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古鎮情懷散文

本文已影響 2.91W人 

我的家鄉有一個曾經被譽爲“小漢口”、曾經令人驕傲過的小集鎮——資丘古鎮。

古鎮情懷散文

資丘鎮坐落在美麗的清江中游,一千多年的悠久歲月積澱下來的渾厚文化和具有明清風格的街道建築,記錄着小鎮曾經有過的輝煌。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北周(公元558年)、隋唐時代,即在此設置資田郡,鹽水縣,小鎮即爲郡縣治所。明洪武初年,實行鄉甲制度以來,這裏先後爲長陽安寧鄉、西鄉、資泉鄉、資丘區、資丘市蘇維埃政府和資丘公社、資丘鎮政府所在地。1980年8月,因地震誘發後山滑坡加上清江隔河巖電站動工興建,小鎮被迫遷址重建。隨着電站竣工,庫區蓄水,小鎮從此告別了人們的視線,一千多年的風景終成匆匆過客,融入浩如煙海的歷史長河之中。

現在,每當人們在此泛舟遊覽,盡興之餘,熟知這裏的人總愛打開記憶的閘門,搜索那情那景那人,找回些許失落的美好,任其在心頭掠過淡淡的蒼涼。

也許,再過十幾年幾十年,我們的下一代再下一代,沒人能想象出那碧波粼粼之下,曾經是一個居住着2000多人口的小鎮,誰還能記起小鎮的輝煌歲月和滄桑鉅變!古老的小鎮必定會從人們的記憶中徹底淡去,分解成一個個美麗的傳說。

作爲這段歷史的見證人,我們應該也有責任將遺憾中的美好記錄下來,傳承下去。

小鎮消失了,小鎮獨具土家特色的建築所展現出的風采永遠定格在同齡人的記憶中。

小鎮位於清江中游最險惡的“向王灘”北岸,坐落在不足1平方公里的石礅上。街道依山傍水,錯落有致。主要街道成建於明清兩代,長約1公里。古樸典雅的房屋就修建在高低不平的巖墩上。磚木結構的二層樓房,多重數進,階梯形排列。臨江一帶,房屋坐河朝坡,崖岸是刀削般的險崖峭壁,清一色的“吊腳樓”,橫陳其上。巖縫中古木倒懸,荊棘叢生,“吊腳樓”的木支架,樓頂的飛檐青瓦,掩映在青枝翠葉中,崖岸、樓臺、護欄,參差不齊,或隱或現,碧波倒影,如詩如畫。江風起兮霧飛揚,此時的小鎮,更是美如蓬萊仙境。

走進鎮內,青石板鋪成的街道路面,寬不過5米。由於歲月久遠,石板被磨得光滑如境,清可照人。沿街店鋪毗連,人聲鼎沸。喘急的泡麻溪從中流過,四季濤聲如歌。低深的溪谷將小鎮分爲兩半,故有東、西街之名;溪上修建有上下二橋將街道連接成爲整體,又有上、下街之分。

從對舞溪經“上碼頭”進入鎮區西街,頗負盛名的“劉國昌客棧”就呈現在眼前。門前高大的涼棚橫遮街面,吊腳樓上的涼亭、長長的靠墩,是專供“背腳打杵”者靠稍歇腳、等候渡船的地方。每到夏季,垂柳成蔭,江風送爽,這裏經常是人流雲集。

經此走過一段狹窄的街道,進入橫跨街心的園拱門,就是“同心齋”,一個曾經譽滿鄂西的'糖果副食加工廠。這裏的街道兩旁,有上下兩條巷道,一條拾級而上,直到墓坪街;一條踏階而下,經大操場到皁角樹潭。

沿主街道前行,經篾業社、林業站、縫紉社、信用社、中藥材批發以及幾大家中藥材加工場地,便是全鎮的中心——菜場。這裏也有兩條巷道,一條向上,過上橋到東街;一條向下通往大操場。巷道和街道相交,形成了一個十字路口,是全鎮最熱鬧最繁華的地方。場內除了進城農民所擺的“蔬菜攤”以外,到處可以見到水果,小五金等雜貨地攤。

經菜場向東,便是商業服務業區。當時的供銷社分工很細,主要的生產、生活資料都是專營,諸如生產資料門市部、生活資料門市部、日雜、副食、五金、機械等等。全鎮除了“中心飲食服務部”以外,沿街還有很多小吃店,花色繁多,風味獨特,物美價廉。繼續向前至“農技推廣站”旁邊,沿臺階而上,就是劉家祠堂,也是歷代政府所在地。過下橋便進入東街,登上橋頭石級,則是“向王廟”,亦即資丘完全小學。沿街道橫過,下則到“煙墩臺”,上則至東街。東街長約0.4公里。多以居民爲主,歷來不如西街繁華。

上下街之間,有巷道可通。泡麻溪西岸上下橋之間,有巷道名爲“半邊街”,房屋沿溪而建,狹窄的街道有的寬不過2米,一邊是房屋,一邊是在陡峭的崖岸上砌起的護欄,險峻而壯觀。巷道全是用青石條砌成的“礓碴子”,行走比較艱難。向王廟東側,有82級臺階直達上街,名爲“八十二步礓碴子”,是泡麻溪東邊上下街的直接通道。

每天清晨,成羣結隊的“背腳佬”匆匆的腳步聲,鐵質的“打杵鑽”落在青石板上迸發出的清脆悅耳的聲響,宛如一首黎明交響曲,讓恬靜的小鎮從夢中醒來,開始新一天的熱烈與喧囂。

小鎮有上下兩大碼頭。“上碼頭”又稱“渡口”,以渡人爲主。“下碼頭”處於向王灘與桃花灘之間,以貨運爲主。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初期,向王灘上巨石林立,激流涌波,驚濤拍岸,兩灘之間大面積的迴流江面形成了一個天然港灣,清江上的木帆船運輸也止於此。這裏,經常帆檣雲集,黑壓壓的一片。白天,負責搬運貨物的工人川流不息,吆喝聲,號子聲,此起彼伏,熱鬧非凡。入夜,清風習習,船上昏暗的燈光倒映水中,模糊的光柱隨波盪漾。勞累了一天的船工漸次進入夢鄉。清風習習,繁星閃爍,江水轟鳴,巖影憧憧,靜謐之中,頻添幾分神祕和遐想。

解放以後,爲了改善清江航運功能,縣政府多次組織“輸灘隊”沿清江炸石輸灘。經過幾年的努力,木帆船可以勉強拉上向王灘,之後,鎮政府又在灘上下橋西頭的“皁角樹潭”新修了“中碼頭”,大大增加了資丘碼頭的貨物吞吐量,一時成爲古鎮的標誌性建築。

到六十年中期,隨着公路交通的發展,新碼頭很快被閒置漸至荒廢,寬敞整齊的踏步只好與江邊拉縴用過的“絞樁“形影相弔”了。

小鎮消失了,小鎮給世代居住在大山裏的土家人所作出的貢獻永遠不可磨滅。

小鎮地處清江中游,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扼江倚險的地勢,使它成爲清江中游最大的政治商貿中心。這裏,曾經是清江木帆船通行的起點,東出長江,上接川蜀,下出荊沙,成爲鄂西南水陸交通衝匯,是巴東、鶴峯、建始、五峯和本縣西部進出口物資的重要集散地,曾以商貿繁盛而稱雄鄂西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