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設計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合集15篇)

本文已影響 1.79W人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合集15篇)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1

單元教材分析:

本組共有四篇課文,其中《動手做做看》《郵票齒孔的故事》。《語文園地四》是綜合性訓練。

本組課文中的四個小故事都是圍繞動手和動腦來組織的,教材選取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故事。在閱讀精彩小故事的同時,培養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在教學本組內容時,要注意調動學生愛動腦、勤動手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可以鼓勵學生把課文中的人做過的事再做做,一邊做一邊想,看看有什麼感受或者新的發現。引導學生從課文中受到啓發,學會留心身邊的事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己動手,大膽創造。在開展“我們的小製作”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從利用身邊的材料做一些小製作開始,學會獨立思考、大膽創造。

單元目標:

1.指導學生能正確認讀本組的35 個生字和會認、會寫、會用本組的33 個生字。

2.指導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組課文。

3.指導學生積累本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理解重點句、段的意義。

4.通過“我們的小製作”綜合性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動腦能力。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詞,會認10 個生字,會寫 9個生字,並結合詞語的學習,理解字義,記憶字形。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3.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進行想象,並把想象的內容寫下來。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指導學生會認10 個生字,會寫 9 個生字,結合詞語的學習,記憶字形。

2.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學生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於實踐的意識。

[課時安排] 2 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插圖,導入新課

1.出示課文插圖或投影片,問:圖上畫了什麼?(小女孩看到水從杯子裏漫出來,非常吃驚。)

2.水從杯子裏漫出來,小女孩爲什麼吃驚?讓我們一起學習13課。(板書課題:動手做做看)

二、朗讀課文,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書,邊讀邊畫生字,藉助拼音讀準生字,讀通句子。

2.出示生字課件,檢查學生生字讀音的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把他們讀錯的地方做上記號。

4.誰來當小老師爲他們糾正錯誤?

三、合作學習,理解內容

1.四人小組自學課文後,討論合作完成以下問題。

(1)“奇怪的問題”指的是什麼?

(2)伊琳娜回家做了個什麼實驗?實驗結果怎麼樣?

2.請四人小組派代表彙報學習情況。

3.再讀課文,合作完成填空。

出示句子: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個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卻不是這樣。這是爲什麼?伊琳娜回家做了個實驗,實驗結果證明科學家的話()。

4.齊讀課文最後一段,同學們討論一下,實驗的結果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5.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想一想,伊琳娜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四、表演課文內容,加深理解

1.分組熟讀課文,互相展示自己喜歡讀的段落,教案《二下語文第四單元教案(上)》。

2.表演課文內容,鼓勵創造性的表演。(如想象伊琳娜聽懂朗志萬的話之後所說的話)

五、啓發想象,練習寫話

1.讀課後練習“說說寫寫”中“學習夥伴”的話,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2.互相交流,把自己想象的話說給同學聽。

六、佈置作業

將“說說寫寫”中自己想到的話寫下來。

七、板書設計

13動手做做看 科學家郎志萬提問題 小朋友伊琳娜動手驗證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將上節課自己想到的話在小組中交流,評選出優秀的同學在全班交流。

2.導語:伊琳娜小朋友的這種不迷信權威、不輕信、不盲從、勇於實踐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在學習中,我們也應該像伊琳娜那樣,認真開動腦筋,用我們的智慧解決困難。下面,老師要看看你們對本課生字的掌握情況。

二、識字、寫字

1.識字。

(1)出示生字課件,請同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提示學生:可用熟字對比記憶生字:如林—琳,那—娜,扁—騙;可用部件組合的方法記憶:如慢—漫,洪—哄;可用換偏旁的方法記憶:如“志”字是由“士”和“心”構成的。)

(2)誰還有更好的記字方法?說給大家聽聽。

2.寫字。

出示“我會寫”中的生字。誰來說說怎樣才能把這些字寫得漂亮?

(1)指導觀察田字格中的範字,注意找出特點。(如“題”和“提”中都有“是”,但寫法不同,“題”中的“是”捺要長;“另”和“志”都是上下結構,“另”是上短下長,“志”是上略比下長;田字格下邊兩行的6 個字都是左右結構,其中5個字是左窄右寬,只有“朗”是左右寬窄差不多。)

(2)教師有重點的範寫指導。

(3)學生臨摹,老師巡視指導。

(4)鼓勵學生展示自己認爲寫得最好的字,師生點評。

三、實踐活動

讀童話故事《小馬過河》,把讀後的感受講給同學聽。

四、佈置作業

用“問題、哄騙”寫話。

五、板書設計

另 志 題 提 漫 朗 哄 喝騙(把要求會寫的字板書在田字格里)

[教學提示]

課文揭示的道理,應該讓學生把握準確,即“認真觀察和獨立思考是很重要的,動手做做看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這句話的含義。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2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要使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養成閱讀興趣是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的保證。本教案採用以讀代講爲主,教師指導爲輔的學習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從朗讀中感受秋天的基本特徵,從朗讀中領略作者對秋天的讚美之情。另外,引導學生學會看課文插圖,圖文結合,加入自己的生活體驗,從而感受秋天的美,並且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對秋天的喜愛之情,直至熟讀成誦。低年級注重識字與寫字教學,本設計引導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獨立識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從而引導學生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課前準備

1.製作課件、生字詞語卡片。(教師)

2.秋天樹葉的實物。(教師)

3.大雁圖片。(教師)

4.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實、植物等。(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導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現了美,感受到了美。現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麗景色的視頻,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

3.你知道剛纔呈現的畫面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嗎?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是呀,美麗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

5.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藉助多媒體課件,播放秋天美景的視頻創設情境,調動學生的感官,引領學生直觀地感受秋天到來時的景色變化,使學生初步感受到秋天景色的美麗,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爲接下來的課堂教學做鋪墊。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自然段。

導學: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誌,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空兩格(兩個字的位置)。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標出第1自然段的序號)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

3.(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4.教師配樂範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5.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相機指導生字讀音。

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

片:三拼音節,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

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

(2)檢查第2自然段的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人”爲翹舌音,開火車讀準字音。

“一會兒”爲兒化音,引導學生讀好兒化音。課件出示“兒子、女兒”,指名讀詞語,與兒化音區分開。

(3)指名讀第3自然段。

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啊”字。

7.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得是否準確。

設計意圖:通過課件演示、教師講解等方法使學生非常直觀地認識自然段。本環節教學中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的能力,通過範讀、自讀、指名讀等方式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出完整的句子,不頓詞、斷句,重視對翹舌音、三拼音節的複習鞏固,從而能使學生準確地拼讀音節。

三、隨文識字,品讀課文

(一)品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我們周圍發生了很多變化,(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一邊看課文的插圖,一邊朗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看看課文裏寫了哪些變化。

1.天氣涼了。

(1)學習生字“氣”。

這裏有我們今天要認識的一個生字(出示字卡“氣”),有一個和它讀音相同的字——汽,“氣”與氣體有關係,“汽”與水有關係。

(2)(課件演示)做辨別形近字遊戲,把漢字送回家。

氣  汽

天(  ) (  )水 空(  ) (  )油

(3)指導讀句子,“涼”字讀重音。

2.樹葉黃了。

(1)出示各種“樹葉”的標本。(出示多媒體課件)

導學:這些小寶貝就是樹葉。看,它們的形狀各有不同。

(2)學習生詞“樹葉”。認識偏旁:木字旁、口字旁。

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樹葉”?

加一加:“木”加“對”就是“樹”,“口”加“十”就是“葉”。

實物出示:拿出樹葉標本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

(3)課件播放樹葉由綠到黃的變化過程。

導學:哦,原來秋天到了,樹葉也悄悄地發生了變化,由綠色變成了黃色。看來,只有仔細觀察纔會發現大自然的這些奇妙的變化呀!

(4)你能讀出秋天到來時的這種變化嗎?指導學生朗讀,強調“黃”要讀重音。

3.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

(1)比較“一片片”和“一片”有什麼不同。(“一片片”是很多片)

(2)你能結合課文的插圖說說爲什麼作者要說“一片片”嗎?

(3)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詞語,結合課文插圖真是個好方法。

(4)拓展詞語。你能說幾個像“一片片”這樣的詞語嗎?

小結:以後我們說話時如果多用上一些這樣的詞語,表達就更生動了。

(5)瞭解“片”的字理。

出示“片”的古文字,“片”的古文字就像一分爲二的木片,所以“片”的本義是平而薄的物體。我們還可以說“一片”什麼?

課件出示:一片(  ) 一片(  ) 一片(  )

(6)想象情境,指導朗讀。

你能想象樹葉是怎樣從樹上落下來的嗎?(輕輕地、慢慢地)那就請你把“落下來”這個詞語的語速放慢,聲音放輕,讓一片片黃黃的小葉子輕輕地、慢慢地落下來。

4.齊讀第1自然段。

導學:秋天到了,身邊的景物正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吧!

(二)品讀第2自然段。

1.自由地讀一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

2.學習第2自然段。

(1)在這麼美的藍天下你還看到了什麼?(課件出示第2自然段)一邊觀察課文插圖,一邊讀這句話。

(2)大雁南飛與秋天有什麼關係呢?(大雁是候鳥,就是隨着季節的變化而遷徙的鳥。天氣變涼了,大雁從北方飛到南方比較暖和的地方過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氣轉暖了,大雁再從南方飛回北方來生活。)

(3)大雁是怎樣飛行的,你能結合課文插圖來說一說嗎?

(4)小結:課文插圖會幫助我們理解句子。

(5)導言: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大雁飛行時的樣子吧!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大雁到底是怎樣一會兒排成個“人”字,一會兒排成個“一”字的。

(6)誰願意讀出大雁飛行時的畫面?指名讀第2自然段。

(7)你能用“一會兒……一會兒……”說句話嗎?

(8)學習生字“大、飛、會、個”。

大:象形字。甲骨文像人的正面形,有手有腳。“大”是漢字部首之一,含“大”的字往往與人類或人事有關。

飛:(課件出示鳥兒展翅飛翔的動作,出示“飛”字的古文字)“飛”就像鳥兒張開翅膀在空中飛翔的樣子。同學們模仿鳥兒做一做展翅飛翔的動作吧。組詞:飛機、飛鳥。

會:認識“人字頭”。運用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人+雲=會。組詞:開會、學會。

個:運用數筆畫或加一加的方法來識記“個”。“個”一般用做量詞,引導學生試着說一說:一個(  )。

3.初步感受“一”字的變調。

(1)細心的同學發現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同樣是“一”,爲什麼有時候讀yī,有時候讀yí,有時候讀yì呢?你在課文中找到了嗎?讀一讀。

(2)課件出示詞語:一(yí)片片 一(yì)羣 一(yí)會兒 “一(yī)”字

指名讀,請小老師領大家讀,齊讀。

(3)小結:這是“一”字變調的不同讀法。漢字可真有意思呀!

4.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導學:秋天真是個美麗的季節,我們一邊欣賞畫面,一邊有感情地朗讀吧。(配樂朗讀課文)

(三)品讀第3自然段。

過渡:秋天可真美呀!作者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嘆——(課件出示第3自然段:啊!秋天來了!)

1.指導讀好感嘆句。

這是兩個感嘆句,我們朗讀時語氣要強烈些,誰願意來試一試?

2.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

(1)播放秋天美景的畫面,教師渲染情境進行引讀:

秋天,天氣是那麼涼爽,金黃的樹葉猶如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從樹上翩翩落下,我們高興地說道——啊!秋天來了!

秋天,天高雲淡,大雁變換隊形飛向南方,傳來陣陣悅耳的歌聲,我們不禁感嘆道——啊!秋天來了!

(2)此時此刻,看到這樣的秋天,你是怎樣的心情?

(3)帶着這樣的感受,讀出自己的心情吧!

3.學習生字“秋、了”。

秋:(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秋”字。)秋天是禾穀成熟、收穫的季節。古代莊稼收割後,人們往往在田間就地焚燒禾草。這種做法一方面可以使土地肥沃,另一方面可以燒殺害蟲。所以“秋”字是禾加火組成的。組詞:秋天、秋季。

了:運用數筆畫的方法來識記“了”,也可和“子”對比來識記。強調“了”由兩筆組成,注意“了”的筆順。

4.齊讀第3自然段。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提高識字教學效率。本環節設計,在隨文識字中,將識字教學置於一定的課文情境中,通過字理識字、加一加、聯繫生活等多種方法,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教學過程中落實了“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的要求,引導學生學會看課文的插圖,注重對學習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藉助圖畫和自己的生活經驗來理解詞語的含義。同時,引導學生進行說話練習、積累豐富的詞語,爲學生提供了語言訓練的機會。

四、引導觀察,指導書寫

1.課件出示本節課要書寫的四個字“了、子、人、大”。

2.學習“了”字的書寫。

(1)出示課件,學生跟隨課件演示書空“了”的筆順。

(2)啓發學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準每一筆的位置。

(3)教師範寫。

(4)學生練習在田字格中描紅,自己練習寫兩遍“了”字。

(5)教師巡視指導。

(6)投影展示,師生評議,教師根據學生的書寫情況相機指導。

3.運用遷移法學習“子”的書寫。

(1)教師先示範“子”的書寫,教師示範並口述橫的書寫要領:重下筆——輕行筆——重收筆。再示範橫的寫法,強調最後一筆橫從橫中線寫起,略微向上傾斜。

(2)學生描紅,練習書寫。

(3)投影展示,師生評議。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字教學要引導學生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筆順規則用硬筆寫字,注意間架結構。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紮紮實實落實本課新認識的筆畫書寫,讓學生在寫好筆畫的基礎上進行生字的整體書寫。學生通過觀察生字的結構,加深生字書寫的整體印象,從而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五、作業佈置,拓展延伸

1.熟讀課文。

2.秋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現在正值秋季,請同學們投入到秋的懷抱中去找一找秋天的變化,尋找秋天的足跡。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去思考、去感受,從而豐富學生的體驗,爲下一節課的“畫秋天”“說秋天”做鋪墊。

第二課時

一、複習詞語

1.開火車讀詞語卡片。

秋天 天氣 一片片 樹葉 葉子 飛來 一會兒 一個

2.過渡: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爭取把課文背誦下來。同學們,有信心嗎?

設計意圖:複習鞏固詞語,快速過渡到第二課時的教學,並且在導入時提出了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引導學生有意識地爲完成學習目標做好準備。

二、指導書寫

1.學習撇、捺的寫法。

我們首先來練習兩個筆畫的書寫,教師示範講解書寫要點。

撇:從右上向左下,起筆時重,以後漸輕,收筆時較快,形成尖狀。

捺:從左上向右下,起筆較輕,以後漸重,收筆前更重,稍頓後向右輕輕提起,形成尖狀。

2.指導書寫“人”。

(1)教師示範,講解要領。強調書寫規則:先撇後捺,呈三角形,撇從豎中線上起筆,兩個筆畫收筆處在一條直線上。

(2)學生練習。

3.運用遷移法學習書寫“大”。

(1)觀察比較“人”與“大”中“人”的區別,引導學生注意這兩個字在書寫時佔格位置的不同。

引導學生明確“大”像人的正面,有手有腳。要先寫長橫,再寫“人”。長橫在橫中線偏上位置,“人”從上半格的中間處起筆,撇高捺低,但相差不是很大,都從豎中線上起筆。

(2)教師一筆一筆做示範,學生觀察。

(3)學生練習描紅,書寫生字,教師強調書寫姿勢。

(4)師生評議,培養學生寫字興趣。

4.小結:我們在書寫生字時,要注意觀察筆畫的位置,要做到一看,二寫,三對照,養成良好的寫字姿勢,通過不斷練習來寫好漢字。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的寫字指導,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天天練。本環節繼續指導書寫,完成本節課中要求會寫的字的書寫訓練,同時注重對寫字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用遷移法來書寫生字,爲書寫更多的生字做好準備。教師總結了“一看,二寫,三對照”的寫字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使其書寫規範、端正、整潔。

三、詞語遊戲

1.摘果實遊戲。

課件出示蘋果樹豐收的圖片。

師:同學們,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季節,還是一個收穫的季節。讓我們到豐收的蘋果園裏看一看吧!

引導學生做摘蘋果生字卡片的遊戲。

2.找部首遊戲。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新的部首朋友,它們就藏在這些生字中,你能用善於發現的眼睛找到它們嗎?(課件出示:秋 樹 葉 會)

學生找到新學的部首後,部首相應地變紅。

設計意圖:創設了豐富的情境,通過多種形式的識記詞語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鞏固生字。這對學習生字的讀音、生字的組詞、新學部首都起到了鞏固、複習作用。

四、指導背誦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象課文中描繪的畫面。

2.指導背誦第1自然段。

過渡:這篇課文把秋天描寫得非常美,對於這樣優美的語言我們要想辦法背誦下來。背誦也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這樣纔會背得又快又牢。

(1)找一找秋天的變化,提煉出關鍵詞語:天氣涼,樹葉黃。

(2)出示畫面引導學生背誦。

(3)小結:我們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美麗的畫面就會很快把課文背誦下來了。

3.指導背誦第2自然段。

(1)抓住關鍵詞語說一說:第2自然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呢?(大雁南飛)

(2)課件出示句式:一會兒……一會兒……。

有時,我們還要記住特殊的句式,它會幫助我們更快地積累好詞佳句。

同學們將關鍵詞語加入到這樣的句子中,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很快背誦下來的。

(3)練習背誦。

(4)同桌互相檢查背誦,指名背誦,男生女生競賽背誦。

4.齊聲背誦第3自然段。

5.小結方法:背誦也是要有方法的,抓住關鍵詞語、想象畫面,都是不錯的背誦方法。

6.出示課文畫面,齊聲背誦課文。

設計意圖:重視背誦積累,從而豐富學生的語言材料,增強體驗,培養語感。教學中注重對背誦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通過關鍵詞語提示、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熟讀成誦等方法來提高背誦質量。

五、拓展延伸

1.想一想,說一說,畫一畫。

想一想你見過的秋天景色,用幾句話描繪出來,也可以用手中的畫筆畫一畫,給畫起個名字。

2.學生在優美的音樂聲中畫一畫自己眼中的秋天,並寫上一句話。

3.小組內交流。

4.全班內展示。

5.說話練習。

秋天美嗎?你喜歡秋天嗎?爲什麼?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畫一畫,畫出學生心中的秋天,再通過說一說“你喜歡秋天嗎?爲什麼?”說出學生心中的感受。激發並拓展了學生對秋天的熱愛之情,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

六、總結全課

同學們,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天風兒輕,夏天百花開,秋天菊花雅,冬天梅花香,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可愛之處,讓我們多到大自然中去走走,去尋找,去發現,好嗎?

設計意圖:由對秋天的感受拓展到對大自然的觀察、體驗和感受,鼓勵學生留心觀察,善於積累,從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板書設計

秋天

教學反思

1.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儘量引導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和體會秋天的景物特徵,通過看拼音讀、拼音漢字結合讀、看漢字讀、利用分段讀、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等多種形式,調動學生的讀書熱情,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秋天的美麗,激發學生髮現美、尋找美的情趣,培養學生愛美的情操。

2.教師在教學中採用了“隨文識字”的教學方法,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學生們興趣盎然,紛紛說出了自己識記生字的好辦法。教師通過字理識字,展現了豐富的字理圖,例如對“片”“大”的教學,增強了對生字的直觀性、整體性認識,“秋”字的字理故事激發了學生對漢字的喜愛之情,充分發揮了字理教學的重要作用。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積累詞語;理解兩篇文章的讀書觀點,提高對讀書目的、方法、作用的認識。

二、過程與方法:理清思路,理解觀點;分析兩篇文章的論證方式、方法,揣摩體會語言風格;初步學習駁論文的寫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讀書的興趣,積極引領學生讀書,引導學生探討正確的讀書觀。

【重點難點】

一、重點:學習體會課文中出現的名言警句;學習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方法。

二、難點:學習體會本文十分簡練的論述語言。

【教學方法】創設情境,激發思維;巧設問題,對話討論。

【課前準備】

作者資料,課件,學生做好預習,圈點勾畫注。

【教學課時】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談讀書》

一、導入新課

1、導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是人生一大要事,亦爲人生一大樂事。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兩篇談論讀書的文章。

2、出示課題。

二、檢查字詞預習

1、給加點字注音。

2、解釋詞語。

三、學習《談讀書》

(一)師生交流導入:“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書香,我們一天天長大了。請你坦誠地告訴大家:你喜歡書嗎?你讀過那些書?讀書的過程你有那些感悟?

(二)交流作家資料

交流後出示:培根(1561-1626),英國哲學家、作家。出身官僚家庭。劍橋大學畢業。

後又學習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長,封爲勳爵。1626年冬由於在野外實驗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樹在哲學方面。認爲“知識就是力量”。因此馬克思稱他爲“整個現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隨筆》是培根在文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此外,培根還寫了法律著作、歷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幻想遊記《新大西島》等。

(三)交流讀書名言

(四)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的中心話題“讀書”,圍繞這一話題,談了些什麼內容?

(五)口味句段

1、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

2、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幹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

3、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需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取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味同嚼蠟矣。

4、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六)學習論證方法,體味表達效果

揣摩文中的這幾段文字,說說它們的觀點是什麼,又是怎樣闡述這些觀點的。

1、從“讀史使人明智”到“皆成性格”。

2、從“人之才智但有滯礙”到“皆有特藥可醫”。

3、從“讀書補天然之不足”到“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

4、從“書亦可請人代讀”到“味同嚼蠟矣”。

(七)體驗反思

對於作者的'讀書觀,你如何評價?請談談你的認識和感受。

(八)拓展延伸

名人讀書語錄和讀書方法舉例。

(九)作業:品讀積累。

第二課時《不求甚解》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

1、讀書,有千般樂趣,有萬種讀法。這裏,向大家推薦一種全新的讀書方法--不求甚解。

2、簡介作者。

二、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三、速讀,整體感知,把握要點

1、教師介紹駁論文知識。

2、文章的靶子是哪句?

探究學習

1、作者是怎樣批駁別人的觀點?

第二段:說明人們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

第三段:全面分析陶淵明的讀書態度。

第四段:說明因爲“會意”不易,所以陶淵明只好說“不求甚解”。

第五段:提倡虛心的“不求甚解”的讀書態度。

第六段:介紹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態度讀書的。

第七段:全面解釋“不求甚解”。

第八段:說明陸象山語錄的意思。

第九段:強調重要的書要反覆閱讀。

2、文章舉了哪些例子?引用了哪些名言?

第五段舉了普列漢諾夫的例子。他自以爲熟讀馬克思的著作,“求甚解”,實際上做了許多曲解。

第六段舉了諸葛亮的例子。諸葛亮讀書是“觀其大略”,比徐庶等人“多於精熟”高明,知識面更廣,瞭解問題更全面。

第八段:引用陸象山語錄。“讀書且平平讀,未曉處且放過,不必太滯。”

遷移:

1、你愛讀書嗎?能談談你讀書的方法嗎?

2、自擬讀書格言。

四、理清本文論證思路

五、文本探究

1、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義。

2、討論:

①“好讀書”和“不求甚解”有什麼關係?

②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爲什麼要反對馬馬虎虎的態度?

③本文主要討論了什麼問題,用了什麼樣論證方式?

六、拓展延伸

學習《不求甚解》的寫法,對下列成語進行辯證分析,運用求異思維,口述新的立意。

①“見風使舵”新解

②“班門弄斧”辯

③“濫竿充數”辯

七、課文總結

八、結束語。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4

一、激趣導入,看故事:

1、一個寒冷的冬天,紐約一條繁華的大街上,有一個雙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掛着一塊牌子,上面寫着:“自幼失明”,經過的人沒看見他似的走開了。

有一天,一位詩人走近他身旁,他便向詩人乞討。詩人說:“我也很窮,不過我給你點別的吧。”說完,他便隨手在乞丐的牌子上寫了一句話。

那一天,乞丐得到很多人的同情和施捨。

大家想想:詩人到底寫了什麼呢?如果是你,你會改寫爲什麼?

出示答案“春天就要來了,可我不能見到她”後請同學們談談在語言上有什麼的特點。

2、講解同學們的作文在敘述方面的問題:

無話可說、辭不達意,語言平淡。

這三點幾乎是通病,一篇作文,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湊夠了字數,讀起來卻讓人覺得像白開水一樣——淡而無味。孔子說得好:“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缺少了靚麗的語言包裝,再深刻的立意,再豐富的內容,也會顯得黯然失色。

好作品既是寫出來的,也是改出來的。“文章不厭百回改”。曹雪芹“披閱十載,增刪五次”,最後才完成文學鉅著《紅樓夢》;魯迅創作散文《藤野先生》,先後改動90多處才最終定稿。

那麼作爲學生來講,在作文時如何修改潤色才能讓自己的語言生動形象,“美”起來呢?

二、展示學習目標

1.瞭解讓作文的語言“美”起來的方法。

2.能運用所學的方法改寫句子或文章片斷,並運用到寫作中去。

三、比較下面的句子,哪一句對景物的描寫更貼切更傳神?

A.月光如流水一般,照在這一片葉子花上。青霧升起在荷塘裏。

B.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裏。

A.每個晚上,山下亮起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燈光。

B.每個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燦爛的萬家燈火,山上閃出疏落的燈光。

思考:B句用什麼方法使語言富於表現力

明確:精心選用詞語,使用修飾語

原句:傍晚,我打着傘走在路上,突然一位同學跑來說:“咱倆擠擠吧。” (只有簡單的主幹,不具體,如何加以擴大,使語句生動起來?)

改句(加上修飾成分後):

“那是一個風雨交加的傍晚,我一個人打着傘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突然從身後竄上來一位同學,一下子用手搭住我的肩膀說:‘雨真大咱倆擠擠吧。’” (這樣風雨交加的景象和借傘者的懇切詼諧情態躍然紙上)

板書方法一:妙用詞語、添加修飾語

在繪景狀物寫人敘事時,精心挑選最富有表現力的字眼做修飾語,能把意思表達得更準確、鮮明、生動我也試試:

1、有個小珠子落在地上。

有個小珠子從桌子上滾了下來,在地上叮叮噹噹地跳着。

2、描寫起得晚,快要遲到的情景。

天哪,要遲到了!我馬上起牀,穿好衣服,洗了臉就去學校了。

3、天呀,要遲到了,我開被子,下牀來,過衣服,上鞋子,幾步進洗手間,出牙刷,上牙膏,在口中胡亂了幾下,然後下毛巾,在臉上了幾把,起外套,出宿舍。

天呀,要遲到了。我掀開被子,從牀上爬起來,拿過衣服,穿上鞋子,幾步跑進洗手間,找出牙刷,擠上牙膏,胡亂刷了幾下,然後拿起毛巾,在臉上洗了幾下,穿上外套,跑出宿舍。

天哪,要遲到了!我踢開被子,從牀上跳下來,慌慌張張地拽過衣服,套上鞋子,幾步躥進衛生間,急急忙忙抽出牙刷,塗上牙膏,在嘴裏胡亂地戳了幾下,然後扯下毛巾,在臉上抹了兩把,飛快地鑽出宿舍,往教室跑去。

再品讀美句,看出美在哪裏?

1、一張小小的紅葉兒,聽了狡猾的西風勸告,私下離開母枝出來玩耍,走到半路上,風兒偷偷地溜走了,他便一跤跌在溪水裏。

2 、溪水是怎樣的開心呵,她將那可憐的迷路的小紅葉,推推擠擠地送到一個旋渦裏,使他滴滴溜溜地打圓轉兒;那葉向前不得,向後不能,急得幾乎哭出來;水笑嘻嘻的將手一鬆,他才一溜煙地逃走了。

3、愛心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心是一泓出現在沙漠裏的清泉,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心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思考:以上語句啓示我們用什麼方法可以使描寫生動形象?

明確:運用修辭手法(擬人、比喻、排比)

板書方法二:巧用修辭添魅力

比較一下:同一意思,兩種表達,哪個的語言更“美”?

1. A.她長得很瘦。

B.她瘦得如秋天的田野上一顆孤零零的高梁。

2. A.天黑了。

B.白日害羞地依偎進山的懷抱。

3. A.媽媽給了我一切

B.如果我是一艘小船,媽媽就是溫馨的港灣,讓我幸福停靠;如果我是一粒種子,媽媽就是那一方熱土,讓我茁壯成長;如果我是一片白雲,媽媽就是那蔚藍的天空,讓我馳騁翱翔。

我也試試

1、太陽升起來了。

太陽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冉冉升起來了。或:太陽公公在地平線上露出了笑臉。

2、這眼神,讓我感到溫暖。

改爲:這眼神,猶如冬日裏送來的一縷陽光,讓我從頭到腳都感到暖洋洋的。

比較句子:

1、原文:我們只有樹立遠大的志向,才能成就一番宏偉的事業。

改文:我們只有抱着“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豪情壯志,才能成就一番宏偉的事業。

2、原文:我喜歡靜謐的感覺,更向往悠閒的意境。

改文:我喜歡“人跡板橋霜”的靜謐,更向往“採菊東籬下”的悠閒。

思考:改文比原文好在哪裏?

明確:引用詩句

板書方法三:巧用詩句增文彩

我們也試試:

1、原文:感謝小草教給我堅強,感謝落花教給我奉獻。

改文:“ ”,感謝小草教給我堅強;“ ”,感謝落花教給我奉獻。

改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感謝小草教給我堅強;“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感謝落花教給我奉獻。

2、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比如廬山瀑布,泰山絕頂,還有那長江三峽,以及那秀麗江南。

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愛那“ ”的廬山瀑布,我愛那“ ”的泰山絕頂,還有那“ ”的長江三峽,以及那“ ”的秀麗江南。

我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我愛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我愛那“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的泰山絕頂,還有那“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長江三峽,以及那“日出江花紅勝火”的秀麗江南。

巧用佳句(引用詩句)的注意事項:

首先,引用的佳句語意要符合自己的表達需要;其次,必須要將佳句和自己的語言自然、規範的銜接在一起,組合後的語句要通順、流暢。

四、小結:

使作文語言美起來的方法:

1.妙用詞語、添加修飾語(形容詞、動詞、擬聲詞、新詞、仿詞)。

2、巧用修辭添魅力(比喻、擬人、誇張、排比)。

3.巧用詩句增文彩。

精彩文段欣賞了便可以成仙,我於是常常拔它起來,牽連不斷地拔起來,也曾因此弄壞了泥牆,卻從來沒有見過有一塊根像人樣。如果不怕刺,還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攢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遠。

五、練習:

下面請大家欣賞風景畫,嘗試用所學技法的任意一個,用一句最美的語言描繪你所看到畫面。

展示三幅圖片

六、作業:

《那一刻,我很難忘》不少於600字。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5

一、教材分析:

第四組教材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共編排了三篇精讀課文:《花鐘》講對植物的有趣觀察和發現;《蜜蜂》講對動物的細心觀察和試驗;《玩出了名堂》講在玩耍中對物品的觀察與發現,一篇略讀課文《找駱駝》,一個語文園地(包括口語交際、習作、日積月累、寬帶網),內容豐富多彩,並滲透了在觀察中要用心思考、勤於動手,纔能有所發現的意識。

這組教材都很好地體現了以專題組織內容、加強整合的編寫指導思想。比如,專題是“細心觀察”,在教材導語中提示了本專題,又提示學生留心觀察,在《花鐘》後又引導學生去觀察周圍的花和其他事物,還建議寫觀察日記。在《玩出了名堂》後安排小練筆“寫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穫”。“口語交際”讓學生說說最近觀察了什麼,有哪些新的發現。“習作” 則讓學生寫一則觀察日記。在“日積月累”中要求學生讀背反映四季瓜果蔬菜的農諺。而“寬帶網”則引導學生去搜集和閱讀更多的觀察與發現的故事。前面有佈置、中間有鋪墊、後面有拓展、交流。從中可以看出各種活動之間是相互聯繫,密切配合的。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怒”、“暮”等31個生字,會寫、會用“豔”、“內”等

41個生字。

2、理解本單元的新詞,着重掌握本單元課後《詞語表》中的56個詞語。

3、學寫觀察日記,繼續培養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掌握生字新詞,引導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2、難點:讓學生理解觀察的意義,並養成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四、課時安排12——14課時,其中:《花鐘》3課時,《蜜蜂》3課時,《玩出了名堂》2課時,《找駱駝》2課時,《語文園地》3——4課時。

五、教學建議

根據教材的這些優勢,教學中我們要把握好編輯意圖,加強整合的意識,使各部分的教學相互關連,緊密配合,突出整體性、綜合性,立足在語言文字的`基礎上,滲透人文內涵。

首先要圍繞單元主題,精心安排教學內容和活動,將精讀與略讀、閱讀與口語交際、習作緊密結合。

要以讀爲本,讓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展開想象,在讀中感受與欣賞,在讀中培養語感,積累語言材料。

學生通過聽、讀、辨,自己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美的慾望。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盧老師就是通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感悟能力。

同時,我們還應該採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積累語言。一是在閱讀賞析中積累優美的詞語和精彩的片斷,這在教材的課後練習中就十分注重引導。如第14課《蜜蜂》的摘抄訓練:“我要把喜歡的句子抄下來”,還有11課《秋天的雨》和13課《花鐘》的朗讀背誦訓練:“我要多讀讀課文,還要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這裏我們也要注意處理好“民主與集中”的關係。二是倡導積累課外閱讀和生活中獲得的新鮮語言材料,都是這方面的引導。老師們一旦加強了這樣的一種意識,就會發現很多引導機會,《花鐘》課後讓學生填一填表達鮮花開放的不同說法,我們就可以提議蒐集描寫花兒開放的優美詞句,等等。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認識“頸、厲”等8個生字。會寫“頸、鄭”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高傲、鄭重、厲聲、京劇、倘若、侍候、脾氣、供養、鄰近”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4、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注意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體會作者對動物的思想感情,學習作者具體生動描寫動物的寫法。

課前準備

1、準備白鵝掛圖或白鵝活動情景VCD,“淨角出場’'VCD。

2、收集有關“鵝”的'故事和古詩。

第一課

導入揭題

1、出示白鵝活動資料(VCD或圖):同學們,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動物朋友,仔細看看它是誰?你喜歡它嗎?

2、你熟悉鵝嗎?看到鵝你會想到些什麼?

a、出示駱賓王的《鵝》,齊讀:“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b.王羲之寫“鵝”的故事。

過渡:七歲的駱賓王寫鵝,妙趣橫生,大師豐子愷筆下的鵝又是什麼樣子的呢?你們想知道嗎?

初讀感知

1、出示導讀:

a.自由讀文,遇到生字詞多讀幾遍,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b.你喜歡大師豐子愷筆下的鵝嗎?爲什麼?請在相關文字旁寫上喜歡鵝的原因。

c、有什麼不懂的地方,請在相關文字邊上打上“?”。

2、學生自由讀文,完成“導讀”要求。

3、檢查生字詞。(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讀錯的字)

4、交流。(可以用說理由、感情朗讀、表演等形式)

a、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部分。

b.小結:同學們談得真好,讀出了自己的喜愛之情,把作者筆下的這隻白鵝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

c、全班齊讀課文一遍。

5、質疑。

a、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梳理、板書。

b、選取有價值的問題作爲教學的重點。如:

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白鵝有哪些特點?作者怎樣具體描寫這些特點?

細讀解疑

1、自由讀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四人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可採用以下三步,幫助學生理解過渡句的作用。)

a.出示第二自然段,討論:鵝的高傲表現在哪裏?

b.理解“更”的用法。(承上啓下,突出“下”o)

c、讀寫結合訓練。

題目《我的爸爸》

內容:a、在生活上,爸爸無微不至地關心我、照顧我。

b.在學習上,爸爸對我的要求十分嚴格。

要求:請根據本篇作文的兩個重點內容,給這篇作文寫一個起“承上啓下”作用的過渡段。

4、小結。

a、承上啓下。

b.點明鵝的特點。

c、告訴我們白鵝的高傲表現在“姿態;叫聲、步態、吃相”四個方面。

總結

咱們班的同學學習的本領真強,通過自己讀書、討論,解決了自己提出的問題。我們不僅簡單瞭解了豐子愷筆下具有高傲特點的白鵝,而且學習了“承上啓下”的寫法,這種過渡方式使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在今後的作文中希望同學們能加以應用。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7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經歷。

2、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3、比較本文與《貓》在寫法上的異同點。

教學重、難點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偉大的母愛在母雞身上的具體體現。

課前準備

瞭解母雞的生活習性及有關母雞的趣事(農村的學生可通過實地觀察瞭解,城市的學生可通過閱讀、上網、請教他人、利用音像資料等方法進行7解)。

教學過程

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整理的關於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在熱愛生活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麼,老舍眼裏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雞》

自讀自悟

1、師生共同制定讀閱讀目標。

a、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b.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正確、讀流利。

c、理清文章條理,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d.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隻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文章在寫法上各有哪些特點?

(不同之處:《貓》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終是喜愛的情感,而本文體現的是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註。

彙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a.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如:“我一向討厭母雞。”“可是,現在我改變了心思,……”“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

b、作者分別通過哪些事例具體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如:隨處亂叫 欺軟怕硬 發狂炫耀 負責 慈愛 勇敢 辛苦)

c、聯繫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d.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爲“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爲什麼?

2、全班交流。

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分辨褒貶,積累語言

1、思考討論:

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情感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所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採蜜本”上。

反覆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後,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後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複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並能正確書寫。

2、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複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學會3個複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並能正確書寫。

2、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複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難點:能夠認讀聲母與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拼讀本課的複韻母音節,會讀拼音詞。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掛圖 拼音小黑板 拼音卡片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學會3個複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能夠讀準音、認清形,並能正確書寫。

課時重難點:準確讀出複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看見過把兩個單韻母放在一起的拼音字母嗎?這樣的字母叫複韻母。我們今天就來學習複韻母。

板書:aieiui

問:這裏的複韻母都是由幾個字母合成的?

講:像這樣由兩個或三個字母組成的韻母就叫複韻母。

二、看圖學習語境歌,引出aieiui

1、圖上畫的什麼時候,誰在幹什麼?

教學語境歌:扎籬笆,圍樹苗,一棵矮來一棵高。éiéiéi,小羊羔,快快過來吃青草。

2、這兩棵小樹苗怎樣?引出高矮的“矮”。

小女孩在幹什麼?引出圍籬笆的“圍”。

小男孩在幹什麼呢?嘴裏會發出什麼聲音?引出“éi”。

3、只要把高矮的“矮”,嘴裏會發出的聲音“éi”,圍籬笆的“圍”,都讀成第一聲就是我們要學的aieiui。

三、看圖學習字母ai

講:圖上的兩棵樹苗一棵高,一棵矮,“矮”就是字母ai的音,ai要先發a的音,開口度大,聲音響亮,然後迅速向i滑動,i的發音輕短,合起來一口氣讀成ai。

教師範讀:ai。

學生學讀ai。

ai有四個聲調:āiáiǎiài。

(集體讀字母和四聲,個人讀,分行讀)

記憶āi的形。

四、看圖學習字母ei

1.圖上的小孩子在餵羊羔,他嘴裏會發出什麼聲音呢?

講:ei發音的方法和ai一樣,要先發e的音,e讀重一點,i讀輕短一點,模糊一點,就成了ei的音

教師範讀:ei。

學生學讀:ei。

ei有四個聲調:ēiéiěièi。

(運用多種方法練習讀。)

2.怎樣記字母的形呢?

可以根據發音來記形。

五、看圖學習字母ui

問:1.圖上的小女孩在幹什麼?

講:圍籬笆的“圍”發第一聲就是ui的音,要先發u的音迅速向i滑動就是ui的音。

學生練習讀準ui的音。

板書四聲進行練習。

2.怎樣來記ui的形呢?

六、鞏固練習

看板書採用多種形式讀準音

課中休息:

兒歌:複韻母,真有趣,兩個字母在一起,

口形變化要注意,合成一音要牢記。

七、講標調方法

aieiui都是由兩個單韻母合成的,那麼標調的時候應當寫在誰的頭上呢?

老師教你們一首兒歌,這首兒歌就告訴我們怎樣標調。

兒歌:有a不放過,沒a找oe,

iu並列在一起,注意標在後一個。

八、指導書寫:

兩個字母靠的近一些,佔格的方法和以前學的一樣。

九、作業

練讀aieiui的四聲。

連寫aieiui。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能正確快速認讀聲母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準確拼讀本課的複韻母音節詞。

2、會發現我們身邊有許多藏着aieiui的音節。

3、試着用拼音詞講故事。

課時重難點:

能正確快速認讀聲母aieiui組成的`音節,會準確拼讀本課的複韻母音節詞。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以舊引新,作好鋪墊。

1、師:小朋友,我們拼音王國裏呀又多了3個複韻母朋友,你看他們來了:多媒體出示aieiui,誰能叫出他們的名字?

生:aieiui

2、師:已經認識他們了!那他們的兄弟姐妹認識嗎?你看他們也來了:多媒體出示:aiaiaiaieieieiei uiuiuiui

師:誰來讀ai的兄姐妹

生:āi ái ǎi ài

師:ei的兄弟姐妹呢?

生:ēi éi ěi èi

師:ui的兄姐妹也想讓你們喊喊,誰來?

生:uīuí uǐ uì

師:齊讀:

3、師:如果他們的隊伍排亂了,你們能認出他們來嗎?

出示打亂的aieiui的四聲誰能認出他們來呢?

師:那我們來開火車!

師:我們一起來叫叫他們的名字!

師小結:小朋友,你們真是了不起,不按順序也可以認出他們來!爲了獎勵大家,老師要講一個故事給你們聽,想聽嗎? 那就腳放平――腰挺直!

二、故事導入,激發興趣,探究新知。

㈠聽一聽

師:有一天呀,烏龜和白兔碰到了一起,小白兔嫌烏龜爬得慢,烏龜不服氣,於是他們之間進行了一次比賽。你們看,他們正在比賽呢?多媒體出示:龜兔賽跑圖,小朋友們,他們各自都在幹什麼呀!

㈡說一說:

生:烏龜在拼命地爬 小白兔在睡覺

師:哦,烏龜在爬,白兔在睡覺。

多媒體相應出示:wū guīpá báitùshuì

㈢找一找

師:小朋友們,你們找找看,我們學過的複韻母藏在什麼地方?看誰的火眼金睛能把他們找出來。

生:藏在烏龜的guī中 生:白兔的bái中 師:還有呢? 生:睡覺的shuì中

師:對,就藏在這兒。(邊說邊操作,紅色閃爍u??iu?)

㈣拼一拼

1、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找出來了!是呀,我們平常說的每一句話,書中的每一個字都是由我們學的拼音字母組成的! 拼音王國裏多了這3個複韻母,聲母們都來歡迎他們,都想和他交朋友。

你們看:ai找到了朋友。出示:bpkh ai

2、師:ai找到了哪幾個好朋友,誰來說說他們的名字

生:bpkh

3、師:聲母b和ai交朋友,拼讀的時候怎麼拼呢?先聽老師拼?b-aibaibai 誰告訴我,老師是怎樣拼的?

生:聲母要輕一點。 生:韻母要響一點,拼得時候要快一點。

師:是呀,聲母輕短 生:韻母響, 師:兩音相連 生:猛一撞。

師:說的好!我們一起來拼一下: 生:baibaibai

4、師:那其餘幾個怎麼拼呢?自己先試試。 師:誰先來: 生:paipaipai

5、師:跟聲母kh交朋友,誰來拼? 生:kaipaipai 生:haihaihai 師:好,誰來領大家一起讀:(一位學生領大家一起讀)

6、師:ai交了朋友,ei也想要交朋友呀!他的朋友誰來喊。

出示:mw ei

7、師:怎麼讀好他們呢?我們男女生來比賽好嗎?先自己試一試。 師:這個誰來讀:男生來,派一個代表先來讀! 生:meimeimei 師:男生齊讀。 師:這個女生來讀,也先派一名代表! 生:weiweiwei 師:女生齊讀! 師:不分勝負:那交換後再讀!(女生先讀,再男生讀)。

8、師:aiei都有了朋友,ui當然也要有朋友啊!誰能來讀好它?

先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學生練讀) 師:呆會兒我們開火車讀,看哪列火車開得順,要不要準備一下。(學生積極的準備) 師:準備的怎麼樣了?再請同學互相讀給同桌聽,同桌之間也要交好朋友。(同桌互讀) 師:火車哪兒開? 師:哪兩列火車並列一起來開!

三、聯繫生活,拼讀音節,自主探索。

1、師:小朋友們,老師又要帶大家出發了,去認識三樣新事物,想去嗎?那就(師:一二三生:坐端正)

2、師:你們認識他們嗎?多媒體出示:白菜梅花書櫃 生:一棵白菜,一枝梅花,一個木櫃(注意學生用的量詞)

師:這是我們常吃的白菜出示:白菜báicài bái是由什麼組成的呀? 生:bái是由聲母b和韻母ái組成的。 師:誰來把它拼出來:生:báibáibái師:一起來拼? 師:cài是由什麼組成的? 師:誰來拼?生:càicài 師:誰能把這個音節連起來拼一下: 生:báicài師:說的真好,獎給你一個大拇哥! 師:我們一齊讀!

3、師:那這兩個音節詞誰來拼讀,先自己試一試。 師:誰來讀第一個? 生:shuguì師:第二個誰來讀? 生:méihuā 師:huā是三拼音,讀時要注意:聲輕介快,韻母響。 師:齊讀。 師:男同學讀梅花,女同學讀書櫃。 師:調過來讀

四、迴歸生活,給物標音。

1、師:小朋友真聰明,爲了獎勵大家,老師跟大家來做個遊戲!猜一猜,誰能猜出我做的是什麼動作?(師做“飛”、“拍”、“睡”的動作)

2、師:老師在幹什麼?(老師做飛的動作) 生:老師在飛。 師:對,這就是小鳥飛的音節,誰來拼?你能帶大家讀一讀嗎? 生:feifeifei 師:你帶領大家讀得真好,老師把這個好看的圖片送給你,課間遊戲時你帶同學一邊飛一邊拼讀,好嗎? 生:好的。(學生非常高興地坐下了)

3、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周圍也有好多藏着aieiui這3個音節的詞語,我們來找一找好嗎? 生:好的。 師:(老師指着黑板問)這是什麼? 生:黑板。 師:黑板是什麼顏色的? 生:黑色的。 師:開動小腦筋,想想這裏藏着誰? 生:“黑”裏藏着ei。 師:真聰明,誰來讀這個音節! 生:heihei 師:我們把它貼在黑板上標出來。

師:牆壁是什麼顏色的?這裏藏着什麼? 生:“bái”裏藏着ái。 師:這是我們小朋友用的水杯,這裏藏着什麼? 生:這裏藏着ēi。 師:還有嗎? 生:這裏還藏着?i。 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些音節,然後把他們貼上去。生拼讀音節)

4、師:小朋友們,其實生活中還有好多地方可以用我們學的音節去標出來,請小朋友在課後找出來告訴老師,看誰找得最多。

五、運用音節,自主講話

1、師:小朋友們,剛纔老師講了龜兔賽跑的故事,但是,龜兔賽跑結果怎樣呢?要請小朋友自己來講!你們行嗎? 那在講故事之前,先要把這些音節讀熟。出示:龜兔賽跑圖 誰來讀。 生:wuguipabaitushui師:讀得真棒,這裏有個整體認讀音節wu都讀好了,應直接讀,不能拼,我們一起讀。(生齊讀)

2、師:那誰來根據漢語拼音把這個故事講給大家聽?先自己試試。 生:有一天,烏龜…… 師:講得真好!如果把故事中的白兔和烏龜的話講的更生動些,故事肯定會更好聽。請小朋友們回去作充分的準備,下節課我們進行故事比賽。

3、老師這裏還有一句關於龜兔賽跑句子呢,能讀出來嗎?

小白兔,白又白,要和烏龜來比賽,你猜猜,誰厲害?

六、總結

今天我們讀了聲母與aieiui相拼的音節,小朋友們學的很認真,大家要好好學拼音,學好了拼音我們就能說好普通話,能自己讀懂故事書了。

語文第四單元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結合意象品味詩歌意境,感受詩歌表達的豐富情感。

2.在反覆誦讀的基礎上,瞭解本詩復沓疊唱的手法,感受其聲韻美,並領會其對錶達情感的作用。

3.體會詩歌中表達的對故土、祖國深切的眷戀之情,並理解其作爲人類美好情感的共通之處。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賞析詩歌採用復沓疊唱結構技巧的妙處。

思維發展與提升:理解詩歌的意象特點,分析意象在主旨表達方面的作用。

審美鑑賞與創造:分析詩中稱呼轉變的作用,體會詩歌在抒情方面的藝術技巧。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迷娘思鄉和追求美好世界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賞析詩歌採用復沓蠡唱結構技巧的妙處。

難點:

理解詩歌的意象特點。

課前準備

1、指導學生完成預習

2、製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詩歌是人類最古老的發明,也是最珍貴的瑰寶。它是語言的精華,是智慧的結晶,是美的靈光,也是我們純粹的精神家園。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外國詩歌,歌德的《迷娘(之一)》,讓我們一起在詩歌的世界裏翱翔。

二、寫作背景

歌德從一個反叛作家變成了一個封建小朝廷的官吏和宮廷文人,但是,他的內心充滿矛盾,爲了行政工作他不得不在許多方面對外妥協,對己剋制,在他在也無法忍受這種令人窒息的環境時,《迷娘(之一)》就是在這種境況下寫出的。1786年他來到早已嚮往的意大利,在意大利,他遊遍各個城市和西西里島,宏偉的大自然、豐富的文化遺產、純樸的民間生活,都使他心曠神怡。

三、作者介紹

歌德(1749-1832),德國著名詩人,歐洲啓蒙運動後期最偉大的作家。他曾短時當過律師,但主要志趣在文學創作方面,是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中堅。歌德不僅善繪畫,對自然科學也有廣泛研究。其創作囊括抒情詩、無韻體自由詩、組詩、長篇敘事詩、牧童詩、歷史詩,歷史劇、悲劇、詩劇,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教育小說、書信體小說和自傳體詩歌、散文等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最著名的是書信體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詩體哲理悲劇《浮士德》和長篇小說《威廉邁斯特》。

四、題目解讀

“迷娘”,《威廉麥斯特的學習時代》的小說人物。

五、層次結構

本文共分爲三個部分:

第一節,表現了故國意大利的美好景物。

第二節,描述了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

第三節,描述了迷娘被拐到德國的沿途風景。藉助不同場景的描述,表現了迷娘對故國的熱愛與思念。

六、全文分析

1.第一節中“你知道嗎,那檸檬花開的地方”是什麼地方?詩歌選取哪些意象來描寫“那檸檬花開的地方”的美好的?請結合詩歌做簡要分析。

明確:

“那檸檬花開的地方”指迷孃的祖國意大利。詩歌在描寫意大利景色時,選取具有意大利典型特徵的意象,比如用檸檬花、藍天、和風、靜立的桃金娘、高展的月桂等來描寫意大利,並把對故國的情感融入景物之中,抒發了濃郁的思鄉情感。詩歌就是這樣通過具體感人的意象來描繪迷娘故國意大利的美麗風光,抒發迷娘對故國的依戀、思念之情的。

2.詩歌中哪些意象具有象徵意義?其對詩歌主旨的表達具有怎樣的作用?

明確:

桃金娘和月桂。桃金娘爲維納斯的神樹,而維納斯是羅馬神話中愛與美的女神,象徵着愛情與美;月桂爲阿波羅的神樹,阿波羅是古希臘神話中的光明、預言、音樂和醫藥之神,消災解難之神,具有太陽神的屬性,象徵着光明和美好。

桃金娘和月桂與其他意象一起營造出美動人的畫面,承載了主人公對故鄉的熱烈情感,同時也使詩歌的主旨拓展延伸到對美好世界的追求這一更高的層面,起到昇華和深化主旨的作用。

3.本文三個詩節描寫的意象衆多,各不相同,但又有共同特點,那麼共同特點是什麼?

明確:

共同特點:都與故鄉有密切的關係,都表現出故鄉的美好和魅力。

首節選擇的意象有檸檬花、橙子、藍天、和風、桃金娘、月桂等,具有鮮明的意大利地域特徵,描繪出一幅優美動人的自然風光圖景;第二節所寫的圓柱、廳堂、居室、大理石立像等,具有古羅馬和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建築的鮮明特徵,宏偉而壯美;第三節則以迷霧、巖洞龍種、危崖、瀑布等意象,展現阿爾卑斯山的險峻之美和神祕色彩。這三幅圖景從不同角度表現了迷孃的故鄉意大利的美好、迷人和無窮魅力,構建起了一個迷離而又優美、令人神往的藝術世界,抒發了迷娘對美好故鄉濃郁的思念之情。

4.《迷娘(之一)》藉助各種意象就是爲了塑造一個人物形象——邁斯特,爲什麼詩中會有“愛人”“恩人”“父親”三個不同的稱呼?

明確:

這首詩以對知心人傾訴的形式完成。傾訴的人是迷娘,而被傾訴的.對象分別是這三個稱呼者,事實上,這三個被傾訴的人實際上是同一個人——邁斯特。迷娘在心中深深地愛着他,可她知道這是無法實現的,於是就由“愛人”轉而稱呼他爲“恩人”,進而稱呼他爲“父親”。這三種稱呼在詩中的轉換,表達了迷娘對邁斯特懷有的那種複雜、真摯而又深沉的情感,既哀怨,又美好。從感情上看是一種遞進關係!這種熾熱的愛被昇華爲一種美好的對父親的愛,又和思鄉之情扭結在一起,讓兩種感情都得到了昇華和強化,但又互相掩映,具有哀婉、含蓄而又深沉的美感效果。

5.這首詩在結構上的特點是什麼?有什麼好處?

明確:

這首詩運用了復沓疊唱的藝術結構技巧。每一節第一句開頭和第五句都採用了反覆的手法,加強了詢問力量,加深了想念的程度;每一節的最後兩句也採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構句式,只在個別關鍵的地方替換一兩個字,不僅使詩歌的思想內涵增大,使詩歌所表達的感情更加熱切和複雜,而且使詩歌具有音樂復唱的旋律美感,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

6.對於《迷娘》這首詩的抒情主人公,有人認爲是迷娘,有人認爲是作者本人。你認爲呢?結合“寫作背景”及相關“資料鏈接”,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

觀點一:迷娘。

①詩歌標題爲“迷娘(之一)”。

②從《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中的迷娘來看,迷孃的故鄉在意大利,而詩中的意象多具有意大利的典型特徵。

③從詩中的稱呼“愛人”“恩人”“父親”的轉換來看,抒情主人公的身份符合迷娘愛上邁斯特,感恩、依戀邁斯特的特點。

④詩中的意大利建築,宏偉壯美,應是迷娘幼時居住之所,與迷娘是一個貴族與自己的妹妹私通生下的孩子這一身份符合。

⑤《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中的迷娘被誘拐到德國,過着飢寒交迫、顛沛流離的生活,渴望有心愛的人相伴,回到故鄉意大利開始一種美好的生活,這與詩歌的情境一致。

觀點二:作者本人。

①詩歌《迷娘》創作於《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之前,詩中的迷娘並非小說中的迷娘,而應該是詩人自己藉以抒情的化身。

②意大利是文化氛圍濃厚的國度,厭倦魏瑪公國小朝廷的庸俗公務的歌德渴望到意大利汲取創作靈感,接受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的滋養。在創作《迷娘曲》之前,歌德已經兩次從瑞士的山上眺望過山南的意大利,並在創作此詩三年後前往意大利居住。詩中的美好景象是詩人對意大利的想象。

③《威廉邁斯特的學習時代》是一部成長小說,主人公邁斯特是個滿懷理想、充滿朝氣的熱血青年,他不滿現實的平庸和混沌污濁,追求人性完善和崇高的美好世界。而對美好世界充滿渴望與嚮往,正是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深層主題。

七、中心思想

《迷娘》以最委婉優美的形式,表達了歷經坎坷的迷娘對故鄉的思念,對美好世界的追求,以及她執着、深摯、哀婉而美好的心聲。詩篇明裏是寫迷娘對故國的思念,內裏也表達了詩人自己對意大利的熱愛和嚮往。

八、寫作特點

1、運用正歌和副歌的形式。

詩歌共三節,每一節都由正歌和副歌組成。正歌分別描寫了意大利的美好景物、迷娘幼年生活的房子、迷娘返回故國途中所見的景物。副歌則抒發了強烈的故國之思。正歌所描寫的景物是副歌所抒發情感的基礎,正歌和副歌相互配合,寓情於景,相得益彰,把感情的抒發推向極致。

2、運用重章疊唱的表達技巧。

詩歌三節正歌部分的第一句和第五句都採用了反覆的手法,加強了詢問的力度,加深了思念的程度;副歌部分採用了基本相同的結構和句式,只在個別關鍵的地方替換一兩個字,不僅使詩歌的思想內容增大,使詩歌所表達的感情更加熱切和複雜,而且使詩歌具有音樂復唱的旋律美感,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

3、意象鮮明,意境優美。

詩歌選取的意象帶有鮮明的意大利景物的特色,而且同是意大利景物,三節詩歌所選的意象的特點是不同的:第一節的景物高潔、寧靜,第二節的景物莊嚴、肅穆,第三節的景物神祕、古樸。同時,詩歌中,意象和迷孃的情感完美融合,構成了優美的意境,畫面有盡而情意無窮,令人陶醉。

九、補充資料

瞭解“意象”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來寄託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在比較文學中,意象的名詞解釋是:所謂“意象”簡單說來,可以說就是主觀的“意”和客觀的“象”的結合,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簡單地說就是借物抒情。

佈置作業

《迷娘》這首詩的三節正歌第一句開頭和第五行都採用了詩句反覆的手法,加強了詢問力量,增加了想念的程度;副歌部分採用了基本相同的架構句式,只在個別關鍵的地方替換一兩個字,不僅使詩歌的思想內涵增大,使詩歌所表達的感情更加熱切和複雜,而且使詩歌具有音樂復唱的旋律美感,增強了詩歌的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請你運用反覆的手法,描摹一種事物。150字左右。

課後訓練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月下

[俄]費特

我和你一道漫步,

在月亮的清輝裏。

我的心快醉了,

在神祕的沉默裏。

池塘像一塊閃亮的明鏡,

小草在嗚咽不息,

磨坊、小河和遠處都已沉浸

在月亮的清輝裏。

能夠悲傷?能夠不活着?

在這迷人的世界。

我們靜靜地走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