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精選10篇)

本文已影響 1.87W人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精選10篇)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1

《偉大的悲劇》是新課標七年級下第五單元的課文,本單元以探險爲主題,通過不同題材的學習,旨在培養學生敢於探險的勇氣,集體主義觀念和爲所熱愛事業獻身的崇高精神。從內容上講,本文寫的是斯科特探險隊一行五人精疲力竭卻又滿懷希望地奔向南極點,卻發現挪威人已經捷足先登,只好無奈但又十分堅毅地踏上歸途,最後一個個悲壯地死去的故事。教學結束本課時後,我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反思。

一、課堂教學情況

1、教師的授課情況

導入方面:

在本課時裏,我首先在《我心永恆》的背景音樂下,用三幅科學探索悲劇圖片以及南極風光,簡潔鄭重的用語言解說,以此導入課堂學習,創設凝重、沉思的氣氛,建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這一點我認爲作得比較成功,學生也在這種激發之下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潛能。

導學方面:

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有許多同學不理解,悲劇的故事爲什麼蘊含着偉大,是不是矛盾了?當時作爲教師的我沒有把答案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說出他們想知道的,或者說讓他們提出疑問在我的引導下逐步去解決。解決問題時,我讓學生抓住文章的文眼——悲劇和偉大,要求學生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心靈,引導學生相互交流,朗讀、評議,在讀與說中領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同時,我還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從不同方面深入探究,各抒己見,談談自己的理解,通過自主學習,同學們認爲課文悲劇的故事中蘊含着偉大不矛盾。因爲斯科特他們探險雖然犧牲了,雖然他們有死亡之悲、失敗之悲、作證之悲、世人之悲,但這悲劇後面體現着爲事業獻身的崇高精神和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他們始終扮演着英雄的角色,在這悲中正展示他們“偉大”的魅力所在,所以這是一場“偉大的悲劇”,讓學生知道這種精神將成爲“永恆”,激勵着後人前赴後繼。我認爲這樣指導,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凸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了知識和能力、情感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達標方面:

新課標要求學生要“關注自然,關注人類”“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本課時,我在這方面也較爲注重,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對課文主人公所生活的自然環境加以評價——他們認爲是惡劣的環境讓我們的英雄犧牲了,同時也關注了人們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生存是十分困難的一個事實,肯定了主人公爲人類作出的貢獻,知道了“不以成敗論英雄”的生存價值觀以及怎麼樣正確對待失敗,並在閱讀中體會到了一種精神的永恆,令人感到欣慰。

遺憾和不足方面:

該課時所教內容較多,沒很好的對課文內容進行較爲全面的探討,甚至有個別學生對課文還比較生疏,這也許是我的預習工作沒作好的緣故;學生自主質疑時抽生面有些窄,可能導致還有學生想提問而沒有機會,我也因此喪失了和更多學生交流的機會;

在體會文章語句的情感過程中,我忽略了對不同學生應該施以不同的閱讀指導的原則,在比較閱讀上有待加強;另外,如果時間充足的話我還有人類1911年首次踏上南極大陸的錄象給學生看,但很遺憾我只有忍痛割愛了,只有等下課以後纔有時間了!

2、學生的學習情況

學生對所傳授知識的接受狀況:

本課時是在學生自主質疑的前提下師生共同完成對課文的理解的,因此學生對課文知識以及相關內容掌握較到位,特別是對“悲”和“偉大”的理解,收到了教師上課前所預期的效果,絕大多數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或者說思想來理解課文內容,完成了師生的對話。

學生在課堂上發表的獨到見解:

作爲一名教師,應該傾聽學生的想法,善於採擷集體智慧來豐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識,提高教學質量。本課時有不少學生髮言,他們雖然不一定說得最好,但其中不乏精彩的地方:比如自主質疑時有學生就問了“斯科特等人爲什麼要去探險”、“他們可以不死嗎”、“他們的悲是因爲他們死得悲壯嗎”、“他們的偉大是因爲他們面對死亡很坦然”……,在一節課上學生能夠有着這麼多出乎人意料的發言,應該說學生的思路是打開了,思想情感已經進入了課文情節,效果不錯,同時也完成了生與文本的對話。

學生在課堂上的討論活動情況:

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教師——學生——文本的對話過程,所以學生活動尤爲重要。本課時,我採取了學生同桌2人討論、前後四人討論由一中心發言人發言的討論,同時讓學生單獨有感情的朗讀、男女生比賽讀、全般齊讀等朗讀方式增強課堂氣氛。活動中學生基本能夠作到自主學習、自主探討、自主討論併發言,聲音洪亮,情感較爲豐富。

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遺憾和不足:

個別學生表達能力有待提高,在對“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內容”時,有學生在我的指導下仍然不能夠表述完整,對記敘要素也存在不怎麼理解的情況;自主活動討論時也有少數學生無所事事,存在不願意動腦筋、拿別人現成答案的現象;做筆記的習慣還沒怎麼養成。這一切都還有待進一步強化訓練。

二、反思後的思考、建議:

通過教學和反思,我覺得新課標下的語文教學的確應該讓學生多自主活動,一定要培養他們個人的活動意識;在擴大知識面方面,教師不應該僅僅限於書本,應該利用可以利用的資源爲學生服務,替學生着想,把“小語文”真正變爲“大語文”,讓學生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學到最大限度的多的知識。作爲學生應該積極主動配合教師的教學指導,不要一味的老想着“拿來主義”,同時要多讀一些健康有益的書,當然包括語文課本。

總之,我認爲本課時我對教材處理較爲合理、教學目的設置明確恰當,基本作到了重點突出,難點突破,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下讓學生從中受到了一種永恆的精神教育,當然也有很多的遺憾和不足,期待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一一完善。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2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傳記《偉大的悲劇》,寫的是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與挪威探險家阿蒙森角逐南極點失敗後,和他的隊友在歸途中悲壯覆沒的故事。作者敘述這個故事,是讓人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人生的價值在哪裏?從情感價值觀目標來說,對於中學生有一定難度。尤其這篇文章特別長,人物衆多,情節複雜,所以教學上確實難度較大。教師在授課中很好的處理了文本,長文短教。並注重教學的整合。我就這節課中突出的'幾個亮點做簡要剖析。

一、 導入方面

首先播放《泰坦尼克號沉船》《美挑戰者號升空爆炸》《玉樹地震》視頻,以此導入課堂學習,創設凝重、沉思的氣氛,建起了學生學習課文的情感基礎。學生感受到在一場場悲劇面前,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但人類不斷地抗爭着、挑戰着,學生也在這種激發之下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潛能。這一點我認爲做得比較成功。

二、導學方面

本文教學難點之一是對主題的理解,一定有許多同學不理解悲劇的故事爲什麼蘊含着偉大,是不是矛盾了?教師課前的導學很巧,“爲什麼作者茨威格沒有爲勝利者阿蒙森寫傳,卻滿懷深情的爲失敗者斯科特再現這悲情的一幕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這樣的方式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抓住文章的文眼——悲劇和偉大,要求學生走進課文,走進作者的心靈,理解雖爲失敗者,但他們身上的精神偉大。我認爲這樣指導,起着關鍵性的作用,凸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了知識和能力、情感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

三、長文短教

文本較長,教學用1課時,難度大,即使讓學生進行預習,但是真正操作起來難度仍然很大。過去每一篇課文,在整體感知環節,總是先讓學生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然後複述內容。只要讓學生抓住“人物、事件”這兩個基本的內容,也就知道了課文所講的內容。可是這篇課文長達八九頁,學生如何能把握好課文的主要內容成了一個難點。授課教師很好的進行了長文短教,採用快速默讀的方式將文中的主要信息提煉出來,通過形象的路線圖的方式,讓學生直觀、迅速的把握主要情節,這應該是本節課教學中的一大亮點。內容理解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品味細節,以細節作爲突破口,抓住文題“悲劇”“偉大”,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南極探險悲劇所折射出來的偉大的人類精神,再次很好的體現了長文短教的教學思路。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3

《偉大的悲劇》是人教版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傳記文學作品。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七年級的學生,他們尤其是男生對探險類的話題較感興趣,但由於該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主人公國籍等方面都與學生差異較大,所以“悲劇”一詞尚易理解,“偉大”二字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因此,在確定本節的課的重難點後,我將以下兩個環節作爲本節課的重頭戲。

1、理解本課的主旨主要是理解“偉大”二字,從中感受到作者對斯科特一行人的頌揚之情。爲此,在學生能夠指出悲劇“悲”在何處之後,我便將重心放在瞭解讀“偉大”二字上面。首先,我讓學生找出文中能體現出“偉大”的句子。爲了便於學生找準,我設計瞭如下句式:“我從 這句話中看出了偉大,表現了他們 的精神(品質)。”並自己給出了一句示範。有了這樣一個抓手,學生就能較爲輕鬆準確地找出這類句子並說出自己的理解。其次,對學生找出的能體現“偉大”二字的句子進行品味。讓學生找出句子後大聲地讀出來,然後學生品析、教師適時點撥,最後在學生理解句子後有感情地朗讀。通過“找——讀——品味——情感朗讀”這四步,使學生對作者的頌揚之情有了深刻的理解。由此,學生對“偉大”二字的理解便輕而易舉了,而老師在其中只是起了一個穿針引線的作用。

2、本課的難點是理解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及作者所表達的頌揚之情。爲了更好地突破難點,我設計了拓展延伸部分:假如你是凱旋而歸的阿蒙森,請給斯科特寫一封信。阿蒙森是斯科特的對手,由他之口表達出的對斯科特的敬佩更具有攝人心魄的力量。由於前面已對“偉大”一詞作過深入解讀,學生此時爭先恐後地想要借阿蒙森之口表達對斯科特的敬意。信的內容雖然都是表達敬佩之情,但每位同學的抒情點各不相同,有的甚至感人至深。聽完學生的回答後,老師也作了一個示範,朗讀了一封自己創作的給斯科特的信,並滿懷敬意地朗讀出來,至此,將本節課的情感推向了**。從一張張動情的小臉上可以看出他們的靈魂受到了衝擊,對探險事業有了自己的理解。

不足之處:

1、課堂語言不夠優美。本次教學的主題是“散文教學”,散文的語言大多優美,值得玩味。在教學這樣的文章時,教師的課堂語言自然也應與文章的語言相襯。而我,由於缺少平時的積累,“語到用時方恨乏”,在以後的生活中要加強語言的積累,努力爲學生營造一個優美的語言環境。

2、朗讀時間不夠。散文本就應該通過朗讀來體會主旨的,儘管在探究“偉大”一詞時我帶學生品味了語言並進行了情感朗讀,但對於散文而言,這樣的朗讀是遠遠不夠的。雖然課堂的安排正好控制在40分鐘裏,但40分鐘裏讓學生讀的時間不足10分鐘,總以爲課堂時間的寶貴,寧可多作一點分析也不捨得花大量的時間去讀文本。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在朗讀中讓學生心領神會豈不比教師講解灌輸要好?!

一次比賽一步成長,一段經歷一份收穫!在教學的道路上我們需要不斷地反思,才能不斷地進步!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4

我花三節課的時間學完了《偉大的悲劇》,這篇文章在瞭解了背景、作者、字詞之後,我開始轉入文本的學習。

首先指導學生梳理文章的故事情節:斯科特一行五人到達南極點之後,發現已經有人捷足先登,他們悲觀失望,但勇敢的承認失敗,併爲阿蒙森團隊作證,在回來途中遭遇了惡劣的天氣,最終全部遇難的故事。

其次,從課題入手,讓學生分析悲在何處?偉大在何處?悲在在失敗之悲,作證之悲,死亡之悲,世人之悲;偉大在他們身上具有勇於承認失敗,誠實守信的英國紳士風度;具有堅韌不拔,頑強執着的探險精神;具有不拋棄不捨棄、無私犧牲的團隊精神;具有在臨終之前不爲自己,只想着祖國、家人、朋友,乃至全人類的人格魅力。在這之中,就可以做到賞析語言,朗讀句子,實現素養的提升,其次還可以讓學生在賞析的過程中體會到細節描寫和修辭的使用。

第三,感受傳記文學的特點,典型的材料就要通過典型事蹟來表現人物的特點,比如威爾遜在距離死亡只有幾步之遙的時候還拖着16公斤重的岩石樣本,比如斯科特在臨終之前還用僵硬的手爲自己的親人寫信,比如奧茨自己勇敢地走向了死亡。敘行錄言,敘述他們的行爲,引用他們的言論,保證文章的真實性。講究文采,語言生動,用詞精當,可以採用想象、修辭,體現文學性。

最後拓展延伸,斯科特在與阿蒙森團隊這一角逐中註定是失敗者,那作者爲什麼不爲阿蒙森團隊作戰呢?這一問題意在引出茲威格作傳的原則,是斯科特團隊所展現出來的種種精神和人格魅力,是人類的財富,這種精神和魅力將鼓舞一代又一代探險科學的人,所以爲他們作傳意義更大。

由此拓展到司馬遷的《史記》,司馬遷稱陳涉爲世家,將項羽安排在“本紀”裏,雖然他們都是失敗者,那也是因爲司馬遷不以成敗論英雄,由此得出結論,歷史上對於人物的評價不以功勞評價,不以業績評價,主要在於他們身上所綻放的思想的光芒。

同學們,在我們的人生路途中,在追求理想的路上,也許我們沒有成功,但是隻要我們保持堅韌不拔的毅力,誠實守信的品質,相信我們的人生也必定是光輝燦爛的,必定是充滿人格魅力的。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5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的傳記《偉大的悲劇》,寫的是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在與挪威探險家阿蒙森角逐南極點失敗後,和他的隊友在歸途中悲壯犧牲的故事。這篇文章特別長,人物衆多,情節複雜,所以教學中我也大膽取捨,長文短教。下面我就這節課做一簡要反思:

一、導入方面

播放《泰坦尼克號》沉船視頻及2019年四川大涼山火災圖片,以此導入新課,讓學生感受到在大自然面前人類顯得如此渺小,但人類在不斷地抗爭着、挑戰着,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探險英雄身上所折射出來的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授課反面

由於文本較長,教學用1課時,難度大,因而課前讓學生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在整體感知環節,通過速讀瀏覽,先讓學生說說課文共寫了寫了幾個人物?他們的姓名和身份分別是?接着讓學生默讀課文,試用一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這屬於複述課文內容。可是這篇課文長達八九頁,學生如何能把握好課文的主要內容成了一個難點。於是我採用長文短教,讓學生快速默讀的方式將文中的主要信息提煉出來,讓學生直觀、迅速的把握主要情節,學生複述也較爲順利。內容理解方面,通過引導學生品味細節,以細節作爲突破口,抓住文題“悲劇”“偉大”,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南極探險悲劇所折射出來的偉大的人類精神,瞭解斯科特探險隊員身上所體現出的優秀品質及其強烈的集體主義精神。

作業通過生談自己所瞭解的偉人事例及感動中國的人物實例,進一步增強學生面對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上突出亮點

教師展示南極的相關圖片,師生討論斯科特一行探險的意義,激發學生對斯科特探險隊員偉大精神和崇高品質的仰慕,使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很好的實現了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滲透。

當然本節課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如,複述環節沒有照顧所有學生,朗讀訓練不夠。由於篇幅長,授課時間短,因而對於文章,只讓學生讀了兩遍,並沒有多層次多角度的去讀,讓學生從讀中感受探險隊員們面對險境所表現出的高尚的品質。在今後的教學中,要多探索嘗試,也要多照顧後進生,有待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改善。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6

1、本堂課較好地落實了語文教學理論:

採用了對話閱讀,師生互動。採用的方式體現了尊重同學個性,如:“你最難忘的是哪個細節?”“你體會最深的細節?”“請你推薦一位同學來朗讀”“請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討論。”“他的回答你滿意嗎?”因爲把同學擺在第一位,儘管聽課人很多,同學仍然敢說敢言。如:“斯科特關心他的夫人,其精神使人佩服。”“是什麼促使他去關心他的夫人呢?”“愛情!”“那對祖國、民族又是什麼情感呢?”“愛。忠誠。”這樣我的歸納總結理性分析又是建立在同學的理解基礎上的。

2、本堂課在設計上有較大開放性,提供給了同學自我學習的空間和機會,提供了平等協作的氛圍,對同學自主、合作、探究引導方式做得較好。在討論“最後三人走向死亡”的段落,同學一連提出了六個問題,這是我始料不和的。有些問題我在備課時沒有預設到。例如:同學問“爲什麼這裏用頓號,而不用逗號?”這個問題我當時措手不和。其實這也是同學初生牛犢不怕虎,敢於向權威挑戰。同學在積極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經常能迸發思想的火花,這種火花也正是我們所極力追求的。

3、本課堂中與作者對話,品味文章中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處置稍欠。如:

在討論斯科特一行爲阿蒙森作證這局部時,應引導同學正確看待作者“第一擁有一切,第二什麼也不是”這句話。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意圖,那麼後面的結論將更加水到渠成。

4、本課堂在生成教學中,教師準備可以更充分。如:

同學提出了標點問題,這應該是一個極好培養同學正確使用標點或批判看問題的好機會。但因一方面平常在教學中標點知識儲藏不紮實,一方面我的惰性思維使我很少懷疑教科書,所以一個好問題沒有當場給予好答覆,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7

本週我進行的是《偉大的悲劇》的線上授課,《偉大的悲劇》這一課頌揚的是一種不畏艱難的探索精神,與去年國慶時所播的《攀登者》這部電影主題契合,所以我運用了《攀登者》這部電影來進行導入,從而來激發學生們的興趣,而且《偉大的悲劇》這一課篇幅較長,對於學生來說閱讀把握的難度較大,所以我給了學生們充足的時間並且讓學生們借鑑課堂提示中快速瀏覽的方法進行閱讀,並且在閱讀結束後我給予學生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提示讓學生用一句話來說明文章的主要內容,這樣學生們就可以對這篇文章有一個整體的認知,接下來在我的提示下我們也把這篇文章分成了三部分,從而學生對於這篇文章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在接下來的分析中就更容易一些,同學們在解決“斯科特探險隊遇到了那些困難”、“文中的‘悲’體現在哪裏”、“斯科特一行的‘偉大’體現在哪裏”這三個問題時就更爲清晰地找到答案所在的主要段落,對於這篇文章情感的把握也就水到渠成。

但是在授課的過程中還是有一些不足。首先,在課前導入的時候《攀登者》與《偉大的悲劇》兩者之間的貼合度不高,其實《攀登者》也是在傳達一種崇高的探索精神以及高尚的心靈,而且其中其實也是有悲劇發生的,而且《攀登者》中是中國登山隊向珠峯發起挑戰,這也是偉大的,因此也可以稱得上是“偉大的悲劇”,這與《偉大的悲劇》中斯科特一行去探索南極的性質是相同,不過兩者之間還有一個不同就是《攀登者》最終是成功了,而斯科特一行最後卻失敗了,這應該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通過成功與失敗的對比不過最後的結果都是給予了後人精神鼓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於這篇文章的理解。其次,還是在時間安排上,前面的耗費太多時間,後面的東西就會匆匆掠過,但還會有一種情況是時間與問題之間的尷尬,就是這個時間剩下的不多不少,可問題很重要而且需要一些時間進行講解,所以剩下的時間不夠,但要是留給學生又有些多,這樣的話就會讓課堂有些尷尬。最後就是在剩餘時間裏學生的任務安排上不夠明確,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白白浪費了這些留給他們的時間,所以在課堂結束後如果還有時間留給學生那一定要把這段時間裏他們所要完成的任務明確,只有這樣這最後剩下的時間纔不會被浪費。以上就是我對於《偉大的悲劇》這一課的反思,希望在反思的過程中能夠逐漸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8

1、注重教學的整合

通過“追隨探險者——悲劇”“暢談探險者——偉大”“感悟探險者——偉大的悲劇”“心中的英雄——精神永恆”“悲中大愛——偉大的英雄”的環節設計,逐層深入,步步昇華,將感知、研讀、探究、遷移、拓展、昇華,有機地整合在一起,體現了一個完整的,流暢的教學流程。

2、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學目標體現上,突出亮點

從讓學生話說身邊的英雄起,到教師出示感動中國人物,再到關注時事日本大地震,激發我們的民族精神,使學生的情感得以昇華。很好的實現了本課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3、以生爲本,進行“有效教學”

教師——學生——文本的對話過程貫穿整節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討、自主討論併發言,學生有了許多出乎人意料的發言,說明學生的思路打開了,思想情感已經進入了課文情節,效果不錯,很好地完成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課堂一直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了學生是課堂的主人。

總體來說,本節課採用通過形象的路線圖的方式,以細節作爲突破口,既有了長文的整體感知,又有了細節突破,注重教學的有機整合,這樣的教學我覺得降低了難度,學生學起來不會感到太困難。在教學上確實有了很多的突破,很多亮點。從課堂效果來說是非常不錯的。在長文該如何教方面,給了教師們一個很好的示範,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如該教師在課後做的反思中所說,平日教學中應更加重視學生的朗讀訓練,提高文學鑑賞能力。以上是我對該教師對本文處理方面的一點理解,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立志於“有效教學”“生本課堂”的探索。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9

認識悲劇,不能僅僅是口頭上的,也不能僅僅是讀幾句話就真的能體悟得到的,得讓學生對這一問題形成自己的看法。我先是出示了一系列人們向這幾位致敬的圖片,國王跪下以致敬,公主親臨南極以致敬,全人類給南極命名阿蒙森—斯科特站以致敬。我抓住文章中一句有爭議的話,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感受。“對人類來說,第一個達到這擁有一切,第二個到達者什麼也不是。”在這一環節,很多學生都說,我們不能看重最後的結果,二應該看重過程,只要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不畏死亡,勇敢面對的精神,那他就不是失敗者,而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感悟“悲劇”很難,但是隻要我們能把感悟的過程細化,跟學生的生活實際適當的聯合起來,再輔以一定的視聽或畫面,讓學生真正的理解也是可以做到的。

遺憾的是,文章過長,預習時間短暫,導致部分學生對文章內容不是很熟悉。

七年級語文下冊《偉大的悲劇》教學反思 篇10

課文篇幅長,容量大,可感可學實在是很多,但是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的精力有限,只能擇其精要感受思悟。

由於沒有佈置課前的預習,所以在課堂上採用了讓學生根據教師的提示找出時間、地點、人物、事件,並將幾個要素串聯起來複述全文的方式來了解課文大意,再用一句話評價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整體感悟。

在接下來的環節中,我提出了兩個問題:

1、斯科特一行南極之行的“悲劇”體現在哪些方面?

2、“偉大”又體現在哪些方面?

在學生思考之前,我又提出了以下要求:

1、在原文中找出相應的語句;

2、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

3、用自己的話進行概括。

以讓學生尋找最感動敬佩的情節的方式,直入文章內裏,符合認知規律,使得學生的感知思維切中肯綮。學生在朗讀相關語句時,第一遍往往不能達到“有感情”的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夠迅速體會當時作者或者文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所以在後面的朗讀中有了很大的進步。課堂上讓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充分地感受思考、討論交流,體現學習的主動與合作特點,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展示了新課程標準下課堂教學的本質特徵。

本堂課在生成教學中,由於在課前進行了充分的準備,所以學生遇到的一些問題都是在預料之內。如:學生在朗讀課文時遇到了一個多音字──粘。這個字到底應該讀“zhān”還是“nián”?很多學生都沒有想到這一點,所以愣在那裏。我馬上提示他們:“解釋爲‘橡膠或糨糊的性質’時讀‘nián’,解釋爲‘用膠把一種東西膠合在另一種東西上’讀‘zhān’。”學生馬上就理解了,讀作“zhān”的時候作動詞用,讀作“nián”的時候作名詞用,課文中的原句是“粘住鞋”,毫無疑問應該讀作“zhān”。問題很快就解決了,我從學生的笑臉上看到了他們內心小小的成就感,馬上抓住時機提醒他們:“學習不能忽視任何一個小小的細節,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中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向字典這位無聲的老師請教。”

本課堂中,也有一些有待改進之處:

1、如果在課前佈置預習,就能在課堂上將更多的時間轉移到對主題的探討上;

2、在介紹作者時,可讓學生自己通過各種渠道去查閱作者的生平資料;

3、在設計問題上,可拉開一定的梯度,讓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機會來回答問題;

4、在品味文章中強烈抒情色彩、意味深長的語句這一環節上處理稍欠。如:

在討論斯科特一行爲阿蒙森作證這部分時,應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作者“第一擁有一切,第二什麼也不是”這句話,進一步體會作者的意圖,那麼後面的結論將更加水到渠成;

5、由於在複述課文部分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導致後面的拓展練習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大部分學生在本堂課中的學習成果沒有機會得到展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