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中心散文

游龍門古鎮散文

本文已影響 2.81W人 

寧波的風景在親戚的陪伴中,再次着實地遊歷了一番,那幽邃寧靜的雨巷、那漂泊遊動的烏篷船,還有那青磚黛瓦、小橋流水人家,無不映入眼際而印刻在心裏。來寧波不止一次,每一次的瀏覽,對每一處的風景,總會依舊觸動盪漾的心懷,涌起難以割捨之情。難以割捨之情中,又有一個遺憾長久的縈繞心懷而念念不忘,那就是對杭州龍門古鎮的憧憬,還不曾實現。

游龍門古鎮散文

這次來寧波,是與女兒結伴,女兒極力勸我不要再失去去古鎮的機會。在女兒的慫恿下,對古鎮嚮往的情結再次萌動,決定聽從女兒的勸說,遊歷完寧波的風景後,便從此地出發去杭州龍門古鎮。

去古鎮的那天,氣溫高達41度。這樣的高溫,對我們久居北方人的人來說,無輪是毅力還是身體。都是不小的挑戰。

我們從寧波出發,乘坐大巴三個多小時到達杭州富陽,乘2路公交車到西站,再坐上去龍門的中巴,三十多分鐘就到達龍門。女兒在網上查看了古鎮的相關信息,龍門這個旅遊景點商業性不太強,環境應該比較幽靜些。按照網上查找的信息給一個叫孫家土菜館的賓館打了電話預定房間,接電話的是位女士,說現在是旅遊淡季,隨時來都可以有房間。

下了車,這才感到真正進入大蒸爐裏面了,毒辣的太陽,燃燒了整個天空,大地也肆虐的噴着火舌,吞噬着我們身體裏的水分。熱浪中的奔走,最渴望的就是能夠找到可遮陰的地方,來躲避火舌的吞噬。終於找到一處可憐的避陰處。停下後,女兒揮着汗雨,用手機聯繫着那家賓館。聯繫上後的不幾分鐘,來了一位打傘的女人,年齡比我大些,女兒上前主動跟那位姐妹搭話。她就是賓館的房東,女房東熱情跟我們打着招呼,幫我們拉着行李箱去賓館。一路上,邊走邊聊,聊着聊着,就看到了她家的住所。

她家就在公路旁,所謂的賓館,就是一處高三層的小樓,樓的門面,上寫着孫家土菜館。此時正當午,街上沒有行人,我們已經是大汗淋漓,簡單的聊過後,知道這家有夫妻倆,帶着一個一週歲多點的小孫女,兒子們在富陽做事。他們居住的場所是新居,通過談吐就知道到他們是典型的樸實人。女主人熱情地把我們帶到二樓一個房間,房間設施齊全,整潔乾淨,就是洗漱用品自備。打開空調,讓我們先休息一下,然後給我們準備午餐,還給我們送來一盤免費的冰鎮西瓜,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樸實的鄉情,一股清涼頓時浸入我們的心懷,感覺清爽了不少。也減少了我們娘倆孤身來古鎮的不安和忐忑。

龍門位於杭州富陽的郊區,距離富陽18公里,據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村民是三國東吳大帝孫權的後裔,定居已有千餘年,全鎮仍完整保留着江南罕見的清古建築羣。龍門的由來,是因東漢名士嚴子陵,曾游龍門,觀山勢異常,不禁贊曰:“此地山清水秀,勝似呂梁龍門”古鎮由此得名,因此,也就有了我們今天此次的古鎮之行了。

午後三點多,我們耐不住探幽的迫切,顧不得熱浪的燻烤,懇請女房東帶我們去看看古鎮的全貌。女房東看了看外面依舊火辣的天空,有些遲疑,卻又因我們母女倆堅定和好奇的目光,扔痛快的答應了。說:先帶我們瀏覽一下附近的地方,如果有要門票的景區,她可以爲我們代買,本地人買票有優惠的。我們正要出行的時候,卻因小孩的哭鬧,就讓男主人帶我們去了。男主人長得有些過早的成熟,就像一個和藹的小老頭。怕天熱,男主人取了一個草帽戴在頭上後,才帶我們出去。他操着一口濃厚的浙江口音,和我們說着普通話,因浙江口音太濃厚,雖然他極力的想讓我們,我們聽起來還是很勉強,經仔細的回味後,還是慢一兩個節拍,才能辨清他所說的。

踏進古鎮。古巷幽靜樸拙,傳承着醇厚的古代的氣息。古鎮是我國古代宗族聚居形態的典型,至今仍較好地保存着明清兩代建築羣與古街風貌。這裏大門口懸掛紅燈籠上寫的竟都是“孫”字。問過房東,原來我們踏進的竟是“孫權故里”了,一種走進古代的喜悅心情在剎那間油然而生。

古鎮的房子,牆是用鵝卵石壘砌的,古鎮的路面是用鵝卵石鋪的,我們穿着高跟鞋蹣跚着行走,一不小心就會出現有崴腳的危險。爲了安全起見,男主人帶着我們到小店買了兩雙拖鞋和帽子。經過重新武裝的我們,頂着火烤之溫,穿梭於幽靜、滄桑、古老的深巷。

古鎮內,廳堂密佈,巷道縱橫,牆檐相連,房廊相接,走進古鎮如墜迷宮,會不自主的萌生出進得來走不出的感覺。穿着腳下的拖鞋,看着全是鵝卵石的路面,我心裏有些疑問,就問房東:爲什麼都要用鵝卵石鋪路?男房東指着地上的鵝卵石說;鵝卵石鋪路,腳底踩住的是鵝卵石凸起的部位,下雨的時候,凸起的部位會露在水面上,這樣走起路來,鞋底就不會踩在水裏,我們這裏有句諺語“大雨天串門,跑遍全村不溼鞋”說的就是這個。南方是多雨的地方,面對凹凹凸凸的鵝卵石路面,不由得對古鎮人的敬仰又多了幾分,樸拙中隱藏着智慧。

一路上,沒有碰到外地來的遊客,看來真是“淡季遊人稀,母女入風景”了。我和女兒成了古鎮唯一的遊客,手中的相機不間斷的拍攝着一個又一個的景物。美麗的風景並沒有因炎熱而失去她們招來驚喜的目光。面對這兒或繁茂或挺拔、或奇異或樸拙的景色,我們顧不及拍人物影像了,一張張古老、滄桑、深幽、寧靜的畫面留在我們的腦海,這畫面,像一位長者在訴說千年的歷史。

寧靜與純樸,自然和諧的瀰漫在古鎮的每一個角落裏,演繹着古鎮的過去和未來。白牆黑瓦,大紅燈籠懸掛的村居,悠閒的坐在在門前的老人,色彩斑駁的石牆,還有那些更具代表性的躍龍橋,孝友堂,思源堂,耕讀世家,以及那些保留完好的古代建築、那些古老的農具,無一不在印證着古老悠久的歷史和人文文化。跟着房東穿梭在迷宮一樣的古巷,高溫酷暑在這忘我的情景中,似乎不再那樣的炙熱。我們邊讚歎古鎮的淳樸,邊聽着老人介紹的他那兩處老居,有一處是聳立着高挺門樓。說到這一處的時候,房東的得意之情溢於言表。他說這樣的門樓,在過去只有做大官的人家纔可以有的。

硯池是古鎮文化蘊涵的靈魂。當我們到這裏的時候,看到了一方池塘。池塘的形狀就像一塊硯臺,塘中之水,碧綠清幽,泛着層層漣漪。塘岸上的涼亭,如簡樸的學堂。涼亭的每一個亭柱上的對聯,條條相映,昭示着讀書是每個家族和每個人的最大的希冀。

高溫散發的熱浪,頻頻的襲來,我們的呼吸緊促,嗓子乾渴。暴露在太陽底下的脖子,更感到了火辣辣地灼燒感。不久,女兒有了中暑的徵兆,我們只做簡單瀏覽後,便回到了住處。就這樣的天氣,我們母女還癡癡的觀賞着古鎮那古老與現代融爲一體的風景,不知是古鎮真的具有誘惑力,還是我們母女是現代流行語裏所說的“二”啊。

傍晚時分,太陽還沒落山那一刻,天不那麼曬了,我和女兒再次出門,在女主人陪同下對龍門正門進行瀏覽,拍了一些留念合影後,我們突然被古巷外的'風景所吸引,夕陽西下,羣山藍黛,綠田如棋,那些青瓦白牆的小建築披着金色霞光,顯示那麼美麗優雅,我們婉言謝絕女主人的陪同,獨自遊覽風景了。

踏上小橋,林間的鳥兒、水裏的鴨子似乎在呼應歡叫,夕陽下有身披汗衣,肩扛鋤頭,頭戴草帽的農人悠閒地迴歸,還有人在溝渠給愛犬洗澡,在這裏,你看不到城市的擁擠和喧囂,看不到城市人緊張的腳步,也聽不到汽笛嘶鳴。

我們沿着石梯走到河畔,夕陽灑在水面上,粼粼泛光,碧綠的浮萍悠悠盪盪,水中白鴨歡唱,岸邊黃牛漫遊,黃牛的背上不時的有大鳥戲耍,偶爾的用堅硬的嘴叼一下老牛厚厚的皮甲,似在挑逗着那一份憨厚。眼前的一切,是一幅極美的溪流唱晚圖。這情景,我們彷彿處在世外桃源,渾然忘我。

遊覽完古巷外的景色,我們從古巷正門走進。這裏原本是收門票的,我們到這裏的時候,早已過了管理人下班的時間了,更何況是在淡季,誰又在乎我們唯一的遊客呢?

正門的路是平滑的水泥路,比較容易走,從平滑的裏面看,是後鋪設的。夕陽下,有三三兩兩的人在往家裏趕,還有的在門口已經端起飯碗吃晚飯了。女兒執意要拍夕陽下的硯池,我們邊走邊問,最後一關我們迷路了,望着黑洞洞的破舊院子,膽怯了,不敢貿然踏入,折轉腳步返身又跟人打聽,一位熱心的大媽帶我們走出那黑暗的舊院,眼前頓時展現出一個開闊的新天地。夕陽下的硯池與下午看過的硯池雖說是同一個,卻截然的涵蓋着不同的蘊涵。此時的硯池似乎更寬闊了,夕陽下,那具有特色建築的倒影映照在水底。岸上實物的與水裏的影像互相對照映射,古巷的靈性與穩重在這映照之中更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感和文化蘊涵。融進在美景裏,每一次快門按下的同時,我們就會把對硯池的眷戀和仰慕深情的留在這裏。

當我們的興致依舊高昂時,夜色已降臨,昏暗的光線不能成全我們對美景的拍攝,只好放棄。準備明天再一次光顧這戀戀不捨的美景。此時的我們,忘記了幽暗的膽怯與恐慌,懷着一份眷戀踏着夜色不捨而返。路途的不熟,曲折往返了幾次,帶着忐忑不安的心,終於找到回來的路,滿意而歸的心情,清爽的如夜晚的涼風,飄蕩在古鎮、古巷。

第三次去古巷是第二天清晨。晨曦初泛,空氣微涼,呼吸着大自然賦予的清新,渾身感覺很舒服。我們就像識途的老馬,循着昨晚的弄巷再一次踏進古巷。

清晨早起的人家,見我們是遊客,在這個淡季出現,似乎比旺季多了一份熱情,有的主動和我們打着招呼,有的坐在門前端着碗悠閒地吃飯。看着他們的舉止,突然間讓我萌生一個詞,“深巷幽居”,濃濃的鄉土氣息,讓人身心安靜、放鬆的狀態還有比此時更令人愜意的嗎。

出古巷的時候,我突發奇想,放棄了比較熟悉的路徑,決定另闢新路,尋求新的景象。新的路徑的尋找,不再盲目的四處奔走,而是瞭望着來往的人,進行查找。沒想到的我們意外看見一條寬闊的小溪,小溪兩畔住着好多人家,我頓時醒悟:哦,這就是網上說的溪畔人家“穿村而過龍門溪嗎?”帶着疑惑,到村莊一問,果真如此!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啊!“穿村而過龍門溪”啊,你終於在我的無意間,悄然的與你相遇了。

這就是穿村而過龍門溪,濡養着千年古鎮,村民傍溪而居,小溪石壁上有很多流水孔,那可是山泉吧,有人家已經在舂米,還有的在洗衣服,我在想,會不會遇到一個如西施一樣美麗的姑娘在浣紗哦?

曾遊覽過古鎮西塘,它的特點是河道兩旁都有做生意的門庭若市,而這裏溪道兩岸沒有店鋪,具有着純淨的生活氣息,清淡,安逸,單純,與嘈雜隔絕,與紛亂無緣,行走其間,才能體悟山鄉古鎮特有的韻味,民風質樸淳厚,鄰里和睦可親,世襲耕讀傳家遺風。這種世外桃園,讓人流連忘返。

龍門古鎮,悠久的千年歷史,給了我國文化遺產濃厚的一筆,青山綠水間,灌木茂盛叢,溪流歡唱中,古巷悠然裏,到處都在譜寫着一首渾厚悠揚的田園牧歌,辛勤耕耘勞作,換來的是五穀豐登、豐衣足食,美麗的古鎮,美麗的田園,美麗而勤勞的古鎮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