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心二年級教案

《日月潭》說課稿(二年級上冊)

本文已影響 2.93W人 

  【《日月潭》說課稿(二年級上冊)】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大家好

《日月潭》說課稿(二年級上冊)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日月潭》,我將從以下六個方面來展開我今天的說課。

  一、研讀文本說教材

打開人教版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這組課文,一幅幅祖國美麗景色的畫面呈現在我們眼前,看到這些美麗的景色我們不禁想要誇誇家鄉,讚美祖國。《日月潭》是本組課文的第一篇。課文描繪了臺灣著名風景區日月潭的秀麗風光,從周圍環境,日月潭的形狀以及清晨、中午,晴與雨等不同方面展現了日月潭的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寶島臺灣,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語言清新自然,是一篇供學生品詞析句的好文章。

二、根據實際說學情

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多的語文學習,已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能借助拼音朗讀課文,能就某個問題展開初步的合作學習與討論,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老師提出的問題。但受區域和年齡的限制,他們的知識帶有很大的侷限性。認知能力缺乏,認知形式比較模糊。最突出的特點是自主學習的意識淡薄。但具有強烈的求知慾,對他們身邊的事物充滿着無限好奇。

 三、三維整合說目標

基於單元訓練重點、文章特點和學生的知識能力,我確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①會認“環 繞”等9個生字,會寫“島 紗 勝”等

12個生字,理解“羣山環繞、隱隱約約”等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

的自然段。

2.過程和方法:①能初步用默讀的方法讀課文。

②用圖文結合的方法感悟文中優美詞句,體會日月

的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之情。

根據目標定位,結合學生的知識能力,我將“會認“環 繞”等九個生字,會寫“島 紗 勝”等12個生字,理解“羣山環繞、隱隱約約”等詞語”。作爲本課的重點,也是難點

  四、提煉優化說教法

我遵循“以學定教,因材施教”的原則,緊密結合課文特點和學生的.知識能力,以讀代講,寓講於讀,以學生活動爲主,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採用引導質疑,合作探究,讀中感悟等方法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努力把語文課上到學生的心坎上。

  五、環環相扣說流程

根據我設置的教學目標,我將通過以下幾個環節來進行我的教學

(一)情境導入,初讀課文

精彩的導入會給課堂教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開課伊始,我創設情境,出示我國寶島臺灣以及日月潭風光的圖片,讓同學們感受到臺灣的美麗,並對同學們說:“在我國寶島臺灣有許多風景如畫的地方,今天,老師就帶着大家一起去欣賞臺灣風光秀麗的日月潭。”我之所以這樣導入新課,是因爲我面對的是年齡較小的孩子們,他們以形象思維爲主,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我希望通過情境和圖畫,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主動的接受知識。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第一學段,學生要學習默讀。在導入新課後,我指導學生用默讀的方法自讀課文。做到“三不”“三到”不出聲,不指讀,不動脣;眼到,心到,口到。在學生初讀課文時,我提出這樣的要求: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來幫忙,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我提出這樣的要求是爲了爭取讓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二)趣味識字,熟讀課文

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們應該知道,識字教學在低年級學生課堂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我先用多媒體展示本節課需要認識的生字。再出示帶有拼音的生詞,讓學生通過自由讀、指名讀、“小老師”領讀等多種形式的讀,來提高學生的興趣,鞏固字音。在讀的過程中,我會引導學生注意“築”是翹舌音,“朦、朧、境”是後鼻音,“隱”是前鼻音。“繞”是四聲。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所以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我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在學生能正確的讀準字詞後,讓學生在小組內討論識字方法,再在全班進行討論,交流。由於二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所以學生可以說出像“加一加,換一換”的識字方法,如:“名勝古蹟”的“勝”就是“月亮”的“月”加“生活”的“生”組成的;“環繞”的“繞”就是“澆花”的“澆”,三點水換成了絞絲旁;“建築”的“築”就是就是“鉛筆”的“筆”下面的“毛”換成了“鞏固”的“鞏”。然後我再去掉拼音,通過“摘果子”,讓學生讀出摘到果子上的字,再帶着學生做“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將分開的詞語組合在一起;這樣的遊戲方式滿足了他們好動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持久,穩定,而且注意的緊張程度也較高。既體現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鞏固了生字詞。

在學生掌握了生字新詞後,我再通過“開火車”讀,男女生比賽讀,同桌比賽讀,讓學生熟讀課文。

通過以上兩個環節,我將完成教學目標中的識字認字目標和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三)品讀課文,感受美景

《日月潭》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色的秀麗和作者的讚美都蘊含於文章之中,隱藏於文字之下。朱熹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從學生質疑入手,將教學目標轉化爲學生的需求,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因此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我提出這樣的問題“再讀課文,邊讀邊想這篇課文都寫了些什麼?”由此展開對全文的學習,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集體反饋、交流讀後感受,這樣的設計意在創設一種自然輕鬆的談話氛圍,給學生自由發言的權利,讓學生的情感迅速走進文本情境。

這篇課文的前兩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日月潭的位置和日月潭名稱的由來。我隨着學生的回答,相機引導學生關注課文的前兩個自然段。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出示中國地圖,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感知日月潭的位置在臺中,接着再出示羣山環繞樹木茂盛的日月潭景色,讓同學們通過看圖感知“茂盛”“環繞”。茂盛就是植物生長的多而茁壯;環繞就是圍繞。

教學第二自然段時,我抓住關鍵詞語“圓圓的”和“彎彎的”讓學生體會正是一邊圓圓的像太陽,一邊彎彎的像月亮,才取名日月潭的。由此瞭解到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據他的形狀得來的。同時讓學生通過反覆朗讀,一步步的引導學生感受到日月潭羣山環繞很美,樹木茂盛很美,有許多名勝古蹟很美,日月潭的形狀也很美。

“課文除了寫了日月潭的位置和名稱的由來,還寫了什麼?”我以這個問題過度,引領學生關注課文的3-4自然段。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巧抓詞語,並結合圖片,引導他們到文中去理解,去感悟,發揮學生的想象空間,感受日月潭不同方面的美。通過抓住“點點燈光”“隱隱約約”“倒映”“清晰”“濛濛細雨”“朦朧”“仙境”這幾個詞,先讓學生聯繫生活,理解這些詞語,就像下着大霧時,你只能模模糊糊的看到周圍的景物,這就是朦朧。再讓學生結合圖片,感受到清晨的日月潭湖面上飄着薄薄的霧,給人留下隱隱約約的美。中午的日月潭景色清晰可見,盡收眼底。雨中的日月潭,有如詩如畫的朦朧美,就像童話中的仙境。我先給學生示範讀,教師的示範品讀意在以情激情中調動學生的興奮點,使學生融入文章之中,使教師、學生、作者三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接着讓學生結合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個性化的朗讀,展示自己的閱讀體驗,感受日月潭的風光秀麗。正是因爲日月潭的美麗,作者纔會喜愛日月潭,讚美日月潭。日月潭才能吸引許許多多的中外遊客。

(四)指導書寫,佈置作業

當大多數學生能比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之後,說明學生已基本理解了課文,這時就可進行生字的指導書寫。在指導書寫過程中,首先要讓同學們知道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我會讓同學們自己找找,看哪些是左右結構的字,哪些是上下結構的字,哪些是半包圍結構的字。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根據同學們的回答,我相機在大屏幕上顯示出這些字。並指導學生半包圍結構的字要注意被圍住的部分要寫得小些;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的字都要注意看清哪部分佔格少、哪部分佔格多。對於字形相近和比較容易寫錯的字做出重點指導,如紗、繞、約都有“糹”,“糹”在格中佔位略窄。注意絞絲旁的筆順,撇折撇折提。其中繞字右上方沒有一點。茂:關鍵是下邊的“戊”字,斜鉤要有力度,右上的點不可漏掉,中間不能加點(與“戌”不同)。 省: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建築”的“築”下半部分的左邊“工”字最後一筆“橫”改成“提”。“環繞”的“環”,王字旁最後一筆“橫”也要改寫成“提”。建:半包圍結構,這個字的偏旁是建字旁,共有兩筆:橫折折撇、捺。書寫時先寫右上部分,再寫建字旁。注意在田字格中要做到:上留天,下留地,左右都要有餘地。關鍵筆畫是“豎”。然後我利用多媒體展示給大家正確的書寫筆畫。如:環、約、省、茂。 接着再讓大家和我一起書空寫,鞏固書寫。

最後根據學生的情況我設計瞭如下作業:

1.寫一寫:完成課本後的書寫作業。

2.背一背: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3.說一說:讓學生通過父母、朋友,瞭解我們祖國其他美麗的地方,課下與同學分享交流。

這樣的作業設計,一方面鞏固了學習的字詞,積累了好詞好句,另一方面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六、簡明扼要說板書

我的板書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抓住重點詞語,形象直觀,條理清晰,起到了深化主題,回顧中心的作用。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