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高一教案

高一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本文已影響 3.35W人 

教學目標:

高一語文《我與地壇》教學設計

1。理解文章主旨——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2。瞭解作者思想變化的過程及這種變化與環境的關係。

3。培養學生正確的生死觀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增強心理承受能力。

教學重、難點:作者在地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境界中所獲得的對生命的新的認識。

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

有這樣一個年輕人,在他21歲生日那天,因爲腿部疾病住進了醫院,從此,就再也沒能站起來。

雖說“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可是“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對於一個血氣方剛的生命來說,無疑是一場滅頂之災。是在輪椅上度過餘生,接受這份生命中最犀利的殘酷和最長久的傷痛,還是乾脆放棄生命,一了百了?他面臨着人生最艱難的選擇……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家史鐵生的內心深處,用心靈去丈量他從痛苦之中掙扎而出的腳步吧……

二。板書課題、作者。

三。(過渡語)這是一篇哲理性散文,是作者在自己遭受厄運後引發的關於苦難、關於生命意義的思考。爲了更真切地走入史鐵生的內心世界,我們以模擬採訪的形式來研讀課文。同學們是被採訪對象史鐵生(有50個史鐵生啊),我是採訪者。

四。研讀課文。

1。師:史鐵生,您好!我曾經拜讀過您的很多作品,如《務虛筆記》《老屋小記》《合歡樹》《秋天的懷念》等等。您的作品總是充滿了理性的光輝,讓我們從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諦。這篇《我與地壇》更是倍受廣大讀者喜愛,被評爲“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之一。

請問:當初您是在一種什麼樣的狀態下進入地壇的?(提示:包括身體狀態和精神狀態兩個方面。)

生回答,師板書:雙腿殘廢,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頹廢)

2。師問:那時,您眼中的地壇又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象呢?

生回答,師板書:琉璃剝蝕,硃紅淡褪,高牆坍圮,雕欄散落(荒蕪)

3。自從那個下午您無意識中進了地壇,您就再也沒有長久地離開它,一呆就是15年。請問:北京的好去處多了去了,您爲什麼單單癡迷這樣一個荒蕪冷落的園子呢?

生回答,師講解:地壇作爲明清兩代帝王祭祀地神的神聖場所,曾有過怎樣的繁華與輝煌,不難想象。可經過四百多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卻冷落如一片野地,由盛到衰;史鐵生在風華正茂的21歲忽然殘廢了雙腿,由完全到殘缺。相同的命運軌跡,令他對地壇產生了一種同病相憐、惺惺相惜之感。在這個失魂落魄的人眼裏,其它一切地方的繁華與熱鬧都與他無關。只有在地壇滄桑、寧靜的懷抱裏,他那顆頹廢絕望的心才能找到憩息地。地壇,給了他母愛般的慰藉。

師板書:慰藉

4。在滿園瀰漫的沉靜光芒中,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請問史先生:面對雙腿殘廢的現狀,您思考了一些什麼問題呢?(提示:第六段、第七段找關鍵句)

生回答,師板書:①。爲什麼要出生 ?②。是不是一死了之?③。怎樣活 ?

5。您找到答案了嗎?

全體學生朗讀一遍第六段有關文字。

師板書:出生是事實,死不必急於求成。

6。從這個答案可以看出您已經從死亡的陰影中走了出來。請問:是什麼給了您活下去的勇氣?(提示:是地壇裏各種植物和動物的蓬勃生機。)

請一個同學朗讀有關描寫文字,要求聲情並茂。

請學生四個一組交流、討論,選出自己最感興趣的一種植物或動物來談談它們是怎樣給作者以生命的啓示的?

生各抒己見,師談自己的理解,師生共同探討:

螞蟻:“搖頭晃腦”、“捋着觸鬚”,說明它是多麼快樂、悠閒、自在。“疾行”,說明它充滿活力,充滿信心,有目標。

瓢蟲:先是“爬”,接着是“祈禱”,最後是“升空”。靠自己的力量來改變自己的生活軌跡。

蟬蛻:也許是覺得自己和這蟬蛻一樣空空如也,也許是新生的獲得也必須象蟬一樣經歷蛻殼的煎熬吧!

露水:沒有生命的小小一滴露水竟也能摔出萬丈金光,人又該如何?也許是即將面臨死亡也應該精彩度過,而不是消極等死。

師小結:園子裏處處、時時都洋溢着生命的律動,那些卑微、弱小卻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們向史鐵生昭示着:活着是一種權利,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於這僅有的一次,我們應該好好把握。

但當今社會中漠視生命的現象屢見不鮮,特別是青少年學生。如幾年前轟動全國的大學生殺人案:雲南大學生馬加爵殘忍地殺害了四位同窗好友,而殺人的原因竟是打牌時發生了爭執;今年上半年重慶巴南區一名初中生跳樓自殺,原因只是因爲父母責備他不該通宵上網。古人尚知“留須蓄髮”,謂之父母所賜,我們當代青年人又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愛生命,是一個人最起碼的責任;珍愛生命,是一個人對他父母最大的敬重。

師板書:珍愛生命

7。您在這園中找到“生與死”的答案了,剩下的就是“怎樣活”的問題了。當一個人能夠豁達地面對死亡,以平靜的心態看待和談論死亡的時候,他也就獲得了堅強活下去的信心。帶着這種心胸去觀察,地壇呈現在您面前的又是一番什麼景象呢?

請全體學生朗讀六個“譬如”

師板書:落日燦爛、雨燕高歌、氣象萬千

師講解:像石門落日那樣活着,即使即將下沉也要將地上的每一個坎坷照得燦爛,生命的最後光輝依然絢爛奪目;像雨燕那樣活着,勇敢迎擊風雨的挑戰;像孩子們那樣快樂地活着,在冬雪覆蓋看不到一點生機的時刻,用腳印來講述生命的觸角正在不斷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樣活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皆忘,坦蕩自如。地壇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喧囂不已、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是誰也不能改變的。它形體可變,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動聲色地啓示作者從頹廢中振作起來,從一個殘疾人成長爲北京作協副主席,完成了生命的質的飛躍。

師板書:熱愛生活

8。結束語:經歷了嚴寒的冬季,才能迎來風和日麗的春天;苦度乾旱的歲月,才能迎來雨後蓬勃的生命;暴雨過後,是嫵媚的大地;風沙吹過,是百花盛開。生命的磁卡,我們不能掌握它時間的長度,但我們可以增加它的厚度。古希臘的荷馬,他的雙眼熄滅了光芒,可他依然迎着風沙,彈着七絃琴,吟唱着《伊里亞特》和《奧德賽》;萊茵河畔的貝多芬,雙耳已經失聰了,可他的心中卻激起了奇妙的旋律,化作了偉大的《歡樂頌》;美國女作家海倫凱勒,集聾啞盲於一身,可她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卻鼓舞着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不幸的人。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難不是逃避生命的藉口,而是一種靈魂的磨鍊。凡是歷經劫難而不屈者,纔是真正大寫的人!

好,我們今天的模擬採訪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五。延伸拓展:

學了這篇課文,你得到了一些什麼啓發?把你的感受寫下來,大家相互交流一下。

如:①要關心殘疾人;

②要珍愛生命,熱愛生活;

③要勇於正視人生的苦難與挫折,克服脆弱。

④遇事要冷靜思考,不要衝動,不要有過激行爲;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