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讀魯迅祝福有感大綱

本文已影響 3.58W人 

我捧着魯迅的《祝福》,本是爲了放鬆消遣,讀後卻讓我倍感壓抑,心情如同這夜晚一般的凝重沉鬱,幾欲窒息。整篇文章旨在通過對祥林嫂的描寫揭示封建制度的殘酷性和對受害者精神上的摧殘,把當時社會的黑暗,迂腐,愚昧,清晰地展示在讀者面前。 小說展示了一個悲慘的女人——祥林嫂悲慘的一生:她結婚後丈夫死了,傷心之中,她又被逼改嫁,然而平靜生活不到三年,第二任丈夫又死了,甚至連兒子也被狼吃了。她不愛說話,只是時常與人訴說心中的苦:“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雪天時野獸在深山裏沒有食吃,會到村裏來;我一大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碗豆,叫我們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孩子,我的話句句聽。他就出去了。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淘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一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裏,看見刺柴上掛着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說,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果然,他躺在草窠裏,肚裏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可憐他手裏還緊緊的捏着那隻小籃呢??”句句都那般真切,滿懷一個母親喪子的痛苦與悔恨,催人淚下。可是說多了,說久了,便引來了衆人的厭煩和唾棄,而她卻在這樣的環境中不斷安慰自己,讓自己活下來,還苦命掙錢去買門檻爲自己贖罪,可同時,許多人又拿她臉上的傷疤作趣。她變得膽怯,蒼老,健忘,她在世上無依無靠,最終淪落成一名乞丐。她精神失措,充滿與親人團聚的幻想,她對魯迅極祕密似的切切地說:“一個人死了之後,究竟有沒有靈魂的?”她在痛苦不解中死去??

讀魯迅祝福有感

魯鎮人對祥林嫂從喜歡到厭惡的感情充分展示了當時的社會環境。祥林嫂在魯鎮做過女工,可就因爲當時社會的封建思想認爲她是個極爲不吉利的人,處處受歧視,最終帶着滿心的屈辱與傷害在新年來臨前悲慘地死去了。她是會被社會中那隻無情的,黑暗的手所殺害的。祥林嫂在生活中歷盡了苦難,受盡了嘲諷。然而,祥林嫂的悲劇也與她自身的愚昧有關,她疑惑世上是否有鬼,她捐門檻給土地廟,當作自己的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爲的`只是贖罪,一個根本算不上是罪的罪——結了兩次婚。但她的愚昧中透着善良,不存有一絲雜念,她沉默少言,這都使她在世界上顯得是那樣不合羣,遭人排斥。 祥林嫂的經歷又不禁讓我想了作者筆下另一位鮮活的人物,孔乙己。他們都是這個時代中那些小人物的縮影,沒有人去關心他們具體的經歷。記得文章中這樣幾句話“然而她是從四叔家出去就成了乞丐的呢,還是先到衛老婆子家然後再成乞丐的呢?那我可不知道。”甚至他們的死活也無人關心:-- “什麼時候死的?” --“什麼時候?——昨天夜裏,或者就是今天罷。——我說不清。”這些小人物的命運令人悲嘆。

合上書,我深深嘆了口氣,無奈,對祥林嫂的無奈,對那個時代的無奈;幸運,爲自己的生活而感到幸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