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登泰山記》原創教案設計

本文已影響 2.9W人 

 一、素質教育目標

《登泰山記》原創教案設計

(一)知識教學點

1.掌握“陰”“始”“望”“坐”“視”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掌握通假及詞類活用。

3.學習本文烘托、動靜結合的寫景方法。

(二)能力訓練點

1.反覆朗讀,整體理解,瞭解全文的結構和主要內容。

2.一詞多義及詞類活用。

(三)德育滲透點

1.領略五嶽之尊的神秀壯麗,開擴胸襟,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陶冶情操。

  二、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反覆朗讀,說出遊記的順序;整體理解,熟讀成誦。

難點:(1)掌握通假及詞類活用。

(2)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解決辦法:介紹泰山風貌,指導誦讀;對照課文註釋疏通文義,老師適當點撥,感受泰山的高峻、雄壯。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學生活動設計

1.瞭解有關泰山的知識。

2.藉助《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工具書作好預習工作。

3.整體把握,熟讀成誦。

  五、教學步驟

  (一)明確目標

1.掌握“陰”“始”“望”“坐”“視”等文言詞語的含義

2.反覆朗讀,整體理解課文內容,背誦課文。

  (二)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及桐城派

姚鼐(1731—1815),桐城派古文家。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清代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九年辭官後,曾在江寧、揚州等地書院講學四十餘年。治學以經爲主,兼及子、史、詩文,作品多爲書序、碑傳之類,著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軒全集》。他的散文簡潔精練,溫潤清新,有文采,形象性強。

“桐城派”是清代散文影響最大的一個流派,對於散文創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和鮮明的主張。其創始人是方苞,劉大槐和姚鼐繼承並發展了他的理論,三人並稱爲“桐城三祖”。方苞散文理論的核心是“義法”,主張古文當以“雅潔”爲尚。劉大槐提出“因聲求氣”說。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強調“義理、考據、詞章,三者不可偏廢”。桐城派的文章,內容多是宣傳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學;語言則力求簡明達意,條理清晰,“清真雅正”。他們的許多散文都體現了這一特點。

2.關於“五嶽”

泰山在山東省中部,古稱東嶽,別稱岱嶽、岱宗,與南嶽衡山(在湖南)、西嶽華山(在陝西)、北嶽恆山(在山西)、中嶽嵩山(在河南)並稱五嶽,而泰山居東,突兀挺拔,雄偉壯麗,被尊爲“五嶽獨長”“五嶽獨尊”。

  (三)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的過程

1.範讀課文並正音。

磴dèng  徂徠cúlái  戊wù 樗蒲 chūpú  罅xià

2。藉助註釋自讀課文,找出文言知識點,並口頭翻譯課文,提出疑問。

(1)第一段

陰、陽——古時山南水北爲陽,山北水南爲陰。

(2)第二段

自京師 風雪——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

今所經中嶺 山巔——和。

既上——到。

晚日照城郭——遠看。

餘 循以人——開始。

(3)第三段

戊申 ———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稍見雲中白若樗蒲數十立者——逐漸、漸漸。

曰——有人。

得日——有的。

(4)第四段

——模糊或缺失。

皆不 往——來得及。

(5)第五、六段

生 ——石縫。

3.歸納小結。

(1)通假

①成五 (“採”通“彩”,彩色)

②其級七千 餘(“有”通“又”)

③少 (“圜”通“圓”,圓形的,指山石)

(2)詞類活用

①汶水 流,濟水 流(名詞作狀語,向西,向東)

②明 天南(名詞作動詞,照)

③山 石, 土;多平方,少圜; 雜樹, 鬆(形容詞作動詞“有很多”“很少有”)

(3)歸納“以”的用法

餘 乾隆三十九年二月(在,介詞)

餘始循 人(同“而”,連詞)

回視日觀 西峯(和“上”“下”“東”“西”“來”等字連用,表時間、方位或範圍,爲現代漢語所沿用,不必譯)

(4)學一點古代文化常識。

①關於“陰”“陽”。

②關於“朔”“晦”“望”“既望”。

朔——農曆每個月的初一。

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

望——農曆每個月的十五日。

既望——農曆每個月的十六日。

4.課文內容重難點把握。

全文分五段,第1段點出泰山及日觀峯的位置;第2段寫登山經過;第三段觀泰山日出;第4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第5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其中,第2段和第3段爲課文重點。

(1)[提問]指出泰山和泰山日觀峯的地理位置。

[明確]泰山的地理位置: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人濟。

日觀峯的位置:當其南北分者,長城也,最高日觀峯,在長城南十五里。

(2)[提問]簡敘作者登山經過。

[明確]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遊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由南麓起步,繞泰安城下的中谷,半道越中嶺、復循西谷,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

(3)[提問]登上山頂後,作者按照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的順序描寫了“望晚”時的哪些景物?

[明確]作者登上山巔,眺望遠方,座座山峯披着皚皚白雪,照亮南天。俯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徠山沐浴在夕陽中,宛如圖畫,環繞山間的雲霧,就像輕柔的腰帶。

(4)[提問]文章通過景物的變化寫泰山頂上的日出,是按照什麼順序寫景物的變化的?

[明確]是按照時間的推移來描寫景物的變化的。

待日出:戊申晦,五鼓,與子潁坐日觀亭,待日出。

稍見:雲中白若持捕數十立者,山也。

須臾: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回視:回視日觀以西峯,或得日,或否,絳皓駁色,而皆若僂。

(5)[提問]作者還寫了哪些人文景觀和自然景物?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明確]人文景觀: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道中石刻。

自然景觀:多石,少土;少雜樹,多鬆;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跡;至日觀數裏內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好處:這樣寫,增加了泰山的人文內涵和景物特點,也使文章顯得豐富深刻,體現了桐城派重考據的文風。

5。[提問]本文在寫作上有哪些特點?

[明確]1.抓住特徵巧妙烘托。本文描寫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採用側面烘托的辦法。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餘”暗暗點出,然後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 “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樗蒱”“絳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象,又生動有趣。

(2)敘事簡練,語言形象。全文只有六百多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後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的歷程,只用“自京師乘風雪,歷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於泰安”,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並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其中“乘”“歷”“穿”“越”四個動詞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準確生動,而且富於變化,筆墨傳神。又如最後一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寥寥幾句,就把它的多石、多鬆、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3)比喻和擬人手法的運用各具特點。如“蒼山負雪,明燭天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寫青山揹負着白雪,賦予靜態的青山以人的動態。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又如“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汶水、徂徠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態的物寫成靜態,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寧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6.學生齊讀全文。

  (四)總結、擴展

這是一篇山水遊記,敘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色,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喚起了我們對泰山的嚮往,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壯美。

 (五)佈置作業

1.完成練習第一題。

2.以“觀日出”爲題

寫一篇短文,把觀看的經歷和感受描繪一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