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三年級教案

三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

本文已影響 9.62K人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5篇

三年級語文教案1

設計理念:應該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以讀爲主,抓住重點字詞理解,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著探索和研究,使祖沖之勇於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的形象樹立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坦然”,自主積累詞語。

2、過程與方法:師生演讀4~6自然段後進行分角色朗讀。

3、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著探索和研究,使祖沖之勇於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的形象樹立起來,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

教學重點:理解“坦然”等詞語,進行分角色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祖沖之對月食的執著探索和研究,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科學、勇於探索。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老師特別想了解同學們,很你們成爲朋友。說說你最佩服你們班誰?從那件事看出,說具體點。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談話,引導學生明白,一個人爲什麼能得到別人的佩服?得結合具體的事例來說。)

一、提綱挈領中感悟

老師也特別佩服一個人,你們能猜出他是誰嗎?這個人生活在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是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他還能準確預測什麼時候發生月食,他是誰?怎麼猜猜出來的?(從哪知道的?你真會學習!你對課文內容很熟悉。)

你們說祖沖之值得我們佩服嗎?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走近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的4——6自然段,你佩服祖沖之嗎?佩服他什麼?從哪兒看出來的?

2、全班交流彙報:

預設回答:

A、 祖沖之很勇敢。(從哪些語句看出來的?)

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a 勾畫出這句話。

b 讀讀,說說這句話的意思。相機引導理解“聽憑”“處置”“坦然”的意思。

c 讀出“心情平靜,沒有一絲顧慮”——坦然。(板書:坦然)

d 在什麼情況下坦然回答?徐州刺史劉延孫要過五十歲生日問七月十五晚上的天氣如何,祖沖之說將有月食發生,劉延孫很生氣,拍着桌子說“如果不發生月食呢?”

師:對呀,早在1500多年前的古代,人們認爲發生月食是不吉利的事,預示着將有大災大難降臨,所以當然生氣了。在這種情況下坦然面對,就可以看出祖沖之很勇敢。

e爲什麼不害怕呢?你怎麼知道的?(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f(課件出示:他開始翻閱資料,進行分析。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讀讀這幾句話,看看你讀懂了什麼?[

g、(課件出示:爲了知道月食發生的時間,祖沖之( )進行研究. 當別人飲酒喝茶的時候,他在堆積如山的竹簡中尋找相關的資料;當別人——的時候,他在——;當別人在——的時候,他在——

……

師引讀:所以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課件出示)

h、讀出勇敢。

難怪祖沖之這樣不害怕,把你的理解讀出來。(課件出示:祖沖之坦然地回答:“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學生指讀:“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教師評價:我聽出來勇敢,無畏)

i、我從你的朗讀中還聽出了自信,爲什麼這麼自信?

學生回答後,教師出示課件。

(據史料記載,從公元436年到公元459年的23年裏所發生的四次月食,和祖沖之預測的完全一樣。)

師過渡:哦,事實證明了祖沖之推算的準確無誤,難怪他這樣自信。

j (引讀:課件出示)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這樣坦然,是因爲: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自信,是因爲: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面對生死狀,祖沖之的回答坦然中透着勇敢,是因爲:經過大量的研究和驗證,他對月食產生的原因越來越清楚了,也能準確推算出月食發生的時間。

B 我佩服祖沖之預測的準確。

語句是:一會兒,雲彩飄散,月亮果然只剩下一點點兒。

從哪句話看出來?從哪個詞看出來?(板書:果然)

“果然”可以看出結果和祖沖之預測的一樣。

再讀這句話。

C、我佩服祖沖之預測的準確。

語句是:祖沖之說:“現在已經開始了!”(說明祖沖之推算非常準確,不僅到年月,已經精確到時刻。)

二、演讀中內化語言

(簡化教法,創設情境演讀。因爲四、五自然段對話比較多,所以我決定用創設情境的方法演讀,化難爲易,化繁爲簡,化枯燥爲活潑。

師:今年的七月十五日是本大人的五十歲生日,可得好好慶賀熱鬧一下,把保定的.祖沖之叫來,我說祖沖之,七月十五日晚上天氣如何?

生:那天晚上將會發生月食。

師:大膽,你難道不知那晚我過生日嗎?還敢用月食這樣不吉利的話來掃我的興?嗎?大人我平時待你不薄,你怎能這麼不識好歹,與我做對?祖沖之你必須給我解釋清楚。

生:這是自然現象,兩個月前我就推算出來了。

師:(拍着桌子)如果不發生月食呢?

生:如果不發生月食,聽憑大人處置!

師:你們看,七月十五晚上皓月當空,繁星點點,我家更是燈火輝煌,賓客滿堂,一派吉慶祥和,哪能發生月食呢?嗯,圓月被雲彩擋住了,我可得問問祖沖之“你看,還能發生月食嗎?”[

生:現在已經開始了!(如果前邊學生說到,次環節就可以省掉。)

師:你真是瞪着眼說瞎話,明明現在雲彩擋住了圓月,你還說月食開始,你長着千里眼不成?有什麼憑據嗎?

(學生各抒己見談看法)(精確到具體的時刻,看來祖沖之推算的是多麼準哪!)

師:可是,你說的這話誰信呀,難怪有的客人笑着說

生:別胡說八道了,月食是神仙的安排,你比神仙還能嗎?

師:隨便指學生問:你聽出了什麼?

師:還是讓事實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齊讀第6自然段。

(這樣的演讀,既幫助學生很快進入故事情境,又引導學生走進徐州刺史劉延孫的內心世界,爲下邊學生的分角色朗讀做了鋪墊。學生們在角色轉換中,以祖沖之的身份來說、想、讀,體會更深刻,揣摩人物內心更到位,積極性也更高。)

三、角色朗讀深化理解

1、同學們在小組內分角色朗讀4——6自然段。

2、指名分角色朗讀。生評價。

3、再指名分角色朗讀。

4、現在相信你們祖沖之認識的更深刻了,說說你現在佩服祖沖之什麼?

師:點評總結到“勇於探索科學,勇敢堅持真理。”

四、說寫結合繪畫面。

1、(課件出示:衆人全呆了。放飛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呢?)

2、交流彙報。(適時用成語“目瞪口呆”“呆若木雞”概括,用“像木雕泥塑般呆立着”“像被孫悟空施了魔法定在了那裏”來總起,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理順條理。)

3、拿起筆來寫寫吧。

(說完後再讓學生寫,降低了難度,寫的片段也就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了。)

五、作業:

1、結合自己蒐集的資料,向家長、朋友介紹清楚月食這種自然現象,可通過畫圖或用物品演示來完成。

2、課下看看“他們推動了歷史的車輪”,蒐集自己感興趣的名人的故事讀一讀。

三年級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明白倒敘的特點及在文章中的作用。

2、學習倒敘的方法,能運用倒敘進行作文。

教學重點、難點:

明白倒敘的.特點,學習倒敘的方法。

研究目標:

運用觀察法、實驗法,與學生上次的學習情況作對比,總結更爲有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

一、交流導入。

1、《燕子專列》這篇課文運用了怎樣的敘述順序?

2、誰來說一說什麼是倒敘。

3、小結:學生現在對倒敘的認識情況。

二、認識倒敘

1、ppt出示倒敘的定義。

2、播放微課,生動的認識倒敘。

3、ppt出示倒敘流程。

4、結合課文《燕子專列》《中國國際救援隊真棒》理解倒敘及倒敘的好處。

5、總結倒敘的好處:文章開頭適當地運用倒敘:

(1)、可以製造懸念,吸引讀者的眼球,激發閱讀的興趣和慾望。

(2)、便於作者調動情感,勾起對往事的深情回憶,更符合生活的真實。

(3)、還可以使內容有波瀾,行文有起伏,文章敘述也生動,結構也曲折多變。

三、學習倒敘的寫法

1、睹物回憶法 由眼前之物引起回憶

舉例說明

2、對比回憶法 由對比衝突引出矛盾

舉例說明

3、情境回憶法 由描繪情境引出回憶

舉例說明

4、抒情回憶法 由直抒胸臆引出回憶

舉例說明

四、課堂練習:

採用倒敘的手法寫一寫你父母對你的愛吧!

五、作品展示。

三年級語文教案3

一、 教案背景

面向學生:小學 學科:語文

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這兩首詩,能背誦更好。

2、通過讀註釋,能大體瞭解詩意。

3、教師準備春景電子圖片。

二、教學課題

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詩畫交融”的特點,要引導學生在腦中想象出詩中描繪的景色。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收錄《詠柳》《春日》兩首描寫讚美春光的古詩,《詠柳》作者賀知章,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辭。《春日》作者朱熹,這是一首春遊詩,描繪了一幅萬紫千紅的春景圖。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大體瞭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2、理解並能運用比喻修辭,體會比喻修辭的生動。

教學難點:以詩句中絢麗的色彩爲媒介,在腦中想象出每句詩描繪的畫面,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情畫意。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相結合,以誦讀法爲主。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春天是美麗的,許多詩人都在讚美春天,你們知道哪些描繪春天的詩?找學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背誦中追問:春天是什麼顏色?春天是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的,紅的花、綠的葉、藍的天、白的雲,淺黃、嫩綠,鵝黃??

今天我們再來學兩首描寫春天的新詩,大家已經預習了,已經背下來的學生來背誦。感知詩人賀知章、朱熹筆下的春天呈現出的色彩。

(二)、初讀感知

1、背誦的同學注意停頓,糾正字音。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多找學生反覆讀,讀至抑揚頓挫。在誦讀中識字,自己畫出生字,在誦讀中識字。

就不認識的字和讀不準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師、同學請教。講解:分析字形重點識記:“詠”,用口吟誦,與口有關,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讚美的意思。

“泗”、“濱”,與河水有關,左邊是三點水旁;

“絛”,與絲織有關,左邊是絞絲旁。

“裁”,與衣服有關,裏面是衣字,比較“載”、“栽”;

“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

“妝”,梳妝,女人愛梳妝,右邊是女字旁。

指導寫字時,注意讓學生先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結構,再動筆寫。教師重點提醒:“裁”是半包圍結構,裏面“衣”字的最後一筆是點,不是捺;“濱”字第七筆是一筆撇,不是兩筆;“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丟掉一點。

(三)、精讀分析《詠柳》

1、自由讀,指名一個一個讀,將詩的韻律讀到位。

2、請你再看看註釋,邊讀邊想象。

“碧玉妝成一樹高”:“碧玉”,綠色的玉,這裏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妝”,打扮。“一樹”,滿樹,“一”字這裏不表示數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扮的一樣。這裏運用了比喻修辭,想象碧玉一般的樹葉。參照百度圖片:“萬條垂下綠絲絛”:“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絛”,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在頭腦中想象千萬條垂柳的情景。 百度搜索圖片地址:

“不知細葉誰裁出”:“細葉”,柳樹新萌發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裁”,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詩中指的是:裁剪細葉。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把春風比作善於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動。

學生讀,心裏想象着每一幅圖畫,有感情的自讀、同桌互讀、點名讀。至能有感情有節奏的背誦。

(四)、精讀分析《春日》

我們學習的《詠柳》顏色是是春天柳樹的碧綠,下面我們再讀一下另一手描繪春天的詩。

1、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尋芳”,遊覽、賞玩美好的風景。“泗水”,水名,在山東省中部,源於山東省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因四源併發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經曲阜,也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和死後安葬處的近旁。“濱”,水邊。

全句的意思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呆過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無邊光景一時新”:“光景”,風光景色。“一時”,一個時辰,這裏形容時間很短,一時之間。全句的意思是:那裏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2)、讓學生把自己當作詩人,在風清日朗的日子裏,到河邊去看春景,想一想,“無邊光景一時新”都會有哪些景物?

根據學生回答點評,如說花草,可問什麼樣的花草,讓學生想諸如“奼紫嫣紅”之類的形容詞。再齊讀詩,心中想象着你看到的春天。

參考百度搜索圖片:

(3)、“等閒識得東風面”:“等閒”,平常、隨便。識得,認識到。“東風面”,春風的面貌,因我國春夏季多爲東南風,故稱春風爲東風。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

“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鬥豔的景色。“總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開、奼紫嫣紅的景象都是由春風點染而成的。

意思是: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後。也就是說,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纔有這無邊的美景。詩人看到的奼紫嫣紅都有什麼呢?

(4)、《詠柳》中我們知道是誰把柳樹裁剪成碧玉一般?(生回答:春風)那《春日》這首詩中又是誰帶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答:東風,即春風)

(五)、同樣是春風送來的春天,討論一下這兩首詩描繪的春天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相同之處呢?

小組討論,教師總結。

不同之處:景物不同,顏色不同??

相同之處:都是春景,都很清新,都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都像一幅畫??

(六)、小結:春天是五彩繽紛的,你們也拿起你們手中的筆,學着詩人,描繪一下你們眼中的春天吧!

三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認讀7個字。

選擇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讀課文。

能用冒號,引號寫一句話。

懂得在生活中,學習之中遇到困難要堅強、勇敢。

教學重難點

分角色朗讀,在熟練朗讀中體會大山說的話。

體會冒號引號的用法,並試寫一段對話。

教學準備

結合具體內容複習冒號引號用法。

準備圖片,課上寫話練習。

學生準備

鞏固複習冒號引號用法。

課前分組,準備練習分角色朗讀。

教學過程

一、課題導入。

二、自學生字、新詞。

自由學習生字生詞(藉助字典等。)

三、學習交流。

1、到題目你想問些什麼?

2、讀課文,說說你知道了什麼?

3、次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引導學生說話的方式:誰做了什麼,結果怎樣)

4、次細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注意收集問題

5、讀課文,說一說課文都介紹了誰?

(出示課件,分角色朗讀)(課前分組)

四、分角色朗讀。

以小組爲單位,讀。然後選擇較好的小組展示,大家評議。要讀出語言行動,形象,活潑,有感情地朗讀。指名答,寫了小河、小溪、瀑布、大山之間的對話。

五、讓學生說說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麼?懂得到了什麼?

六、指導學生進行寫話練習。

全文運用了冒號、引號,在寫句子前,可讓學生自選一兩句,讀一讀,體會用法,然後再寫。

1、一看,選一幅你最喜歡的圖片。

2、一想,這幅圖中都有哪些動物?它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3、揮想象,它們可能會說些什麼?

(充分利用說的機會激發學生想象力,並且引導理解較慢的同學,給他們做示範,時間要給足。先讓擅長髮言的同學說,之後讓理解較慢得說,實在不好的.要複述別的同學發言,做到學說,學寫,以促進全面協作)

4、它們之間的對話寫出來,不會寫的字用拼音,然後查字典注意正確使用冒號,引號(小組內自己交流,把好的作品再集體展示。)

七、作業:

1、摘錄自己喜歡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完成寫話。

教學反思

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深刻的體會到小河的快樂,學生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瞭解了小河的堅強與勇敢。

三年級語文教案5

《珍珠泉》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瞭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熱愛家鄉的感情。

3.體會抓特點表述景物的方法。

4.積累課文優美語言。

二、教學重點

瞭解珍珠泉的美麗,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三、教學難點體會作者表達的感情。

四、教具準備

有關泉水的資料

五、預習提綱

1.閱讀課後的資料袋,蒐集關於泉水的其他資料

2.朗讀課文,思考;爲什麼叫“珍珠泉”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全班交流關於泉水的資料

2.板書課題:同學們介紹了那麼多泉水,各有特點,令人驚歎,那麼珍珠泉有什麼特點呢?

(二)、自讀討論,朗讀體會。

1.生自讀課文,思考提出的問題,

2.討論交流,朗讀體會:

(1)說說爲什麼叫珍珠泉?

(出示句子:

①“開始,水泡……消失了!”。

②“水泡閃亮……珍珠啊!”

③“這就是美麗的……珍珠泉!”)

(2)從中你知道了珍珠泉的什麼特點?請同學們認真讀書體會,跟同伴討論討論。

自己讀書思考,形成自己的想法

(3)小組交流討論,全班交流

體會珍珠泉水綠、探、清的特點

(4)指導朗讀,讀出珍珠泉水的特點,重點練習朗讀2、3自然段

第2段指導學生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形成畫面“水是那樣綠,綠得像……”

第3段要讀出泡泡的趣和美。

(三)、練習朗讀,體會感情

假如你是作者,向別人介紹珍珠泉時,語氣是怎樣的`呢?心情是怎麼樣的呢?爲什麼這樣說?

練習朗讀,體會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讚美之情,爲家鄉有此泉而自豪。

(四)、理清課文的記敘順序。

文章先介紹了珍珠泉的位置,接着重點描述了珍珠泉周圍的景物,以及潭底冒出的泡泡。

(五)、佈置作業:

1.在文中找出你認爲寫得優美的句子,摘抄背誦。

2.看看自己的家鄉有沒有這佯美好的景物,它們有什麼特點,仔細觀察,寫下來。

三年級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能準確讀寫“暴、壁、餓”等生字,理解“準備、偶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故事主要情節。

3、能有根據地預測故事情節,培養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詞,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把握故事內容,能有根據地預測故事情節。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課

一、導入新課

1、師出示老屋掛圖,引生說感受。

是啊,這是一幢破舊老屋,它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可是它卻總也倒不了,難道是被施了魔法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總也倒不了老屋》,去找一找原因吧!

板書課題。

2、生齊讀課題,提出質疑。

爲什麼總也倒不了?老屋倒底有多老?

3、生自由讀課文,讀準文中字音,讀通句子,注音體會文中感情。

二、初探課文,把握大意

1、檢查預習情況。

(1)我會讀:

暴湊喵孵嘰餓偶爾

(2)我會寫:

洞準備暴牆壁餓蜘蛛漂撞飽曬

(3)我理解

準備偶爾使勁

2、講讀課文。

(1)指生讀課文第1—2段,結合文段中詞句,說說老屋到底有多老?

師出示相關文字:

老屋已經活了一百多歲了,它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沒人住了。

(2)讀這段話,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老屋很老了?

(“黑窟窿”“破了洞”“沒人住”可以看出老屋很破舊了。)

(3)出示第2段:

“好了,我到了倒下時候了!”它這樣想,便準備往旁邊倒去。

(思考:它爲什麼覺得自己“到了倒下時候了”?

“準備”是什麼意思?你想到了什麼?

3、我來猜猜看:

破舊老屋想要倒下去,它真倒下去了嗎?你猜老屋後來會怎麼樣呢?

生說自己猜測。

引生自己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認讀。

2、出示老屋圖片,引生觀察評價。

指生說話:

這是一個老屋;

這是一個老屋;

這是一個老屋……

(3)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圖中老屋看上去那麼老,那麼舊,那麼慈祥……它想倒下去,卻總也倒不了,這到底是因爲什麼呢?在它身上發生了怎樣故事?今天我們接着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二、細讀課文

1、生帶着問題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2、老屋總也倒不了,是因爲——

(1)小花貓要來避雨

指生讀第3自然段。

注意“暴風雨“中暴字法,理解“老花”含義,感受老屋“老”。

指導學生讀出小貓可憐語氣。

如果你是老屋,你會怎麼回答呢?

指生讀第4段。你覺得老屋是個怎樣人?

指名男女生分角色讀一讀第3—6自然段,感受老屋熱心助人品質。

師:小貓走了,它們認真道了別,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時候了!”這時又來了一個不速之客,它是——

(2)老母雞要在這裏孵小雞

①指生讀第7段,瞭解老母雞困難。你們猜一猜,老屋聽了老母雞請求,它會怎樣回答呢?

②生說自己猜測,並說出依據。

③師及時評價,肯定學生思考。

④指生讀第8段,

“老屋低頭看看,牆壁吱吱呀呀地響:‘哦,是老母雞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結合旁批,想想此時老屋心情。

⑤體會“低頭”“吱吱呀呀”等詞,讀出老屋因衰老、體力不支而帶來疲憊感。

⑥指生分角色朗讀第7—10段,注意讀出老母雞請求和老屋體弱卻平靜語氣。

師:二十一天過去了,九隻小雞從門板下面嘰嘰叫着鑽了出來,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時候了!”你覺得老屋會倒下去嗎?會不會又有誰來請老屋幫忙呢?

(3)小蜘蛛要在這裏織網捕食

①生用自己喜歡方式讀課文第11—17段。

②指生回答:

A、誰又來找老屋了?它提出了什麼請求呢?

B、老屋會怎樣回答它呢?

C、老屋最終倒下去了沒有呢?

③讀了這一部分,你覺得老屋具有哪些品質?

④師小結:破舊老屋幫助了一個又一個小動物度過難關,它那捨己爲人精神讓我們感動萬分。可是越來越老老屋最終會怎麼樣呢?

三、想象情節

1、師:老屋聽着小蜘蛛故事,過了一天又一天,老屋越來越老了,它會一直站在那裏,聽小蜘蛛給它講故事嗎?

2、仔細閱讀課文,併發揮你想象,老屋還可能會遇到其他需要幫助小動物嗎?它們又會有怎樣對話?和你同桌交流交流。

3、組內交流,推薦優秀同學展示。

4、師:老屋不斷幫助別小動物,估計它不會倒了吧?你能來猜一猜老屋結局嗎?

5、學生續寫故事結尾,師巡視指導學生說出自己創造故事結尾依據是什麼。

6、班級展示,評出創意故事結局。

四、小結

1、學生談自己在本節課收穫。

2、師:預測故事發展,要有一定依據,文章題目、插圖,文章內容裏一些線索,都可以幫助我們預測。當然,預測內容可能跟故事實際內容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三年級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確良16個生字,學會其中的確良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火燒雲、餵豬、笑盈盈、高壽、百合色、茄子紫、跪着、模糊、”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火燒雲的絢麗多彩和美妙奇異,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4、學習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學習作者細緻觀察事物,運用豐富想象描繪景物變化的方法。

教學準備:

鼓勵學生觀察朝霞、晚霞或雲彩的顏色和形狀的變化,並根據雲彩的形狀給它們起個好聽的名字。自讀課文,每人畫一副火燒雲的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聯繫課前談觀察感受,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1、第一遍讀,要求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正確。

(1)通過多種形式檢查學生是否能把生字的字音讀準確。

(2)引導學生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生字,並把自己的記字方法和同學們交流。

(3)指導學生正確書寫生字。學生自己讀生字,觀察每個字的字形結構提出自己認爲比較難寫的生字。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難寫的字做重點指導。練寫生字。

2、第二遍讀,要求邊讀邊畫出自己不懂的詞語和句子,想辦法通過查字典、聯繫上下文或聯繫生活實際等方法解決。

3、第三遍讀,要求邊讀邊思考:課文哪些地方寫霞光?哪些地方寫火燒雲?是從哪幾個方面寫火燒雲的?

三、學習寫“霞光”的部分(第一自然段)

1、學生自讀第一自然段,對不明白的或認爲寫得特別美的地方多讀幾遍,然後和同學交流:自己讀懂了什麼或自己認爲哪些句子寫得特別美,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

2、師生讀議解疑,重點引導學生通過讀書或多媒體的展示明確霞光和火燒雲的關係。

3、指導朗讀。

4、指導學生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背誦第一自然段

二、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學習課文第二至第六自然段

1、自讀課文,找出第二至第六自然段中自己認爲寫得美的句子再讀一讀。

2、和小組同學交流這些句子美有哪裏。

3、全班交流:自己認爲哪些句子寫得美爲什麼?小組同學或其他同學可以互相補充。

(1)教師根據學生的彙報,引導他們有讀中想象火燒雲的形狀多樣、變化極快的影象,體會句子的意思。如:“這些地方的'火燒雲變化極多,一會兒紅彤彤的,一會兒金燦燦的,一會兒半紫半黃,一會兒半灰半百合色”。這一句,主要引導學生抓住“極多”、“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等詞語,體會火燒雲顏色多、變化快的特點。“忽然又來了一條大狗。那狗十分兇猛,在向前跑,後邊似乎還跟着好幾條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裏去了,大狗不見了。”這一句引導學生想象火燒雲變成小狗的樣子,體會火燒雲變化的有趣和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2)抓住學生認爲寫得美的句子或段落指導朗讀,讓學生邊想邊讀,把火燒雲顏色多、變化快而又十分有趣的樣子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3)學生拿出自己課前畫的火燒雲的畫,仿照課文第三至第六自然段中畫火燒雲顏色和形狀的變化,先自己練習說,再找同學或朋友互相交流。

(4)拓展練習。學生結合自己課前觀察到的雲彩變化和顏色的變化,想象火燒雲還會變成什麼顏色和形狀?然後根據“出現—樣子—變化—消失”這樣的順序,展開豐富的想象,用其他的動物、植物或建築物等來形容火燒雲的形狀。要求先和同桌或好朋友交流討論,再在全班交流。

三、學習最後一自段

重點體會火燒雲來得快、去得也快的特點。

四、背誦課文,積累語言

1、練習背誦課文。老師可以適當指導一些背誦方法,但不要強求學生一定要用這樣的方法,應鼓勵學生採用更適合自己的背誦方法。

2、摘抄課文中寫得美的句子,讀一讀,也可以和同學交流。

3、互相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描寫雲霞的好詞佳句。

三年級語文教案8

 教材分析

本組課文是以“祖國河山”爲專題編寫的,選編的四篇課文以多樣化的體裁、豐富多彩的語言描繪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觀。本次習作內容緊緊圍繞本單元訓練專題,以“這兒真美”爲主題,圍繞一個意思寫一處美景。此設計重在引導學生去發現我們周圍美麗的地方,並且把身邊的美景介紹給別人。寫的時候,試着運用從課文中學到的方法,圍繞一個意思寫。在介紹美景時能按照一定順序,有選擇地描寫景物,說清楚這個地方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同時,表達對這個地方的喜愛之情。鼓勵學生在習作中儘可能用上這學期新學的詞語,寫好後自己讀一讀,改正錯別字,並把習作讀給同學聽,和同學分享你發現的美景。

教學目標

1.能夠仔細觀察一處景物,運用從課文中習得的方法,圍繞一個意思用一段話寫下來,並能主動運用平時積累的描寫景物的詞語。(重點)

2.能自己改正錯別字,並樂於和同伴分享觀察到的美景。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觀察身邊的美景;準備身邊美景的照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情感

1.播放身邊的優美風景圖片,請學生談一談感受。

2.過渡:我們的身邊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園,清新淡雅的田野,緩緩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豐收喜悅的果園……這節課,我們就向大家介紹自己身邊的美景。

3.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的直觀導入,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表達慾望。

二、圍繞要求,確定內容

1.課件出示習作要求:指名讀要求。

2.小組交流,說一說:你想把身邊的哪處美景介紹給大家?

出示交流提示:

(1)可以介紹公園、田野、果園、小河、校園等我們周圍美麗的地方。

(2)按順序介紹身邊的美景,說一說這個地方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

(3)你爲什麼喜歡這個地方?這個地方帶給你什麼感受?

(4)小組裏的同學可以對成員介紹的美景進行補充或提問。

3.小組合作,根據交流提示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處美景。有相關照片的同學可以把照片拿出來請大家欣賞。

4.指名一邊展示圖片一邊進行介紹,教師引導學生按順序說清楚這個地方有什麼,是什麼樣子的,這處美景帶給自己什麼感受。

設計意圖:本單元伊始,就開始佈置觀察美景的任務,讓學生逐級完善自己的觀察所得。通過此時的相互交流,學生相互瞭解要介紹的美景,更開闊了習作思路,爲下一步落筆行文打下了基礎。

三、讀寫結合,指導習作

過渡:景物特點和觀察方法不同,寫作的順序也會不同。本組課文中的幾位作者就以不同的觀察視角,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景物的鮮明特色,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景。

1.“憶”順序。

(1)回顧課文,說說本組中的四篇課文都分別運用了什麼寫作順序。

預設:

《古詩三首》中分別按小船行進的順序,按一天中天氣變化——晴天和雨天的順序,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進行描述;《富饒的西沙羣島》是按“總—分—總”的順序進行描述的;《海濱小城》整篇課文是按“分—總”的順序進行描述的,第3~6自然段都是按“總—分”的順序進行描述的;《美麗的小興安嶺》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或“總—分—總”的順序進行描述的。

(2)小結:習作時安排好表達順序,可以使內容有條理,聯繫更緊密。常用的順序有:

①方位順序。以景物的遠近、上下、左右、前後等空間方位爲序,層次清楚地加以描述。

②時間順序。按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等順序寫景。

2.抓住景物特點。

(1)出示課文《海濱小城》例段:小城的公園更美。這裏栽着許許多多榕樹。一棵棵榕樹就像一頂頂撐開的綠絨大傘,樹葉密不透風,可以遮太陽,擋風雨。

(2)說一說這幾句話是抓住了榕樹的什麼特點進行描寫的。(榕樹的大、枝葉茂盛)

(3)小結:只有抓住特點,描寫的景物才能活靈活現。

3.圍繞一個意思寫。

(1)出示課文範例:小城裏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有桉樹、椰子樹、橄欖樹、鳳凰樹,還有別的許多亞熱帶樹木。初夏,桉樹葉子散發出來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鳳凰樹開了花,開得那麼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雲中。

(2)指名說一說這段話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小城裏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

(3)出示句子,引導學生體會圍繞中心句來進行描寫的方法。

①操場後面的小花園真美……

②秋天的樹林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圖畫……

③一到池塘邊,我就被眼前的景色吸引住了……

4.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

(1)出示課文《富饒的西沙羣島》中的句子:

海底的岩石上生長着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蔘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划過來,划過去,樣子挺威武。

(2)說一說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寫出了景物的特點。(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寫出了珊瑚的多種多樣,寫出了大龍蝦的神氣威武。)

(3)小結: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把所見的景物與自己的聯想結合起來,這樣寫出來的景物更具體形象、生動活潑。

5.結尾抒發情感,表達喜愛之情。

設計意圖:此環節通過回顧課文中的優秀片段,引導學生掌握描寫景物的方法,從而抓住景物的特點,按照一定順序進行介紹,運用多種修辭方法使表達更具體、生動。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行文思路和寫法,高效地完成本次習作。

四、動筆成文,互評互改

1.過渡:根據剛纔講解的思路和寫法,相信同學們在頭腦中都有了一定的行文思路,那就拿起你手中的筆,把你之前寫的美景圍繞一個意思,再用上積累的詞語,寫得更完美吧!

2.學生動筆成文,教師巡視指導,着重從“是不是圍繞一個意思寫的”“是否用上了積累的詞語”“是否改正了錯別字”三方面指導點評。

3.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

4.學生完稿之後,挑選3~5名學生把習作讀給同學聽,大家共同評議,然後根據評議修改自己的習作。

5.學生把修改後的習作讀給大家聽,教師引導學生修改完善自己的習作。

設計意圖:學生在互相評改的過程中,既可以檢查自己習作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合理的修改,又可以提高自己的習作水平,爲培養學生修改習作的`習慣帶來幫助。

範文引路

美麗的小河

離我家不遠處有一條小河,我喜歡它四季美麗的景色。在每個季節裏,小河岸邊都留下了我快樂的身影。①

春天悄悄地來了,河面的冰融化了。②小河對岸,柳樹的枝條長出了小芽,粉紅色的桃花也從枝頭探出了小腦袋,它們爭先恐後地在河面上留下了自己的倒影。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輕盈地掠過河面。每天放學後,我都會到鋪滿嫩草的河邊嬉戲,參加鮮花的盛會。③玩累了,我就順勢躺在草地上,望着藍藍的天空想象未來……

夏天到了,小河的兩岸早已是綠樹成蔭。②這時的我和小夥伴是最開心的,我們一會兒玩水,濺起朵朵水花;一會兒捉小魚、小蝦……媽媽來洗衣服了,我們便幫着晾曬……直到日落,河面送來涼爽的微風,我們才依依不捨地回家。

秋天來了,小河裏的魚蝦變肥了。②每到這時,爸爸就會領着我去小河裏捉魚蝦。爸爸可真厲害,不需要多長時間,他就能抓到幾條大魚和許多小蝦。夕陽西下,我倆提着滿滿④一籃子戰利品,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冬天的時候,小河也並不孤單。②河面結了一層厚厚的冰,我和小夥伴們結伴去滑冰。冰車在冰面上飛馳,就連大人們也忍不住來參加。冬天的小河熱鬧極了。

我喜歡家鄉的小河,喜歡它的一年四季,是它陪伴着我慢慢地長大。⑤

行文寫法賞析

開頭點明要寫的景物及其特點,表達了小作者的喜愛之情。

第2~5自然段按照四季的順序來寫小河景色的不同特點,而且都用一句話來引領,醒目又清晰。

將鮮花盛開的場景稱爲“盛會”,比喻貼切,表達了小作者的喜愛之情。

“滿滿”說明小作者和爸爸收穫不小,用詞準確。

總結全文,照應開頭。

總評:1.習作通過對小河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的描寫,體現出了小河景色的不同特點,也讓讀者深刻地體會到了小作者的快樂和生活的美好。2.小作者還能通過側面描寫,來表達自己和小夥伴們對這個小天地的喜愛之情,如,“直到日落,河面送來涼爽的微風,我們才依依不捨地回家”。

 教學反思

課堂伊始,我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選取了學生比較熟悉的幾處美景,有學校的小花園、公園裏的美景等,學生興趣盎然。同時,請學生課前準備了自己喜歡的一處美景的照片,學生介紹美景的興趣較爲濃厚。在指導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一處美景時,以課文爲例,引導學生按照一定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來進行介紹,同時,引導學生圍繞一個意思去寫。鼓勵學生積累優美的詞句,在習作中巧妙使用修辭方法。

三年級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漢字,會寫9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順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話般的語言魅力。

3、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要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重點:

1、認識14個漢字,會寫9個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順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童話般的語言魅力。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要遵循自然規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1、你小時候喜歡做什麼呢?當世界還小的時候,又是怎樣的呢?

2、(齊讀課題):《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簡單說一說你所瞭解的情況。

3、請同學來讀課題,並對課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

4、同學自由發問,自由解答,進行討論。(播放音樂:小時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真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

2、聽範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

3、藉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4、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5、努力把文章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生字認讀,讀準字音

1、課文同學們已經讀熟了,現在課文中的生字寶寶,從課文中走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2、出示生字指讀:紀、必、須、功、譬、糙、敏、式、簡、由、睜、秩、序、哦。

3、注音領讀。

4、重點認讀:秩、序、糙、必、須、睜。

(1)通過認知“bì”的同音字,來加強對“必須”的“必”的掌握。

(2)通過認知“shì”的同音字,來加強對“方式”的“式”的掌握。

(3)“秩序”在田字格里書寫時要注意佔格要均勻,把字寫好看。(配合圖片認知進行)

(4)比較“秩”和“鐵”,並進行組詞。

(5)通過“組字”的方法來學習“粗糙”的“糙”,並輔助圖片認知理解。

(6)通過“反義詞”的形式來對比識記“睜”這個字,並輔以圖片認知。

5、開火車讀準字音。

四、情景朗讀,感知文本

導學:我們小時候總是對什麼都好奇,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它做了哪些事情呢?……一起來認真學習《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吧。

1、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每樣東西都必須(bìxū)學習怎麼生活。

(讀得輕緩些,語調拉長,讀出娓娓道來的意思。)

2、太陽開始學發光,學着怎麼上山下山。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ɡōnɡ)。譬(pì)如說唱歌,它粗糙(cāo)的聲音,把這個敏(mǐn)感的新世界嚇壞了。

(認真讀,讀通順,讀流利,這樣有趣味的語言要讀出太陽的.“粗獷”啊!)

3、月亮不知道自己該學些什麼。學發光嗎?白天它覺得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覺得這主意不錯。它一直無法決定,只好反反覆覆,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所以看起來有時圓有時缺。它學會的是不斷變化。

(認真讀,較長的句子要斷句準確,讀通順、流利!)

4、水開始學習流動。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爲只有一種方式(shì),那就是:一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

(“往低處流”語速漸緩,讀得意猶未盡。)

5、那時候,生活就是這麼簡(jiǎn)單。每樣東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麼最容易就行了。

(體會段意,不丟字落字。)

6、世界在慢慢變化,萬物在自由(yóu)生長。雨從雲裏落下,滴進泥土裏;人睜(zhēnɡ)開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這世界就很有秩序(zhìxù)了。

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要讀出對這個世界的渴盼和讚歎之情。)

7、哦(ò)!不要往下講了,再從頭開始。這個故事沒有結局,卻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

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要讀出無盡的想象……)

五、課堂展示

1、課文充滿了神奇的想象,你最喜歡哪一部分,好好讀一讀。

2、有感情地讀一讀文章。

3、選一個開頭接着往下講……

(1)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六、學寫生字

課文同學們讀得真流利,現在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出示生字:世、界、功、反、復、式、簡、弄、由。

2、指導學生觀察寫法,板書筆順。

3、打開“優教學生字”,講解生字的意義與寫法。

重點學習:“世、反、式、由”的注意要點。(預設:“世”:最後一筆是“豎折”;“反”:撇要伸展開;“式”:臥鉤要伸展開;“由”:上出頭,下不出頭。)

4、學生臨寫生字。

七、鞏固練習

1、打開“基礎訓練-《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一起來闖關吧!

2、完成配套練習冊。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出示本課生字,學生認讀,出示詞語練讀。

2、進行組詞訓練。

紀()須()敏()簡()

記()順()故()間()

3、出示詞語,大家搶讀,美讀,大聲讀,體會語言的美好。

4、出示換偏旁的練習,大家進行開火車組詞訓練。

5、出示同音字進行訓練與積累。

6、猜謎語識記生字:“糙”“敏”“簡”。

7、利用反義詞鞏固識記“簡”和“反”。

8、談話導入新課。

二、課文賞析與交流

(一)品讀第1—4自然段。

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每樣東西都必須(bìxū)學習怎麼生活。

太陽開始學發光,學着怎麼上山下山。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ɡōnɡ)。譬(pì)如說唱歌,它粗糙(cāo)的聲音,把這個敏(mǐn)感的新世界嚇壞了。

月亮不知道自己該學些什麼。學發光嗎?白天它覺得這主意不好,晚上它又覺得這主意不錯。它一直無法決定,只好反反覆覆,一陣子這樣,一陣子那樣,所以看起來有時圓有時缺。它學會的是不斷變化。

水開始學習流動。它很快就學會了,因爲只有一種方式(shì),那就是:一直往低處流,往低處流,往低處流……

1、看誰讀得好,讀出了什麼信息呢?

2、你從哪些詞語中讀到的呢?

3、“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指的是世界剛誕生不久的時候,點題。

4、“每樣東西都必須學習怎麼生活。”總領下文。

5、太陽的發光和東昇西落居然是“學會”的,真有趣!

6、“譬如說唱歌,它粗糙的聲音,把這個敏感的新世界嚇壞了。”這樣的想象真是有趣。

7、月亮爲什麼會這樣的?你從這裏理解了什麼?

8、AABB式:反反覆覆、清清楚楚、飄飄灑灑。

9、誰可以來解釋一下月亮的“圓缺”現象。

10、“水開始學習流動。”這個句子很生動,是擬人的修辭。

(二)課堂展示。

在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有哪些事物在學習,它們學會了什麼?

(三)品讀第5—7自然段。

那時候,生活就是這麼簡(jiǎn)單。每樣東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麼最容易就行了。

世界在慢慢變化,萬物在自由(yóu)生長。雨從雲裏落下,滴進泥土裏;人睜(zhēnɡ)開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這世界就很有秩序(zhìxù)了。

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1、“那時候,生活就是這麼簡單。每樣東西只要弄明白自己做什麼最容易就行了。”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意思?

2、談一談你對當時世界的認知。

3、這個世界發生了哪些變化?

(四)課堂展示。

1、你覺得當時還會有什麼在發生變化呢?讀一讀,想一想,討論一下。

2、“只要萬物都做它最容易做的事,這世界就很有秩序了。”談一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五)品讀第8—9自然段。

哦(ò)!不要往下講了,再從頭開始。這個故事沒有結局,卻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

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1、很久很久:很大很大、很長很長、很黑很黑。

2、“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這一句點題,照應開頭,留下想象的空間。

(六)課堂展示。

1、這個世界上誰發生了變化?說一說,分享出來。

2、這些變化告訴我們什麼?

預設: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律,要遵循規律。

3、這些事物是如何變化的,誰可以說得詳細一些。

4、你還知道哪些關於日月的詩句嗎?和同學交流分享吧!

三、鞏固練習

打開“閱讀訓練-《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一起來闖關吧!

四、作業佈置

1、講一講這個故事。

2、積累關於日月的成語。

三年級語文教案10

一、教材簡說

這篇課文形象、生動地介紹了一種生活在水邊的小鳥——翠鳥。翠鳥顏色鮮豔、小巧玲瓏、叫聲清脆,捕捉小魚時動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愛。孩子們也喜歡這樣可愛的小鳥,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但在老漁翁的開導下,孩子們打消了自己的念頭,把翠鳥看作了朋友。這篇課文在展示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的同時,呼籲人類要與動物和諧相處。

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生動形象的描寫是本課在表達上的獨特之處。作者在介紹翠鳥時,緊緊抓住了它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徵,表達方法不是簡單的平鋪直敘,而是採用了擬人、比喻、對比等多種方式。比如,“翠鳥喜歡停在水邊的葦稈上”中的“喜歡”,“等待游到水面上來的小魚”中的“等待”,無不反映了作者爲翠鳥賦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現了翠鳥的速度之快。作者在描寫翠鳥機靈、敏捷的動作特點時,是把它和小魚做了一番對比的。小魚“悄悄”地吹了個泡泡,“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二是培養學生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本文的教學重點是瞭解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教學難點是體會翠鳥的外形特點與捕魚本領之間的關係,透過具體的語句感受作者對鳥的喜愛之情。

二、學習目標

1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翠鳥、葦稈、腹部、襯衫、透亮、泡泡、又尖又長、清脆、一眨眼、逃脫、飼養、漁翁、石壁、打消、念頭”等詞語,摘抄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特點的句子。

23諧相處的意識。

4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以及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三、教學建議

1、條件,與學生一起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蒐集有關翠鳥的資料。

2、11個,讀音難點主要有“赤、襯、衫”(翹舌音)、“稈、襯、衫、泛、翁”(前四者爲前鼻音,最後一個爲後鼻音)。可以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如,可以聯繫已經學過的生字,用加減或者替換偏旁的辦法學習生字:“稈、繡、褐”,或者聯繫生活經驗,結合班級同學的姓氏學習“翁”,顏色或衣服學習“赤、褐、襯、衫”等。“稈、腹、襯、衫、泛、泡、飼、陡”都屬於左右結構,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然後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有個別字的筆畫需要特別說明:指導“翠、翁”“稈、透”時,要注意它們之間的聯繫,它們分別有“羽”“禾”的部件,但書寫時是有區別的,要注意到具體筆畫、筆形和結構上的特點,落實到位。

3、喜愛之情。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圍繞這兩個方面展開。本文語言淺顯、生動,學生初讀課文,大致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細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翠鳥的特點、怎樣將其表達清楚的。這一問題可以分爲以下幾個層次:

第一,首先是翠鳥外形上的特點。外形上的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顏色非常鮮豔,“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體態小巧玲瓏;眼睛靈活、嘴巴長尖,“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着一張又尖又長的嘴”。以上外形上的特點都屬於靜態的描寫。

第二,翠鳥動作上的特點。動作上的特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鳴聲清脆;飛的速度極快,翠鳥“愛貼着水面疾飛,一眨眼,又輕輕地停在葦稈上了。”“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着水面往遠處飛走了。只有葦稈還在搖晃,水波還在盪漾。”課文當中有一個學習夥伴的泡泡“翠鳥的動作真快啊”,目的是引導學生注意翠鳥的飛行速度和課文是怎樣描寫的;再次是翠鳥機靈,它的反應特別迅速,“小魚悄悄地把頭露出水面,吹了個小泡泡。儘管它這樣機靈,還是難以逃脫翠鳥銳利的眼睛。”

作者在描寫翠鳥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時,除了將其特點分爲外形和動作兩個方面之外,還注意到了描寫的順序,比如,在介紹翠鳥的顏色時,先寫頭,後寫背上,再寫腹部。此外,作者沒有單純、枯燥地介紹翠鳥的動作上的特點,而是通過一個具體的捕捉小魚的例子對其靈敏、迅速的特點做了生動的說明。需要說明的是,翠鳥在外形和動作上的特點關係密切,正是由於翠鳥在外形上具有上述的特點,它在抓魚時纔會如此的敏捷、迅速。這一點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格外注意。作者之所以將翠鳥的特點寫得如此細緻,是與其日常的認真觀察分不開的,進而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作者在仔細認真的觀察基礎之上,運用生動、形象、活潑的語言描寫翠鳥的特點,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如果缺少對翠鳥的濃厚的興趣、沒有對翠鳥的喜愛之情,作者是不會那樣認真地去觀察、那樣生動地去表現的。作者在字裏行間處處流露出了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我們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這個想法儘管與保護動物的宗旨不相吻合(因爲翠鳥是野生的,在大自然裏成長才是它們最好的生活方式),但從一個側面表現出孩子們是多麼喜愛翠鳥;“在翠鳥飛來的時候,我們遠遠地看着它那美麗的羽毛,希望它在葦稈上多停一會兒”,這反映了“我們”在老漁翁的開導之下,從內心深處懂得喜愛翠鳥不應該是將它們捉來飼養,而是應該和它們做朋友的道理之後,盼望翠鳥在葦稈上多停留一會兒。教學時,可引導學生通過朗讀來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沒有必要讓學生討論“我們真想捉一隻翠鳥來飼養”這種想法對不對。

4、通過朗讀表達出作者的感情,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比如,“頭上的羽毛像橄欖色的頭巾,繡滿了翠綠色的花紋。背上的羽毛像淺綠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襯衫”,表示顏色的“橄欖色、翠綠色、淺綠色、赤褐色”等詞語,均體現了翠鳥的“顏色非常鮮豔”,因此,朗讀時聲音應該略重。“它小巧玲瓏,一雙透亮靈活的眼睛下面,長着一張又尖又長的嘴”,句子中的“小巧玲瓏、透亮靈活、又尖又長”,從不同方面展示了翠鳥的外形特點,朗讀時語氣也應該略重。朗讀老漁翁說的話,語速可以稍慢些,這樣較符合人物說話特點。

5、具體、生動的句子。第一組,“鳴聲清脆”比“叫聲清脆”更合適,雖然“鳴聲”和“叫聲”都可以指鳥叫,但是前者更準確,同時還含有感情色彩。“愛貼着水面疾飛”比“愛在水面上飛”更能準確、生動地體現出翠鳥動作輕盈、迅捷的特點。第二組,“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與“翠鳥離開葦稈,很快地飛過去”相比,“蹬開”比“離開”更具體,將翠鳥離開葦稈時的動作、神態、速度生動地描繪了出來;“像箭一樣飛過去”是一種比喻的說法,它將翠鳥飛走的速度和神態進行了形象的表達。除了這個題目,還應引導學生進行詞句的積累,這屬於中年級閱讀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有條件的地方或者學校,可以針對本篇課文開展一次拓展性學習,以“我最喜歡的鳥”爲題目,介紹自己所熟悉的鳥的外形、活動特點、生活習性等知識,也可以講述自己和鳥之間發生的有趣的故事。

6、三年級上冊,教師和同學已經接觸到了“綜合性學習”這一形式,在進行本次“綜合性學習”時,可以適當回憶上學期怎樣開展綜合性學習的。

本次“綜合性學習”,緊密聯繫本單元專題“環境保護”展開。在提示的內容裏面,教材引導學生去了解家鄉的環境,調查空氣和水是否受到了污染以及人們爲環保所做出的努力。這些提示,僅僅是舉例性質的引導,教師在具體的操作過程當中,應該根據當時當地的實際情況變通處理,比如,空氣和水受到了怎樣的污染,污染源在哪裏,當地的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應對,污染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面對這樣的污染情況我們應該做些什麼等等問題,都可以作爲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的內容或專題。“綜合性學習”活動,是專題內容學習的一個部分,指導學生開展活動,不能遊離於“環境保護”這一專題。時間的安排上,要隨着本組教學內容學習的結束而結束。特殊情況下,適當延長開展活動的時間。要加強“綜合性學習”的中期檢查、指導。在《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後,安排了提示的要求。對於浪費時間、可操作性差的調查內容和方式,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更正。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語文知識與能力的綜合體現,要反映語文學科的特點,要藉助於和語文密切相關的手段開展活動,促進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提高保護環境意識。同時,開展環境調查活動,注意小組合作參與,通過活動,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

四、參考資料

翠鳥中爲數最多、分佈最廣的是歐亞翠鳥。這種鳥在我國東部、南部常見,也叫釣魚郎。翠鳥體長約15釐米。頭大,體小。翠鳥常常蹲在河溪、水塘、湖泊、海灣的水面上,或盤旋在上空,只要魚鱗銀光一閃,它便緊夾雙翼,尾上頭下,全身筆直插入水中,雙喙像鑷子一樣張開,鉗住小魚,隨即張開雙翼,龜縮着腦袋,掉頭振翅浮出水面,整個過程前後不過幾秒鐘。翠鳥把抓住的小魚往自己爪上狠狠打幾下,再將魚拋向空中,張大嘴接住,美餐一頓。

翠鳥這種高超的捕魚本領,來自它獨特的身體構造。它的羽毛裏,隱藏着許多氣袋,尾部有分泌防水油的腺體,藉此可在水中迅速潛游而不致弄溼羽毛。翠鳥在插入水中的瞬間,能夠精確調節因光線的折射而造成的視差。進水之後,仍能保持極佳視力。

三年級語文教案11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4個生字,並積累表示聲音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是按總分的結構來寫的。

3、知道愛迪生從小愛問問題、愛動腦筋、敢於實踐,後來成了的科學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片簡單介紹愛迪生。

2、出示課題指名讀

二、出示閱讀要求,學習課文

1、按要求自學課文

2、學生自學

三、交流閱讀情況

(一)學習生字新詞

1、讀詞語

2、學習“孵”

3、學習“摟”

4、理解“哦噓哦噓”“篤篤篤”

(二)交流課文主要內容

1、指名交流

2、小結

(三)交流他是個怎樣的孩子?

四、學習1-7節

1、輕聲讀讀課文1-7節,劃句子。

2、出示三句問句指導朗讀

3、齊讀第一節,指名讀三句疑問句。

4、小結

5、自讀1-6節,完成填空

(1)指名交流。

(2)師生合作讀

(3)小結、板書

6、說話練習

7、小結

8、讀1-7節

五、學習8-12節

1、按學習步驟自學8-12節。

2、指名交流填空

3、討論愛迪生傻不傻。

4、小結

六、說寫練習

1、出示練習1

(1)自己說一說。

(2)指名交流。

2、出示練習2

(1)同桌互說

(2)指名交流

三年級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2~4自然段。

★品讀課文,瞭解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的特點。

★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體會“敦煌藝術寶庫”在世界文化的地位,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品讀課文,瞭解彩塑、壁畫和藏經洞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在古老的絲綢路上,在神祕的三危山下,在茫茫的沙漠中,蘊藏着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莫高窟。對,它就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全、規模最宏大、藝術價值的石窟藝術寶庫——莫高窟。

2、每一個去過莫高窟的人,都會發出這樣的讚歎——(出示第五自然段)

3、莫高窟裏究竟有些什麼,使它能稱爲“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呢?(相機板書)

4、今天,讓我們再次走進莫高窟,先跟隨作者的腳步去欣賞精妙絕倫的彩塑。

二、感受彩塑的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1、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讀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你在莫高窟看到了哪些彩塑?

2、老師今天帶來了三幅圖片,請大家看一看,猜一猜:哪幅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哪幅是威風凜凜的天王?哪幅是強壯勇猛的力士?你的依據是什麼?

3、師述:這就是慈眉善目的菩薩,她端莊溫情,含笑自如;這天王身着戎裝,身披鎧甲,真是威風凜凜;這就是強壯勇猛的力士,瞧他這模樣,一定是力大無比!

4、這些彩塑有的“慈眉善目”,有的“威風凜凜”,有的“強壯勇猛”,樣子各不相同,這就叫:個性鮮明,神態各異。

5、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有一尊長達16米的臥佛,(出示圖片)誰來讀讀描寫臥佛的句子?指讀。

(評價:①讀得不錯,如果你的朗讀能讓大家感到臥佛像活的一樣就更棒了。②是啊,我們似乎還聽到他的呼吸聲。③真是“惟妙惟肖”。)

7、這兩千多尊彩塑中,據說的有9層樓那麼高,最小的只有巴掌那麼大,但每一尊都精緻巧妙,,這就叫“精妙絕倫”。

8、齊讀:這段話先總寫了彩塑的特點,再分別介紹三種彩塑,接着描寫一尊臥佛的特寫鏡頭,最後總寫遊人的感受,寫很有條理。下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三、感受壁畫的宏偉瑰麗

1、莫高窟之所以被稱爲藝術寶庫,是因爲—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出示)

莫高窟不僅有精妙絕倫的彩塑,還有四萬五千多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

(1)請同學們聯繫上下文看看,這句話在上下文之間起什麼樣的作用?

(2)這句話的前半句概括的第幾小節的內容?後半句呢?這樣的句子,我們稱它爲過渡句,過渡句可以使文章前後連接自然、流暢。

由此我們可以想到,壁畫的特點是——宏偉瑰麗。

2、齊讀,這句話中哪裏寫出了壁畫的宏偉?

“四萬五千多平方米”聽起來很大,但到底有多大,讓我們來算一算。

請同學們看看我們上課的教室,它大概是一百平方米,算一下,“四萬五千多平方米”相當於多少個這樣的教室?

有人說,如果把壁畫全部排列起來,有二十公里那麼長,可見,敦煌壁畫是多麼宏偉呀!

3、壁畫的宏偉瑰麗還表現在什麼地方?請同學們默讀第三小節,用心讀,大膽想,要把文字讀成活動的畫面,讀完後說一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剛纔,同學們靜靜地讀,默默地想,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誰先說給大家聽?

4、同學們很會讀書,真的把文字讀成了鮮活的畫面,敦煌壁畫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歷史悠久,技藝精湛,被西方學者稱爲“牆壁上的圖書館”。課文中這樣概括地寫了壁畫的內容——引讀“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一句。

5、敦煌壁畫中,各種佛像畫、故事畫、山水畫、動物畫、神話題材畫、裝飾圖案畫等應有盡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

請同學們自由讀一讀寫飛天的句子,想想怎麼才能把婀娜多姿、美麗迷人的飛天讀到我們的眼前?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教師指導。

(3)誰願意再來讀一讀,我給你配上音樂。其他同學可以閉上眼睛,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想象畫面,用心去欣賞畫面。

(4)評價:讀得怎麼樣?掌聲送給她。謝謝你給了我們美的享受。

壁畫上的飛天和同學們想象中的飛天一樣嗎?讓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飛天視頻)

教師引說:在全部敦煌壁畫中,有四千多個姿態萬千、嫵媚動人的飛天。壁畫上的飛天,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6、同學們,課文用一個排比句來描寫飛天,句中用五個有的寫出了飛天的不同姿態,句式非常整齊,而且描寫飛天形象用的都是四字詞語,讀起來朗朗上口、悅耳動聽。

(1)請同學們大膽想象,仿照課文的句式也寫一寫飛天。就寫在書上的空白處,寫一個正常,寫兩個超常,如果能寫出三種,那就太超長了!

(2)指名交流。

7、同學們筆下的飛天,和莫高窟飛天壁畫一樣,姿態萬千,優雅柔美。

師引讀——看着這些??

四、感受藏經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1、敦煌彩塑神態各異,敦煌壁畫宏偉瑰麗。遊覽莫高窟,有一個洞窟是必須要去的,這就是面積不大的藏經洞。事實上,現在的藏經洞,只是一個普普通通、黑咕隆咚的小洞,裏面一無所有,人們爲什麼一定要到這個小洞前看一看呢?

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4節,你能找到理由嗎?

2、指名交流。

藏經洞裏曾經藏有豐富的藏品,封存着中國幾千年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板書:藏品豐富)

請同學們再讀讀這段話,注意一個曾字,你讀出了什麼?

3、是呀,這長寬僅2.7米左右,高僅2.5米左右的洞窟曾經封藏了六萬多件的文物,如果把這六萬多件文物一個挨一個排列起來,有25公里之長。可如今藏經洞陳列館展出的只有19件文獻真品!請同學們再來看一段資料,讓我們靜靜地聽一聽歷史的'控訴。(朗讀文字)

看了這段文字,你想說什麼?

4、是呀,藏經洞見證了一個古老民族的屈辱和懦弱,也激發了中華兒女奮發向上的動力。讓我們帶着自己的感受,齊讀這小節。

五、總結全文

敦煌文物的散失,對中國文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但她也讓全世界看到了古老的中華民族幾千年燦爛文化和文明的偉大魅力。

作爲中國人,我們理當爲祖國的燦爛文化而感到自豪。讓我們自豪地讀————(出示第五自然段)

《莫高窟》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介紹了我國西北邊陲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壁畫和曾經藏有大量文物的藏金洞,讚揚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本文結構清晰,敘述具體,文字淺顯。且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五年級學生,他們已掌握了一點讀書方法和學習方法,如:抓關鍵詞理解課文內容,讀中感知,讀中悟情,讀中領悟寫作法等。

第一課時,學生已經認識了生字,通讀了課文,並且再通讀課文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默讀了課文,整體感知:課文主要介紹了莫高窟的什麼?引導學生認真、紮實地經歷“初讀”的過程。再加上將利用網絡資源,學生的興趣更加濃厚,學生的思維頓時活躍了起來,想象力較豐富,但思維的深刻性、語言的表達上有所欠缺。因此,本節課的教學以學生充分自主探究爲主,教學過程中教師處理好傳授知識和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引導學生感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另外,發揮數字化平臺的輔助教學功能,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看、讀、想等方式,深入學習課文內容。

爲了上好這節課,我開學沒多久就開始着手選材,收集資料,製作平臺的工作,儘量讓學生能夠利用豐富的平臺資源,更深入地學習課文,提高語文素養。課上,環節清晰,一環緊扣一環。設計的學習活動也很豐富。特別是教學最後一個環節讓學生自由瀏覽網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特濃。然而綜觀本次教學過程,學生的確是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看、讀、想等方式學習了課文內容,但學習得還不夠深入,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沒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原因在於:

1、整堂課的設計老師牽的多放的少。課文第二、三、四自然段結構是相似的,老師在引導學生學習了第二自然段後可以總結學法,提出自學步驟,讓學生自學討論,在交流時教師再作適當地引導。這樣,就避免了教師帶着學生一個又一個問題機械似的走下去。

2、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語言文字的工具性體現得不夠。由於這篇課文所處的位置較前,第一課時的教學與第二課時的教學間隔時間較長(中間隔了個期中考試),學生已經能把這篇課文熟練地背誦出來了,因此課堂上的朗讀激發不起他們的朗讀激情,學生讀得比較乏味。而這時我非但沒能用慷慨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讀書積極性,反而被他們的情緒所感染,每一次的指名朗讀都是草草收兵。就算是飛天的那部分積累語言,雖然以幻燈片的形式擺出來了,學生也會背了,但感情地激發還不到位。

3、不由自主地降低了對學生的要求。在學生彙報交流自己的學習所得時,好多學生站起來僅僅是說了一句話,老師也就滿足了,而沒有引導學生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要說明的問題。尤其是教學過程中兩個想象片段的訓練,沒有落實到位。第一處是彩塑神態的想象,學生沒有明白老師的要求,想象回答的是“有孫悟空”“有豬八戒”等,此時教師沒能很好的把學生引導到進行神態描寫的訓練上,而是進入了下一教學環節,沒能達到真正的訓練目的。第二處是飛天的想象。有好幾個同學站起來表達的都很美,但遺憾的是他們都只說了一句話,此時如果教師能適當點撥,說一句“如果你能用上自己的,再加上別人的,變成一段話就更好了!”這樣無形之中就提醒了學生,相信他們會越說越多,越說越美的。另外,這裏如果能加進一些圖片的支撐,學生的語言可能會更豐富。

三年級語文教案13

【內容簡析】

本次百花園安排了4項內容,其中包括“語海暢遊”(練習讀輕聲、辨析同音字、仿寫有總起句的一段話)、“積少成多”(讀背古詩)、“閱讀平臺”(讀短文)和“語文大課堂”。教材的編寫寓知識於發現之中,有利於學生感悟並掌握學語文、用語文的方法,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設計理念】

創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激發學生主動探索規律、方法的興趣,鼓勵學生走進生活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目標】

1.輔導學生正確讀出輕聲、《辨字歌》及其他閱讀材料,初步掌握讀輕聲、辨析同音字的方法,感受我們語言的豐富及美妙。

2.指導學生讀背古詩,培養學生積累的習慣及能力。

3.引導學生閱讀短文《九龍壁》,在學生欣賞精美的藝術品的同時,感受文章具體、生動的寫作方法。

4.引導學生走進市場學習觀察及購物,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的熱情。

【教具準備】

識字卡片等。

【重點難點】

走進市場,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教學時間】

3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練習讀輕聲

1.讀中體會,帶點字的讀音在普通話中有無變化。

小結:有些字不讀原來的聲調,而變得很輕、很短。

2.找規律:在什麼情況下讀輕聲?

小結:①名詞、動詞重疊,第二個字讀輕聲。如:妹妹、看看……

②做後綴的字讀輕聲。如:影子、走了、看着、吃過……

③有些雙音詞的`第二個字也讀輕聲。如:眼睛、玻璃……

3.試一試,怎樣讀好輕聲。

①在陽平和陰平字的後面的輕聲,調子比較低,像很短的去聲。如:玩玩、屋裏。

②在上聲字後面的輕聲,調子較高,像輕輕的陽平。如:椅子、耳朵。

③在去聲字後面的輕聲調子最低。如:坐坐、駱駝。

4.同桌交流各自找到的讀輕聲的詞語,讀一讀。

二、漢字真有趣

1.讀《辨字歌》,注意帶點的字(一組同音字)。

2.比較帶點字的異同。

①讀音相同或相近。

②字形中有基本字“方”。

③意思不同。(引導學生說說這五個字的意思。)

3.交流。

①你能區別這幾個字嗎?這種記字的好方法你掌握了嗎?

②你還有什麼記字的好方法?

③找一組同音字,編個小韻文。

三、讀一讀,再仿寫一段話

1.把這段話多讀幾遍,邊讀邊想象這段話所描繪的情景,體會這樣寫的好處。

2.想一想:第一句

教案《語文S版三年級語文上冊《語文百花園八》教案》,來自網!

話與第二句話有什麼聯繫?(第一句話概括地寫草叢裏開滿各種各樣的野花。第二句具體地寫野花的形狀、顏色。)

3.仿寫一段話。

提示:以“農貿市場的蔬菜真新鮮”爲總起句,具體地寫。可以寫蔬菜的顏色鮮豔有光澤;或形狀挺直、水靈靈的;或寫蔬菜散發着清香、帶着露珠……也可以具體地寫各種各樣的蔬菜。

第二課時

一、讀讀背背

1.教師範讀古詩並簡介作者。

2.學生自讀《元宵》,不理解的字詞,如“娛”等,可查字典。3.邊讀邊想象古詩所描繪的人們月下觀燈的情景,感受觀燈的情趣。

4.指導背誦:

①找一找這首詩主要寫了哪幾種事物(燈、月、人、春),說說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表現了什麼意境。

②填空。

有()無()不娛(),

有()無()不算()。

()到()間()似玉,

()燒()下()如銀。

5.背誦本詩。

二、閱讀《九龍壁》

1.正確流利地朗讀短文。

2.同桌交流,理解短文。

①九龍壁在哪裏?大小、形狀、材料各是怎樣的?巨龍有什麼特點?

②爲什麼說九龍壁是聞名中外的藝術珍品?

3.感悟寫作方法。

①第2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前兩句與後文有什麼聯繫?

②作者是怎樣介紹九條巨龍的?哪幾條介紹得具體?

③作者爲什麼有詳有略地介紹?

三、佈置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前期準備工作

1.鼓勵學生走進市場,學習觀察、購物、與人交流。

2.引導學生看書中的要求。

①觀察的內容:市場節日的佈置、陳列的商品、服務的方式、購物的情景。

②想一想:你打算爲誰買?買什麼?

③怎樣找櫃檯?怎樣挑選?怎樣付款?

第三課時

一、檢查學生參與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

二、小組交流

1.把自己在商店裏看到的、聽到的和感受到的講出來。

①什麼時間、與誰一起、到哪裏去購物?

②概括地說說市場什麼樣,商品怎樣擺放,人們怎樣購物,服務態度及方式如何。

③你怎樣找到櫃檯?怎樣挑選?怎樣與售貨員交流?

④你有什麼感受?

2.提出自己發現的問題或者疑慮,討論解決。

3.小組評議並推薦同學到全班交流。

三、全班交流,相互啓發,共同提高

四、選擇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個情景寫一段話或一篇短文

五、同桌交流並欣賞習作

三年級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結合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初步學會有序地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2、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經歷“數學化”的過程,適時地滲透數學符號化思想,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3、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有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

2、結合教學,培養學生的符號感和抽象思維能力。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能夠進行有序的思考,掌握搭配的方法。學生分析:學生都知道搭配的簡易方法,而且很想動手操作,但要抽象出數學原理,還得進一步學習新課。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教育軟件)、實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老師想和家長們成爲好朋友,新朋友見面時,爲了表示友好,一般都要握握手。2、老師隨意與家長握手,有意讓秩序亂起來,有意重複握。3、師:剛纔老師已經與多少位家長握手了?(不知道)你們爲什麼也沒記住呀?(太亂了)4、師:是呀,太亂了!老師也不知道握了幾個了。下面老師要是再握一次手,你們說應該怎麼做?(注意點什麼?)5、學生說,教師板書(有順序,不重複,不遺漏)

“看來同學們都同意要有一定的順序。6、師: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像你們剛纔所說的有順序,不重複,不遺漏,這節課我們就用有順序、不重複的思考方法一起來研究搭配中的學問——板書(搭配)

二、自主探究新知。

1、動手操作,感悟有序。

講述:元旦到了,小紅的媽媽爲她準備了2件上裝,3件下裝。(課件出示)

提問:從上裝和下裝中各選一種穿,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生:5種、6種……)

到底有幾種?你們能有序地來搭一搭嗎?(學生搭配)

展示搭配:(學生邊說邊擺出兩種不同的方法,一共搭出6種。板書2×3=6)():通過學生觀察、操作、彙報、交流,理解2個3和3個2兩種不同搭配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並初步感悟到搭配的有序性。]

2、選擇方法,體驗有序。

(1)改變條件:把褲子增加到4條。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會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在作業紙上連一連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搭配)

教師收集材料,展示結果。學生表述搭配的方法和結果。板書:248

4、測驗證、發現規律。

(1)再次改變條件:上衣增加到3件,裙子4條時,請猜想一下又有幾種不同的搭配穿法呢?(生:有12種)

提問:你是怎麼想到的?

(生:從236,248中可以推測到求兩種事物的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方法能用乘法算……)

(2)求證猜想。

任務:請隨意選擇兩類事物,搭一搭、數一數有幾種?再把這兩類數據乘起來,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學生驗證)

(3)反饋:

師:你一類選幾,另一類選幾,數出來是幾?乘起來呢?發現了什麼?學生彙報交流(略)

(4)師生共同小結

兩類事物的搭配,求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用乘的方法來計算。

(祝賀猜想正確。)

[點評:教師爲學生提供典型而又豐富的研究材料,通過擺一擺、連一連、猜想和驗證等數學活動,並有理有據地表達數學活動的過程和結果:學生在擺中感悟,連中體驗、猜想中推理,交流中總結,經歷了一個數學化的過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悅,體現了“以學論教”的教學理念。]

三、運用規律,解決問題

講述:剛纔小朋友們自己探究出一個規律:求兩類事物的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搭配方法可以用乘法來計算,現在我們就來用一用這條規律,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1、引出要搭配的服裝。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喜歡)今天老師介紹你們認識一位新朋友。(播放課件情境圖)

(課件出示):嗨!大家好!我叫貝貝,今天天氣真好!爸爸媽媽要帶我去遊樂園。我想把自己打扮得漂亮一些,可是我該穿什麼衣服去呢?你們願意幫幫我嗎?(願意)

師:貝貝從衣櫃裏挑出了幾件衣服。(課件出示:五件排成一排)師:這些衣服中有幾件上裝,幾件下裝?你來。

生:有兩件上裝,三件下裝。

師:那是什麼樣的上裝和什麼樣的下裝?(引導學生說出顏色)

師:一件上裝配一件下裝就是一種穿法,那麼你想讓貝貝怎樣穿呀?指名回答。

2。切入課題。

師:一件上裝配一件下裝就是把一件上裝和一件下裝進行搭配。搭配中的學問可大了,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搭配中的學問”(板書:搭配中的學問)

師:從同學們的建議中可以看出每個人的審美標準是不一樣的。現在我們就把兩件上裝和三件下裝所有的搭配方法都找出來,讓貝貝自己選擇,好嗎?(好)

二、自主探索,學習有序的搭配方法。

1、提出活動要求。

師:請同學們先聽清老師的要求再動手操作好嗎?同桌兩人合作,拿出信封裏的學具,一個人擺,另一個人數,看看能擺出多少種不同的搭配方法?

2、動手操作。

師:現在開始。

3、學生彙報,到黑板擺一擺。

(1)、請少於六種的小組展示。

師:(拍三下)同學們擺完了嗎?現在我們來進行一個小比賽——把剛纔的學具收到信封裏,比比哪組最快?123哪個小組願意把你們的擺法展示給大家看?請到黑板擺一擺。你們一個擺,一個數,行嗎?下面的同學請仔細觀察,看看他們是怎麼擺的?和你們擺的一樣嗎?(對着擺的同學:)你們擺了幾種?其他同學看清楚了嗎?

(2)、請六種的小組展示。

教學反思

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搭配》教學反思。尤其是小學數學,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因此,本節課,我向學生提供了五個非常熟悉的生活情景:穿衣服搭配問題、早餐搭配問題、解密碼鎖問題、路線選擇問題、拍照問題,對於這些問題的解決,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提問題———引導參與,探究方法———優化思維,實踐應用———解決問題,層次清晰,步步深入,使學生在活動中輕鬆愉快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聯繫實際,創設情景,激發學習興趣。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我設計了一個完整的情景串,以小紅想打扮得漂亮些帶大家去兒童樂園玩一整天的活動爲線索,巧妙地設計了幫小紅搭配衣服、吃早餐、開密碼門、選擇路線、及拍照等五個情景,以學生喜愛的生活情境融入整節課的教學,充分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反思《《搭配》教學反思》。

二、合作探究,讓學生真正成爲學習的主人。

教學中,我將認識服飾搭配、配餐、路線等環節大膽地放手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去探索,去發現。讓學生時刻感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學生在想一想、議一議、擺一擺、連一連、畫一畫等活動中積極地思考、大膽地操作、方法多樣,且爭先搶後地上臺展現自己,從而充分領悟到:搭配要遵循有序、合理,而且要做到既不重複又不遺漏,初步建立有序、合理的搭配觀念等。

三、讓學生體驗數學的價值

衣服的搭配、早餐的搭配、拍照等是學生身邊經常接觸到的,通過這幾個活動,不但鞏固了所學的知識,而且聯繫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意義,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在細細地反思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我覺得本節課在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1、關注個體差異不夠到位;2、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總之,作爲數學老師,處理好“數學和生活”的關係,構建師生和諧發展的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將爲之不斷探索。

三年級語文教案15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教育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要相互寬容,團結友愛。

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能力要求:能聯繫課文內容,理解父親說的話;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知道課文寫了什麼事;理解父親說的話的含義。

教具準備:

常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 導入新課

我們學習了課文《她是我的朋友》,知道了阮恆爲了挽救朋友的生命,不惜獻出自己的鮮血,甚至是獻出自己的生命,這多麼令人感動,這是多麼高尚的品質啊!同學之間、朋友之間有時也會爲一點小事而發生爭吵,這時,我們雙方都應該怎麼做呢?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課文,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從中我們也許會受到啓發。

二、 佈置自學

1、 讀讀課文帶拼音的字,想想它的意思。

2、 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什麼事。

3、 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不明白的地方。

三、 檢查自學情況

1、 請學生讀課文,要讀準字音。

2、 理解詞語的.意思。

四、 學習課文

1、 理清課文層次。(全班討論)

①默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②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的原因

③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發生爭吵後我和克萊諦的表現

④哪幾個自然段寫放學後,克萊諦主動找我,我倆和好了?

老師歸納:全文分爲四個部分:發生爭吵――我很後悔――重又和好――父親教育

2、 學習第一部分(一至四自然段)

①讀這部分內容

②先同桌討論,後全班討論: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的真正原因是什麼?發生爭吵後雙方的表現各是什麼樣的?你體會到什麼?

3、 學習第二部分(五至八自然段)

①讀讀這部分內容

②自己默讀,在書上批畫描寫“我”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我的心情。

③讀讀自己畫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

老師小結:這部分內容對我和克萊諦發生爭吵後的矛盾心情寫得非常真實具體,非常符合常理,一般人做錯事後,也常常是不安、後悔――想承認錯誤――又怕丟臉,沒有勇氣。

4、 引導弄清兩個問題

①克萊諦不時用眼睛瞟我,從他的眼裏表示出來的不是憤怒,而是悲哀。這是爲什麼?(對我的所作所爲感到不理解,爲我的表現感到悲哀。)

②克萊諦兩次說“我在外邊等着你”而我也回答說“我也等着你!”兩人想的是一樣的嗎?從中你體會到什麼?

5、 學習第三部分(九至十三自然段)

①讀這部分內容,找找描寫兩個人表現的詞句,你體會到什麼?

②全班分兩組,一組說我的表現,一組說克萊諦的表現。

6、 讀最後一段,理解父親的話。(全班討論後老師總結)

一個人不但要認識到錯誤,而且要敢於認錯,求得別人的諒解,不能錯上加錯,不友好待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