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範文讀後感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600字

本文已影響 3.54W人 

本學期品讀了新教育專家幹國祥的著作《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感受頗深:作爲新教育學派的教育者,甘老師的教學思維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以一種新的教學理念詮釋了語文的含義,教學的真諦。我閱讀着甘老師的文章,似乎是踏上了一次陌生的旅程,旅途中見到的,聽到的都是那些熟悉的場景,熟悉的聲音,但是卻能獲得一種全新的體驗。

《理想課堂的三重境界》讀後感600字

首先使我認識到文本解讀和教材解讀不是一回事。文本的解讀重在解決“講什麼”,教材解讀重在解決“教什麼”;文本解讀要求全面、深刻,需要老師有更廣博的知識,理解得更深入,教材解讀則需要適宜、貼切、恰當。無論是文本解讀,還是教材解讀,都是課堂教學的必要前提。無論多麼完美多麼詳細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都不能替代教師的解讀能力,教師必須進行專業發展修煉,注重專業閱讀和專業寫作。

其次是我認識到新教育的三類目標不同於新課程理論的三維目標。兩者是從不同的層面,提出的不同概念。新課程三維目標強調了目標的整體性、統一性,而新教育理想課堂的三類目標,則強調了教學目標的分解、細化,強調了每一個目標的獨特性,能更好的落實。

最影響我的是“左手教,右手學”的教學板塊,真正體現了課堂大容量、小步子、快節奏的特點,使我們課堂的每一分鐘都有計劃、有目的。尤其是右手攔的學生學習清單,改變了以往教案只寫教師教的部分,讓每個教師在思考教學的時候,去思考明確學生的學習,確保在教學中每個學生擁有足夠的、完整的、有序的訓練,真正體現“教”爲“學”服務的教學思想。

以前我們的課堂上,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景象: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學生馬上舉手如林,發言爭先恐後,一個學生提出意見後,馬上有許多小手舉起來,對之補充或評價。這樣的課堂更像是學生才藝的展示會。授課者對這樣的課堂滿意:講的學生都聽懂了,評課者對這樣的課堂滿意:師生配合的真好,學生也對這樣的課堂滿意:老師的提問我都會了。那麼我們可以追問:這樣的課堂,是不是理想的課堂?學生長期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習,最終是否能夠獲得我們滿意的結果?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爲這種兒童中心主義,或者說主體性神話的失敗,是已經被太多的事實所證明了的。對於這種課堂教學虛假主體性的撥亂反正,新教育理想課堂的第二重境界,事實上也可以視爲是向更爲古老的人文主義致敬,或者說,是對因理解失誤而導致方向失誤的兒童中心課堂的反動。

教師在此過程中,不僅是用高超的應對在組織課堂教學,而且他還扮演着一個重要的角色。如果課堂上沒有能夠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沒有參與學生與知識之間的對話,那麼無論是個體學生與知識的對話,還是學生羣體之間的對話,都有可能停留於膚淺的層次,而達不到理想的效果。當然,這裏所說的人與他者的對話,嚴格地說,還不僅是教師,更應該是學生之間的學習合作。

教師是山,學生是水。山光水色,相互映照。師生是一種緣分,也是一種真情。我知道成長的路途中沒有一步登天的魔氈,你的雙腳必須堅實地踏在土地上一步一個腳印地走。我將在甘苦相伴中體味語文教師的價值,只有懂得付出纔會擁有收穫,心中才會蕩起幸福的漣漪。但願這樣的幸福不斷充盈着我的教育生活。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