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四年級教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22篇)

本文已影響 2.48W人 

作爲一名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精選22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深刻理解李時珍所宿古寺環境之破敗、察訪藥材過程之艱辛,體會李時珍爲了修訂《本草》而不怕吃苦、爲民造福、嚴謹認真、不怕冒險的偉大精神,激發學生產生對由衷地李時珍的敬佩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抓住關鍵語句理解李時珍的吃住行的苦,從而體會李時珍不怕苦的精神。

2.抓住記載尋訪收穫的典型事例,感悟李時珍的嚴謹踏實的工作作風。

三、教學過程:

A激情導課:

導入課題: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李時珍夜宿古寺按事情發展順序寫了哪三件事?

生:夜宿古寺師徒談苦記載收穫

明確目標:學習夜宿古寺中我們明白了李時珍住的苦,今天我們就繼續學習這一課,看看李時珍和他的徒弟還吃了哪些苦?

效果預期:相信每位同學都是最棒的,都能學有所獲。

民主導學:

出示任務:抓住關鍵詞句,體會人物品質。

1.默讀5-11自然段,邊讀邊勾畫出描寫李時珍動作、神態、語言的詞句,標註下自己的理解、感受和體會。

2.小組討論學習所得

3.展示交流:(預設)

生:我找到的描寫人物動作的句子“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乾糧。”一個啃字我體會到乾糧很硬,放了很長時間,很不好吃,這說明師徒二人吃的也很苦。關於這點誰有不同看法。

生:我找到的描寫李時珍神態的詞是“笑”,說明他是一個以苦爲樂的人。

師:大家很會抓關鍵的字詞,那麼,在師徒的對話中,你又抓住了哪些字詞呢?

生:“先生是快50歲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歲的人還能叫苦嗎?”一個“挺”字可以看出李時珍很苦。

師:挺字是什麼意思?支撐

想想,是怎樣的苦需要李時珍“挺”?

住的苦、吃的苦、奔波的苦、察訪的苦等等。一個挺字,上面壓着的是許多的苦,如果給這些苦再加一個時間,是多長?(一夜、好幾個月、長年累月、27年)如此多的苦,如此長的時間,加負在一個近50歲的人身上,靠什麼才能挺下來。(堅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恆心)

吃如此巨大的苦,李時珍是如何看待的呢?

齊讀:“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裏過夜,比住在家裏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苦也是值得的。”

生:抓住“家裏”和“破廟”,“吃苦”和“造福”兩處對比,突出李時珍的樂於奉獻,不怕吃苦的品質。

生:對於萬民得福,你怎麼看?使億萬老百姓受到益處。我們來看一段資料:

《本草綱目》十七世紀末即傳播,先後有日、朝、法、德、英、俄等多種文字的譯本,對世界自然科學也有舉世公認的卓越貢獻。其有關資料曾被達爾文所引。用它是幾千年來祖國藥物學的總結。這本藥典,不論從它嚴密的科學分類,或是從它包含藥物的數目之多和流暢生動的文筆來看,都遠遠超過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譽爲“東方藥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學方面影響最大。是我國醫藥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

師:讀完這段資料,你會發現,《本草綱目》自它問世至今乃至以後,全世界人都受到它的益處,可以說造福了全人類。這又是怎樣的品質?

“辛苦一個人,造福全人類”的崇高品質。

師(小結本段):畫面二,主要是李時珍與弟子的語言描寫,如何品味人物語言,同學們通過勾畫,準確地抓住“啃、笑、挺、值”這些重點詞句,來理解體會,讓我們看到一個甘於吃苦、卻造福億萬人的偉大的李時珍形象。

過渡:第二件事大家勾畫準確,體會也很深刻,第三件事大家按照剛纔的學習方法學習,相信大家會做得更好。

展示交流:(預設)

生:“忍冬花初開時銀白色,兩三天後變成金黃色,所以又叫金銀花,可以解暑消熱。”

“胭脂草搗爛了,可以治蟲咬傷。”

“刀豆子燒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從李時珍記錄的內容來看,他記得非常詳細,不同的草藥,形態不同,用法不同,主治也不一樣,這都需要費很大精力來仔細記錄,對於一個近50歲的人來說,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生:“雞腸草……龐憲,你把藥包拿來。”李時珍拿過藥包,從裏面翻出兩種草。它們的葉子十分相似,但是藥性不同。怎樣區別它們呢?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放在嘴裏嚼嚼,若有所悟。他接着往下寫:“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我勾畫住一系列動詞:端詳、扯下一點、嚼

端詳是仔細地看;扯下一點說明扯的很少,這兩個動詞連在一起,可以看出李時珍在嘗之前是非常小心的,他不清楚這兩種草藥的藥性,但他知道這樣做是很危險的。他明知危險,卻依然嚼,可以看出他爲科學不惜冒險,這就是一種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生:寺外,山風呼嘯,貓頭鷹在尖叫着。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山風呼嘯,李時珍寫本草的環境很惡劣;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說明時間已經很晚了。通過寺外環境描寫,反襯出李時珍不怕吃苦,潛心研究的精神。

生:(小結)通過第三個畫面的學習,我們又體會到李時珍嚴謹、認真、爲科學不惜冒險的品質。

總結全文:課文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了李時珍夜宿古寺的三件事,三件事,作者運用不同的描寫方法,給我們展現了一個不怕吃苦、爲民造福、嚴謹認真的可親可敬的李時珍。大家在今後的寫作中也運用這樣的寫法,通過記事來表現人物品質。

檢測導結:

根據你的理解來補充句子。

1.這天忙着趕路,又一次錯過了客店,師徒兩人只能在路旁的雨棚裏過夜了。李時珍想爲了能造福萬民,住的差一點沒關係。

2.滿眼寒霜,冷月還在天上。李時珍這時候又起早趕路了。李時珍想

我還是早些趕路吧!那樣就能多尋訪一些草藥。

3.已經在外好幾個月了,中秋月明,李時珍不禁思念起深愛的母親、妻子和兒女來。

李時珍想我還是忍耐一下吧!等我修訂好《本草綱目》,好好陪陪我的親人。

四、板書設計

李時珍夜宿古寺

夜宿古寺——行的苦住的苦

師徒談苦——吃的苦

記載收穫——嚴謹踏實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能仔細觀察教師走進教師後所做的一系列動作,能連貫,具體生動地描寫教師地動作,並展開豐富大膽的想象。通過本次練習,鞏固並提高描寫動作的能力,進而提高習作水平。

【教學重難點】

1、學會仔細觀察。

2、運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動作,同時能結合觀察所得展開合理的聯想。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動作小品,攝像師。

【教學過程】

一、學會觀察

1、師生問好後,教師做一系列動作。(如:準備寫課題,卻發現粉筆不翼而飛,於是在黑板粉筆槽、講臺上、學生課桌裏急切地尋找,最後在講臺下找到粉筆,寫上課題粉筆飛了。)

2、同學們,你們注意到宋老師剛纔都做了哪些動作嗎?這些動作我又是怎麼做的呢(預設:只能說出幾個比較突出的動作)

3、師提示:其實在我們身邊有着許多有趣的事,只是我們平時不注意觀察罷了。

4、攝像機回放剛纔的動作,生仔細觀察,並按順序將動作列出。

5、課堂交流:在這些個動作中,你對哪幾個印象比較深?請具體說說。

二、學會表述

1、將一連串動作連成一段話。

*你能將這些個動作練成一段通順具體的話嗎?(學生準備,點名個別學生演示)

教師隨機點評,滲透進:用上恰當的連詞,將有些動作合理兼併。

2、生動筆操練,要求給片斷起個題目,教師巡視,

3、抽樣評講。

(1)選文一,以教師評講爲主(點評時圍繞動作素描的要求進行。)

(2)學生聽後,自行修改片段。

(3)選文二,以學生點評爲主。

4、小結:課上到這裏,你有什麼收穫呢?(看清動作,用準動詞,加上適當聯想)

三、實踐運用

A、回家後,仔細觀察父母剛回家時的一系列動作,嘗試爲他們寫一幅素描,然後讀與父母聽,請他們進行點評。

B、看動畫片,寫片斷。

設計意圖:

學生在習作中常常表現出描寫人物的動作簡單無趣,很生動的事到了他們的筆下往往變得枯燥乏味。其實這都是不會觀察,不注意觀察造成的。新課標在第二學段的習作要求中就提出留心觀察周圍事物,樂於書面表達。本課習作輔導落腳於紮實有效,即通過創設常見的情境,通過學生實實在在的練習,加上教師的及時點評,切切實實地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

因此本課先創設了一個情景找粉筆。當時學生處於一種無意觀察的狀態,當然不可能有多少發現。接着藉助媒體回放,學生有意識地再次觀察了老師的動作,有了不少新發現,再加上教師的引導,學生不僅注意到教師做了什麼,還注意到教師是怎麼做的,更嘗試着從教師的一些體態語言揣測心理活動,這樣一來,原本單調的動作一下子豐滿起來,在描寫動作的同時,還在練習描寫人物的神態和心理活動。

【教學目標】

通過親身參與遊戲活動,在活動中,引導學生觀察身邊同學的舉動,並嘗試進行表述。通過本次練習,鞏固並提高描寫動作的能力,進而提高習作水平。

【教學重難點】

1、學會仔細觀察。

2、運用準確的詞語描述動作,同時能結合觀察所得展開合理的聯想。

3、能抓住遊戲中的關鍵人物或關鍵環節,進行描寫,體現遊戲的快樂。

【教學準備】

課前瞭解學生愛做的遊戲種類,從中選擇合適的引入課堂。

【教學過程】

一、遊戲實踐

[設計意圖:將遊戲引入課堂,爲學生創造觀察同學、觀察生活的平臺,爲學生提供直觀的習作素材。]

1、導入:同學們,大家一定愛做遊戲吧?平時你們都愛做哪些遊戲呢?

2、提出遊戲中的注意事項: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做一個遊戲。遊戲之前,老師請大家注意三件事:

1)、注意安全;

2)注意觀察身邊同學在遊戲中的表現;

3)注意體會自己在遊戲過程中的不同感受。

3、明確遊戲內容及要求:

1)遊戲名稱老鷹捉小雞

2)請學生簡述遊戲規則。

3)引導學生分組,分配任務。

4、學生分組進行遊戲,教師穿插期間巡視或參與遊戲活動。

二、談話引導選擇習作內容及重點,梳理習作思路。

5、大家玩得開心嗎?

6、在遊戲過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人是誰?爲什麼?

7、在遊戲過程中,給你印象最深的環節是什麼,爲什麼?

上述兩個問題的提出,旨在引導學生回憶遊戲場面,在學生的交流反饋過程中,教師有機地圍繞下列目標進行引導:

1)通過反饋,與學生一同回憶遊戲三方在攻守之間的不同動作,並嘗試用準確的動詞進行表述。

2)通過反饋,引導學生不僅能說出遊戲三方的不同動作,還要能回憶出當時是怎麼做這些動作的,並能用恰當的語句進行描述,使得語言更加具體生動。

3)通過反饋,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的內心變化,並嘗試用準確生動的語言來描述自己在遊戲過程中的心理活動變化。

上述三點中,1、2爲重點引導內容,3爲對習作已經具備一定能力的學生的特別提醒。

8、如果老師要請你寫寫剛纔的這個遊戲,你打算怎麼寫呢?先寫什麼,再寫什麼?想要體現遊戲的快樂,你認爲哪個內容可以多寫幾句的?

引導學生理出習作的思路,分出思路來。

三、佳作欣賞。

1、教師出示範文,按自然段指名學生朗讀。

2、我們可以從這篇習作中學到些什麼?

藉助範文,更加直觀的引導學生明確:

1)習作的答題思路

2)本次習作素材的詳略安排

四、學生當場完成習作

五、講評習作

1、回顧本次習作要求

2、以學生習作中比較典型的習作進行講評。

3、學生自主修改習作。

(設計者:xx小學宋珺)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3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21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6個。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崑崙山、騰雲駕霧、藏龍山、神奇、漫山遍野、光輝、一畝、一丈、凝成、鐮刀、畫、普通、石筍、丘陵、折射"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四自然段。摘錄、積累描寫水池形狀、色彩的句子。

3、瞭解五彩池的特點及成因,能想象五彩池的句子所描繪的具體生動的畫面,從而感受大自然的美。

4、理解課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五彩池的自然景觀及池水顯出不同色彩的原因

教師準備:

1、與課文內容相配套的教學掛圖(網絡圖片下載)或錄像資料片斷

2、準備一幅中國地圖,以備瞭解松潘、崑崙山的位置(或做在。課件中)。

3、準備包括一二類生字在內的與教學需要相配合的投影片或小黑板。

學生準備:

蒐集有關九寨溝、五彩池的文字、圖片資料。讀通本課課文,讀準、讀熟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前熟讀生字詞比賽。

1、教師激趣。

今天在學《五彩池》這一課之前,我們先來做一個比賽一一按下面的方法,看哪一組讀生字詞讀得最熟:(1)正確地讀出生字(包括一二類生字);(2)讀出這個生字在課文中組成的詞語;每個人先:自己準備,然後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學生自己學習。四五分鐘後,組織小組交流。:其間教師注意巡迴輔導和督促,指導後進生。〉

2、反饋與強化

(方法:抽樣學習小組共同讀生字,並組詞。例:昆,崑崙山。)

(教師組織反饋方式可靈活,注意就生字詞的音、形予以點撥和強化。)。

二、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到過哪些景色美麗的地方?那兒有湖嗎?說說好嗎?湖水怎麼樣?什麼顏色?。

那麼,你們見過五顏六色的湖水嗎?(引出新課,板書課題:五彩池)。

三、引導質疑。

1、那麼,同學們看到這個課題,會想到什麼問題?。

(教師有。計劃地歸納學生質疑的問題,有。計劃地板書,形成引導學生閱讀探究的主要問題。例如:真有這樣的五彩池嗎?它在什麼地方?究竟像什麼樣?爲什麼那裏的水會是五顏六色的?……)

2、談話:我們中國是一個美麗的國家(出示中國地圖),有許多山川湖泊。看,這兒是我們的家鄉×××一一直彩池呢?就在四川省松潘縣以北的九寨溝,那兒景色特別美麗,真像仙境一樣呢!我們去看看好嗎?

《五彩池》這篇課文寫得也非常優美,我們如果一邊讀一邊通過課文中的語句去發揮想象,就會感覺到好像看到了那個地方的景色一樣。我們試着這樣一邊讀一邊想象,可。以輕輕地讀出聲音來。

我相信你們一定可以通過閱讀課文摘清楚你們提出來的那些問題。有實在想不明白的詞句,可以用筆做上記號,等會兒和其他同學一起想想、說說,也可以向老師提出來。

你覺得描寫特別美的句子或段落,也可以做上記號,等會兒讀給大家聽。

四、學生初步自主探究閱讀。

1、教師巡視。提示學生讀課文時按上述要求用筆做適當的記號,也可以在課文旁邊寫出自己想到的內容。(要給學生比較充分的時間,要激勵每一位學生都投入到潛心閱讀的境界中去。)

2、引導和組織學生根據以下板書(或投影)的基本要求交流和討論:

(1)同學們一開始提出的那些問題弄懂了沒有?還有什麼不懂的詞句或問題?

(2)覺得哪兒寫得特別好、特別美?五彩池獨特的地方是什麼?

(3)讀的時候你聯想到了什麼?

五、反饋、點拔和強化。

在第一、二自然段中,你最喜歡哪些句子?爲什麼喜歡?哪個小組先說說?

(學生反饋,朗讀。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全班學生着重讀那些應該發揮想象的句子,如"奶奶是哄着我玩兒……去看看";"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有像蓮花等;引導學生髮揮想象,並相機引導理解"騰雲駕霧、漫山遍野、一商、一丈、石粉凝成"等詞語。)

啓發、點撥要點

(1)關於"騰雲駕霧":同學們看到這個詞語,想到看過的什麼電視劇、什麼鏡頭嗎?

(2)關於"漫山遍野":課本上有沒有插圖能說明什麼叫"漫山遍野"呢?

讀這幾句,聯繫插圖或投影,引導學生既體會"漫山遍野"的意思,又想象"……好像是鋪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寶石"一句的具體畫面。讀出讚美的語氣。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4

背景分析:

《五彩池》這篇文章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第七冊的一篇選學課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五彩池不僅形奇,色也奇。學生通過反覆朗讀,能夠感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體會到五彩池的美麗神奇,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了美的薰陶。

案例:

一、激趣導入,整體感知。

1、(出示屏幕)誰知道五彩池在哪裏?

教師點明:在四川松潘藏龍山上誰去過那裏?說說那裏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隨着作者的腳步走進五彩池,感受一下那裏的優美畫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現在請同學們翻開課文好好地讀一讀課文,感受一下作者筆下的優美畫面。

讀了課文,你對五彩池有什麼樣的感受?(神奇、美麗)。

三、快速瀏覽一下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兩個方面來寫五彩池的?(池、水)

四、品詞析句,理解課文。

1、學習第二自然段:(出示第二段)

(1)請同學們自由讀這一段,想想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五彩池的神奇、美麗?劃出來,好好讀一讀,也可在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

(2)彙報交流,理解重點詞句。(隨機出示)

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A:“漫山遍野”“大大小小”寫出了水池的數量是不可計數的。

B:理解“漫山遍野”就是遍佈山野,到處都是。

C:指導朗讀

無數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着各種不同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着巨幅地毯上的寶石。

A:(出示池水色彩圖),看作者把什麼比作地毯,把什麼比作寶石。寶石有什麼特點?爲什麼能夠這麼比?(是啊,五彩池像寶石一樣美,那麼我們就把它讀得更美。)

B:有感情朗讀,體會美。作者採用的是什麼方法,讀後有什麼感受?

大的面積不足1畝,水深不過3米;小的呢,比菜碟大不了多少,水淺得用手指就可以碰到它的底。

指導朗讀。

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綵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形狀,有像葫蘆的,有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A:理解句子。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從省略號裏,你又讀懂了什麼?想象一下,水池可能還會像什麼?

B:有感情朗讀。

C、背誦第二自然段。

(3)小結過渡:欣賞了五彩池的美麗神奇,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五彩池的水。

2、學習第三自然段(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其餘小朋友思考:究竟驚奇在哪兒?

(2)指導朗讀。

(3)思考:這裏只有四種顏色,但課題是寫五彩池的呀!想象一下,還會有什麼顏色呢?這麼美的池水你能用一個形容詞來說說它的美嗎?

3、小結過渡:池水顏色不同的原因是什麼?

4、第四自然段

(1)帶着上面的問題,小組討論學習。

(2)交流。(採用小組彙報的形式)

原因有三:

一是石筍凝結一層細膩透明的石粉。

二是陽光的折射。

三是周圍花草樹木的倒影。

(3)學生齊讀原因。(同學們,這就是科學知識呀!那我們把這種知識告訴我們的家裏人,好嗎?)

(4)理解重點句:

原來池邊長着許多石筍,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險峻的山峯,有的像矗立的寶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A:出示石筍圖:講其成因。

B:體會作者這麼寫的好處。

C:有感情朗讀。

三、總結談話:

這麼美的池,加上這麼美的水,真是人間仙境啊!怪不得有人說:“五嶽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

四、拓展練習

這麼美的五彩池,就讓我們把這篇課文改寫成導遊詞講給爸爸、媽媽聽。

分析:

本節課,本人通過深入鑽研教材,設計了較爲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通過反覆朗讀,感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優美,體會到五彩池的美麗神奇,使學生在情感上得到了美的薰陶,較好地完成了教學目標。本節課的教學,較爲全面地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一、遵循學生認知語言的規律,引導學生充分自讀,在讀中體會、理解、感悟課文內容

這一思想,在教學第二自然段時候得到了充分體現。我放手讓學生去充分閱讀課文,一開始便不加任何羈絆,只是讓學生隨作者一起坐汽車到藏龍山去玩一玩,看一看,這是讓學生披文入境、循文明像,輕輕鬆鬆地進入情境中,接着巧妙設疑:你們看到五彩池了嗎?(這一問,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頗具匠心,這是激趣,這是讓學生入境,這是讓學生讀到課文當中去。有的學生第一遍可能未入神讀,他就想了,我怎麼沒看到,再讀時,他就會細細體味,漫漫遊賞。接着,教者引導學生反覆朗讀,使學生由境生情,情動而辭發,當教者問及你們看到什麼時,學生紛紛舉手發言便不足爲奇了。因爲他們經過反覆讀,腦海裏已經有了一定的積累,而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這樣的說話練習是太少了,也太難了,教師分析的時間還嫌少,哪能讓學生充分讀書,充分積累。學生肚子裏沒有,你讓他怎麼說?

教者在學生練說後,再次引導學生朗讀,深入感悟課文內容,直至把該段讀通、讀懂、讀好。自始至終教者都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完成教學目標,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鮮明特色。

二、從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們還能在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把課文語言內化爲自己的語言方面受到有益的啓示

1、經驗之一:讓學生練讀,引導學生在讀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讀,反覆讀,有必要的最好能熟讀成誦

以往教學過於注重思想教育,重視語言文字的繁瑣分析,重視語法的訓練,而忽視了語言本身的東西,一節課上下來,學生牢牢記往的往往是中心思想、各段段意、詞語解釋,而課文卻還沒讀熟,有一部分學生甚至還沒讀通順。試問記住那些中心思想、記住段意,對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有什麼幫助?

而在本節課上,教者摒棄了這些不足,在教學二、三自然段時,留出大量時間給學生朗讀,邊讀書,邊體會,邊體會,邊讀書,不僅讀懂了內容,更將將文中的優美語言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腦海裏。

2、經驗之二:讓學生練說,把文中的好詞語、好句子遷移內化運用起來

本節課安排了多次練說,既訓練了表達能力,又是進一步內化語言的有效手段。重視引導學生積累語言,把課文中的語言灌輸到學生腦海裏,這是本節課的第二個特色。

三、根據課文特點,巧妙安排遷移練習,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本節課結束時,引導學生改成導遊詞。這樣遷移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想象、求異思維、發散思維,鍛鍊了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通過有意識培養,使學生從小就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和一定的創造能力,是每位教師在課堂上應努力做到的,也是新課標提出的重要內容,在這節課上,這一點得到了較好的體現。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一類生字,正確掌握書寫。會讀7個二類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詞語,體會本課詞語的構成特點。

3.增強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本課的一類生字2.掌握多組音同但詞義不同的詞語的用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1.熟讀詞語

2.識記一類生字

教學過程:

一、多媒體出示兩組詞語

二、學生自由讀詞語

三、學習生字

產:chǎn“立”部。

擴詞:產生、生產、產婦、特產、傾家蕩產

套:to“大”部。

擴詞:圈套、套圈、套子、手套、被套、生搬硬套

鞍:ān馬鞍、鞍馬(鞍山)

盒:h“皿”部。

擴詞:盒飯、飯盒、盒子、紙盒

仇:chu擴詞:報仇、仇恨、仇人、仇敵、

成語:同仇敵愾、恩將仇報、疾惡如仇、血海深仇、同仇敵愾

權:qun擴詞:權力、權利、權勢、人權、

志:zh“士”部。擴詞:志氣、立志、志趣、

成語:永誌不忘、志同道合、衆志成城、雄心壯志、專心致志

稚:zh擴詞:稚氣、稚子、幼稚

默:m“黑”部。近義詞:默默(悄悄)

擴詞:沉默、默讀、默寫、默契、默許

成語:默不作聲、默默無聞、默然不語、沉默寡言、潛移默化

封:fēng“寸”部。反:封(開)近:封閉(關閉)

擴詞:封口、封王、封閉、信封、封鎖

四、讀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理解詞語意思,處理課後練習題。

教學過程:

複習生字

1.讀第一組詞語,你發現了什麼?(字的順序不同,意思就不同了)試着解釋詞語;說出幾個類似詞語。

2.讀第二組詞語,你又發現了什麼?(這些詞,音相同意思不同)試着解釋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會運用這些詞語。

三、處理課後練習題

1.組字找出帶有“隹”的字

推堆難焦集雕

2.詞語遊戲。

先說說這組詞語的特點。

再說說你知道的其它這樣的詞,看哪組知道得多。

3.讀一讀,填一填

即選詞填空。詞語讀音相同,但意思不同。藉助字典,選擇合適的詞語。

作業:

1.書寫生字。

2.任選三組詞語造句。

五、板書設計:

2—2

生產—產生報仇—報酬

圈套—套圈權力—全力

馬鞍—鞍馬志氣—稚氣

警報—報警沉沒—沉默

盒飯—飯盒封口—風口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毽子裏的銅錢》是一篇風格雋永的散文,文章結構較爲複雜,作者的寫作風格唯美、富於個性,對於四年級的學生來說,閱讀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本文所表達的情感是一種富於人性光輝的人與人之間真誠的體諒,由於蘊涵在質樸的文字中,學生悟情也有一定的難度。針對課文的這一特點,在教學之前,我進行了精心的設計,旨在抓住教學重點,突破理解難點。

學情分析:

學校地處農村,學生的基礎和閱讀能力參差不齊。班級共有學生18人,基礎知識比較紮實的同學佔到近一半,而閱讀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約爲5人,大部分學生處在閱讀的初始水平,還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方法,平時大部分同學喜歡讀書,但由於學校的條件有限,通過網絡和圖書查找資料的十分有限,多數情況都是教師查找和學生共同交流。

教學目標:

1、認讀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詞語,並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理解描寫作者心情變化的詞句,體會賣山薯老人的善良、純樸和“我”對老人的懷念和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作者的情感,感受老人櫛風沐雨的辛苦和善良、純樸的美好心靈。

教學準備:

課前去市場、集市上觀察、接觸小販,尤其是賣東西的老人,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及他們的內心世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師:同學們,老師已佈置大家去接觸觀察了小販、賣東西的'老人,你對他們有了哪些瞭解?你有些什麼感受?

學生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自學。

1、自讀課文,多種方式解決生字,讀準字音。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文中人物分別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

檢查自學情況

1、小組內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2、討論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文中哪個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爲什麼?

理一理,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記敘的?

1、個人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2、小組內交流,這個故事的發展過程是怎樣的?

3、引導學生了解文章採用的倒敘的謀篇佈局的方法。

小組內採用多種方式讀課文,相互交流感受。

(三)思考:課文中“二嬸”的出現,起到了什麼作用

(四)指導書寫

1、小組內分析字形,書寫。

2、着重指導“毽—健”,“薯—署”、“佝僂”等的寫法。

(五)總結評價第二課時

(一)回顧、複習,導入新課

你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認爲感受最深的是什麼?

(二)精讀課文,體會感情

體會老人的純樸、善良

1、師:文中的老人,令作者至今難以忘懷,時時感到溫暖在心中。爲什麼會這樣呢?請大家仔細讀課文,劃出文中描寫老人的外貌、語言、動作、神態的語句,想一想,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彙報交流:你從中體會到老人的生活狀況可能是什麼樣的?

引導學生通過描寫老人外貌、神態的詞句“黑漆漆的手”、“滿臉的皺紋很深很深,很不快樂的樣子”、“愣愣地望着她家那扇門”、“微微駝着的背脊”等詞句,體會老人櫛風沐雨的辛苦。

4、引導學生通過相關詞句理解老人的慈祥、善良。

①笑呵呵地伸手在烘缸裏取出一個小小的烤山薯,往我手裏一放說:“給你吃”。

②老人笑了,他說:“小孩子嘛,送給你吃的。”

③他“馬上把銅錢放回我的口袋裏,摸摸我的頭。”

④他卻把烤山薯塞進我的口袋裏,向我笑着擺擺手,提着烘缸走了。

從以上語句中體會老人雖然做生意很辛苦,櫛風沐雨,但是卻很慈祥,很善良,有着純樸、美好的心靈。

5、指導朗讀。指名讀,相互評議。

理解毽子裏的銅錢對於“我”和老人的珍貴

1、這樣一個善良、純樸,飽經風霜的老人,送給“我”——一個素不相識的孩子兩塊香噴噴的烤山薯,這對於他們兩個人來說意味着什麼?而“我”又將自己毽子裏的兩枚銅錢拆出來送他,你覺得這兩枚銅錢對於兩個人來講,又包含着怎樣的情感呢?請大家自讀課文,劃出描寫“我”的心理活動的詞句,結合“我”的心理活動,體會一下。

抓住以下語句理解

①“我十分感激,就慢慢地剝開了皮,萬分珍惜地吃起來。”

②“我心裏說不出地難過,只想代二嬸給他一個銅板,但是身邊真的沒有錢。”

③“但我還是急急忙忙撕開毽子的包布,挖出兩枚亮晶晶嶄新的銅錢,遞到老人手心裏。”

④“我心裏空落落的,好像丟失了什麼東西。”

2、小組內交流討論,對於“我”和老人來講,毽子裏的銅錢珍貴嗎?

3、全班交流彙報。

4、指導朗讀。小組內相互評議。

指導朗讀

1、帶着自己的體會,自己試着練習朗讀。

2、指名分角色朗讀。

3、小組內分角色朗讀,互相評議,看誰讀得有感情。

(三)品味賞讀,積累背誦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亮晶晶”、“熱烘烘”一類的詞語,體會它們在文中表達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結合全文,體會句子的意思。

3、挑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自由讀或者背誦,體會感情。

(四)拓展延伸

1、師:文中老人的兩塊烤山薯,使我溫暖至今。我不僅得到了兩塊烤山薯,而且得到了用金錢買不到的關愛。確實,金錢有時能買到一些具體的物品,卻買不到一些無形的東西,比如錢能買到鐘錶,卻買不到時間;錢能買到藥品,但是買不到健康……。請你想一想,錢還能買到什麼卻買不到什麼?小組內交流,互相啓發。然後把想到的內容寫下來。

2、全班交流,相互評議。

板書設計:毽子裏的銅錢

善良體諒

老人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7

教學要求:

1、幫助學生會寫“梧、桐、絨、掩、嘶、啞、搏、龐、危、險”10個生字,會認“嗅、巢、拯、嘶、啞、搏、龐、愣”8個生字,掌握“搖撼、嫩黃、絕望、安然”等詞語。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句子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感悟文章按事情發展順序敘述的寫作方式,並根據課後練習2進行訓練。

4、在熟悉掌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領悟文章的主旨,體會愛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達的同情、愛護弱小者,藐視、不畏懼強勢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及課文的敘述順序。

2、着重理解和欣賞老麻雀是怎樣保護小麻雀的段落,結合文中重點詞句充分談論自己的感受。

教學難點:

對本文中描寫老麻雀部分的語言文字的感悟理解,體會老麻雀身上所具有的那種強大的愛的力量。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

啓發談話:麻雀對於同學們來說是一種很常見、很普通的鳥。它沒有漂亮的外衣,沒有動聽的歌喉,平時不會有人願意多看它幾眼。然而,在這普普通通的鳥的身上,有着一種令人敬佩、令人感動的精神,卻很少有人發現。這篇課文給我們描述了這樣一種少見的事。

二、教師範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課文描述的是怎樣一件事。

三、自學課文。要求學生讀懂每一段課文講的是什麼意思。自由讀課文,把不懂的詞句畫出來。

四、檢查預習、自學情況。

1.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組成詞語。

2.理解詞義:搖撼、扎煞、絕望、拯救、龐大、安然、無可奈何等。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課文主要講的是獵狗要吃一隻從樹上掉下來的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一隻老麻雀爲拯救小麻雀從樹上飛下來要與獵狗搏鬥,“我”深受感動,帶走獵狗的事。

五、理清文章層次。

1.指名朗讀課文,其他同學注意分析文章的寫作順序。作者先寫在“我”打獵回來的路上,獵狗發現一隻從樹上掉下來的小麻雀;接着寫獵狗欲吃小麻雀,但被一隻老麻雀的勇氣弄得愣住了;最後寫了“我”帶着獵狗走開了。

2.按這種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全文分兩段:第1自然段爲第一段,第2——7自然段爲第二段,其中第2、3自然段是事情的起因,第4、5、6自然段是事情的經過,第7自然段是事情的結局。

六、作業。

1.寫生字和詞語。

2.根據課後的練習1體會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複習生字、新詞。

二、講讀課文。

(一)學習第一段,指名讀課文,讀後回答問題:事情發生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時間:打獵回來時。地點:林蔭路上)

(二)學習第二段,自由讀課文,讀後師生討論問題。

1.討論事情發生的起因

(1)獵狗發現了什麼獵物?(發現了一隻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2)站在地上的小麻雀是什麼神態?(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無可奈何”是什麼意思?“呆呆地”與“無可奈何”這兩個詞可以用來描寫人或動物的哪些方面?(神態、心理等)

(3)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麻雀纔出生不久,是從巢裏掉下來的?(它拍打着小翅膀,嘴角嫩黃,頭上長着絨毛)

指導朗讀:“猛烈”寫出了風很大,要重讀;“呆呆地”和“無可奈何”寫出了小麻雀毫無辦法,要突出它沒辦法,不知怎麼辦好,聲音要拖長一些。“嫩黃”與“絨毛”要讀得稍重一些。

(教師示範)學生練習,然後指名朗讀。

2.討論事情的經過。

(1)獵狗發現小麻雀後,是怎樣做的?接着又發生了什麼意外情況?默讀第四自然段。

①回答上述第一個問題。(獵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

指導學生讀這句時,要突出緊張的氣氛。

②回答上述第二個問題。(突然,一隻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跟前)怎樣理解“像一塊石頭似的”,引導學生討論理解。“絕望”是什麼意思?注意此時老麻雀是什麼樣子。

指導朗讀:第二句要讀出老麻雀的急切之情,第三句要表現出老麻雀的絕望。

(2)老麻雀這麼急切地飛下來,要做什麼?齊讀第五節。

學生回答問題: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軀掩護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兒。“

拯救”一詞怎樣理解?一隻麻雀鬥得過一隻獵狗嗎?老麻雀知不知道這一點,從哪裏可以看出來?(讀文中句子回答)明知鬥不過,爲什麼還要飛下來?(讀文中句子回答: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怎樣理解“一種強大的力量”?要引導學生回答得充分、具體。

(3)面對如此無畏的老麻雀,獵狗是怎麼做的?默讀第六節。

想一想獵狗爲什麼會愣住?“慢慢地、慢慢地向後退”說明了什麼?指導朗讀:“愣妝、“這麼大”兩詞要重讀,兩個“慢慢地”要讀得聲音長些,表現出獵狗的發愣和猶豫。

3.討論事情的結局。齊讀最後一段,想一想作者爲什麼喚回獵狗,把它帶走。

三、朗讀全文,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描寫了一隻弱小的老麻雀,在兇猛的獵狗面前拯救了小麻雀的生命。老麻雀的英勇無畏,老麻雀偉大的母愛令人欽佩,令人感動。

四、板書設計

13、麻雀

“愛”

強大的力量

搏鬥拯救

獵狗老麻雀小麻雀

(兇猛)感(弱小)

喚回動憐愛

教後反思:

孩子們被老麻雀濃濃的母愛深深的感動,整節教學氛圍濃厚,入情入境,通過反覆體會,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同時佈置任務,回家後爲自己的媽媽表達自己的一份愛意。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8

上節課我們陪着李白在江邊送走了孟浩然,這節課我們又將與詩人王維一起送走另外一個人。這又是怎樣的一副送別的情景呢?板書課題

學生認真聽並思考老師的問題,齊讀課題

用學過的知識引入課題,使學生更容易弄清教學內容之間的聯繫

1、看到課題,誰能告訴我這詩題的意思?重點解釋“使”的意思,說說和上一首的不同之處。

2、根據學生說的總結二人的關係。

3、在上一首詩中有兩句成了千古佳句,誰知道?在我們將要學習的這首詩中,也有千古絕句,他是不是也是作者目送友人離開時發出的感慨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1、理解:“使”是皇帝之命出使,奉命出使不得不去。不同:一個是戴着使命的任務,一個是前往廣陵的遊玩。

2、通過課下蒐集的資料介紹二人之間的關係

3、積極大膽的發言用比較的方式來學習,較易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並能及時鞏固所學的內容。瞭解詩的背景對理解古詩有着很好的作用。

1.展示。(解詩題,知作者。)

(1)我知道這首詩的題目應該怎麼解釋?送:送別元二:王維的好朋友使:出使安西:安西都護府

(2)我能強調題目讀法送元二/使安西

(3)我來介紹一下作者王維的生平:王維(701-761),字摩潔,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通音樂,工書畫。唐代著名詩人。

1、這首詩老師打算讓你們自己來學習。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學古詩的方法,就按照這個方法來走進王維送別的畫面吧

2、檢查朗讀情況,糾正錯誤。

3、分成學習小組,瞭解詩意。

1、將詩句先讀通順,再結合文中註釋來初步瞭解詩意。

2、指名認讀

3、以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學習的習慣,放手讓孩子自主自由的學習,獲得學習經驗,同時體現教學過程中的詳略得當,真正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題地位。小組合作學習能發揮小組內成員集體的力量,共同解決問題。

2、提出學習目標:

(1)、解詩題,知作者。

(2)、抓字眼,明詩意。

(3)、多誦讀,悟詩情。

(4)、能夠仔細傾聽他人的發言,能與其他同學交流,體驗協作學習古詩的過程和方法。(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並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培養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2、學習從媒體及身邊的生活中獲得信息,並能夠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

教學重點:

培養善於觀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難點:

學習從媒體及身邊的生活中獲得信息,並能夠比較清楚地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圖片、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自學《世界真奇妙》。

二、看

認真觀察兩幅圖,說一說他們都在幹什麼?

三、讀

讀一讀討論的內容。

四、說

你知道哪些新奇事,給大家講講,你是怎麼知道的?

五、寫

選擇自己身邊發生的一件有趣的事,寫一寫。

要求:

1、時間,即在什麼時候。

2、地點,即在什麼地方。

3、你發現的是什麼事物。

4、有條理地敘述出來。

六、評讀一讀評價內容

1.根據評價內容自己對照文本思考。

2.落筆書寫。

七、作業

總結本學期你所學到的知道情況。

板書設計:世界真奇妙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炫耀”、“懂得”造句。

3.能聯繫上下文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的意思。能聯繫全文、掌握表現中心思想的句子的含義。

4.憑藉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感受,激發助人爲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從小男孩的言語行爲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理解保羅的心理感受。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當老師表揚你時你什麼心情呀?(很快樂、很高興)但有一種快樂,不但表現在臉上,而且表現在心靈的感應,如春風拂過,漣漪盪開,這種快樂便是給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給予是快樂的》請同學們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呢?(給予爲什麼是快樂的?誰給予了誰?)

2.同學們的問題很好,前陣子有個小朋友到老師家做客,老師給他一根芝麻糖,他臉上便笑成了一朵花。這時來了個比他小的小妹妹,也盯上了那根芝麻糖,我讓他分一半給小妹妹,你們猜怎麼樣?學生說。

3.是的,這個小朋友還小不懂道理,怎麼說他也不樂意把得到的東西送出去。看來我們的課題《給予是快樂的》說起來容易,真正懂得他的意義是不簡單的。課文中的保羅也是如此。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這個故事。

二、揭示課題,解題

1.板書課題:24給予是快樂的

讀題目,讀準字音

2.解釋題意:“給予”這裏是指能夠幫助別人,爲別人付出勞動,作出奉獻。“給予是快樂的”就是助人爲樂的意思。

三、初讀課文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課件中的範讀動畫,讓學生注意生字、生詞。

2.讓學生小組合作自學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詞,並在生字上注音,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注意讀準其中的前鼻音和三拼音。

(2)聯繫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炫耀聖誕節轎車兜一圈

(3)給每個自然段寫上序號,讀通課文。

3.檢查自學情況。

(1)讀字詞,理解詞語意思。

(2)指導講這個故事,對於其講的不完整的地方,其它同學待其講完後給予補充。

(3)說一說自已讀了、聽了這個故事後的感受。(學生的感受大部分會集中在對小男孩的感悟上。)

(4)指名分節讀課文

四、再讀課文

1.課文寫了保羅和小男孩的幾次對話?分別是在什麼時候發生的?

提示:看車時、坐車出去時。

2.板書:在這兩次對話過程中保羅和小男孩想得一樣嗎?保羅錯在哪裏。

在整個事情中,保羅懂得了什麼?

讓學生根據板書上的提示,小組合作給課文分段。學生討論。

3.教師提名小組學生回答,教師指導。

提示:(1)第1到7節寫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對話。

(2)第8到11節寫了保羅和小男孩在乘車出去玩時的對話。

(3)第12到13節寫保羅在小男孩的影響下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五、作業

1.抄寫詞語

2.練讀課文。注意文中人物原話裏“我”、“你”、“他”各指代的是什麼人。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題。

1.板書:課文中講了把……給予……

請大家再讀課文,看誰找到的答案多?

2.學生討論黑板上的問題

3.教師提名學生回答,並把學生回答中有價值的內容寫到黑板上

板書:

(1)保羅的哥哥把新轎車給予保羅

(2)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弟弟

(3)保羅把自己的歡樂給予小男孩和他的弟弟

二、再讀課文。

1.課文中重點講了哪些內容呢?

提示: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小弟弟。

2.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學生交流回答,教師指導。

(1)先看保羅和小男孩在看車時的一段對話,你認爲哪句話寫出了小男孩要把歡樂給予小弟弟?

A、“我希望我將來也能像你哥哥那樣。”讀這句話,想什麼意思?

B、請你說說小男孩說這句話的目的是什麼?

板書:給予

C、保羅聽了這句話爲什麼很吃驚?

提示:讀文中內容,知道保羅開始以爲是小男孩希望有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可現在知道了他並不是想要一個能給予他新車的哥哥,而是想要有能力幫助別人,做一個能給予別人幫助的人,他的思想是多麼的高尚啊,所以十分驚訝。

D、理解“不由自主”

這是保羅對小男孩由敬而生愛,所以想到了要帶他坐車出去玩玩。

E、生齊讀課文第1到7節,讀出保羅和小男孩看車時的一段對話,體會小男孩“一心希望給予別人快樂”的高尚的思想。

(2)在乘車出去的路上又發生了什麼事情呢?

A、從小男孩的哪句話中可以看出他想把歡樂給予他的小弟弟。

提示:“弟弟,看那新車,是不是跟我剛纔告訴你的一樣?這是他哥哥送給他的聖誕禮物。你等着,有一天我也會送你一輛新車。到那時候,你就可以坐在車裏,親眼看一看聖誕節櫥窗裏那些好東西了!”讀這句話,想想這句話的意思。

B、小男孩在說這句話時心裏在想什麼?

提示:要把快樂給予弟弟。

C、保羅在沒聽到這句話時,是怎樣想的?

提示:認爲這個小男孩想在鄰居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車回家的。

D、聽了這句話後保羅知道了什麼?

提示:他不是想要在鄰居面前炫耀,而是要讓他那腳有殘疾的小弟弟看一看保羅的哥哥送給保羅的新車,並且告訴自己的弟弟,今後他也要送給弟弟一輛這樣的新車,讓他坐在新車裏看聖誕節櫥窗裏的好東西。

E、保羅知道了這個小男孩的想法,現在會怎麼做呢?

讓學生讀課文第12節,用筆圈出寫保羅動作的詞。

下了車抱進了

F、“接下去他們去了哪?”請大家發揮想象。

(3)他們三個人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

A、三個人是誰?

提示:小弟弟小男孩保羅

B、三個人爲什麼難忘這個夜晚,請大家來說說。

提示:小弟弟是第一次這樣乘車親眼看到聖誕之夜的風光而難忘

小男孩是爲讓弟弟得到了一次意外的歡樂而難忘

保羅是由於感受到幫助別人的歡樂而難忘

(4)保羅得到了一輛新車,遇到了一個小男孩。你認爲什麼更使他高興?爲什麼?

提示:因爲他遇到了小男孩,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

三、學了這篇文章你懂得了什麼?

1.誰的話讓你感動了。

提示:小男孩

2.那麼你現在有什麼話要對小男孩說呢?請大家準備一下,把你最想對小男孩說的話寫下來。

四、拓展

1.大家在生活中是否也有因幫助別人而感受到快樂的經歷呢?請部分學生結合生活談一談自已和經歷和感受。

2.有句話說得好“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希望同學們能在以後的生活中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多給予別人一份幫助,同時也獲得一份真正的快樂,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溫暖。下面請小朋友們閱讀課後“閱讀鏈接”中的小短文《給,永遠比拿愉快》,然後交流各自的理解和感受。

板書設計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1

一、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的關於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貓是一種很平常的小動物,可是在熱愛社會的老舍先生看來,卻如同一個既可愛又淘氣的孩子。那麼,老舍眼裏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二、自讀自悟

1、師生共同制定閱讀目標。

(1)圈出生字詞,讀準字音。

(2)認真朗讀課文,達到讀流利、讀正確。

(3)弄清課前“導讀”中提出的兩個問題:

老舍先生筆下的母雞是一致怎樣的母雞?

比較一下,本文和《貓》兩篇課文在寫法上個有哪些特點?

2、自主閱讀,邊讀邊批註。

三、彙報交流

品評母雞之長短,體會作者之喜惡

1、再讀課文,小組討論:

(1)文中直接.寫作者對母雞由討厭到不討厭這一情感變化的語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別通過哪些具體事例寫母雞的討厭與不討厭?每個事例各用一個恰當的詞語概括。

(3)聯繫上文和生活體驗談談自己對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討厭母雞了”可改爲“我不再討厭母雞了”嗎?爲什麼?

2、全班交流。

3、同組合作,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分辨褒貶,積累詞語

1、思考討論:作者在表達自己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的感情變化的過程中,遣詞造句的感情色彩也發生了變化,找一找,讀一讀,品一品。

2、分類摘抄詞語: 把自己欣賞的詞句按褒與貶兩類,摘抄在“採蜜本”上。

五、反覆回味,走近老舍

1、師生對話,交流各自讀過《貓》和《母雞》後,對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導學生初步學習賞析名篇的方法。

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讀一讀,然後互相交流閱讀體會。

課後小節:

當我讀這一課時,被母雞的負責、慈愛、勇敢和辛苦的精神所感染,因此我並沒有過多的講解,而是抓住作者對母雞的態度有怎樣的變化,原因是什麼爲主線,進行交流、體會,最後我還推薦了課外閱讀《麻雀》《柱子上的母雞》。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2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2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3、瞭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澆灌路邊花草的事,幫助學生正確看待自己,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二、教學重、難點:

理解故事中所蘊含的深刻寓意,體會借事述理的特點。

三、教學評價設計:

1.在檢查學生預習環節,通過查看預習單、自由讀、同位輪讀及指名讀等多種方式瞭解學生尤其是學困生識、寫生字及正確、流利讀書情況。

2.在精讀感悟環節,採取默讀、圈畫、討論、交流、分角色讀、感情朗讀等方式推進學生讀懂課文理解課文的寓意。

3.藉助概括課文大意、複述課文培養學生整體把握文本的能力。

第一課時

環節一、整體感知——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一)情境導入,走近花香

1.出示多媒體

師: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萬物復甦,柳枝吐綠、百花齊放)

2.是啊,春回大地,世間充滿了勃勃的生機。有這麼一條小路,它的一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讓踏上小路的人們滿懷欣喜地感受到這撲面而來的一路花香。

板書:一路花香

一起美美地讀課題,讓花香溢滿我們的課堂。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麼?

(二)藉助預習單,檢查預習。

1.檢查生字識、寫。

(1)出示學生預習單,組織學生看看寫得是否正確、規範。

(2)學生練寫自己寫錯的和寫得不滿意的生字。

2.檢查朗讀課文。

指讀,開火車讀,一邊聽讀,一邊看書,想一想在這條芳香四溢的小路上曾發生過一件什麼事?(解決剛纔的問題)師隨機正音。

板書:完好的水罐破損的水罐挑水工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簡單交流: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挑水工兩隻水罐中有裂縫的水罐能澆灌出一路花香)

(2)這隻有裂縫的水罐能澆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讀了課文,我們知道它自己卻不這麼認爲,它的情感在不斷地發生着變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變化的詞語嗎?(快速瀏覽全文,並圈出來)

(相機板書:十分慚愧、一絲快樂、仍然傷心)

第二課時

環節二、部分理解——精讀感悟,重點突破

(三)全心品讀,尋探花香

1.體會“十分慚愧”

(1)導入:那隻完好的水罐總能把水滿滿地送到主人的家,每天如此,因而它不禁——(爲自己的成就感到驕傲)。而那只有裂縫的水罐卻感到——(十分慚愧)

(2)體會:我們來體會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十分慚愧)

①“慚愧”是什麼意思?

②(出示)填空練習說話:破水罐因爲而慚愧。

③“十分慚愧”可見程度更深。於是他們之間有了第一次對話。誰來讀讀這第一次對話。(分角色讀,老師讀旁白)

“你盡了自己的全力,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

④“盡了自己的全力”具體是指什麼?

(這說明挑水工挑水的路程遠,任務重。)

⑤“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具體是指什麼?

(因爲破損的水罐每次只能運半罐水給挑水工增加了工作量)

(3)指導朗讀:

①文中破水罐與挑水工有兩次對話,請同學們在文中找出來用“——“畫出來細細小組合作體會他們的心情。(指讀第一次對話)

②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來,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日復一日,兩年後的一天,破水罐終於忍不住內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讓我們再去聆聽破水罐與挑水工的第一次對話,出示破水罐與挑水工的對話(男女生分角色讀讀出破損的水罐的自責與歉意)

2.體會“一絲快樂”

(1)導入:聽了挑水工的話,破水罐看到了什麼景象?破水罐的心情有什麼變化?(指名讀當他們上山時——–一絲快樂)

(2)讓我們也一起來欣賞這路旁美好的景象。出示圖片。“太陽正照着路旁美麗的鮮花”如果你就是路人,看到了這樣的景色你會有什麼感受,會說什麼呢?

(3)多美的花兒呀,然而破水罐看了它們僅僅帶來了(一絲快樂),你感受到了什麼?(因爲破水罐之前十分慚愧、自責,一直沉浸於之前的情緒中。)

(4)輕輕地讀讀第一句話,誰能讀出這一路鮮花的美和破損水罐的一絲快樂來?

3.體會“仍然傷心”

(1)(出示)“這美好的景象使它感到一絲快樂。但到了小路的盡頭,它仍然感到傷心,因爲它又漏掉了一半的水。於是,它再一次向挑水工道歉。”它爲什麼仍然傷心呢?

(引導學生體會,這美麗的景色只是給破損的水罐帶來一絲快樂,它沉浸在深深的自責與傷心之中,只顧盯着自己的缺陷,沒有理解挑水工的良苦用心,難以發現自己的價值所在。)

(2)總結:它的快樂是那麼少,是那麼短暫,因爲它還在爲自己的裂縫而自卑,爲自己不能盡到責任而自責難過。誰來讀好這段話?(當他們上山時—–向挑水工道歉)(指導讀好“仍然”“又”“再一次”,把破水罐沒有從內疚慚愧的情緒中擺脫出來的這種心情讀出來。)

(這次他的內疚程度更深了,歉意更重了。指導讀)

4.體會“欣慰”

(1)是啊,破水罐的慚愧沒有因爲路邊美景而消減,它仍然十分傷心。破水罐的心情僅僅只有這三次變化嗎?老師也和你們一樣認爲破水罐的心情一定會發生第四次變化。默讀課文,想一想,還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幫老師完成這個填空。

(2)你們爲什麼認爲它會有這樣的心情。結合跳水工說的話說一說。

(3)請你再次讀讀挑水工的話,從哪些詞中體現出了他的智慧?指名讀完後,小組內交流討論。(“早”“利用”“撒下了花種”“插在我主人的花瓶裏”)

(4)挑水工的話說的多好啊,使破水罐明白了自身的價值。請有感情朗讀。

(5)小結:是啊,獨具慧眼的挑水工明知道這隻水罐有缺陷,但並沒有嫌棄它,而是妙用了它的缺陷,這才造就了這“一路花香。”

(四)以讀促讀,收穫花香

1、指導分角色朗讀表演。

(1)讓我們再一次的欣賞這美麗的收穫,讓學生自選自己喜歡的角色,三人一組練習分角色朗讀課文,再分組彙報朗讀表演。。

(2)你覺得帶來一路花香的僅僅是破水罐嗎?(不是)那你認爲還有誰?爲什麼?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挑水工?(智慧)多麼智慧的挑水工呀,面對破損的水罐不離不棄,恰到好處地合理運用,還教給了破水罐一個道理,真是慧眼識人,循循善誘(板書)真了不起,讓我們再次朗讀他說的話。(出示)

2、揭示道理。

(1)課文以擬人的手法向我們介紹了哪三個角色?你最欣賞誰?爲什麼欣賞他?此時,你最想對他們說些什麼呢?請用“我想對說:“”句式說話。(小組內交流,反饋)

(2)同學們發自肺腑的語言,散發着哲理的花香。“世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不能自卑,只要恰到好處地利用自身的特點,就能充分發揮作用。”這正是我們從這則寓言故事中獲得的美麗收穫,也正是“一路花香”的豐富內涵。

(3)在現實生活中,也許,你曾爲沒有美麗的容貌而懊惱;也許,你曾爲沒有出色的成績而傷心;也許那麼,讀了這個故事,你又有什麼新的認識呢?

3、讓我們再次凝視“一路花香”。齊讀課題:《一路花香》

老師願這“一路花香”帶給我們的啓示永遠留在你、我、他的心中。

環節三、迴歸整體——積累拓展,讀寫訓練

4、師生共同配樂朗誦《欣賞自我》。(出示)

(1)過渡:是啊,世界上每一件東西,每一個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他們都有自身存在的價值。我們要學會欣賞自我

(2)師生共同配樂朗誦

欣賞自我

也許你想成爲太陽,可你卻是一顆星辰;

也許你想成爲大樹,可你卻是一株小草;

也許你想成爲大河,可你卻是一條小溪;

於是你徘徊,你憂鬱,你自卑。

和別人一樣,你也是一片風景。

也有陽光,也有空氣,也有寒來暑往,

甚至也有別人未曾見過的一顆青草,

甚至也有別人未曾聽過的一陣蟲鳴……

做不了太陽就做星辰,在自己的星座發熱發光;

做不了大樹,就做小草,以自己的綠色裝點希望;

做不了偉人,就做實在的自我,

平凡並不可悲,關鍵的是做最好的自己。

不必總是欣賞別人,也欣賞一下自己吧!

多給自已一點信心,送別過去的歲月,

只要明天還在,只要熱愛生命,

即使有云的日子,你也能夠真正地跨越自已!

(五)課堂小結,花香四溢

1.同學們,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自我,我們要學會欣賞自己,多給自已一點信心,送別過去的歲月,只要明天還在,只要熱愛生命,即使有云的日子,你也能夠真正的跨越自已!

2.課後作業:(出示)

(1)蒐集一些與本文寓意相通的名言警句,讀一讀,背一背,並選擇一條做成書籤送給自己。

(2)續寫故事:聽了挑水工的話,破水罐會怎麼做,展開合理想象,續寫故事。

板書設計:

15.一路花香

完好的水罐(圖)驕傲自大

正確看待

破損的水罐(圖)慚愧自卑自己、別人

挑水工循循善誘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寫的是14歲的德國女孩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的故事,表現了這個少年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生字、新詞,瞭解詞語的意思。讀懂課文內容,並能對課文的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讀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3.德育目標:學習烏塔爲了自己的目標勤奮努力去追求的精神以及獨立自主的好品質。思考作爲我們應該有怎樣的自主能力?

4.創新目標:引導學生自學,自己提出問題,學會獨立思考。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着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爲什麼能獨自一人遊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預習,查找有關歐洲國家和城市的資料;教師製作教學幻燈片。

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法

教師指導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激發、鼓勵學生自覺主動地參與學習,使其自身的語文自學能力在研究、發現、合作、交流等學習活動中得到提高發展,體會到學習進步的快樂。培養他們自主、自信的優良品質。

(二)學生學法

自讀自悟、小組研討、全班彙報交流。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過程

一、導引目標

1.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烏塔》這篇文章,這篇文章大概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全文。(激發興趣)

2.學生回顧內容,提出疑難,展示自學;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二、創設條件

1.置疑:一個14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遊歐洲,確實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請結合課文內容,小組學習,談一談烏塔身上具有什麼性格特點?

2.暢所欲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直入主題,引起學生思考、討論,並讓學生把自己體會到的烏塔的性格特點板書到黑板上,這對學生是一種肯定,一種鍛鍊。)

三、組織研究

1.激情:烏塔和中國小學生不同在哪裏,造成這種不同的原因是什麼?你贊成哪一種教育教學方法呢?現在,請同學們自願結組,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分組討論:

(1)烏塔的說法和做法好不好?我們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遊?

(2)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麼區別?怎樣纔算自立?

(3)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麼啓發,受到了什麼啓示?

2.得出結論,達成共識。板書:長出獨立的翅膀。

3.小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a、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並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遊,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b、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c、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深入研究課文內容,擴大學生學習和思維的空間。同時,學生廣泛地查詢資料,學習知識,流利地表達,這樣,不僅涉入了知識,又鍛鍊了語言表達的能力。)

四、反思小結

1.本篇課文學完了,你從中感悟到了什麼?還有不明白的地方嗎?

2.請同學們朗讀課文。

五、佈置實踐作業:(任選兩題)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回想自己遊玩過哪些地方,請選取自己喜歡的方式,或寫詩,或寫文,或畫文並茂,把給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寫下來。然後展示給同學們看。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4

教學內容

自學生字詞,讀熟課文,理解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

教學目標

1.認讀六個字。

2.瞭解烏塔獨自一人到歐洲旅遊的故事,感受他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3.聯繫生活實際和課文內容,認識到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的重要。

重點難點

瞭解烏塔獨自一人到歐洲旅遊的故事,感受她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二、自讀課文,不認識的生字查生字表或查字典。

三、再讀課文,理解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

四、總結:烏塔是個怎樣的人?

五、聯繫生活實際,說一說,怎樣才能做到生活獨立,思想獨立?

六、對照上述討論結果,自己還存在哪些問題,需要努力

同學們,你們聽說到過一個14歲的小姑娘獨立旅遊歐洲的故事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這是一個怎樣的小姑娘?自讀課文,要求讀通讀順

檢查課文的朗讀情況。

默讀課文,思考,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根據文中內容回答。

集體討論:烏塔是怎樣一個女孩?

生活獨立的人:

思想獨立的人:

生活獨立,思想獨立。

1、多做事,多實踐,能自己乾的,自己幹。

2、不要依賴父母。

3、多學習。

4、做事要有計劃性。

5、做有毅力的人。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自己努力的方向。

自讀課文。

逐段閱讀課文。

邊默讀課文,邊在文中畫出來。

“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買的冰激凌喝水都很貴……”——很有生活經驗。

“乘火車票旅行,因爲年紀小,可以享受優惠……”——很有經濟頭腦。

“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做事很有計劃

“爲這次旅行準備了3年,自己打工掙錢……”——有毅力

“用自己的錢給家人買禮物”——懂事、有愛心。

“我也是家裏的寶貝……”——不同意中國人愛孩子的方式,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有自己的獨立見解。

自由發言

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自己努力的方向。

板書設計:

烏塔:生活獨立思想獨立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5

一、教學分析

本節課教學內容爲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29課《呼風喚雨的世紀》,本課是第八組課文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的作者僅用短短的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的科學技術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這是一篇科普說明文。教學這篇課文,我覺得本課的設計應該始終圍繞理解、品味、運用語言來進行,在掌握科學知識的同時,突顯語文學科的特點,在引領學生理解、品味、運用語言的同時,讓學生體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體會說明文的特點。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蒐集信息,共同討論的能力,爲了讓學生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構建新知,課前我佈置學生蒐集閱讀了有關20世紀重大科技發明的資料,培養了學生課前參與的能力,體現了生活中學語文的大語文關。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本課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學生習得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教學時在運用視頻資料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及詞語辨析訓練,使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輕鬆順暢,體驗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洞察、依賴、奧祕、改觀、探索、聯繫、哲學"等詞語。

2、有感請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3、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創造的奇蹟及威力,感受科學技術發展的驚人速度,及給人類帶來得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祕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本課教學的重點是瞭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教學的難點是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四、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呼風喚雨的世紀,一同去感受絢麗多彩的生活吧!(齊讀課題: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直奔主題、總體感知課文

師:通過讀書你瞭解到課文的哪句話與課題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指名並齊讀中心句(理解呼風喚雨的意思)

師評價過渡:那麼在這篇文章中呼風喚雨的是誰呢?又是靠什麼呼風喚雨的呢?

(三)指導精讀、積澱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段:作者是用什麼方法把這兩個問題告訴我們的?(設問)

(2)師生對讀設問句(師問生答)

(3)師:那麼爲什麼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用課文中的語言來告訴大家?

出示重點句子,進行詞語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紀一百年的時間裏,人類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獲得那麼多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

指名讀句子,初步理解發現和發明

師過渡:同學們真會學習,那麼20世紀人類都取得了哪些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呢,誰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第四段)

2、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片段

(2)爲什麼說這些發現和發明都是奇蹟呢?(學生回答)

(3)播放科技短片,進一步理解20世紀的奇蹟般的科技成就和發明。

畫面播放:(人類登月球、潛入深海、原子核等;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等)

(4)出示課件:同學們,20世紀的科技發明還遠不止這些,老師將同學們蒐集的關於20世紀科技方面的發現與發明的資料做成了課件,看完後你對發現和發明會有更深刻的理解?

(5)搭配課件詞語練習,進一步理解發現和發明(圖在上,文字在下)

指名讀短語

師小結:20世紀出現瞭如此多的奇蹟般的發現和發明,看完以後你對20世紀有一個怎樣的評價?(20世紀真是太偉大了,太了不起了。真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過渡:正是因爲有了這些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使得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

出示句子: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

A指名讀句子,說說“改觀”是什麼意思?它和“改變”的意思有何不同?

B齊讀句子,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師過渡: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的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變的程度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萬年的總和,那麼上百萬年前的農耕社會又是什麼樣子呢?

①默讀課文:用“——”畫出描寫人類上百萬年曆史中生活狀態的語句

②出示句子: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③隨即媒體出示———農耕社會圖

④以圖爲背景覆蓋文字: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

師:想象一下沒有()沒有()的生活該怎麼過呀?

師:一百多年前,人們的生活就是這樣的,讀出你的感受!

師過渡:可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渴望能夠擁有神奇魔力,那麼人類是藉助什麼來寄託自己美好的願望的?

出示句子: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雲駕霧的神仙來寄託自己的美好願望。

指名讀句子

師:你在哪裏聽說過“千里眼、順風耳、騰雲駕霧”?(神話西遊記)

讓學生說說故事情節,活躍氣氛。

師:可是在20世紀以後,人類社會真的有了“千里眼、順風耳,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啊?

出示課件圖片:上下對比出圖片(千里眼——天文望遠鏡、順風耳———雷達、騰雲駕霧——民航飛機)

師過渡:因爲有了這些發現和發明,在20世紀短短的一百年中,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速度之快,變化之大足以令我們驚歎,用文中的一句經典的古詩來表達你此時的感受好嗎?

屏幕出示句子"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齊聲朗讀

A理解詩句

B師範讀:聽老師讀,同學們仔細品味,同學們細細品味其中的含義

師過渡:科學在改變着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着人類的物質生活。我們的祖先大概誰也沒有料到,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人類那麼多幻想紛紛變成了現實,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

齊讀中心句:(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學習最後一段

師過渡: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八十年後,這段話依然適用。

屏幕出示句子: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於以往的任何時代。”八十年後,這段話依然適用。

(1)指名讀句子

(2)師:1923年,著名數學家、哲學家的這句話到八十年後的20xx年,這句話仍然適用,那麼到今天、明天、後天乃至將來這句話是否依然適用?

此時,就讓我們穿越時空的隧道,一同來感受並暢想21世紀的美好明天吧!

課件:播放科技短片(衛星探測月球、太空出艙)

(3)小組合作說話練習:看了短片後,展開你想象的翅膀,暢想21世紀的科技發展美景吧!(可以是異想天開)

(4)彙報交流

師總結:同學們,你們真聰明,你們真會想象,相信,在你們刻苦的努力下,這些想象一定會變成現實,我們堅信,21世紀更將是一個偉大的世紀,也更將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四)有效練習,擴展文本

佈置作業:以小組爲單位,要求每組成員共同合作,查找資料,然後選擇題目,完成一篇科學小短文。選擇題目如下,也可以自擬。

五、教學媒體運用的說明

1、上課伊始,播放畫面,教師隨畫面內容,一方面將學生引入文本,另一方面激發學生想了解科技創造發明的興趣。

2、引導學生直奔主題,課件出示中心句,初步理解“呼風喚雨”這個重點詞語的意思。

3、在指導精讀、積澱感悟的環節中,學習第二自然段。利用課件出示重點句子進行詞語辨析,進一步區分“發明和發現”、“改變和改觀”兩組近義詞的意思和用法。

4、課文的三、四自然段是學生習得語言、學習表達方法的好材料。本課的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利用課件中的發現和發明引出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播放科技短片,配樂課件展示了大量的關於20世紀科技方面的發現與發明的資料,讓學生了解20世紀的奇蹟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進一步理解、品味語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媒體的使用,使20世紀的高科技發明一一呈現在學生面前,像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等畫面給了學生很直觀的視覺感受。

5、在學習第四段的基礎上進行對比學習引出課文第三自然段,媒體出示農耕社會圖,運用課件進行排比句的品析及朗讀指導,運用課前蒐集到的《西遊記》中的“千里眼”“順風耳”的圖片與20世紀的天文望遠鏡、雷達等現代科技的發明及發現的圖片進行對比學習,圖片的呈現使學生一目瞭然,深切地體會到了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6、在教學最後一個環節時,利用課件出示重點句子,在運用視頻資料播放科技短片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使學生對重點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輕鬆順暢,體驗也更加深刻,媒體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運用多種媒體與語文課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媒體的使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學生在學習運用語言、積澱感悟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科學技術給人類的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運用媒體出示重點句子加以理解並隨機指導朗讀,突破了難點,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6

教學目標:

1.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感受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壯麗神奇。

2.通過學生自學交流,培養學生自主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學習收集資料。

課前準備

1.蒐集與有關雅魯藏布大峽谷的文字、圖片。

2.師製作雅魯藏布大峽谷風光課件。

教學重點、難點

瞭解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特點,學習作者表現事物特點的寫法。

實驗教具

錄音機、磁帶和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

師: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寧靜的山林,繁華的都市……課前,老師讓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嚮往的雅魯藏布大峽谷資料,都帶來了吧!誰來說一說。

1.(教師放歌曲《喜馬拉雅山》)同學們,在課前先請大家聽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請大家閉上眼睛仔細聽,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會出現什麼?

2.學生彙報(會出現藍天白雲、青山碧水等)

3.師:(出示圖片)這就是美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今天老師就帶着同學們跟隨作者的,一同去遊覽雅魯藏布大峽谷。

(板書:雅魯藏布大峽谷)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2.指名讀,思考:師: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爲什麼被稱爲“世界第一壯麗景觀”呢?今天我們一起到雅魯藏布大峽谷看一看。

作者介紹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什麼人文景觀?

3.整體感知

三、自主學習,精讀感悟

1.師:雅魯藏布大峽谷的風光舉世聞名,哪部分內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爲什麼?

生自由發言。

2.下面就選擇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歡的段落來分組自學。

教師出示自學提綱:

1)讀一讀,把你最喜歡的語句讀給小夥伴聽。

2)讀一讀,把你學懂的地方通過畫畫展示出來。

3)讀一讀,把你心中的感受說出來。

學生按自學提綱分組自學,教師指導。

3.學生分組彙報,教師點撥指導。(同時理解重點詞句。)

第二課時

理解課文:

1.師指名學生讀閱讀提示,並分組議議閱讀要求。

2.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師提出具體明確的閱讀要求:

①讀一讀,想一想,雅魯藏布大峽谷,她爲什麼被稱爲“世界第一壯麗景觀”?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的?

②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並學一學編輯叔叔的做法,在課文空白處畫“問題泡泡”。

3.學生根據閱讀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交流彙報

4.交流自讀疑難

師:讀了課文,你們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需要提出來一起研究的嗎?

生彙報,師引導學生評價所提出的問題,並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所畫的“問題泡泡”。

【口頭提問是學生質疑的一種方法。讓學生學畫“問題泡泡”,卻更具情趣和誘惑,同時使學生與課文、編者之間的“對話”成爲可能。】

拓展實踐:

教師放一段風光雅魯藏布大峽谷錄象片,要求學生自由配加導遊詞,適當加進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拓展總結:

同學們說得真好!這節課我們欣賞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知道它無愧於“世界第一壯麗景觀”這個美稱。

嘗試運用:

1.嘗試練筆。

師:你能仿照課文的寫法,選擇其中的一個景觀用自己的話寫一寫嗎?

生練筆,師巡視學情。

2.班級交流。

3.演讀課文。

師再次播”雅魯藏布大峽谷”風光片,並讓學生裝扮成導遊,向遊人介紹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內容。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7

教學內容:

指導練習第5、6、7題。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省略號的用法。

2、能把表示反問的句子改寫成表示肯定的句子。

3、能有感情地朗讀短文。

教學過程:

一、指導練習第5題。

1、找出本單元課文中有省略號的句子,讀一讀說說它們的用法。

2、逐句讀讀,體會句子意思,說說省略號的用法。

3、仿照例句,寫幾個有省略號的句子。

二、指導練習第6題。

1、讀例句,明確練習要求。

(1)指名讀例句,說說句子的意思。

(2)比較上下兩個句子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3)指名讀一讀這兩個句子,要求讀出不同的語氣。

2、指名優等生改寫第(1)句,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3、指名中等生改寫第(2)句,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三、指導練習第7題。

1、讀題,明確練習要求。

2、自學短文,讀後討論:短文中講了一件什麼事?題目中的“我們”指誰?這兩個貧苦農民的孩子要求當紅軍時的心情怎樣?

3、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短文。重點指導兩個孩子的話。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8

教學目標:

1、體會陳述句和反問句表達的意思和表達的效果,能將兩種句式相互轉換,不改變原句的意思。

2、能以閱讀日記的形式交流在閱讀過本單元的課文後的收穫,學習作者如何細緻觀察、如何細緻描寫和如何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的。

3、挑選一種自己喜歡的動物,在小組內介紹清楚這種動物的外貌體態、生活習性和生存環境。

4、閱讀《螳螂的啓示》,認識連續觀察日記,知道這種日記在寫法上的特點。

5、通過自己對某種事物的連續觀察,學寫連續觀察日記。

教學時間: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同總目標1、2。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中的句子訓練:

1、通過第一組句子,體會陳述句和反問句的表達特點。

(1)輕聲讀讀句子,說說兩個句子的意思是否相同呢?(意思完全相同)

(2)再默讀句子,想想兩個句子還有什麼不同之處?根據學生的發現,老師適時總結:

①標點不同:一個用問號,一個用句號;

②部分詞語不同;

③朗讀時的語氣不同;

④表達的效果不同,反問句所表達的感情要更強烈一些。

(3)師小結:第一句叫反問句,第二句是把第一句變換一種說法改爲了陳述句。兩句的意思完全相同,但反問句表達的情感更強烈一些,可以增強語言的表達效果,我們在習作中也可以嘗試着寫一寫。

2、通過第二組句子,嘗試改寫。

(1)審清題目。提示:我們在改寫時要注意什麼?

(①不能改變原句意思;②標點要正確使用;③不丟字,不寫錯別字。)

(2)學生改寫,教師巡視。

(3)指名彙報。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點撥訂正。其中,變爲反問句可以有多種答案,只要意思保持不變,通順即可。反問詞可用怎麼、怎麼能、難道等。

(二)溫故知新中的拓展與交流:

1、指名朗讀導語。

2、默讀丫丫的閱讀日記,邊讀邊想一想:丫丫的這則閱讀日記中都記錄了哪些內容?

3、根據學生的發言進行梳理:

(1)讀了什麼?(自己感興趣,印象深的一篇課文、某個段落,或幾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

(2)讀後產生了哪些問題?

(3)思考後尋找到的答案是什麼?即深入閱讀後,揣摩到的寫作手法。

4、想想丫丫這樣做閱讀日記,對自己的語文學習有什麼好處嗎?

(1)將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穫做及時記錄,可以爲今後的複習提供材料;

(2)能將課文中作者的寫作方法作更細緻的揣摩,便於自己積累、掌握各種寫作手法,今後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3)堅持進行練筆,能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等等。

5、指名朗讀日記。師生共同評價,適時修改。

6、小結:希望大家能將閱讀日記堅持寫下去,一個學期後,我們做一次班級閱讀日記展覽交流會,那時大家一定會寫得很多,寫得更好!

(三)佈置作業:

1、陳述句、反問句互換的補充練習。

2、將自己課堂上所寫的閱讀日記進行修改完善。

第二課時教學目標:同總目標3。教學過程:課前準備:提前一週左右佈置預習。提示學生認真閱讀導語及活動建議、活動評價的內容。可以蒐集查找相關的資料,將自己的發言列一個簡要提綱。

(一)通過導語引出口語交際的話題,並引發學生的思考,回憶各自在課前所準備的內容。

(二)準備發言:

1、認真默讀活動建議,明確此次發言的要求和具體內容有哪些。

2、檢查自己必須介紹的三項內容是否都做了準備?想想自己還想補充哪些內容?進一步調整、完善自己在課前所列的發言提綱。心裏面試着先說一說。

(三)明確小組發言的要求後,進行小組內的介紹。

1、認真默讀活動評價,對說者、聽者提出的要求要分別明確。

2、小組內發言,之後本組按要求進行評價,選出本組發言最佳者。

3、每組選代表在班中發言,同學進行評價,選出本班發言最佳者。

(四)佈置作業:

1、將今天的發言進一步修改,回家說給家人聽,請他們作出評價。

2、預習閱讀平臺。

板書設計:

介紹一種動物

內容:

1、外貌體態

2、生活習性

3、生存環境

說者要求:

(1)內容準確,觀點正確

(2)說話連貫,有條理

(3)語氣、語調適當

(4)動作、聲音模擬準確

聽者

①認真傾聽,不打斷別人

②善於發現別人的優點

③能大膽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見

第三課時教學目標:同總目標4。教學過程:課前準備:課前佈置學生預習連續觀察日記《螳螂的啓示》。(一)引入: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寫過日記,但昨天我們預習的日記《螳螂的啓示》和我們所寫的日記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同一個寫作內容,卻由幾則日記共同組成)(二)明確什麼是連續觀察日記:

這樣在一段時間內,圍繞同一個寫作內容,把觀察到的事物發生的變化通過幾則日記描寫出來,叫作連續觀察日記。它屬於應用文的一種。(三)閱讀內容,明確寫法特點:

1、指名朗讀,每名學生朗讀一則日記,其他同學聽聽他們是否朗讀得正確、流利,想想每則日記各寫了什麼內容。

師生共同評價學生的朗讀,明確每則日記各寫了什麼內容。2、默讀這六則日記,邊讀邊思考:從這幾則連續觀察日記中你都學到了什麼?把自己最欣賞的地方畫下來。3、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穫。

(1)先小組內交流。提示:可以從以下一個或幾個方面來談,但必須要結合日記中的具體的語言文字交流收穫。(2)全班進行交流。

①仔細認真地觀察。找出能體現作者觀察細緻的語句。

②認真思考。能通過觀察事物,進一步思考,從中獲得啓示。

③能堅持進行觀察,做事能持之以恆,有始有終。

④熱愛生活,喜歡小動物。

⑤能運用各種寫作方法描寫觀察對象。如:比喻、設問。

4、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兩則日記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四)小結:1、我們瞭解到了什麼是連續觀察日記。請大家想一想:寫這樣的應用文,對於我們有什麼樣的好處嗎?

如:培養自己認真觀察事物、深入思考問題的能力,能將某種事物的變化及時記錄下來,鍛鍊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等等。2、大家都堅持記錄了一段時間的觀察記錄,是不是希望自己也能寫出幾則不錯的連續觀察日記呢?我們只要前一段堅持認真觀察,像作者那樣細緻描寫、深入思考,一定能!(五)佈置作業:

完善自己的觀察記錄,準備習作。

第四課時教學目標:同總目標5。課前準備:放寒假前,或學期初就佈置給學生觀察任務,確定觀察對象,開始進行連續觀察,並根據觀察到的及時作觀察記錄。

教學過程:

(一)引入:今天,我們要嘗試創作一種應用文,能準確地說出它的名稱嗎?(板書)(二)指導審題:

1、指名朗讀題目要求,看看什麼是連續觀察日記?

2、默讀題目,畫一畫:你還知道了什麼?想提示同學們哪些地方?(1)寫作的內容:種植花草果木、飼養小動物、觀察氣候變化、做科學小實驗等。(2)要記錄事物變化的情況。(三)回顧《螳螂的啓示》,明確寫法:1、默讀《螳螂的啓示》,回憶從這幾則日記中你都學到了什麼?2、將《螳螂的啓示》中你認爲描寫得好的語句練習朗讀。(四)習作討論平臺:1、默讀討論平臺中提示的問題以及三名同學所想到的內容。2、班級中哪些同學記錄的是事物連續幾天的不同變化,哪些同學記錄的是它有突出變化的那幾天的情況。師小結:變化比較快,比較明顯的事物往往適於我們記錄它連續幾天的不同變化,如:天氣在一週內的變化、科學小實驗前後的變化等。而變化相對時間段稍長一些的事物,適於我們記錄它有突出變化的那幾天的情況,如:飼養蠶寶寶、泡水仙頭等。5、指名朗讀書上三名同學的話,看看他們三個都想到了哪些習作中的內容。

第一個同學實現選擇好了觀察內容,準備進行連續觀察;

第二個同學選擇了日記的寫作內容;

第三個同學明確了連續觀察日記要注意的內容上的銜接,要寫完整。

6、你能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也給自己提示些內容嗎?先進行小組交流,再作全班交流。

提示:寫法方面、格式方面、內容方面,如:描寫細緻,獲得了啓示等。

(五)學生先試寫一則,教師巡視。

(六)講評一兩則學生當堂所寫的日記,修改。

(七)佈置作業:寫連續觀察日記。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19

教學目標

1.通過訓練、列舉,讓學生辨別同音字與形近字,正確地搭配詞語。

2.積累名言警句。

3.練習寫字。

4.閱讀欣賞《繁星》,感受文中描繪的意境,感受本文用詞語造句的特點。

5.通過語文綜合學習(蒐集、交流與星空有關的資料並完成一篇相關的習作),融觀察、閱讀、交流、習作於一體,培養學生多種能力。

教學重點

閱讀欣賞與習作。

教學準備

1.課前佈置蒐集的資料。

2.準備“漫談星空”發言稿

教學時數

4課時

第一課時

一、有趣的漢字

1.學生自讀詞語、讀讀想想,看看你有什麼發現?

2.學生彙報,明確“祕、密、蜜”三個字爲同音字與形近字。

3.討論:怎樣區分“祕、密、蜜”這組形近字。

4.學生齊讀詞語體會。

5.學生列舉其他同音字及形近字,並想辦法區分它們。

如:惱——腦決——絕在——再嘗——常

二、詞語搭配

1.學生獨立完成。

2.針對個別現象由同學互幫互助解決。

三、名言警句

1.學生自讀,說說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2.反饋,解疑。

3.明確:本類三組詞語都是戒驕戒躁、虛心類。

4.引導學生繼續積累這類名言。

5.讀一讀名言,增強記憶,加強理解。

6.選擇或收集一則寫在語文筆記本上作爲座右銘。

四、作業

1.積累同音字、形近字。

2.收集名言。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讓學生仔細觀察對比2個左右結構的字或4個上下結構的字,看看它們各部分佔位比例有什麼不同。

2.學生交流。

3.教師重點指導寫其中的一兩個字。

4.學生練寫。

5.小組內評比打分。

二、閱讀欣賞

1.自讀思考,文章講了什麼?

2.學生交流。

3.默讀:用“”畫出你不懂的地方。

用“”畫出你認爲精彩的詞句。

4.學生彙報。

引導學生理解詞語。

如:半明半昧:昧——昏暗的意思。

搖搖欲墜:墜——落下的意思。

5.再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6.指名朗讀、賽讀。

7.積累好詞好句。(充實“詞語庫”)

第三課時

一、學習準備

1.讓學生觀察星空,找一找北斗星、北極星、銀河等。

2.讀一讀有關星空的叢書,瞭解一些有關星星的傳說,蒐集一些有關資料和圖片。

二、組織教學

檢查學生的學習準備及完成作業情況等。

三、活動程序

1.小組交流有關星空的資料。

2.小組報選代表準備在班級彙報。

3.小組代表逐一彙報。介紹的內容包括資料的出處、內容、自己的感想和體會,也可以接受同學的提問。

4.評出最佳資料蒐集員、最佳發言者。

第四課時

一、習作指導

1.說一說:參加“漫談星空”活動,你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還聽到了哪些美麗動人的故事?

2.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應該選擇哪些資料?

3.討論:開頭可寫些什麼?怎麼結尾?

二、習作練習

1.將發言的內容,整理成一篇發言稿,題目自擬。

2.學生修改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謄寫作文。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0

教學目標

①讀、寫並積累本單元與戰爭相關的詞句。

②培養學生的關注新聞的意識。

③培養學生蒐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交際能力。

④通過看圖說話,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感悟力,激發他們痛恨戰爭,同情戰爭中的無辜者的情感,理解人們對和平的呼喚。

⑤突出本組訓練重點,理解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體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①蒐集與戰爭相關的影視資料。

②蒐集新聞。

第一課時 詞語盤點、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談話導入

同學們,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從字裏行間瞭解了戰爭給孩子帶來的苦難,聆聽了他們對和平的呼喚。現在就讓我們再次讀讀那些詞句,更深刻地感受一下吧。

學習“讀讀寫寫”“讀讀記記”

①學生自由讀詞語,注意:讀準字音。

②小組學習:讀詞語,相互正音;交流詞語的意思;交流讀記詞語的方法。

③學生書寫“讀讀寫寫”的詞語。

④教師聽寫詞語。

學習“我的發現”

①學生自由讀這些句子。

②四人小組討論交流:你發現了什麼?

③全班交流:你發現了什麼?這兩組句子中帶點的部分表達了怎樣不同的情感?

④從課內外閱讀材料中找一找類似的句子,談一談自己的理解。

⑤教師小結:

同學們,通過剛纔對這些詞句的學習,我們不僅理解了這些句子,而且還用你那充滿智慧的眼睛去發現,用聰明的大腦去思考,可謂一舉多得!語文王國裏精彩無限,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你會感受到魅力無處不在,希望你在以後的學習中有更出色的表現。

學習“日積月累”

①自由讀“日積月累”中的成語。注意:讀準字音。

②指名讀成語,集體正音。

③再讀成語,邊讀邊思考這些詞語的意思,並在小組裏講講這個成語的故事。

④學生上臺講成語故事。

⑤總結:流傳千古的成語中,能看到中國的歷史和文化,讓我們多積累些成語,把這裏的成語背下來。

第二、三課時 看圖寫話

觸景生情

①播放殘酷的戰爭錄像,然後定格在書中的那張照片上。

②啓發談話:戰爭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深重的,這張照片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被記者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看了剛纔的錄像和這張照片,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真情表達

①提出要求:下面,我們就圍繞這張照片,展開合理的想象,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②指導觀察和表達

a.整體感知圖中的景和人。說一說:圖上講的是什麼?

b.突出圖中重點“孤獨的孩子”,引導學生去想象:這個小孩爲什麼哭?他的父母在哪裏?當時可能發生了什麼事?這個孩子今後將會怎樣?

c.完整表達,教師鼓勵學生調動已學的知識或課外資料幫助表達,力求說清楚、說完整、說具體。

d.在說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課外延伸

師:同學們,希望你們通過課文閱讀、看電影電視、聽故事、參觀展覽等活動,瞭解更多的有關戰爭給人類造成災難的事實和英雄人物的事蹟,並講給你的朋友聽。

第四課時 口語交際

提問導入

①同學們,我們生活在現代社會裏,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新聞的存在。你們平時都是用什麼方式來了解新聞的?

②聽廣播、看電視、讀報紙、上網,這些方便、快捷的途徑,讓我們隨時都能瞭解到國內和國外的新聞,讓地球變得越來越小。作爲“地球村”的村民,我們應該關注國內外發生的事情。

那就讓我們召開一次新聞發佈會吧!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1

教材簡析課文細緻地描寫了爬山虎生長的地方,爬山虎的葉子,爬山虎腳的形狀和特點,以及它是如何一腳一腳往上爬的。讀後使我們也產生了探究的願望,激起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強烈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引人注意、均勻、重疊、空隙、葉柄、觸角、痕跡、逐漸、休想”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3、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學習作者細心觀察的方法,培養留心周圍事物的意識。

教師準備(包括媒體):準備教學掛圖,將讀文與看圖結合起來。

學生準備:

做好預習:

預習生字 朗讀課文 回答問題 提出質疑。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出示掛圖:爬山虎

2、提問:你看到了什麼?牆壁上爬着的一種綠色的植物是什麼?它有什麼特點?你能用一兩句話把這些特點連起來說嗎?

3、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爬山虎

二、初讀感知3、

1、讀課文,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介紹爬山虎的?

2、學生交流,教師歸納出本篇課文的兩個探究點(多媒體顯示):

a、爬山虎的葉子是怎樣的?

b.爬山虎的腳是怎樣的,又是怎樣爬的?

小結過渡:葉聖陶爺爺筆下的爬山虎的葉子是什麼樣子的?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三、理解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2、提問:讀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哪些地方寫得美?你喜歡哪些句子?

3、自己感受一下風吹時爬山虎葉子的美。做一做拂過、漾起的動作,你能讀好這句話嗎?想欣賞一下風吹爬山虎的樣子嗎?

4、老師指導讀出美感來。可以採取老師讀前半句,學生補充後半句。

5、拓展

爲什麼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葉子寫得這麼美呢?思考:光光的牆上爲什麼能鋪滿生機勃勃的葉子呢?

6、爬山虎的葉子之所以生機勃勃爬滿牆,這跟它的什麼有關係呢?下節課再來學習。

【學法指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過程,激發學生興趣。

四、學習本課生字。

1、讀生字詞。

2、注意易錯的字。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篇22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例文《“護蛋”》,瞭解只有寫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才能把體驗寫生動。

2、在參與體驗活動的基礎上,回味自己在活動過程中行爲和心理的發展變化,把過程寫具體,把感受寫深刻。

教學重難點:

重點:在活動過程中讓學生的體驗、感受更清晰,能組織成文。

難點:習作指導過程中,突出學生個性化的體驗。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回顧例文,領悟寫法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例文《護蛋》,活動體驗一般可以按怎樣的順序寫呢?先寫什麼?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小作者先寫了活動的起因,然後寫活動的經過,最後寫活動的結果。哪一個部分是作者詳細描寫的呀?

板書:詳寫活動經過。

習作7重點要寫出活動經歷和感受

2.在描寫“護蛋”活動過程時作者只描寫了“送語文本”和“說話時”這兩個瞬間,爲什麼只選取“送語文本”和“說話時”這兩個片段來描寫?(因爲這兩個瞬間是“護蛋”最緊張、最危險的時刻,也是“護蛋”活動的高潮,最精彩的瞬間。)板書:精彩瞬間

3.要寫得精彩寫得具體,要抓住人物的什麼來寫?(抓住動作、心理、語言方面來描寫,把活動最精彩的瞬間展現給讀者。)

過渡:我們在描寫活動瞬間時可以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神態來再現當時的精彩場面,今天我們就用這種方法來寫昨天的活動。板書:抓住“動作、語言、心理、神態”描寫

二、回憶體驗

1.出示捕捉到的畫面,口述活動的瞬間。師:昨天活動的名字你們還記得嗎?板書:瓶中取球

生成稿

在開展活動時,老師抓拍住了同學們活動的幾個瞬間,請同學們觀察第一張照片,四人小組分配好任務,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心理來說說照片中的精彩瞬間?2.出示習作要求,生齊讀。

3.老師還拍了幾張同學們活動時的瞬間,請同學們選取自己喜歡的一個瞬間,從動作、心理、神態某一個方面進行描寫。

三、書寫體驗,師巡視指導。

四、分享體驗

1.你選擇了那個畫面來寫,請你把你寫的場面上臺來讀給大家聽聽。其他同學認真傾聽他抓住人物的什麼?

2.同學們他寫的活動瞬間好不好,好在哪裏?

小結:這節課我們只是寫了活動經過的精彩瞬間,回去以後請同學們完整的把活動的起因、經過、結果寫出來,重點是要描寫活動經過。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