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合集15篇

本文已影響 1.48W人 

作爲一位剛到崗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合集15篇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用心靈去傾聽》是一篇讚美人與人之間美好心靈的文章。但怎樣讓學生體會出這種美好?實屬不易。文章只寫了我和蘇珊之間交往的幾件小事,而且並不怎麼的明顯。所以剛翻開這篇文章的時候,有點找不到邊際。

經過幾爲老師的討論,發現可以圍繞課文的第17、18兩個段落來展開,一方面蘇珊所做的.一切對我多麼重要,一切包括那些事情,重要有體現在那裏。另一方面我的電話使蘇珊感受到了做母親的幸福。這個幸福又體現在那裏?但大家此時又產生了不同意見,文章主要是讓學生體會蘇珊對我的美好心靈,而“我”的只是其次的。有沒有必要把他也重點拿出來分析。但我覺的,其實文章的心靈交流應該是相互,不僅僅是蘇珊對我的幫助,我的也顯的很重要。要讓學生明白:你愛別人,別人就會愛你;你幫助別人,別人就會幫助你;你待人情同手足,別人就回待你親如兄弟。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最後一頭戰象》記敘了在抗日戰爭中倖存的最後一頭戰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已至,便再次佩上象鞍,來到打洛江畔緬懷往事,憑弔戰場,最後在埋葬着戰友的百象冢旁邊挖了一個坑,將自己莊嚴掩埋的故事。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以充滿深情的筆觸歌頌了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課文篇幅較長,如何進行長文短教的教學?我覺得對於六年級的學生而言,邊讀邊思的習慣已經養成。因此在教學中我設計先從整體入手,幫助學生理清課文脈絡。在整體感知課文後,讓學生談談對嘎羧的印象,然後抓住重點語句研讀,避免逐段講解的繁瑣,以實現長文短教的目的。還應重點抓住一處(如嘎羧在打洛江畔憑弔的那動人的一幕)進行透徹的.研讀,繼而輻射全文:二十六年前是怎樣的一幕?從而體會嘎羧的英勇。在它知生命大限已至之際它爲何這樣做不去象冢而去百象冢?從而體會嘎羧的善良與忠誠……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去想象,去填補文中的空白。學生在充分批註感悟下,體會到了戰象的善良、忠誠的高尚品質,受到了教育。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學習目標

1.圍繞“難忘的‘第一次’”這一話題進行口語交際,交流時能抓住重點,內容要真實,敘事要具體,表達要有條理,語氣、語調要適當;聽他人說話時要認真耐心、尊重對方,敢於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2.根據習作提示,從三個內容中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進行習作,能圍繞所選內容的寫作要點分段表達,內容要具體,感情要真實。

課前準備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經第一次做過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經過敘述清楚,最好能談談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啓示。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現在已是12.3歲的少年,從你們呱呱墜地到現在,在成長的過程中,經歷了許許多多個“第一次”,例如,第一次動手做飯,第一次單獨睡覺,第一次得獎……這許許多多個“第一次”, 就像一個個腳印,記錄下我們成長的經歷。今天,我們來一起說說自己的“第一次”好嗎?

2.學生朗讀要求。

3.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經歷過的“第一次”,師及時板書,以拓展學生的思路。

二、創設情境,喚醒記憶

1.提出問題:在這麼多的“第一次”中,你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是哪一個呢?爲什麼這個“第一次”你忘不了呢?

2.學生選擇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第一次”進行口語交際。

(1)明確說話要求

①交流時要說清楚“第一次”的經過。

②要說出自己當時的真實感受或得到的啓示。

③也可以說說現在對當時“第一次”的看法。

(2)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準備。

三、課內交流,取長補短

1.小組交流:組內的同學依次講述自己的“第一次”,每個組員講完後,其他組員及時評價,可以質疑,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

2.各組選派一兩個同學在全班交流,每交流完一個,師生及時評議、質疑。教師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交際習慣。

四、拓展延伸,課外交際

1.課後,與其他同學或者你的夥伴交流自己的“第一次”。

2.放學回家,把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可以是自己說的,也可以是同學、夥伴說的)講給父母聽,也可以請他們講講自己最難忘的“第一次”。

第二課時 習作指導

一、談話導入,明確要求

1.上節課,我們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實,我們的生活中不僅有難忘的“第一次”,還有許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們留心觀察、細細感受和品味,我們同樣也會從中獲得感悟和啓示。

2.指生朗讀習作要求,明確本次習作要求。

(1)可以記寫自己“難忘的‘第一次’”,要寫清楚經過和啓示。

(2)可以學習《手指》一文的寫法,選擇生活中的一個使你有所感觸的事物,要寫清楚事物的特點和從中得到的啓示。

(3)可以描寫一幅漫畫的內容(可以是書上的這幅,也可以是自己帶來的),要寫清楚圖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選內容,分組交流

1.學生各自選擇自己習作的內容,思考寫什麼,怎麼寫?

2.根據所選擇的習作內容把學生分組,組內交流習作內容,其他組員及時質疑評價,提出意見或建議。

三、全班交流,拓寬思路

1.每一個內容選擇2.3名學生在全班進行交流,要求儘可能把內容說具體。

2.師生評議:評議要點(1)是否按照具體的要求抓住了重點。(2)表述是否具體、流暢。(3)啓發或感悟是否真實。

四、再次明確習作要求,學生習作

1.再次明確寫作每一個內容的具體要求。

2.寫作內容要具體,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3.學生各自習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學互相修改寫作草稿。

5.謄寫習作,努力做到:語句通順,行款正確,書寫規範、整潔。

第三課時 寫作講評

一、小結習作,提出任務

1.總結本次習作總體情況,並表揚習作優秀,進步明顯的同學。

2.提出評議重點:(1)是不是把事情的經過,事物的特點,漫畫的圖意寫具體了。

(2)是不是真實的寫出了自己的啓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賞佳作,師生互動

1.欣賞佳作片斷,共同評議。(選擇3―4位學生的習作片斷,進行欣賞,說說值得學習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賞析兩篇學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兩點評議。

三、小組交流,互議互評

1.自讀習作,互相指出優點和不足。

2.各自修改,繼續完善習作。修改中,提醒如語句、標點、字等也要修改;訂正老師和同學對修改提出的意見。

四、拓展練習,強化運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陽的光輝,一片綠葉可以顯示大地的生機,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們因有所感悟,受到啓發而難以忘懷。今後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只要我們留心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就一定會有許多感動、啓示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2.把自己的習作重新修改一遍後,謄抄後張貼在班級的學習園地上。

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的作文是《難忘的第一次》,我感覺題目不是很難,因此,上課簡單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難忘的第一次,就開始說作文了。經過一個寒假,學生的能力沒什麼變化,讓我很滿意。

我認爲做得好的方面有:

一、選材獨特廣泛

在學生充分介紹自己經歷的難忘的一件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告訴他們在成長的經歷中,有很多難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帶給自己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敗;有歡笑,有淚水;有滿足,也有遺憾……選材時要選自己最難忘的,一定是自己的親身感受。學生通過回憶,互相交流了各自不同的第一次,寫作時選材很獨特,很廣泛。

二、 描寫真實感人

在習作指導時,我注重指導學生要寫出真情實感。如劉博林寫的是發生在小時候除夕夜發生的故事,自己本來不喜歡吃餃子,但是媽媽說在餃子裏放了錢,誰吃到錢誰在今後的一年裏有好運,所以自己就拼命吃,結果撐得肚皮都圓了,媽媽才說忘了忘餃子裏放錢了。我覺得自己上當了。字裏行間流露出童真童趣,能喚起讀者的共鳴。還有的學生寫了自己學會了一項新本領,學會了一項新技能,還有的同學寫自己第一次當家,第一次撒謊等。其實,作文的過程是學生學習做人的一種歷練,是他們心智的反映,是人格的體現,是他們內部深藏着的情感的衝動。他們在作文中表述真、善、美,鞭撻假、惡、醜,能夠在作文過程中不斷審視自己,校正自己的精神航向。習作中要有學生真實的生活,讓學生用正確的眼光去審視生活,去體驗生活的滋味,抒發自己的情感。

不足的之處是:拓展題材的指導用得多了,對寫作氛圍的渲染少了。因爲選材時間過長,致使無法對學生謀篇佈局進行細緻指導。大部分學生的激情調動起來了,靈感被激發了,但還有幾位學生沒有大膽發言,因而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指導。 這節課雖已結束,但它留給我的思考卻有很多:在教學的過程中,不管在什麼情況下,不管遇到多麼簡單的問題,永遠不要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學生,踏踏實實,做好本職,真心對待學生。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山中訪友》一篇構思很美的文章。本文的敘述方式獨具匠心,採用想象的手法與自然界的古橋、樹林、山泉、小溪等朋友們互訴心聲,動情的敘述營造了一個活潑、跳躍的童話世界。文章靈氣飛揚、新奇豐富而符合現代孩子的審美眼光,相信學生比我們更容易接受、吸收這種構思方式。

果真課堂上孩子異常活躍,抓住孩子的靈性,釋放在語文課堂將是一堂語文課最成功之處,所以我努力讓學生髮現美,感受美,展示美。

一、發現美

1、導課時從孩子的朋友入手,然後我把學生的思維從自己的朋友引到人類的朋友引到地球的朋友,又總結出,要學會發現另類的朋友,再具體的問同學“如果你們去山上游玩,你會發現哪些另類的朋友呢?”

2、這就是我情景模式導入的嘗試,我覺得散文是輕鬆,活潑的文學,那麼上散文課也應該是輕鬆活潑的。而且孩子們對於山是那麼的熟悉,輕輕一點,便引來同學們多少的共鳴啊!

3、然後我讓學生上來把自己讀中想象到的景物畫出來,一時間教室就沸騰了。我於是就有選擇的抽了一些同學上來,畫老橋、樹林、白雲、流水、小鳥、懸崖、雷陣雨、小花、樹葉等。沒抽上來的同學參照書。在本上畫。一堂課需要興奮點,就像一盤菜需要味精,而有創新的那點內容就是興奮點。學生找到了美。

二、感受美

散文當然少不了讀,一篇優美的散文更是能在讀中吸引學生,於是我引導同學們,傾訴性的,深情的讀,輕快活潑的.讀,在讀中想象,在想象中讀。看着同學們投入的讀,我非常明顯的體會到了,讓學生好讀不如樂讀的教學理念。讀是感情最好的流露,是內心和課文最有效的交流。

三、展示美

1、仿寫是本節課學生展示的第二個展示,孩子們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讓人忍不住想要去親近。在作者的親切的呼喚聲中,在作者熱情的讚美聲中,山中的景物會有怎樣的感悟和迴應呢,試着猜想一下它們的內心世界,試着以某一種景物的語氣給作者寫一段迴應的話吧。這裏的設計開拓了學生思維,展示了他們的天性與靈性。

2、批註是教學在本節可得到了較好的應用。我教孩子批註,並在本課作了很細緻的講解。感覺收穫較大。

 四、不足

1、六年級了有一部分孩子調動不起來了,發言面在縮小心情不好。

2、批註時有個別學生做得不好、

3、讀時還有不到位的地方。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本文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爲了保護凱巴伯森林的鹿羣,人類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繫,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這是一節共研課,通過我們教研組的研究,我做了以下設計:

1。激趣導入。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激活學生以前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積累是很關鍵的。因此,我首先讓學生根據平時對“鹿”和“狼”的瞭解,用簡單的詞語概括對這兩種動物的印象,爲學習下文,改變對這兩種動物的一般認識做好鋪墊。

2。自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通過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自學理解,明確造成凱巴伯森林幾乎毀滅的.根本原因。我首先讓學生通過默讀自學,在文中勾畫出“羅斯福爲了保護凱巴伯森林的鹿採取了哪些措施”和“有這些措施導致的後果”。在學生小範圍的交流之後,進行全班交流,並讓學生在文中進行標註,明確捕殺狼之後所造成的四個連續性的後果。在學生明確這些措施所導致的惡果之後,讓學生給羅斯福總統寫一封信,告訴他錯在哪,怎樣做才能挽回損失。通過這個環節,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羅斯福總統決策的錯誤之根本,再由此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

不足:課上我還是有些急燥,教師的語言太多。在今後的教學中,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發言的機會。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雲煙萬里,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於春秋時期楚國餘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伯牙絕弦》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

本課設計時主要抓住重點句“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體會知己含義,爲了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設計了拓展練習,再圍繞“絕弦”,讓我們感受到不僅僅是伯牙、子期心靈相通的情義,最後設計了《高山流水》的音樂欣賞,讓從教者與學生一起在美妙的音樂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朗讀課文,會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力,讓文言文那優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中。

這篇課文本來的教學思路我借鑑各位老師教學設計,經過自己的反覆斟酌,在多個環節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學生是第二次接觸文言文,學習本文首先要指導學生把文言文讀正確、流利。教學時我紮紮實實地進行朗讀指導。不管是自由讀、指名讀、接讀、範讀還是背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每一次朗讀都步步落實,毫不含糊。教學中,把理解與朗讀相結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我也注重了朗讀的結合體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導學生要讀出稱讚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後半部分,指導學生帶着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語言、品嚐語言、運用語言,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習得語感,領悟語言規律。在理解完課文後再向學生提問:“在這裏,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這‘終身不復鼓’的僅僅是琴嗎?”讓學生真正明白課題“絕弦”的深刻含義。

教學中,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爲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感悟朗讀,有效地調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地演繹着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美好的情愫在課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覺進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

最後,我播放了樂曲《高山流水》,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孩子們的心靈,令人感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學生聆聽《高山流水》,欣賞渾厚、流暢的旋律,充分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我認真總結這堂課的教學,還有着不足之處,需要我進一步努力提高:放的還不夠大膽,心情過於急切。當學生髮言不是很充分的時候,我一着急就補充上來,其實完全可以放給學生,讓他們補充。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7

本篇課文篇幅較長,按故事的發生、發展、結局的順序進行敘述,情節曲折生動,富於變化。

我首先介紹什麼是民間故事,我國的民間故事相當豐富,如《牛郎織女》、《梁山伯與祝英臺》、《孟姜女》、《白蛇傳》等。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想想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嘗試給相應的自然段編列小標題,同桌交流編列小標題情況。接着精讀課文,感悟課文內容,突出重點段落。理清牛郎與老牛、牛郎與織女、織女與王母娘娘的關係,在品讀相關語句的`過程中理解人物形象,這樣能讓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記憶更加深刻。

在複述課文之前,要求學生將課文的小標題自由朗讀一遍,再齊讀一遍。分四人小組合作複述,要求學生複述課文時,儘可能運用課文中質樸流暢、生動優美的語句。再請3到4 個人小組複述課文內容,並組織學生進行評價。

我給學生出了個小練筆:題目是《鵲橋相會》,請設想一下,如果牛郎與織女相會時,會說些什麼?並提醒大家,不要寫成“牛郎說,織女說……”的對話記錄,而是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想想當時這兩個人內心會怎麼想,把當時牛郎織女見面時的神態、動作刻畫出來,就更生動逼真了。學生邊寫,我邊巡視,看到了許多我意想不到的思維,孩子們的想法讓我看到了他們思維碰撞的火花。最後,讓學生在課後收集一些人們耳聞目熟的民間故事,下次課在班上交流。

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比較清晰,學生也比較有興趣。只是時間有些匆忙,學生編寫小標題的時間沒有給足。因此,學生概括的小標題不是很準確。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8

經過緊張的準備和投入地上課,我把高潮部分提到開頭,再去追溯發生如此感人場面的原因。但共同的觀點是讓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如果從意外的震撼着手,再來分析事由,感受情理之中,最後再次感受海鷗的異常舉動,迴環往復,效果更佳。還有在課堂上能否設置質疑環節,也引起大家的激烈討論,應該說,學貴有疑,質疑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好更深地消化知識能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例如:學生提問:這個故事是真的.嗎?爲什麼說海鷗是吉祥鳥,富貴鳥?爲何老人談到滇池時心有不捨,卻不能前往?提得很精妙,很到點,教師利用點撥,就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介紹生活中的海鷗老人,從而引發主題的思考,教學思路一氣呵成。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9

記得上學期末的最後一次語文大組活動時,肖老師拋出令大家感到好奇而又深思的問題——“磨課究竟好不好”?通過這次公開課的實踐,我對磨課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在2個月左右的時間內,在前後磨了2篇課文後,在一次一次試教中,不斷改進,不斷完善,發現自己問題的同時也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也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教學經驗,所以我覺得“磨課”是利大於弊的。

我執教的是《唯一的聽衆》的第二教時的教學,在第一課時基礎上,引導學生以轉換人稱的方式改寫故事。導入時引讀老教授說的4句話,這既是對上節課的複習,又對上節課的內容起了很好的銜接作用。

接着我出示了本堂課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要把老教授作爲第一人稱寫,更要學生明確一定要聯繫上下文的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

接下去的環節體現了教師由扶到放的`過程,先將故事分成三個部分,着重指導第一部分的寫作。在指導第一部分時,我先引導學生活用課文中的語言文字,再引導學生聯繫上下文揣摩老教授的心理活動,隨後進行換位體驗,寫出老教授的所見所聞所想所言,目的是強化學生明確寫作的方法。這個環節我利用多種填空題給予了學生一個寫作的形式,引導學生一步步走進文本,把學生推向一個更高的思考空間,學生都有了寫作內容,也學會了寫作方法。

在此基礎上第二、三部分則是放手讓學生寫,重在依據寫作的要求從同伴、教師的點評中發現自己在寫作中的問題,更好地運用寫作方法來進行寫作。所以當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價時,他們用自己的筆,用自己的聲音去努力塑造人物形象,而且表達形式的多樣,做到了一課一得,許多精彩的語言不斷在課堂上呈現出來,既給了語文閱讀宣泄情感的空間,又給了學生昇華課文內涵的境地。

最後我請學生思考課文除了《唯一的題目》,還可以取什麼題目?這又是本堂課的亮點:《善意的謊言》、《蛻變》、《“耳聾”的老師》、《真正的音樂》、《鼓勵的力量》、《此時無聲勝有聲》……在座的聽課老師都嘖嘖叫好。

課堂是實實在在的,不是追求花樣,也不是蜻蜓點水。課堂中的讀寫結合要抓住讀和寫的共同點進行訓練。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要精心打磨課堂,搭好腳手架,真正做到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讀中培養語感,在寫中促進思維,在寫中學會轉化語言。

這次能圓滿的完成公開課的教學任務,離不開汪老師、肖瓊老師和李青老師的細心指導,離不開我們全體五年級語文老師給予我的幫助,藉此機會我由衷地感謝大家。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0

通常情況下課前都要作預習,因此學生對課文並不陌生,且到了高年級,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大意並非難事。因此,到課堂上。如果教師仍然讓學生讀他已經熟知了的課文,能激起學生多大的閱讀熱情可想而知。

我把課文的呈現形式作了改變,課文重又有了陌生感,加之配合畫面和音樂。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受──這一點對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她,就是誕生在達芬奇筆下的──

生:蒙娜麗莎。

師:把她的名字讀得好聽一點──(生讀)你們讀出什麼味道了麼?

生:我讀出了對“蒙娜麗莎”的敬仰。

生:我讀出了等待。

師:確實,等待是一種嚮往,等待是一種心靈的`期盼,等待就是爲了這樣的相遇。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作者的──“蒙娜麗莎之約”。(板書課題)

師:快速地朗讀課文,再讀正確、讀通順,想一想:課文哪幾段着重向我們描繪了這一幅世界名畫。(生讀)

這樣,能讓孩子就着紐約大都會的圖片輕輕地朗讀課文前幾自然段,更簡易直接更有效紮實,學生被深深地吸引,在沉靜中真正走近文字,走進閱讀。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1

自己初讀課文《草蟲的村落》就覺得有趣,草叢是村落,甲蟲是村民,還有遊俠,遠方親戚,音樂家,工程師……多麼奇妙的想象,多麼有意思的故事啊。我想這篇文章學生也一定會喜歡。果然,大概學生天生對小蟲感興趣,閱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充滿了熱情,也追隨着作者的目光進行一次奇異的遊歷,從中感受草蟲的生活以及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

一、抓住關鍵詞,享受樂趣

在解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有的學生抓住“又”字說作者肯定經常這樣來觀察草蟲;有的學生抓住“躺”說作者看似悠閒,其實在動腦筋;有的說在靜謐中觀察作者也不害怕,反而很愜意。於是我讓學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樣地躺着,姿勢會有哪些。學生就展開了想象,有的說躺成一個“大”字;有的說手託着頭,翹着二郎腿;有的說嘴裏叼着一根狗尾巴草;有的說趴在地上,託着下巴,翹着小腿……在學生的.說中,發現他們真的彷彿就是作者,彷彿也就在草叢中,看喜歡的小草蟲。

二、抓住標點,展開想象

文章末尾,作者寫到:“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於是問學生,作者在這村落裏還可能看到哪些村民呢?他們有什麼職業,都在幹什麼呢?可以仿照課文的寫法,像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一寫你可能看到的一種或兩種小蟲。

由於前面感悟的到位,學生興趣也比較濃厚,他們紛紛拿出筆和紙開始寫,後來的小練筆都還不錯。

這課堂小練筆,在學生感悟文字,體悟寫法的基礎上進行,對學生沒有一點負擔,反而是輕鬆上陣,一蹴而就。

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加上自己練筆,知道了動物、小蟲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愛人,也有可愛的一面,也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從而增強了閱讀的興趣,感受到語言的美麗,對學習文章的表達也更感興趣。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

《彩色的翅膀》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記敘了一位紮根海島的戰士,利用回家探親的機會捕捉小昆蟲,並將它們帶上海島來,給他們種植的蔬菜瓜果傳授花粉的事。文章透露出來的是感動,戰士帶着昆蟲歸隊,大家對那個來之不易的瓜的愛,擴大開來,是對海島對祖國的愛,那樣的愛由那彩色的翅膀舞動着,沒有豪言壯語,只是字裏行間所透露出來的濃濃的愛。

基於這是一篇略讀課文,學生在連接語的提示下初步體會課文內容以後,再抓住一兩個重點問題作交流討論也就達到了略讀課文的教學目標。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也正是這麼想的:首先,在把課文讀通讀順的基礎上弄清課文的主要內容;其次,解決連接語中提出的`兩個學習任務──一是想想文中的小戰士爲什麼把昆蟲帶回寶石島?二是交流讀完課文後的感受。起初,我的預設是,讓學生在讀文中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然後圍繞這些句子談出感受,讀出味道。可在課堂上,卻出現了這樣一幕:孩子們在交流小戰士把昆蟲帶回寶石島的原因時,就已經有不少人悟出了小戰士那愛海島、愛祖國的深情。如果此時的我再拘泥於教案,又把學生牽到談讀後感上來,未免有環節迂迴、降低學習效率之嫌。我靈機一動,順勢反問了學生一個問題:既然有這麼多同學都談到小戰士愛海島、愛祖國,那肯定有你們特別充足的理由,能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嗎?孩子們馬上在書上勾畫起相關句子來。尤其在討論交流第二自然段時,讓我感觸頗深,現原汁原味地記錄下來,但願不會漏下孩子們那精彩的、引人入勝的思維碰撞的火花。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3

今天在精心的準備下,教學《草蟲的村落》,正在引領學生走進“草蟲的村落”,讓孩子們領略在蟲蟲世界裏的寧靜:其中有英勇的遊俠,有俏麗的少女,有它們的遠房親戚,有音樂演奏着,有智慧的建築設計,更有一羣羣勤勞的“村民們”……引領學生感受蟲蟲們對生活的熱愛。正在我邊引導感悟,便指導朗讀課文的興頭上,課堂也漸入佳境的時候。 一個學生站起來舉手提問:

“文章一開頭作者就說,在無限的靜謐中,我忘記了世界,忘記了自己。那爲什麼他還會想起世界裏的蟲蟲呢?”

我實在無法解釋,爲什麼在課堂如此激昂處,學生會潑出這樣的怪問題,馬上就是學生舉手示意,他有不同的看法:

“或許,在作者的世界裏,他有很多的煩惱,生活不躁動。只有在看到草蟲的時候,自己彷彿忘記了身邊的許多事情。”

我沒有過多的引導學生討論“忘記世界”的理解,而是繼續引領學生,去感受草蟲的可愛。

課後,我進行反思。首先這個問題產生的原因。我想,無外乎學生,沒有正確理解“世界”一詞的含義,他以爲世界便是物質的萬事萬物,卻不知道在精神上,每個人也有每個人不同的`世界。這種屬於典型的詞語理解障礙未掃清。

其次,當學生突然發出這樣的問題,我認爲只有老師通過他的問題進行有效教學,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他的問題,明顯很幼稚,我該如何引領學生在他們自身問題的基礎上走進文本的縱深處呢?後來我想如果,我能接解答學生話頭,坐如下的過渡,或許能更好地保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和提高學生質疑的能力:

“感謝XX同學的解答。我們每個人都每個人的世界,這個世界在我們的心裏。作者忘記了自己的世界,走進了草蟲的世界。看,在草蟲的世界裏,是否更加讓人嚮往?讓我們繼續去尋找去感受。”

夜深,無力思考,也許還有更好的辦法。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4

這節課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導言:

上學期我們學了《松鼠》一課,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松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今天我們來學習《跑進我們家的松鼠》這篇課文,看一看這篇課文描寫的松鼠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二、快速地瀏覽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再讀課文,說說松鼠在“我”家做了哪些事?

四、再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結合學生的自讀,讓學生說說最喜歡其中的哪件事?並結合相關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五、再讀感悟作者的表達方法,重點與上一篇區別開。同時研究文中的側面描寫,即爸爸說的話和作者的議論。

六、最後想像松鼠跑到你家裏你會怎麼做?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從六點設計分解來看:

第一點的設計讓學生學會理性學習,運用已有的學習知識,學習和感悟新篇章。

第二和第三點的設計是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第四點是勾畫、批註。勾畫、批註已成爲高段學習的一種重要的思考方式,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動筆,“不動筆不讀書”。

在這一點的設計我還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體驗。在交流時,學生在思維碰撞中感受松鼠的`可愛、聰明、靈巧和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在學生交流的過程同時,我還相繼指導學生讀好、悟好有關的句子和段落。使感悟和朗讀有機結合,讀體現悟,悟促進讀。第五點和第六點是寫的訓練。

此環節的教學採用了先整體感知再深入感悟,最後寫的訓練,做到了讀寫結合,此設計很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我感覺這節課上的比較好。

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5

一、 做平等的合作者

課堂中,我不僅身體走下來了,心靈走下來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交流,與學生一起活動,真正充當了一個平等的合作者,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共建了一個快樂、和諧、發展的課堂氛圍。

二、做真誠的賞識者

在現代教育中要重視賞識孩子,這是每個教師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課堂上,教師能不能真正做到賞識每一個孩子,還是有許多問題值得討論的。課堂上,我通過親切的微笑、真誠的鼓勵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課堂中,激發了孩子的進取心。

孩子們表現得主動積極,課堂上出現了精彩的場面。“老師,我想做小老師,帶領大家學習第7、8自然段,可以嗎?”在聽到車美煥同學的請求的那一剎那間,我的`心充盈着無比的喜悅,這不就是我一直渴求的讓孩子做真正的課堂主人的一個漂亮的回答嗎?我滿心喜悅地答應了。“小車老師”流利地朗讀着、從容地交流着自己的讀書感悟,自信地接受着同學們的挑戰,儼然一個“博學”的“小老師”。紀曉東、曲靖威等同學也不甘示弱,大膽地質疑……是的,把賞識的目光投向孩子,給孩子們一個機會,他們會還給我們一片精彩!

40分鐘轉瞬即逝,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後,我的心卻怎麼也輕鬆不起來。我總覺得幾天來自己一直陷入一場迷霧中。經過幾位導師的講評,我的這份感覺終於變得清晰起來。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