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

本文已影響 1.62W人 

作爲一位傑出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1

教學要求:

1、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二泉映月》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

2、感受阿炳創作《二泉映月》的艱辛,學習他敢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第5節。

教學重點:

體會阿炳創作的艱辛和這首名曲豐富內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激趣

1、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有這樣一首樂曲,一首中國民間二胡曲,世界指揮家聽完後感動得熱淚盈眶,他說:“這種音樂只應跪下來聽!”法國總統密特朗一生獨愛此曲。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你們知道是哪首音樂曲嗎?(《二泉映月》)而它的創作者竟是一位盲人音樂家,他的名字叫(阿炳,師板書)。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這節課,我們學習第13課《二泉映月》,一起走進阿炳的生活,去感受《二泉映月》的蒼傷與偉大,一起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阿炳是一位盲人,他爲什麼能創作出全世界偉人都爲之感動的音樂呢?請同學們帶着問題去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2、這篇課文有許多生字詞(出示詞語),指名讀。

月光如銀雙目失明委婉連綿

月光似水賣藝度日升騰躍宕

靜影沉璧經歷坎坷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熱愛音樂舒緩起伏

水波映月嚮往光明恬靜激盪

3、通過讀,我們發現了什麼?

生:第一列寫出了月色美,第二列寫出了阿炳坎坷的經歷,第三列寫出了樂曲的旋律,這讓我知道了《二泉映月》的背景和阿炳的艱辛創作。

三、自主讀文,披文入境

師:阿炳是盲人,是孤兒。他的生活該是多麼艱辛,他來到泉邊,他聽到什麼?

1、生自由讀第4節。

2、聽到: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3、一起讀最後一句話。

師:在阿炳小的時候,師傅曾帶他到泉邊賞月聽泉,那時候阿炳聽到什麼?從課文中找出帶有“聽”的句子。

四、自讀自語,明理悟情

1、默讀第2節,劃出帶“聽”的句子,讀一讀。

2、讀得好,在和師傅賞月時,師傅問阿炳:“你聽到了什麼聲音?”一起讀。

小阿炳聽到什麼聲音沒有?(一起回答:沒有)

3、過渡:小阿炳什麼也沒聽到,師傅說:“你年紀還小,等你長大了,就會從二泉的流水中聽到許多奇妙的聲音。”(板書:奇妙)什麼意思?後來,阿炳長大了,他聽到了奇妙的聲音嗎?

(沒有),那他聽到什麼?(齊讀第4節最後一句)

“聽到深沉的嘆息、傷心的哭泣、激憤的傾訴……

總結:阿炳並沒有聽到美妙的聲音,聽到的只是嘆息、哭泣、傾訴、吶喊,難道是師傅說錯了,(在第3節中找關鍵句:雙目失明),你是怎麼理解的。

4、雙目失明,阿炳看不到一切,所以聽着聽着,漸漸的'……

生:讀第4節最後一句。

師:你見過阿炳街頭賣藝的情景嗎?

(播放有關資料,走近阿炳)

5、你看到什麼?

師:阿炳坐在街頭賣藝,他沒有聽到奇妙的音樂,他聽到的只是“漸漸……“(最後一句)

師:老天爲什麼這麼不公平呀,他雙目失明

他只能聽到“漸漸……”(最後一句)

師:他飽受着飢餓、病痛的折磨,他只能聽到“漸漸……”(最後一句)

6、老天對阿炳是不公平的,但阿炳被困難嚇倒了嗎?

你從哪看出來的?

(讀:但是生活的窮困和疾病的折磨,泯滅不了阿炳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嚮往)

五、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師:他多麼希望他能過上幸福的生活,阿炳不僅聽到了嘆息、哭泣、傾訴和吶喊,大家拿起書“聽着,聽着,阿炳的心顫抖起來,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過琴聲把積澱已久的情懷傾訴給這茫茫月夜”,他爲什麼要通過琴聲來傾訴呢?

2、配樂讀第5節。

3、起初,琴聲委婉連綿,你彷彿聽到什麼?看到什麼?隨着樂曲升騰跌宕,步步高昂,你彷彿聽到什麼?看到什麼?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樂曲久久在二泉池邊迴盪,舒緩而又起伏,恬靜而又激盪,讓我們一起來聆聽這首動人的樂曲(播放音樂《二泉映月》)。

5、多麼動人的音樂,多麼偉大的音樂,一個雙目失明的藝人,一個充滿苦難的民間藝人,一個對未來充滿渴望的民間藝人,他靠什麼創造出了偉大的作品?

6、當阿炳沉浸在夜色中,忘我地拉起二胡時,他彷彿看到什麼?聽到什麼?

7、是音樂安慰他孤寂的心,你想對他說什麼?

六、總結全文,昇華主題

1、這首不朽的曲子深受我國人們喜愛,在國際樂壇也享有盛譽,齊讀最後一段。

2、總結:苦難帶給人們的是什麼?悲痛、哭泣……,但是,對於勇敢的人、堅強的人和敢於同命運抗爭的人來說,苦難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讓我們勇敢面對苦難吧!

板書設計:

二泉映月

聽:嘆息、哭泣、傾訴、吶喊

阿炳傾訴:委婉連綿、升騰跌宕、步步高昂

(同命運抗爭,追求美好理想)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理解革命先烈對未來的憧憬和爲此作出的犧牲,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

通過對人物言行、神態等描寫的分析,幫助學生體會郝副營長爲了幸福的明天,寧願犧牲自己生命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理解郝副營長所“憧憬”的內容與他的英雄壯舉及課文中心之間的聯繫。

教具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

2、教師提問:

①你見過什麼燈?它們的形狀是怎樣的?分別用在什麼地方?

②這些燈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如果沒有這些燈,生活會是怎樣的?有了這些燈生活又變得怎樣?

(學生聯繫實際,在說的過程中已經對“我”漫步廣場感到“光明”和“溫暖”有了具體的認識。)

二、理清課文脈絡。

1、讀課文,弄清人物間的關係。

(“我”與郝副營長,雖然工作性質不同,但目的是一個,即消滅國民黨,解放全中國。)

2、讀課文,通過填空弄清火光與的關係。

(1)戰鬥間隙,郝副營長划着x,藉着x看一本書,書上的插圖畫的是x。他充滿了對未來的x。

(2)守敵的圍牆被炸開一個x,突擊連馬上x,後續部隊在黑暗裏x,在這x的時刻,郝副營長划着火柴,點燃了x,x爲後續部隊照亮了前進的道路。

(3)戰鬥勝利了,現在孩子們能夠在x學習,可他卻沒有來得及見一見x。

(引導學生深入分析,使學生體會到微弱的火柴亮光使郝副營長對充滿了無限的嚮往,爲了實現自己的理想,他用點燃那本書的微弱火光照亮了通向勝利的道路,也照亮了他人生最光輝的時刻。)

3、讀課文,找出課文中三個“多好啊”的`句子,加以體會。

(1)清明節前的一個晚上,我又漫步在廣場上,忽然背後傳來一聲讚歎:“多好啊!”(對廣場“”的讚歎,引起“我”的回憶。)

(2)“多好啊!”他在自言自語。(郝副營長看了書中插圖後,對圖上的孩子能在下看書深感羨慕)

(3)課文第七自然段。(說這話的依然是郝副營長,他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三、指導朗讀(指讀、組內讀、齊讀等形式)

1、指導學生讀回憶部分(3——11自然段)。

郝副營長的話要讀出沉思、詢問、回憶、憧憬的語氣;

激戰部分要讀出“猛烈”、“着急”;

戰鬥結束部分,語速放慢,讀出對戰友無限崇敬之情。

2、指導朗讀課文首尾段。

這部分總的基調是流暢,讀出對戰鬥深沉的懷念。

3、感情朗讀全文。

四、延伸拓展

1、簡介作者,鼓勵課外閱讀。

2、寫出學習本文後的感想。

五、佈置作業

鼓勵學生課外閱讀《七根火柴》、《三人行》。

板書設計:

深情地憧憬

壯烈地犧牲

捨生忘死

毫無遺憾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3

教學要求:

1、瞭解大興安嶺的景物特點,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的思想教育。

2、學習作者善於細緻觀察景物,在描寫景物中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方法。

3、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至六自然段。

教學重點:

1、瞭解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

2、學習作者結合景物描寫表達真情實感的方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的,又是怎樣表達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具準備:

課本、錄音機、錄音帶、投影機、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課

一、導入談話

解釋課題。

二、初讀課文,提出閱讀要求;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劃出自己不理解的詞。

3、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哪些景物,在書上作旁註。

4、瞭解課文的寫作線索。

(採用學生自學xx四人小組討論xx教師巡視指導的方法。)

三、教師歸納:

這篇課文寫了大興安嶺多而溫柔的嶺,色彩明亮的林海,美麗誘人的野花,作者目睹各種景物而產生了聯想,表達了對大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四、朗讀課文。

個別、小組讀。正音。

五、作業

1、抄寫課後練習4

2、查字典理解:高不可攀、盛氣凌人、興國安邦的詞義及自己不理解的詞。

3、根據課後思考題的要求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9課xx齊讀課題)

2、導入談話

經過初讀課文,我們知道本文是介紹大興安嶺的原始森林。老舍先生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介紹了大興安嶺的景物,表達了自己對大興安嶺深深的'愛,字裏行間充滿着真情實感!作者是怎樣介紹大興安嶺的?請翻開課文。

二、講讀課文

(一)根據要求快速閱讀全文。

1、作者來到大興安嶺後產生了一種怎樣的感覺?

2、課文幾次講到“親切、舒服”?分別找出這三節課文,並用“”劃出這些句子。

(二)以作者感情變化爲線索,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1、作者在怎樣的情況下感到親切、舒服?先看第一次,齊讀第一段。

(1)請學生個別讀、小組讀、齊讀第一段。

(2)分析:這段的第一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前的看法。注意“總”的意思——總是,一直。第二句是寫作者來大興安嶺後改變了原來的看法,是真情實感啊!

(3)小結:作者來到大興安嶺感到這個名字是親切、舒服的。

2、作者第二次感到親切、舒服又是在什麼情況下感到?

(1)齊讀第二段最後的句子。

分析:是的,大興安嶺的美麗與建設結爲一體,使作者心中感到親切、舒服。大興安嶺這麼美麗,它的景物有什麼特點?

(2)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

要求:想想大興安嶺有什麼景物?說說這些景物的特點。用“~~”劃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3)提問:這一段分別寫了大興安嶺的哪些景物?

(嶺、林、花)

A、“嶺”有什麼特點?(多、溫柔)

作者是怎樣寫的?採用個別、小組讀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嶺”的特點。

B、嶺上的“林”又有什麼特點?

C、出示投影片,幫助學生理解“林”的特點。

分析:作者寫“林”的時候處處流露出對“林”的愛。

指導朗讀理解句子。

句子一:看,海邊上不是還泛着白色的浪花嗎?

分析:海指什麼?(落葉松的海洋。)

白色的浪花又指什麼?(俏麗的白樺。)

句子二:在陽光下,大片青松的邊沿閃動着白樺的銀裙,不是像海邊的浪花嗎?

分析:這個帶問號的句子是表示肯定的意思,寫出了作者對大興安嶺喜愛的感情。

(採用個別、小組、集體等形式指導學生朗讀。)

小結:作者通過生動形象的句子,把羣嶺起伏寫成海的波浪,把大片的落葉松寫成海洋,把白樺寫成海邊的浪花,我們讀後對大興安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感到親切、舒服。

集體朗讀描寫“林”的段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四人小組互相討論學習:

A、林中的“花”又有什麼特點?讀、議句子。

B、分析:林中的“花”的特點——多(到處都是);種類多(叫不出花的名兒)野花爲大興安嶺增

添了色彩,詩意。請看句子。

大興安嶺多麼會打扮自己呀:青松作衫,白樺爲裙,還穿着繡花鞋。

(這句話用了什麼修辭方式來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讓學生讀句子、討論、理解。

C、小結:這句話把大興安嶺看作一個很會打扮自己的美麗的姑娘。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讚美的感情。

(5)把描寫“花”這一段有感情朗讀一次。

小結:作者把大興安嶺的嶺,嶺上的林,林中的花聯繫在一起作具體描繪,構成了一個立體畫面,使大興安嶺更加美麗,可愛。

面對美麗的大興安嶺,作者聯想到什麼?

(聯想到與建設結爲一體)

理解句子:它的美麗與建設結爲一體,美得並不空洞。

1)“空洞”什麼意思?(沒有內容)

2)從哪裏體現了大興安嶺美得不空洞?

讓學生聯繫上文理解。

小結:這段作者先介紹了大興安嶺景物的特點,再寫了作者的聯想。說明大興安嶺不僅美麗,還與祖國建設處處都要用到木材聯繫起來,所以感到它越看越可愛,心中感到親切,舒服。

3、自由朗讀第二段,一邊讀一邊想象。

三、作業:

1、課後練習1,3(1)、(2)。

2、把優美的句子抄在《積詞本》。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4

教學目標

結合重點句子理解文章主旨。

第1學時

一、淺層意思把握

1、我看了九龍泉烈士紀念碑,什麼現象觸動了我的心靈?對我心靈上產生了什麼樣的觸動?

2、作者對人民英雄紀念碑的最初認識是:

後來的認識是:

二、深層意思探究

1、“這一層,看起來容易,確實不易讀出來的最基本的東西”中的“最基本的東西”一詞,它指什麼?

2、作者爲什麼說“南泥灣的九龍泉紀念碑,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一條極好的`註釋”?

3、“每看見人民英雄紀念碑,心中便升騰起一股悲壯感和使命感”中“悲壯感”、“使命感”各指什麼?

第2學時

三、局部語句推敲

1、品析“瞻仰者絡繹不絕,如凝滯的河水緩緩流淌;我比他們看得更慢,是河水中的一塊石頭”的表達作用。

2、“它使我怦然心動,剎那間,昨天,今天,明天,一起在心頭涌現。”中“昨天”、“今天”、“明天”各指什麼?

四、思維檢測

1、第(13)段“這一層,看起來淺顯,但的確不易讀出它的最基本的東西”一句中“最基本的東西”指的是()

A、比森林還遼闊十倍百倍的烈士的名字。

B、把烈士的名字復活爲血肉之軀,XX廣場是站不下的。

C、紀念碑背後讓人讀不懂的東西。

D、爲了締造我們的幸福生活,這麼多的英雄兒女竟都倒在血泊裏。

2、在課文中快速勾畫能突出“人很多”這個意思的4個片段。

3、判斷下列說法是否合乎作者意思,簡要說明理由。

讀懂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後,作者感到XX廣場的那個環繞着浮雕的高大建築,不是一個美麗的裝飾。

五、寫作借鑑

從波瀾(過程或情節)、細節(具體化、形象化的描寫)、深度(議論句或主旨句)的角度觀察文章,揣摩自身記敘文寫作與佳作名篇的差別,明確努力方向。

六、語言積累

1、找出句間關係最緊密的段落。說明句子之間關係。背誦。

2、找出最有文采的語句。說明文采體現在什麼地方。背誦。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5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正確認讀1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瞭解課文所講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及表達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理解課文能容,教育學生要愛護地球,保護地球,增強環保意識,自覺擔負起保護環境的責任。使學生感受到地球就象一位美麗、可愛的母親,把她所擁有的一切無私地奉獻給人類。

【教學重難點】

理解地球對人類的無私奉獻以及應該怎樣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理解詩歌最後一小節的“爲了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麼?我們人類怎樣做才能擁有美好的一切。

【教學準備】

教學軟件。學生課前收集到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出示多媒體課件)鏡頭一:展示美麗的地球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的情形,它是那樣的玲瓏剔透,是那樣的晶瑩可愛。鏡頭二:展示陽光、沙灘、草原、森林……地球上的人們幸福生活的情形。

2、師:美麗的地球是人類的母親,是生命的搖籃,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地球萬歲》就是一首獻給地球的歌。(板書課題:地球萬歲,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自學感知

1、要求:

(1)讀準字音,自己認爲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個別不理解的新詞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要求理解的詞語有:奢靡、窒息、泯滅等。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

(3)在自學過程中,有什麼好方法想介紹給大家,有什麼問題要同學幫忙解決,等會兒提出來。

2、反饋交流。

三、再讀課文

我們再次朗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地球的哪幾方面。

提示:

1、讚美地球是人類的家園。

2、讚美地球是大家的,他對人類無私的奉獻。

3、寫人類對地球的迫害。

4、寫人類對地球的期盼。

第二課時

四、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出示中心話題:地球爲我們人類做出了哪些無私的奉獻?人類又是怎樣對待地球的?人類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護環境?

1、引導學生抓住詩歌中的重點句子進行深入探究。

(1)理解地球把它的一切都給了我們,它從來不懂得自私和吝嗇,總是傾其所有。根據課文內容,談對這一句話的理解,也可聯繫課外知識,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1—6小節,體會地球的無私。地球就像一位無私的母親把她所擁有的一切都給了我們,可是人類的野心和貪慾已經使地球母不堪重負,聽她在流淚,她在哭泣。

(3)讀第七小節,重點理解“可是人類,曾經和正在做着多少慚愧的事”。

①結合課文內容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②聯繫生活實際或根據自己查閱到的資料談理解,說體會。

教師也可提供資料:

a、人們亂砍森林,造成水土流失,洪水氾濫,給人類自己造成損失。

b、過渡放牧,造成草原沙化,原先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了荒無人煙的戈壁灘。

c、蛇成了人們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以致鼠害嚴重,每年僅我國損失糧食幾十億斤。

d、我國的藏羚羊的皮毛非常珍貴,被稱爲“軟黃金”,由於人們亂捕亂殺,已瀕臨滅絕。

③引導學生得出結論:破壞環境,最終受害的是我們人類自己。

過渡:人類已經開始覺醒,已經認識到保護環境,保持生態,平衡對我們人類是何等重要!作爲地球母親的兒女,我們應義不容辭地擔負起愛護地球、保護地球的責任。我們相信,經過我們努力,地球母親一定會煥發新顏。

2、讀課文最後3個小節,理解“爲了這美好的一切,指的是什麼?(討論)

3、請同學們說說看,我們人類怎樣才能擁有這美好的一切?

板書:保護

五、總結全文。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談一談學了這課有何感想。

六、拓展延伸(任選一題完成)。

1、根據蒐集的資料或自己的想象,模仿着詩歌的格式寫詩,題目自擬(參考題目:①地球的訴說②地球媽媽笑了……③未來的地球……)

2、請你給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平衡的個人或單位寫一封勸誡信。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6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清各段的內容,讀懂文章,從而進一步弄清作者的演講思路

2、理解論點、論據、論證三要素之間的關係

教學難點

1、文章難點在於如何理解文章第三段“精兵簡政”這一事例與本段中心句之間的關係教學重點

1、通過通讀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論點:我們都應當向張思德同志學習,做到爲人民服務。

2、概括能力訓練,讀懂文章,歸納各段內容

教學方法:

研讀分析講練結合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第一課時

(一)課文導入

同學們,你知道?“爲人民服務”,這幾個字是誰在什麼情況下提出來的麼?(這是毛澤東提出來的。在1944年9月8日,張思德犧牲後三天,在爲他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題詞“向爲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之後,毛澤東作了題目是《爲人民服務》的演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爲人民服務》這篇課文。

(二)進入新課

1、介紹文章的背景,以及張思德的主要事蹟。

2、讀課文—————整體感知要求

⑴先標明自然段,解決字詞問題。

⑵默讀,快速瀏覽全文

⑶請學生朗讀課文

⑷結合課文內容思考,毛澤東在文中論述了什麼主題?毛澤東從張思德之死,深刻地論述了“生與死這一人生的重大主題”

3、歸納各段的內容(讀懂文章每段內容,才能從整體上把握全篇,進而領會作者的思路)

第1段: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爲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隊伍中的一員。

第2段:張思德是“爲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第4段:爲人民的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儘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

第5段:號召大家追悼爲人民的利益而犧牲的同志,寄託哀思,團結起來。

4、請大家找一下本文用到的論據作者在第2段首先引用了司馬遷書中的一句話“人固有一死??”把它作爲道理論據來讚譽張思德的死。接着有舉出張思德的事例作爲事實論據,指出張思德是“爲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爲了充分說明這一點,作者又在第3段舉出了李鼎銘精兵簡政的建議被採納這一事實作爲又一個事實論據,指出我們要爲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使文章很有說服力。

5、教師講解論據之後,提問:請大家看一看本文都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對比論證—————爲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還重;替法西斯賣力,替剝削人民和壓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鴻毛還輕。例證法—————精兵簡政

6、在找出了本文的論據和論證方法後,大家一起來歸納一下本文的中心論點。我們在歸納先前回憶一下毛澤東是在什麼情況下作的演講,他的目的又是什麼?對,在1944年9月8日,張思德犧牲後三天,在爲他舉行的追悼會上,毛澤東題詞“向爲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之後,作了題目《爲人民服務》的演講。目的就是號召革命隊伍中的每一個同志向張思德學習,做到爲人民服務。那麼大家思考一下本文的中心論點應當怎樣歸納?

中心論點:我們都應當向張思德同志學習,做到爲人民服務。

7、解決課後題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7

教學目的

一、學習抓住特點,有詳有略地描寫景物的方法

二、學習按照合理的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

三、體會自然、清新、生動的語言

四、掌握朱自清生平

教學重點

一、抓住“文眼”——威尼斯的“別緻”,如何體現爲“水上之城”的自然風光的明媚和古老文化藝術的“華妙莊嚴”

二、第二自然段寫景極簡練,抒情極含蓄,且二者交融,宜深入細緻地領略

教學設想一、課文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教學時對所提及的知識不要求學生會全面弄明白,只要求弄懂主要內容,把握住敘述的層次和表達方法

不知思考題剛

1、聯繫《背影》複習有關作者朱自清的知識

2、學習自學全文,並寫出段落提綱

3、前半篇寫威尼斯“水上城”的特點,作者從哪幾個角度進行描寫?

4、作者如何抓住“文化藝術城市”這個特色寫他的“華妙莊嚴”?

5、分析這篇遊記的語言有哪些特點?

三、教具準備歐洲他國(意大利地圖)一份彩色粉筆

教學要點介紹文章有關的背景材料及作者生平,初步理清構思脈絡,講析第1——4節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威尼斯》(加着重號的板書),是朱自清一九三一年到一九三二年歐洲旅遊結束回國以後寫的這篇遊記寫的威尼斯是水上城市,文化古城,文章的內容雖然比我們讀過得《背影》複雜,但仍然體現出他寫景散文的特色,即把握住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語言自然清新、生動。

二、教師啓發

我們在初中已學習過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那麼,誰能簡單介紹朱自清的生平那?

學生回答之後,教師明確:

朱自清原名自華字佩弦,號秋實,祖籍浙江省紹興市,1898年生於江蘇東海縣,1903年隨家定居揚州,故自稱“我是揚州人“,1916年中學畢業後,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爲“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用三年大學預科班,次年改爲“自清”考入本科哲學系,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四年的學業,畢業以後五年裏在江蘇、浙江等地的中學教書。

在大學時代,朱自清就開始創作新詩,1923年發表的長詩《毀滅》在當時的詩壇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1929年出版詩集《蹤跡》,1925年任清華大學教授,創作轉向散文,同時開拓了古典文學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壇上的散文作家,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病逝於北京,他的一生既是作家,學者,又是民主戰士,逝世後整理出版有《朱自清文集》(四卷)《朱自清詩文集》,毛澤東稱讚他是“表現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愛國知識分子”。

三、介紹威尼斯

威尼斯在亞得里亞海西北岸,意大利北部,它是有一百多個小島構成的,城內河道縱橫,作爲總幹道,就是第一節介紹的相反寫的S的大運河,威尼斯的南面就是沙提,課文中重點介紹的聖馬可方場,就在城的南部臨海的地點。

四、學生課內自學課文並畫出段落提綱

(一)教師重點解說

1、多音字解說

着着色(zhuo)(使接觸別的事物,使附在別的物體上)

出了個高着(zhao)(計算,辦法)

着涼(zhao)(感受,受到)

你聽着(zhe)(助詞)

沈沉毅(chen)(這裏同沉)(沉着)

瀋陽(shen)(專門名同姓)

數數一下(shu)(逐個計算)

數次(shu)(幾,幾個)

數見不鮮(shuo)(屢次)

2、詞語解釋

花團簇錦;像花朵促成團,像錦緞集成堆。團聚成團;簇:集成堆。

華妙;華麗而美妙

闌干;同欄杆

沉毅;沉着剛毅

典麗風華;本指端莊美麗,富有風華和才華。

(二)提問;;本文分幾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學生們回答之後,教師明確

全文共分二大部分

第一部分;(1——2段)介紹“水上城市”的特點時,從平視(出了火車站,你立刻便會覺得)和俯瞰(在聖馬可方場的鐘樓上看)兩個觀察角度,具體而形象地描繪爲你死的明媚景色。

第二部分(3——9段)以聖馬可方場爲中心,按時間轉移的順序,向四周環視,先從東部的兩個建築寫起然後寫南面運河中的夜曲,接着介紹西北的兩個(建築寫起)兩個教堂,再寫到方場東面的公園,全文的材料及豐富,但由於觀察點交代清楚,所以全文的調理極爲豐富,但由於觀察點交代講清楚,所以全文的調理層次極爲分明。

五、學習課文第一部分

(一)教師講述;威尼斯給人最初和最深的印象是什麼?是“別緻”“別緻”指跟尋常不同,即新奇可喜從第一節,看看威尼斯,是怎樣“別緻”的?

學生們回答,教師明確

1、交通工具,小火輪,“剛朵拉”

2、大街,大運河

3、小衚衕:小河道四有十八條

4、分述不同的船的作用

A、輪船;在大街上走,像公共汽車

B、剛多拉;哪兒都去,搖櫓的小船

5、橋多:三百七十八座

6、威尼斯人愛水:喜歡乘船

(二)提問:作者在這一段中,運用了哪些手法,解釋威尼斯作爲水上城市的特點的?

學生們討論,回答,教師明確

1、用親切對話的方式,引起聯想

2、比喻作者巧妙的使用比喻,有些地方配合起來用,構成雙關

3、文筆很細密,體貼讀者的心理

(三)教生齊聲朗讀第三自然段

教生共同歸納:本節是鳥瞰,從全局中看威尼斯

威尼斯的地理位置(環俯視)

碧波中團花簇錦的陸州(俯視)

水天相接(遠視)

天空明鏡透明(感受)

江南水鄉景色(對比穿插)、

北歐全景(對比穿插)

六、教師總結

文章第一句中的“別緻”二字是全文的總文眼,下邊從“水上之城”寫其“明確”,文化藝術之城寫其“華妙莊嚴”,寫“明媚”又從兩個視角攝影,第一段是平視,活畫出一幅“河網之城圖”第二段是俯瞰,活畫出一幅“海上之城圖”

七、課堂練習

閱讀第二段回答問題

1、從描寫方法的角度看,與力矩相同的一組是

例;在聖馬可方場的鐘樓上看,團花錦簇似地東一塊西一塊,在綠波里盪漾着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與花上

(2)已經近午了,樹雞在啼,狗睡在麥田裏,野外的羊羣裏,時常發出羊的和諧的叫聲

(3)這個亭聚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的彷彿一隻蒼鷹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4)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5)雖然林外是陽光燦爛,而在這遮住了天日的森林中卻閃着煙火的紅火光

(6)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

八、課外作業

(1)背誦第一、二大段

(2)預習第二部分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8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正確讀寫”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恍然”等詞語。

2、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感受丁香的特點。

3、聯繫自身的生活經驗來理解、感悟丁香結的象徵意義,學習作者豁達的胸懷。

4、品讀優美句子,學習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重點】

1、品讀優美句子,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結的象徵意義,體會作者寄寓在丁香結中的情感。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培養自己以豁達胸懷對待人生中的“結”的能力。

【課時目標】

1、會寫8個生字,正確讀寫“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恍然”等詞語。

2、指導學生在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出示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徵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傲岸長青等。今天,我們來學習的課文一《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丁香結什麼樣的`情感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看個究竟吧。

2、板書課題,齊讀

二、介紹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馮鍾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與散文創作。

主要作品:短篇小說《紅豆》《弦上的夢》,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中篇小說《三生石》。

三、初讀感知

1、聽範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綴滿、幽雅、伏案、笨拙、單薄、模糊、恍然

(重點指導生字“綴、拙”爲翹舌音;,後鼻音“恍”等。)

②你認爲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覆讀。

指導讀以下的詞語:幽雅笨拙恍然注意讀準“幽、雅、拙、恍”的字音。

(2)學習多音字:糊(húhù)

練①讀句子,找發現。

他快把我氣糊塗了。

②讀一讀:姐姐可真糊(hú)塗啊,怎麼能被他的甜言蜜語給糊(hù)弄了呢?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窺着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無拘束的,不矯揉造作。

瀟灑從小孔、縫隙或隱蔽處偷看。

輕靈不整齊,不一致。

嫵媚指輕快靈巧,又指輕細空靈。

參差憂愁怨恨。

愁怨姿態美好可愛。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1)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麼?(主要寫描寫了城裏街道旁、宅院裏、城外校園裏、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丁香的不同形態。)

(2)梳理課文思路

練填空:課文先寫(城裏街道旁、宅院裏、城外校園裏的丁香);再寫(城外校園裏、他住了三十年的斗室外的丁香);最後寫(作者的人生感悟)。

四、學習“會寫字”

綴幽雅案拙薄嫵媚糊苞襟恍怨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案、薄”,上下結構。 “綴、雅、拙、恍”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幽”半包圍結構。)

(2)老師範寫,重點指導上下結構的字“薄”,半包圍結構的字“幽”,左右結構的字“雅”和左中右結構的字“糊”,學生練寫。

幽:先寫裏面,撇折、撇折、點、撇折、撇折、點,再寫外面,豎、豎折、豎。

雅:右邊不是“住”,有四橫,要注意。

薄:上下結構,草字頭下面右部是“甫”,不要少一點。

糊:左中右結構,“古”要寫得扁而窄,“月”的一撇要穿插。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鑑。和課本對照,及時改正。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含義,並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知道了作者描寫的是丁香的不同形態,表現出作者對丁香的喜愛讚美之情。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9

教材分析:

本文是現代著名作家朱自清的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緊扣“匆匆”二字,細膩地刻畫了時間流逝的蹤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的無奈和惋惜。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瞭解文章主要內容,能抓住重點句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4、引導學生在讀中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並積累優美的語句。

學習重點: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時間。

學習難點:

領悟作者對虛度時光感到無奈和惋惜,卻又爲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複雜心情。

學習課時:2課時。

教學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一套。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7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8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地朗讀課文。

3、瞭解朱自清生平和創作特色。

4、嘗試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畫出自己喜歡或認爲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同學們,我們在課前蒐集了有關時間“匆匆”和珍惜時間的詞語、句子或詩文,誰願意來朗誦一下?

2、對比導入:是啊,時間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呀!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樣表達他這樣的感嘆的,願意嗎?

3、瞭解作者:請你結合預習說說,朱自清先生是怎樣一個人?

4、揭題審題:揭題——匆匆。“匆匆”是什麼意思?那麼,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裏,“匆匆”指的又是什麼呢?

二、自讀自悟:

1、自讀課文,完成自讀要求

①把課文讀正確。

②學會八個生字。

③思考問題:文中“匆匆”指的是什麼?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④畫出自己喜歡的`或認爲含義深刻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感受或提出問題。

2、小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協作評價:

1、指名朗讀課文,讀不通、讀不順的重點練習,學生互助。

2、齊讀詞語:、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涔涔、潸潸、罷了、蒸融、挪移、跨過。

3、討論問題:文中“匆匆”指的什麼?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個什麼問題,他有沒有回答。

4、交流感受:“我喜歡——,因爲——。”“我的問題是——。”(能解決的當堂解決,不能解決的留待下一課時讀書研究。)

四、指引探究:

課後練習: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你說一說,嘗試着用朗讀表達你的理解。

②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語文六年級教案通用10

教學目標:

1、讀準並積累本課詞語:奇異、玲瓏多姿、凝結、細膩、呈現;理解詞語“玲瓏多姿”。

2、知道課文寫了五彩池的幾方面。

3、能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後聯繫的緊密性。

4、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

重點難點:

1、能用聯繫上下文的方法來正確理解語句,感受文章前後聯繫的緊密性。

2、通過圈詞劃句,感受五彩池的奇異。能借助板書,概括池水的奇異,積累有關語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一)欣賞圖片,感受五彩池景色的奇異。

1、欣賞圖片,初步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媒體音樂,出示:欣賞圖片)

(二)揭示課題。

有一位在遊覽之後,將這番美景化作文字。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17五彩池)齊讀課題

二、反饋預習,梳理文章的脈絡。

(一)反饋預習,瞭解1、4節的總起、總結作用。

1、反饋預習,交流寫出五彩池特點的詞語。

(出示預習要求)讀了文章後,五彩池留給你什麼印象呢?

2、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梳理文章結構,學習1、4節。

交流:(板書:奇異)對呀,這是五彩池留給我們的總體印象。在開頭總起介紹了五彩池的特點,最後又再次總結了它的特點。就讓我們拿起書來讀讀1、4節。

(二)瞭解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1、交流課文從哪些方面介紹五彩池。

中間兩個小節,又爲我們介紹了五彩池的哪兩個方面?

2、交流並板書。(板書:池子、池水)

3、小結並明確本課的學習目的。

文章就是抓住(點課題“池”)池子及其中(點課題“五彩”)五彩的池水這兩方面來介紹五彩池的奇異的。我們讀這類寫景物的文章一定要先了解是從哪幾方面來介紹這個景物的。現在就讓我們來深入學習,看看是怎樣把五彩池奇異的特點寫具體的。

三、學習第2小節,瞭解五彩池大小、形狀上的奇異,積累有關語段。

(一)瞭解本節是圍繞那句話寫的。

1、指名讀第2節,正音。

我們先來看看文中對池子的描寫。指名讀第2節。(媒體:“玲瓏、恰似、一畝、盛開”的拼音)正音。

2、默讀第2節,思考本節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

那這一節是圍繞哪句話來寫的?用直線劃出句子。

3、引導學生通過聯繫上下文辨析本節是圍繞哪句話寫的。

交流:(板書:大大小小、玲瓏多姿)

引讀體會:這裏滿山坡的五彩池卻多得數不清。這些五彩池——大的——小的呢——池子的`邊沿是金黃色的,像一圈圈金色的帶子把池子圍成各種好看的形狀——

(二)引導抓住句中關鍵詞,聯繫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的情。

1、自讀第2節,初步感受是怎樣描寫五彩池的。

(出示:滿山池子的圖片)如果你是遊客,此時你會做什麼呀?如果不能用相機,要讓你用文字來描寫美景,該怎麼寫呢?讓我們來看看是如何用文字來吸引我們的。(出示:“這些五彩池大大小小??蓮花”)自己再讀讀這段話,體會一下。

2、出示句子,引導感受的描寫中流露出的驚訝之情。

(1)媒體:音樂;師範讀,學生想象。在文中說——(出示:大的面積不足一畝,水深不到三米。)這大的池子在眼中是不是很大很大的呢?

(2)交流。

點評:

“一畝”相當於我們14個教室那麼大!可能我們感覺很大。但同樣是池子,、的天池有7畝多大。而五彩池,大的——並不大呀。一個“不足、不到”把的感受表達出來了。

(3)小的呢——男女生分讀兩句話,你們發現了什麼?(池子大小差異很大)

3、小結:就是用了強烈的對比來讓我們感受到池子的奇異的。(板書:對比)

(三)感受池子形狀各異,有感情朗讀有關語句

1、知道用比喻的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

又是用什麼方法來介紹池子的形狀的呢?(板書:比喻)引讀有關的語句。

2、聯繫課文內容,理解“玲瓏多姿”。

讀了句子,你理解什麼是“玲瓏多姿”了嗎?(小巧精緻,形狀各異)

3、剛纔我們讀了句子,理解了詞語的意思,也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美。讓我們再把第2節讀好。

四、學習第3節,瞭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簡要概括“池水顏色奇異”。

(一)瞭解第三節的結構特點,概括每層要點。

1、默讀第3節,分層。

我們跟隨去領略了池子的奇異,讓我們再去看看那鮮豔多彩的池水吧!(板書:鮮豔多彩)默讀第3節,想想從哪兩個方面來介紹池水的?做好分層記號。

2、巡視,(媒體出示答案)

3、理解這樣分層的原因。交流:(板書:現象、成因)

(二)瞭解五彩池池水的奇異之處,根據板書提示簡要概括。

讀懂並簡要介紹池水奇異在哪裏。

(1)這節課,我們先跟隨來了解池水奇異的現象,並把關鍵的內容提煉出來簡要地說給別人聽。引讀:站在山上,向下望去——自己往下讀,把這段話讀正確。(媒體出示原第二層)

(2)指名讀。

(3)(媒體:隱去後半部分)這池水實在太使人驚奇了——(男生讀)

(4)在交流中引導學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來概括池水的奇異。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