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中心高二試題

高二上學期語文第四次調研考試試卷

本文已影響 3.16W人 

  【高二上學期語文第四次調研考試試卷】

高二上學期語文第四次調研考試試卷

一、 現代文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l~3題。

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絃樂器,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有四千餘年,在孔子時期就已盛行,是漢文化中的瑰寶。她以其歷史久遠,文獻浩瀚、內涵豐富和影響深遠爲世人所珍視。

根據文獻記載,先秦時期,古琴除用於郊廟祭祀、朝會、典禮等雅樂外,一度盛興於民間,深得人們喜愛,用以抒情詠懷。關於這一點,我們可以從當時的民間詩歌集《詩經》中的許多作品那裏得到印證,如《詩經·小雅·鹿鳴》:“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這說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時期,便是一件在民間非常普遍、非常受古人喜愛的樂器。

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爲中國樂器之最。

關於古琴的起源,有“伏羲作琴”、“神農作琴”、“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等說。作爲追記的傳說,可不必盡信,但既然傳爲先古聖賢所作,古琴理所當然地成爲發揚先賢道德精神的工具。因此,其製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蘊含着特殊的意義。例如,古琴的形狀以前寬後狹爲標準,其實是象徵尊卑的意涵。《風俗通》中記載了:“琴長四尺五寸,法四時五行也;七絃者,法七星也,大弦爲君,小弦爲臣,文王、武王加二絃,以合君臣之恩。”說明了古琴最初的尺寸象徵四時五行,到後來文王、武王加的二絃,則是有君臣之恩的意義在裏面。至於古琴上的十二徽分別象徵十二月,而居中最大的徽代表君王,象徵閏月。另外,古琴有“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則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

所謂“焚香操琴”,對琴樂藝術的欣賞,講究的是一種“淨”與“靜”的體現。古琴音樂之所以能夠給予人們一種曲調高古的意境,這是因爲古人對於彈琴的時機、心情、儀容以及氣氛,甚至在對象的選擇上,都是非常講究的。有所謂“六忌、七不彈”之說。“六忌”是指大寒、大暑、大風、大雨、迅雷以及大雪六種天氣氣候,“七不彈”則是指:聞喪者、奏樂時、事冗時、不淨身、衣冠不整、不焚香以及不遇知音等七種情況,都不是彈琴的好時機。

古時,琴、棋、書、畫並稱,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歷來被視爲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而在棋術、書法、繪畫中居於首位。古琴被視爲聖人治理國事的圭臬,君子修身養性的憑藉,所以只要是違反了聖人與君子的風範,一律不準彈琴。班固在《白虎通》中記載:“琴者,禁也。所以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可見古琴又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蘊含。因此,比起其他中國樂器,古琴更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展現出君子修身養性的精神境界。

(選自2011年7月15日中國國學網,有刪改)

1.下列有關“古琴”的描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先秦時期,古琴除了作爲雅樂出現在許多重大神聖的場合外,還被人們用來抒情詠懷,在民間流行,深受人們歡迎。

B.古時,琴、棋、書、畫並稱,用以概括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而作爲中華民族最早的彈絃樂器,古琴早在孔子時期就已經非常流行。

C.古琴在中國雖然有悠久的歷史,但是關於誰最早製造了古琴這個問題,一直沒有令人信服的答案,許多說法也僅是傳說而已。

D.作爲發揚先賢道德精神工具,古琴又被人們賦予許多特殊的含義,如其十二徽分別象徵十二月。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在中國,古琴是遺存最爲豐富的一種樂器。不僅有許多古琴精品傳世,還有大量的琴譜、琴曲被保留了下來。

B.古人對彈琴的各種條件及彈琴對象的選擇十分講究,這也是古琴音樂能讓人感受到曲調高古的意境的原因。

C.古琴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因此,比其他中國器物更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D.古琴被認爲有禁止淫邪以匡正人心的蘊含,是聖人治理國事的準則,它的地位是棋術、書法、繪畫所不能比的。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經》中有許多詩歌內容涉及古琴,可見,在春秋時期或者更早,古琴就已經是一件受到人們歡迎的樂器。

B.古琴在製作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有特殊的意義和文化內涵。如“文王、武王加二絃”之舉賦予了古琴君臣之恩的含義,“泛音”“按音”和“散音”三種音色則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等,這些在《風俗通》中都有記載。

C.關於古琴演奏,古人有“六忌、七不彈”的說法,古人認爲如果遇上大風大雨等惡劣天氣,或者哪怕只是事務繁雜、衣冠不整都不是彈奏古琴的好時機。

D.古琴清、和、淡、雅的音樂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風傲骨、超凡脫俗的處世心態,它與棋術、書法、繪畫被視爲文人雅士修身養性的必由之徑。

二、基礎題

4.下列句中加點的熟語,使用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  )

A.由國人發起的愛心貝雷帽、讀書漂流、尋找身邊的“活雷鋒”、“衣加衣”送溫暖等活動,雖然都是很小的倡議,卻能積羽沉舟,助人解困。

B.在電視劇《鄉村愛情》中,趙本山力挺東北新人,把劇中最重要的角色都給了他們,而趙本山、範偉等著名演員在劇中反而成了舉重若輕的角色。

C.我國南方部分地區遭受了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當地各級領導殫精竭慮,含辛茹苦,始終奮戰在第一線,贏得了老百姓的廣泛稱讚。

D.戊戌變法後,梁啓超發表了大量作品,成爲中國學術界的執牛耳者,他對20世紀中國歷史學的發展起到了奠基作用。

5.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句是( )

A.大學畢業了,一向勤奮學習的李楠考上了研究生,而講究吃穿玩的孫博卻不得不擺上了服裝地攤,不過這也算各得其所了。

B.在現實社會中,有的人說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別看他平日裏寡廉鮮恥的樣子,其實卻是個十足的僞君子。

C.馮祖荀是中國出國留學生中學習西方現代數學的第一人,爲中國大學數學系的創立和發展嘔心瀝血;馮先生高山景行,在中國數學發展史上佔有特殊地位。

D.龍川島像一張舒展着的荷葉漂浮在浩如煙海的千島湖上,島上又有30多個小湖,湖水明淨,映着日光,猶如閃爍在荷葉上的水珠一樣。

6.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高考前的學習無疑是緊張的,這就需要我們有很強的心理調適能力。難道我們能否認高考複習最忌心浮氣躁嗎?

B.社區服務中心爲孩子們準備了跳繩、羽毛球、拼圖、棋類、卡拉OK等19項體育活動,並將20萬元活動經費發放到各社區。

C.從今年高考“一模”統計數據看,學生成績整體正常,反映了各學校的備考措施和教學效果良好,達到預期目標,發現了一些學校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和短板。

D.城市雕塑作爲一種面向大衆的公共藝術,應該慎之又慎。既然城市雕塑是面向大衆,是由民衆買單,那麼接受民衆的審覈不僅是對民衆的尊重,更是民衆的權利。

7.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有許多研究表明,如果濫用外部獎勵,不僅不能促進學習,而且可能破壞學生的內在動機。

②雖然表揚和獎勵對學習具有促進作用,但使用過多或者使用不當,也會產生消極作用。

③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獎勵和懲罰對於學生動機的激發具有不同的作用。

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獎勵,把獎勵看成某種隱含着成功的信息,如何適時地、恰當地給予表揚應引起高度重視。

⑤因爲前者能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而後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

⑥一般而言,表揚與獎勵比批評與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A、③①⑥⑤②④ B、③⑥⑤②①④ C、④⑥③②⑤① D、④③⑥⑤②①

8.下列加點字解釋全部錯誤的一項是( )

A、比(等到)得軟腳病 吾聞漢購(購買) 我頭千金肯綮之未嘗(曾經) 噲拜謝(道歉)

B、進(超過)乎技矣 拔山蓋世(勝過) 族(滅族)秦者秦也 乃(就)二十八騎

C、率(全、都)賂秦也 舉(所有的)天下之豪傑 函谷舉(拔、攻佔) 與(親附)嬴

D、以(率領)五千騎追之 始速(迅速)禍焉 遞(傳遞)三世 能屬(屬於)者百餘人耳

9.從文言文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斷全對的一項(  )

A.是寡人之過也 (判斷句式 ) 騎能屬者百餘人耳 (定語後置)

B.爲天下笑 (被動句) 沛公安在 ( 狀語後置)

C. 惟兄嫂是依 (定語前置) 函谷舉 (被動句)

D.斯用兵之效也 (判斷句式 ) 負而前驅 ( 賓語前置)

10.下列加點字詞分類正確的一項(  )

①宜業其家 ②將成家而致汝 ③函粱君臣之首 ④日削月割

⑤憂勞可以興國 ⑥後人哀之而不鑑之 ⑦燕趙之收藏 ⑧輦來於秦

A.①③/②⑤/⑥/⑦⑧/④ B.①③/②⑤/⑥/⑦/⑧④

C.①③②/⑤⑥/⑦/⑧/④ D.①②/③④⑦/⑤⑥/⑧

三、文言文閱讀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3題。

程信,字彥實,其先休寧人,洪武中戍河間,因家焉。信舉正統七年進士,授吏科給事中。也先犯京師,信督軍守西城。都督孫鏜擊也先失利,欲入城,信不納,督軍從城上發箭炮助之。鏜戰益力,也先遂卻。景泰元年,請振畿輔饑民,復河間學官、生徒因用兵罷遣者,皆報可。明年二月,出爲山東右參政,督餉遼東。巡撫寇深奏盜糧一石以上者死,又置新斛視舊加大,屬信鉤考。信立碎之,曰:“奈何納人於死!”深由是不悅信。天順元年,擢太僕卿。京衛馬舊多耗,信定期徵之。三營大將言太僕苛急,請改隸兵部。信言:“高皇帝令太僕馬數,勿使人知。若隸兵部,馬登耗,太僕不得聞。脫有警,馬不給,誰任其咎?”帝是之,乃隸太僕如故。明年,改左僉都御史,巡撫遼東。都指揮夏霖恣不法,僉事胡鼎發其四十罪,信以聞,下霖錦衣獄。門達言信不當代奏,時寇深方掌都察院,以前隙劾信。徵下詔獄,降南京太僕少卿。母憂歸。成化元年,起兵部,尋轉左侍郎。四川戎縣山都掌蠻數叛,陷合江等九縣。廷議發大軍討之。以襄城伯李瑾充總兵官,進信尚書,提督軍務。至永寧,分道進。信與瑾居中節制。轉戰六日,破寨七百五十餘。前後斬首四千五百有奇,俘獲無算。錄功,進兼大理寺卿,與白圭同蒞兵部。信欲有爲,而阻於圭,數稱疾。改南京兵部,參贊機務。明年致仕,逾年卒。諡襄毅。

信徵南蠻時,制許便宜從事。迄班師,未嘗擅賞戮一人。曰:“刑賞,人主大柄也,不得已而假之人。幸而事集,輒自專,非人臣所宜。”在南京,守備臣欲預錢穀訟獄事,信曰:“守備重臣,所以謹非常也。若此,乃有司職耳。”論者韙之。

(節選自《明史·列傳第六十》)

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信舉正統七年進士 舉:考中。

B.又置新斛視舊加大 視:比照。

C.屬信鉤考 屬:隸屬。

D.論者韙之 韙:認爲……正確。

12.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程信有軍事才能的一組是( )

①信不納,督軍從城上發箭炮助之 ②信立碎之,曰:“奈何納人於死!”

③進信尚書,提督軍務。 ④信以聞,下霖錦衣獄

⑤信欲有爲,而阻於圭,數稱疾 ⑥前後斬首四千五百有奇,俘獲無算。

A.③④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⑥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程信督戰果敢。也先侵犯京城時,程信不讓攻擊也先失利的都督孫鏜撤軍進城,而是督率軍隊從城頭上射箭發炮幫助他,沒有退路的孫鏜越戰越勇,擊退了也先。

B.程信恪盡職守。程信提出的賑濟京城附近饑民,恢復河間被罷免學官的官職和被遣送生徒的學業等建議,都得到皇上許可;任太僕卿時,他定期徵用馬匹,及時掌握馬匹的增減情況。

C.程信平叛有功。朝廷發大軍征討四川戎縣蠻人叛亂,程信與總兵官李瑾居中調度,分路進軍,轉戰六天,破寨七百五十多,斬首四千五百多,俘獲無數,平定了叛亂。

D.程信能識大體。在南京任上,守備大臣想幹預錢糧的管理和訴訟案件,程信認爲守備重臣應當非常謹慎,不要越俎代庖,行使主管官吏的職責。

(二)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題。

劉庠,字希道,彭城人。八歲能詩。蔡齊妻以子,用齊遺奏,補將作監主簿。復中進士第,爲高密廣平院教授。英宗求直言,庠上書論時事。帝以示韓琦,琦對之“未識”,帝益嘉重。日食甫數日,苑中張具待幸,庠言非所以祗天戒,詔罷之。會聖宮修仁宗神御殿,甚宏麗。庠言:“天子之孝,在繼先志,隆大業,不在宗廟之靡。宜損其制,以昭先帝儉德。”奉宸庫被盜,治守藏吏。庠言:“皇城幾察厲禁,實近侍主之,當並按。”仁宗外家李珣犯銷金法,庠奏言,法行當自貴近始。帝不豫,儲嗣未正,庠拜疏謂:“太子,天下本。漢文帝於初元即爲無窮計。潁王長且賢,宜亟立,使日侍禁中,閱四方章奏。”帝皆行之。

神宗立,遷殿中侍御史,爲右司諫。言:“中國御戎之策,守信爲上。昔元昊之叛,五來五得志,海內爲之困弊。今莫若示大信、舍近功,爲國家長利。”奉使契丹。故事,兩國忌日不相避。契丹張宴白溝,日當英宗祥祭①,庠丐免,契丹義而聽之。

除集賢殿修撰、河東轉運使。庠計一路②之產,鐵利爲饒,請復舊冶鼓鑄,通隰州鹽礬,博易以濟用。又請募民入粟塞下,豫爲足食。進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使。契丹侵霸州土場,或言河北不可不備。庠上五策,料其必不動,已而果然。

庠不肯屈事王安石。安石欲見之,戒典謁者曰:“今日客至勿納,惟劉尹來,即告我。”有語庠者曰:“王公意如此,盍一往見。”庠謂:“見之,何所言?自彼執政,未嘗一事合人情。脫問青苗、免役,將何辭以對?”竟不往。奏論新法,神宗諭之曰:“奈何不與大臣協心濟治乎?”庠曰:“臣子於君父各伸其志。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

契丹建牙雲中,遣騎涉內地,邊吏執之。契丹檄取紛然,又遣使議疆事。衆疑其造兵端,欲大爲備。庠奏言:“雲朔歲儉,軍無見糧。契丹張形示強,造端首禍,曲在彼不在我,願勿聽。宜先諭以理,然後飭兵觀釁。”

元祐初,加樞密直學士、知渭州。卒,年六十四。宣仁聞之曰:“帥臣極難得,劉庠可惜也。”庠有吏能,淹通曆代史,王安石稱其博。卒後,蘇頌論庠治平建儲之功,詔褒錄其子。

選自《宋史·列傳第八十一》

【注】①祥祭:親喪滿十三個月或二十五個月的祭祀②路:宋時的行政區劃。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 庠言非所以祗天戒 祗:恭敬。

B. 在繼先志,隆大業 隆:興盛。

C. 宜損其制 損:損害。

D. 儲嗣未正 正:確立。

1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劉庠敢於直言的一組是 ( )

①庠上書論時事,帝嘉重 ②庠奏言,法行當自貴近始

③穎王長且賢,宜亟立 ④日當英宗祥祭,庠丐免

⑤料其必不動,已而果然 ⑥臣知事陛下,不敢附安石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⑤

16.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劉庠經常向英宗提出規諫。英宗爲仁宗修神御殿,非常宏麗,劉庠認爲不應奢靡;奉宸庫被盜後,劉庠主張應連同主管此事的近侍一併懲罰。

B.劉庠能妥善處理外交問題。在宋與契丹的關係上,他認爲守信義最重要;出使契丹,他認爲按照先例在先皇的忌日契丹不應該擺宴席,得到契丹同意。

C.劉庠注重發展地方經濟,關注民生。擔任河東轉運使,他恢復廢棄的冶煉場所,開通隰州的鹽路,開展貿易;他又招募民衆往塞下轉運粟谷,以備足糧食。

D.劉庠對王安石新法不以爲然。王安石想會見他,但劉庠始終不肯見;當神宗問他爲什麼不與大臣同心協力時,劉庠說他只知道侍奉君王,不敢攀附王安石。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18題。

蘇世長,京兆武功人。十餘歲,上書周武帝,帝異其幼,問讀何書,對“治《孝經》、《論語》”。帝曰:“何言可道?”答曰:“爲國者不敢侮於鰥寡,爲政以德。”帝曰:“善。”令於獸門館讀書。

入隋,爲長安令,數條上便宜。後爲王世充太子太保,與豆盧行褒戍襄陽。高祖與之舊,數遣使者諭降,褒殺之。

洛陽平,世長始與豆盧行褒歸,帝誅褒而誚世長,頓首謝曰:“自古帝王受命,爲逐鹿之喻,一人禽之,萬夫斂手。豈有獲鹿後忿同獵者,問爭肉罪邪?且武功舊人,亂離以來,死亡略盡,唯臣得見太平。若殺之,是絕其類。”帝笑釋之。授玉山屯監。與語平生,調之曰:“卿自謂佞邪,直邪?”對曰:“愚且直。”帝曰:“若直者,何爲背賊歸我?”對曰:“洛陽平,天下爲一,臣智窮力竭,乃歸陛下。使世充不死,臣據漢南,尚爲勁敵。”帝大笑,嘲曰:“何名長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世長曰:“名長意短,誠如聖旨。口正心邪,不敢奉詔。昔竇融以河西降漢,十世侯之;臣舉漢南以歸,唯蒙屯監。”帝悅,拜諫議大夫。世長有機辯大率如此。

從獵涇陽,大獲。帝入旌門,顧謂朝臣曰:“今日畋,樂乎?”世長曰:“陛下廢萬機,事遊獵,不滿十旬,未爲樂也。”帝色變,既而笑曰:“狂態發邪?”曰:“爲臣計則狂,爲陛下計則忠。”侍宴披香殿,酒酣,進曰:“此煬帝作邪?何雕麗若此!”帝曰:“卿好諫似直,然詐也。豈不知此殿我所營,乃詭雲煬帝邪?”對曰:“臣但見傾宮、鹿臺,非受命聖人所爲者。陛下武功舊第,才蔽風雨,時以爲足。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歸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復樸素。今乃即其宮加雕飾焉,欲易其亂,寧可得乎?”高祖深然之。

世長簡率無威儀。初在陝,邑里犯法不能禁,乃引咎自撻於市,五伯疾其詭,鞭之流血,世長不勝痛,呼而走,觀者鹹以爲笑,議者方稱其詐。

貞觀初,使突厥,與頡利爭禮,不屈,拒卻賂遺,朝廷壯之。後出爲巴州刺史,舟敗,溺死。

贊曰:始唐有天下,懲刈隋敝,敷內讜言,而世長仇然獻忠,時主方褒聽,藉以勸天下,雖觸禁忌,而無忤情。及禍亂已平,君位尊安,後者視前人之爲,猶以鯁論期榮,故時時遭斥讓,爲所厭苦。非言有巧拙,所遭之時異也。

(選自《新唐書》有刪改)

17.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爲四組,全都表現“世長有機辯”的一組是( )

①爲國者不敢侮於鰥寡。爲政以德。

②豈有獲鹿後忿同獵者,問爭肉罪邪?

③爲臣計則狂,爲陛下計則忠。

④酒酣,進曰:“此煬帝作邪?何雕麗若此!”

⑤何名長而意之短,口正而心之邪?

⑥世長仇然獻忠,時主方褒聽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④⑤⑥

18.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 )

A.蘇世長少小愛讀書,有膽魄,十餘歲就上書皇上,談治國之道,深受周武帝賞識。後歷經隋唐兩代,以機辯敢諫著稱。

B.蘇世長曾出使突厥,與突厥首領抗爭,拒絕對方索禮的要求,朝廷認爲他勇敢。

C.蘇世長在陝引咎自撻,圍觀的人譏笑議論他詭詐,他不能忍受人們的譏笑議論,就逃跑了。

D.蘇世長敢於進言,且多被採納,而後來不少人進諫卻多遭斥責,是時代情況不同了,而非勸諫技巧有高低。

第Ⅱ卷(主觀題)(114分)

四、古詩文

19.把上面文言文段(二)、(三)中的畫橫線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0分)

⑴.自彼執政,未嘗一事合人情。脫問青苗、免役,將何辭以對?

答:

⑵.契丹張形示強,造端首禍,曲在彼不在我,願勿聽。

答:

⑶.今因隋之侈,民不堪命,以歸有道,陛下宜刈奢淫,復樸素。

答:

⑷.及禍亂已平,君位尊安,後者視前人之爲,猶以鯁論期榮,故時時遭斥讓

答:

20.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⑴~⑵題。(11分)

一剪梅 劉克莊①

(序:餘赴廣東,實之②夜餞於風亭。)

束縕宵行十里強,挑得詩囊,拋了衣囊。天寒路滑馬蹄僵,元是王郎,來送劉郎。

酒酣耳熱說文章,驚倒鄰牆,推倒胡牀。旁觀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①劉克莊:南宋愛國詞人,政治上屢受打擊,他以命運與自己相同的劉禹錫自比,自稱“劉禹錫”。此詞爲作者被貶廣東時所作。②實之,即作者好友王邁,字實之。③束縕:用亂麻束成火把。

⑴. “天寒路滑馬蹄僵”中的“僵”字很有表現力,請予以賞析。(5分)

答:

⑵. 詞的下片是如何刻畫人物形象的?請簡要分析。(6分)

答:

21.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⑴~⑵題。(11分)

吳 江 張 先

春後銀魚霜下鱸,遠人曾到合思吳。

欲圖江色不上筆,靜覓鳥聲深在蘆。

落日未昏聞市散,青天都淨見山孤。

橋南水漲虹垂影,清夜澄光照太湖。

注:銀魚和鱸魚是吳江的特產。合:應該

⑴. 請指出詩的中間兩聯在寫景上運用了何種表現手法,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答:

⑵. 結合全詩,簡要概括“遠人曾到合思吳”的理由。(6分)

答:

22.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小題1分)

⑴. ,鬢雲欲度香腮雪。(溫庭筠《菩薩蠻》)

⑵ ,歲晏有餘糧。(白居易《觀刈麥》)

⑶. ,甲光向日金鱗開。(李賀《雁門太守行》)

⑷ ,夜吟應覺月光寒。(李商隱《無題》)

⑸ ,多於在庾之粟粒;(杜牧《阿房宮賦》)

⑹ ,五十弦翻塞外聲。(辛棄疾《破陣子》)

五、頒獎詞(6分)

23.請在“莊子、項羽、巴金”中任選一個人物,寫一段頒獎詞,讚頌其思想或藝術成就。要求:①圍繞一箇中心,突出重點。②語言生動,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手法,③含標點不少於150字。

五、寫作(60分)

2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50分)

有個年輕人總是抱怨環境,一位長者對他說:“你想保護自己的腳,穿上一雙鞋子比給全世界鋪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要求:①選準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擬題目;③寫一篇議論文。④在每一個段落後邊用鉛筆標出是六字聯珠中的哪一部分,“深”這一部分還要標出所使用的具體方法,少一處或標錯的會相應減分。

25.作文書寫。(10分)

具體要求:①工整且有體,書寫老練的,8-10分。②工整且有體,但還不夠成熟的,5-7分。③工整但沒體,字號大小勻稱的,2-4分。④沒有優點的,0分。⑤連筆字,亂勾亂畫亂塗的,字體怪異的,最少扣5分。

  參考答案

1.(3分)B(原文第一段說“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絃樂器”)

2.(3分)C(原文爲“比起其他中國樂器,古琴更能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3 (3分)B(“三種音色分別象徵天地人之和合”“在《風俗通》中有記載”於文無據)

4.答案 D解析A項,積羽沉舟:比喻小患不及時清除,發展下去也會釀成大禍害。B舉重若輕,指某人很有才幹,能輕易地完成艱鉅的任務。可調換爲“無足輕重”。C項,含辛茹苦:長期經受艱辛困苦。(多指撫養人成長)) D項,執牛耳者:在某一方面居領導地位。

5.【參考答案】C(A.各得其所:每個人或事物都得到恰當的位置或安排。“寡廉鮮恥”,不知羞恥,此處不合語境,應爲“道貌岸然”;高山景行:比喻行爲光明正大,指崇高的德行。D浩如煙海:形容文獻、資料等非常豐富。用“浩如煙海”形容千島湖,使用對象錯了。)

6.A【解析】(B並列不當概念不清,“拼圖、棋類、卡拉OK”不屬於體育活動。。C項“反映了各學校的備考措施和教學效果良好,達到預期目標,發現了一些學校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和短板”兼有句式雜糅及缺主語的毛病。D項“城市雕塑”是前後分句的主語,應放在“既然”前,“接受民衆的審覈”不能說是“是民衆的權利”,搭配不當。)

7.B解析:③是總說,⑥與③銜接說明“作用”,⑤與⑥銜接解釋原因,②①④說明要適當運用表揚。

8.A(A項“比”解釋爲“近來”,“購”解釋爲“懸賞、徵求”,“嘗”解釋爲“嘗試”;“謝”解釋爲“感謝”B項“乃”解釋爲“只、僅僅”;D項“速”解釋爲“招致”,“屬”解釋爲“隨從”。)

9.A B 沛公安在 ( 賓語前置)C 惟兄嫂是依 (賓語前置)D 負而前驅(省略句)

答案D(A沛公安在是賓語前置;B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西”用作動詞;C抱;“躊躇”“無涯”古今同義)

10.B(①③名作動②⑤使動⑥意動⑦動作名⑧④名作狀)

11. C【解析】屬:委託,交付。

12. D【解析】;②④表現正直⑤表明程信想做事而不能如願。

13. D【解析】D項“守備重臣應當非常謹慎”理解錯誤;“所以謹非常”意爲“是用來防備意外事件的”。

14. C【解析】損:減少。

15.A【解析】④是劉庠向契丹提出請求。⑤表明劉庠有見識,不在直言範圍之內。注意:①隱含“敢於直言”之意,因爲句前是“英宗求直言”句。⑥“不敢附安石”是直言反對王安石。③屬劉庠職內順理上奏,也可看作是劉庠直言勸諫。可算作模糊項。

16.B【解析】“他認爲,按照先例在先皇的忌日契丹不應該擺宴席”,理解錯誤。原文“故事,兩國忌日不相避”,意思是按照先例,兩國在先皇的忌日彼此都不應避諱,即可以各自做各自想做的事。所以契丹纔在白溝設宴,由於當天恰好是宋英宗的祭祀之日,劉庠請求停止宴會,契丹才被劉庠的道義所感動。

17. C【解析】①句爲蘇世長向周武帝陳述治國之道。⑤句爲高祖對蘇世長的嘲諷 。⑥句爲作者的評論,並且作者認爲“非言有巧拙”。

18. C【解析】蘇世長因忍受不了疼痛而逃走。

19.⑴自從他執政以來,不曾有一件事合乎人情。假若(他)問起青苗法、免役法,我用什麼話來回復他呢? (得分點:彼、嘗、脫、對各1分,句義1分)

⑵契丹虛張聲勢,顯示強大,開啓禍端,理虧在他們不在我們,希望不要聽信。

( “張形”“造端首禍”“曲”各1分,句意通順2分。〕

⑶.現在因隋朝的奢侈,百姓不能承受驅使,因而歸順有道之君。您應當割除奢侈,恢復樸素。

( “堪”“歸”“刈”各1分,句意通順2分。〕

⑷.等到禍亂已平定,君位穩定,後來的人比照前人的做法,還想用鯁直的言論獲取榮耀,所以常常遭到斥責怪罪,被討厭困辱。

( “及”“視”“期”“斥讓”各1分,句意通順2分。〕

20.⑴.①“僵”爲“僵硬”之意,(1分)②明寫因天寒路滑、馬行艱難的情狀,暗寫行人顛簸於馬背,冒着寒風艱難趕路的情景;(2分)③有力地襯托出友人不畏嚴寒、不避艱險、夜半相送的深摯情誼。(2分)

⑵.①運用正面或者直接或者(誇張、神態、動作、語言寫出其中兩個即可)和側面(間接、反襯也可以)描寫相結合的方式刻畫人物形象。②通過描寫人物“酒酣耳熱”的神情,談論文章、“推倒胡牀”的動作以及“疏又何妨,狂又何妨”的語言,還有鄰座吃驚、旁觀者拍手而笑的側面襯托,③形象生動刻畫了兩個狂放不羈、縱情任性的狂士形象。(每條2分)

21.⑴.①運用了動靜結合(以動襯靜)頷聯寫詩人要把江色畫下來卻讓人無從下筆,尋覓鳥聲卻發現深在蘆葦之中,這是動中有靜,靜中有動;頸聯寫落日的餘暉還留在天際,街市散盡已是一派靜謐。青天如洗,更映現出遠山的孤寂。“市聲散盡”、“青天都淨”寓動於靜。

②視聽結合:詩句描繪了“江色、青天、落日”的美好與寧靜,有描繪了“鳥聲”,集市人散的聲音,表現了吳江恬靜美好。

③虛實相生。“靜覓鳥聲深在蘆”這句妙在鳥是不見的,但鳥聲深深傳來,蘆葦搖曳又是何等之美。

(前兩種寫出任意一種,分析正確得4分,第三種1分。)

⑵.吳江有春後銀魚、霜下鱸魚的美味佳餚(2分),有恬靜美好的秋色、夜景(2分),有平淡閒適的生活,令人流連(2分)。

22.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⑴.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菩薩蠻》溫庭筠

⑵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餘糧。《觀刈麥》白居易

⑶.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⑷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無題 李商隱

⑸釘頭磷磷,多於在庾之粟粒;(杜牧《阿房宮賦》)

⑹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破陣子(辛棄疾)

23.內容與人物相符,重點突出、使用修辭恰當各佔2分。字數不夠的少一行減1分,內容與人物嚴重不符的也就不能突出重點了,只給2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