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二教案

人教版高二選修《旅夜書懷》教案

本文已影響 3.49W人 

通過《旅夜書懷》的教學,學會從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來鑑賞詩歌。以下是爲大家分享的人教版高二選修《旅夜書懷》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歡迎瀏覽!

人教版高二選修《旅夜書懷》教案

  學習目標

1、賞析詩歌內容,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

2、掌握融情於景與直抒胸臆的抒情方法

  學習重點

學會從意象、意境的分析和重要句子的理解等方面來鑑賞詩歌。

  學習目標

1、誦讀提示:

整體語調:緩慢、低沉的。

這首詩是感嘆身世之作。前一層寫旅夜風景,其實是寓情於景,爲下文抒懷作鋪墊,應當讀得緩慢一些,使聽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後一層直抒胸臆,“名豈”二句中上句爲賓,下句爲主--詩人後半生漂泊四方,居無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讀出壓抑感。這兩句可以不按“義羣”讀,仍讀作:“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最後兩句形象地概括了詩人的後半生生活,要緩緩讀出,有自傷漂泊之意。

2、背景分析:

“旅夜書懷”顧名思義就是旅途中夜裏寫下的抒發自己情感的詩。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春天,杜甫攜家人再次回到成都,給嚴武做節度參謀,生活暫時安定下來。但不料第二年四月嚴武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離開成都草堂,乘舟東下,在岷江、長江一帶飄泊,這首詩是杜甫乘舟行經渝洲、忠州時寫下的。當時的杜甫已53歲,且常年有病,國家時局不穩,自己生活沒有着落,又行無定蹤,因此一路上他心情十分沉重,這首詩集中表現了他的這種心情。

  賞析詩歌

(一)內容分析

1.縱觀全詩,前四句寫景,後四句抒情。前四句寫了怎樣的景?後四句抒發了怎樣的情?

2.首聯描寫旅夜處境,營造了怎樣的氛圍和意境?

首聯點明。一個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細草微風,江上一葉孤舟,詩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於景,營造了一個淒涼孤寂的意境。這是作者孤獨感傷之情的外化。

3.頷聯這兩句寫景的詩句,歷來爲人們所稱道。無垠的星空,平曠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樣的雄渾闊大,讓人心曠神怡,難怪有人認爲這兩句詩是“開襟闊遠”(浦起龍《讀杜心解》),甚至有人認爲是寫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見《唐詩論文集杜甫五律例解》),你認爲這兩句寫景的詩句,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和作用?

其實這兩句詩是,作者正是以自然的遼闊無邊

一葉可憐小舟的孤單與渺小,命運簡直可以聽憑大自然的擺佈。面對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過去,望望無光的未來,何處纔是自己的歸程,悲從中來,悲憤難抑,悲憤之情躍然紙上。

4.頸聯“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立意至爲含蓄,含蓄表現在哪裏?

這是。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因此聲名竟因文章而著,這實在不是他的心願。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卻主要不是因爲老和病,而是由於被排擠。說“應”當,本是不應當,這就表現出詩人

詩人是胸存塊壘,不吐不快,卻又不能直吐出來,只能採用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

5.尾聯運用什麼手法來表現詩人孤寂而悲憤的心境?請簡要分析。

詩人運用了手法表現詩人孤寂而悲憤的心境。詩人面對遼闊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無依,在這靜夜孤舟的境界中,飄然一身像個什麼呢?不過像天地間無所依存的一隻沙鷗罷了。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水天空闊,沙鷗飄零;人似沙鷗,轉徙江湖。這一聯,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內心飄泊無依的感傷,天地雖大卻無自己安身之處,景色遼闊卻詩人孤單與渺小的身世。真是一字一淚,感人至深。照應,對比鮮明,比喻貼切。

(二)藝術手法

在藝術技巧上,突出的一點是。前面寫景,寫宜於表達詩人情感的景物;後者抒情,不是抽象地抒情,而是在抒情中藏有景物。杜甫的這首《旅夜書懷》詩,就是古典詩歌中情景相生、互藏其宅的一個範例。風格沉鬱、感情激越,形象鮮明、境界宏闊,表現出詩人“老來漸於詩律細”的藝術成就。

導練

⑴前兩聯寫景,詩人抓住哪些意象描寫了怎樣的畫面?營造了怎樣的意境?

⑵怎樣理解“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⑶尾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你從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