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九年級教案

九年級上《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2.71W人 

《我的叔叔于勒》揭示並諷刺了在階級社會中,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變態情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九年級上《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歡迎參考閱讀!

九年級上《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一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說創作。

2.體會巧妙的構思,掌握曲折的情節。

3.分析人物形象,學習小說刻畫人物的方法,。

4.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金錢關係”(主題)。

一課

【教學目標】

1.瞭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說創作。

2.體會巧妙的構思,掌握曲折的情節。

3.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金錢關係”(主題)。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巧妙的構思,掌握曲折的情節。

2.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金錢關係”(主題)。

教學工具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2分鐘)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導入語:“每一篇都是一出小小的喜劇,一出小但完整的戲劇,打開一扇令人頓覺醒豁的生活窗口,讀他的作品,讀他筆下的人物,可以是哭或是笑,但永遠是發人深思的。”這是法國作家左拉對法國短篇小說巨匠莫泊桑作品的評價。今天,我們就讀一讀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看讀完這部作品,你是想哭,還是想笑。

2.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1.瞭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說創作。

2.體會巧妙的構思,掌握曲折的情節。

3.認識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過渡語:有了明確的目標,我們就有了前進的方向。下面,讓我們帶着目標,學海泛舟。請同學們根據學習要求,自主學習。

二、先學環節(15分鐘)

根據學習要求,自主學習,10分鐘完成下列內容,5分鐘進行自學檢測並交流。

(一)出示自學指導

1.速讀下列資料,瞭解作者及寫作背景。(1分鐘)

莫泊桑(1850-1893)法國十九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生於沒落貴族家庭,自幼酷愛文學,七十年代刻苦學習寫作,大作家福樓拜是他的文學導師。1880年短篇小說《羊脂球》問世,轟動法國文壇,是作者的最佳作。長篇小說中最出色的是《一生》和《俊友》。短篇小說《家人》、《兩個朋友》、《項鍊》等,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與俄國的契訶夫和美國的歐·亨利並列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對後世產生極大影響。

作品時代背景介紹:本文發表在1883年8月7日法國的《高盧人日報》上,是一篇批判現實主義文學傑作。所謂“批判現實主義”,就是作家對現存的社會秩序所持的基本態度是批判的。《我的叔叔于勒》是短篇小說集《羊脂球》所收的小說中的一篇。在《羊脂球》所收集的作品中,有的描寫法國人民在普法戰爭中的熱情,揭露了資產階級的怯儒無能以及人們當時的因爲錢而扭曲了自己的觀念;有的真實再現了法國中下層人民的不幸遭遇、命運苦難、拼命掙扎與不屈的鬥爭。

2.默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8分鐘)

要求:(1)邊讀邊標註段落序號;勾畫出重難點字詞,藉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己解決,並在文中做好批註,關注課後讀一讀、寫一寫。

(2)初步理清思路,關注課文中情節的發展和人物關係及稱呼的變化。

(3)隨時標註自己在學習中的疑惑點。

(二)自學檢測反饋(4分鐘,自主完成,2分鐘小組對桌交換批閱)

1. 文體知識檢測:

本文是一篇 (體裁),選自法國作家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本作家與________、____________並稱“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巨匠”。

2.字詞檢測。

(1)注意下列加點字的正確讀音。

拮据(jié jū ) 棧橋(zhàn) 煞白(shà ) 撬開(qiào ) 詫異(chà )

叱吒(zhà) 牡蠣( lì ) 別墅( shù ) 襤褸(lánlǚ) 闊綽(chuò )

(2)多音字

更:(gēng)變更 (gèng)更加 吐:(tǔ)吞吞吐吐 (tù)嘔吐

據:( )拮据 ( )根據 勒:( )勾勒 ( )勒緊

鋪:( )鋪天蓋地 ( )店鋪 煞:( )煞風景 ( )煞白

(3)補充完整下列成語並解釋。

十拿九( ):比喻很有把握。

鄭重( )事:形容對待事情非常嚴肅認真。

莫( )其妙:沒有人能說出它的奧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神色張( ):神態緊張。

(三)質疑問難

請你將自學和測試過程中的疑惑舉手提出來,請其他同學幫助解決。

過渡語:解決了基礎知識,讓我們走進文本深處。

三、後教環節(15分鐘)

根據問題,跳讀課文相關段落,先自主學習、做好批註,再小組討論交流,最後全班展示,學習情況記入各個小組的評價。

1.本文的人物有哪些?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

2.本文構思巧妙,情節曲折,試根據下面的提示,自己選擇一個角度,梳理一下課文的情節結構。

原因——結果(邏輯)

期待——破滅(心理)

懸念——結局(技巧)

開端——發展——高潮(情節發展)

點撥語:原因——結果(邏輯):1.于勒揮霍家產,被送到海外;2.菲利普一家因於勒的揮霍陷入困境;3.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4.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5.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

期待——破滅(心理):于勒發財,菲利普一家盼望于勒歸來解困。

于勒成了窮光蛋,希望破滅了。

懸念——結局(技巧):菲利普一家等待于勒歸來,爲什麼?于勒在海外發財了。

不料于勒成了窮光蛋,菲利普夫婦失望怨恨而歸。

開端——發展——高潮(情節發展):菲利普一家因於勒的揮霍陷入困境。

菲利普一家等待在海外發財的于勒歸來解困。

船上發現于勒破產成了窮光蛋。

菲利普夫婦棄他而去。

通過梳理故事情節,我們發現這四個角度都體現了一個字“變”,什麼在變?對,是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在變。我們如果從這個角度來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該如何概括?(教師展示課件:____于勒、_____于勒、_____于勒、______于勒)(師板書:盼、贊、遇、躲)菲利普夫婦的態度由盼望、讚美到躲避,前後怎樣?(對比---教師板書)我們思考:菲利普夫婦態度變化的根本原因是什麼?(錢、金錢)由此,你認爲本文的主題是什麼?(金錢置於親情之上、人與人之間是金錢關係)

過渡語:是啊,生活中金錢是很重要的。有人說:“金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金錢是萬萬不能的。”有人說:“有錢能使鬼推磨。”很多名人對金錢都有自己的看法。那麼,你是如何認爲的?

四、當堂訓練(13分鐘)

1.辯一辯:請你們組從“金錢是萬能的”和“金錢不是萬能的”兩個論點中任選一個,組織材料,運用事實和道理論據進行辯論。準備時間4分鐘。

2.寫一寫:例:錢可以買到珠寶,但不一定能買到美麗。

仿寫:錢可以買到_____,但不一定能買到_____。

課後小結

同學們對金錢都有了比較正確的認識。的確,金錢沒什麼錯,錯在人們對它的態度。在本文中,金錢湮沒了親情,而在莫泊桑的另一篇小說《項鍊》中,金錢卻展示了人的自尊,希望同學們有興趣可以讀讀。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二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的音形義。

2.瞭解作者莫泊桑及其小說創作。

3.體會巧妙的構思,掌握曲折的情節。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故事的情節,體會巧妙地構思。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設計此環節,意在從學生自身出發,爲文章的講解做準備。】

我們大家多數同學都有兄弟姐妹,你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之間一定是親密無間,但是如果有一天你們在金錢、地位上發生變化,你們的這種親情還會保持嗎?在現實生活中,手足之情禁得起世俗的考驗嗎?今天我們就來了解發生在法國一個普通家庭的普普通通的'故事,體會一下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

課堂實錄

一、瞭解作者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意在瞭解關於課文的文學常識。】

莫泊桑:(1850--1893)是法國19世紀後半期著名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和俄國的契訶夫、美國的歐亨利並稱爲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大師。短短的一生中,他寫了300多個短篇和6個長篇。著名的有長篇《她的一生》、《漂亮朋友》,短篇《項鍊》、《菲菲小姐》、《我的叔叔于勒》《羊脂球》等。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地諷刺和揭露了資本主義的罪惡,尤其是在資產階級思想腐蝕下的人們精神的墮落。

二、檢查預習

【設計意圖:這幾次環節,意在檢查學生預習情況,爲老師正音做準備。】

1.給加點的字注音:

拮据jié jū 棧橋zhàn 煞白shà 撬開qiào

詫異chà 牡蠣mǔ lì 襤褸lán lǚ

2.解釋下列詞語:

拮据:手頭緊,經濟狀況不好。

棧橋:碼頭上延伸到海里的長橋,供旅客上下船和裝卸貨物用。

煞白:由於恐懼、憤怒或某些疾病等原因,面色蒼白,沒有血色。

撬開:用棍棒後刀、錐等的頭插入縫中或孔中,用力扳另一頭,使縫隙增大。

詫異:驚訝,覺得十分奇怪。

牡蠣:一種軟體動物,又叫蠔,肉鮮味美,可食用。

襤褸:衣服破爛不堪。

三、走進課文,熟讀小說,瞭解情節

【設計意圖:此環節意在使學生對文章有總體的瞭解,爲後面的分析、討論做準備。】

1.關於小說的知識複習。

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

情節的安排分爲四個部分:開頭,發展,高潮,結局。

2.速讀課文,理清情節.

層次分析:

第一部分:1—4 故事的開端,盼望于勒。

第二部分:5—19 故事的發展,誇讚于勒。

第三部分:20—47 故事的高潮,巧遇于勒。

第四部分:48—49 故事的結局,躲避于勒。

3.瀏覽小說,思考問題.

(1)于勒的命運經歷了怎樣的變化?

(2)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怎樣?

明確問題:

(1)于勒命運:

早期放蕩(第6段)

中期闊綽(8-10段)

老年落魄(29段後)

(2)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

①趕(第7段)“送”、“打發”表面上用詞很客氣,實際上暗示菲利普夫婦的狠心,:慣例一詞更是體現了當時社會人與人之間普遍的冷漠關係。

②贊(第8段末,12段)母親的話。

第3、4段,13、14、15段,語意反覆,同樣的情景在課文中出現了兩次,在他們的生活中卻出現了無數次,足已寫出全家人對於勒的企盼之情。

③(躲)我們回來的時候改乘聖瑪洛船,以免再遇見他。

小結:菲利普夫婦對待于勒的態度可以說是反覆無常,然而變化的外衣下,似乎讓我們看到了他們不變的內心:那就是金錢至上的醜惡靈魂。

4.分析文中對於勒的不同稱呼。有什麼意味?

對於勒的稱呼從情感和用詞上可以分爲兩類:(1)褒義的;(2)貶義的。

分析:對於勒的稱呼變化多次,用什麼稱呼取決於于勒是富有還是貧窮,能爲他們帶來什麼。通過於勒稱呼的變化我們可以理解作者創作于勒這一形象的深刻目的:借小人物來反映深層的社會問題,揭示親情在金錢、利益面前是那樣的微不足道、不堪一擊。在當時的社會裏,金錢能左右人們的社會關係、能操縱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課後小結

學習了這篇文章,我們隊資本主義社會的金錢觀有了更深的瞭解。通過對於勒人物的分析,通過對菲利普對於勒稱呼的分析,我們能初步感受到金錢在當時社會的重要性。那下一節課,我們就結合文本,找到人物的的有關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課後習題

1.整理課文的生字解詞。

2.條理地梳理文中菲利普夫婦對於勒態度的變化過程及其原因。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三

教學目標

一、理解本文的主題思想。

二、瞭解小說中刻畫人物性格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三、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教學難點】

學習並應用本文刻畫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學工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理解全文內容,理解主題思想。

1.讀課文。

教師範讀,或播放錄音。

提出聽讀時的思考題:

△于勒是怎樣一個人?

△菲利普夫婦一家爲什麼盼望于勒回來?

△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一家人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什麼原因?

△這篇小說揭示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說明〕 讓學生帶着問題聽讀課文,有益於集中注意力思考,同時,幾個問題又暗示了閱讀本文的重點。

2.討論問題。

可先由學生以小組形式(兩三個人)議論,然後,全班討論。

△于勒是怎樣一個人?

最終使學生明確:于勒年輕時,是個浪蕩子。他把自己所得的遺產花光了,又花了哥哥菲利普一些錢,因而被家裏的人看不起,甚至視爲全家的“恐怖”。終於,他被送到美洲。後來,據說他在那裏作生意賺了錢,並且給菲利普夫婦去信說,打算髮了財回法國來跟哥哥同住。於是,哥哥、嫂子把他看作全家的“希望”和“福音”。但是,于勒在美洲闊了一陣之後,重又潦倒落魄下來,淪落成一個窮光蛋,被法國船長帶回來,在船上擺攤靠賣牡蠣過日子,跟討飯差不多,他又重新成爲哥哥、嫂子的“恐怖”,被棄之家門外。

〔說明〕 這個問題不難答。要指導學生認真讀課文,從課文中歸攏起于勒的“簡歷”。從“于勒”入手理解全文內容,既切合題目,順應學生閱讀心理流向,又爲理解菲利普夫婦性格特徵,進爾理解全文主題思想做了較必要的準備。同時,也爲後面理解本文“誰是主人公”的問題做了鋪墊。

△菲利普夫婦一家爲什麼盼望于勒回來?

最終使學生明確:菲利普是個小公務員,一家人生活十分拮据,不僅“樣樣都要節省”,甚至連女兒都嫁不出去。但是,他們知道了以前被視爲“全家的恐怖”的于勒,在美洲發了財,“做着一樁很大的買賣”,而且準備回到故鄉,和哥哥菲利普一家”一起快活地過日子”。於是“大家認爲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變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菲利普一家朝思暮想,眼巴巴地盼望于勒歸來,並對“這樁十拿九穩的事”“擬定了上千種計劃,甚至計劃要用這位叔叔的錢置一所別墅”,“我”的二姐也因這一“福音”訂了婚。

△小說的結局是菲利普夫婦一家人躲開了日夜盼望的于勒。這是什麼原因?

最終使學生明確: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婦只認識錢和于勒又淪落爲窮人,其根本原因是那個金錢至上的社會制度。

〔說明〕 回答這個問題,學生由於是初步接觸課文,思考問題或許過於表面化。教師要善於啓發、引導。從教學實踐來看,學生會得出如下分析結果,提出來,供備課時參考。

1.是那個女婿造成的。菲利普夫婦怕女婿知道了于勒的情況,於婚事不利。

2.是于勒的爲人造成的。如果於勒是一個品德很好的人,則菲利普夫婦不會如此。

3.是于勒貧窮造成的。如果於勒此時很富有,菲利普夫婦一定和他相認。

4.是菲利普夫婦經濟不富裕造成的。如果他們很有錢,就會認下於勒。

5.是菲利普夫婦的虛榮心造成。如果他們不是那麼好面子,則結局不會如此。

6.是菲利普夫婦的思想意識造成的。在他們的頭腦中只認識錢。

7.是那個社會制度造成的。在資本主義社會裏,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是金錢關係。

△這篇小說揭示了怎樣的主題思想?

明確:小說寫一個普通小市民家庭的日常生活。作者運用對比手法,充分描述了菲利普夫婦對待親兄弟于勒的前後截然不同的態度,畫出了一幅資本主義社會裏貧窮則兄不認弟的觸目驚心的慘象,藝術地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金錢關係”的主題思想。

〔說明〕 學生不必這樣答,只要回答出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純粹的金錢關係”,就行了。

3.歸納概括。

在上面討論的基礎上,請學生將4個討論分析的結果進行歸納,使之成爲一個完整的回答,用一段話表述清楚。

〔說明〕 這個環節,是將前面分點、分角度的討論進行綜合整體。學生理解本篇課文,從聽讀開始,是整體感知;分成4個問題討論,是化整爲點,深入理解;現在綜合起4個答題內容,將對課文的理解又回到整體上去,形成較爲完整的認識。同時,又能起到訓練聽說能力的作用。可請班裏一兩位口頭表達能力較好的同學回答。

三、重點閱讀,瞭解小說刻畫人物時運用的主要方法。

在前面基本上理解了小說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下面重點閱讀菲利普夫婦一家在船上巧遇于勒情節裏的片斷。

1.讀課文“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給了我一個5法郎的銀幣,就走開了。”

提示學生聽讀時注意:作者利用人物語言和神態刻畫人物的心理活動。聽讀時,注意這一點。

課後小結

本課情節比較完整,事情起因、經過、結果俱全。從故事的結果入手,分析、研究造成如此結果的原因,對於理解課文內容有積極作用。這種“析因”的閱讀理解的方法,教給學生,對提高閱讀能力大有益。出於這種思考,本課教學方案設計了這樣的訓練內容。實踐證明,效果比較好。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瞭解小說的三要素,提高學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學習從多個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分析小說的情節結構把握小說的主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關愛他人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從多個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

【教學難點】

把握小說主題。

【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

【教學設計】

一、導入

激情導入,引起學生對親情的感受:

親情是人事間最美好的一種情感。詩人說,親情是一首恬靜的田園詩;畫家說,親情是一幅淡雅的山水畫;音樂家說,親情是一首優美的輕音樂。但是親情也時時經受着考驗,在金錢、榮譽、利益面前,我們是否依然能夠守護親情,關愛親情呢?今天,讓我們走進法國作家莫泊桑的小說《我的叔叔于勒》共同探討這個問題。

板書題目、作者。

二、作者簡介

學生交流收集到的有關莫泊桑及其小說特點的材料。

師用多媒體明確莫泊桑及其小說特點。

三、繪聲繪色講故事

1、瞭解課文內容:

師檢查預習情況,讓學生用講故事的方式講給大家聽。注意語言簡潔準確,講清小說的三要素,並按照一定的順序梳理小說的情節。

生講故事。

師評價所講故事,是否講清了小說三要素,按照怎樣的順序講述的。

2、提煉課文內容:

問題:如果用一個字概括這篇小說的情節,你覺得用哪個字最合適?

生互相討論,大多數學生認爲用“變”字,也有一部分認爲用“錢”字,找出重點情節共同梳理故事:

盼于勒

贊于勒

見於勒

躲于勒

四、各抒己見評人物

內容:師生共同分析菲利普夫婦的形象,並且學習從多個角度刻畫形象的方法。

1、問題:菲利普夫婦態度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菲利普夫婦是怎樣的人?(通過前後態度的對比)

這種性格在哪一情節表現最爲突出?

師生交流討論問題。

明確:原因是多方面的,菲利普夫婦很窮,怕于勒再來拖累他們;虛榮心,怕女婿和其他人看不起自己;金錢的原因;其他原因。

虛僞、愛慕虛榮、自私冷酷、唯利是圖等等。

在見於勒這一情節最爲突出。

2、重點研讀二十五到三十八自然段:

問題:這一部分主要從哪些方面刻畫菲利普夫婦的形象的?

生通過具體的例子分析從語言、動作、神態來刻畫。

問題:通過語言、動作、神態揣摩人物心理。

師用多媒體打出典型的句子。

生通過典型的句子揣摩人物心理。

五、惟妙惟肖演故事

生分角色朗讀上一環節重點研讀的部分,學生進一步揣摩人物心理。

生評,師評。

六、探根求源識主題

分析:這是篇經典小說,對於這篇小說的主題普遍認爲是反映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但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逐漸淡化了僅僅從政治、階級的角度去分析人物時,這篇小說的主題就更深刻。另一方面,這篇小說反映的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這種現象不僅在資本社會存在,其他社會形態也存在。爲了深入挖掘小說主題,就要在若瑟夫這一人物身上尋找突破口。

師引導學生重點研讀二十九到四十九這幾個自然段。

問題:若瑟夫遇到叔叔于勒時有怎樣的反應?(與菲利普夫婦對比。)

怎樣理解若瑟夫心中默唸的三句話?

作者想通過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

師生交流討論這三個問題。

明確:若瑟夫先是觀察叔叔,心裏默唸,給叔叔小費。

三句話強調于勒與自己的親緣關係。

告訴我們兒童的純真、善良,呼籲保持一顆童心。

總結:在金錢與物質的世界裏,把于勒這些人推入了人生悲劇的深淵,也扭曲了菲利普夫婦這些人的精神,使他們淡漠了對人的愛和同情。但人與人之間除了利益關係,還有親人之間的關愛,朋友之間的友愛,普通人之間的愛這些美好的關係。

七、設身處地話感想

假如你是若瑟夫,你見到分別了十年之久,窮困不堪的于勒叔叔時想說些什麼呢?

生自由述說自己感受,進一步深化小說的主旨。

八、名言警句記心間

師生共讀卡耐基、茨威格有關親情的名言。

結束語:同學們都有一顆善良、純潔的愛心,希望在過了十幾年,二十幾年,三十幾年後,我們依然童心不改,愛心如故。

【板書】

盼于勒

贊于勒

見於勒

躲于勒

不變:親情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