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人教七上:鄭振鐸《貓》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78W人 

  鄭振鐸《貓》教學設計

人教七上:鄭振鐸《貓》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品析語言,體會作家用語的準確性,重點品味強調句的用詞方法。

2、通過“我”與家人對三隻小貓的情感態度的變化,來理解作家深邃的人格思想:人應當善待乃至關愛身邊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時要學會勇敢的反省自我的過失。

 一、文章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理自知。——蘇東坡, 課文提示導入

 二、整體感知

1、昨天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了是嗎?那麼現在請同學們花3分鐘時間迅速的瀏覽課文,回顧一下自己昨天所預習的內容,可以在標劃一些自己認爲深有感觸的句子。(生讀文章)

2、文章一共提到了幾隻貓,“我”養的三隻是怎麼樣的貓,你能不能分別用一兩個詞語來形容它們。(生:1活潑;2更有趣且有用;3抑鬱)

a、鄭振鐸先生是怎樣寫第一隻貓的可愛的?讀句子,(抓住“滾來滾去”“消耗”)

b、第二隻貓與第一隻相比怎樣?讀句子(從哪些詞看到它非常的活潑,特別的可愛)

c、第三隻貓也可愛嗎?從那些地方看出不可愛?明明存在爲什麼說是若有若無?

3、同學們如果讓你們用數學符號“>”來表示作者及家人對這三隻小貓的喜好程度,你會怎樣排列他們的順序:從這樣的排列中我們可以看出我與家人養貓的目的是什麼?板書

明確:人們之所以要馴貓、養貓,就是因爲貓可以供人賞玩、爲人所用,這是人偉大之處,也是人的貪婪之處。人類養貓是有目的性、自私心的。這就是人自私的本性,當你沒用時,他絕不理睬你,對人類自己是如此,動物之類更是如此。

  三、理解閱讀

1、由於我與家人一開始就不喜歡第三隻小貓,所以當鳥被咬死後大家的反應是什麼?(全家人把罪狀都按在它頭上)

讀“我”和妻的兩句話,應讀出什麼樣的語氣?朗讀指導

2、我們斷定是第三隻小貓咬死的有什麼證據嗎?(嘴裏好像吃着什麼…它一定是…)

由一個不確定的依據得出一個肯定的推斷,大家覺得合理嗎?假設今天咬死芙蓉鳥的是第二隻貓,作者會怎麼處理呢?(生猜測)

這個事件告訴我們人們性格上的一種普遍的什麼弱點呢?(人往往會根據自己的喜好去判斷是非對錯)

3、小說安排第四隻貓的出現有什麼作用?(小說矛盾的激化點,高潮。體現了三貓的無辜)讓我發現了自己的“錯”,文中他是怎麼表達的。聽老師讀一下,看看那種表達方式更好

“我開始覺得我錯了;我開始覺得我是錯了!”

讓我們回顧一下強調情感的方法?(反覆、感嘆號、反問語氣、是)

4、你在文中還能找到表現我悔過的語句嗎?(生讀)

針的比喻給你什麼感覺?(針刺傷口小卻深,映襯了這雖然是小事,愧疚極深)

5、剛纔大家一致認爲家人與我最喜歡的是第二隻小貓,那麼在這三隻貓中對我以後的人生影響最大的是那隻小貓,爲什麼?(第三隻貓)請同學們找出這三隻小貓亡失後,表現我們的態度的語句。(自此,我家永不養貓。”比較“自此,我家好久不養貓”)

(“好久不養”是因爲突然間失去了一個親愛的同伴,一種失落感久久縈繞在心。“從此永不”是一種負罪感永遠不能消除,一見到貓就觸發了自己靈魂的傷痛)

齊讀30——34這幾節表達作者最深情感的語段

  四、深化主題

1、真相大白後,從我的懺悔中同學們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從大白後的懺悔中可以看出我是知錯就改,同情弱小,善於自省的人。對於一隻貓尚且如此悔過,如果冤枉了人,他會怎麼做?他的好友魯迅先生有沒有相似的經歷——風箏。)

2、《貓》選自《家庭的故事》發表於1925年,是鄭振鐸從事小說創作的早期作品。作品中虛構的“我”,是三隻貓的主人,他喜歡前兩隻貓,厭惡第三隻貓;他就是前兩隻貓悲劇的目擊者,又是第三隻貓悲劇的製造者。這樣,作者可以很自然的利用“我”在文章中的地位,借“我”之口,抒發作者的真情實感,揭示作品的主題思想,即人應當善待乃至關愛身邊的一切微小生命,同時要學會勇敢的反省自我的過失。(板書)

3、在這個廣袤的星球上,人類不是唯一的生命形式,也不是唯一具有情感的生靈。我們一直和千姿百態的動物相伴而生……而人類卻一直以萬物之靈自居……我們是否有權主宰其他生命形式的生存方式,甚至主宰他們的生死呢,讀了鄭振鐸先生的《貓》我們是否應該有所反省?

  五、作 業:寫一寫讀《貓》這篇文章的收穫與思考。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