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六年級教案

小學六年級語文《天時不如地利》教案模板

本文已影響 3.11W人 

小學六年級語文《天時不如地利》教案模板1

【學習目標】

小學六年級語文《天時不如地利》教案模板

1.學習課文層層遞進的寫作方法,體會文中排比句的表達作用。

2.正確理解天時、地利人和之間的相互聯繫。

3.懂得“人和”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內容,自覺爲社會和諧盡一份力。

【課文題解】

1.孟子,名軻,字子輿,儒家學派的重要代表,地位僅次於孔子,被尊奉爲“亞聖”。

2.《孟子》,是一部記錄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的書,是儒家的重要學術著作。

【串講課文】

原文: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翻譯:孟子說:“得天時不如得地利,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

翻譯:譬如一座內城三裏、外城七裏的城邑,敵人包圍攻打卻不能取勝。

原文: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

翻譯:敵人圍攻一定是選擇得天時的時日了;可是沒有勝利,這說明得天時不如得地利。

原文: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翻譯:城牆築得不是不高,護城河挖得不是不深,兵器和鎧甲不是不銳利堅固,糧食不是不多;可是(當敵人進犯時)棄城逃跑,這說明得地利不如得人和。

原文: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翻譯:所以說:限制人民不必靠國家的疆界,鞏固國防不必憑山河的險峻,威服天下不必恃武力的強大(兵器和鎧甲的銳利堅固)。

原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翻譯:得到正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多,失去正義的人幫助他的人少。

原文: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翻譯:幫助他的人少到極點,連內親外戚也背叛他;幫助他的人多到極點,天下都歸順他。

原文: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翻譯:讓天下都歸順他的人,攻打連內親外戚也背叛他的人,所以得道的人要麼不打仗,要打仗一定會勝利的。

【課文結構】

本文分三個層次:

第一層次,(第1句),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第二層次,(第2-4句),列舉兩個事例,從攻守兩方面分別論證分論點。

第三層次,(第5-8句),進一步論述“人和”的重要性,得出論斷,點明主旨。

【課文分析】

《天時不如地利》一文觀點鮮明,結構嚴謹,很有氣勢。

文章開頭兩句提出論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用“天時”、“地利”、“人和”來概括有利於戰爭的各種客觀條件和主觀條件,突出了人和的重要性。

文章列舉“攻而不勝”和“委而去之”兩個事例,來論證觀點。

文章最後又用“域民”、“固國”、“威天下”,不能僅僅靠“天時”與“地利”條件,從反面強調“人和”的重要性,結尾歸結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論斷。

文章強調“人和”的重要性,推而廣之,方方面面應該“以和爲貴”。

【思維訓練】

1.本文的論點是什麼?

本文的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本文的論據是什麼?

“三裏之城,七裏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兩個論據分別證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本文的論證方法是什麼?

既擺事實,又講道理。 先用“環攻不勝”和“委而去之”兩個論據證明論點;然後又用“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谿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的道理從反面強調“人和”的重要性。

4.本文大量使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麼?

排比。 增強論述的語氣。

5.本文的君子是指什麼?(用文中詞語回答。)

“得道者”

6.爲什麼“人和”比“天時”、“地利”更重要?

“天時”、“地利”是客觀的,外在的,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而“人和”是主觀的,內在的,在事物發展變化中起着決定作用。所以“人和”比“天時”、“地利”更重要。

7.本文體現了作者什麼思想?

要取得戰爭的勝利,必須順應民意,得到人民的廣泛支持;而要達到這一點,就得施行仁政。

小學六年級語文《天時不如地利》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通過朗讀,瞭解課文大意,理解天時、地利、人和之間的關係。

瞭解課文層層遞進的寫法。

教學重點:

積累字詞,正確理解作者觀點。

一、導入課文

我們剛學了《論語》八則,瞭解到孔子是我國儒家思想的創始人,被稱爲“聖人”。後來孟子繼承並發展了儒家思想,被稱爲“亞聖”,孟子是戰國時期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主張“仁政”。我們今天要學的《天時不如地利》也體現了這種精神。

二、散讀、齊讀課文

要求:

1.讀準字音

2.注意斷句、標點符號停頓要讀出來

3.說說文章主要闡述了什麼觀點

五、作業

1. 背誦

2.分類積累詞句

3.拓展:結合學習生活實際,理解名言警句

三、藉助註釋瞭解大意

1、學生藉助註釋疏通文意,並且圈劃出自己不能解決的字詞或句子的翻譯。

2、質疑解疑與歸納補充

班級討論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

3、積累幾個實詞和虛詞

之:三裏之成,七裏之郭:的

環而攻之:指城郭

而:環而攻之而不勝:前,表承接;後,錶轉接。

夫:發語詞,表示下面要發表議論

然而不勝者,……:這樣卻

親戚畔之:內外親屬

去:委而去之 放棄

域:限制,名詞作動詞。

畔:通”叛”。

4、掌握幾個句子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的時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環境,有利的地理環境比不上人心齊。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擁有仁義道德的人就能得到廣大羣衆的支持,缺少仁義道德的人就會很少人幫助。

四、理解課文結構及孟子思想

1、本文論點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還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明確: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一段:提出論點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二三段:分析論點

從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內容是有關戰爭方面的。第二段從攻城方的角度寫,雖然攻打的是個小城,也選擇了有利於作戰的天氣、時令,但是沒有選擇有利於進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勢,所以“不勝”而返,從而強有力地證明了“天時不如地利”的觀點。第三段從守城方的角度寫,守城者據守着“高城”“深池”,擁有堅利的兵革、豐盛的米粟,卻棄城而逃,顯然是因爲“地利不如人和”

第四段:總結論點,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結論。

第四段的主要內容,涉及到“封疆”、“固國”、“兵革”、“畔之”、“攻”、“戰必勝”,這些都是描寫戰爭的詞語,可見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寫有關戰爭方面的內容,但作者的態度不是鼓吹戰爭制勝,而是反對不義戰爭,反對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認爲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險”、“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那戰爭靠什麼制勝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張: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順之。由此引申出的結論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勝仗。從這段看,作者只是以戰爭爲例,落腳點是要談治國之道,具體來說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爲本文的中心論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2、關於孟子

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孟子》一書,屬語錄體散文集。有“亞聖”之稱,與孔子並稱爲“孔孟”。

四、朗讀訓練

五、作業

1. 背誦

2.分類積累詞句

3.拓展:結合學習生活實際,理解名言警句

小學六年級語文《天時不如地利》教案模板3

教學目標:

掌握孟子的文學常識及其政治主張,準確把握文章的寫作意圖推行孟子心中的仁政。

理清論證思路,掌握通過類比論證、正反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證明觀點的方法。

體會論證過程中雙重否定句、排比句的表達效果。

教學重點:掌握通過類比論證、正反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證明觀點的方法。

教學難點:準確把握文章的寫作意圖,掌握通過類比論證、正反論證、舉例論證的方法證明觀點的方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複習: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誰?

儒家學派的核心思想是什麼?

你認爲什麼叫做“仁”?

2、孔子處於春秋末期,春秋之後就進入了戰國時代,“戰國”二字體現了當時怎樣的時代特點?你認爲戰國的`國君最關心的是什麼?

3、身處戰國的孟子是繼孔子之後儒家的又一位代表人物,面對一心只想通過戰爭征服他國的戰國君王們,智慧又擅長辯論的孟子會用什麼辦法來推行儒家“行仁政,愛百姓”的政治主張呢?他是怎麼把齊桓公、晉文公、梁惠王、滕文公等各國君主 “騙”得一愣一愣的呢?今天我們這節課與其叫《天時不如地利》,不如叫做“狡猾的孟子”

二、初讀課文、翻譯疏通

1、自讀課文,讀出孟子向君王遊說說理時的自信。

2、集體朗讀,讀出說理的氣勢,注意排比句的朗讀方法。

3、同學互譯,圈劃不理解的字詞句,互助解答

4、指名翻譯,重點強調。

城、郭、是、池、環、兵、委、去、域、親戚、至、順

畔、夫

三、把握中心

1、你認爲孟子寫這篇文章的真實目的是什麼?(是爲了教君王如何攻擊別的國家嗎?)從文章中哪些句子可以讀出孟子的真正想法?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2、“道”的本意是“道路”,後來引申爲“方法、法則”的意思。結合孟子的政治主張,你認爲孟子這裏談到的“人和”之“道”具體指什麼?

施仁政、民貴君輕——愛百姓

這是使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的“道”

3、本文的論證中心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合”,要表達的道理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寫作的意圖是規勸當時的統治者施行仁政。

4、作爲一篇議論文,一般會有提出論點、分析論證、得出結論的議論過程。本文孟子是如何提出論點、分析論證、得出結論的?再讀文章。

四、論證過程

1、在戰亂不止,各國之間你死我活的戰國時代,如果說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君王會不會採納呢?善辯又有些“狡猾”的孟子採用了什麼辦法?

通過軍事引起君王的興趣,再通過層層說理慢慢將君王引入自己設下的“仁政”的“圈套”。

2、孟子是如何從軍事角度說明“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第二小節、第三小節與第一小節之間是怎樣的關係?

舉出事實論據,分別舉例論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3、第二小節與第三小節論述的角度有什麼不同?孟子在這裏使用雙重否定句想要起到怎樣的表達效果?

正反論證,加強說服力。 雙重否定句增強語氣。

4、你認爲爲什麼在天時、地利、人和這三者中,人和的作用?

內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依據,外因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 內因決定外因。

有了“人和”,其他問題能夠通過集體的智慧和力量迎刃而解。

5、孟子講完軍事之後,將“人和”最重要的道理類比到了治國的領域之中,在第四小節作者主要採用了講道理的方法,屬於道理論證。文中的排比句起到怎樣的表達效果?

道理論證;增強語勢,更有說服力

6、那麼孟子認爲怎樣才能“人和”呢?孟子又是如何進一步論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的?

正反論證。

7、至此你認爲孟子的道理說清楚了嗎?請理出孟子的論證過程。

8、“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這句話是主張打仗的還是不主張打仗的,爲什麼?

看似教君王怎麼打仗,其實文字背後的意思是說,真正的君子是不會隨隨便便打仗的,君子愛好和平,只有萬不得已纔打仗,如果君王熱衷於打仗,那你就不是君子——可見孟子的“狡猾”

五、複習總結

1、請同學們回顧以下,孟子是怎樣從吸引君王的興趣開始一步一步引導君王,最終把君王引向孟子實行“仁政”的政治主張的?

君王聽說孟子要談論打仗的辦法,一定認真聆聽,經過孟子從正反兩個方面舉例論證,以及從軍事類比到治國方略,便會被孟子嚴密的論證牽着鼻子走,打心底裏認爲要打勝仗,治理好國家確實需要“人和”。這時,落入孟子事先佈置好的圈套的君王自然而然就要追問“人和”的方法到底是什麼了。孟子提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並從正反兩個方面加以論述。

2、通過這篇文章,你學到了哪些論證自己觀點的方法?

3、聯繫實際生活,談談你從“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獲得了哪些啓示?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