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九年級上冊課文《智取生辰綱》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2.46W人 

  【教學目的】

九年級上冊課文《智取生辰綱》教學設計

1、小說的情節結構。

2、在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個性

3、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重點】

在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個性,環境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

線索與人物形象的關係。

  【教學方法】

研究分析、閱讀。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關於《水滸傳》的作者,有兩種說法:一說爲施耐庵,一說爲羅貫中。

關於施耐庵,沒有什麼可靠的歷史記載。民間傳說他曾參加過張士誠領導的農民起義,未必可信。但他生長在淮北,時代較羅貫中較早,元末轟轟烈烈的農民大起義,當是親身經歷過的。宋末元初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和元代的《大宋宣和遺事》說明小說輪廓略已形成。作者據此加工整理而成,成書的時間大約是元末明初。

  二、課文的故事、人物、情節

明確:《智取生辰綱》只佔了一回的篇幅,結構緊湊,作者用極爲精練的筆墨寫出了極爲複雜的內容。楊志的小心謹慎的神態,老都管的倚老賣老的架子,衆軍健捱打受苦而又不得不忍氣吞聲的可憐相,無不寫得生動細緻。天氣的炎熱,山路的艱險,環境氣氛的描寫,加強了故事發展的真實感,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暗寫吳用等人的定計,明寫楊志的精明對策;有大矛盾──楊志和吳用等人之間的矛盾,又有小矛盾──楊志和老都管、虞侯、衆軍漢之間的矛盾;寫法變化多端,而又合理地表現了故事發展的必然結果。

  三、課堂練習

討論:

1、構思:楊志押送生辰綱的失敗,說明了什麼問題?

2、小說的環境描寫的作用。

明確:

1、楊志作爲“三代將門之後”,本應有一定的社會地位,但到他這一代時,家道已漸衰落。然而他身懷絕技,豈能屈居人下?雖然現實的困窘和仕途失意,卻並沒有使他有過“落草爲寇”的想法。他實指望“把一身本事,邊庭上一槍一刀,博個封妻廕子”,因而他只得走一條投靠並效命於朝廷權臣的道路,以便日後能光耀門庭。他巴結、依附樑中書,爲押送生辰綱一事恪忠盡職,但最終仍以失敗告終。他的失敗,不僅從反面襯托了晁蓋、吳用等人的機智,更說明了奴才道路破產的必然性。

2、這篇小說的環境描寫對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全文對天氣的正面描寫只有三、四處。金聖嘆評曰:“看他寫天氣酷熱,不費筆墨,只一句兩句,便已焦熱殺人”(《第五才子書水滸》十六回評語)。這些景物的描寫與《水滸》中另一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描寫“雪景”同樣具有“神韻”。試想,不是這酷熱難當的天氣,楊志與老都管、虞候及衆軍漢的矛盾又怎樣產生?不是這般酷熱天氣,押送生辰綱的一行人又怎麼會口渴難熬?不是口渴得緊,又怎麼會要喝酒解渴?沒有這大熱的天氣,晁蓋、吳用等人又如何借酒用計麻倒楊志一行人?因而,這篇小說的景物描寫爲故事情節的發展和爲表現矛盾衝突、刻畫人物性格提供了一個必不可少的背景。在小說中,它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四、賞析

1、構思精巧,從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中刻畫人物性格,是本文的藝術特色:

先看兩種矛盾:一種是楊志與軍健、虞侯、老都管之間的內部矛盾,表現爲押送途中快與慢、走與停的`矛盾,要喝酒與不準喝酒的矛盾。在整個故事中,這是次要矛盾。另一種是楊志押送與晁蓋等好漢智取的矛盾,這是故事的主要情節和主要矛盾。它表現爲在對生辰綱的態度上,楊志一方是明防、晁蓋一方是暗奪。結果由於明防一方的內部不和,給暗奪一方以可乘之機,防方失敗。作品先寫次要矛盾,再由次要矛盾引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因主要矛盾發生、發展,以致激化;而主要矛盾又因次要矛盾的發生、發展、激化,提供瞭解決的條件。因此,前一部分所以着重寫次要矛盾,完全是爲後一部分寫主要矛盾服務的。這些不同的矛盾也是互相勾聯,互相影響,不斷推動情節向前發展的。

再看故事的裏的兩組人物:一組是以楊志爲首的押送隊,一組是以晁蓋爲首的八位好漢。這些人物的立身行事,性格特徵都各不相同。首先是故事的主人公楊志,由於出身三代將門,所以一心只想當官。爲了當官,他甘心依附於貪官污吏,接受押運生辰綱的危險差使。爲了預防“強人”,又不惜僞裝成客商。這些做法都顯示出他的老練和精明。在押運途中,他不顧天氣酷熱,山路難行和擔子沉重,強迫禁軍趕路,不許歇涼,不許喝酒,一意孤行,動輒打罵,顯得十分橫暴。虐待禁軍,激化矛盾,是構成楊志失敗的一個重要的內部因素。另一個重要因素,則是楊志得罪了樑中書派來的暗中監視他的老都管。當老都管和虞侯、軍健站到一起來反對時,他就徹底孤立了。在黃泥岡這場智鬥中,仍然可以看到楊志謹慎和精明的性格特徵。可以說,作品中的楊志,是一個小處精明而大處糊塗的官迷典型。

其次說以晁蓋爲首的八條好漢。他們是一個緊密團結,足智多謀,敢於向貪官污吏挑戰的羣體。作品描寫的主要是他們的英雄羣像。爲了奪取生辰綱,他們早就集結到一起。他們認爲生辰綱完全是不義之財,取之無礙,於是決心把它拿到手。由晁蓋組織領導,吳用出謀策劃,劉唐與公孫勝傳遞情報,三阮和白勝積極參加,共同訂好在黃泥岡下手的計劃。同時,他們也作了兩手準備:“力則力取”、“智則智取”。針對楊志一夥僞裝客商“智送”的做法,他們也巧妙地扮作小販,來個智取。他們充分利用天時(酷熱)地利(山岡松林)和押運隊內部的不和,以假對假,以智鬥智,緊密配合,機智地採取麻痹對手、引誘對手、迷惑對手、動搖對手、瓦解對手等一連串的攻心戰術,使楊志一夥終於進了圈套,而不費一刀一槍,獲得全盤勝利。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無論對楊志的謹慎、精明、橫蠻的個人性格的刻畫,還是對八條好漢足智多謀、隨機應變、團結戰鬥的羣體的描寫,都是把他們放在錯綜複雜的矛盾衝突之中,通過人物本身的語言行動來進行的,作者絕不下一按語,而這些人物的形象卻躍然紙上,栩栩如生。這是本文表現方法上成功的地方。

2、善於運用對自然環境的描寫,來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是本文的又一藝術特色:

這主要表現在對天氣炎熱的描寫。作品好幾處着力寫天氣,寫太陽、寫樹林;直接寫熱的近二十處之多,通過寫“涼”來間接寫熱的也不下十餘處。而且寫熱又是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反覆描述,不斷渲染的:有的通過作者介紹來寫,有的通過八條好漢之口來寫,有的通過楊志、虞侯或老都管之口來寫,更多的是通過軍健的語言和行動來寫。這種對典型環境的描繪,不僅可以烘托氣氛,有助於刻畫人物性格,同時能推動故事情節的開展,也就是說天熱成爲矛盾衝突發生、發展、激化以至解決的重要客觀原因之一。從另一方面看,如前所述,吳用的巧計之所以能在黃泥岡松林裏實現,說明就天時而言,也正是得力於天氣炎熱。所以作品對天氣炎熱的着力描寫,完全是爲“智取”服務的。

以上兩點,學習時應認真領會。

  五、閱讀下面選段,回答文後問題

沒半碗飯時,只見遠遠地一個漢子,挑着一付擔桶,唱上岡子來,唱道:

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農夫心內如湯煮,公子王孫把扇搖!

那漢子口裏唱着,走上岡子來,松林裏頭歇下擔桶,坐地乘涼。衆軍看見了,便問那漢子道:“你桶裏是甚麼東西?”那漢子應道:“是白酒。”衆軍道:“挑往哪裏去?”那漢子道:“挑出村裏賣。”衆軍道:“多少錢一桶?”那漢子道:“五貫足錢。”衆軍商量道:“我們又熱又渴,何不買些吃?也解暑氣。”正在那裏湊錢,楊志見了,喝道:“你們又做甚麼?”衆軍道:“買碗酒吃。”楊志調過朴刀杆便打,罵道:“你們不得灑家言語,胡亂便要買酒吃,好大膽!”衆軍道:“我們自湊錢買酒吃,幹你甚事?也來打人!”楊志道:“你理會得甚麼!到來只顧吃嘴!全不曉得路途上的勾當艱難!多少好漢,被蒙`汗藥麻翻了!”

那挑酒的漢子看着楊志冷笑道:“你這客官好不曉事!早是我不賣與你吃,卻說出這般沒氣力的話來!”

這販棗子客人把那賣酒的漢子推開一邊,只顧將這桶酒提與衆軍去吃。那軍漢開了桶蓋,無甚舀吃,陪個小心,問客人借這椰瓢用一用。衆客人道:“就送這幾個棗子與你們過酒。”衆軍謝道:“甚麼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謝,都是一般客人,何爭在這百十個棗子上?”衆軍謝了。先兜兩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楊提轄吃一瓢。楊志那裏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兩個虞候各吃一瓢。衆軍漢一發上,那桶酒登時吃盡了。楊志見衆人吃了無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氣甚麼熱,二乃口渴難煞,拿起來,只吃了一半,棗子分幾個吃了。那賣酒的漢子說道:“這桶酒被那客人饒了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饒了你衆人半貫錢罷。”衆軍漢湊出錢來還他。那漢子收了錢,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岡子去了。

1、根據以上選段中的描寫,概括楊志的性格特徵。

2、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智取”的過程:

〖答案〗

1、精明、謹慎、蠻橫。

2、挑酒唱歌上岡──軍漢急於買酒解渴──楊志阻止──販棗客買酒──酒販無瓢,販棗客拿出兩個瓢──棗客吃酒──因饒了另一桶半瓢,引起爭執──棗客用另一個瓢機智下藥──軍健眼饞更急於買酒──楊志同意買酒──楊志最終上當,自己也喝了酒──“智取”成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