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優秀學生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 3.06W人 

本書的第一章是關於“有效教學框架”。有效教學才創造了有效課堂,它是每個老師所追求和嚮往的,它會使得課堂成爲學生成長的最佳場所。如何做到有效教學呢?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優秀學生讀後感

幹國祥老師在書中提出了有效教學框架的理念。什麼是“有效教學框架”?這是必須首先弄清楚的問題。

新教育有效教學框架,是新教育實驗構築理想課堂項目組在綜合多門學科教學理論基礎上,將最爲重要的教學元素,經過反覆提煉、修改、實踐確定出的一個“理想課堂教學基礎模型”。這樣的框架它要實現的是一個遠大的理想:讓教學紮實、有效、有生命力。它的框架主體由下面幾部分組成:

1.教材及教材解讀。

2.確定教學目標。

3.有明確方向的預習。

4.嚴謹的教學板塊。

5.對課堂上學生個體學習的預設與規定。

6.教學反思。

從上可見,“有效教學框架”其實更像是一個完整的研課過程,它將教學過程細化成了若干的步驟。從具體的表述中,我們也能感覺到這樣的一個框架是科學的,是否有效,我想還應該針對不同班級的學生來設計並實施教學。只有對學生有效的,我們纔可以說教學是有效的。“學的質量”是衡量一節課或者教學框架是否有效的標準。

在《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一書中,點擊最高的詞是“知識”——發掘知識的內在魅力;重現探索知識的神奇過程;知識、生活與生命共鳴。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一書中也強調讓知識活起來,而不是變成不能移動的重物。——遺憾的是,我們有時候不得不碰上這樣一種事實:學生在學習,在掌握知識,然而在實質上卻沒有精神生活。我的理解是,知識不是客觀的存在,不應該窄化爲認知層面。一個好的教師需帶領學生去實實在在地親歷習得知識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有感動,有心動,有頓悟,有思辨,有挑戰,有困惑。這一切,緣於教師高度的專業自覺、深厚的專業素養及高超的專業能力。反思自已的學習經歷,很少有積極的精神活動,常常是機械地記憶理解。於是,很多的知識成爲無用的貨物,直至漸漸遺忘。

課堂是教育的中心,作爲一名教師,要有自己的理想課堂

1、理想課堂第一重境界是:落實有效教育框架,爲課堂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朱永新認爲:這成爲新教育人進行課堂框架研究的起點。“我們希望這個框架,可以成爲我們理解課堂的一個工具。”朱永新還認爲:這個框架分爲教學目標、預習作業、個體學生學習清單和教學板塊。“預習”被朱永新稱爲這個框架的一大特色,我認爲預習可以分爲兩類,一類普適性的,比如所有的閱讀教學中對於教材的自由朗讀,掃清生字詞的障礙;第二類是針對具體的某一篇文章的。第一類預習內容可以形成常規,不需要單獨佈置,第二類需要在預習時,具體佈置。

2、理想課堂第二重境界是:發掘知識這一偉大事物內在的魅力。

朱永新所講的“知識”,不能理解爲靜態的寫在書本上的知識,而要視爲一個動詞、一個有待重新發現的事物奧祕,以及發現這種奧祕的方法和過程。朱永新認爲:優秀的課堂教學,就是要重現這一神奇的發現與創造的過程。核心是智力挑戰、思維訓練。

幹國祥老師的課堂,則常常帶領學生由“思”走向“詩”,共同圍繞在偉大事物面前,重視發現知識,重視發現課堂。在他的眼中,知識是個動詞,是個方法與過程。

3、理想課堂第三重境界是:知識、社會生活與師生生命的深刻共鳴。

朱永新認爲,理想課堂不會停留於人與知識的對話這一維度,而要展開三重對話:人與知識(世界、文本)的對話、人與他者(教師、學生、其他讀者)的對話、人與自己的對話(反思性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說,課堂教學不僅實現了知識的復現,而且也實現了人的復活——師生生命的復活”。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雖不易達到,雖要經歷“漫長的,甚至刻苦的漸修”,但這片絕美的風景,這至上的課堂境界,值得我們用一生的努力去追尋!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