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七年級教案

初中語文《信客》教案彙編

本文已影響 2.95W人 

  《信客》教案

初中語文《信客》教案彙編

  教學目標:

熟悉課文內容,掌握全文結構,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學重點:

熟悉全文內容,掌握課文結構。

 教學難點: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作者餘秋雨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藝術理論家、文化史學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稱號。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筆記》、《行者無疆》、《千年一嘆》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獲得多個書評大獎,《山居筆記》更獲得海外華文文學最高獎第一名。

2.導語

現在通訊事業發達了,電話、互聯網的出現使我們的溝通方便多了,但是傳統的書信聯繫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郵遞員也延續着他們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對郵遞員有什麼印象呢?

 二、聽了幾個同學對郵遞員的看法後,我們看看餘秋雨先生所寫的郵遞員也就是信客的故事。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生字詞,並給文章的四個部分各寫一個小標題。

生字詞:剋扣 接濟 唏噓 稀罕 噩耗 呵斥 詰問 焦灼 伎倆 顛沛 弔唁 文縐縐 窮愁潦倒 風塵苦旅 雞零狗碎 低眉順眼 連聲諾諾 生死禍福

文章結構:信客當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樣做信客的---信客爲什麼不做信客了---信客爲什麼當教師、校長也是好樣的

2.閱讀課文一遍後,文中的信客給你怎樣的餓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詞來描述一下嗎?

任勞任怨 待人寬容 善良厚道 恪盡職守 有才幹

3.結合課後練習第一大題的3個小問題,再次仔細閱讀課文,然後分小組討論,看看文中主要寫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個故事又體現信客怎樣的爲人呢?

任勞任怨:代讀寫書信 幫忙料理鄉人後事、安撫死者家屬

待人寬容:遭別人懷疑、遭同鄉誣稱爲小偷仍不計較

恪盡職守:前後當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幹: 當教師、校長同樣受到讚譽

4.在信客的這麼多的故事中,哪個最讓你感動呢?並說說原因。

5.解答課後的練習

 三、小結。

回顧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爲人,如果讓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寫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樣的話來寫呢?

板書:

信客當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樣做信客的---信客爲什麼不做信客了---信客爲什麼當教師、校長也是好樣的

任勞任怨:代讀寫書信 幫忙料理鄉人後事、安撫死者家屬

待人寬容:遭別人懷疑、遭同鄉誣稱爲小偷仍不計較

恪盡職守:前後當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幹: 當教師、校長同樣受到讚譽

......

  《信客》公開課教案

 一、初讀《信客》,感知文意。

信客是一種怎樣的職業?

明確:苦 (生活與精神)

工作勞苦(勞累艱辛):第1段“長途跋涉”,第10段“風塵苦旅”(這正對應了標題當中的哪個字?客——經常出遠門的人)

第13段:“太忙”:發散接收親自親手

生活貧苦:第3段“破爛灰黯”(給“灰黯”找個同義詞)

病痛之苦:12段“老犯胃病和風溼病”

兇險:“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經撐持不了。”

  二、再讀《信客》,感悟人物形象。

“讀着《信客》,彷彿讀着許多中國人的人生,及他們在中國文化氛圍下形成的人性;讀到了人生的沉重,也讀到了人性的美好;讀到了作者的思考,作者的態度,也讀到了中國文人的責任與良心。”

圍繞詞句,談談你的理解“沉重”與“美好”,結合文本具體內容。

1.傳達書信、物品是很很辛苦的,但信客爲什麼說“這條路越來越兇險”?請大家尋讀課文,說說哪些事情寫出了信客這條路的兇險?

(遇到謀生者客死他鄉,信客充當代理人;遭人誣陷)

2.自由朗讀16~18段,哪些語言最能體現信客這條路的“兇險”?

(那些農村婦女爲什麼要憎恨、辱罵、懷疑信客?你覺得她們身上缺了什麼?信任、寬容!)

3. 信客遭人懷疑詰問就已非常痛苦,但有些事對他來說,無疑是在流血的傷疤上撒了一把鹽。那麼,這是什麼事呢?

4.指名讀20~22段,哪些語言最能體現信客這條路的“兇險”?

(那個同鄉爲什麼誣陷他?他的身上缺了什麼?誠信、無私)

5.過渡語:信客所走的這條路,不僅辛苦,而且兇險。那麼,信客憑藉着什麼堅持了二三十年的路途?尋讀課文,請你擴充一下這個句子,用一個你認爲合適的詞語,填在下面的橫線上。

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憑藉 已經撐持不了。

(想到這個詞語的時候,請儘量用課文中的語句印證說明)

示例:我填的是“忍氣吞聲”,第16段中信客面對一些農婦的憎恨和呵斥,“低眉順眼、連勝諾諾”就是忍氣吞聲的表現。

 三、叩讀《信客》,探究主題。

1.過渡語:這條路越來越兇險,信客撐持不了了,於是,他選擇放棄,後來以代寫書信爲生,再後來教書育人並且幹出了一番事業,再後來,他去世了……請大家齊讀最後一段:

2.過渡語:文章結尾寫到了兩位信客的墳墓連在一起,這個結尾很有味道。“墳墓”在現當代文學中有一些特殊的象徵意味。

—— “在我自己,還有一點小意義,就是這總算是生活的一部分的痕跡。所以雖然明知道過去已經過去,神魂是無法追攝的,但總不能那麼決絕,還想將糟粕收斂起來,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墳,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戀。至於不遠的踏成平地,那是不想管,也無從管了。”——魯迅《魯迅全集·墳》

師:在魯迅先生筆下,“墳墓”是對過去生命的紀念,一面是埋葬,一面也是留戀。

——“我從此喜歡在荒涼的地方徘徊了。一夏天,當柔和的夜在街上移動時我走入了一座墓園,猛擡頭,原來是一個明月夜,齊諧志怪之書裏最常出現的境界。我坐在白石上,我的影子像一個黑色的貓”——何其芳《畫夢錄·扇上的煙雲》

師:在何其芳筆下,“墳墓”是對逝去的夢想和愛情的緬懷,一邊是美好,一邊是哀嘆;

——後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余光中《鄉愁》

師:在余光中的筆下,“墳墓”是生死相隔的鄉愁,一個在裏頭,一個在外頭;

——“誰能平白地砌出這樣的花臺呢?‘死’是人生最好的裝飾。不但此也,地面沒有墳,我兒時的生活簡直要成了一大塊空白,我記得我非常喜歡到墳頭上去玩。我沒有登過幾多的高山,墳對於我確同山一樣是大地的景緻。”——廢名《清明》

師:在廢名的筆下,墳墓不再是沉重傷感的地方,而是一個很美的詩情之地……

你認爲,本文中的“墳墓”意象與以上哪個象徵意義最貼近?或者,你能爲它加上新的象徵意義嗎?

示例:我認爲“墳墓”是對逝去的美好東西的緬懷。人們往往在擁有時不懂得珍惜,失去後才覺得可惜,象文中的老信客去守墓了,人們纔想到詢問,第二位信客不再出遠門了,人們纔想到他的種種好處。作者以“墳墓”這個意象是想勸告人們要珍惜擁有。

師:大家的想法豐富多彩,有些同學思考得很深入,說得很精彩,下面談點老師的想法,供大家參考,“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經撐持不下去了”於是信客“向鄉親們推說自己腿腳有病”“人民纔想起他的全部好處”這何嘗不是“誠信和寬容”文化在不誠信不寬容社會中遭遇的尷尬。在這種整體社會文化不誠信、不寬容的背景下,只有不誠信才能贏得“不誠信者”的感動與尊重。是誠信、寬容在不誠信、不寬容環境中的一次文化苦旅,結果兩個信客都由有信變成了無信,這其中。信客與老信客兩墳相守,老師認爲象徵的是隻有“誠信、寬容”與“誠信、寬容”相隨,纔是誠信生長、生存的最佳土壤和環境。(板書:有信無信寬容)

回到這個單元的主題吧,這個單元的主題是愛,從兩位信客的身上,我們感受到愛自己的工作是一種高尚的職業道德;而愛的另一種境界是寬容,請大家朗讀:

寬容是善待自己,也是善待別人,是更博大、更深厚的愛;寬容別人,有時也等於寬容了你自己。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