在這一段的旁邊呢?(板書:批)

(5)帶着自己的感受美美地讀一讀吧!(板書:讀)

3、總結學法。

4、自主選擇學習第3——6自然段。

按照剛纔第2自然段的學習方法,從3、4、5、6自然段中選擇一個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按讀——思——批——讀的順序自主學習,行嗎?開始吧。

5、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6、交流反饋。(注意:相機交流指導)

(1)第4自然段

①學生交流彙報。

②教師指導:認真讀讀這段話,想想有什麼問題嗎?

③學生提問:爲什麼不寫“瓜田長出了瓜,果林掛滿了果。”而是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

課件出示:

叫瓜田長出了瓜,果林掛滿了果

叫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

④能讀出心中那甜如蜜的滋味嗎?

⑤從“瓜田長出了蜜,果林掛滿了甜。”你還體會到什麼?(孩子們的歡樂、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那甜蜜的心情、那流露出的甜蜜的笑容等。)

⑥小結:一個“甜”,一個“蜜”,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瓜果的甜,還感受到了孩子的歡樂,家民伯伯豐收的喜悅,這種寫法真妙呀!讓咱們讀出自己的感受吧。(齊讀這一段)

(2)第6自然段

①體會“滋潤”的意思。

A孩子們,當你非常口渴時,喝一杯清涼的水,感覺怎樣?

B水分充足,感到非常舒服,這就是“滋潤”的意思。

C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滋潤了鳥兒的歌喉,讓它快樂地歌唱;滋潤了山川,讓山川充滿生機;它還滋潤了什麼?

②小結;

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滋潤了世間的萬事萬物,給小鳥創造了一個多美的家呀!讓我們和小鳥一起用自己滿心的愛歌唱大自然,歌唱那滋潤了萬物的太陽公公吧!(齊讀2——6段)

7、噹噹小詩人。

太陽公公還知道什麼,還爲我們做了些什麼?誰來當小詩人繼續往下說。

課件出示:

太陽公公還知道小朋友喜歡(),就發出光來,放出溫暖來,讓()。

8、太陽公公用他的光和熱給咱們帶來了一個多美的世界呀!讓我們滿懷心中的感激向太陽公公道一聲——太陽,你好!(生再次齊讀課題)

(二)學習7——13段

1、太陽公公就這樣每天微笑着行走在天上,(師引讀第7段)他最愛小朋友了。他愛——(生接讀)也愛——(生接讀)愛—(生接讀)也愛——(生接讀)。

2、師:其實,孩子們也是同樣愛着太陽,你能從文中的語句中感受到嗎?引導讀8—13自然段。

3、讓我們讀出來吧,把我們的心裏話向太陽傾訴吧!

師生分角色讀,指導學生讀好“太陽,你好!”

4、你還相對太陽說些什麼?暢所欲言。

二、回顧全文,拓展延伸

1、沒有飢餓、沒有戰爭、熱愛和平,嚮往和平,讓世界充滿和平,這是人類共同的理想和希望,而要實現一切美好的願望需要我們全世界的少年兒童去共同創造。所以,太陽公公在孩子們身上寄託着人類的理想和希望,所以,太陽公公最愛孩子,一切來到太陽下的孩子他全都愛。孩子們,讓我們帶着對太陽公公的問候,帶着對太陽公公的愛,帶着心中的感激,再向太陽公公道一聲:太陽,你好!(生再次齊讀課題)

2、太陽公公爲我們做了這麼多,你一定有許多話要說,寫下來吧!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望而生畏”“頭昏目眩”“深淵”等詞的意思;理解課文內容,正確回答課後第一題的三個問題。

2、情感目標:讓學生懂得時時鍛鍊意志對人的成長的幫助與作用。

3、能力目標:初步學會“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列寧所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整體感知

1、課前師生圍繞名言、格言展開話題,在此基礎上引出列寧對巴果茨基說的一段話

“我所以要走這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就是因爲我害怕它。一個革命者不應該讓害怕征服自己。同志,我們應該每天、每時、每刻,處處鍛鍊自己的意志。”

2、引出課題:登山。

3、瞭解預習情況。

(1)這段話是誰說的?(結合課件簡介列寧)

(2)列寧在什麼情況下說這段話的?(初知課文大意)

二、質疑定向,合作探究

1、自由讀列寧說的話。

2、讀了這段話你最想知道什麼?(學生自主提問)

3、教師梳理學生問題,確定主問題:從哪裏可以看出這是一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

4、學生合作探究,思考重點問題。

(1)提示學習程序。

尋找合作伙伴確定學習方式(朗讀、談體會或表演,任選一種方式)小組合作學習展示學習成果。

(2)學生自由組合,確定學習方式。

(3)分小組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4)以小組爲單位彙報學習成果。

①表演:表演前適當提問,創設情境。(結合課文理解“巍峨””懸崖”“深淵”等詞)

小組根據課文內容評一評剛纔表演時有沒有把路的“險”充分表現出來。着重抓“緊緊貼”“扭向一旁…”“狹窄”“碎小”“舒了一口氣”“險些”“頭昏目眩”等詞句。

②朗讀:請朗讀小組讀有關描寫小路險的段落,教師進行朗讀指導。

5、小結小組學習情況。

6、課件展示日出美景,配樂範讀15自然段。

7、師生合作有感情讀15自然段,進一步感受日出的壯美,體會登山的樂趣。

三、展開辯論,昇華認識

1、引出辯題:列寧是一個革命者,他的神聖職責是領導俄國人民沙皇統治,而現在他卻選擇走這條令人望而生畏的小路,萬一掉下去,後果會不堪設想……那麼列寧究竟該不該走這條小路呢?

2、組織辯論。

(1)自由組成正方反方。

(2)雙方各自從課文中找充分的理由。

(3)展開辯論(教師當辯論會主席,適當點撥)。

3、教師小結。

4、再讀列寧的話。

四、遷移運用,拓展延伸

1、學了課文,大家一定深有感觸,請把自己對列寧說的這番話的理解和對全文的感悟,濃縮成一兩句話。(引導學生學寫格言)

2、佈置課外作業 。

課外自由組成學習小組,從相關的課文、課外書以及網站上去搜尋列寧的故事,兩週後召開“感悟列寧”綜合學習報告會。(形式自擬)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積累文言文重要的實詞、虛詞,辨析一詞多義;理解課文深刻的寓意

(2)能力目標:反覆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內涵,培養文言文自讀能力;把握愚公這一人物形象,體會對比、襯托手法的表達效果。

(3)德育目標:學習愚公精神,正視成長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勇往直前。

教學實錄

(一)媒體輔助,導入新課

以動漫flash——愚公移山導入。

學生欣賞畫面,品味美妙的樂曲。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示範背誦課文。學生循聲跟讀。

(2)學生齊讀課文,教師提示句子停頓。

示例:

懲/山北之塞 曾不能/損魁父之丘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 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

(3)學生根據註釋提示,藉助工具書,疏通文句,圈點勾畫難詞難句。同桌之間討論交流,教師巡視,答疑解惑。

(4)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多媒體展示內容如下: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應

一厝朔東 無隴斷焉

對加點字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懲山北之塞 A。處罰 B。警戒 C。苦於

出入之迂也 A。繞遠 B。迂腐 C。困難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雜然相許 A。允許 B。贊成 C。答應

且焉置土石 A。哪裏 B。乃、才 C。語氣助詞

一詞多義

方:方七百里 方其遠出海門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以君之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徹 吾義固不殺人

亡:河曲智叟亡以應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

其:其如土石何 懼其不已也 帝感其誠 其妻獻疑

焉:且焉置土石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之: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於帝

翻譯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學生自由回答,其餘學生評價或補充。答案略寫。]

(5)教師播放教學圖片,每顯示一幅,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或朗讀課文相關片斷。

第一幅:二山雄立圖 第二幅:在家庭會議上

第三幅:畢力平險圖 第四幅:愚公智叟辯難圖

第五幅:神靈移山圖

(三)研讀課文,理解寓意

(1)學生分兩組,展開課堂辯論。

辯題:愚公、智叟到底誰愚?

正方:愚公實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辯詞選摘:正方:愚公實愚

兩座山雄偉高大。實難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況且只有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幫忙;工具落後,敲石挖土,用畚箕裝了土石遠運山外;路途遙遠。運土石到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艱苦奮鬥的精神;“指通豫南,達於漢陰”,確知移山之利,有長期奮鬥的思想準備;有子孫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順利開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有發展變化的觀點;感動天帝,將山搬走,顯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難而止,無所作爲,譏諷阻攔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師總結:經過一番激烈的辯駁,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爭的事實,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問: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過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說明了一個什麼道理呢?

學生討論交流。

示例:

要克服困難,就必須下定決心,只要堅持不懈,成功終會屬於我們。

做任何事。都要有堅定的信念,要有恆心和毅力。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大小、多少是相對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對立面轉化,成功、失敗亦如此。

(四)品讀課文,把握本文的藝術特徵

(1)提問:有人認爲本文以神話結尾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有人認爲它反映了作者階級的侷限性。你是如何理解本文的神話結尾的呢?

學生自由發言。

明確:這是對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偉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頌,也表達了古代人民藉助想象、寄託於神話向自然鬥爭並取得勝利的願望。這個神話結尾,增強了故事的藝術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爲高大、感人。

教師點撥:神話不同於迷信,在生產力極不發達的社會條件下,人們只能幻想通過具有超人力量的神來幫助人類征服自然。這個神話式的結尾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的美好願望。

(2)關於對比、襯托手法

學生討論

明確:文中有多處對比,如愚公與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對比。愚公有實現“指通豫南,達於漢陰”以造福人民大衆和後代子孫的宏偉抱負,對人力的無窮盡懷有堅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偉大,認爲愚公移山是“不惠之舉”,兩相對比,一個高尚,一個平庸。京城氏之子聽說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卻“笑而止之”,對比之下,更顯出智叟見解鄙陋,對造福千萬人的事業的冷漠態度。愚公之妻對丈夫關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問;智叟表現出極度的輕蔑,嘲諷之意溢於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文中運用襯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寫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運土路程的遙遠,一年返家一次對顯現愚公的氣魄,說明移山勞動的艱鉅具有襯托作用。寫操蛇之神的“懼”和天帝的“感”也從側面反映了愚公的決心不可動搖。

(五)研讀課文,總結昇華

教師提問:我們這個時代還需要愚公精神嗎?

學生爭相發言。

教師總結

愚公精神的實質是排除幹難萬險不達目的決不休止。我們這個時代仍然需要這種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裏會有“神舟”五號的發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裏會有我國近十年的輝煌成就?哪裏會有時代的發展、人類的進步?讓我們從愚公手裏接過精神火把,點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尋明天的太陽!

(六)課堂小結

教師朗誦《愚公移山》歌詞:

聽起來是奇聞,講起來是笑談,任憑那扁擔把脊背壓彎,任憑那腳板把木屐磨穿。面對着王屋與太行,憑着是一身肝膽。講起來不是那奇聞,談起來不是笑淡,望望頭土:天外天,走走腳下一馬平川,面對着滿堂兒孫,了卻了心中祈願。無路難呀開路更難,所以後來人爲你感嘆。(多媒體顯示)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學生齊讀。結束全文學習。

(七)佈置作業

(1)以“有志者事竟成——讀《愚公移公》有感”爲題,寫一篇讀後感。

(2)有人說,愚公精神就是苦幹精神,僅有苦幹是遠遠不夠的,苦幹加巧幹纔等於成功。你如何評價這種觀點,寫一段話闡明你的觀戰場點。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5

【學習目標】

1、會人5個生字,理解“鴉雀無聲、截肢”等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感受大家對殘疾人博萊克的尊重和愛護,以及博萊克自尊、自強的個性。

【學習過程】

一、錄象揭題

1、小朋友,每年國慶節,很多國家都要舉行隆重的檢閱儀式。到時候,部隊首長、國家領導人、甚至外國貴賓都會觀看部隊隊伍和羣衆隊伍。

2、瞧,這是我們中國的檢閱儀式。(看閱兵式錄象)

3、看了剛纔的錄象,畫面中的軍人、部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4、今天,我們要去波蘭首都華沙看一場特殊的檢閱儀式。(出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2、同桌讀課文。討論課文主要內容:波蘭一所學校的兒童隊員,在國慶節的()儀式上,讓()的博萊克走在()。_時,他們的隊伍得到了觀衆的一致()。

3、指名說。

4、讀了課文,你感覺課文中向我們描述的這次檢閱和我們剛纔錄象中看到的檢閱有什麼不一樣?

三、學習課文第12段:博萊克的表現

1、你瞧,這就是博萊克,他在隊伍中,表現怎麼樣?

2、看看書上是怎麼寫博萊克的。指導朗讀12段,讀出自信、投入、有精神的博萊克。(自由讀、指名讀講評、男女讀、全體站起來讀。)

3、看到博萊克的表現,你想怎麼誇他?出示:這個小夥子真棒!(讀一讀)

4、那爲什麼有的觀衆說:這些小夥子真棒!(齊讀)

四、學習課文第2~9段

1、這些小夥子更棒的表現是在檢閱儀式之前。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檢閱之前的情況吧。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2~9段,思考:檢閱儀式之前,這些小夥子在討論一件什麼事?

2、指名回答。(他們在討論該不該讓博萊克去參加檢閱儀式?)

3、該不該讓博萊克去,爲什麼要討論呢?分析:

如果讓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不讓他去,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家覺得非常爲難。課文中也可以具體看出同學們爲難的樣子。請你們讀讀課文第3~6段,找出表現同學們很爲難的詞句。

5、四人小組交流:你找了哪些句子?

6、全班彙報:誰也不願意第一個開口。(怕傷害了博萊克)

終於(終於有一個人開口了,但是也沒有解決問題)

鴉雀無聲(表面上一點聲音也沒有,其實心裏呢?)

第6段中連續6個問號。指導讀出爲難、猶豫不決的心情。

7、這麼爲難、這麼難辦的事,稱爲()的事?(板書:棘手)

8、這麼難辦的事最後解決了嗎?怎麼解決的呀?再次看圖。再次朗讀第12段。怪不得,博萊克那麼努力地表現自己。此時,他在想什麼呀?

9、是呀,能讓博萊克有機會參加這麼重大的活動的是他的同學們,能讓博萊克這麼有自信地站在_隊伍中的是他的同學們。這羣小夥子,懂得尊重身體有殘疾的同學,這些小夥子真棒!(朗讀句子)

五、小結

這次檢閱,不但檢閱了小朋友整齊的隊伍,更檢閱了他們美好的心靈。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做批註筆記,抓住人物語言描寫體悟人物高尚品質,在讀中理解人物思想變化。

3、體會課文含義較深的語句,進行關愛他人、無私奉獻的人文薰陶。

教學重點:

體會課文含義較深的語句。

教學難點:

領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課題質疑,直奔中心。

1、孩子們,我們學過《觸摸春天》這篇課文,盲姑娘安靜只能用手觸摸春天、用心感受生命的美好,如果她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那有多好啊!要想使安靜重見光明需要一樣東西——眼角膜(出示),眼角膜是眼睛前端一層透明的薄膜,相當於相機的鏡頭,捐贈眼角膜可以使盲人重見光明。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與“捐贈眼角膜”有關的課文——18、《永生的眼睛》課題前有一個“”,說明這是略讀課文,我們將用一節課的時間把它學完。

2、齊讀課題。什麼的眼睛?讀——;永生的是什麼,讀——

3、質疑課題。看了這個題目,你有哪些疑問呢?

預設:永生是什麼意思?眼睛怎麼能永生呢?誰的眼睛得到了永生?課文是題目爲什麼以《永生的眼睛》爲題?

評價:會提問說明你們會思考,我喜歡愛思考的孩子。那麼你們覺得如何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呀?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多讀讀課文內容,你一定有收穫。下面請大家帶着這些問題默讀課文。

課文讀完了,剛纔提的問題解決了嗎?先來看看你能不能過“詞語”這一關。誰敢讀?

捐贈盲人痛苦難忍給予與世長辭遵從熱淚盈眶重見天日

(個人讀,處理多音字,齊讀。)

2、課文中出現的主要人物都是有誰?(琳達、父親、母親和溫迪)簡單的說就是“琳達一家人”,他們做了什麼?(這篇課文主要寫了琳達一家人捐贈眼角膜的事。)

你們的確很棒,不知不覺中說出了一種概括文章的方法“要素歸納法”,即什麼人做了什麼。這是我們班的發現,就命名爲“班要素歸納法”。

會讀詞語了,也能概括課文內容,那麼現在就來想一想“永生的眼睛”的含義是什麼?

(預設:1、這是你的看法,說明你在用心讀書,但是要想深刻理解它的含義,還要細細讀讀課文,品味品味。2、不知道沒關係,有我呢,老師出馬,一個頂倆!)

其實編書的叔叔阿姨們在單元導讀中已經告訴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方法了,就是要抓住文中含義深刻的關鍵的詞語來學習。那麼這一課又怎麼學呢?請看86頁課前導讀。

三、緊扣“驕傲”,探究文本。

1、請找出來文中含有“驕傲”的句子讀一讀。出示

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這次,我爲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驕傲”一詞在字典中有三種解釋:1、自以爲了不起,看不起別人。2、自豪。那麼“驕傲”在句子中是什麼意思呢?請自豪地讀一讀這兩句話。

2、想一想這兩句話分別是誰爲誰驕傲?溫迪爲“我”和外公而驕傲,我們先想一想外公值得溫迪驕傲嗎?外公的那些言行值得驕傲,請畫出描寫相關語句。

⑴當天下午,一位警官來到我們家,對父親說:“先生,您同意醫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嗎?”

“當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引導:哪個地方讓你驕傲?(痛快)

師生對話。

預設評價:你的回答毫不猶豫。你想都沒想就答應了。

⑵一個人所能給予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於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媽媽和我就認爲,如果我們死後的身體能有助於他人恢復健康,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個人讀。男生讀。

你最珍貴的東西是什麼?而父親則認爲最珍貴的是“身體的一部分”,“身體的一部分”是什麼呀?爲什麼這些東西是最珍貴的?而父親和母親願意死後捐贈這些最珍貴的東西,是因爲他們認爲(引讀)——如果我們的死……

同學們,我理解此刻你們的感動之情,但是此時的父親並沒有如此激情澎湃的說話,而是——平靜地說。母親去世了,此時的父親傷心嗎?傷心的父親卻又“平靜的說”是因爲他覺得(引讀)——如果我們的死……

⑶如果一個盲童能在我們的幫助下重見光明,並像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多麼美妙!當你們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們會爲我自豪!

①你知道“美妙”的近義詞嗎?(神奇,美好,奇妙),盲童重見光明,美妙嗎?讓我們一起閉上眼睛來感受吧。想象你就是一個盲童(配樂敘述)

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只要你輕輕推開它,你就能看見多姿多彩的世界。但對於現在的你來說是一扇永遠打不開的窗。你的眼前除了黑暗還是黑暗,你看不到老師,看不到同學,看不到爸爸媽媽……如果這種痛苦延長到一天,一個月,一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

此刻你最渴望什麼?(光明)突然有一天你得到別人的幫助重建了光明,快來睜開眼睛看看這美麗的世界——(課件)

②重見光明後美妙嗎?來,孩子們,讓我們一起感受這份美妙吧,讀——如果一個盲童……

幫助盲人重見光明自豪嗎?讓我們自豪地再讀這句話——如果一個盲童……

③此時此刻,你覺得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同學們,在第四單元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安靜、熟悉了珍視生命、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杏林子,那麼,親愛的孩子們,你除了感受到父親這些可貴的品質外,你覺得父親對生命又有一種怎樣的情懷。)

這樣的人值得溫迪驕傲嗎?難怪溫迪會這樣說——

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3、外公讓溫迪感到驕傲,而“我”值得溫迪驕傲嗎?剛開始的“我”對捐贈眼角膜可是極力反對呀。

“我”也是值得溫迪驕傲的,因爲“我遵從父親的遺願捐贈了他的眼睛角膜”。也正因此溫迪會這樣說——

媽媽,我真爲你、爲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4、文中還有一處含“驕傲”的句子:這次,我爲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出示)那麼,溫迪有什麼值得“我”驕傲呢?

①溫迪有爲他人着想的品質,是“我”的驕傲,讀——

②對比出示

這次,我爲自己的女兒——14歲的溫迪而驕傲。

這次,我爲自己的女兒——溫迪而驕傲。

你發現了什麼?琳達爲什麼要強調這個“14歲”呀?瀏覽全文,你有什麼驚奇的發現?是啊,孩子們,14歲的琳達面對角膜捐贈表現的是拒絕、是哭喊,而同樣的14歲,溫迪的表現卻如此不同。在對比中溫迪在精神是如此可貴,難怪琳達會感慨,讀——

四、拓展昇華,主題迴歸。

1、琳達一家人的品質感動。其實有許許多多的人像父親一樣捐贈眼角膜,比如王飛越,她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女醫生,當她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不久於人世的時候,竟然做出了一個震驚的決定:(看錄像)。

你想對他們中誰說些什麼?請寫下來

XXXXXXX,我想多你說:XXXXXXXXXX(琳達、父親、母親、溫迪……)

2、親愛的孩子們,你琳達對捐贈眼角膜的態度之所以能有360°大轉彎,溫迪小小的年齡就有如此的奉獻精神,都是受一個人的影響,對,是父親,是父親深深影響了“我”和溫迪,也就是——在這一刻,我真正領悟到了父親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出示)

那父親留下的是什麼呢,誰能說一說?

3、課前我們提出“永生”是什麼意思現在你明白了嗎?永生的僅僅是眼睛嗎?(把?變成!)齊讀課題——用心讀——再讀,把你的感悟送進去,把你的感情送進去,把這份情送給琳達一家人,送給王飛越,送給千千萬萬有愛心的人。

五、補充結尾,延伸情思。

課文學到這兒結束了嗎?原文的結尾是這樣的(出示)

沒有想到,僅僅是兩週之後,我再一次爲器官捐獻組織簽署了同意書。我的可愛的女兒,才華橫溢的小溫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喪生了……當我簽字時,她的話兒縈繞在我耳際:“你想過什麼也看不見會有多麼痛苦嗎!”

失去溫迪二週後,我收到一封來自俄勒岡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寫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現在,兩位昔日盲人已重見天日。他們成爲您女兒──一位極其熱愛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紀念,並有幸分享她的美麗……”

我的金髮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着,她的碧眼仍然閃爍着驕傲的光芒。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瞭解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學習他自覺磨鍊自己意志的堅強品格。

2、練習用歸納段意的方法抓課文主要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聯繫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體會最後一段話的含義。

2、練習用歸納段意的方法抓課文主要內容。

一、導入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四課<登山>,來進一步瞭解列寧。

生:(齊)登山

二、新授、感悟

1、 檢測讀文情況,讀完後其他學生給予評價。

師:列寧和巴國茨基在登山時,不就是過一條小路嗎?這是一條怎樣的小路呢?你是從哪看出來的?小組合作交流,做好分工,組織好語言準備彙報。

生:這是一條危險的.小路,我們小組是從第6和第10自然段看出來的。請於興陽來讀課文。

生:這是一條驚險的小路,我們小組是從第14、15、17自然段看出來的。請朱立超來讀課文,我們是從這幾段描寫的動詞看出來這條小路是一條驚險的小路。

師:聽了你們的彙報,把老師和其他同學都帶上了那條小路上了,真令人膽戰心驚呀!那面對小路,列寧是怎樣表現的呢?(小組合作交流)

師:當列寧第一次走這條小路時,他是怎樣表現的?

生:彙報 當列寧和巴果茨基登上山頂時,展現在他們我們眼前是怎樣的一幅景象?請同學們讀課文中相關的段落,欣賞美景,在談一談感受。

生:課文第18段,談感受。

師:你們都感覺這景色這麼美,那同學們說說此時的列寧心中會有什麼想法?

生:說想法。

師:一個小時過去了,列寧和巴果茨基也該回去了,他們有選擇了來時的小路。他們第二次走這條小路的是怎麼走的呢?(小組彙報)

生:小組彙報

師:我們知道了列寧和巴果茨基兩次走小路的表現,誰來說一說列寧第一次和第二次走險路有哪些不同?

生:彙報

師:我們來看最後一段,誰來讀一讀?

生:指名讀文 師:那麼這一段我們怎麼理解列寧說的話?

生:回答

師:同學們都理解的很好,那誰來說一說列寧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

生:列寧具有臨危不懼、遇險不驚、從容鎮定的精神品質。

三、擴展

師:我們知道列寧第二次走小路是爲了鍛鍊意志。課前你們也蒐集了很多有關鍛鍊意志的人物的故事和名人名言,誰來說一說。

生:積極說

四、總結

同學們蒐集的真不少,學習了列寧的這篇登山的故事,我相信同學們也學會了很多,老師希望各位同學都要學習列寧的這種臨危不懼、遇事不驚、隨時隨地都鍛鍊意志的品質。

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會本課四個生字,結合圖畫和課文內容理解“崇山峻嶺、蜿蜒盤旋、凝結、氣魄雄偉”等詞語的意思;體會比喻句描寫的形象和聯想句、總結句的作用。

智能目標: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藉助聲像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和創新能力。重視觀察和思維及聽說讀寫的有機結合。

情感目標:通過觀察、有感情朗讀和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受長城的雄偉氣勢和高大堅固,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長城的氣勢雄偉和高大堅固,感悟課文的思想內容,激發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之情是教學重點。

2、展開想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是教學難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ta網)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師:同學們聽沒聽說過一句俗語,“不到什麼非好漢”,誰來說說,什麼是哪個地方。

生:長城。

師:對,是長城!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長城,去領略長城的風采!

板書:長城

二、介紹長城

利用媒體資源中的視頻以及課件中的視頻介紹讓學生了解長城。

教師總結:長城始建於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時期,那時各諸侯國爲了互相防禦,都在自己的境內地勢險要的地方修築長城。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爲防禦北方匈奴貴族的入侵,將各個諸侯國的長城連接起來並將其延長,號稱萬里長城。以後各個朝代,都對長城進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說長城是我國古代人民在兵器還不發達的情況下,爲了抵禦外族入侵而建築的軍事建築。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互助讀文,然後想一想課文講了什麼。

3、小組彙報生字新詞,教師歸納並板書。

板書:崇山峻嶺拍攝嘉峪關扶智慧 氣魄

4、利用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生字動畫,教師教學生字

5、理解字詞。

(1)教師講解

山海關:在河北省秦皇島市,是長城的起點,有“天下第一關”之稱。

嘉峪關:明初的建築物,在甘肅省嘉峪關市西,嘉峪山東南邊腳下,是長城的終點。

八達嶺:軍都山的一個山峯,在北京市的西北,是著名的遊覽勝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互相呼應:本課指打仗時之間可以進行聯繫,互相支援。

(2)看圖理解

崇山峻嶺:指高而險峻的山嶺。

蜿蜒盤旋:指彎彎曲曲的延伸。

條石:長方形的石塊。

方磚:正方形的磚塊。

垛口:指牆外側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種掩蔽物。

瞭望口:指用來了望的口子。瞭望:從高處監視敵人。

射口:射擊用的口子。

城臺:城牆上一整塊平坦的方形建築,是屯兵的堡壘。

四、觀察欣賞,發展思維。

1、觀察圖畫。

(1)指名學生上臺從中國地圖上找出長城東起山海關西止嘉峪關的確切地理位置,並在黑板上寫出長城經過我國的哪幾個省市。

提示: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的長城,經過今遼寧、河北、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八個省市自治區

(2)書上的兩幅彩圖觀察點各在什麼地方?各畫了哪些景物?

提示:第一幅圖是俯視,觀察點在高處,是遠看;

第二幅圖是平視,觀察點在近處。景物有藍天、蒼山、紅楓、灰龍。

(3)長城修築在什麼地方?

提示:崇山峻嶺之間

(4)從畫面上可以看出長城有什麼特點?

提示:長和高大

(5)第一幅圖上看到的長城是什麼景象?

讓學生髮揮想象,

教案《新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長城》教案》,來自網!

形象地敘述長城的樣子。

例:

像一條綵帶,在羣山中飄舞;

像灰色長龍,飛舞在崇山峻嶺之間;

像條玉練,鑲嵌在碧綠的地毯上。

(4)第二幅圖上可以看到長城的什麼?

提示: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

(5)爲什麼兩幅圖上長城的景象不同?

提示:第一幅是俯視,遠看的景象;

第二幅是平視,近看的景象。由於角度不同,景象的印象也就不同了。

2、欣賞錄音。

利用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泛讀動畫,教師播放課文範讀語音,要求學生思考所描寫的主要內容。

五、作業

寫生字詞,收集有關長城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複習

1、讓學生自由小聲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各節大概講了什麼。

說明:即複習鞏固生詞,又讓學生主動了解課文內容。

2、指名學生回答:說說課文各節的內容。

提示:第一節講長城的長;

第二節講長城的高大堅固;

第三節講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結晶;

第四節講長城是世界歷史上的奇蹟。

3、讓學生組成小組,給各節編一小標題。然後小組陳述,師生一起選出優秀準確的標題。

教師啓發學生以課文內容爲線索小組合作定出小標題。

提示:

(1)一條“龍”

(2)高大堅固

(3)結晶

(4)奇蹟。

或啓發學生以課文結構爲線索列出小標題:總貌;構造;聯想;地位。

二、細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師:你從哪裏體會到了長城的長?用書中的語言回答。

學生抓住長龍,一萬三千多裏等詞語體會。

2、師:什麼是蜿蜒盤旋?

提名學生回答。

師:請同學們感情朗讀第一句,看看你還能體會出什麼?

提示:長城的雄偉氣勢。

3、指導朗讀

4、滲透寫作方法。

師:作者在這段描寫中,分別運用了打比方和列數字的方法,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長城長而壯觀的氣勢,這也是我們今後在習作中需要學習的把事物寫具體的寫作方法。

5、明確觀察點。

師:這是在哪裏看長城?

生:遠看

6、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2自然段,看看長城還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提名學生回答。

提示:高大堅固。

2、師:長城的高大堅固體現在哪兒?

提示:建築材料、垛子、方磚。

適時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理解朗讀。

3、師:長城爲什麼要修築得這樣高大堅固呢?

提名學生回答。利用上節課留給學生的作業,讓學生用自己收集的資料來講述。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記兩組詞語,引導學生髮現這些詞語的特點,激發學生積累並運用這些詞語。

2.認識一些俗語,知道它們的意思,在生活中能正確使用。

3.通過讀句子,體會關聯詞語的作用,並能在口頭和書面中合理運用。

4.按筆順規則寫幾個本單元的生字,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5.閱讀欣賞短文《恐龍》,瞭解恐龍的種類、生活習性、生存和滅絕的時間,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6.語文生活,通過融綜合實踐活動與寫作爲一體的社會調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與寫作能力,培養講文明、講衛生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詞語、俗語、關聯詞的學習重點在於運用。

2.閱讀欣賞短文,瞭解短文內容,激發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3.通過社會小調查及相應的習作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寫作能力,培養文明、衛生等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組織社會小調查,進行專題討論,指導習作。

教學準備

投影、小黑板

 教學時數

5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你發現這些詞語有什麼特點嗎?

第一組是ABB型疊詞:油光光香噴噴圓溜溜甜津津

第二組是AAB型疊詞:軟軟的細細的溼溼的青青的

3.照樣子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例1:白花花金燦燦

例2:高高的胖胖的

4.選詞填空。

白茫茫甜津津灰濛濛

()的天空()的葡萄()的雪地

清清的黏黏的韌韌的

()的柳條()的河水()棉花糖

5.你能照樣子說嗎?

如:胖乎乎的臉蛋黃黃的麥子

 二、詞語超市(俗語)。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糾正,指導再讀。

3.認識俗語:羣衆中廣泛流傳的通俗而定型的語句,多是勞動人民從生活經驗中創造出來的,簡練而形象。

4.說說你知道(本題中)哪個詞語的意思,並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例:敲邊鼓

意思:比喻從旁幫腔,從旁助勢。

造句:小林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事情我一出馬,他就給我敲邊鼓。

5.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三、讀讀想想。

1.投影出示句子,讀一讀。

2.說說帶點的詞語有什麼作用。

學生說,老師補充,邊讀邊議,認識關聯詞語的作用。

“不但……而且……”和“不僅……還……”表示遞進關係。

“因爲……所以……”表示因果關係。

“儘管……還是……”表示轉折關係。

3.選用這些關聯詞語說話。

4.你還學過哪些關聯詞,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四、作業。

蒐集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提問:寫字時要注意什麼?

(按筆順規則寫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確的執筆寫字姿勢、書寫整潔等)

2.認一認要求寫的六個字:歇、剝、蝴、蝶、株、樁

3.辨別字形,說說筆順規則。

4.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上黑板範寫,大家評議。

6.學生先描再寫。

 二、閱讀欣賞。

1.談話導入。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着一羣奇特生物,它們稱霸地球,生存了一億多年之久,大約在6500萬年前,它們竟神奇地滅絕了。這種生物是什麼?

對,恐龍,今天我們就來閱讀一篇關於恐龍的短文。

2.你們都知道哪些關於恐龍的知識?

學生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自由說一說。

3.讀短文,說說你又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

4.檢查。

(1)分段讀短文。

注意糾正字音:沼澤、覆蓋、卵生。

積累詞語:千奇百怪、龐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飛。

(2)彙報:說說你從短文中知道了什麼。

恐龍的種類、大小、食性…….

(3)你還想知道什麼?

梳理問題:對於能解決的問題課內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課後查資料解決;有的問題至今無法解決的,激勵學生通過學習長大後研究解決。

5.啓發質疑。

大約一直到7000萬年前,恐龍還是統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在此後不到500萬年之間——也就是6500萬年前,它們全部絕滅了。而且,整個滅絕過程還很可能是在僅僅數月內發生的。爲什麼會發生這種情形,至今仍是一個謎。科學家曾提出各種不同理論,來解釋這滅亡之謎,如隕石撞擊地球說、大規模火山爆發說、疾病說或食物中毒說等。但任何解釋恐龍滅絕的理論,必須能解釋當時除恐龍外,其他許多動物種羣同時滅絕的原因。恐龍滅亡之謎,至今科學家仍在繼續研究中。

希望同學們發奮學習,有朝一日,你們中也許會有人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老師講述自己在銀行取錢,目睹顧客自覺排隊,員工熱情耐心地爲顧客換零鈔的事。

2.學生評議這種社會想象。

3.小結: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進步,社會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那麼相應的人們的文明衛生等習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發生在我們身邊這些的變化。板書:身邊的變化。

 二、引導討論,明確內容。

1.同桌或鄰桌互相討論:你發現了身邊的哪些變化?

要求:(1)真實;

(2)具體,包括時間、地點、人物的語言動作……

2.推薦代表說。

其他學生補充,老師概括板書:

超市:文明購物排隊付款

車上:自覺投幣主動讓座

校園:文明用語環境衛生

書店:愛護書籍文明選購

醫院:講究衛生(病人)態度熱情(醫生)

…………

3.學生列舉這些事例的過程中,有可能談及一些存在的問題,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說,但要注意導向。如果沒有學生談到,老師要引導學生髮現這些問題,並討論改進方法。

如:菜市場亂丟垃圾亂設攤點

街道張貼廣告亂塗亂畫

車上不講究公共衛生

…………

你認爲應該怎樣改進?

(1)加強文明衛生的宣傳;

(2)提高人的素質。

4.看到這些現象,你想到了什麼?

人們的文明衛生習慣正逐漸養成,但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

 三、佈置任務,具體指導。

1.明確任務。

在我們的生活中,講文明、講衛生等好習慣在許多地方、許多人身上大量存在,但一些不良習慣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好的典型,我們要及時發現、表揚,不好的問題,我們更要及時發現、改進,所以老師現在佈置大家一項社會調查任務,內容是——身邊的變化。

2.指導分組。

8人一組,自由組合,老師協調。

推薦負責人,明確其職責。

3.發放調查表,指導填寫。

(1)說明:此表爲樣表,學生可根據實際進行修改,也可根據需要複製多份。一事一份,小組交流後整理一份綜合表。

(2)指導填寫。

4.強調注意事項。

注意安全,加強自我保護;講文明禮貌,樹立紅領巾新形象;全員參與,分工合作;及時記錄整理資料等。

 四、小組討論,做好調查準備。(調查時間爲一週)

附:“身邊的變化”社會調查表

組次

負責人

組員

調查內容

記載時間

地點

人物

現象

結論

需改進的方面

收穫與思考

  第四課時

 一、彙報交流。

1.導入。

通過一週的調查,你們一定有了很多新的發現,現在請各小組負責人組織本組成員在小組內對調查資料進行整理。

2.分組整理,選取典型現象準備彙報。

要求:有調查方法、有過程、有自己的思考。

3.彙報交流。

要求:彙報內容各異;彙報人態度大方,聲音響亮。

4.老師小結,引入習作。

 二、作文指導。

1.明確習作任務。

結合這次調查活動,整理調查資料,寫一篇反映身邊變化的習作。

2.比較調查彙報材料與習作的異同。

(1)學生自由說。

(2)老師補充。

同:都是調查所得的親身體驗,即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

異:調查材料重現象,重結論,要求多、實;習作重具體場面、過程、細節的描寫,如:環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情、心理活動……還重自己的思考,要求細、異,描寫仔細,用自己獨特的眼光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3.學生獨立思考,選擇習作內容。

4.小組內互相說。

5.指名說,大家評議補充。

可以從以下方面評議:

內容恰當,描寫具體;觀點明確,態度明朗;語言通順,條理清楚。

6.老師小結。

 第五課時

 一、當堂習作。

學生當堂習作,老師巡迴指導:發現優秀習作,向大家展示學習;發現問題習作,及時給予輔導。

 二、修改作文。

1.自讀自改;

2.同桌互讀互批;

3.個別學生的作文老師面批。

三、謄寫上交。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0

《球王貝利》教案

  一、交流資料,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足球嗎?你們經常看足球比賽嗎?你喜歡那個足球明星?

學生暢所欲言,談談自己喜歡的球星。

問:這麼多小球迷,那麼你們知道球王貝利嗎?

請班上的小球迷介紹球王貝利。

貝利,身高1.74米,貝利是他的雅號。他1940年1O月12曰出生在巴西的特雷斯科拉索內斯鎮的一個貧寒家庭,小時只能赤腳踢球。13歲時,開始代表當地的包魯俱樂部少年隊踢球,使該隊連續三年獲包魯市冠軍。這位天才少年引起人們注目,1956年,著名的桑托斯隊邀其入隊,頭一年,即攻入32個球,成爲該隊最年輕的射手。

1957年,未滿17歲的貝利首次入選國家隊,並首次參加世界盃賽,他以驚人的技巧馳騁賽場,使足壇驚呼:巴西出現了一位神童!在這位神童的激勵下,巴西隊愈戰愈勇,一一擊潰強勁對手,第一次爲祖國棒回了世界盃。此後,在貝利統領下,巴西隊又奪得1962軍第7屆和197O年第9屆世界盃賽冠軍,貝利本人也成爲至今世界上唯一一位奪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的球員。貝利被稱爲“本世紀最偉大球星”,是世界上第一個3次被評爲世界最佳足球運動員的超級球星。多次榮獲“世紀十大球員”、“世紀運動員”、“20世紀世界最佳運動員”等稱號。曾入大學深造5年,獲心理學、運動醫學等學科的學士學位。

20xx年12月,貝利榮獲國際足聯評出的“本世紀最佳足球運動員”稱號。

貝利在1978年掛靴後曾在1995年至1998年任巴西體育部長。1994年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友好大使。貝利愛好廣泛,1981年開始進入影壇,出演過十幾部影片,並導演過一部影片。

師:這麼傳奇的人物,你們知道他是怎麼成功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球王成功的經歷。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師:讀了課文你瞭解到了貝利的哪些情況?請用比較簡練的語言概括一下。

生:文章介紹了貝利小時候的故事,並對他的成就做了簡要的介紹。

2.出示課件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踢盒箱揀殼誕鏟訓率

  三、默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寫了貝利的什麼事?

學生默讀,讀後用簡單的話概括這篇課文講的是什麼事。

四、自由朗讀課文,合作探究:

師:讀了貝利成長爲“一代球王”過程中的這個故事,你得到了什麼啓示?你發現貝利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1.結合問題默讀課文,思考後和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讀後體會,小組同學之間互相補充,充實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引導學生結合具體語句在班內談談談自己的體會。

如:從貝利利用一切機會想方設法練習踢球,可以看出他對足球的熱愛和執著;從貝利從買不起球到踢教練送的球再到參加球隊踢球,可以看出貝利的勤奮和進步等。

學生每交流一處,教師引導學生充分進行閱讀,再讀中再次豐富自己的感受,同時進行閱讀指導,通過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三)瞭解更多關於貝利故事。聽下面的小故事,體會其中的包含的哲理。

《下一個球最好》

球王貝利不知道踢進過多少好球,他那超凡的球技不僅令千千萬萬的球迷心醉,而且常常使場上的對手拍手叫絕。有人問貝利:“你哪個球踢得最好?”貝利回答:“下一個!”

當球王貝利創造進球一千的記錄後,有人問他:“你對這些球中的哪一個球最滿意?”

貝利意味深長地回答:“第一千零一個!”

師:聽了這個小故事,你有什麼感悟?

學生交流自己的感悟,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進行小結。

人生真悟:

永遠不滿足,永遠不停止前進的步伐。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要放鬆自己,因爲我們應該明白,我們永遠是在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去迎接你更大地輝煌吧。

四:瞭解更多體壇精英,感受人格魅力

師:你喜歡哪位體育明星?爲什麼?

把你搜集到的有關他的感人的事和同學們分享,也可以說說你自己的感受。

學生可以介紹他們輝煌的成就,也可以介紹他們成功經歷中的感人故事。並和同學們談談在這些人物身上值得讚揚和學習的地方。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1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在祖國的西北,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昔日輝煌的絲綢古道,還有那茫茫的大戈壁。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生長在茫茫戈壁灘上的白楊。

2.看課題激疑:課題是《白楊》,全文僅僅就是寫白楊嗎?

二、三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讀: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把生字新詞標出,不理解的詞用“?”劃出,聯繫上下文想一想,自己解決不了的可提出來請教老師或同學。

二讀: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文中所出現的三個問句並用“~~”標出。

(1)學生找出三個問句後全班交流。

(2)課件出示三個問句。

①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

②爲什麼它這麼直,長得這麼大?

③爸爸只是在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嗎?

三讀:默讀課文,把找出的三個問句當成思考題,想一想,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嗎?請邊讀書邊思考邊在文中做適當的批註,把解決不了的問題做個記號。

(1)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老師巡視、點撥。

(2)以四人小組爲單位交流自己的學習收穫。

三、初步感知,交流體會

(1)對這三個問題的理解,能從課文的字面上大體知道意思就可以了。

(2)指導學生初步有感情地誦讀課文。

四、指導寫字,示範書寫

(1)教師示範“疆”字,提醒學生注意相應筆畫。“陷”的右下部不好寫,注意與“滔、焰”區別。

(2)學生在寫字本上抄寫生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抓住“沉思”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接着來學習《白楊》這篇課文。請同學們想想“沉思”是什麼意思?快速瀏覽課文,請找一找“沉思”這個詞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用“Δ”號標出,想想“沉思”是什麼意思?

二、抓“沉思”一詞學習課文

(一)學習爸爸第一次沉思的內容。

1.默讀1~4小節,想一想爸爸第一次是看到什麼而陷入沉思。

2.課件展示,帶學生入境。

出示課件:畫面上展示茫茫的大戈壁荒無人煙、飛沙走石的情景,老師畫外音:看!這就是車窗外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天和地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都是渾黃一體。從哪兒看得出列車在前進呢!這就是鐵路沿線的一行白楊樹!(畫面上出現一排挺直的白楊樹)每隔幾秒鐘,窗外就飛快地閃過一個高大挺秀的身影。一位旅客正望着這些戈壁灘上的衛士出神。就在這時,兄妹倆的一番對話打斷了他的沉思。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2

設計理念:

着力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用心去讀書、用情去體驗,讓學生真正讀進課文裏去,把課文讀進自己的心裏去,讀出韻味,讀出思考,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後9個生字,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體會課後習題3中帶點的詞在表達上的作用,並能積累下來。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有選擇地背誦課文有關段落。

3、讀懂課文,有自己獨特的理解,並能通過朗讀等形式表達自己的見解。

4、憑藉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懂得“尊重生命”、“熱愛生命”。

教學重點:

深入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教學過程:

一、分步揭示課題,質疑《觸摸春天》

1、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隨學生回答,板書:春天)課前,老師和大家一起到校園裏去找春天,你們找到春天了嗎?怎麼找到的?(請多名學生說說)

學習的方法莫過於聯繫生活實際,課前帶學生尋找春天,既積累了語言,又調動了情感,使學生上課時有話可說,有情可表。從學生已知的入手,學生很快就能進入到學習活動中來,拉近了文本與生活、學習與生活距離,使學生學得自然、學得輕鬆。

2、是的,我們可以用眼睛去觀賞春天,用耳朵去聆聽春天,用鼻子去嗅聞春天,用嘴巴去描述春天。然而,有一位女孩卻要用雙手去觸摸春天。(板書:觸摸)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題目就是——《觸摸春天》。請大家讀課題,一定能讀出不少疑問。(指名交流)

二、走進《觸摸春天》,整體把握全文

1、是的,春天可以看,可以聽,可以聞,可以說,難道還可以觸摸?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按這樣的說法,表達你對課文的初步瞭解。(出示)

2、學生瀏覽課文後,指名說。

安靜(誰)在用手(心)觸摸花、蝴蝶(春天)。

隨着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盲童安靜。

課標指出,在閱讀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學會瀏覽、根據需要蒐集信息的能力。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於此。

3、僅僅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當然不能滿足我們的要求。要想更深入地理解課文,還要用心讀書、用情體驗。下面請大家再讀課文,藉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讀流暢。

4、檢查讀書情況,教師相機點評。

三、品讀《觸摸春天》,讀出個人感受

1、同學們,請選出你最感興趣的部分默讀,並至少提出一個問題。

2、讀好了嗎?問題想好了嗎?誰願意來說一說。

閱讀是個性化行爲,我們要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以下重點句段,引導學生理解感受。

3、出示第三自然段。

(1)這一自然段什麼地方觸動了你的心,打動了你的情?

(2)你理解“穿梭”嗎?能來表演一下嗎?(請學生在桌子之間的過道表演“穿梭”)

(3)安靜是個盲童,盲人的世界是什麼樣的?請大家閉上眼睛感受一下。再請剛纔表演的同學閉上眼睛再“穿梭”給大家看看。學生各自談感受。

在閱讀中,只有用心去讀書、用情去體驗,才能走進文本,走近作者,走近主人公,與他們產生共鳴,想他們所想,感他們所感。

(4)從“穿梭”一詞我們可以看出什麼?

(5)一個盲孩子能夠這樣穿梭於花叢之中,這樣地喜愛她根本看不到的、也不曾看過的鮮花,着實令人感動!這一自然段中還有令你感動的嗎?

(6)(隨着學生的回答,給“極其準確”加點)從這個詞我們可以看出什麼?(指名交流)

(7)指導朗讀。

4、出示第四自然段。

(1)這一自然段什麼地方觸動了你的心,打動了你的情?

(2)(隨着學生的回答,給“竟然”加點)“竟然”這個詞用得多好,這是作者所沒有想到的,他沒有想到什麼?

(3)用作者的話說——這真是一個奇蹟!(給“奇蹟”加點)你是如何理解“奇蹟”的?

(4)同學們,如果你是安靜,此時此刻,你的內心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感受?請大家閉上眼睛,聽着老師的朗讀慢慢體會體會。(學生閉上眼睛,教師配樂朗讀安靜攏住蝴蝶的語段。)

(請學生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能夠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增強學生對主題的感受,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

(5)是的,這種經歷、這種體驗,安靜以前不曾有過,此時此刻,她是多麼驚訝,又是多麼激動!讓我們一起隨着音樂,走進安靜的內心,和她一起去觸摸春天!(學生配樂朗讀3、4自然段)

5、出示第六自然段。

(1)就請你把這種感動告訴大家。(讀第六自然段)

(2)“安靜”所感受到的春光是什麼樣的?(指名交流)

(3)(出示蝴蝶飛翔的畫面)教師讀:許久她張開手指,蝴蝶撲閃着翅膀飛走了,安靜仰起頭來張望。(給“張望”加點)同學們,你們說,安靜能望見飛走的蝴蝶嗎?(引導學生討論:看不見,因爲她是一個盲人;看見,因爲她在心裏已經看見了)

在課堂教學中,有意識地預設一些衝突,可以激起學生的思維火花,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同時又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在爭論中認識得到昇華。

(4)學生齊讀第六自然段。

四、再讀《觸摸春天》,感受生命美好

1、同學們,這篇課文能夠觸動我們的心,打動我們感情的地方太多太多。其實,安靜是在用她的心讀懂春天,作者是在用自己的心讀懂安靜。你們都讀懂了嗎?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試着用這樣的語言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出示)

2、請學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3、是的,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4、(配樂出示舞蹈《千手觀音》圖片)同學們一定對這些圖片不陌生吧,還記得它是什麼節目嗎?站在最前面的這位叫邰麗華,她被評爲20xx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一。這不僅僅是因爲節目表演得精彩,更是因爲表演這一節目的演員都是聾啞人。他們在無聲的世界裏,創造出如此精彩的繽紛世界,並把它獻給了億萬觀念,感動了億萬觀衆。

這一環節的拓展,對幫助學生進一步感受文章的主題有推波助瀾的作用,使他們真正懂得了“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繽紛世界”。

5、讓我們一起再來讀這句話。(生讀:“誰都有……繽紛世界。”)

6、同學們,觸摸春天的安靜是個盲童,表演《千手觀音》的演員們都是聾啞人,雖然他們的身體有缺陷,但是,他們依然像正常人一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爲自己也爲社會彈奏着動聽和諧的生命樂章。

五、走出《觸摸春天》,熱愛永恆生命

1、蒐集有關“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資料,辦一份小報。

2、讀了文章,你一定有許多感受,請把你的感受寫下來。

3、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展一次中隊主題會,主題是:我們的生活如此繽紛。

(以上作業,任選一項完成)

個性化作業,能夠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所提高。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3

課文要熟讀,課文更要理解。人教版第八冊《尊嚴》是新增課文。課文的題目耐人尋味,鎮長的擇婿令人費解,事情的發展出人意料。解決了這三個疑團,這篇課文你就領會了。

《尊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新增課文。寫的是美國石油大王哈默年輕時一段鮮爲人知的往事。

課文的題目耐人尋味,鎮長的擇婿令人費解,事情的發展出人意料。帶着這三個疑團我們從三個方面閱讀、尋思、探究。

一、讀課文,感悟“尊嚴”的內涵

年輕的哈默是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難民。但是,他三拒鎮長傑克遜大叔的饋贈:一拒食物,“仰起頭”問,有什麼活兒需要做;二拒食物,聽說沒有什麼活兒需要做,“目光頓時灰暗”“喉結上下動了動”,但仍然義無反顧地堅持“不能不勞動就得到食物”;三拒食物,儘管飢腸轆轆,精疲力盡,還是支撐着站起來說:“等做完了您的活兒,我再吃這些東西!”

話語鏗鏘,擲地有聲;鐵骨錚錚,志不能移。哈默之所以不同凡響,就在於他不像那些逃難的人“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他堅持要靠自己的勞動來換取報酬,而且要先幹活,再取酬。他在最困難的時候沒有忘記做人的道理,恪守自食其力的信條,維護自己人格的尊嚴。尊嚴無價,讀來令人肅然起敬。

二、讀課文,理解尊嚴的意義

鎮長擇婿絕不是一時感情衝動。當時在難民羣中,他就“十分讚賞地望着”這個年輕人,“注視着”這個年輕人。顯然,年輕人的偉大的人格力量折服了鎮長,鎮長當機立斷把哈默留在自己的莊園裏。課文插圖中鎮長、哈默的形象栩栩如生,鎮長的善良慈祥,哈默的自尊自重令人難忘。鎮長慧眼識人才,哈默兩年的實踐考驗更印證了鎮長的膽識。於是,擇婿就在情理之中。

鎮長對女兒說的話富有生活哲理,於貧窮處見財富,在困境中想前景,鎮長認準了哈默的自尊、自重——這把開啓財富大門的金鑰匙,相信哈默會有錦繡前程。尊嚴無價,鎮長的膽識令人佩服。

三、讀課文,探究尊嚴的價值

事情的發展不出鎮長所料,二十多年的艱苦奮鬥,哈默終於成爲家財萬貫、舉世聞名的石油大王。尊嚴無價,它是財富之源、做人之本。

自尊、自重、自敬、自愛,肩負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的青少年們,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開創未來!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4

  學習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識記本課生字、新詞,並利用快速理解詞語的方法理解“晌午”、“怠慢”、“半歇”等詞的意思。

2、培養學生把長文讀短,把繁文讀簡的閱讀能力,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語言魅力,體會武松豪放倔強、勇敢機智的英雄性格,激發學生對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4、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激發學生閱讀名著的興趣。

  重點難點:

通過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瞭解武松沉着、機智、勇敢的性格,能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心裏描寫來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方法:

誦讀教學法、提問法、情境教學法。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學具準備:

1.影視作品《武松打虎》片斷。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走近武松

1、(點擊鼠標播放《好漢歌》)問:這首歌同學們熟悉嗎?是哪一部電視劇的主題歌?關於《水滸傳》你知道些什麼?(學生結合自己的瞭解自由回答)

2、聽了同學們的交流,水泊梁山好漢們一個個熟悉的身影好像又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在一百零八將中武松是赫赫有名的一個,而奠定他一生英名的離不開他在景陽岡的經歷,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中的一個精彩片斷——《武松打虎》,去認識武松,瞭解武松。(板:武松打虎)

3、《武松打虎》這篇課文很長,看起來也比較費力,請孩子們沉下心來默讀課文,讀完課文後,你想想武松給你留下怎樣的影象,你覺得用哪個詞最能反映武松這位英雄好漢的獨特形象,開始吧!

二、走進武松

1、出示武松打虎的畫面,說:孩子們,讀完了課文的請舉手,這就是武松打虎的畫面,你覺得用哪一個詞最能反映武松這位好漢的獨特形象。(板:機智勇敢)

2、孩子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詞,(生讀),怎樣才能讀好這個詞,重些,再讀重些。

3、請同學們再讀課文,想一想,劃一劃,你是從哪些地方讀懂“機智勇敢”這個詞的。

4、剛纔我發現有些同學在書上畫了一個地方,有些畫了兩個地方,看來我們可以從不同地方來讀懂機智勇敢,下面咱們來交流交流。預設:(第五段)

5、爲什麼從這裏讀懂了武松的機智勇敢?說說自己的理解。

(引導:這一段主要描寫的是什麼?你是從老虎的表現讀懂機智勇敢的,那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老虎?)

6、出示文中描寫老虎兇猛的句子:

a、那個大蟲又飢又渴,把兩隻爪在地上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裏攛將下來。

b、那大蟲背後看人最難,偏把前爪搭在地上,把腰胯一掀,掀將起來。

c、大蟲見掀他不着,吼一聲,卻似半天裏起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把這鐵棒也似虎尾倒豎起來,只一剪。

(1)、你能把這三句話讀成三個詞嗎?(板:撲、掀、剪)

(2)、這些句子中,從哪些詞最能讓我們感受到老虎的兇猛?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引導學生理解以下句子:

a、“和身望上一撲,從半空裏攛將下來”,和身望上一撲,是怎樣的一種動作,誰來讀讀這句話?

b、“腰胯一掀”又是怎樣的動作?指名學生表演。

c、“吼一聲,卻似半天裏起個霹靂,震得那山岡也動”,這是一個什麼句子,這樣寫的好處是(能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會到老虎的兇猛。)這虎太有氣勢,看到這樣的老虎,你會怎麼樣?

(3)、孩子們,讀了這幾句話,我們不難發現,這幾個句子都寫出了老虎的兇猛的氣勢,朗讀的時候,你覺得強調哪些詞,才能讓大家更清楚、更強烈地感受到這一點?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

(4)、指名學生讀,你喜歡讀哪句就讀哪句,隨機指導。

過渡:面對老虎的進攻,武松的表現呢?(板:閃、閃、閃)

7、從一個“閃”字,你體會到什麼?(引導學生聯繫實際感悟武松的機智勇敢,一般人遇到這隻猛虎,不被虎吃,也會被老虎嚇死,此爲勇敢,一而二,二而三地閃,是爲了消耗老虎的體力,此爲機智)

8、指名學生分角色讀描寫老虎和武松的句子。(同桌分角色讀——男、女生讀)

小結:孩子們,這一段,我們是從老虎的表現讀懂“機智勇敢”的,寫老虎也是爲了寫人,老虎都有如此氣勢,如此兇猛,那打虎的武松那就更了不得,這種寫法叫側面烘托。你們還從哪裏讀懂“機智勇敢”這個詞的?(預設:第六段)

9、點撥:這一段重點寫的是武松打虎的動作,是從武松的表現讀懂:機智勇敢的。你從哪些句子體會出來的。

(1)、重點引導學生體會:武松將半截梢棒丟在一邊,兩隻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瘩地揪住,一按按將下來。理解就勢。

(2)、這就是武松打虎動作的語句,你能把描寫武松打虎動作的詞劃下來嗎?(板:掄、劈、揪、踢、按、打),《水滸傳》不愧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就武松打虎這樣一個場面,寫的是那樣蕩氣迴腸,作者用詞如此生動、準確,那我們能從中選幾個詞來說一段話嗎?

(3)、指名學生任選幾個動詞說一段話。

10、過渡:武松打死了老虎,讀過水滸的人都知道,武松下岡後成了陽谷縣的英雄,受到了知縣大人的接見,一時間,街頭巷尾,無人不稱頌武松本事了得,智勇雙全。那麼受過虎害的鄉親們,受命打虎的獵戶,先前小瞧武松的店家,知縣大人,還有武松的哥哥賣燒餅的武大郎,他們見了武松,會怎樣評價武松呢?請任選一人,模仿他的口氣,評價一下武松。

三、走進水滸

1、水滸傳中還有一位值得稱頌的打虎英雄,知道是誰嗎?想聽聽李逵殺虎的故事嗎?

(出示李逵打虎片段:四十三回黑旋風沂嶺殺四虎)

2、引導學生默讀,說說從中感受到什麼?武松和李逵打虎有什麼不同嗎?武松、李逵都是梁山好漢,機智、勇敢、豪放是他們的人物個性,《水滸傳》中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好漢值得我們去認識,那些有趣的故事值得我們去品讀,課後,請同學們去讀讀《水滸傳》,找出《水滸傳》中塑造武松形象的章節,去感受名著的無窮魅力!

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15

第一單元複習

單元要點:

1領略祖國山水的美麗風光,激發熱愛祖國自然風光的情感,培養對祖國文字的熱愛之情。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生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默寫指定的課文及段落。

4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誦讀品味語言中,感悟語言的魅力,提高表達能力、積累優美詞句。

一、字詞

洞庭 江南 玩賞 無瑕 擴散 攀登 泰山 駱駝 屏障 浙江 油桐 擁擠 孔隙 仰臥 臀部 稍微 額角 擦傷 蜿蜒 依據 敬亭山 波瀾壯闊 水平如鏡 峯巒雄偉 紅葉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峯羅列 形態萬千 色彩明麗 危峯兀立 連綿不斷 突兀森鬱

描寫山的詞語:峯巒雄偉 紅葉似火 拔地而起 奇峯羅列 形態萬千 危峯兀立連綿不斷 突兀森鬱

ABB: 白皚皚 AABB:重重疊疊 斑斑點點

多音字:卷[juàn][juǎǖ] 似[sì][shì]轉[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 日積月累

1、 背誦第一課《古詩詞三首》:《獨坐敬亭山》、《望洞庭》、《憶江南》;

2、背誦第二課《桂林山水》全文;

3、 背誦第三課《記金華的雙龍洞》自己喜歡的段落。(建議選背課文第七自然段)

4、 背誦園地中描寫祖國山水的詩句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幾行紅葉樹,無數夕陽山。(王士禎)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黃庭堅)

浮天水送無窮樹,帶雨雲埋一半山。(辛棄疾)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張若虛)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

三、課文重點內容

《古詩詞三首》,

1、讀古詩詞,說說詞與古詩的不同。默寫古詩。注意“亭”與“庭”的區別,寫好“庭”

2、注意個別字詞的意思。厭?;閒?;和?潭面?諳?藍?盡:完;勝:強過超過;如:如同;謠望:遠看。

3.、說詩句的意思。課後三句。

4、體會作者的情感:

《獨坐敬亭山》詩人通過對敬亭山景象的描寫,抒發了詩人當時因懷才不遇而孤獨寂寞的心情,其中最能表現這份心情的詩句是“衆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尤其是盡、孤、獨、閒。

《望洞庭》詩人用輕快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優美的秋月洞庭圖,表達了作者對洞庭美景的喜愛和讚美的感情。“白銀盤”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這裏採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洞庭山水秀美的詩句是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憶江南》是詩人對江南的讚美,“能不憶江南?”是一個反問句,意思是江南的風景這樣美好,能不讓人回憶嗎?整首詩體現了詩人對江南的讚美和懷念的感情。

運用:清晨,我來到洞庭湖,遠遠看到君山迷人的風光,情不自禁地吟頌起劉禹錫的詩句: ;近看湖水被朝霞染得通紅,又吟頌起白居易的詩句: 。

《桂林山水》,採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爲一體的方法來描寫桂林山水的,還要學習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寫方法,發現排比句式的主要特點。引導學生把學到的方法,運用到自己對身邊一二處景物的描述中。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讕、瑕、攀、泰、巒、綿”的寫法,“紅葉似火畫卷倒映迷濛”的讀音

2、課文描繪了桂林山水的秀麗風光,突出灕江的水的特點靜、清、綠;桂林的山的特點奇、秀、險,表達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課文將大海、西湖與灕江水進行比較,將泰山、香山與桂林的山進行比較,是爲了說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

3、桂林山水真像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畫卷中有山、水、竹筏小舟、雲霧、綠樹紅花等景物,讓產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與這句有前後照應的是“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4、仿照課文第二三段仿寫,讀讀。

5、《課堂》P3第4題P4第6題第(1)題,(可講可不講)

《記金華的雙龍洞》重點讓學生複習作者遊覽過程中的所見、所感。按遊覽的先後順序記敘的方法,以及初步瞭解有詳有略的敘述方法。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浙、臀、擦、蜿、蜒”《課堂》P6第4.5.6題

2、作者遊覽的順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文中還有一條線索:作者多次寫到了水。途中“一路迎着溪流”,來到洞口,發現“那溪流就是從洞口流出來的”;“在外洞找了泉水的來路,原來從靠左邊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內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邊緩緩地流”,聽到“聲音輕輕的”。

作者介紹遊覽外洞的情景,先描寫了洞口外的景色,特點是很有氣勢,再寫了洞口,特點是很寬,然後寫了外洞,特點是大。

“孔隙”的特點是窄小。表現在:a小得只能容得下一隻小船進出。怎樣小的小船呢? 見書b船的進出方式是: ,c乘船必須 d通過孔隙時的感受是

內洞的特點是黑、大、奇,重點寫了奇的特點。

3、讀句子,說說從帶點的部分體會到了什麼。見書P11

《七月的天山》,在寫法上既按照瀏覽的先後順序,又體現了一步一景的描寫方法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注意生字

2、填空:課文一共有5個自然段。第2段從高到低,由近及遠,依次寫了天山的雪峯、雪水、雪水匯成的溪流(向我們展示了天山的無限生機,又解釋了盛夏進入天山涼爽的原因)。第3段依次寫茂密的森林、細碎的日影和馬蹄濺起的水聲。第4段着重寫天山深處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作者就是這樣重點從天山的水、樹、花三方面向我們展示了天山的美景。

(水:無限生機;樹:相映成趣;花:耀眼絢爛)

4、第5段換種說法。

《語文園地一》

1、詞語盤點:讀詞語,聽寫

2、口語交際:略 習作:即按照遊覽的先後順序描寫景物的方法。

3、我的發現:排比句式,這樣寫,不僅使語言優美,而且使文章生動形象具體。

4、日積月累:描寫自然風光的古詩名句。背一背,用一用

5、寬帶網:是本組走進千山萬水的拓展內容,瞭解五嶽,五湖

第二單元複習

單元要點:

1懂得誠實、首信比金錢更重要。

2學會本單元的生字、生詞。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默寫指定的課文及段落。

4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誦讀品味語言中,感悟語言的魅力,提高表達能力、積累優美詞句。

一、字詞

維持 財富 精湛 器重 屬於 百貨 情形 道德 號碼 橡皮 尊嚴 逃難 善良 樸實 款待 例外 喉結 讚賞 捶背 僵硬 許配 撥電話 緩緩駛過 悶悶不樂 迷惑不解 面呈菜色 疲憊不堪狼吞虎嚥 骨瘦如柴

AABC:緩緩駛過 悶悶不樂

多音字:卷[juàn][juǎn] 似[sì][shì]轉[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 日積月累

1、

言必信,行必果。《論語子路》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學而》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顏淵》 精誠所加,金石爲開。《後漢書 廣陵思王荊傳》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 離婁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梁惠王上》

2、說“信”

確實地相信叫確信。非常地相信叫深信。

堅決地相信叫堅信。忠實地信仰叫篤信。

對自己懷有信心叫自信。履行自己的諾言叫守信。

取得別人的信任叫取信。講究誠實和信用叫誠信。

三、課文重點內容

專題是“以誠待人”。四篇都是寫人記事的課文。訓練的重點是能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討論解決;初步瞭解描寫人物外貌、動作和語言的方法。

《中彩那天》,找出母親講的話和描寫父親的神態、動作語句,

1、讀課文,記生字,注意“德、屬、駛、惑、撥”

2、找出文中“我”心情變化的句子。說說“悶悶不樂、迷惑不解”的意思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