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課文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

本文已影響 3.71W人 

作爲一名人民老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1

本課是人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本冊第三單元第二課。這一單元收錄的四篇文章都是小說。在前幾冊的語文教材中,小說這種文體雖曾出現過(如:都德的《最後一課》),但真正系統的來認識和學習還是開始。通過塑造生動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廣闊的社會生活,揭示人性的假惡醜,彰顯人性的真善美,這是小說的主要功效。高爾基說過“文學即人學”。它對人物內心活動揭示之深刻,對人物性格刻畫之細膩,是其他文學形式所無法比擬的。讓學生通過對小說的閱讀,在享受審美愉悅中,認識自己,提升自己,同時引發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這便達到了語文教學人文性與工具性相得益彰的結合。本單元既承載前四冊零散小說篇目學習之系統化,又下啓本冊第五單元古典小說學習之基礎性,這對於養成學生閱讀小說的習慣,提高閱讀能力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

《我的叔叔于勒》是中學語文教材傳統篇目,是法國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說代表作之一。小說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其親兄弟于勒的前後態度變化,在細膩入微的語言、神態描寫中揭示人物豐富的內心世界。反映出了多元化的主題思想,給人啓發,耐人尋味。初讀本文,情節曲折迴環,引人入勝,看似簡單容易。但要引導學生深入細緻的品味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特別是挖掘文字內涵中的思想。因而,在第一課時疏通了情節線索的基礎上,本節課中通過一些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徵,爲深入理解文章的多元主題做鋪墊。這便是本課時學習設計的主旨所在。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2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小說──一篇構思巧妙、含義雋永、引人入勝的小說精品。這篇小說深刻地揭示了資本主義制度下,人與人之間純粹的金錢關係這一主題。它圍繞于勒的命運構成了情節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局。

小說題爲《我的叔叔于勒》,但于勒卻是文章的暗線。雖然作爲暗線處理,但整篇小說中於勒無處不在。清潔跌宕曲折,圍繞着于勒的貧富變化,一步步推向高潮。在教學過程中,應多安排時間讓學生弄清文章的構思,並在寫作中借鑑。同時,對人物進行評析、討論。人物形象分析充分了,文章的主題就顯現出來了。在分析文章結構時,我重點引導學生理解雙線交織,情節完整而緊湊。尤其是合理的板書設計,讓學生一目瞭然。繼之,我又巧妙構思,寫了一個“人”字,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只有正直、寬容,纔是做人的本性。以便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因爲,我深深地認識到:語文課堂,應注意學生正確人生觀與道德觀的培養,不能只是一味地灌輸死知識,語文離不開生活。

總之,本節課的安排合理有序,基本上收到了預期的效果,學生們感情投入,積極發言,課堂氣氛活躍。但是,面對當今社會,一些人被金錢矇住了大腦,在金錢的驅使下,他們喪失了做人的`本性,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所以,一味的說教未免有些蒼白無力。應就這一現象,鼓勵學生各抒己見,聯繫實際,認識光明面,如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教育學生不能“一葉障目,不見森林”。同時,還應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安排《我的叔叔于勒榮歸故里》這一續寫,要求圍繞主題,握住作者情感的脈搏,遵循人物性格特點。

所以,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應集衆家之長,補幾之短,努力學習專業知識,豐富自己的文化涵養,作到駕馭教材遊刃有餘,讓課堂成爲培養學生素質的快速通道。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3

學生質疑把課堂教學推向了高潮。

朱熹曰:學貴有疑。而引導學生主動地提出自己的疑惑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爲重要。我直認爲學生成績差一般不會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在過去的教學中也確是如此,但這節課我不得不爲我低估了學生的能力而感到慚愧。

在前面學生已提了關於文章主人公的問題,這一問題的討論也大大提高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質疑的同學還真不少,特別是這樣兩個問題確是說到了點子上。

我正在對小說的人物形象進行小結時,柯萌萌同學突然舉起了手,我示意讓她站起來。她說:“我有一個疑惑,我認爲于勒並沒有在海外發財,如果發了財,她應該把錢寄回來彌補過去給我一家帶來的損失,他在信中不是流露了這一想法嗎?至於于勒寫信說他發了財,那只是他對兄弟的一種安慰,是個美麗的謊言。”

此言一出,馬上就有同學站了起來,潘詩婭說,小說中不是通過艦長話來說明於勒在那邊闊綽過一人時期,他之所以又破產了,那是因爲于勒無法改變他那“花花公子”的秉性。

柯萌萌同學又站起來說,我不同意這種說法,于勒在信中說希望能夠賠償我父親的損失,說明於勒已有悔改之意,他後來又說要去南美作長期的旅行,這本身又是一個“謊言”,證明他並沒有發財,不然發了財正好回家炫耀一番,還跑去旅遊幹什麼?

接着又有同學站起來了,我並沒有阻止之意,就讓他們這樣無拘無束地說,這樣的機會太少,我還需要做什麼,甘願在教室裏當起了聽衆。

後來又有學生提到,菲得普夫婦這樣做已做到仁至義,他們並沒有錯。這涉及到小說的主題,也正是這篇課文難點,於是我進一步引導他們再在小組內討論,形成了統一意見再回答。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