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精選15篇)

本文已影響 2.24W人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我們可以把教學過程中的感悟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精選15篇)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

新課改要求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要求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就是一句話,以學生爲主體,教師要設計出適合學生身心發展以及經驗需要的課堂設計,放手讓學生主導課堂,把時間還給學生,教師只作爲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

新課改倡導小組合作。在《少年閏土》的教學過程中,我設計了這樣的小組合作:

1.小組合作學習4-16自然段,初步瞭解閏土給我講了那幾件事,給每件事加上一個合適的標題。

2.小組合作,分析理解小組內最感興趣的實例,通過學過的藉助語言、動作寫作方法,分析閏土這個人物的特點,對於重點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

3.通過對閏土特點的分析,來對比“我”這個深居大院的少爺,感受“我”對閏土的喜歡與羨慕,也襯托出“我”孤陋寡聞。

通過本節課的教授,我發現以下問題需要提升:

1.學生能力的發揮沒有達到極致,這說明我們教師要積極的通過各種方法,來訓練、鍛鍊學生的能力。

2.小組內個學生的'差異性導致了這個小組的表現力,這需要教師和各個小組長同心協力,針對每位學生的學習經驗,適時地進行引導與鼓勵,打造出一個完美的小組。

3.課前預習的指導,需要教師的指導與小組長的參與。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二夕的事情。

4.課改是一個大的方向,一下子達成困難重重。我們可以分解目標,階段性達成,既讓學生有一個能力養成的過程,又可以一步步逼近這個偉大的方向。

這些只是我的個人見解,還請同行多多指教。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2

教學本課時,我首先爲學生創設情境,由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再到小組內讀議解決問題。能充分轉變學生的角色,引導學生以讀爲主,讀中感悟。自始至終注重了學生對文本的誦讀和語感的培養。抓住段落中的重點詞語、句子,體會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積極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境,讀中悟意,讀中悟法、讀中悟情,使文中事活化、物活現。

其次在引導學生合作學習中,尊重學生個性,爲學生創設了平等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思想得以解放、思維得以活躍、潛能得以發揮,不但學會了思考而且學會了與他人合作學習。

最後爲了強化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組織學生在超文本上展開大膽合理想象,促進學生動腦、動手主動參與。既激發學生的興趣,又展示了才華,還使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塑造了孩子完美的人格。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3

《桃花心木》是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課文借生活平凡小事給樹苗澆水,喻深刻的育人道理。爲了落實本單元的重點訓練項目“閱讀要有自己的見解”。本課教學,把感悟人生哲理,引導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自己的`看法作爲重點。從“不確定”入手,補充了一些課外資料,如“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的故事。引導學生理解了人的“不確定”指生活的變化無常,會經受困難或遭遇不幸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感悟,受到情感的薰陶。同學們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有的從自己的學習方面來談、有的從家庭教育方面來談、有的從學校的教育教學方面來談、還有的從轉變觀念來談……同學們暢所欲言,充分培養了孩子的個性和表達能力。讓孩子們懂得了成長爲一棵抵禦風雪,頑強生存的參天大樹的確要付諸於不懈的努力,要學會在挫折與逆境中鍛鍊、成長。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4

所謂“語文味”,就是讓學生品味語言,運用語言,體悟情趣。對於科學小品文的學習,同樣也要引導學生關注知識背後的語言文字,摸索表達方式和語言規律,獲得語言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養,使我們的語文課堂充滿濃濃的“語文味”。

下面以《只有一個地球》爲例,談談在科學小品文具體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如何體現“語文味”的。

一、抓關鍵詞語,揣摩科學小品文的語言特點——科學性、嚴密性。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科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以地球爲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範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第二個星球。”採用對比閱讀的方法讓學生品讀:去掉“至少”一詞後讀讀句子,體會句子的表達效果有什麼不同。學生在對語言的斟酌中理解了“至少”一詞是強調了目前的科學研究成果還只限於“40萬億千米”這個範圍,至於“40萬億千米”以外的情況目前還不能確定,自然而然就感受到了科學小品文用語的嚴謹性。在此讓學生去文中找找類似的語句,運用刪減詞語的方法讀讀、品品,既增強了學生語言的敏感性,又訓練了學生準確運用語言的.能力。

二、借品讀感悟,注重讀書方法地指導。

例如:學生在感悟地球的可愛時,先讓學生了解地球的美麗、壯觀和慷慨提供資源,此時學生萌生了對地球的熱愛之情,趁機引導學生帶着讚歎、感激的語氣自由讀“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這段話,再指名讀,最後全班齊讀共同感受地球的可愛。這個時候告訴學生讀書不能僅僅停留在讀上面,要心腦並用,要把文字讀成畫面,那樣才能讀出自己的體驗,才能真正觸摸到語言的精妙之處。

相信只要我們挖掘出了科學小品中的語文因素,就一定會讓我們的課堂煲出濃濃的語文味。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5

上完了課,有值得肯定的地方,當然也有不足之處,學友和導師提出了許多中肯的建議和意見,讓我受益匪淺。比如課堂上指導朗讀得還不夠細緻,缺少有層次的閱讀,因此學生讀的得還不夠多,讀得還不夠生動,投入,致使氛圍不夠,情感不能得到提升。這方面我還要注意加強。當然本身“玩美”的過程也讓我學到很多,讓我明白了上語文課之前,應重視學生的“最鄰近發展區”,然後將學生引入一定的.問題情境,讓學生獨立探索。這樣,有助於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等。

玩美就是爲了更加完美,玩美的過程充滿艱辛,但會讓你收穫完美,所以值得!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6

《詹天佑》這篇課文以人物姓名爲題,重點寫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蹟——主持修築了第一條完全由我國的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施工的京張鐵路,說明詹天佑是一位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表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通過本課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傑出的愛國工程師詹天佑,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科學、勇於創新、立志爲祖國作貢獻的思想感情。學習文章前後照應的寫作方法。

在課上,我圍繞文章的`中心詞“傑出”、“愛國”引導學生自讀自悟,主動探索,讓學生體會詹天佑的傑出和愛國。這樣在學生的主動探索的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探究的能力,有利於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並在學生互相討論、合作、欣賞中增強學習自信心。在課堂上,我力求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與參與者。比如在與學生探討兩種開鑿法時,既注意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又注重適時的點撥,學生在讀讀、說說、畫畫、看看中明白了兩個隧道的掘進方法,體會到了詹天佑工作的細緻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以及他深入實踐、新的思維。通過畫圖,再現了火車在“人“字型線路行駛的情形。就這樣,學生的疑難全在讀書和動手實踐中水到渠成地解決了,課文的重點也得到了突出。在第四自然段教學中,我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邊讀邊做標記,並提出問題,在讀中理解,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質疑、解疑的能力,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回顧一節課的教學,還存在問題需要改進。例如,因爲前面用時過多,所以在面對詹天佑的銅像說出你想說的話這一環節上,沒有放開來談,只是分別找了三名同學代表三個方面的人物發表了見解。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7

蔚百猛本文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爲了保護凱巴伯森林的鹿羣,人類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繫,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這是閱讀課,我做了以下設計:

1、激趣導入。要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激活學生以前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積累是很關鍵的。因此,我首先讓學生根據平時對“鹿”和“狼”的瞭解,用簡單的詞語概括對這兩種動物的`印象,爲學習下文,改變對這兩種動物的一般認識做好鋪墊。

2、自讀課文,瞭解文章大意。通過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語言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3、自學理解,明確造成凱巴伯森林幾乎毀滅的根本原因.我首先讓學生通過默讀自學,在文中勾畫出“羅斯福爲了保護凱巴伯森林的鹿採取了哪些措施”和“有這些措施導致的後果”。在學生小範圍的交流之後,進行全班交流,並讓學生在文中進行標註,明確捕殺狼之後所造成的四個連續性的後果。在學生明確這些措施所導致的惡果之後,讓學生給羅斯福說些忠告,告訴他錯在哪,怎樣做才能挽回損失。通過這個環節,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羅斯福總統決策的錯誤之根本,再由此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然後聯繫生活實際,說說我們怎樣保護生活環境。

不足:課上我還是有些急燥,教師的語言太多。在今後的教學中,應給學生充分的思考和發言的機會。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8

人生苦短,知音難求;雲煙萬里,佳話千載。純真友誼的基礎是理解,中華文化在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闡釋,莫過於春秋時期楚國餘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伯牙絕弦》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伯牙、子期的真摯情誼令人動容。

本課設計時主要抓住重點句“伯牙所念,鍾子期必得之”體會知己含義,爲了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結合,設計了拓展練習,再圍繞“絕弦”,讓我們感受到不僅僅是伯牙、子期心靈相通的情義,最後設計了《高山流水》的音樂欣賞,讓從教者與學生一起在美妙的音樂中感受藝術的魅力,再讓學生在音樂聲中朗讀課文,會更好地增強課文的表現力,讓文言文那優美的韻味深深地植根在學生心中。

這篇課文本來的教學思路我借鑑各位老師教學設計,經過自己的反覆斟酌,在多個環節進行了精心的設計。

學生是第二次接觸文言文,學習本文首先要指導學生把文言文讀正確、流利。教學時我紮紮實實地進行朗讀指導。不管是自由讀、指名讀、接讀、範讀還是背誦,“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每一次朗讀都步步落實,毫不含糊。教學中,把理解與朗讀相結合,在感悟文章的每一句話的同時,我也注重了朗讀的結合體味:文章的前半部分,指導學生要讀出稱讚的語氣,讀出知音歡聚的那份融洽與歡樂;文章的後半部分,指導學生帶着對伯牙寂寞、孤獨,絕望和心灰意冷的心情的理解有感情朗讀。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語言、品嚐語言、運用語言,在紮實的語文實踐中習得語感,領悟語言規律。在理解完課文後再向學生提問:“在這裏,伯牙‘絕’的僅僅是‘弦’嗎?這‘終身不復鼓’的僅僅是琴嗎?”讓學生真正明白課題“絕弦”的深刻含義。

教學中,進行了必要的拓展延伸:“我們知道俞伯牙是當時楚國有名的音樂家,那作爲一個有名的音樂家,他的琴聲一定不只表現了高山流水,除了泰山峨峨,江河洋洋,俞伯牙的琴聲還會表現那些動人的場景呢?”在學生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再對“皎皎明月,依依楊柳,萋萋芳草,裊裊炊煙……”這樣的場景進行感悟朗讀,有效地調動學生去讀書、去思考,步步深入又準確地演繹着文本中豐富的信息,在不露痕跡的教學中,讓學生明白了所謂的知音,就是那個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美好的情愫在課堂悄然流淌,不知不覺進入了知音的精神世界。

最後,我播放了樂曲《高山流水》,典雅流暢的琴音款款地浸潤孩子們的心靈,令人感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知音可遇不可求。學生聆聽《高山流水》,欣賞渾厚、流暢的旋律,充分感受音樂的無窮魅力。

教學是門遺憾的藝術,我認真總結這堂課的教學,還有着不足之處,需要我進一步努力提高:放的還不夠大膽,心情過於急切。當學生髮言不是很充分的時候,我一着急就補充上來,其實完全可以放給學生,讓他們補充。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9

本週,我們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一課,這是一篇關於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文章。

在講地球的美麗和渺小時,作者把地球比作一葉扁舟,我選擇“扁舟”一詞作爲訓練點進行教學。

我首先向學生髮問:“把地球比作扁舟說明了什麼?”學生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說明了地球的小!”

這個比喻的作用真的僅此而已嗎?此時,我讓學生進一步想想這個比喻與先前接觸過的比喻有何異同?我們在打比方時,要求本體和喻體有相似之處,比喻得要貼切、恰當,而地球和扁舟除了有“小”這個共同點之外,似乎再也找不出相似之處,這個比喻恰當嗎?

學生產生了疑問,爲什麼不用米粒和皮球來比喻地球和茫茫宇宙,爲什麼此處比喻忽略了本體和喻體的形似?是作者的失誤嗎?這樣,學生陷入沉思:“扁舟”更巧妙地寓意何在?

通過及時的.點撥,學生不難體會其巧妙的寓意:地球像一葉小舟行駛在茫茫宇宙中,如果人類在這“生命之舟”上任意破壞,後果則不堪設想。地球這個生命之舟將不復存在,而人類就更無處容身了。從“扁舟”這個詞中,我們不難看出地球的“飄搖不定”,從中體會出了地球的容易破碎。

因而人類更應精心保護地球,纔是這個比喻地精妙之處。對這一詞語的深刻領悟無疑爲課文中心的理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可見,作者的用詞用語是經過了精心的考慮的,是處處體現了課文的主題思想的。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0

一、 做平等的合作者

課堂中,我不僅身體走下來了,心靈走下來了,全身心地融入到了學生中間去。與學生一起交流,與學生一起活動,真正充當了一個平等的合作者,學生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與學生一起共建了一個快樂、和諧、發展的課堂氛圍。

二、做真誠的賞識者

在現代教育中要重視賞識孩子,這是每個教師都明白的道理。可是,在課堂上,教師能不能真正做到賞識每一個孩子,還是有許多問題值得討論的。課堂上,我通過親切的微笑、真誠的.鼓勵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參與到課堂中,激發了孩子的進取心。

孩子們表現得主動積極,課堂上出現了精彩的場面。“老師,我想做小老師,帶領大家學習第7、8自然段,可以嗎?”在聽到車美煥同學的請求的那一剎那間,我的心充盈着無比的喜悅,這不就是我一直渴求的讓孩子做真正的課堂主人的一個漂亮的回答嗎?我滿心喜悅地答應了。“小車老師”流利地朗讀着、從容地交流着自己的讀書感悟,自信地接受着同學們的挑戰,儼然一個“博學”的“小老師”。紀曉東、曲靖威等同學也不甘示弱,大膽地質疑……是的,把賞識的目光投向孩子,給孩子們一個機會,他們會還給我們一片精彩!

40分鐘轉瞬即逝,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後,我的心卻怎麼也輕鬆不起來。我總覺得幾天來自己一直陷入一場迷霧中。經過幾位導師的講評,我的這份感覺終於變得清晰起來。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1

在選擇課文的時候,因其課文結構清晰,語言描寫生動優美而成爲我執教的首選,因爲在設計時我在總體思路上比較好把握,重難點容易確定,在加上我本身教學的風格是以朗讀感悟見長。

這篇文章以總—分—總的構段方式,有序地描寫出了山野、水野、野物野、人野,而在第一課時裏,我主要安排了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和結構,自學生字新詞和學文第二自然段三個內容,而其中重點是品讀山野這一部分,感受山驚險、磅礴、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學習作者展開豐富聯想生動優美的語言描寫。

在重點段的教學設計上,我以“哪個方面的美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爲中心問題提出,讓學生自瀆自悟。在學生感悟驚險的美、磅礴的美兩個方面,我處理的方式是一樣的,以學生自主品悟爲主,而老師只是在其中起個牽針引線的作用,煽動學生爲驚險的美而感慨動魄、爲磅礴的美而浩氣長抒,同時能根據“一線天”、“百丈峽”、“十里畫廊”、“西海峯林”等字面來想象畫面理解詞語。在教學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一方面,我則沒有像前面那樣放手讓學生交流感悟,而是又將學生的思維牽引到我的兩個層面的閱讀上來,一是通過理解隨心所欲的含義,讓學生探究這索溪峪的山怎樣隨心而長,各長成了哪幾種樣子,讓學生讀一讀、數一數,結果是有往高處長的,有橫着長的,有斜着長的,有三五成羣長的,有兩兩相對長的,有獨自一個長的,作者描寫出的就有六種,而後面的省略號更是告訴我們,這山的形態是各式各樣,變化多端。第二個層面的閱讀則是讓學生品讀作者通過豐富的聯想,優美的語言文字把我們帶進無限遐想之中,它們有的敢與白雲嬉戲,有的將綠水作鏡打扮自己,有的相依相偎,有的如亭亭玉女。彷彿這些不再是毫無生氣的靜物,而是充滿生機、有情有意的生靈。配以班德瑞優美的'音樂朗讀,當學生陶醉於這山的各種美中時,我馬上將學生的思緒拉出來,用一問激出關鍵:欣賞了索溪峪驚險的美、磅礴的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那你明白了嗎,這山野究竟野在哪?這“野”字是什麼意思?學生立刻會意到:“野”就是天然的美,野性的美,不經過人工雕琢的驚險的美、磅礴的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一節課下來,整個教學思路是非常清晰的,教學節奏也把握得教好,但其中也有不到之處:在指導朗讀時,因學生的領悟不到位,我的引導有時十分牽強,使得學生感悟朗讀還落實得不夠。在教學最後一方面的美時,作者之所以用排比句式,爲什麼這樣對應着寫如果能點到會幫助學生領悟表達效果。最後自己設計了針對相關圖片說出對應的山的描寫,本意也是讓學生體會作者語言的表達,但遭到老師們的爭議,覺得這樣則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硬生生的將某種描寫牽引到一個畫面上,沒有了想象的餘地。

總之,一節課下來,有回味之處,也頗感到不足,意猶未盡,但這正是語文教學藝術的魅力所在。語文教學藝術這塊瑰寶將深深吸引着我不斷前行,不斷反思,不斷學習。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2

結合《索溪峪的“野”》談合作學習

新課程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陶行知先生也曾諄諄教誨我們,“把開發文明寶庫的鑰匙盡我知道的交給學生”。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加強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改變單一的師生交流方式,將“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自主──小組的交流合作”三個要素進行動態優化組合,形成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多向交流、多向協作。這樣通過小組交流合作式的學習方式,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問題的討論和對語言的感悟中,使每個學生都有表達自己見解和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同時,每一位學生不僅僅是課程的學習者,對於整個學習過程來說,本身已成爲了一種學習的資源,實現了學習資源的共享。我在語文的教學中,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的嘗試。有迷茫,有感悟,現在我結合《索溪峪的野》的教學談談指導學生合作學習的體會。

一、創設平等的學習氛圍,使合作學習成爲可能

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平等、民主、寬鬆的教學氛圍,需要教師、同學合作交流的機會。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尊重,學習中充滿溫情與友愛,像課外活動那樣充滿互助和競爭。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平等和寬鬆,才能使他們積極、主動、大膽地進行交流與合作。

首先,我從建立師生之間平等關係入手,爲合作學習做精神準備。

教師,作爲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更應該與學生共同參與合作,與學生一起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因此,我總是以一名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中。發表自己的意見,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在教學《索溪峪的野》之前,我帶領學生進行了關於蒐集張家界資料的小組合作。在合作中,作爲一名合作的參與者,我和學生們一起進行資料的收集。和同學們一起上網瀏覽;和他們一道做資料整理等。通過這樣的交流與合作,使自己成爲學生學習的夥伴。同學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總是願意與我一起討論與解決,也敢於對我的看法提出質疑,師生間進行合作與交流成爲了可能。

其次,引導學生相互尊重,形成平等氛圍。

在小組合作中,組員之間的平等與尊重是他們合作能否成功的關鍵。因此,我在班級中引導學生平等互助、相互尊重,以構建良好的班級氛圍。以往成績好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常常獨領風騷。成績較差的同學存在着自卑心理,往往是一言不發。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從平時出發,讓這些差生多表現自己的優點,使他們自己樹立信心,讓那些優生髮現他們的長處。我在平時的訓練中,開展組內評出“忠實聽衆”,“最佳主持”,“優秀組長”,“合作星”的評選活動,通過評選和老師的激勵,使學生學會了傾聽,學會了尊重,形成平等的學習氛圍。

二、建立有效的合作機制,使合作學習落到實處

合作學習不是簡單地將幾個人拼湊在一起,而應該對時間和人員等有合理的配置,以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否則,小組合作只能成爲幾個人的共同學習,而達不到小組合作所期望的交流與提高的目的。據此,我在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建立有合作機制,有效地引導學生進行合作。

1、合理配置合作人員:

小組人員合理的配置,有利於小組合作順利、有效地進行,也助於學生在合作中發揮自身的潛能。因此,在小組交流讀書體會,探究感悟索溪峪的野時,我從學生的共同特點和個別差異出發,根據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組織能力的不同,在各小組中合理地安排優、中、差三個層次的學生,形成了以6人爲單位的小組。並且,每小組還選出了小組長,以組織、管理、協調小組的學習活動。

2、合理配置合作時間:

爲了避免小組合作流於形式、走過場,在小組合作的時間配置上我引導學生進行了合理的安排,以保障學生有充足的時間去探索、討論、交流,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一定的收穫。在組織學生彙報自學體會後,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感悟、質疑,以產生對所需討論的問題的見解,然後再組織學生在小組進一步合作,形成小組的統一結果,在此過程中,我根據合作內容的需要,給予學生適宜的時間配置,以達到合作的充分。

3、合理配置合作內容:

合作內容是指每一節課需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是小組合作學習解決的具體問題。制定的合作內容的好壞決定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敗。因此,我在學生充分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先組內交流自己的體會,讓每個學生都有信心表達。交流之後,提出合適的具有一定探索價值的認知目標,在《索溪峪的野》這課中,學生或感悟索溪峪的語言美,或領悟作者怎樣寫出索溪峪的野的,或質疑解疑。這樣,在合作內容上體現出層次性,難易程度,使學生保持合作學習的興趣。

三、採取適當的評價方法,使合作學習充滿活力

沒有反饋,漢有評價,就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爲了讓小組合作學習能更有效、長久地進行,對學生的合作學習還應及時地給予反饋。展現優秀的合作方式和成果,從而讓學生感受到小組合作的快樂與成功,提高學生進行合作的信心和興趣;糾正合作中存在的問題,保證小組合作的順利開展。

在教學《索溪峪的野》時,學生合作學習後,我首先對他們的合作過程給予積極的評價:最活躍的小組、最有收穫的小組、最團結互助的小組等,還將合作學習的評價和班級的“合作星”評比相結合,以激發學生的合作積極性。在合作過程評價的同時,反饋合作學習的成果。小組派代表彙報展示合作成果,老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和激勵性評價,讓他們感受到合作的愉悅和成功的喜悅。

在小組合作的初涉中,我和我的學生們深深地感受到了合作學習的魅力。我們積極地融入其中,體會艱辛、享受樂趣。“運籌帷幄,而決勝千里”,一次又一次地獲得了合作的勝利!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3

剛結束了第二課《山雨》的教學,整節課教學任務完成的較完整,最後一處想象昇華沒有完成。分析沒有完成的原因,可能有三:

第一,學生課前讀的不熟練,所以對課文的理解感悟不深。沒有良好的讀文基礎,對學習課文是有一定影響的,所以在以後讀文方面應該再強化訓練。

第二,課上練讀時間不多。在一些細節上花的.時間有點過多,所以學生自讀的時間不太多,可能會影響到教學進程。

第三,教師的語言不夠簡練。可能這樣使學生在理解上出現些問題,會影響教學進程。

以後在教學中應該多注意以上問題,語文課應該多從讀入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減少教師的講。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4

經過緊張的準備和投入地上課,我把高潮部分提到開頭,再去追溯發生如此感人場面的原因。但共同的觀點是讓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如果從意外的震撼着手,再來分析事由,感受情理之中,最後再次感受海鷗的異常舉動,迴環往復,效果更佳。還有在課堂上能否設置質疑環節,也引起大家的激烈討論,應該說,學貴有疑,質疑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更好更深地消化知識能起到積極有效的作用,例如:學生提問:這個故事是真的.嗎?爲什麼說海鷗是吉祥鳥,富貴鳥?爲何老人談到滇池時心有不捨,卻不能前往?提得很精妙,很到點,教師利用點撥,就自然過渡到下一環節介紹生活中的海鷗老人,從而引發主題的思考,教學思路一氣呵成。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5

通常情況下課前都要作預習,因此學生對課文並不陌生,且到了高年級,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大意並非難事。因此,到課堂上。如果教師仍然讓學生讀他已經熟知了的課文,能激起學生多大的閱讀熱情可想而知。

我把課文的呈現形式作了改變,課文重又有了陌生感,加之配合畫面和音樂。給學生耳目一新的感受──這一點對於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非常重要。我是這樣設計的:

師:她,就是誕生在達芬奇筆下的──

生:蒙娜麗莎。

師:把她的名字讀得好聽一點──(生讀)你們讀出什麼味道了麼?

生:我讀出了對“蒙娜麗莎”的.敬仰。

生:我讀出了等待。

師:確實,等待是一種嚮往,等待是一種心靈的期盼,等待就是爲了這樣的相遇。今天,我們一起走近作者的──“蒙娜麗莎之約”。(板書課題)

師:快速地朗讀課文,再讀正確、讀通順,想一想:課文哪幾段着重向我們描繪了這一幅世界名畫。(生讀)

這樣,能讓孩子就着紐約大都會的圖片輕輕地朗讀課文前幾自然段,更簡易直接更有效紮實,學生被深深地吸引,在沉靜中真正走近文字,走進閱讀。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