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幼兒園教案

【必備】幼兒園教案彙總9篇

本文已影響 3.18W人 

作爲一名專爲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案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必備】幼兒園教案彙總9篇

幼兒園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一)瞭解一日生活安排的順序。

(二)交流和歸納生活事件,體驗合理有序地安排時間的意義。

活動重難點

重點:交流和歸納生活事件,體驗合理有序地安排一日生活。

難點:嘗試自己制定一日生活。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幼兒起牀、洗漱、吃飯、閱讀圖書、看電視、睡覺等生活情景的圖片,兩個鐘面。

經驗準備:知道一日生活的基本順序。

活動過程:

(一)我的白天和晚上

1.教師出示兩個鐘面,引導幼兒說一說自己的一日生活內容,梳理白天和晚上分別要做的事情。

師:白天,太陽陪着我們,我們會做些什麼事情呢?到了晚上,我們又會做哪些事情?

幼:白天我們吃飯,上幼兒園,晚上吃晚飯、睡覺。

師:有些事情我們是在白天的,有些事情是在晚上做,還有些事情是白天和晚上都可以做的。

(二)我每天要做的事情

1.幼兒說說每天做的事情。

師:我們每天都要做許多事情,下面我們從早上起牀開始一件件來說一說。

2.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一遍梳理順序,一邊出示相關生活情景圖片。

3.幫助幼兒概括歸納和理清順序。例如,穿衣、洗漱、吃早飯、上幼兒園……回家、閱讀圖書或遊戲、吃晚飯、看電視或聽故事、洗漱、睡覺。可以在梳理中提示幼兒,有些生活環節不宜再細分。和老師、小朋友學本領、做遊戲可以說成“上幼兒園”,刷牙、洗臉等可以說成是“洗漱”。

4.根據幼兒回答,梳理做事情的順序,並把相關圖片黏貼在代表白天和晚上的兩個鐘面的相應時間段。

5.幼兒說說自己的一日生活。

幼兒園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知道有的物品會沉在水中,有的物品會浮在水面,並能用↓、↑記錄結果,表示上浮和下沉。

2.在感知物體在水中沉浮的基礎上,嘗試探索改變物體沉浮的不同方法。

3.初步學會做科學小實驗,體驗操作的樂趣。

4.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物質準備:

課件、4個水盆、相機、人手一條幹毛巾;雪花片、木塊、樹葉、瓶子、玻璃珠、泡沫片、鐵釘各8份;記錄本每2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今天的天氣真好,小烏龜和小螞蟻要出去玩了,它們倆一塊兒來到河邊。

2.小烏龜說:呀!這裏的河水好清啊,我們一起到河裏去玩吧。

3.小螞蟻說:不行,不行,我不會游泳,我一到水裏就會給淹死的。

4.小烏龜說:那可怎麼辦呢?(請幼兒想辦法,引導幼兒說出螞蟻在水裏會沉下去,需要能浮起來的物品當小船。)哎!有了,我可以送一些東西給你,或許這些東西可以幫助你浮起來。

二、認識沉和浮的標記,並能用身體來表示沉和浮。

師:小烏龜的籃子裏出現了2個標記,你覺得哪個標記表示浮起來,哪個標記表示沉下去。(幼兒說一說)

師:你能用身體動作來表示沉和浮嗎?

三、出示記錄表,課件演示記錄步驟。

師:小烏龜送了什麼東西給小螞蟻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請幼兒說一說)

師:(出現了“?”)請小朋友先想一想,這些物品哪些會沉下去,哪些會浮起來。能浮起來的物品下面打↑,會沉下去的物品下面打↓。接下來,再請小朋友們2人一組,一人把小烏龜要送給小螞蟻的物品輕輕地放進水裏,另一個人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

四、幼兒操作。

教師巡迴指導。

五、展示幼兒記錄結果。

找出有異議的瓶子進行重點講解。

六、探索使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

師:現在雪花片、鐵釘和玻璃珠有點不開心了,因爲它們也想像木塊、泡沫、樹葉和瓶子一樣,浮在水面上,幫助小螞蟻在水面上遊玩,怎麼辦呢?

七、幼兒嘗試操作,師小結。

師:浮的東西可以幫助沉的東西浮起來。沉的東西也可以幫助浮的東西沉下去。

活動延伸: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大的沉浮現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活動反思:

針對《綱要》提出的:“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等。這節課我取材自幼兒身邊較熟悉的東西,來進行了中班科學探究活動《沉與浮》,探索身邊的科學,感知沉浮的現象,並對沉與浮的現象做出簡單的分析判斷,嘗試用簡單的標記符號記錄觀察和探索的結果,在這類活動中培養他們從小愛觀察和發現的能力,讓幼兒真正感受到科學並不遙遠就在我們身邊。

本次活動中,我爲幼兒提供了日常生活中都能接觸到的一些物品:泡沫、樹葉、塑料玩具、鐵釘、玻璃球、塑料瓶、記錄表、筆等實驗材料。讓幼兒通過猜測、動手操作 、大膽嘗試、觀察、 探索、實踐等形式讓幼兒感知物體的沉浮現象並學會做簡單的記錄。

我在活動前讓幼兒猜想,哪些物體會沉下去,哪些物體會浮起來,讓幼兒先猜一猜,然後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親自動手記錄。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哪些物體是浮在水面上的,哪些物體是沉在水裏的。最後環節:探索改變物體的沉浮。我通過小鐵釘和玻璃球等也想幫忙作爲一個引線,引出一個新的問題:如何讓沉下去的物體浮起來。讓幼兒動腦筋想一想,試一試,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法嘗試、探索。

自主的科學活動離不開豐富的操作材料,但是在本次活動中,幼兒的探究材料不是很多,這裏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爲了便於幼兒學習操作記錄表,二是這次活動只是我們班級對“沉”“浮”現象探究的一個起點,一盞“沉”“浮”現象的指明燈,還有更多的探究材料,我們將投放在班級的自然角,讓幼兒在日常生活中,通過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來進行接下來的相關探究活動。

小百科:力指物體在流體(包括液體和氣體)中,各表面受流體(液體和氣體)壓力的差(合力)。

幼兒園教案 篇3

案例背景:

環境保護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作爲基礎教育有機組成部分的幼兒教育,有必要儘早讓幼兒接受環境保護的啓蒙教育。而我園的園本課程——“綠色課程”,也正體現這點。環保教育的目標就是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環保意識,幼兒年齡小,生活經驗缺乏,思維直觀形象,因此我們在各科教學活動中滲透環保教育。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當前教學改革的新觀點,它的發展無疑將爲新的教學理念的實現開闢出美好的前景。信息技術是現代教育技術的重要代表,它包括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而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可以充分發揮計算機以及多媒體網絡設備的工具性功能和互聯網豐富強大的共享資源,創新教學和模式,增大教學容量,突出教學重點,增強幼兒學習的主動性、自主性,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益,優化教與學的過程。因此,爲了更好地將環保教育開展起來,根據幼兒的心理特點,我將語言活動《生病的水娃娃》製作成課件,進行了整合教學。

案例描述:

一、引出故事:在清清的小河裏,住着快樂的水娃娃,可是他現在一點也不開心,爲什麼呢?

1、讓幼兒自由討論爲什麼水娃娃不開心了?

2、教師:那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播放污染源圖片)

3、小結:原來是人們把生活中沒有經過處理的垃圾、髒水或者是有害物質直接倒入河裏,使得水娃娃變得又髒又臭,生病了,所以它纔不開心。

分析:幼兒的心理特點要求我們的教育手段必須形象具體,越形象,越具體,教育效果越好。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符合這一要求。我先用Flash動畫——哭泣的水娃娃,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引導他們討論。然後給孩子們看環境遭受污染的情況:漂滿垃圾的小河、小河裏漂起的魚的屍體、黑乎乎的河水……看了這些,幼兒產生了厭惡被污染的環境的心理體驗,我趁機培養幼兒同情、保護水娃娃的情感傾向。

二、教師邊播放多媒體課件邊有表情地完整講述故事一遍,並提問?

1、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裏講了什麼?

2、生病前和生病後的水娃娃有什麼不一樣?

3、生病前後,水娃娃的周圍發生了什麼變化?爲什麼會發生這些變化?

4、.爲什麼水娃娃會生病?

教師引導幼兒聯繫自身生活經驗, 明白污染的水對環境的危害,以及乾淨水對環境的意義。

分析:通過讓邊幼兒觀看生動、形象的Flash,邊聽老師講述故事,使孩子們身臨其境地體驗到美好的環境給人帶來的潔淨舒適之感和惡劣的環境給人帶來的災難。而提問的環節讓孩子們用語言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表達出來,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三、組織幼兒討論: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治好水娃娃的病?

1、幼兒分組自由討論。

2、教師總結:工廠按規定先對污水進行處理,然後再排出來,我們要一水多用,洗衣或洗菜水或拖地或沖廁所,以減少污水排放,不將油膩的剩菜倒入下水道,洗餐具時,儘量少用洗劑,可用熱麪湯,不要向河裏扔垃圾,讓媽媽少用化妝品、染髮液等造成水污染的物品,大家都來保護水源,都來關心和愛護我們周圍的環境,從自己做起,水娃娃的病就會慢慢的好起來,我們的環境也會變的更美好。

分析:通過討論,可以使幼兒相互交流自己的一些已知經驗,借鑑彼此的見解;同時在這種合作與溝通的過程中,他們更能學會如何理清和表達自己的見解,學會相互接納、讚賞、爭辯與互助,從而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協作精神。但需注意的是,這時教師並不是在一邊觀望,而是應隨時把握各組的討論動向。

需指出的是,作爲教師要創設平等、自由、相互接納的學習氛圍,教師本人要耐心地聆聽孩子的想法,而不管有時孩子的想法是多麼的“荒謬”。最後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總結、點評,能幫助孩子們整理思路,共同完成對知識意義的建構。

反 思:

在信息技術和學科整合的實踐中,我們不斷受到技術的阻礙,體驗着探索的艱辛和創新的快樂……同時,也受到了不少的啓發。

1、 教學內容呈現方式的轉變:

幼兒信息技術引入課堂教學,改變了以往的掛圖就是教材的舊觀念。把所有提供給孩子學習的圖片、資料等等學習內容都稱爲媒體,呈現的方式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

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聲、光、形、色等功能,教會幼兒“用心”觀察,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逐步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提高幼兒思維能力。

利用多媒體集成技術,創設教學情景,加強了教師主導作用和幼兒主體作用,使孩子達到了樂學、善學、活學,從而使教學過程全面得到優化,同時有利於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思想,幫助幼兒充分感知和理解,調動了幼兒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使孩子們易學、易記、易懂,加強了認識的過程。

利用多媒體教學的直觀、形象和大容量,創設學習的氛圍和情景,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參與的積極性。

教學內容呈現方式趨於豐富和多樣化,教學內容以更爲豐富多彩的動態的、動靜結合的、形象的、更接受幼兒認知特點的、趣味性的方式呈現給幼兒。

2、 教學方式的轉變:

由於信息技術的介入,教師的教學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教師將改變原來的知識傳授者、灌輸者的角色,而成爲幼兒學習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幫助者與促進者。也就是說,通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整合之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再象以前那樣操縱整個教學過程。

不過從教師方面來講,最主要的是具備運用多媒體教學的信息素養,以及製作和運用多媒體的技術。教學思想是教學課件和教師教學的靈魂,以不同的教學思想爲指導思想設計的課件,其中必然隱含着課件設計者對教學的看法。這種看法會滲透到課件功能上,體現在教學效果上。因此,教師應當加強現代教育教學思想和理論的學習,如教學論、學習論、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理論等,並能夠在實際教學中應用和創新。此外,教師製作的課件還應當立足於課堂教學,符合課堂教學的要求。應當會自己製作所需的課件,或能對現行的商業性軟件進行篩選或修改,按照自己的教學思路任意選取、加工和編輯。同時,也應當充分利用最大的資料庫——“互聯網”。

3、 幼兒學習方式的轉變:

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之後,幼兒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幼兒由原來的被動接受轉變爲主動參與,成爲知識的主動探索者、意義的建構者,以及成爲學習過程中真正的認知主動主體。

(1)爲幼兒提供了更廣泛的知識和信息,滿足現代兒童的發展需要。

根據幼兒心理特點我們把電視錄像插在教學內容中,強化幼兒各種感官的參與,要求幼兒用耳聽聲音、用眼睛看圖像、動腦分析圖像、動口說圖像、動手繪畫圖像,加深幼兒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的主動性,達到培養興趣和發展智能的雙重作用。

(2)在有限的空間裏開闊幼兒的視野,提供操作、理解和思考的空間,促進思維發展。

多媒體視頻演示儀的使用突破了幼兒園傳統的自然、社會科學教育的侷限,可以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把小班到大班劃分成既有階段性又互相銜接的整體,按幼兒年齡需要選擇一些實物和圖片、錄像等資料,開闊、豐富幼兒視野。

利用多媒體視頻演示既滿足全體幼兒的動手操作與學習交流的需要,又能使實物(圖片)等放大提供給幼兒逼真清晰色彩鮮豔的教學效果,因此在各科教學應用廣泛而深受孩子們的青睞,更重要的是幼兒通過觀察、探求與操作感知和體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而使全體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思維能力有效的提高,並且突破時空、豐富了知識,使幼兒在活動中倍感樂趣無窮,從而促進了幼兒的主動學習。

4、 師生互動方式的轉變:

整合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教學過程由原來的知識講解式教學過程轉變了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分組討論、各抒已見;多方交流等,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師生獲得了共同發展。[]

作爲教師,我們必須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將信息技術與課堂的教學融爲一體,將信息技術作爲一種工具,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探索出新型的創新教學模式,拓寬幼兒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幼兒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

幼兒園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角色遊戲活動,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角色意識,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2、複習區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外形特徵,嘗試描述圖形的二維特徵。3、啓發幼兒用禮貌用語,進行簡單的交往,積累美好的情感體驗。

重點:在遊戲活動中積累生活經驗,並願意描述。

難點:區分物體圖形、顏色的二維特徵。

活動準備:

1、小熊兩個;小鴨、小兔、小貓掛飾若干;各種形狀的禮物若干。

2、供幼兒操作的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大小、顏色不同的餅乾若干,貼有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標記的盤子各一。活動設計:

一、引起興趣:

1、今天,我們來做個遊戲——扮小動物,你願意扮誰就選一個掛飾掛在身上。2、幼兒帶上掛飾,你扮誰呀?(我是小兔、我是小鴨……)

3、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今天是小熊小黑和小白的生日,我們一起去爲它們慶祝好嗎?

4、怎麼去呢?買些什麼禮物呢?

5、每位選一件禮物,你選的是什麼?告訴你的好朋友。6、出發——小熊家到了。(敲門進入)

二、送禮物:

1、告訴小熊自己送的是什麼禮物,並祝小熊生日快樂。2、按小動物分組把禮物送給小熊。3、請個別幼兒把禮物按圖形分類。

三、小熊請客人吃餅乾:

1、小黑和小白準備了點心給你們吃,(出示兩盆餅乾)小黑準備的是奶油餅乾,小白準備的是蔥油餅乾。

2、小黑請每位吃一塊餅乾,與你的好朋友比一比,餅乾有什麼不一樣?讓幼兒描述自己拿的是什麼顏色、什麼圖形的餅乾?

3、小白請大家動腦筋:

(1)請小鴨吃紅的三角形餅乾;(2)請小兔吃黃的圓形餅乾(3)請小貓吃綠的正方形餅乾。

四、結束部分:

1、我也準備了一份禮物(出示生日蛋糕),引導幼兒一起唱“生日快樂歌”。2、時間不早了,我們該回家了,等到明年再來給小黑、小白過生日。爲您服務學科吧

幼兒園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知道過馬路要走斑馬線、聽從紅綠燈的指揮。

2、體驗遊戲扮演的樂趣,養成自覺遵守交通規則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

1、PPT交通標誌:紅燈、黃燈、綠燈、左轉、右轉、直行等。

2、佈置過馬路場景。

3、音樂《郊遊》、視頻《遵守交通安全》

  【活動過程】

  一、觀看視頻“遵守交通安全”,引入主題。

1、請幼兒說說觀看視頻後的發現及感受。

“小朋友是怎麼過馬路的?你覺得他這麼做對嗎?爲什麼?”

2、討論:“我們怎樣才能安全地過馬路?”

  二、認識常見的交通標誌。

1、演示PPT課件,提問:“這個標記見過嗎?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2、請個別幼兒介紹。

3、小結:幾種交通標誌的名稱及意義。

 三、討論:“如果我們不遵守交通規則會發生什麼事情?”

四、遊戲:安全過馬路。

1、場景佈置:大馬路、斑馬線、紅綠燈、交警臺

2、講解遊戲規則:行人過馬路走斑馬線,紅燈停,綠燈行,交警將違反交通規則的小朋友叫到一邊,停玩遊戲一次。

3、播放音樂《郊遊》,進行遊戲。

遊戲若干遍,可請幼兒當紅綠燈。

4、老師與幼兒一起評議遊戲情況。“你是怎麼過馬路的?”

延伸活動:遊戲“交通標誌”連連看。

幼兒園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人的一生是個美麗的過程,通過談話、觀賞課件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遠大的理想。

2、教育幼兒珍惜生命,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

活動重點】感知人生是一個美麗的過程,幫助幼兒樹立自己美好的理想。

活動準備】製作課件、畫紙、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觀看短片

播放短片,教師講解:

1、教師:動畫片講述的是誰的故事呢?(小種子)教師:它又學小鴨子又學小猴子是爲了幹什麼呢?(尋找自己的理想)

2、小種子通過不懈的努力,最後找到了嗎?還長成了花,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它很開心的笑了。在它尋找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學習它的什麼精神呢?請小朋友們帶着這個問題再欣賞一遍:應該勇於去尋找自己的理想,做一個堆社會有用的人。

二、播放幻燈片:出示一系列“美麗人生”的圖片,幼兒邊聽音樂邊欣賞,如:生日照,結婚照等。

引導幼兒感受人生的美好,要珍惜生命才能享受這個美麗的過程。

三、播放幻燈片:請幼兒欣賞教師的“美麗人生”。

老師也有我的美麗人生,小朋友願意和我一起分享嗎?教師邊播放幻燈片邊講解:

1、最後由:“而今後老師還會有很長的時間,還要去學習,繼續去實現自己一個又一個美麗的理想。”引出:小朋友們,你們以後會是什麼樣?你們有美好的理想嗎?

2、集體討論。

3、請個別幼兒講述。

四、給幼兒分組:把自己的理想在畫紙上表現出來。畫完了,如果願意,可以講給身邊的老師聽。

幼兒園教案 篇7

設計意圖:孩子們早上來園,經常能看到哥哥姐姐在玩跳圈的遊戲活動目標:

1. 練習雙腳併攏向上跳,發展跳躍能力。

2. 鍛鍊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人手一個塑料圈,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 跳蟲舞。

(1)啓發幼兒說說什麼蟲會跳。

(2)請幼兒將兩手食指放在頭上,聽音樂活動身體、四肢,模仿跳跳蟲跳舞的樣子。

2.跳水坑。

(1)請幼兒取一個塑料圈放在地上當“水坑”,自由跳圈,避免相互碰撞。

(2)帶領幼兒雙腳併攏,在圈中跳進跳出。

(3)請跳得好的幼兒表演,遊戲反覆進行。

3.幼兒自由玩圈,做放鬆運動結束。

活動延伸:可請幼兒單腳跳或請幼兒跳過繩子

活動反思:幼兒對於雙腳同時跳還不是很行,許多幼兒只能雙腳交替跳,教師可先讓幼兒練習後再模仿跳跳蟲。

幼兒園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l 根據畫面理解兒歌內容,學念兒歌。

l 通過念兒歌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情感。

主要形式

集體

課時安排

一課時,10分鐘

重點難點

l 重點:學會念兒歌。

l 難點:觀察畫面,根據畫面理解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l 經驗準備:學過“打電話”的遊戲。

l 物質準備:玩具電話機,積木,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玩具電話引出課題。(3分鐘)

教師出示玩具電話,和幼兒玩遊戲“打電話”。

二、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熟悉並理解兒歌內容。(9分鐘)

1、 “這上面有誰啊?多可愛的寶寶呀,他在幹什麼呢?”

2、 “這個寶寶在用什麼當電話呢?”

3、 “猜猜看,寶寶在給誰打電話?”

4、 “猜猜,寶寶跟媽媽說什麼?”

三、教師示範念兒歌:“小寶寶,想媽媽,抓起積木當電話:媽媽,媽媽,快點回家。”

幼兒跟念兒歌。

四、幼兒邊看圖邊念兒歌。

【活動延伸】

1、 課後可以讓幼兒到室外多幾個人合作玩這勾手指的遊戲。

附:兒歌

想 媽 媽

小寶寶,想媽媽,

抓起積木當電話;

媽媽,媽媽,

快點回家。-

幼兒園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瞭解瓢蟲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瓢蟲的命名方式。

2、學習用目測撕的方法撕出瓢蟲的外形特徵。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二、活動資源:

各色手工紙,糨糊,抹布,瓢蟲圖片若干。

三、活動重點:學習製作瓢蟲。

四、活動難點:瓢蟲的命名方式

五、活動流程: 圖片導入——製作瓢蟲——展示欣賞

(一)圖片導入

出示圖片

1、提問:你們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瓢蟲,先出示7星,介紹完之後再引出它還有很多朋友,我們來看看它們長的什麼樣?)

2、你們仔細看看,他們長得哪些地方是一樣的 ,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形狀一樣,背上的花紋不一樣)

3、小結:瓢蟲是一類非常漂亮的甲蟲,圓圓的身體,鞘翅光滑或有絨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或紅色、黃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紋,但有些瓢蟲,鞘翅黃色、紅色或棕色,沒有斑點;體長通常在1-15毫米之間。

4、逐一介紹瓢蟲:這隻背上的花紋是怎麼樣的----它叫XX瓢蟲(7星是益蟲,其它都是害蟲)。

5、教師小結:我們見到或捉到瓢蟲時,往往會數一數鞘翅上的斑點數,隨後會說幾星瓢蟲,有時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因爲瓢蟲的種類很多,不易記住名字。一般只要數一數鞘翅上的斑點或條紋,說幾星或幾條瓢蟲就可以對69.2%。不管怎麼樣,我們看到瓢蟲時,還是要數一數它的星點數。

(二)製作瓢蟲

1、講解方法:

(1)教師出示範例作品:

——“看看這只是什麼瓢蟲?”

“這張作品看上去和平時的剪紙作品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議論,教師告訴答案是用目測徒手撕的作品,所以瓢蟲的邊線不像用剪刀剪出那樣光滑。

2、嘗試新方法:

(1)教師講解目測徒手撕瓢蟲的方法:

可以將紙對摺撕出完整瓢蟲身體。

可以將瓢蟲的身體分開表示在飛。

撕貼完成後,添上瓢蟲的花紋、眼睛、觸角。

(在粘貼瓢蟲時,要呈現瓢蟲的不同方向,使畫面生動。爲表示瓢蟲在飛時,可以粘住瓢蟲一半的翅膀,另一半翅膀向外翻折。)

(2)幼兒操作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展示欣賞

幼兒介紹自己作品,欣賞同伴作品。

(這只是誰做的,這叫什麼瓢蟲,哪裏最可愛,我們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