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把課堂還給學生:如何構建理想課堂》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2.35W人 

《把課堂還給學生:如何構建理想課堂》讀後感

《把課堂還給學生:如何構建理想課堂》讀後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如何構建理想課堂》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現象——知識的詛咒,意思是當你掌握了某種知識,你就難以想象沒有它是怎樣的狀態;也可以說,當你的經驗和別人不同時,你將難以理解、認同別人。作爲一名新入職的老師,我似乎也受到了“知識的詛咒”——我很難理解學生爲什麼不理解一些“基礎”概念,做不對一些“基礎”題目,全然忘記自己也是從一無所知開始,經過一點一滴的學習、積累才獲得的知識。拜讀了徐潔老師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如何構建理想課堂》後,我意識到:要想打破知識的詛咒,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爲課堂的主人,讓教育返璞歸真。

  育人本位,傳做人之道

早在唐朝,韓愈就在《師說》中就對教師有了一個界定:“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者也。”“傳道受業解惑”便是教育的綜合過程,“傳道”的“道”並非簡單的知識道理,而是更爲深刻的思想道德和事物規律。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存在着“應試”、“唯分數論”等問題,沒有走出狹隘的教育工具論的桎梏,但學校的根本任務應該是培養人,以生爲本,以育人爲本。

從書中的字裏行間可以讀出徐老師始終牢記育人爲本,把“教學”上升到“教育”,不僅傳授給學生知識,更傳授學生做人之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是徐老師在“第五章如何有效組織合作學習”中提到的“課堂發言禮讓規則”。課改我們學校也在推行,小組合作、“小先生”制、加分搶答也是我上課常用的策略,當然也存在着一些問題:不隨機點名不公平、隨機點名費時間、學生只顧搶答而忽視提問內容等等。同樣面對搶答存在的弊端,徐老師與學生共同協商的“課堂發言禮讓規則”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潛移默化地進行着德育滲透,培養着學生的合作意識、人際交往能力,讓學生在有益競爭中不失謙讓美德,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學習本質,授科學精神

教育學作爲一門科學,首先具有一種理性精神,面對教育現象的認知和實踐,必須擺脫盲從和愚昧。其次,教育必須要遵循人的身心發展規律、人才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徐老師在書中強調,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尊重教育科學是教師必須遵循的專業倫理,當教學過程違反科學精神時,教學便不能引發學習,甚至還會阻礙學習。

從教育的科學精神,我聯想到了自己執教的'地理學科。地理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科學,因此與其告訴學生知識點讓他們死記硬背,不如引導他們去梳理教材背後的邏輯體系,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而提升他們的地理核心素養。面對自主學習,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顯得尤爲重要,因此如何運用教育科學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積極性,也是我正在摸索的內容。但願在不久的將來,我的學生都能在課堂上迸發出求知的活力。

  精神成長,促終身發展

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更要關注學生的人生。在書中徐老師通過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調動學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同時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和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構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理想課堂,這樣的課堂纔是符合教育可持續發展的課堂。教育的可持續發展不僅要求人們當下的發展不能以犧牲今後的發展爲代價,而且要爲今後持續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造就有終身發展能力的人。只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的精神在教育中成長,才能真正地促進學生終身健康發展。

希望通過不斷地摸索、實踐,我也能做到真正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讓教育迴歸本真。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