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下冊《詩兩首》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2.4W人 

  教學依據:

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下冊《詩兩首》教學設計

詩歌是最精粹的文學樣式,它以最精煉的語言表達詩人在特定情境下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帶有濃厚的個人色彩,詩歌本身蘊含內容的豐富性及含蓄性,使得詩歌理解成爲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本課中的《我愛這土地》、《鄉愁》就把學生對內容的理解品味欣賞詩句,作爲教學重點之一。 另外,新課標註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九年級也當以培養學生的鑑賞詩歌能力爲目標,在反覆誦讀中,深入體會作者濃濃的情愫。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能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欣賞詩歌的語言,體味詩歌的竟境和深刻意蘊,把握詩歌的象徵的手法,理解詩人以獨特的意象來抒情的手法。

2、過程與方法:誦讀與理解相結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詩人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爲國獻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理解詩歌的意境和意蘊,把握詩歌中的象徵手法。

難點:把握詩中的象徵意蘊。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朗誦三首關於思鄉的詩:崔顥《黃鶴樓》李白《靜夜思》席慕容《鄉愁》

請學生指出三首詩的共同點:思鄉、熱愛故鄉,由此引入余光中的《鄉愁》

  二、新課

  (一)、學習第一首詩:《鄉愁》

1、學生自由誦讀,初步理解內容

2、學生交流:你讀懂了什麼?學生交流後歸納出以下幾點:

(1)、本詩着重表現“鄉愁”,即對家鄉的思念

(2)、詩中的“愁”,是藉助具體的物,即“船票、郵票、墳墓、海峽”來體現的

(3)、詩是以時間順序來安排內容

(4)、詩的結尾一節,把對家鄉的熱愛上升到熱愛祖國的高度,情感昇華了。

3、學生朗讀,再次體會詩的情感。

4、指名學生誦讀,其他學生點評。

(1)、點評時突出對“小小、窄窄、矮矮、淺淺”詞的處理,理解作者在這些詞上寄予的深情

教師引導:郵票小小,鄉愁“大大”

學生回答:船票窄窄,鄉愁“寬寬”

墳墓矮矮,鄉愁“高高”

海峽淺淺,鄉愁“深深”

(2)、點評時突出誦讀的停頓:如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

(3)、點評時注重“後來啊”中“啊”的處理,學生談理解。

(4)、點評時注意理解“淺淺”的表達效果,並非“海峽淺淺”,而是“思念深深”。

5、學生再次品讀,從整體上深入理解、體會,歸結本詩的意蘊內涵。

6、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學過這首詩,我們能不能也以“鄉愁”爲主題,仿寫幾句:

a組:鄉愁是……

鄉愁是……

b組:小時候,母愛是……

長大後,母愛是……

而現在,母愛是……

  (二)學習艾青的《我愛這土地》

1、詩中常用物象或意象來表述或抒情,學生自讀全詩,找出物象或意象,結合寫作時間,理解它們都代表了什麼?學生合作交流,理解歸納:

a、全詩以“寫”的物象來代表愛國詩人和愛國人士

“寫”熱愛土地的表現:    歌唱(即使喉嚨嘶啞)

(與祖國同在,爲國獻身)   死後融入土地

b、“暴風雨”象徵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

“悲憤的河流”、“激怒的風”象徵憤怒的人民

c、“無比溫柔的黎明”:自由解放的曙光

2、再次朗讀第一詩節,體會詩的意象

3、學生示範讀,點評

(1)、點評時注意語氣、節奏、情感的變化如“暴風雨”“溫柔”的不同朗讀處理

(2)、點評時注意誦讀時情感要豐富

4、誦讀第二詩節,明確與第一詩節的關係:點明主題這不僅是詩人愛國之心的體現,也是億萬中華兒女的共同心聲。

5、齊育本詩,加深理解

6、學生質疑:可能出現的問題: “爲什麼用上‘假如’”?

  三、總結:

如何理解現代詩的內涵或意義:找出詩中的意境或物像,結合時代背景或寫作背景去理解

四、作業:請你藉助一種物象或意境(如月亮、大雁、春花、江水)等來表現一種情感,寫幾句小詩。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