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基礎教學反思

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教學反思2篇大綱

本文已影響 2.12W人 

作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教學反思2篇

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教學反思1

把課堂還給學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聽了一些課,年輕老師的多,說真的,比我上得精彩得多,但效果不見得比我好。所以,在語文組我一再表明觀點:少講。

少講就必須改變觀念。一、不必擔心教學任務未完成。教學設計是死的,教學課堂是活的,鍛鍊學生思維是真的,提高學生能力是目的;二、不必擔心知識點未講完。一堂課最好只完成一個任務,強化一個知識點,貪多求全,反而是隔靴搔癢,蜻蜓點水,效果不好;三、少講,就是讓學生先說話,教師後評價,學生先實踐,老師後指導,學生當“老師”,老師當“助教”,學生當“評委”,老師當“嘉賓”。設想一下,如果一個問題通過全班討論還做不出來,那還有必要講標準答案嗎?考場上一個學生還能做出來嗎?老師能代替做答嗎?

少講就必須做好“導”的準備。一、把課堂還給學生,並不是將課堂教學變成學生的自由閱讀,也不是讓學生無中心、無目的地爭論不休,更不是讓學生在課堂裏胡思亂想。而是把被不合理浪費掉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將學生從被動學習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主體性得以體現。二、學生在課堂上閱讀、思考、辯論時,一定要有教師的充分參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作爲教者,也是讀者。作爲讀者,教師要與學生一起感悟,一起探討,發表己見;作爲教者,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估計學生在閱讀、思考、辯論時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做好“導”的準備。

少講就要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一、必須傳授給學生正確的思維方式方法,不能以答對一個題爲目的,要以有清晰的答題思路爲目的,要把各種不同題型在各種不同的文體的各種不同位置的閱讀答題方法思路傳給學生,授之以漁。二、“學起于思,思源於疑”,人的思維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起始於問題,收穫於問題。因此,教師應教會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應該創設適當的情景指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向教師或其他同學提問,並認真自我評價,自我反思,不斷調整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

總之,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獲取知識,學會方法,是當前打造高效課堂的關鍵所在。在教學活動中只有真正貫徹主體性原則,學習者才能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才能使學習者的思維處於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才能充分挖掘學習者的智力和潛能。同時,把課堂還給學生,對教師的要求也就更高,因爲,你要做更多的準備,以免出不必要的糗。

把課堂還給學生語文教學反思2

蘇版第十冊《鄭和遠航》一文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並點明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

課文第四自然節,介紹了鄭和遠航所到的國家,寫了鄭和與所到國家的人民進行友好交往。課文對“友好交往”的細節描寫較少。我嘗試以問題切入,從引導學生讀懂、讀好課文入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去豐富交往的細節。如鄭和向國王“遞交國書”、“贈送禮品”時,雙方對話的內容;當地老百姓“驚歎不已”,會些什麼話等。課前指導學生查閱資料,瞭解明朝的國勢,鄭和七下西洋的背景、目的------整個教學過程採用朗讀法、講解法、討論法。但我在教學中發現,由於時代、文化的隔閡,學生對這些文字的空白處要作深入的個性解讀是有一定困難的;同時,學生隨着年級的增高,上課發言舉手的很少,課堂發言我只能無奈地採用“點將式”或“開火車式”等,討論時前後左右,交流時,發言的總是那麼幾個同學,而且複製、粘貼同學語言的情況較多。

如何才能讓“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的理念得到實施呢?如何才能刷新學生的語言,展現每個學生的優勢呢?

新課標提倡更多地關心學生學習時的情意狀態。語文教學是通過語言文字塑造的藝術來影響學生的,因此語文教學不單單是認識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活動。教師要發揮教育智慧給每位學生創設施展才能的平臺,促成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精心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滿足個體的需要。

怎麼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和動力,巧妙地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課堂成爲學生髮展的舞臺?不僅訓練學生的大腦和雙手,更讓每個學生的情感細胞也興奮起來,從而發展學生的情感智慧?

才接手這個班時,我就發現這個班的'學生天真活潑,愛表演,有好幾個同學還是學校藝術團的臺柱子。基於這個特點,我決定發揮學生所長,開發學生自身的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讓學生資源和課堂教學資源都得到有效的開發和利用——讓學生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在表演中挖掘出學生的生活積累和生活體驗,從書中讀進去又讀出來,架設“書本”走向學生的“橋樑”。於是我安排學生自由組合,把這段中有關鄭和覲見各國國王的情節創造性地表現出來。準備階段,由於是自由組合,每個同學的積極性都非常高。表演準備階段,我出示了一段有關鄭和的資料:“鄭和每到一處,首先和當地首領協商,進行友好平等的貿易。同時他還了解當地風俗,尊重當地人民的習俗,給當地人民留下良好的印象。直到今天,有些國家還保存着鄭和航海的古物和古蹟。”希望這段文字能爲同學編寫的課本劇提供一定的背景資料。並提出要求:各組表演時,我要求觀看的同學注意表演同學的表情、語言、動作,以便再上來時有更出色的發揮。每組表演完,其他各組積極點評,哪裏還可以再增加情節,哪裏的語言還可以更精彩-------

表演前,各小組成員積極分工,認真準備,表演時,每一個同學都全身心投入,一組表演完,學生積極評價表演的得與失,隨後表演的同學積極吸取前面同學的經驗教訓,把這節課推向了一個高潮,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了。在學生欲罷不能時,我及時提出另一個學習任務:希望全班同學把這小節以課本劇的形式改寫出來,每個學生都欣然接受,興趣盎然地進入了新的創作狀態,課後交上來作業表明,效果非常好,連平時最怕寫作的同學,第二天都上交了一篇令我滿意的課本劇,學生的聽說讀演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機的發展。

下面是一位學生創作的課本劇:

鄭和麪見鄰國國王

人物:鄭和,國王,鄭和的士兵,國王的大臣

地點:鄰國的王宮

起因:鄭和受明朝皇帝派遣,與各國友好交往。

國王的侍臣:(抱拳匍地)稟報國王,外面有一個自稱明朝使者的人前來求見。

國王:宣!

鄭和:(健步走上宮殿,雙膝跪地)啓稟國王,我受我國皇帝派遣,帶來一封國書,請陛下過目。

國王:(滿面笑容)“呈上來。”

侍臣甲:“是,陛下。”(接過鄭和手中的國書,交給陛下)

國王:(用手摸着鬍子,思考)“嗯,你這次出使我國,有何貴幹呀?”

鄭和:(站起來)我奉吾皇之命,帶來我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望陛下笑納,並願和貴國保持友好往來,兩國互通生意往來,平等貿易。

國王:(萬分驚訝)哇!貴國的茶葉,瓷器,絲綢早就名揚四海,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鄭和:(趨步到國王跟前,向他介紹):“這是絲綢,它們是選用上好天然蠶絲,經過上百道精細的手工才紡織而成,在我國一般只有皇帝和後宮佳麗纔有幸穿上。”

國王:(一邊用手撫摸着絲綢、瓷器,一邊感嘆)“真是世間珍品啊!”

國王:拿起一隻雙龍嬉珠的瓷器,愛不釋手------

鄭和:(恭恭敬敬地)“這瓷器,可插花,也可做裝飾,它們不僅堅固耐用又美觀大方,造型上雖簡潔,但裝飾卻流暢豪放,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鄭和:(取出一罐茶葉)“陛下,這是我國的名貴茶葉,名叫碧螺春,喝了它泡的茶,不僅可以清心明目,還可以延年益壽呢!”

大臣:想不到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啊!(嘖嘖讚歎)

國王:(大喜)“真的?我倒要試試看,快泡茶。”

國王與衆大臣共品茶。面露喜色。

國王:快設宴款待明朝使臣,傳令全國,從今後國民要與明朝使臣友好貿易-------

幕落

從這一課的教學反思中,我深刻認識到了教師的作用在於營造氣氛,適時調控,巧妙點撥,以激發學生多層面的思維、多角度的理解、體驗,收到的效果確實很好。同學們品嚐了合作的快樂和創造的喜悅,得到了一次有益的寫作訓練,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我個人也在課堂教學中去感受自己作爲課堂教學創造者的尊嚴與歡樂。只要給學生一個寬鬆的環境,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是我們意料之外的。

猜你喜歡

熱點閱讀

最新文章

推薦閱讀