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4篇

本文已影響 1.45W人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反思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14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1

《村居》是高鼎寫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極簡煉、形象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一幅色彩明麗、動靜相宜的畫面,創設了優美的意境,表達了深摯的'情感,千百年來膾炙人口。詩中的色彩美、畫面美、意境美與藝術妙筆融爲一體,有着特殊的審美功能。我在教學中深深地體會到,引導學生從古詩中受到美的薰陶,培養學生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是古詩教學的一個十分重要而又艱鉅的任務.

由於這首詩比較淺顯易懂,所以學生記憶背誦很快.學生識字時方法很多樣,這是我沒有想到的.讓學生用字卡做找字遊戲時,學生興趣非常濃.生字記憶很紮實.

但是.整節課下來,還有許多遺憾和不足之處,在這裏我想談自己感受最深的一點。在課堂上雖然也有同學談自己的看法、互相評價,但是所佔比例太小。要充分體現學生主體精神,學生必須積極參與教學的各個環節,並且要有一定的參與面。我想這還要在平時的教學中落實到對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精神、學習意識、學習思維的培養和訓練,並且持之以恆,堅持不懈。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2

讓新課程走進我和學生中間

在教學中,我時刻注意將自己的情感根據課文的內容變得更豐富,並以此激發學生的情感,在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和人文素養。我覺得特別注重以下幾點:

一、教師自身的感悟是激發學生濃烈情感的誘因

作爲教師要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那自身首先應該是一個富有情感的人。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展和培養好別人的情感。”盧梭也指出:“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然而,朗讀是表達情感的重要途徑,教師要用自己豐富的情感來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能夠將體會到的情感通過朗讀的形式表現出來,使之受到薰陶和感染。

如《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本詩情感豐富、意境優美,是一首值得老師久久吟誦的師生情意的頌歌。當我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便深深地喜歡上了,因爲它讓我想起了我的恩師,想起了老師所爲我們付出的一切,於是在備課時,我就飽含深情地吟詠着,在課堂上,我將備課時體驗到的情感熔鑄於教學之中,用熱情、激情、真情去撞擊學生的心靈,掀動了學生情感的漣漪,使他們置身於充滿濃烈氣氛的情境中,受到感染。

二、深入課文,挖掘豐富的情感因素,化生硬的技巧指導爲情感薰陶

竇桂梅老師曾經說過:“語文課文的朗讀,應是讀人家的書,把人家的情感變爲自己的.。”也就是說,朗讀重在讀出感情,讀出味道。

如在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我懷着對恩師的無比尊敬和愛戴之情朗讀的詩歌,深深地感染了孩子們,所以,不需要對他們進行停頓、重音、快慢、升降以及聲音的虛實等的技巧指導,孩子們便把那種發自內心地對老師濃濃的愛,通過朗讀表現了出來。又如,在教學《假如》一課時,課文中四次出現了“假如我有一枝馬良的神筆”一句,應重點指導學生讀出不同的語氣,但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聯繫課文的內容,啓發學生想象小樹和小鳥以及西西會想些什麼?會說些什麼?從而使學生感受神筆的重要,這樣,學生在朗讀時,語速時而舒緩,時而急促,聲音時高時低,時重時輕,讀出了不同的效果,每個學生根據不同的理解,也讀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

三、與學生同朗讀,共感悟,用不同手段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如果只是讓學生呆板機械地死記硬背、生吞活剝地接受吸納,是很少有效果的。只有打動他們的內心世界,才能做到刻骨銘心。具體方法有以下幾種:

1、通過朗讀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身爲老師的我,也曾經是一個讓老師操心的學生,心中也燃燒着對恩師濃濃的情。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我沒有抑制這份情感,而是盡情宣泄,並讓他們受到感染同時,也拉進了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在學生心中樹立着老師曾經和我一樣是學生,現在也跟我們一樣愛老師,所以,在優美的樂曲聲中,我飽含深情的朗讀,讓學生對於老師的情感進一步濃厚,朗讀的積極性也就更高,學生的情感因素被調動了起來,朗讀趨近完美。

2、通過擴展式談話來激發學生的情感點:

也是在教學《一株紫丁香》一課時,當學生說到喜歡第二小節時,我問他們“你們覺得老師疲倦嗎?”一個簡單的的擴展式談話,讓學生把他們眼中老師的辛苦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他們有的說:“老師每天早晨都要提前來打掃教室,很辛苦。”有的說:“老師每天中午都要爲我們盛飯,自己都不能坐下來好好吃飯。”有的說:老師每天還要爲我們批改作業,很晚才能回家。”還有的說:“老師每天都爲我們操心,我們犯錯誤惹老師生氣,可是您還得忍着氣,給我們講道理。”……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的是心與心的溝通,是情與情的交融,一句句,一聲聲,都觸動着每一個人的心靈,從而使大家尊敬老師的情感達成共鳴,便有了那發自肺腑的“老師愛你們!”“我們愛老師!”的深情!

總之,這一次次心靈的碰撞,這一次次情感的交融,都讓我深深地感動,感動於新課程改革給語文教學帶來的勃勃生機,感動於新課程改革給老師和學生帶來的情感光環。我和我的學生們將在這種積極的情感中,努力上好每一節語文課,以新課程改革爲契機,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3

二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還是識字寫字。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達到“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檢字法查字典,學習獨立識字”。學生爲了落實這個教學目標,在教學二年級語文《識字二》的過程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感悟動詞的準確運用,注意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繫。朗讀時,讓學生注意到詞語結構的特點,讓他們讀出韻律美來。

我把看圖、讀詞語與想象畫面結合起來,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感受學校生活的美好。再讀準詞語的基礎上,再認真讀詞語,鼓勵學生運用瞭解的漢字結構特點以及自己積累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有不會讀的字詞,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在學生充分自主、合作學習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彙報、“小老師”領學等形式進行反饋、正音、辨形。最後,讓學生從“戲、航、琴、鋼、彈、養”這幾個字中,自由選擇自己有把握的字、感興趣的字進行口頭組詞的練習,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機會,學習效果就好得多了。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4

坐在辦公室裏,耳邊傳來琅琅的英語聲,吸引我的是他們誇張的讀法。“o!〞他們把“Hello!〞讀得非常誇張,很有戲劇性的味道。我想,正因爲如此,學生纔讀得那麼有勁,連我在辦公室裏都能感覺到。

英語可以讀得如此誇張,語文爲什麼不可以呢?《識字二》中只有一組動賓結構的詞語,怎樣讓學生進行感興趣的朗讀?我想,也可以嘗試讀得誇張一些,讓孩子讀得帶勁一些。

課堂上,我先給小朋友示範“練/書法〞,我在讀的時候每個字的'發音都很到位,第一個字和後面兩個字之間停頓略微長一些。學生果然感覺很有趣,讀得比平時要帶勁。然後我又嘗試,讓學生一邊拍手打節奏,一邊讀詞語,學生更來勁了。最後,老師讀“練〞,學生接“書法〞,同桌之間共同練習讀,效果相當不錯。課上不到10分鐘,局部學生已能將這些詞語背誦了。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課上有小朋友淘氣搗蛋,是因爲教師沒有讓進行積極的腦力勞動,孩子的注意力便不能集中。我想正是如此,讓孩子們進行誇張的朗讀,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不僅效果很不錯,課堂上開小差的小朋友也明顯減少了。看來,這真是調動學生朗讀積極性的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大夥不妨也去試試!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5

今天教學《看雪》這一課,覺得名師教學設計的不錯。於是藉助她的教學設計進行了教學。一開始藉助圖畫引導學生看圖說話。然後叫學生找出與圖相關的段落。再引出課題,學習字詞、課文,並感悟本課文本內涵。結果今天的教學中,我並不是很滿意。似乎學生很難進入角色。雖然對雪景的.描寫感覺很美,但他們體會不到臺灣小朋友盼望看雪的心情,更體會不到文本的內涵。於是,第二節課又重新導入教學,按平常的導入方式、平常的教學模式又再次進行了文本閱讀,通過反覆讀悟,學生讀懂了本課的內在含義——盼望祖國早日統一。最後,在引導學生讀懂文本後,通過分角色朗讀文本,小朋友感覺好多了,喜歡讀了,有領悟到了,我上起來也輕鬆多了。看來,名師的教案不一定適合我班學生。以後教學中,我一定努力探索自己的教學模式,成爲自己的教學風格。全心全意爲小朋友效勞,讓他們在讀中體驗,讀中享受。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6

《一分鐘》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課文,講述了小朋友元元因爲多睡了一分鐘,而遲到了二十分鐘的故事。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受到在生活中要嚴格要求自己,珍惜時間的教育。在教學這篇文章之後,我對自己的教學有如下反思:

一、導入局部:

我以一道算式導入“一=20〞,讓學生看了以後能產生疑問而進入本課,引起學生的興趣,讓閱讀成爲一種需要。

二、識字教學:我在上這課之前,就要求學生自己回家做生字卡片,學生在做卡片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就有一個識字的過程了。所以上這課時,我檢查、糾正就比擬容易了。面有些詞語讓學生聯繫生少實際進行表演。“嘆哈欠〞“丁零零哈欠〞讀輕聲。

三、閱讀教學:

通過字詞的教學,學生能把字寶寶放入課文中進行正確朗讀。讓學生根據板書“一=20〞,說出文章的大概內容,並適時板書。但是這一環節,我在教學中由於沒有處理好,沒有到達預期的效果,我先抓住元元發生在上學路上的兩件事來學習,重點體會元元的心理。教學中,我以“元元一共說了幾句話?〞讓學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的中心,也就是元元的兩次嘆氣:“要是早一分鐘就好了。〞要讀好這兩次嘆氣,還要聯繫上下文體會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教學中我以幫元元找回20分鐘爲線索,抓住元元在綠燈前和在公共汽車站的等待,步行到校的辛苦無奈,引導學生設身處地想象元元當時的心情。同時,在朗讀過程中,注意抓住重要字詞,體會感悟。如“剛想走過去,紅燈亮了。〞中的“剛〞;“他向停在車站的公共汽車跑去,眼看就跑到車站了,車子開了〞中的.“眼看就〞;“他等啊等,一直不見汽車的影子,元元決定走到學校去。〞中的“等啊等,一直〞,再引導學生對照插圖,想一想,演一演,學生體會到了元元當時的心情,再進行朗讀,自然就能讀出其中滋味。

四、教學缺乏:

我認爲在以後教學中我應該努力做好以下幾點:

1、評價語言不能模糊不清,做到聲情並茂,富有感染力,我認爲以於二年級的學生很重要。

2、在備課時應反覆研究教材,抓準教學的切入點,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學習任務。

3、在教學中,遇到難點,不能急於求成,要循循善誘,把課堂、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動腦思考的好習慣。

4、在教學中,還存在缺乏,如對於課文的朗讀,大多數學生能積極參與,朗讀效果較好,但還是有同學參與積極性不高。今後的教學中既要針對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教學,更應該大膽放手,充分挖掘學生潛能,使學生真正成爲課堂的主人。還應加強課堂教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學習。

通過本次教學,我自己受益匪淺,今後,我將認真備好課,努力上好每一節課,拉高課堂效率。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7

蘇教版語文第三冊《識字8》是形聲字歸類識字。教材由插圖、四個生字組成的詞語、兒歌三局部組成。插圖中的卡片“包〞、“火〞、“艹〞、“飠〞、“氵〞通過組合拼圖具體地告訴學生,“包〞字可以分別與四個偏旁組成新字。接着是一組“包〞爲聲旁的形聲字及其組成的詞語:書包、花苞、飽滿、火炮、水泡,幫助學生理解字義,區別字形,防止混淆,提高識字效率。兒歌中的一些生字就是從該組形聲字中選取的。這就爲學生識字、理解字義提供了語言環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識字效果。

儘管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但這一課只有四個生字:包、飽、泡、吐,學習任務很輕,所以學生學起來毫不費力。爲了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進一步理解形聲字的含義,我還補充了一連串帶“包〞的生字詞語:胞〔雙胞胎〕、雹〔冰雹〕、刨〔刨子〕、袍〔白袍〕、咆〔咆哮〕。雖然增加了學習內容,但學生學起來倒也是興趣盎然,並沒有加重學生的任何負擔。下課後,有些會查字典的同學還意猶未盡,捧着字典欣喜地告訴我:“老師,還有鮑魚的鮑。〞“還有孢、皰……〞這一課真是收穫不淺,我不由得喜滋滋的。

本課的一首兒歌淺顯易懂,所描繪的的情景是:池塘中兩枝荷花亭亭玉立,正咧着嘴笑,小金魚在水下吐着泡泡。兒歌配有一幅情景圖,充滿詩情畫意。課上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看圖想象,學生說得充滿情趣。過了兩天,我安排學生就這幅圖畫寫了一篇短文。因爲課上講得十分清楚,而且時間間隔也不長,於是我就放手讓學生自己寫,沒作什麼輔導。在巡迴檢查過程中,我奇怪地發現:很多學生在寫到“荷花苞〞的“苞〞時,大都用拼音替代。雖然,這個“苞〞字不是田字格中要求書寫的生字,只是要求認讀的二類字,但課堂上卻是分析得很詳細的:“包〞加上草字頭,因爲花苞是植物的花骨朵兒,與植物有關……居然有這麼多學生不會寫,是課堂效率問題,還是學生大都遺忘了?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不由得直皺眉頭。快要下課的時候,我做了一個調查:“花苞的苞你會寫嗎?會寫的就舉手。〞教室裏的小手齊刷刷地舉了起來,咦,沒幾個不會寫呀!“那你們寫話的`時候爲什麼寫拼音呀?〞一個學生站起來說:“這是二類字,田字格中不要求寫。〞我恍然大悟,好一個“田字格中不要求寫!〞我不由得想起班中有這麼一個同學:音樂老師向我反映,他接受能力特強,譜子唱過幾遍就記住了,學起電子琴來比別人快多了。象棋老師誇他,這孩子反映特快,是塊學棋的好料子。當然語文課上,我也發現,他想象非常豐富,語言表達能力很強。就是這麼一個孩子,課外的識字量並不多,寫話本上除了田字格中要求書寫默寫的字以外,其他沒幾個字會寫的,一律用拼音替代。這大概就是受到“田字格中不要求寫!〞這一思想的束縛吧。

新課標第一次提出了“快速識字,提前閱讀〞的理念,要求小學一、二年級的識字量要從原來的1250個提高到1800個,小學二年級的課外閱讀量不少於5萬字。其中四會字800---1000,二類字雖然只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能結合詞句大致瞭解意思,不要求書寫和運用。但並不是說不許書寫和運用,如果是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同時鼓勵學生自主書寫,又有何不可呢?學習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例如蘇教版第三冊21課《水鄉歌》中才學習“清〞字,因爲經常接觸,在這之前,每個學生早已會寫會用了,難道老師要強制學生:這個字還沒學到,以後再寫,現在不許寫嗎?再如:《識字4》就學了“偏〞,只要教學生用“減一減〞的方法就認識了“扁〞。有時作業中寫到“小鴨子的扁嘴巴〞,提醒學生別寫拼音,寫漢字,幾次以後,學生對“扁〞 字自然能到達“四會〞的要求了。二年級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已經學習了一些識字的根本知識,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甚至掌握了一些漢字間架結構的書寫規律,對於那些有能力會寫會用的學生而言,應該以鼓勵爲主。

提前閱讀對兒童的智力開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要想閱讀,一個首要的前提是必須先學會識字。魯迅先生說:“識字,是一切探求之起步。識字是一種很重要的根本能力和根本素質,以至其他一切知識的學習,都必須以識字爲前提和根底。〞

其實,班裏那些不愛看書的同學,就是因爲識字量少,看起拼音書籍來特別吃力。而識字量少的原因之一就是有意注意、有意記憶的潛力沒有得以充分發揮。相反,那些識字量多的學生,特別愛看書,甚至對沒有拼音的書籍都愛不釋手,因爲他們的識字量多,分析字形的能力很強,接觸過幾次以後的生字在頭腦中就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日積月累,他們的識字量就越來越大了。這些學生,他們的書寫能力大大超出前者,老師還沒教到的生字早就會靈活運用了。

於是,在以後的作業中,我讓學生明確:“簡單容易的、會寫的儘量用漢字;筆畫較多、確實不會寫的,就用拼音。〞試行一階段下來,效果十清楚顯,學生讀書時能有意識地記憶字形,自能識字、寫字的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8

《小蝌蚪找媽媽》這篇童話故事生動地表達了小蝌蚪是怎樣變成青蛙的系列過程。文章是按“找〞和“變〞兩條線索展開情節的,兩條線索齊頭並進,我運用電教手段,使學生能形象直觀地觀察到小蝌蚪的變化過程,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教學中我是這樣處理這一環節的。

一、抓明線

從課題入手,首先演示小蝌蚪找媽媽的畫面,並提問:小蝌蚪是什麼樣子的?這一動畫畫面馬上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通過學生的主動觀察,使小蝌蚪的樣子給學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接着再問,題目中哪個詞是重點詞,小蝌蚪爲什麼要找媽媽?他是怎樣找的?結果怎樣?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聽錄音範讀課文,瞭解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弄清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層次。

二、引暗線

通過上面的學習,學生知道了小蝌蚪是根據鯉魚、烏龜的指點找到媽媽的,我接着提問:小蝌蚪找到媽媽後,媽媽對他們說了一句什麼話?他爲什麼說:“你已經長成青蛙了〞引導學生回頭去找每一小節的首句,再將學生的答覆通過多媒體逐次演示在屏幕上,使學生形象地瞭解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同時,身體外形怎樣變化的,這就挖掘了文章的暗線,這一暗線就是文章的重點,通過多媒體演示使學生對這一暗線的瞭解得到了加深,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從而到達了較好的學習效果。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9

教學《藍樹葉》一文時,我就想通過這個故事來滲透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在教學完課文內容後,我對學生提出了一個這樣的問題:假如林園園現在就站在你的'面前,你最想對她說些什麼呢?

我的話剛一出口,學生們便踊躍舉手。姚欣彤說她會對林園園說“林園園,我知道你愛惜自己的東西,這是好習慣。但是當同學向你借東西的時候你不應該小氣,李麗因爲沒有綠鉛筆才向你借的,你應該很爽快地借給她,而不應該拒絕。希望你以後要對人大方些。”緊接着王宇軒站起來說他會對林園園說“林園園,你應該把綠鉛筆借給李麗。你看,李麗畫出來的樹葉是藍色的。哪兒有藍色的樹葉啊?我知道你臉紅了說明你意識到自己錯了。以後可要大方點喲,要不然沒人會喜歡你,和你交朋友的。”

還有幾個學生也相繼對林園園說了些話。聽了孩子們的話,我知道他們都已經理解了課文的內容,並且知道了同學間要互相幫助、友好相處。當同學有困難時應伸出援助之手。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10

《玲玲的畫》這一堂課內容簡單,道理明確,主要講的是玲玲準備參加評獎的畫不小心被弄髒了,在爸爸的啓發下,玲玲修改了畫,並且使畫看上去更好了。告訴我們好多事情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糟,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往往能變成好事。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有優點,但不足的地方更多。

優點是教師的基本素質,如普通話標準、語言富有情感、教姿教態自然等,這些都是之前在學校就已經打好的基礎,並不是我能夠一直啃下去的“老本”。

比起這屈指可數的優點,更多的是不足,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過於注重教學環節

在教學時,我太多過於注重教學的進度,一直往前面走,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思考,學生是不是有時間去思考問題,有沒有跟上我的思路,有沒有跟着我從一個環節進入下一個環節。導致到最後,只有幾個學生跟着我思考,回答問題,大部分學生都已經走神、發呆。

二、不會組織學生,課堂的紀律不好

雖然有老師告訴我說,紀律好了很多,但還是不夠,我不會組織學生,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不知道怎麼把他們放飛的`思想收攏,心思收回到課堂,課上有一個說擬聲詞的環節,學生們說出了很多,課堂一下就活躍了,之後我就收不回來了,只能乾巴巴的喊口令,強制收回來一小部分,有些孩子的精神還是處於這個環節,只是沒有講出來,這樣一來,課堂的聽課率自然很低。

三、不會發現課堂閃光點,聯繫實際不足

課後評課時,廖老師和張主任說課堂上課件上面出現錯誤,我立馬能夠改正,而不是說老師課後再改,做得很好,但是沒有抓住這一個閃光點,繼續點明課文的道理——壞事變好事。經過兩位老師的指點,我才恍然大悟,是啊,還可以這麼處理的。

根據最新的教學理念,應該要讓學生自己說,老師少說,沒有用的不說,學生不理解的不說。這一課我說的太多,很少讓學生自己說,甚至於聯繫實際時,都沒有讓學生們把自己的想法說完,匆匆結束。

四、朗讀不夠,板書不嚴謹

平時學生的朗讀拖音現象嚴重,老師讀得好,不知道怎麼讓孩子們學習。周麗老師給了我建議:平時朗讀一拖音就停,多放一放朗讀的音頻,給課文打拍子,有節奏就會好很多,朗讀之後老師的評價語也要到位,指明讀的哪裏好,其他孩子就會模仿。板書不嚴謹,不足,無法看出課文的過程,字跡不工整,需要多多練習。

今後,要培養學生們聽、說、讀、寫得到能力;多讀、多聽名師的講課,讓課堂更加精彩豐富;不斷提升自我,才能在課堂上更加遊刃有餘;繼續深鑽教材,提高短時間把握文本的能力;在每一堂課中間練習自己組織學生,吸引注意,收回學生思維的能力、經驗,多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以生爲本,只有真正把學生裝在心中,處處以學生的需求出發,語文課才能更加充滿語文味。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11

《植物媽媽有辦法》是一首以自然常識爲內容的詩歌,運用擬人化的寫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通過教學,可以讓學生獲得植物傳播種子的知識,並培養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觀察事物的興趣。

本課內容的重點是蒲公英、蒼耳和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由於我們的學生是在城市裏長大的,對課文中提到的三種植物和它們傳播種子的方法,缺乏感性認識。因此,又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圍繞着教學要求,課文的重點難點,我是這樣來安排教學的。

一、運用實物進行教學

上課時,我給學生看蒲公英和蒼耳,認識它們的外形。並讓學生看蒲公英的種子頂部有絨毛,外形像降落傘。然後我輕輕一吹,許多種子向四處飄揚,形象地說明蒲公英是用風來傳播種子的`。同樣的,通過看實物讓學生知道蒼耳種子的特點和傳播種子的方法。

二、教給讀書方法,培養閱讀能力

我運用讀、畫、想、說的方法重點教第二節。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師生共同討論第三節,學生自己學習第四節。這樣“教——扶——放”,教給讀書方法,並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動眼、動手、動口、動腦,促使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認識能力統一發展。

三、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擴大學生認識領域

當學生知道課文中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後,要求學生說出其它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我補充了噴瓜、椰子是怎樣傳播種子的。並要求學生看課外書,準備召開《植物媽媽有辦法》的主題會,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課外書和觀察大自然的興趣,去獲得更多的知識。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12

這節課我用闖關的遊戲帶着學生學習,每一關都有闖關要求,有趣、生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一關:諺語聲聲讀。闖關要求:將每一條諺語讀準確,讀流利。諺語本身就是很通俗易懂的,我利用圖片來表達每句諺語的含義,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看到圖片就理解諺語的含義。最後總結諺語所要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團結力量大。利用歌曲一來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來讓學生再次體會諺語的含義。

第二關:闖關要求:將每一個生字都會認、會讀、會組詞。

生字個個知。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我用猜字謎〔移、柴〕、實物〔筷子、繩子〕、圖片〔柴、火焰、繩子、搓衣板、蒼蠅、斧頭〕、拓展識字〔火字旁的字、反犬旁的字〕、組詞識字。穩固識字時利用摘果子、走迷宮等小遊戲,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三關:我會寫。闖關要求:看誰寫的又漂亮又正確。我指導寫的有:斤、謀、滿

第四關:諺語大本營。闖關要求:看誰記得多!在這裏告訴學生,諺語有很多種類,舉例有農業諺語、學習諺語、團結諺語等,並舉一例。

缺乏:課件看不清;

指導寫字時方式太單一,粉筆字根本功有待練習;

教育機智不靈敏,柴的'字謎;

整體前鬆後緊,拓展時應該只拓展有關團結的諺語,這樣後邊不會緊,也和本課的主題聯繫的更緊密。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13

讀了《贈劉景文》,你會沉醉在深秋的美麗景色之中,雖然荷盡菊殘,然而那開敗了的菊花枝還傲寒鬥霜,那“橙黃橘綠〞,更有別有一番風味。古人寫秋總是“自古逢秋悲寂寥〞,可是蘇軾卻一反悲秋的基調,突出了秋天是個收穫的`季節,“傲霜枝〞更是讚頌了傲霜凌寒的氣概。傳統的古詩教學要求字字落實,解釋詩句更是成了重點任務,然而這樣一來就會將充滿着深刻意蘊、豐富感情、詩情畫意的古詩支解得零離破碎。更何況面對的是一羣剛剛進入二年級的小學生,對於他們的要求:首先會認,會讀,會背;其次是藉助圖片、音樂、老師的講解和自己由反覆朗讀所感悟到的進入詩歌所描繪的景象之中,瞭解詩意,會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和自己的體會;還有就是要體會古詩的韻味並用自己的朗誦將其表現出來。

二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篇14

《地球的清潔工》這篇課文是一篇形式活潑的童話故事,內容淺顯易懂。這一節課共分爲四個環節,即激情導入、初讀感知、深入感悟和拓展延伸。上課一開始當我說動物環保局正要招收一批清潔工,在激情導入時讓學生真正明白清潔工的含義,感到清潔工的重要性,教學環節的安排上,讓學生耳目一新。

在這一課時中,我以闖關形式組織教學:第一關——感悟關。讀通課文,瞭解主要內容。在這一關中,我先引導學生把課文讀熟,然後讓他們充分了解每種小動物的生存方式以及這種生存方式給地球環境帶來的好處。當這種認識已經內化到學生的心中時,進入第二關——朗讀關。在教材處理上在突出文中小動物們表達的幾句話的同時,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在充分朗讀中使其感悟到同一個意思可以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在文本處理上,突出重點朗讀,通過一個"瞅"字,"嘿嘿"的笑聲,突出烏鴉的看不起、"不服",抓住屎殼郎的"理直氣壯","你不服,我要讓你心服口服"學生讀文入境,充分感悟了文本,走進了文本!朗讀到位了,再拓展到演。第三關——表演關。根據本課角色較多、對話生動活潑的特點,通過開招聘會的形式組織教學,使學習過程活動化、遊戲化,我充分發揮語文的工具性這一特點,既讓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感悟,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還將科普知識和教學內容結合起來,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在課下的查找相關的資料,在課上興致勃勃地進行交流,大大開闊了課堂!資源共享。既提高學生讀書的興趣,又使拓展延伸與文本有機地融爲一體。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有很多遺憾之處。我本着從學生的問題入手,讓學生帶着問題學的思想,讓學生情境導入後就提問,通過學生的提問,來引導讀文。由於教師的經驗有限,該當時處理的問題,一直拖延到開招聘會。"你知道都有哪些清潔工報名參加",學生沒有按照書上的順序講,這時教師提示學生按照書上的順序發言。其實應允許學生打亂順序來說,不要過多的牽制。這說明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待提高,更需注重細節的問題。兩個關鍵詞"爭先恐後"、"理直氣壯",先讓學生自己體會,帶着理解說說想法。

針對低年級的年齡特點注意力分散,自控力弱的特點,如何組織教學?這樣的感觸,督促自己業務,管理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教師要細心的傾聽來自學生的聲音,才能相機而定,改變自己預設的課堂程序,以更好的適應學生的發展!。教無定法,學無止境,而我,感到自己的不足,這樣的感觸,督促自己更多更快的學習與提升!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已把我的教育目標"撐起來",讓我充滿勇氣,充滿自信——既然賞識教育深入人心,我也一定能行!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